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湖南省选调生考试申论卷真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2946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湖南省选调生考试申论卷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历年湖南省选调生考试申论卷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历年湖南省选调生考试申论卷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历年湖南省选调生考试申论卷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历年湖南省选调生考试申论卷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年湖南省选调生考试申论卷真题.docx

《历年湖南省选调生考试申论卷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湖南省选调生考试申论卷真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年湖南省选调生考试申论卷真题.docx

历年湖南省选调生考试申论卷真题

2006年选调生考试申论卷

总分:

100分限时:

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和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资料

  ●2005年10月10日,辽东山区的冬天悄然而至。

而在辽宁省宽甸镇城厢村动迁农民李春露家,两床旧被都已破旧不堪,棚户区的小屋里弥漫着霉味。

46岁的李春露患小儿麻痹,如今吃口饭都难,妻子也离他而去。

  城厢村是一个失地现象比较普遍的乡村。

这些年随着县城改造和扩张,全村尤其是李春露所在的二组,土地被大量吞噬,该组目前只在城南有六、七十亩地,另有31户一分地也没有。

李春露靠着二组农民集资兴建的南市场每年分红的几千元得以维持生计,过着还算稳定的日子。

5年前,小市场拆迁后盖起了购物中心。

按照事先约定,李春露早就该回迁,可是因种种原因至今未能成行,失地又失市场的李春露反倒落个家境颓败。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我国目前正处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伴随这一进程,我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也随之增加,这主要集中在城郊和人多地少的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一般人均耕地不足0.7亩。

目前,我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每年约250万至300万亩,如果按人均1亩地推算,那就意味着每年大约有250万到300万农民失去土地,变成失地农民。

1987年至2001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共3395万亩,多数研究者估计,至少3400万农民因此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

如果考虑违法占用耕地的情况,目前失地或部分失地农民的数量可能高达4000万—5000万人。

2000年至2010年的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计划指标是1850万亩。

如果计划用地指标突破,违规用地得不到控制,失地农民还要大大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所进行的失地农民耕地被占用前后收入变化情况的调查发现,2942户失地农民中,年人均纯收入增加的有1265户,约占调查总户数的43%;持平的有324户,约占11%;下降的有1353户,约占46%。

由于土地被征用后收入减少的农户,大多是传统农业地区的纯农业户。

他们除了农业生产活动外,基本没有其它的生产经营活动,耕地减少后收入自然也随着下降。

湖北的调查户中,约有56%的农户收入水平比征地前下降。

而在河南开封县,接受调查的农户中有83%的收入比征地前下降。

  ●秦皇岛开发区经过两次扩区开发和对山海关开发区实行统一管理,规划面积发展到39.5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43个村、3万余农民。

开发区在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同时,注重把失地农民的生存生活问题作为维护开发区稳定和关系开发区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

通过开展以创建五好村、五好家庭和促进农民创收为主要内容的“双创”活动;将土地补偿费用一次性分发到位的办法改为按月发放的形式;积极采取优惠措施吸引企业安排失地农民就业;建设高标准的失地农民安置楼,提升失地农民的居住环境等措施,围绕扩区开发和失地农民安置补偿开展了大量工作。

据记者了解,到目前为止开发区已累计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带动农民创收2000多万元,全区农民收入增幅高达15%,比全市农村平均高出9.5个百分点。

充分保证了开放成果惠及广大农村群众,实现了开发区建设与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福建尤溪县一位移民说:

“以前我们一年四季从来不要买青菜和鸡、鸭、蛋,想什么时候吃就有,就是水果一年四季也从没间断过,现在吃什么都要用钱买,开支太大。

如果目前这种状况不改变,居住在新村中的这些失地农民100%收入会下降,80%的人今后将无法维持生计。

”与这位移民一样,记者在厦门市也了解到,由于许多原来自产自消的农产品全部改为用现金购买,当地失地农民每月的生活费要多开支25%。

  ●浙江省一项调查表明,如果征地成本价是100%,被征土地收益分配格局大致是:

地方政府占20%至30%,企业占40%至50%,村级组织占25%至30%,农民仅占5%至10%。

从成本价到出让价之间所生成的土地资本巨额增值收益,大部分被中间商或地方政府所获取。

据农业和国土资源方面的有关专家测算,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各种形式征用农地的价格“剪刀差”,从农民身上至少“拿走”近5万亿元,严重剥夺了失地农民的利益。

虽然198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土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

但十几年过去了,当年制定的补偿标准已远低于经济发展,而在现实中,就是这样的补偿费还常常不能全额发放到失地农民手中。

  ●2004年湖南郴州发生恶性事件,地产商手雷抛向村民。

2005年6月11日凌晨,河北省定州市绳油村一块荒地上发生了一起更为严重的恶性袭击事件:

两三百名头戴安全帽穿着迷彩服的男青年从大轿车上冲出,手持猎枪、棍棒、钩刀、灭火器,对住在荒地窝棚中的村民展开了长时间的袭击,造成重大伤亡。

  造成这两起事件的直接原因如出一辙——土地。

记者日前在广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等地进行水库移民调研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大批农民良田家园被淹没后,许多失地农民为生活安置问题四处上访,有的还采取系列过激行为。

有数据表明,目前因征地引发的农村群体性事件已占全国农村群体性事件的65%以上。

  ●福建省农调队对所辖8个市县16个调查村80户失地农民所进行的“失地农民现状”调查发现,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大多数属于年龄较大、没文化、没技能的弱势群体,尤其年龄在40岁以上的农民,失地后就业问题十分突出。

调查显示,仍有近四成的劳动力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

80户被调查农户226个劳动力,因“失地”而安置就业的只有9人,占“失地”劳动力的4.0%;外出打工有52人,占23.0%;自营二、三产业有78人,占34.5%;经营农业的34人,占15.0%,经营着占地后余下的人均仅0.08亩的耕地,他们处于半失业状态;赋闲在家的有53人,占23.5%。

福鼎市玉塘村全村劳动力1400人,近年来失业在家的男性劳动力就有300多人,他们无事可做,整天打牌、闲逛,甚至惹事生非。

厦门一位被调查者形容这种单靠土地补偿款过日子为“赋闲吃老本”、“死坐活吃”。

  ●成都市双流县文星镇蜀星花园是一个占地100余亩,已有600多户农民入住的安置小区。

绿地、道路、车位、水电、煤气、光纤、网络以及各种文化体育设施一应俱全。

住户胡蓉告诉记者,她们一家三口原住在文星镇来龙村,靠耕作农田和丈夫外出打工维持生计。

去年拆迁征地,按有关政策,她家领到了征用土地补偿费和拆迁安置费30万元。

她仅花7万元就置换了这套130平方米的新房,一下子就过上了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据文星镇党委书记张泽林介绍,镇上失地农民现在的生活状况,与胡蓉家大致差不多。

据了解,双流县像蜀星花园这样专门安置失地农民的小区还有66个,有的还配套修建了商铺,8000多户失地农民在这些小区里过上了舒适的日子。

  ●从各地情况看,失地农民中只有极少数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北京市自谋职业的失地农民中,自己缴费参加养老保险的尚不到三分之一,而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参保率更低。

无锡市失地农民参加各种养老保险的仅5.53万人,占失地农民总数的15%。

这部分人在失去土地后,既有别于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成为一个边缘群体。

他们既不享有土地的保障,也不享有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

失地农民由于在就业、收入等方面的不稳定性,依托家庭保障模式越来越受到冲击。

许多家庭是靠征地款来维持生计,但过几年征地款“吃”完了,其最终结果往往是生活没有保障。

在当前整个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一旦被征占,就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基本生存保障。

部分失地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在就业、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又享受不到有关政策,导致失地农民大量转化为城市贫民,已影响到城乡社会稳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着力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改善他们的生存发展状态,不仅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期望,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三、申论要求:

  

(一)请用不超过200字的篇幅,概括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15分)

  

  

(二)根据给定资料中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请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5分)

  

  (三)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题目进行论述。

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条理清楚,有说服力。

(60分)

 

相关新闻:

湖南省2007年选调生选拔考试笔试试卷

(申论卷)

总分100分   限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应考者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

  2、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位置。

  资 料:

  材料一:

  据《人民日报》报道,到1986年,全国共选调1.27万名选调生,到2002年底,这个数字增长到近4万名,从2003年起,全国选调生总数量以每年1万名的速度在增长。

1986年以前的选调生,目前有近七成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

  1980年以来,湖南省陆续从高等院校选拔了23批近3000名优秀应届毕业生充实到基层。

目前,这些选调生大多数已成长为各级领导干部或基层、机关工作骨干。

据《湖南日报》报道,2007年选调生考试,我省共有2800多人报考,是历年来报考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

报名者中,有187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3人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

还有湘籍的韩国、澳门的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报名,高学历、名校学生报名是今年选调生工作的一大特点。

  

  材料二: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选调生工作的通知》指出:

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主要是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培养高素质的领导骨干,同时,为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培养优秀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

  湖南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07年选调生工作的通知》指出:

为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2007年继续选调一批品学兼优的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以下简称选调生)到乡镇(街道)工作。

今年的选调生,原则上安排到乡镇(街道)工作,所需编制由所在县(市、区)从现有乡镇(街道)行政编制总额内调剂解决。

选调生报到后,各市州委组织部要先组织培训,再派遣到所分配的单位工作。

各地应将选调生安排到领导班子团结、党政主要领导热心培养年轻干部的乡镇(街道),在综合性较强、能较快熟悉全面工作的岗位上锻炼。

  

  材料三:

  几位选调生的自白:

  1、基层很苦,那是参加工作前,朋友们给我的“忠告”。

可是,2006年7月15日,当我被选调到宜昌市五峰县仁和平镇工作时,让我感觉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

  车子在坎坷的石沙路上颠簸几个小时后,我全身像散了架一般,酸疼了好几天。

镇上没几家像样的商店,连日常用品都不容易买到。

  一间破旧的四合院就是我的家,夜晚独居一室,踩着木地板“吱吱”作响,让人提心吊胆。

墙上的窟窿随处可见,老鼠、蟑螂、蜈蚣肆无忌惮地穿行其间。

在这里,一住就是半年,许多男同事都对我佩服不已。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不仅坚持下来了,而且日益融入工作,现在每天都能感受到一种新的快乐。

  有一次,在走访偏远山区的小山冲时,得知该村一名小女孩因家庭困难而辍学。

于是,我从每月的工资中,抽一部分来资助该女孩上学。

一个月后,女孩拎了一篮子鸡蛋,硬是要塞给我。

那种淳朴而真实的感情,让我感动了很久。

  在基层工作时间长了,与当地百姓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我越发感觉离不开这里。

如今,我已在仁和平镇工作两年多,是该镇的党委组织、宣传委员。

  

  2、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特别是从大学校门步入社会后第一份工作的选择,对每个人的人生至关重要,所以大学毕业生们对选择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比四年前他们选择报考的大学还要谨慎。

城市的工作固然安逸,农村的工作也大有可为。

农村的环境虽然艰苦,但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造就人才,越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回头看看我们身边那些从基层埋头苦干,一步步走向领导岗位的典型们,没有深厚的基层功底,就没有今天的辉煌成就。

  3、我刚到四口镇时,在办公室值班,主要工作是接电话、收发信件、接待上访等。

不久,就担任镇党委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党务和宣传工作。

  上任后,我充分发挥主动性,收集整理了大量信息,开展宣传报道。

以往,该镇在媒体上总是“默默无闻”,在我的努力下,当地报纸、电视台每周都有该镇的报道,有效地扩大了该镇的影响。

  同时,我提出并协助创建四口信息网,在全县率先实现电子政务公开。

此后,该网成为该镇招商引资的电子咨询平台,不少外地客商就是通过这个平台,认识四口,并到这里投资的。

  由于表现出色,几个月后,我被调到市委组织部工作。

2005年10月,我被推选为优秀选调生代表出席全省选调生工作座谈会并发言。

  

  4、我是一名2004年河北省的选调生,2004年9月,我来到了冀西北最远的地方——竹云县,到县委组织部报到后,我们一行四人便来到了乡镇工作,不到九个月,就是今年5月,同来的四个人走了三个,只留下了一个女生,她的家是竹云的,所以没有走。

我们现在都在外边打工。

  当年,我个人的辞职理由主要是:

  ⑴待遇太低,每个月只有500多元,作为选调生,大多不是本地人,工作后面临吃饭,租房,社交等等,我们期盼已久的年终奖,已经减半再减半了。

  ⑵发展空间太小,人员流动性不大,论资排辈,想升职,等30岁后再说吧。

  ⑶省市里在搞选调时,对选调生有一定的培养计划,但在竹云,根本没有执行。

到现在为止,发展得最好的也才进县直机关。

  ⑷地方对选调生不重视。

一是对选调生的忠诚不相信。

绝大多数优秀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加入到选调生队伍时都放弃了许多东西。

我们加入到选调生队伍时都抱着一颗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同时也想在农村成就一番事业。

但是地方党委不相信我们走进选调生队伍是真心想干事业的。

他们不敢用、暂缓使用、不想用,更别提提拔重用!

二是选调生的成长环境不好。

有的本地干部为了媚上,让有关系、有后台、有背景、有门路的先上;有的为了保护小团体的既得利益,拉帮结派,堵住别人成长的道路;有的为了搞平衡,一个让上一个不让上;有的为了控制选调生,怕被原先由自己领导的选调生成为自己的上级,恶意诋毁,千方百计地阻挠选调生成长。

  

  5、2年前,我毕业了。

当时,我真的是满怀豪情,心想去基层之后,得到重用,一定努力干一番事业。

2年过去了,什么都没有改变,想走了。

以前的豪情都不知道哪里去了,只想快一点离开这个鬼地方。

2年给我的感觉是:

选调生只是一个名字,没有什么内容,连形式都没有多少。

没有培养,省里有培训计划,但没有严格执行,市、县没有任何培养计划,乡镇就更不用说了。

谈不上重视,有的话也只是口头上的。

我感觉市对省、县对市、镇对县很多时候都是在应付,不知道他们对选调生政策真正理解了多少。

  选调生辞职,如同共产党员退党一样敏感,是件大事。

选调生是有很多顾虑的,有来自领导的压力,有来自家庭的压力,有来自是否有后遗症的担忧。

入门好像容易,但出门就不那么从容了。

20年前,大学生是社会精英,那时的选调生应该说是真正当作领导干部来培养的。

今天,社会形势变了,大学生由象牙塔走向普通大众,变成很平常的人了,现在的选调生就不那么值钱了。

国家更多的是出于就业的考虑来开展选调生工作,因而大规模的招录选调生,在分配资源的时候,平均分配,只是保障你的基本生活。

事实上,我觉得基层容纳不了那么多所谓的后备干部,也不需要那么多。

现在,还冒出了一个志愿者,并且宣传志愿者的声势远远大过宣传选调生。

我认为,既然有了志愿者,就不要有选调生了,或者将志愿者与选调生合并到一起。

总之,不管是志愿者政策,还是选调生政策,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必要改一改了,改成真正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的政策。

  

  材料四:

  为了解往届选调生锻炼、工作、生活的真实感受,回顾和总结选调毕业生到农村基层锻炼的做法,去年,吉林省委组织部对部分选调生进行了回访,以下是部分回访内容:

  鞠海云(2004年选调生,经过三年的基层锻炼,去年9月担任乡党委办宣传委员兼文化站站长):

农村乡镇的工作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枯燥乏味,农民朋友也不是很多人说的那样无知。

工作单位虽在基层,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在这里工作,我受到许多磨练,工作能力也不断提高。

刚到乡里来的时候,我只随老同志负责计生工作,因为年轻,刚开始工作时还羞羞答答、缩手缩脚,现在经过三年的锻炼,我已经能够独立开展多项工作,并成为乡里最年轻的中层干部。

工作忙时,我一个人承担了多项业务工作,曾经同时对口区里的八个部门,同志们都笑着称我为“鞠八摊”。

另外,乡镇干部有很多独特的工作方法,既方便,又见效,是书本上和其他方式学不到的,在这里,你潜移默化地就学会了。

这是一笔能伴我终生的财富。

  计划生育工作是农村工作的“三难”之一。

我刚参加农村锻炼就是负责乡里的计划生育工作。

那时,我还没结婚,一些计生工作的专用名词一说就脸红,别说下去抓工作了。

由于严抓计划生育时,孕妇白天都不在家,有一次,我们几个人夜里去做一位超生孕妇的工作,当时她家里来了一些亲戚朋友,知道我们是来抓“超生”的,不由分说就把我们打了,而且我的裙子也被撕破了。

当时我还是个小姑娘,哪受过这样的委屈,我因此伤心地哭了好几天,是领导和同志们给我关心和鼓励,让我振作精神,重新开始了工作。

农村工作的确难,但是能力和水平就是在难中历练出来的。

这件事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忘记,这是我参加工作后第一次吃苦。

  史丽媚(2004年选调生,2006年调到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处工作):

两年的农村基层锻炼让我与农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我真的觉得,到农村锻炼和工作是建立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与农民朋友血肉联系的最有效方式。

与书本打了十六年交道的大学生刚走出校门,我们对社会知之不多,更谈不上了解农村工作的艰苦,通过锻炼,我们与群众同生活、同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朝夕相处,增进了了解,加深了感情。

现在我所工作的处就是负责村民自治的,下派锻炼的经历对我现在的工作帮助特别大。

就拿接待上访群众来说,因为有了朝夕相处的两年,我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他们的疾苦与痛楚,我知道大多数的群众,如果没有真正的苦处,是不会采取这种方式的。

因此,每次遇到上访的群众,我总是细心地解答,耐心地说服,正因为我们的感情相通,他们对我的解答大都很满意。

  李大国(2005年选调生):

大学生选择到农村去工作,就要发挥所长,努力地为老百姓做点实事。

我第一年到乡镇时,经过考察论证和认真研究,向农户们提出了种特色瓜的建议,当年就收到了成效,农民们为了感谢我,特意从地头给我摘了一车瓜,送到我的宿舍,我非常感动,这说明我这个“学生官”得到了认可。

另外,我们学生所特有的遵守纪律,讲求效率,热爱学习的好习惯,也给乡镇机关带去了新的风气和新的文化气息。

  崔艳丽(2005年选调生):

在选拔之前,我已经与南方的一个相当不错的公司签订了协议,而且是经过了考试与面试等多个环节,从140多人中脱颖而出的,相当不容易。

得知选调生工作这件事后,当时谁都不知道今后能否有机会回到省直机关工作,觉得最有可能的是分配到县、乡两级做公务员。

我犹豫了好长时间,最终还是放弃了条件优厚的公司而选择了选调之路。

我想,企业工作环境和待遇虽好,但过于单一,选调道路虽苦,却非常有意义,选调生工作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们大学生寄予厚望,能为更多的人谋福利、办实事,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我非常崇尚一句话,“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我坚定自己的选择,现在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成为一名称职的公务员。

  

  材料五:

  几位在校学生谈选调生工作:

  姜甜甜(某大学2007届新闻专业学生):

以前我认为进国家机关成为一名公务员是非常神圣的,他们或坐在窗明几净的宽敞办公室里审查一份份文件,或坐在高档次的电脑、打印机前起草各种公文,或是悠闲地看着关于时事的报纸,旁边飘来淡淡的茶香,那是一份稳定得不能再稳定的工作。

我们都曾向往过。

但学哥学姐们的选调经历毫不留情地证明了我当初想法的单纯和幼稚,原来基层也有公务员,上面的公务员也要到基层去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与他们生活在一起,这太苦了。

我觉得我和他们的差距实在太大,我恐怕没有他们那样的勇气,但是还希望能象他们那样成熟和接受锻炼,心理很矛盾。

  侯靖姝(某大学2007届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自己以前对公务员的初步认识只是从一些宣传媒体上了解的,他们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一种稳定的职业。

但对选调生而言,我认为选择选调之路充满了激情,需要一种“舍小我而顾大我,舍小家而顾大家”的精神。

如果让我选择走选调之路的话,可能会皱一下眉头,因为我们头脑中没有被灌输那种思想,我们对选调工作还不很了解。

如果以前优秀的选调生们能多给我们讲述一下他们所走的道路,也许会吸引一大批大学生投入基层工作。

  

  材料六:

  几位基层组织人事干部谈选调生工作:

  甲:

对参加选调生考试的考生,有报考者认为,选调生就是先到基层锻炼,两三年后就会调回城市当干部,有人甚至将报考选调生作为找工作的一条后路。

我们认为如果没有扎根基层、不怕吃苦的勇气,没有奉献的精神,最好不要报考选调生。

  乙:

我市选调生大部分成长不错,但也有少数发展得不好,有些选调生觉得大材小用,长期不能融入工作环境;有的则很快染上一些庸俗的办事作风。

这些都是由于对选调生工作认识不深、心态不好造成的,对自己、对社会都没有好处。

  丙:

基层单位对选调生的认识也有误区。

有的认为选调生素质高、知识丰富,一开始就对其委以重任,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有的单位领导觉得,选调生还是学生,不堪重用,总是让其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务,令部分选调生丧失信心。

因此,用人单位对选调生的“高估”与“低视”,都十分不利于他们成长,也与培养选调生的初衷背道而驰。

  

  

一、请用300字左右的篇幅概括出选调生及选调生工作的现状。

(20分) 

  

  

二、请结合材料,用300字左右的篇幅,谈谈加强和改进选调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0分)

三、请结合材料,围绕如何当好一名选调生,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字数不少于1000字。

(60分)

湖南省2008年选调生选拔考试

申论试卷(题本)

总分100分   限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应考者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

  2、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根据答题纸上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位置。

【资料】

材料一:

  在信息化社会里,大众传媒充当了人们主要的信息源,因而大众传播媒介在危机事件中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危机的演变和进程。

危机事件中,公众处于不知情状态下,尤其是当涉及突发的个人健康、安全的危机事件时,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降低,往往会对形势的判断模糊不清,甚至会无所适从。

如果任由人们对信息做出盲目的选择,进而形成各种流言蜚语和不利的舆论导向,则更容易引起大规模的社会恐慌,导致危机事态激化。

如果一个社会缺乏必要的信息传递,这个社会也会出现萎缩的现象。

即如果公众对于发生的危机事件不能够全面了解,不知道组织所要采取的措施,那么公众就会盲目行事,使危机造成对社会更大的损害。

材料二:

  瑞典铁道局在哈兰山脊的隧道工程中使用一种有毒但对环境无公害的化学药剂甲基丙烯酰胺来堵塞漏水,但由于洞中温度偏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