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宏观经济水平的度量及其决定 作业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3163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宏观经济水平的度量及其决定 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七章 宏观经济水平的度量及其决定 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七章 宏观经济水平的度量及其决定 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七章 宏观经济水平的度量及其决定 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七章 宏观经济水平的度量及其决定 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 宏观经济水平的度量及其决定 作业参考答案.docx

《第七章 宏观经济水平的度量及其决定 作业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宏观经济水平的度量及其决定 作业参考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章 宏观经济水平的度量及其决定 作业参考答案.docx

第七章宏观经济水平的度量及其决定作业参考答案

第七章宏观经济水平的度量及其决定

1.宏观经济流程

2.宏观经济水平的度量

3.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变动

一、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的研究包括下列哪些课题(E

A.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的根源

B.经济总表现的微观基础

C.一些经济取得成功而另一些经济则归于失败的原因

D.为实现经济目标,可以制定经济政策以增加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E.上述答案都正确

2、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统计数字中,“投资”包括(C)

A.通过政府部门生产的任何耐用产品,如一条新公路

B.购买任何一种新发行的普通股

C.年终与年初相比增加的存货量

D.消费者购买的但到年终并没完全消费掉的任何商品

3、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B)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4、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指(B)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

D.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

5、与名义GDP相比,实际GDP是指(C)

A.名义GDP减去对别国的赠与

B.名义GDP减去全部的失业救济

C.将名义GDP根据价格变动进行调整后得到

D.将名义GDP根据失业变动进行调整后得到

6、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B)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7、“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C)。

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以是对的,也可以是错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DP等于(B)

A.消费+投资

B.消费+投资+政府购买

C.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D.消费+投资+净出口

9、用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是(C)

A.将人们取得的收入(包括资本所得)加总

B.将所有厂商的收入减去使用的中间投入品的成本的加总

C.厂商支付的劳动者工资、银行利息、间接税加上厂商利润后的数额

D.将厂商支付的劳动者工资、银行利息、间接税的数额减去厂商利润后的数额

10、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D)

A.大于1的正数B.小于2的正数

C.零D.等于1

11、以下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A)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储蓄倾向为0.1

C.边际消费倾向为0.4D.边际储蓄倾向为0.3

12、如果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为300亿元,投资为400亿元,边际储蓄倾向为0.1,那么,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水平为(D)

A.770亿元B.4300亿元

C.3400亿元D.7000亿元

13、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C)

A.国内生产净值

B.个人收入

C.个人可支配收入

D.国民收入

E.国内生产总值

14、如果投资增加15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8,那么收入水平将增加(B)

A.190亿元B.750亿元C.150亿元

15、政府购买乘数(A)

A.等于投资乘数

B.等于投资乘数的相反数

C.比投资乘数小1

D.等于转移支付乘数

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

16、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2,则税收乘数值为(C)

A.5B.0.25C.-4D.2E.-1

17、凯恩斯理论认为,造成经济萧条的根源是(C)

A.就业不足B.商品供给不足C.有效需求不足D.劳动力供给不足

18、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美元,消费等于430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美元,个人储蓄为40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B)

A.500美元B.480美元C.470美元D.400美元

19、所谓净出口是指(A)

A.出口减进口

B.进口减出口

C.出口加进口

D.GDP减出口

E.GDP减进口

20、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减税将(B)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

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

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不影响

二、判断题

1、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一定是不相等的。

(X

2、公司所得税属于直接税Y

3、国民经济核算中使用的收入法是通过加总生产者的收入、利润来核算GDP的。

(X)

4、总理薪水不属于要素收入X

5、使用产品的市场价值来计算GDP的好处在于使不同的产品能够进行加总。

(Y)

6、其它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

(X)

7、消费者储蓄增多而消费支出减少,将引起国民收入下降。

(Y)

8、在凯恩斯45度线图中消费函数与45度线相交点的产出水平代表消费C和储蓄S相等。

(Y)

9、构成GDP一部分的存货投资被看做最终产品。

(Y)

10、国民收入加上企业直接税等于净国民产出NNP。

(X)

1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价格水平下降时,投资会减少。

(X)

12、在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中,购买公司债券的行为被经济学家称为投资。

(X)

13、在收入—支出分析法中,如果总支出位于45度线上方,非计划存货是正的,所以厂商会提高产量。

(X)

14、在收入—支出分析法中,税率的增加不影响乘数。

(X)

15、净出口不随国民收入变动而变动。

(X)

16、当取得均衡国民收入时,非计划存货为零。

(Y)

17、不存在政府的两部门模型中,均衡条件是储蓄等于意愿投资。

(Y)

18、如边际储蓄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投资支出乘数将小于1。

(X)

19、不仅投资支出有乘数作用,政府支出、消费支出和出口也有乘数作用。

(Y)

20、假如政府支出的增加会挤出私人支出,政府平衡预算的增加不一定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

(X)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漏出和注入?

分析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中的漏出和注入。

漏出和注入是有关经济流程的两个术语,漏出是指退出收入循环的价值,也就是使厂商产品和劳务销售价值减少的项目,注入是指厂商向非居民部门销售的产品和劳务价值,也就是使厂商产品和劳务销售价值增加的项目。

两部门中,储蓄是漏出项目,投资是注入项目。

三部门中,储蓄、税收是漏出项目,投资、政府购买是注入项目。

四部门中,储蓄、税收、进口是漏出项目,投资、政府购买、出口是注入项目。

2、分析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国土范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

而国民生产总值是指利用一国国民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这也就是说,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应包括本国与外国公民在该国境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而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应包括本国国民在本国境内和境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如果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大于外国公民在本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则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反之,如果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小于外国公民在本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则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

在分析开放经济中的国民生产总值时,这两个概念是很重要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出国外要素收入与转移支付净额(NFP)的概念。

所谓国外要素收入与转移支付净额定义为本国生产要素所有者在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减去外国生产要素所有者在本国获得的收入,实质上也就等同于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总和减去外国公民在本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总和。

国外要素收入与转移支付净额(NFP)=本国生产要素所有者在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外国生产要素所有者在本国获得的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外要素收入与转移支付净额(NFP)

3、分析乘数原理的含义、原因。

乘数原理是说明影响国民收入的因素发生变动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程度。

由于国民收入的变动量是引起其变动的初始量的若干倍,因此,对国民收入的变动与影响国民收入变动因素的分析称为乘数原理。

若用K表示乘数,则

ΔY=K·Δ初始量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部门增加一笔投资(ΔI),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引起连锁反应,当国民收入重新达到均衡时,由此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将是这笔投资的若干倍。

以Ki表示投资乘数,则Ki等于1减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或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用公式表示为:

投资具有乘数效应的原因是因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一部门增加一笔投资时,将引起经济中增加等量的投资需求,从而使投资品供给增加相同的数额;投资品的增加又使得经济中的总收入增加相同的数额;收入的增加又导致居民增加消费;消费增加又在各部门之间引起连锁反应,直到经济再次处于均衡状态。

在实践中,乘数效应要充分地发挥作用还受到若干条件的限制。

首先,如果经济中没有劳动力、投资存货等可利用的资源,那么,投资增加并不能使产量和收入增加;其次,如果增加的收入用来购买进口产品,则乘数将降低;最后,乘数效应要求经济中有比较稳定的消费倾向。

一般地,投资乘数作用在经济萧条时的效果最佳。

四、计算题

1、假设某地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如下:

请计算:

(1)国内生产总值

(2)国内生产净值

(3)国民收入

(4)个人收入

(5)个人可支配收入

净投资

125

政府购买

200

净出口

15

社会保险费

150

储蓄

35

个人消费支出

500

资本折旧

50

公司未分配利润

100

政府转移支付

100

公司所得税

50

企业间接税

75

个人所得税

30

知识点:

宏观经济总量的核算

答案:

(1)国内生产总值=个人消费支出+净投资+资本折旧+政府购买+净出口=500+125+50+200+15=890

(2)国内生产净值=840

(3)国民收入=840-75=765

(4)个人收入=765-150-100-50+100=565

(5)个人可支配收入=565-30=535

2、设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1999年和2008年这些产品和价格如下表所示:

产品

1999年

2008年

产品

价格

产品

价格

A

80

0.50

100

1.00

B

60

3.00

120

5.00

C

130

6.50

160

9.00

试计算:

(1)1999年和2008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2)如果以1999年为基年,则2008年的真实国内生产总值为多少?

(3)计算1999~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数,2008年价格比1999年上升多少?

知识点:

名义GDP和实际GDP

答案:

(1)1999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80*0.5+60*3+130*6.5=40+180+845=1065;

2008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100*1+120*5+160*9=2140

(2)以1999年为基年,则2008年的真实国内生产总值=100*0.5+120*3+160*6.5=1450

(3)1999~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数=2140/1450=1.4759,

2008年价格比1999年上升47.59%

难度:

3、假设在两部门经济中,I=1800亿元,C=400+0.8Yd(亿元)。

投资乘数是多少?

均衡时的收入和消费分别是多少?

知识点:

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答案:

投资乘数=5;

均衡时的收入=11000亿元

消费=9200亿元

难度:

4、在两部门经济中根据下述消费和投资函数:

C=500+0.75YdI=1500

计算

(1)投资乘数。

(2)均衡产出、消费、储蓄各为多少?

(3)如果投资增加250亿元,均衡产出、消费、储蓄各为多少?

(4)如果消费函数的斜率增大或减小,投资乘数将有何变化?

知识点:

国民收入的变动

答案:

(1)投资乘数=4

(2)均衡产出=8000;消费=6500;储蓄=1500

(3)如果投资增加250亿元:

均衡产出=9000;消费=7250;储蓄=1750

(4)如果消费函数的斜率增大或减小,投资乘数将增大或减小。

难度:

5、假定某经济中有如下行为方程:

C=100+0.6Yd(Yd=Y-T)I=100G=350T=150

试求:

(1)均衡国民收入

(2)私人消费支出

(3)私人储蓄

(4)投资乘数Ki

知识点:

三部门的均衡国民收入

答案:

(1)均衡国民收入=(100+100+350-90)/0.4=460/0.4=1150

(2)私人消费支出=790

(3)私人储蓄=1000-790=210

(4)投资乘数Ki=2.5

五、案例分析题

案例1、GDP不是万能的,但没有GDP是万万不能的

GDP是而只是用来衡量那些易于度量的经济活动的营业额,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

美国罗伯特·肯尼迪(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之弟)“GDP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

这句话就是他在竞选总统的演说中对GDP这个经济指标的批评。

他不是经济学家,但他的这段颇受经济学家的重视。

越来越多的人包括非常著名的学者,对GDP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发生了怀疑。

斯蒂

格利茨曾经指出,如果一对夫妇留在家中打扫卫生和做饭,这将不会被列入GDP的统计之内,假如这对夫妇外出工作,另外雇人做清洁和烹调工作,那么这对夫妇和佣人的经济活动都会被计入GDP。

说得更明白一些,如果一名男士雇佣一名保姆,保姆的工资也将计入GDP。

如果这位男士与保姆结婚,给保姆不发工资了,GDP就会减少。

德国学者厄恩斯特·B·冯·魏茨察克和两位美国学者艾墨里·B·洛文斯,L·亨特·洛文斯在他们合著的《四倍跃进》中对GDP在衡量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更是提出了诘难,他们生动地写道:

“乡间小路上,两辆汽车静静驶过,一切平安无事,它们对GDP的贡献几乎为零。

但是,其中一个司机由于疏忽,突然将车开向路的另一侧,连同到达的第三辆汽车,造成了一起恶性交通事故。

‘好极了’,GDP说。

因为,随之而来的是:

救护车、医生护士,意外事故服务中心、汽车修理或买新车、法律诉讼、亲属探视伤者、损失赔偿、保险代理、新闻报道、等等,所有这些都被看作是正式的职业行为,都是有偿服务。

即使任何参与方都没有因此而提高生活水平,甚至有些还蒙受了巨大损失,但我们的‘财富’—所谓的GDP依然在增加”。

基于以上的分析,三位学者深刻地指出:

“平心而论,GDP并没有定义成度量财富或福利的指标,而只是用来衡量那些易于度量的经济活动的营业额”。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其中所包括的外资企业虽然在我们境内从统计学的意义上给我们创造了GDP,但利润却是汇回他们自己的国家的。

一句话,他们把GDP留给了我们,把利润转回了自己的国家,这就如同在天津打工的安徽民工把GDP留给了天津,把挣的钱汇回了安徽一样。

看来GDP只是一个“营业额”,不能反映环境污染的程度,不能反映资源的浪费程度,看不出支撑GDP的“物质”内容。

在当今中国,资源浪费的亮点工程,半截子工程,都可以算在GDP中,都可以增加GDP。

上述分析不难看出目前在评价经济状况经济增长趋势及社会财富的表现时,使用最为广泛的国民经济核算所提供的GDP指标,不能完全反映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不能完全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

这些缺陷使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仅无法衡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的经济损失,相反还助长了一些部门和地区为追求高的GDP增长而破坏环境、耗竭式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GDP数字里有相当一部分是靠牺牲后代的资源来获得的。

有些GDP的增量用科学的发展观去衡量和评价,不但不是业绩,反而是一种破坏。

我们要加快发展、加速发展,但不能盲目发展。

尽管GDP存在着种种缺陷,但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一种包罗万象、反映一切的经济指标,在我们现在使用的所有描述和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中,GDP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正因为有这些作用,所以我说,GDP不是万能的,但没有GDP是万万不能的。

讨论题:

1.GDP有哪些局限性?

2.为什么说GDP不是万能的,但没有GDP是万万不能的?

3.怎样克服GDP有哪些局限性?

答案要点

上述案例不难看出目前在评价经济状况经济增长趋势及社会财富的表现时,使用最为广泛的国民经济核算所提供的GDP指标,不能完全反映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不能完全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

这些缺陷使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仅无法衡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的经济损失,相反还助长了一些部门和地区为追求高的GDP增长而破坏环境、耗竭式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GDP数字里有相当一部分是靠牺牲后代的资源来获得的。

有些GDP的增量用科学的发展观去衡量和评价,不但不是业绩,反而是一种破坏。

我们要加快发展、加速发展,但不能盲目发展。

从GDP的含义到它的计算方法不难看出,GDP是而只是用来衡量那些易于度量的经济活动的营业额,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

美国罗伯特?

肯尼迪(美国总统约翰?

肯尼迪之弟)“GDP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

这句话就是他在竞选总统的演说中对GDP这个经济指标的批评。

他不是经济学家,但他的这段颇受经济学家的重视。

案例2、一把“双刃的剑”

乘数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建筑业增加投资100万,它不仅会使本部门收入增加,而且会在其他部门引起连锁反应,从而使这些部门的支出与收入也增加,在边际消费倾向为80%时,在乘数的作用下最终使国民收入的增加5倍,使国民收入增加500万。

为什么会有这种倍数关系,让我们举一例来说明。

例如,你花了50元去买了10斤苹果,这样卖水果的小贩收到50元后,留下20%即50×20%=10元去储蓄,拿其余的80%即50×80%=40元去购买其它商品,这40元又会成为其他人的收益。

假如这个小贩把40元用去购买蔬菜,这又使菜农收益增加了40元。

菜农再20%即40×20%=8元去储蓄,其余40×80%=32去买大米,这样,卖大米的农户又会增加32的收益。

如此连续循环下去,社会最后的收益上升到250,其计算方法是:

50+50×80%+50×80%×80%+50×80%×80%×80%……=50×

(1+80%+80%×80%80%+80%×80%=50×[1/(1-80%)]=250元。

250元是最初需求增加量50元的5倍,这就是乘数效应的结果。

但乘数的作用是双重的,如果上述例子的相反会使国民收入减少250元。

即当自发总需求增加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要大于最初自发总需求的增加;当自发总需求减少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减少也要大于最初自发总需求的减少。

所以,经济学家形象地把乘数称为一把“双刃的剑。

讨论题:

1.乘数理论的含义是什么?

2.为什么说乘数理论是一把“双刃的剑”?

知识点:

乘数理论

答案要点

乘数是指自发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

如果上例的边际消费是90%乘数就是10倍,最初需求50元乘上10,社会收益就是500元。

这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增加的收入就有更多的部分用于消费,从而使总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得更多。

但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确实存在着乘数理论所反映的这种连锁反应国民收入的增加也大于最初自发总需求的增加。

这就是说,只有在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总需求的增加才会使各种资源得到利用,产生乘数作用。

如果社会上各种资源已经得到了充分利用,或者某些关键部门(如能源,原料或交通)存在着制约其他资源利用的“瓶颈状态”,乘数也无法发挥作用。

如在改革开放初期,增加需求,导致加工业膨胀,但我国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非常薄弱,无法满足新增需求,在旺盛的需求面前能源、原料等初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案例3、住房需求是投资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购买住房是一种消费,与购买冰箱、彩电、汽车一样。

在经济学家看来,购买住房实际是一种投资行为,即投资于不动产。

为什么购买住房不是消费而是投资呢?

我们先从这种购买行为的目的来看。

消费是为了获得效用,例如,购买冰箱、彩电、汽车等都是为了使满足程度更大,消费不会增殖,但投资是为了获得利润,或称投资收益。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人们购买房子不是为了住或得到享受(如果仅仅为了住可以租房子),而是作为一种投资得到收益。

住房的收益有两个来源。

一是租金收入(自己住时所少交的房租也是自己的租金收入),二是房产本身的增值。

土地总是有限的,因此,从总趋势来看,房产是升值的。

正因为这样,许多人把购买住房作为一种收益大而风险小的不动产投资。

把住房作为消费还是投资在经济学家看来是十分重要。

因为决定消费与投资的因素不同。

在各种决定消费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收入,但在决定投资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利率。

因为利率影响净收益率。

只有利率下降,收益率提高,人们才会投资,而且只要净收益率高,就愿意借钱投资,因此,要刺激投资就要降低利率。

如果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刺激人们购买住房,关键不是增加收入,而是降低利率。

讨论题:

1.为什么购买住房是一种投资行为?

2.投资和消费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知识点:

投资和消费的区别

答案要点

消费是居民为满足需要所支付的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以及用于生活劳务的支出。

这种消费不会给消费者增殖一分钱,消费的多少是由收入决定的。

而用于住房是不动产的支出,是由利率水平决定的,因为利率高,把钱放在银行吃利息没有风险,利息低人们就会寻找回报率高的投资项目,前几年具有投资眼光的人利用房地产市场低迷和国家购房的优惠贷款利息购买的房产,在现在房地产价格高的时候卖掉获取的巨大利益,不难得出居民的买房不是消费而是投资,因为使其投资的价值增殖了。

但是我们也要明白投资就会有风险,如果你进入购买的时机不对不但不会增殖,还会亏本,房产作为不动产它的变现能力差,它会比投资股票的风险还大。

案例4、“蜜蜂寓言”的启示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空前的大危机。

经济的大萧条使3000多万人失业,三分之一的工厂停产,金融秩序一片混乱,整个经济倒退到一战以前的水平。

在经济大危机中,产品积压,工人失业,生活困难,绝大多数人感到前途悲观。

”。

持续的经济衰退和普遍失业,使传统的经济学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一直关注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英国经济学者,约翰·梅纳特·凯恩斯,从一则古老的寓言中得到了启示:

从前有一群蜜蜂过着挥霍、奢华的生活,整个蜂群兴旺发达,百业昌盛。

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生活习惯,崇尚节俭朴素,结果社会凋敝,经济衰落,终于被敌手打败。

凯恩斯从这则寓言中悟出了需求的重要性,并建立了以需求为中心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经济学上著名的“凯恩斯革命”。

这场革命的结果就是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

过去有一句老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还三年”如果真是如此节约,我们的纺织行业就会面临着纺织品卖不去,工人下岗,收入降低,导致和影响整个社会消费。

因此节俭对个人来说可能是一种美德,在有的时候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