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欧洲西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3384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章 欧洲西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十三章 欧洲西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十三章 欧洲西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十三章 欧洲西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十三章 欧洲西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 欧洲西部.docx

《第十三章 欧洲西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章 欧洲西部.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三章 欧洲西部.docx

第十三章欧洲西部

第七章东亚

一、读图回答问题。

1、标出图一和图二中的经度和纬度,仔细观察经过的地区。

2、在图一中标出太平洋、南海、孟加拉湾、日本海、朝鲜海峡。

在图二中标出太平洋、日本海、朝鲜海峡。

在图一中标出下列国家及其首都:

日本(东京)、韩国(首尔)、朝鲜(平壤)、中国(北京)、蒙古(乌兰巴托)。

① 半岛,② 岛,

③ 岛,④ 岛,⑤ 岛,⑥ 海,

⑦海,⑧洋。

3、东亚地势高低,西部以和地形为主,东部以地形和地形为主,东部半岛和岛屿以和地形为主,面积狭小,河流。

日本多火山地震,因为位于 板块和 板块之间,地壳活动频繁。

4、

(1)图一中A处气候为,B处气候为,C处气候为,D处气候为,E处气候为。

在图一中大致画出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的分界线。

(2)东亚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 气候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冬季因为陆地降温 ,陆地上形成 高压,也叫 高压,它切断了    低压,海洋上保留了低压,在太平洋上叫低压, 风(风向)就从陆地吹向海洋,在该风控制之下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陆地升温,在陆地上形成低压,也叫低压,它切断了高压,海洋上保留了高压,在太平洋上叫高压,风(风向)就从海洋吹向陆地,在该风控制之下气候特点是。

在图一中画出两种季风的风向。

(3)图二中国家西北部冬季多暴风雪,理由?

5、日本水能资源丰富,简要分析其成因。

6、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和沿岸。

日本工业区包括 、、、和。

分析日本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7、日本的原料和燃料主要靠进口,其中石油主要来自   ,铁矿主要来自  ,煤主要来自  ,棉花主要来自。

日本最大的贸易对向是 ,其次是  

和。

8、简要叙述日本农业的特点。

9、日本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在图二中标出它的位置,简要分析其成因。

10、日本首都,位于关东平原部;日本最大的两个港口

和;日本的硅岛,日本的科技城,汽车城。

一、选择题

1、日本以尖端技术为中心的科学技术新城建筑在

A、京滨工业区B、濑户内海工业区C、阪神工业区D、北九州工业区

2、日本所需要的石油主要来自于

A、美国、东南亚B、澳大利亚、东南亚C、中东、东南亚D、中东、东南亚、美国

3、大不列颠与日本群岛的共同特点是

A、都是板块碰撞而隆起的岛弧B、多火山,地震

C、都属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D、海岸线曲折,多良港

4、东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A、中国B、日本C、朝鲜D、蒙古

5、与我国陆上相邻的东亚国家有

A、朝鲜与韩国B、韩国与蒙古 C、日本与蒙古D、朝鲜与蒙古

6、东亚东部的气候特征是

A、大陆性气候显著B、海洋性气候显著C、季风气候显著D、高山气候显著

7、有关日本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平原为主B、森林覆盖率低C、终年高温多雨C、多火山、多地震

8、日本的气候与同纬度亚洲大陆相比

A、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多B、冬季寒冷降水少,夏季炎热降水多

C、年较差大,降水多D、年较差小,降水少

9、四国岛与本州岛之间的水域是

A、东京湾B、朝鲜海峡C、九州D、濑户内海

10、关于日本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丰富B、耕地广阔、农业发达C、能源充足D、岛国、多海港

11、日本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它分布在()

A、北海道附近B、本州附近C、四国附近D、九州附近

二、综合题

1、读右图,回答:

(1)A地气候特征是:

夏季冬季

它属于(气候类型)

(2)B地气候特征是:

夏季冬季

它属于(气候类型)

(3)A、B两地的气候共同特征()

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②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

③一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④各地降水差异较小

2、读图17—2,完成下列要求:

(1)工业中心和港口的名称:

①②③

(2)主要工业区:

④沿岸⑤沿岸

(3)日本工业临海分布,是为了方便进口

和,出口。

(4)日本工业集中分布所产生的最主要的问题是()

A、城市交通拥挤B、城市失业人口激增

C、环境污染严重D、粮食供应紧张

第八章东南亚

一、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标出经度和纬度。

仔细观察它经过的地区。

2、东南亚由图中甲半岛和乙群岛两部分组成。

地理位置处于洲和洲之间,

洋和洋的“十字路口”。

3、

(1)在图中用代号“丙”标出马六甲海峡,该海峡位于①(半岛)和②(岛屿)之间;扼守马六甲海峡咽喉的国家是A。

(2)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4、东南亚的唯一内陆国B;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C是;图中流经东南亚国家最多的河流D,该河流三角洲位于(国家);与我国接壤相邻的国家是、和。

5、马来群岛岛屿众多,地形,河流,多、(地质灾害),因为这里位于板块、板块、板块之间,地壳活动频繁。

6、简单叙述中南半岛地形特点。

7、图中甲属于气候,形成原因是,冬季风吹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吹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信风越过受力偏转为风,气候特点是,农业上是雨季播种,旱季收获;图中乙属于气候,成因,特点,降水类型,农业上是随时播种随时收获。

8、该地区热带经济作物主要有、、、,其中天然橡胶和油棕最多的国家是,椰子和蕉麻(马尼拉麻)最多的国家是。

9、东南亚矿产资源主要是和,其中锡矿最多的国家是,石油分布最多的国家是和。

10、世界上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是,其中拥有中国国籍的是,拥有外国国籍的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是和(省)。

一、选择题

读东南亚地图,回答1~5题:

1、下列国家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A、缅甸、泰国、老挝、越南B、越南、老挝、泰国、缅甸

C、越南、泰国、老挝、缅甸D、缅甸、老挝、泰国、越南

2、有关中南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河南北纵列分布,自西向东有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和萨尔温江

B、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太平洋

C、地处低纬,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D、湄公河平原是农业比较发达的重要农业区

3、下列城市是中南半岛上的国家首都又位于大河三角洲的有()

A、万象B、曼谷C、金边D、雅加达

4、北回归线穿过的东南亚国家是()

A、越南B、老挝C、缅甸D、柬埔寨

5、东南亚的一个大岛分属3个国家,这个岛是()

A、苏门答腊岛B、加里曼丹岛C、爪哇岛D、苏拉威西岛

20世纪90年代以来,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热点,据此回答6~8题。

6、湄公河在中国境内被称为()

A、澜沧江B、怒江C、红水河D、雅鲁藏布江

7、为发展湄公河流域的经济而新建的“泛亚铁路”的起讫是()

A、西宁,河内B、昆明,新加坡C、昆明,曼谷D、拉萨,胡志明市

8、对开发湄公河流域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①推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②带动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发展③促进该流域的旅游业发展④加强中国——东盟的经济合作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④D、①③④

9、东南亚最著名的矿产是()

A、天然橡胶和油棕B、煤矿和铜矿C、锡和金矿D、锡和石油

10、关于东南亚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马来群岛是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②中南半岛上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属热带季风气候

③菲律宾群岛北部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

④东南亚各地降水量差别很大,沿海多雨,内陆少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关于东南亚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南亚各国(除新加坡外)都是发展中国家,多以农、矿产品出口为主

②农矿产品的出口能换取巨额外汇,有利于经济发展

③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新兴的工业国

④许多国家都努力发展加工工业,振兴本国经济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二、综合题

1、读剖面图(图6-03),回答:

 

(1)写出海名A(    )  B(    )

(2)写出国名C(    )  D(    )  E(    )

(3)写出河名①(    )  ②(    )  ③(    )

(4)C、D两地气候的相同点是(                      )

不同点是(                                   )

2、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海运不断增长。

有人提出在马来半岛上的克拉地峡开挖一条运河,在甲图中用航线B代替航线A的一段。

图乙是克拉地峡的大比例尺地图。

(P、Q分别代表两个国家。

乙图中数字均为海拔高度,单位是米)

(1)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马来半岛多地震的原因。

 

(2)有X、Y两种开挖方案,开挖部位如图乙所示。

你选择方案,理由是。

(3)新加坡对此提议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原因是。

(4)从经济利益考虑,东亚最热心此事的国家是,原因是。

(5)从天气角度讲,开挖运河在白昼较(长/短)的季节施工更有利。

(6)运河开挖后,对运河所在国的影响主要有,。

(7)在冬季油轮驶向中国,途径北印度洋海区会遇上的洋流流向和风向分别是、

1、有关中亚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五国全为内陆国

②古代东西方陆路骆队商人和“丝绸之路”均经过这里

③第二条“亚欧大陆桥”(连云港~鹿特丹)从中亚腹地通过

④中亚有4国同我国相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中亚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降水稀少B、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C、高原沙漠广布D、深居亚欧大陆内陆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是()

A、咸海B、里海C、巴尔喀什湖D、贝加尔湖

4、符合哈萨克斯坦等国所在的中亚地区的是()

A、地处西风带,气候湿润B、近年阿姆河与锡尔河水量增多,咸海面积增大

C、主要的农产品有棉花、小麦和畜产品D、主要矿产有白金、金刚石等

第九章南亚

一、读图回答问题。

1、标出图中的经度和纬度,仔细观察经过的地方。

2、在图中标出孟加拉湾、印度洋、阿拉伯海。

3、南亚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是、、

、。

4、填出国家名称。

①②③④

⑤⑥

5、填出下列城市及城市职能。

A、B、

C、D、

E、

6、填出下列有关地形的内容:

南亚地区地形北部,地形区名称是山;中部,包括和平原;南部是,名称是高原。

⑦河,冲积成平原,河流中下游流经沙漠;⑧河,冲积成平原,下游与河汇合,形成三角洲。

7、

(1)图中甲处气候为,成因,气候特点是。

热带季风气候与印度的农业生产不稳定密切相关,西南季风强的年份,雨季来得,去得,雨季,容易造成,西南季风弱的年份,雨季来得,去得,雨季,容易造成,为解决降水时间分布不均,措施是。

(2)图中乙处气候为,它的成因是什么?

(3)世界雨极是,成因。

(4)南亚降水总趋势是由向递减。

南亚冬季温度比同纬度地区(高或低),因为。

(5)孟加拉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简单阐述其洪灾的成因。

8、北印度洋冬季,洋流呈时针流向,成因是受高压吹来的风(风向);而夏季洋流呈时针流向,成因是此时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北移,信风越过赤道,受力偏转为风(风向)。

某船冬季从马六甲海峡向西航行到孟买,(是、否)顺风顺水。

9、

(1)南亚人口上亿的国家有、、。

南亚是宗教和宗教的发源地。

(2)该地区是古代文明中心之一,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10、评价印度发展农业的条件。

11、印度农作物种类、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12、印度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主要矿产资源有、、。

13、印度工业属于指向型工业。

一、选择题

读右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古老高原的名称及所对应的矿产是(   )

A、巴西高原——铁、锰   

B、德干高原——煤、石油、铁

C、德干高原——煤、铁、锰 

D、青藏高原——盐、石油、铅锌

2、图示范围的地势特点是(   )

  A、东北高西南低   B、北高南低 C、西高东低D、南高北低

读下列气候资料,回答3—5题。

月份

l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20.1

23.0

27.6

30.2

30.7

30.3

29.2

29.1

29.1

28.2

24.9

20.8

降水

11

30

35

60

142

288

411

349

288

143

26

17

3、该气候资料所属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4、该地月均最高气温出现在5月,而不是在7月的原因是(   )

①地处低纬度,5月太阳高度角已经很大  ②5月降水量还不太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还不太强③受西南来的暖湿气流的影响强烈  ④受地形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该地在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少的原因是(   )

①吹西南风 ②吹东北风 ③受大陆气团的控制 ④受赤道气团的控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右图,图中AC线段地跨三个国家,读后完成6—9题。

6、A地的气候特征是(   )

A、最冷月均温0℃  B、各月降水量大致相当  

C、具干湿二季   D、终年高温多雨

7、B国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   )

A、山地、高原、盆地   B、山地、平原、高原   C、高原、山地、平原   D、山地、平原、盆地

8、关于A、B两国正确的说法是(   )

A、A、B两国间矛盾冲突激烈的历史原因是淡水之争  B、A国是个以山地为主的国家

C、B国南部与同纬度地区相比较气温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受北部山地的阻挡

D、东南季风的强弱,易使B国造成洪涝或干旱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国地处亚欧板块

B、A国于1998年5月11日到13日的48小时内先后分两批进行5次核试验,并把中国说成是对其“潜在的最大威胁”

C、某一河流源于我国,流经B国,在C国入海D、A是亚洲耕地面积,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读“河口位于回归线附近的两条河流的位置示意图”(图3),做10~11题。

10、下列城市中,位于乙河口三角洲地区的是()

A、开罗B、孟买

C、圣保罗D、加尔各答

11、甲、乙两河流域突出的地理特征有()

①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偏低    

②居民以黄种人为主

③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④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二、综合题

1、下面是北纬19°线上某一段上的地形剖面图,读图7-03回答:

(12分)

 

图7-03

(1)写出地物名称:

A是     ,B是     ,C是     ,D是     ,E是     。

(2)甲地的主要农产品是     ,乙地的主要农产品是     ,D地的主要农

产品是     。

(3)甲地的降水量    乙地,主要原因是甲地位于西南季风的     。

(4)F市是     市,该市的职能特点是:

一是印度最大的     ,二是印度

最大的       。

2、读南亚地形剖面图6-1-0,分析回答:

(1)地形区名称:

A   ,B   ,C   。

(2)①是  峰,②是 河,③是  山,④是  山,⑤是  洋。

(3)A区的形成主要是     (填“内力”或“外力”)作用的结果;现在作用于C区的力主要是   (填“内力”或“外力”)。

(4)B区的粮食作物为  、  ,C地形区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B地形区的三角洲处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

(5)图示的城市中,在印度信息革命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它是印度的   中心。

第十章中亚

一、读图回答问题

1、标出图中的经度和纬度,仔细观察经过的地方。

2、中亚地理位置重要体现在古代丝绸之路、

现代的第二亚欧大陆桥。

3、国家。

①,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

②③

④⑤

4、A丘陵B平原

C平原D高原

E山地

5、中亚地区以气候为主,成因,特点;东部降水稍多,因为从洋和洋吹来大量水汽,在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由于降水少,所以多河和湖,多、植被。

7、⑥河,⑦河,这两条河的补给形式主要是,该河流的流量与(自然因素)密切相关;⑧河,它注入洋,是中亚唯一一条外流河;⑨河;⑩河。

8、F湖;G湖;H湖,该湖沿岸有丰富的资源。

(1)近年来F湖面积越来越小,为什么?

(2)F湖周围出现了白沙暴,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比较G东部和西部盐度的高低,简单阐述理由。

9、世界三大产棉基地、、。

世界三大长绒棉基地,,。

白金之国是,简述该作物生长条件。

第十一章西亚和北非

一、读下图回答1~6:

1、标出图中的经度和纬度,仔细观察经过的地方。

2、A洲,B洲;C洲,①洋;②洋,③海,④海,⑤海,⑥海,⑦海,⑧海湾;⑨半岛,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半岛。

3、D平原,E谷地和三角洲,F平原,G高原,H高原。

4、O河,P河,Q河。

5、甲气候,成因,特点,绿洲农业的代表作物是;乙是气候,成因,特点,典型代表作物是。

6、死海成因。

⑦海面面积会越来越(大、小),成因

解释⑦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的成因。

7、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西亚集中在海湾,主要出口石油的国家、

、、、;北非主要集中在沙漠,主要产油国、、。

8、写出波斯湾沿岸石油运输的线路。

9、埃及传统商品有,简述其生长需要的自然条件。

10、埃及主要经济支柱包括、、、。

1、下列关于埃及的叙述,正确的是()

A、领土包括亚洲的西奈半岛B、全国最大的海港是苏伊士港

C、地下水是农业的主要灌溉水源D、撒哈拉沙漠南部的大金字塔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下图中的直线为某经线的一段,A地以南和E地以北为海洋,读此图,回答2~4题:

2、有关甲乙两海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就年平均水温而言,甲海域比乙海域高 B、甲海域的盐度比乙海域的盐度低

C、每年1月,甲海域是该地全年降水最少的季节,乙海域是该地全年降水最多的季节

D、甲海域有暖流经过,乙海域有寒流经过

3、有关B、D两地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为盆地,D为山地         B、B为高原,D为平原

C、B为山地,D为平原         D、B为平原,D为山地

4、有关C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地位于阿尔及利亚境内       B、该地位于利比亚境内

C、该地是陆地上七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 D、该地附近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

5、 沟通阿拉伯海和红海的海峡是()

       

 

A、

B、

C、

D、

6、 跨越两大洲又位于同一个国家内的海峡是()

A、

B、

C、

D、

7、图中海峡沿岸气候具有冬雨夏干特点的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③D、②和④

下图是中东地区图,结合材料与地图回答。

材料一2006年1月12日,沙特阿拉伯的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发生朝觐者大规模踩踏惨剧,至少有362人在事件中死亡,其中4名来自中国,289人受伤。

 材料二载有近1400人的埃及“萨拉姆98”号客轮于当地时间2006年2月2日晚7点半左右从沙特阿拉伯西部港口杜巴港出发,前往距埃及首都开罗约600多公里的赛法杰港。

离开港口大约3小时后,“萨拉姆98”号客轮在红海沉没。

8、A、M、N、L水域盐度最高的是()

A、MB、LC、ND、A

9、对M海域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曼德海峡的表层海水由红海流向阿拉伯海  

B、赤道穿过中部,终年炎热干燥

C、两岸有长颈鹿出没            

D、缺乏淡水补给

10、据报道,“萨拉姆98”号客轮失事时,M海域刮起大风,其风向为()

A、偏西风B、偏东风C、偏南风D、偏北风

11、下列内容与图示地区实际情况相符的有()

某种丰富的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某种丰富的金属矿产和森林资源

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较密集的黑人分布

重要的交通和战略位置

较高的经济和科技水平

A、

B、

C、

D、

12、在上图中分别用A、B标出文明古国所在地,并分析所在区的共同的地理特征。

 

13、长期以来,该地区成为大国争夺的焦点,其原因是?

 

第十二章撒哈拉以南非洲

读图“沿20°E经线所作的剖面图”,回答7~9题。

 

7、图中④所代表的地形区为()

A、四川盆地B、中央大平原C、刚果盆地D、亚马孙平原

8、图中⑤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地中海气候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大陆降水量从北向南递减B、图中①地所在沿海石油资源丰富

C、③地与⑤地自然带类型相同D、⑥地的气候特点是夏干冬雨

18、读沿赤道所作非洲地形剖面图回答:

(1)

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

d________f__________

(2)a地形区形成的原因?

(3)b地形区是什么气候?

分析其成因?

第十三章欧洲西部

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下图填注标注字母的岛屿、半岛、山脉、河流、内海名称

A岛B岛C半岛D半岛E半岛F半岛G山脉H山脉I河J河K河

L海M海N海

2、①亚洲——欧洲,以山、河

山脉为界;②亚洲——非洲,以运

河为界;③欧洲——非洲,以河为界。

3、B地是气候类型,O地是气候

类型,E地是气候类型,在E气候类型下的自然带以为主。

4、欧洲西部气候深受洋影响;山脉G的走向是,其附近有许多湖泊和挪威的峡湾是的作用形成的。

5、与B、E、O三地气候相符的气温降水各月分配图是B是图,为气候;E是图,为候;O是图,为气候。

6、说明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广大的原因?

 

7、分析I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8、欧洲西部的挪威(填国家)和(填国家)每年都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二、按下图中序号写出地理名称或回答问题

1图中A国是国,①海,②海,④河,⑤河,⑥河。

城市:

⑦⑧⑨。

2、A国B区域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