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史期末复习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2908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史期末复习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文化史期末复习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文化史期末复习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文化史期末复习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文化史期末复习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史期末复习2.docx

《文化史期末复习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史期末复习2.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史期末复习2.docx

文化史期末复习2

西方各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Ⅰ.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一、起源

1.智者学派

(1)背景:

希腊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泉,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人们不再满足于神话世界观对世界的解释。

由于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代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的生活重要内容,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开始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人”本身。

出现了智者学派。

(2)代表人物有:

普罗泰戈拉和安提丰。

(3)研究对象:

研究主题开始从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研究社会的各种问题;他们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和伦理规范等。

(4)基本主张:

在人与法律关系到上的认识,有人认为人应该尊重习俗和法律,主张城邦公民应认真遵守,而另一部分人则把自然与法律对立起来,强调自然是不可抗拒的;在人类平等问题上,认为人的平等不只是法律上的,并且不应仅限于自由民内部,而应该把平等推广到所有的人,基于自然,这种区分是毫无根据的。

(5)智者学派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它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特别是它关于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尤其难能可贵。

2.苏格拉底

(1)思想主张

苏格拉底是古代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把人类社会及其环境作为探究的课题,认为人生的幸福和伦理道德是人类应当探究的问题;在政治上,他支持寡头政治,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对伯里克利时期民主制的繁荣不以为然。

他还提倡善良的道德,他的伦理思想是“道德就是知识”或“知识就是道德”,即所谓的知德合一。

学习本课时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理解当中的哲学观点。

(2)影响:

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他的思想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深远影响。

二、复兴与发展

1.文艺复兴

(1)原因:

①经济方面:

手工业、金融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②政治方面:

新兴资产阶级形成并提出了自己的要求;③思想文化方面:

天主教神学垄断人们的思想,意大利有杰出的人才结构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2)实质:

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

(3)主流社会思潮(核心)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其主要思想:

思想家们虽然信仰宗教,但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提倡科学,追求知识。

(4)主要成就

类别

人物

作品

内容

共同特点

文学三杰(前三杰)

薄伽丘

《十日谈》

揭露教会腐化,提倡生而平等,强调个性解放

 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但丁

《神曲》

揭露教会的贪污腐化和封建制的残暴

彼特拉克

《歌集》

提倡用人学对抗神学(人文主义之父)

艺术三杰(后三杰)

达·芬奇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用画揭示人性的善恶

米开朗琪罗

《大卫》

《摩西》

展现人体健美和力量,展示人的英雄主义气概

拉菲尔

《西斯廷圣母》

展现圣母温柔、典雅、母性的一面

英国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反映英国的社会现实,发掘了人类复杂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情感

(5)影响:

①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文学、艺术、科学等许多方面,硕果累累;②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被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和人生活的世界,天主教的权威受到了越来越强的挑战。

2.宗教改革

(1)原因。

①文艺复兴运动影响下,天主教会的权威越来越受到质疑,人们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渐趋强烈;②德国的分裂及教会对德国的残酷压迫,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以及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③导火线:

“九十条论纲”的提出及传播。

(2)主要思想主张。

马丁.路德认为:

①只要信仰上帝,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②主张简化宗教仪式,认为僧侣也可以婚配和还俗;③还对教皇和教会的极端权力提出了异议;④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帝授予的,可以处罚教士甚至教皇。

(3)实质。

是16世纪西欧各国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也是一场在宗教改革外衣下开展有的政治运动。

(4)影响:

①宗教改革过程中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教派,这些教派统称为新教。

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大影响;②改革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新兴民族国家的发展。

3.启蒙运动

(1)原因:

①17、18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有了很大的发展,西欧国家的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②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发展起来;③自然科学领域也取得了许多成就;④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资本主义经济日益成长,处于第三等级的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崛起,他们对专制的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越来越不满。

(2)核心思想及主要内容

启蒙思想家们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

主要思想主张有:

(1)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无可争议的领袖,他猛烈抨击天主教会,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他提倡“天赋人权”,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代表作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等;

(2)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3)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杰出的思想家,《社会契约论》是他的主要著作。

在这部著作里,他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思想。

卢梭还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4)康德主张主权属于人民,相信自由和平等是天赋人权,认为言论自由是人类一切进步的必要条件,法律应该保护个人的权利,但他也对自由平等作了许多限制。

(3)特点:

①启蒙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革命;②启蒙运动根植于科学精神,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彻底击败了神学权威,摧毁了封建专制的精神支柱;③启蒙运动是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进步思想的大汇合,具有广泛、强大的社会政治基础;④启蒙思想家们在批判旧社会、旧制度、旧观念的同时,提出了一整套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提出了资本主义观念的基本原则,为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4)影响

①抨击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破除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解放了思想;②人的权利得到进一步尊重,自由和平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③法国爆发大革命,封建王朝被推翻,建立了共和国;④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和拉丁美洲,启蒙思想鼓舞殖民地人民拿起武器,赶走殖民者,赢得独立;⑤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

 

Ⅱ.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一、文学

(一)19世纪文学

1.主流文学:

19世纪世界文学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文学领域出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主流。

2.欧洲浪漫主义文学

(1)社会背景:

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欧洲的多次革命和战争导致局势混乱;各国政治生活中的争权夺利、尔虞我诈以及社会不平等日益严重;很多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对革命后的政局和启蒙运动中宣扬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浪漫主义即是这种情绪在文学领域的反映。

(2)主要特点:

①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②在文学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为主要特点。

(3)代表作品: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大仲马的《基督山恩仇记》,拜伦的《唐璜》,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

3.现实主义文学

(1)背景:

19世纪30年代以后,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欧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弊端日益暴露,社会矛盾复杂尖锐。

(2)特点:

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和努力揭示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对现存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因此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3)代表作品

①19世纪时,有如下典型作品

法国: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司汤达的《红与黑》,莫泊桑的《项链》;

英国:

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俄国:

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果戈里的《死魂灵》,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

丹麦:

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挪威: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美国:

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

②进入20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有:

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和美国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等。

4.19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第一,浪漫主义作家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批判现实的黑暗,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反对新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残余,同时也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

第二,现实主义作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同时,深切同情饱受辛酸苦难的劳动人民。

第三,以上所介绍的所有著名作家,他们都热爱祖国,热爱人类,都有强烈的正义感,都在用自己的笔来歌颂人类美好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和肮脏、邪恶的东西。

他们的高尚品德激励21世纪的青年学生,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20世纪文学

1.概况: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世纪,但同时又充满令人心悸的动荡不安:

战争的幽灵、革命的暴力、科技的双刃剑、价值的迷失、未来的冲击……这一切促成了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2.现代主义文学

(1)社会背景:

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

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资本主义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然而伴随着这一过程,人类付出了巨大代价。

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烟云,无情地嘲弄了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力。

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均失去和谐存在的必然性;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文明的发展形成与人相对立的状态;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西方价值观受到怀疑等。

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现代主义文学便应运而生。

(2)主要特点:

①揭示周围世界的荒诞、冷漠、不可理解,以及人置身其中的孤独、焦虑、痛苦的情绪。

②强调表现自我,主观地表达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没有开头、结尾和情节,只有指示人物活动的粗线条;没有或是徒具人形的人物,而不厌其烦地写某一固定的物;没有脉络,颠倒跳跃、多角度、多层次;语言无逻辑、或句法残缺、或以声音替代,晦涩难懂。

(3)代表作品:

法国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美国作家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等。

3.苏联的社会主义文学

(1)20世纪上半期

背景: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

主要作品:

高尔基的《母亲》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基础;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享有世界声誉。

(2)解冻文学

背景:

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出现全盘否定斯大林思潮;

代表作品:

爱伦堡的《解冻》触及尖锐的社会问题。

(3)评价:

苏联文学的沿革,既反映了苏联社会的伟大思想性变革,又反映了苏联文坛活跃与混乱并存的局面,特别是其所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苏联社会深层次变化的风向标。

4.亚非拉美文学

(1)兴起原因:

20世纪,民族主义运动高涨。

(2)特点:

表现爱国主精神和反殖民主义压迫思想。

(3)代表作品:

印度泰戈尔的《戈拉》,鲁迅的《呐喊》,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二、美术

1.新古典主义美术

(1)背景: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法国社会剧烈动荡,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

(2)特点:

在古代历史和现实中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

(3)代表作品:

法国大卫的《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式》,安格尔的《泉》。

2.浪漫主义美术

(1)背景:

拿破仑统治结束之后,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开始寻找新的寄托。

(2)特点:

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注重感情表现;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

(3)代表作品:

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希奥岛的屠杀》;西班牙画家哥雅的《枪杀马德里市民》。

3.现实主义美术

(1)兴起:

19世纪中期。

(2)特点:

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3)代表:

法国米勒表现农民感情和生活的《播种者》《拾穗者》,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4.印象画派

(1)背景:

19世纪60年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光学研究的进步。

(2)特点:

早期注重用光和色描绘外部世界,作品明亮灿烂,表达的丰富生命力和光色和谐的风格;后期主张抒发个性,作品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有装饰味。

(3)成就:

早期有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后期有荷兰梵高的《向日葵》等。

5.现代主义美术

(1)产生原因及条件:

两次世界大战经人们心灵造成的巨大精神创伤;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使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

科技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

(2)特点:

深受各种社会思潮影响,更多地吸收了东方和非洲的艺术风格;反对传统和理性,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艺术上更趋于极端化;二战后,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艺术表现形式。

(3)代表作品:

早期的有法国画家马蒂斯的《舞蹈》,后期的有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亚威农的少女》和《格尔尼卡》。

6.新古典主义美术和浪漫主义美术产生的背景、艺术表现方式对比

(1)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产生了新古典主义美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思想宣传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开始寻找新的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美术创作的领域,就是浪漫主义美术的出现。

(2)新古典主义美术主张绘画要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在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中寻找创作题材;在表现形式上,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

浪漫主义画家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注重感情表现;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却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三、音乐

1.19世纪音乐的主要流派——浪漫主义音乐

(1)背景:

19世纪,欧洲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促使文艺的面貌发生变化。

音乐也从封建主义束缚和教会压抑下解放出来,开始走向更广阔的社会阶层,更深刻地表现人性,反映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

(2)特点:

音乐发展呈现出多样性、民族性特点。

(3)发展历程:

19世纪前期,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浪漫主义在欧洲兴起;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音乐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交响乐团和歌剧,浪漫主义音乐走向鼎盛;19世纪后期,在俄国和东欧地区出现了民族乐派音乐;20世纪初,浪漫主义被现代主义音乐所取代。

(4)代表及音乐特色

乐派

国别

音乐家

代表作

特征

浪漫主义

德意志

贝多芬

《英雄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

《田园交响曲》

《合唱交响曲》

是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被誉为“乐圣》

奥地利

舒伯特

《小夜曲》

多产音乐家,歌曲之王

小约翰·施特劳斯

《蓝色多瑙河》

圆舞曲之王

歌剧

意大利

罗西尼

作品旋律优美,技艺精巧

威尔第

《茶花女》

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普契尼

《蝴蝶夫人》《图兰朵》

19世纪末成名,20世纪初达到鼎盛

法国

比才

《卡门》

体现了法国音乐追求精巧形式的特征

民族乐派音乐

俄国

柴可夫斯基础

《天鹅湖》

《胡桃夹子》

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表达了爱与善能战胜一切的主题

美国

福斯特

《淡褐色头发的珍妮》

表现了美国国力上升时的情怀,体现出美国文化的多元融合特点

苏萨

《星条旗永不落》

2.20世纪世界的音乐的发展——现代主义(流行)音乐

(1)特点:

①多样性,诸如爵士乐、蓝调和摇滚乐等;②时代性,一战后的爵士乐,二战后的摇滚乐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风格多样化;③音乐的商业化趋向也日趋明显;④音乐的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

(2)现代主义音乐反映的时代特点

①流行音乐中音响、话筒的运用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技术的发展;②二战后爵士乐和摇滚乐的流行反映了信息时代青少年一带的情结追求;③70年代以来的流行音乐的商业化、即时性等反映了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④当代音乐的大众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反映了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影响下各国各地区之间文化交往的频繁。

四、影视艺术

1.兴起条件

(1)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2)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

电影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

2.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

(1)影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着人类在科学技术的进步;

(2)直接引领着文明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3)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既区别又联系,它通过特有的技术手段,使人感觉到视觉冲击和心灵启迪;(4)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5)由于电视本身的特点,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成员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电视起源与发展

(1)19世纪后半期,科学家已经有用电传输图像的设想;

(2)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们发展了电视机;(3)1928年,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在纽约进行,1928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宣告电视艺术的诞生;(4)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电视艺术首先在英国和美国迅速发展;(5)二战后,电视真正进入了大规模普及应用阶段。

电视艺术被称为“第八艺术”;(6)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电视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

 

2.如何全面认识人文主义

(1)含义:

肯定人,注重人性,强调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现世的自由与幸福,反对天主教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重视科技、追求真理,反对天主教的蒙昧主义,否定封建贵族和教会的特权。

(2)核心:

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

(3)特点:

①重视现世生活,藐视关于来世或天堂的虚无飘渺的神话,因而追求物质幸福及肉欲上的满足,反对宗教禁欲主义;②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潜力,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③在文学艺术上表达人的真实感情,反对虚伪造作;④重视科学实验反对先验论;⑤强调发展个性,反对基督教之禁锢人性,因而在道德观念上要求放纵,反对自我克制;提倡所谓“公民道德”,认为事业的成功及发财致富就是一种道德行为;⑥表现了乐观主义精神,反对悲观主义;⑦有一种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精神,对于一切事物都要研究个究竟,决不满足于一知半解。

3.理性主义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①“理性主义”不仅继续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而且要根本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法治和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人文主义则基本不涉及整个国家制度。

②“理性主义”用无神论完全否定了任何宗教与神学,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还披着“神”的外衣。

③“理性主义”为未来的“理性”社会即思想家们的理想社会描绘了一幅蓝图,而且实践性强。

4.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共同思想:

(1)他们都关注人类社会和人的生活感受;

(2)他们都将人置于自然环境之上进行研究,关注人的社会属性和主观意识,强调人的主观思想和价值体现。

5.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对比

类别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背景

产生于14—17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发生在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时期

地区和中心

首先从意大利开始,然后扩展到西欧,中心在意大利

最早在英国出现,随后发展到欧洲,中心在法国

内容

把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宣传人文主义,强调人性;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政治理论和完整的思想体系,只是借用古典文化中的现实主义成分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停留于对旧秩序的批判

把斗争矛头既指向天主教会,抨击教权主义,更指向封建制度,批判专制主义和等级制度。

强调理性,提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学说。

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

进一步提出了资产阶级理想社会蓝图

影响

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对后来的启蒙运动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

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专制及其精神支柱的天主教会,为18世纪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联系

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都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例一】(2006,上海卷)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继任后,颁布敕令:

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帝独自创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

这体现了

A.教权高于王权  B.王权与教权平等 C.王权高于教权 D.教权与王权互不干涉

【例二】(2006,江苏历史卷)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①列举三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概括其主要学说。

②欧洲启蒙思想最早在北美结出了政治成果,启蒙思想的哪些观念对北美独立与建国产生了什么相应影响?

③北美独立战争期间颁布的文献,与后来法国大革命中的哪份著名文献体现了相同的思想?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案]①伏尔泰的君主立宪主张,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②“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是北美独立战争的理论依据,它们在《独立宣言》中得到充分体现。

根据三权分立原则制定了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③《独立宣育》与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权宣言》,都体现了启蒙思想中的“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精神,前者为后者提供了范本。

【案例探究】

【例一】(2006,广东历史卷)18世纪中后期,清政府主持编修了《四库全书》。

同一时期,法国的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辞典》。

请回答:

(1)分别简述这两部著作出现的社会背景。

(2)编撰这两部巨著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

(3)这两部巨著各自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1)18世纪中后期,清朝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国力强盛;文化思想高度专制。

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

资产阶级已经成为重要力量,为推翻封建统治掀起了启蒙运动。

(2)编纂《四库全书》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编撰《百科全书》的目的是为了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

(3)《四库全全书》保存了大量的古籍,是对古代文化的一次全面总结;对弘扬民族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百科全书》全面批判了封建意识形态,宣扬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思想主张,提倡科学技术;使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例二】(2005,广东历史卷)拉斐尔擅长画圣母像,他笔下的众多圣母充满人情和母爱,这主要体现了当时

A.蒙昧主义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

C.禁欲主义思想

D.浪漫主义思想

【例三】欧洲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A.复兴希腊、罗马文化

B.全面否定罗马天主教会

C.提倡理性精神

D.争取实现普选

2. 名题热身

(1)(2005,济南模拟)智者学派出现的主要原因

A.古希腊封建民主政治的发展

B.人成为社会的中心

C.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

D.人们对社会现实和宗教的怀疑

(2)(2005,山东济宁模拟)智者学派的

主要思想有①他们认为了解宇宙的本质没有什么实际意义②有些人尊重习俗和法律,主张城邦公民应认真遵守③有些人废弃约束和违反自然的法律、习俗和伦理④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

A.①②B.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2006,山东聊城模拟)苏格拉底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