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42876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101 大小:9.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doc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doc(10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doc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

(2015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

目录

第1课芬芳茉莉

《茉莉花》教学设计

《茉莉花》教学设计

欣赏《东边升起月亮》教学设计

第2课悠扬民歌

《小河淌水》教学设计

聆听《小河淌水》/《迪克西岛》教学设计

《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

第3课美丽童话

学唱《木偶兵进行曲》、聆听《波斯市场》教学设计

《木偶兵进行曲》教学设计

学唱《月亮姐姐快下来》教学设计

《魔法师的弟子》教学设计

第4课京腔京韵

《京剧唱腔连奏》、《包龙图打坐开封府》教学设计

《你待同志亲如一家》教学设计

《校园小戏迷》教学设计

第5课赞美的心

《五彩缤纷的大地》教学设计

学唱《今天是你的生日》

《龙的传人》教学设计

第6课两岸情深

《丢丢铜仔》教学设计

《半屏山》教学设计

《阿里山的姑娘》教学设计

第7课七色光彩

《木星——欢乐使者(片段)》教学设计

《日出》教学设计

《七色光》教学设计

《萤火虫》教学设计

(1)

《萤火虫》教学设计

(2)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已经打下了扎实基础,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

这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提高。

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对音乐又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

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

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感兴趣,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不仅自己学不好,而且影响大家的学习。

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了解秧歌、长调、短调、小调、劳动号子以及中国民歌、外国民歌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会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

通过欣赏,了解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认识了解音乐家刘炽、普契尼、迪卡斯和他们的作品。

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一定的齐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

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

歌曲六课,每课还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等内容,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教学进度表:

周次

内容

备注

1、2

第一课芬芳茉莉

3、4、5

第二课悠扬民歌

6、7、8

第三课美丽童话

9、10

第四课京腔京韵

11、12

第五课赞美的心

13、14

第六课两岸情深

15、16

第七课七色光彩

17、18

复习考试

第1课芬芳茉莉

《茉莉花》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强调了尊重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这一基本理念。

通过对不同地区相同题材民歌的欣赏、演唱,可以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同时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

【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茉莉花》和《东边升起月亮》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第11册第1课。

从教材的编排上来看,属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一课。

内容和特点:

1、3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因流传地域、语言的不同,有着各自的旋律音调和风格特点,体现了民歌的变异性。

2、《东边升起月亮》是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特》中以中国民歌《茉莉花》作为音乐素材的一首歌曲。

全曲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民族五声调式(do、re、mi、sol、la)的运用。

【学情分析】

知识与技能上: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识谱能力,可以自主地进行识谱演唱。

虽能哼唱熟悉的歌曲,但此时的孩子已经逐步进入了变声期,故不宜安排过多的演唱环节。

情感方面:

大多数的学生对《茉莉花》的了解过于狭窄,通过对不同地区民歌和歌剧《东边升起月亮》的欣赏,让学生认识和喜爱上民歌这种传统的经典的歌曲体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准确演唱谱例。

2、学生能说出不同地区《茉莉花》的旋律音调和风格特点以及小调的概念。

3、通过对《东边升起月亮》的欣赏,学生能表述出歌剧与民歌在风格上的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3首不同地区《茉莉花》以及歌剧选段《东边升起月亮》的欣赏,正确演唱谱例。

2、抓住每首歌曲情感、风格上的差异,进行辨别训练。

3、拓展欣赏宋祖英的《茉莉花》,了解民歌发展中的变异情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演唱,学生能加深对民歌的了解,体验到本民族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感受不同地区民歌的风格特征以及对小调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二、难点:

了解民歌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认识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的混溶性。

教学手段

示范唱

多媒体课件

【教学手段】

【教学教法】

教法:

1、演示法。

2、讲授法。

3、体态律动法。

学法:

1、自主学习。

2、讨论研究。

3、合作学习。

教学教法

【教学过程】

整个课堂共六个环节,在“说”、“听”、“唱”、“看”的过程中进行。

由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在良好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进行欣赏教学。

说一说●风从东方来

一、组织教学

1、教师活动:

教师弹着钢琴向学生问好

2、学生活动:

学生有秩序地进入教师并向教师问好

二、导入新课

1、通过大屏幕学生看到了课件的第一页

教师导语: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屏幕上清丽脱俗的花是什么花吗?

学生回答:

茉莉、蔷薇……

教师导语:

哪位同学知道关于茉莉花的一些相关知识,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学生回答:

2、教师介绍茉莉花的来历并范唱《送你一朵东方茉莉》

教师导语:

同学们,大家说的没错,茉莉花原产于印尼等国,在宋朝时期传入我国。

它洁白无瑕,美丽动人。

茉莉花香气芬芳,受到大家的喜爱。

今天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以茉莉花为题材的歌曲歌曲,但是在听之前,老师有几个小问题要留给大家去思考:

(1)刚才老师演唱的歌曲情绪是如何的?

(2)哪一段旋律是你所熟悉的?

请你试着哼唱一下(3)你还知道哪些这种题材的歌曲?

请试着哼唱一下。

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跟随音乐进入教室并伴随音乐问好是将新课程标准中让音乐贯穿始终的体现,同时也为学生进入歌唱状态做好准备;而多媒体展示图片,能够直观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上所欲言中主观地接受并喜爱上茉莉花;通过示范唱并留疑问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避免了重复欣赏浪费时间。

听一听●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整体欣赏

1、教师通过ppt分别播放3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让学生分组讨论分别属于哪个地区并派代表回答。

教师导语:

同学们,听了刚才老师演唱的《送你一朵东方茉莉》,大家是不是更加喜爱茉莉花了呢?

但是,你们知道吗?

在我国很多的地区人们表达对茉莉花的喜爱之情是不一样的。

接下来,老师要你们竖起耳朵仔细听听那些不一样的《茉莉花》。

在听之前,老师还是留了问题给大家哦,但是,这次,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听到的到底是属于哪个地方的《茉莉花》。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并汇报结果。

2、通过教师提示以及阅读课本归纳出3个地区《茉莉花》的旋律音调以及风格特点。

并导出“小调”这一概念

教师导语:

同学们回答的太棒了,接下来,有一个更艰巨的任务等着大家来完成,那就是,谁能告诉老师,这三个地方的《茉莉花》究竟有什么特点吗?

(教师从每首歌曲的发音咬字和语气助词等方面进行提示)下面,就让我们在课本26页上完成这项练习吧。

学生小组讨论三首歌曲中发音咬字以及语气助词的特点并阅读书本进行相应的联系作答。

3、江苏民歌《茉莉花》的片段学唱

教师导语:

同学们,听了3首富有不同地方特色的《茉莉花》,大家是否想要自己来唱一唱呢?

下面,跟着老师的琴声,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我们江南地区的茉莉花吧。

5、《东边升起月亮》的欣赏及片段学唱

教师导语:

同学们,《茉莉花》这首中国经典的民歌不仅仅在中国的大地上广为流传,而且,在国外也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呢。

那么有谁能告诉大家,国外哪个大音乐家用过《茉莉花》这个旋律呢?

学生争先恐后回答:

普契尼

教师导语:

非常正确,我们的《茉莉花》这首歌曲,早在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剧之王普契尼创作的歌剧《图兰多》中片断就采用了《茉莉花》的曲调。

那么,接下来老师请大家仔细阅读一下书本中对于普契尼这个大音乐家以及他创作的歌剧《图兰朵》的描述吧。

学生自主看书。

设计意图:

此环节为本堂的重难点突破环节。

本堂课的重点就在于体验和感知不同地区的民歌特点。

故此环节我设计了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稍加引导以及借助课本知识(自主学习)等不同的教与学的方法。

避免出现欣赏课程中从头到尾教师讲学生听的乏味的局面。

唱一唱●墙内开花墙外香

四、对比演唱

1、分析歌剧选段中的调式特点引入“民族五声调式”这一概念

教师导语:

接下来老师要请大家听的这首歌曲就是选自歌剧《图兰朵特》中的。

同学们可以在听的时候试着看谱子哼一哼唱一唱,然后告诉老师这首曲子中最常出现的音符是哪几个?

学生明确教师要求进行聆听分析。

2、分组进行双声部对比合唱

教师导语:

同学们,通过刚才我们自己的对比分析大家已经知道了《东边升起月亮》这首歌曲是在江苏《茉莉花》的基础上创作的。

那我们就一起来唱一唱,比一比他们相似点究竟在哪里吧。

老师要把你们分成两大组,老师左手边的这一大组唱江苏《茉莉花》的旋律,而老师右手边的这一大组唱《东边升起月亮》的旋律。

明白了吗?

谱例老师已经提前准备好了,请看大屏幕。

学生接受到任务后进行合唱。

设计意图:

此环节为本堂课的高潮环节。

新课标强调音乐的实践,本环节以新课标为指导,通过安排不同声部行对比合唱,同学们能够在差异找到共同之处。

更能感受民族音乐带来的魅力。

看一看●为有源头活水来

五、拓展欣赏

1、欣赏宋祖英演唱的《茉莉花》

教师导语:

《茉莉花》发张到今天,已然成了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是首大家都很熟悉的《茉莉花》,04年著名民歌歌唱家宋祖英在悉尼的演唱会的第一首曲目就是这首《茉莉花》。

让我们来欣赏这位第一个在悉尼开演唱会的歌唱家宋祖英的演唱。

学生认证欣赏

六、评价小结

2、随堂小结

教师导语:

是的,宋祖英把《茉莉花》带到国外,让国际友人真正感受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美,歌唱家宋祖英美妙的歌声象茉莉花的花香一样芬芳迷人,小调也好,歌剧也罢,无不彰显着中国民歌独特的魅力。

因为,只有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