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校园三年规划.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42977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香校园三年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书香校园三年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书香校园三年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书香校园三年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书香校园三年规划.doc

《书香校园三年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香校园三年规划.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书香校园三年规划.doc

丹徒区西麓中心小学书香校园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具体目标,突出“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的成长乐园,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工作目标

大力开展校园、班级读书活动,优化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引领广大师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用阅读引领成长”,让校园回归到阅读的本真中来,打造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书香班级”。

用阅读让“师生的精神亮丽起来”,用洋溢的书香感染师生。

重视学校传统,立足人文积淀,凸显文化特色,为学校建设寻求新的发展亮点。

三、阶段目标及措施

第一阶段:

组织发动(2012年9月—2013年8月)

   一、活动目标:

以“晨诵、午读、暮省”为主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动员,在学校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和环境。

   二、活动措施:

   

(一)建设书香校园环境

   1.学校大门的电子牌设计读书标语。

   2.精心设计墙体文化,让一面墙壁飘满书香,走廊过道,校园或教室内外宣传栏设立读书内容的标识。

   3.为学校绿地向学生征集富有书香的题名、题字或警示语,选取好的挂牌亮相。

   4.学校每年力争投入一定资金,更新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增添校阅览室的报刊杂志,满足师生阅读。

另外可以争取社会、民间团体、个人的赞助。

   5.建立完善的图书借阅制度,合理安排师生阅读时间。

   6.各班级进一步完善读书角,采取学生带一些,学校借一些等方式,方便阅读。

   7.学校、班级有专人负责,向师生推介优秀书刊,组织师生读书交流,使读书活动健康、深入进行。

8.完善校园网站中与读书有关的内容。

  

(二)营造“晨诵、午读、晚省”的书香人文环境

   1.学年初向全校师生宣布学校建设书香校园活动规划,向全校师生做好活动动员和宣传。

班级及师生个人制定学期读书计划。

   2.对语文教师进行动员、培训,使其带动和指导校园读书活动。

   3.利用学校广播站、电视台为学生推荐、赏析一些经典美文,并作交流、点评。

国旗下讲话一改以往教师占主体的教育方式,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利用国旗下讲话的时间进行演讲,或者交流自己读书的感受等等,营造校园读书氛围。

   4.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提倡亲子共读,让书香延续到家庭。

   5.规范班级文化建设,打造“书香班级”,让教室的每个角落都散发出文化气息。

每个班级建立读书角,读书活动成果展示栏,书香板报,要求在规范的基础上彰显班级特色。

6.建立班级流动图书角。

专门配备班级兼职图书管理员,负责对学生荐书的管理,定期向学校图书室借取图书,并负责班级图书的出借、登记、归还等工作。

7.在学校各班开展“晨诵、午读、晚省”活动。

   “晨诵”为每天早晨到校后的一段时间,以“每日一诗”的形式,广泛开展“走近经典”的诵读活动。

全班同学或自由朗读或齐声诵读,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在大声诵读中感受诗歌的优美及音乐感,在大声诵读中走近文化经典和民族底蕴。

学校将组织相应的古诗文诵读大赛或诗词知识积累竞赛。

   “午读”为每天午读课时间,学生按照语文老师安排的进度阅读《丹徒区推荐必读(选读)书目》,师生可针对其中片段作赏析、点评交流。

   “暮省”则是学生课后,抽出时间,在读书笔记上,记录晨诵、午读的主要内容,写一些心得体会。

或以日记、随笔等形式记写成长的记录。

暮省主要是以写的形式,记写感悟。

师生之间,亲子之间要用语言相互激励,以共勉。

8.设立“读书指导课”,从语文课中抽出一节,由语文老师根据《丹徒区推荐必读书目》确立主题,并加以指导。

    第二阶段:

组织实施(2013年9月—2014年8月)

   一、活动目标:

在第一年组织发动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使校园读书活动既扎扎实实,又轰轰烈烈。

让校园弥散书香,让师生共浴经典。

   二、活动内容

  

(一)学生读书活动

   1.认真组织上一学年的读书活动,做好各项活动的检查、记录工作,结合学校、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对活动要求做适时调整。

   2.掀起经典诵读高潮,组织一次经典诵读比赛、古典诗词知识积累竞赛。

   3.举行师生书法、绘画活动。

   4.加强学生读书竞赛与交流。

各班可以组织经典诵读展示、赏诗会、读书笔记评比等,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5.根据读书内容,各班出好一期读书小报。

   6.以语文教师为主体,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作文大赛,积极向校刊《求真报》投稿,一旦录用学校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

这种以写作促阅读的方法,能够实现读书、写作并进的良好局面,形成“多读书—爱写作—善学习—爱读书”的良性循环。

   7.辅导学生参加“书香江苏”的网络征文活动,利用网络深化阅读,促进交流。

   8.继续增加班级藏书量,根据《丹徒区推荐必读书目》调整,鼓励优秀的学生除此之外还应该多阅读一些优秀的书籍,以扩大知识面,促进文化积淀。

   9.鼓励亲子共读。

鼓励家长关心学生的阅读情况并给予指导。

带学生常去图书馆、新华书店,有条件的与孩子共同进行“网上读名著”活动。

在组织师生“同读一本书”活动的同时,鼓励家长与孩子“同读一本书”,努力建设“书香家庭”,让孩子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健康快乐成长。

(二)教师读书活动

   1.校以师立,师以校名。

学校倡导教师参加校园读书活动。

每个教师根据学校要求制定个人读书计划。

   2.教师认真读好四类书籍:

一类是教育专著,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二类是各种教育期刊杂志,了解教育教学新动态,学习新的教育方法;三类是学科书籍,增添学科知识,增强学科教学能力;四类是各种优秀书籍,丰富人生,亲近新理念,与大师对话,涵养人文精神。

   3.要求教师在阅读的同时做好读书笔记,每月不少于2000字,其中《走进陶行知》为必读必摘内容,每学期学校不定时检查。

   4.学校“读书节”期间,组织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

共同阅读,共同交流,并举行“我最喜欢书中的一个人物”征文集评比活动。

   5.构建教师读书网络平台,在校园网开辟“读书博客”,鼓励教师跟贴与发贴,与网上有关读书网站、知名网络图书馆建立链接,为交流心得与网络阅读提供方便。

6.开通教师博客,针对自己阅读中的收获和体会写一写随笔上传博客,互相点击阅读,共同交流、共同提高。

7.利用寒、暑假读书充电,静下心来,好好读几本书,既是专业成长的需要,也应该是我们追求和引领为一种时尚。

   8.鼓励教师增加个人藏书,学校加大购买教育教学书籍的经费投入。

9.在新建的行政综合楼中设立“教师阅览室”,为教师的自主阅读提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10.每学年组织教师参加市区组织的“我的教育故事”征文,对一些优秀的稿件除在校刊《求真报》上登载外,争取向高层次的刊物推荐发表,以调动广大教师的阅读和写作积极性。



   第三阶段:

总结提高(2014年9月—2015年8月)

   一、活动目标:

在前两年活动实施和深入开展的基础上,注重活动的持久性,让读书成为师生的个人爱好,内心渴望,并内化为学习习惯。

注重活动的引导性,让师生掌握并形成有效阅读的良好习惯。

注重活动的实效性,引导教师的阅读以原理掌握,方法习得为基础,以专业拓展、学科纵深为发展。

学生则要进一步激发阅读习惯,为人生做丰厚的文化积淀。

重点以活动总彰为主要形式,总结好的读书形式,好的读书个人,推选出学校的“书香班级”“读书之星”,并向区级推荐,以推动活动深入发展。

   二、活动内容

   1.坚持前两年各项好的读书要求。

   2.继续组织各项各类师生读书活动。

   3.从师生个人、班级、教研组、学校各层面积累资料,总结读书活动的得与失。

   4.各班用黑板报等形式,宣传班级读书成果。

   5.学校总结、表彰。

评选出“读书之星”“书香班级”“书香行动教师”。

搜集读书活动中好的作品和感人故事,结集出版。

  建设“书香校园”的校园读书活动是一个涉及各部口、各层面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部门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全员参与。

这是一项利在当前,功在千秋的事情。

活动中要注重读与诵的结合,读与议的结合,读与写的结合,读与做的结合。

让读书和谐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谐人与自然、人与未来的关系。

读最经典的书,做有根基的人。

让我们通过“书香校园”创建三年规划中的一系列活动,弘扬学校传统,凸显学校文化特色,为学校发展寻求新的增长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