提高苏北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3517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苏北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提高苏北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提高苏北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提高苏北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提高苏北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高苏北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分析.docx

《提高苏北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苏北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高苏北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分析.docx

提高苏北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分析

提高苏北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分析

  摘要: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但苏南、苏中、苏北发展依旧不平衡,城乡差距已成为阻碍苏北农村经济发展的毒瘤,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是突破苏北农村居民纯收入不高的一种有效途径,是确保社会公平,实现江苏省居民收入包容性增长的重要途径。

文章分析苏北农村居民在财产性收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其他主要相关性收入、获取渠道等方面探寻原因,并提出提高苏北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

  关键词:

苏北;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

  中图分类号:

F302.5文献识别码:

A文章编号:

1001-828X(2016)031-000-02

  引言

  财产性收入占城乡居民总收入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市场化和国民富裕程度的标志之一,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

“十二五”期间,作为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江苏,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苏北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增幅较大,但苏北农村的底子薄弱,总量不高,与苏南苏中地区的仍然存在差距“赋予农村居民更多的财产权利,探索农村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和方向。

  一、苏北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

  苏北农村居民在江苏省处于收入链的薄弱环节,城镇居民、发达地区农村居民与苏北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逐年增大,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已经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毒瘤。

近几年江苏省政府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尤其加大对苏北地区的投资力度,苏北农村居民纯收入涨幅明显且提升空间大,但是苏北农村居民的收入无论在横向上与苏南、苏中农村居民相比,还是纵向上与自身近几年的相比,其收入整体水平偏低,不占据优势。

苏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主要来源于家庭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而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偏低,财产性收入是依赖于财产的积累,而苏北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虽然逐年增长,但苏北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总量较小,农村居民无法积累原始的投入资金、不动产生产资料等,进而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无法突破增长缓慢的瓶颈,严重制约苏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

  二、影响苏北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原因分析

  苏北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呈现的增幅空间大、水平低、比重小、基数小等特点,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受其他收入的影响缓慢增长

  农村居民的纯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构成。

工资性收入在苏北农村居民的收入中占主要地位,是农村居民增收的最重要来源,但近五年增长缓慢,主要由于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不高,人力资本水平偏低,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与工资性收入不同,苏北农村居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具有增长空间明显下降且波动较大的特点,农村居民大多没有一技之长,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农村居民绝大多数经营以农业、牧业、渔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依托于国家的惠农政策,转移性收入占苏北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相较于苏北城镇居民所占比重相距甚远,明显看出苏北农村居民的无法单纯倚靠转移性收入来提高其人均收入。

由于苏北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增长缓慢,导致财产性收入原始基数偏小,这也是影响苏北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的直接原因。

  2.土地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

  因为苏北地区城镇化程度不高,农村的大片土地资源主要用于种植粮食与经济作物等,获取收入有限。

因此,苏北农村的主要青壮年劳动力都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务工,加速了土地流转,但是只剩下一些年老体迈的劳动力留守家乡,没有能力和精力对土地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土地流转效益偏低。

对于部分被征用的土地补偿金额不大,导致农村居民得不到应有的补偿,无法通过土地获得满意的收益,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

  3.房屋的市场利用率偏低

  苏北外出务工的农村居民的房屋都属于空置状态,但由于地区偏僻远离城镇、交通生活不便利导致市场交易率极低。

即便出售,农村居民的房屋价格与城镇房价有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价格差额,农村居民拥有房产而获取的财产收入往往收入微薄,出售后在城市再买房,房产收入不抵支出。

另外,《土地管理法》规定: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农村居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于非农业建设”。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居民想通过本身所拥有的房屋资源来进行出卖、转让获取收入的代价很大,这使得农村居民的房屋价值大大缩水,农村居民无法以此通过合法途径进行赚钱,大大减少了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4.资金投资渠道形式单一

  苏北农村居民对于手中所拥有的土地、房屋主要通过租让、剩余资金多通过储蓄等简单的方式获取财产性收入,收益甚小。

对于苏北农村居民部分收入低的基本无剩余资金,还要依靠政府与社会的救助,只能勉强维持日常生活所需,人均纯收入小于人均总支出;对于苏北农村居民部分收入较高的,出于对未来的打算,他们对多余的收入首先考虑进行储蓄,未来作为子女的教育费用、建造房屋、支付养老等的积累,目前我国实行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扩大内需,银行利率偏低,获取的利息收入有限,部分农村居民甚至不愿意将钱存入银行,只是将现金放入家中。

农村居民的理财观念淡薄、风险防范意识强烈,不愿进行风险性投资来获取财产性收入。

  5.农村集体经济不发达

  苏北地区相对于苏南地区农村集体经济不发达,苏南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走的是一条先工业化,再市场化的发展路径,通过建立工业园区,以强势政府和有效政府?

榛?

础,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土地换资金,以空间求发展。

在苏南,由乡村集体支配资源,它们同时也是财富积累的主体。

因此,苏南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要远远高于苏北地区,苏北地区未能很好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甚至某些农村地区没有集体经济。

集体土地总体使用规划不合理,流转效率不高。

近些年,虽然建设一些特色化乡镇,走集体种植经济作物,形成规模经济,但还未全面推广,苏北大部分农村居民仍然不能获取更多的分红来提高自身的财产性收入。

  三、提高苏北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

  1.多渠道提高其他收入

  2011年苏北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还不足城镇居民的一半,到2015年虽有所改善,但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江苏省政府首先应进一步加大对苏北农村的投资力度,稳步提高农村的最低收入标准;扩大农村的就业机会和劳工市场,提高农村居民外出务工的收入,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长期有效的方法;鼓励苏北地区农村居民返乡创业,创新工作方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苏南企业主到苏北发展,与科研院所合作,提出提的集体经济增长点,多渠道增加农村居民非农收入;加大对农村居民进行职业培训,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就业率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工资收入水平。

其次,江苏省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稳定并逐步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保证农村居民的直接收益,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经营性收入。

再次,加大国家的惠民政策力度,稳定扩大财政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农村的养老、医疗等方面的补贴标准,让农村居民享受到跟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

对于苏北农村居民补贴项目要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给予与城镇居民不一样的补贴力度,同时增加苏北农村居民的补贴项目,对于失去土地的农村居民更要加大政策补贴,让其通过这种渠道获取一定的财产性收入。

  2.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第一,对土地的进行改革,使得农村居民手中的土地通过入股的形式参与到城镇化建设中,建立不同类别的工业园区,招商引资,鼓励农村居民将土地租给工业园,以土地、技术、房屋等财产进行入股,获取源源不断的收益。

  第二,征用土地按照农产品产量和土地质量的高低给予不同标准的补给费,以此来提高农村居民对土地的利用率和种植积极性,让农村居民从中受益。

  第三,吸取国外土地经营方式,省内外农村土地高效能利用方式,进行规模化的农场种植,聘请农科院所的专家指导,雇佣当地有经验的农村居民进行耕种,按照每年的收成分红给农村居民,既可以解决苏北地区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又可以缓解农村居民生活压力,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第四,开辟农村主题生态园、粮食生态园、花卉生态园、水果生态园等,苏北地区农村应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模式,开辟出一条旅游与种植相结合的新型农产品发展道路,增加除农产品本身以外的价值,从而以较少的土地资源获取较丰厚的利润回报。

  第五,规范土地征用程序,施行严格的土地征用制度;行为上,政府应遵守自愿原?

t,提高对征用土地的补偿标准和力度,遏制强拆的行为;补偿力度上,江苏政府要严格按照《江苏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村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第十三条对征用土地的农村居民家庭从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土地出让金、利息、其他保障资金四个方面进行补偿,不再是仅仅一次性物质补偿,对于失去土地的农村居民提供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措施,保障他们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还能源源不断享受到国家的补贴。

土地被征用后,苏北政府要设立土地征用监察小组,确保农村居民收到补偿款。

  3.提高房屋的市场利用率

  针对苏北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常年远离家乡在大城市打工、房屋几乎空置的特点,首先政府要明确农村房屋的产权问题,不断加强对农村居民房屋财产权的保护,让原本作为固定资产的房屋资产也能够成为可以进行抵押、转让、出售、出租等交易活动,成为可以创造更多价值的有效财产,从而解决农村居民房屋不能自由流转、长期荒废的问题,有利于解决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偏低的问题;其次,对于新建房屋,政府统一规划用地,提供房屋外观统一的图纸,效仿华西村的样式,本着自愿原则进行规范式建设,这样既可以节约不必要的成本,又形成规模景观,可以和本地的生态园有机融合,形成生态旅游产业链,进一步提高房屋资产所带来的财产性收入。

  4.丰富资金的投资形式

  第一,针对苏北地区农村的金融手段匮乏的特点,政府应为农村居民创造多元化的投资平台,对拥有剩余资金的农村居民进行投资培训和建立专家团体帮助农村居民理性投资,鼓励农村居民进行多种渠道的投资,丰富理财方式。

  第二,对没有剩余资金的农村居民拓宽其融资渠道,引导其不再单纯的满足于贷款这一种融资渠道,大力发展中小型的金融机构,苏北政府应对这些机构提供资金和业务上的支持,缓解农村居民融资难的问题。

  第三,根据苏北农村居民剩余资金不足的特点,采用抱团投资的方式,采用互助的方式,共同创业、共同经营经济作物,或投资一些起点低、风险较小、收益相比银行利息高的投资理财项目。

  5.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苏北地区乡镇领导应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借鉴苏南及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统筹村级集体资产,找出自身优势,科学谋划,整合资源、整合力量,搭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良好平台。

  首先,通过盘活闲置或利用率很低的集体存量资产,进一步规范资源资产的经营行为,对集体所有的承包地、荒废资源和其它闲置资产的经营权,采取自主经营、公开承包、拍卖、租赁、入股等办法,增加村集体收入。

  其次,由于各村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外部环境的不同,苏北地区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方面,要坚持因村制宜,灵活动作,多元化发展。

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走特色村镇之路,积极招商引资,走企业强村之路。

  再次,建立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行之有效的形式。

苏北农村地区的村级单位要以经济产业为纽带,积极探索合作社模式,大力推行由农户参股运作合作社的形式,广泛发展“村社合作型”集体经济。

  最后,积极加强苏北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推动物流发展,探索新型发展模式,建设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商务+实体”土特产销售模式,采用“线上结合线下”的新型销售模式,将苏北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由传统化转向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江苏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15.

  [2]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3]高志仁.农民财产性收入与城乡差距.经济科学,2008.

  [4]张乃文.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现状及原因探析.农业经济,2010.

  [5]邵战林,田炜云.农民财产性收入研究综述.中国市场,2015.

  [6]王道勇.增加失地农民财产性收入的策略分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

  [7]于凤瑞,周林彬.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财产权制度研究:

一个法经济学的思路.甘肃社会科学,2011.

  [8]关锐捷.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

  [9]冉双全,金丽馥.土地流转背景下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研究.商业时代,2012.

  [10]彭必源,王凯.关于增加湖北省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探讨.农业经济,2009.

  [11]冉双全,金丽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问题探究.经济纵横,2010.

  [12]王文烂.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制度障碍及其化解.技术经济,2010.

  [13]刘才华,王姣.农村土地产权限制农民财产性收入状况及对策分析.中国市场,2015.

  [14]马宏山,吕子臣,朱蕾.多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农村经营管理,2015.

  [15]陈玉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试点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以成都市金堂县多途径使用集体建设用地为例.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5.

  [16]邢文妍.浅析多渠道增加辽宁农民财产性收入.农业经济,20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