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最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2541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6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最新.docx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最新.docx(9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最新.docx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最新

《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教育:

是指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狭义的教育的特点表现:

①这种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的实践活动

②这种教育有专业的教育者

③这种教育通过特定的组织形式来实现

3、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一切中介的总和)

4、教育的起源论: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勒图尔诺和沛西能)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孟禄)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教育的劳动(社会)起源说

教育的劳动(社会)起源论的具体观点:

①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

②以制造和利用工具为标志的人类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③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

④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⑤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5、教育的基本形态:

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存在的形态和状态;

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6、家庭教育:

是指在家庭内由父母或其年长者对新生一代和其他家庭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特点:

先导性、感染性、权威性、针对性、终身性。

家庭教育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的零散性和教育方式的随意性。

家庭教育的意义:

首先,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堂;

其次,家庭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

再次,家庭教育更能适应个体发展。

7、社会教育:

(广义)是指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活动;

(狭义)是指学校教育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

社会教育的类型:

社会举办型、学校举办型

现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开放型、多样性、群众性、融洽性、补偿性

社会教育的作用:

①社会教育直接面向社会,又以社会政治经济为背景,它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余地,影响面更广泛,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作用。

②社会教育不仅面对学校,面对青少年,更面对社会的成人劳动者。

③社会教育形式灵活多变,没有制度化教育的严格约束性。

④现代人的成长已不完全局限于学校,必须同社会实践相结合。

8、学校教育:

指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教育活动。

它是由专门的机构—学校和专职人员—教师来实现的

学校教育的特点:

①职能的专门性(主要表现在任务的专一)

②内容的系统性(适应培养全面完整社会人的需要,学校教育内容特别注重内在性和系统性)

③组织的严密性(学校教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集中体现在)

④作用的全面性(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是全面的)

⑤形式的稳定性(它具有稳定的教育场所、稳定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

⑥手段的有效性(学校具有从事教育的完备的教育设施和专门的教育设)

总之,学校教育具有其他教育形态所不具备的独特的特点,而正是这些特点保证了学校教育的高度有效性,使它在各种教育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

9、教育的发展:

①古代教育(古中、古印、古埃及、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的西欧)(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②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

③近代教育(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教育的变化?

④20世纪后的教育(新的特点)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主导)

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教育的变化?

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③教育的世俗化

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0世纪后教育新的特点:

①教育的终身化

②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和普及化是全民教育的主要内涵)

③教育的民主化

④教育的多元化

⑤教育的现代化

10、教育学:

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讨教育规律的科学

历史上的教育思想:

①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孔子、儒家、墨家、道家)

②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文艺复兴后)

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Ⅰ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①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捷克

②卢梭《爱弥儿》法国

③裴斯泰洛奇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④洛克国家教育与民主教育英国

Ⅱ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①赫尔巴特与《普通教育学》

②杜威与《民主主义与教育》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在全世界的传播,是近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一件事

②1939年,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③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使得教育学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11、教育的基本规律:

(一)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与人口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时间和地域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教育与人口数量:

前者对后者的制约;后者对前者的影响;逆淘汰

教育与人口质量

教育与人口结构

教育与人口迁移

特殊人口群体与教育:

是指一些受社会高度关注,需要单独地进行研究的亚人口群体

(2)教育与生产力

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其发展不能脱离生产力的水平

Ⅱ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

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与再生产

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

(3)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后者决定前者的性质)

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的权利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

教育相对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经济无法取代教育

Ⅱ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稳定和发展的舆论力量

教育能够促进民主化进程

(4)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Ⅰ一方面体现在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文化影响教育的内容

文化还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

Ⅱ另一方面体现在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教育的文化融洽功能

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12、学校文化:

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个行为方式,它实质上是一种德育隐性课程。

学校文化的特性:

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学校文化以传承文化传统为己任(学校通过3方式将文化聚集起来)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校园文化分为:

学校物质文化:

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包括:

1学校环境文化2学校设施文化

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分为1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学校有不同的组织形态和体系2规章制度3角色规范

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包括:

1认知成分2情感成分3价值成分4理想成分

学校通过3方式将文化聚集起来:

将文化以各种形式加以集中、积累和系统化,使学生发挥着一种类似“文化容器”的功能

②通过专业化教师将这些文化整合传授给学生

将已认同接纳文化的学生输送给社会,通过他们返还出可能再生的文化

13、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

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地方向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

个性亦称人格,是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内发论,如:

孟子、费罗伊德、威尔逊、格赛尔

外烁论,如:

洛克、华生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Ⅰ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因素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不能夸大遗传在人的发展的作用

Ⅱ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Ⅲ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了社会性规范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及时的价值,还具有延时的价值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Ⅳ个体发展中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第一层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

第二层是个体的心理活动

第三层是也是最高层的社会实践活动

14、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变化:

身体外形的剧烈变化

体内机能的迅速健全

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

性器官和性机能的发育成熟

15、义务教育:

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义务教育的特点:

国家强制性、公共性、免费性、基础性

义务教育公共性的四个方面:

①教育与宗教分离,使学校教育成为世俗性的公共事业

②义务教育由国家设立或批准的学校实施,体现了国民的意志

③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和教师具有公共和公务性质,其工作对国家负责,对国民负责

④国家对实施义务教育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而不是放任自流

16、欧美现代学制的形成与类型

形成:

最早出现在欧洲

类型:

西欧双轨制、美国单轨制、苏联型学制

现代学制和古代学校的区别:

在于前者具有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性质,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集阶级性、生产性、群众性和普及性为一体的现代学制

17、我国现行学制的演变:

清末废科举、兴学校,以日本学制为蓝图制定现代学制

一战后以美国学制为蓝图进行改革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制改革

1958年至1976年学制的变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学制逐步向合理、完善的方向发展

18、我国现行学制的层次:

学前教育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19、教育目的:

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广义的教育目的:

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包括:

国家和社会的教育机构、学生的家长和亲友、学校教师等对新一代寄予的期望。

狭义的教育目的:

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20、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

教育目的是各级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是各级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包括:

国家的教育目的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教师的教学目标

21、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一)确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二)人自身的发展需要

①教育目的所直接指向的对象是受教育者

②人们既然希望将所提出的教育目的的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性,就不能不考虑教育者的认识发展、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的规律和过程

③教育目的主要是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活动实现的

④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三)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最根本的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多方面、充分的、自由的、统一的发展)

旧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机器大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22、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主要观点

(1)个人本位及主要观点

(孟子、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乌斯洛、罗杰斯)

(2)社会本位及主要观点

(荀子、赫尔巴特、涂尔干、巴格莱)

23、我国的教育目的/基本点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者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本质要求。

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对受教育者的素质要求。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提倡全面发展的教育

德育(普通中学在智育方面的要求,下同)

智育

体育

美育

劳动技术教育

五者的联系表现在: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素质教育是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铺相成

重视创新能力的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25、

(1)德育:

是指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方法的教育。

基本要求: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

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

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观念意识

养成适应改革开放形式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2)智育:

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基本要求:

帮助学生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巧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3)体育:

授予学生关于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

(4)美育: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基本要求:

提高学生感受美得能力,充实学生的生活,丰富他们的情感

培养学生鉴赏美得能力

形成学生创造美得能力

(5)劳动技术教育: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基本要求:

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

结合劳动技术教育授予学生一定的商品经济知识,使学生初步懂得商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具有一定的收集和利用商品信息的能力。

26、教育科学研究:

是指科学的研究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和原则,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探索、揭示教育的本质属性和规律的活动过程。

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研究主体的综合性、研究资源的丰富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研究方式的伦理性、教育论证的复杂性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观察法:

是指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

步骤:

制定观察计划,明确观察目的和内容,确定观察方式、观察设备和记录手段

根据观察目的和人力、经费,确定观察对象的范围和数量

通过检索资料、专家访谈等方式,搜集有关观察对象的文献资料,了解观察对象

当需要多个观察人员时,对他们进行培训,使其了解观察的目的和重点,明确观察方式,熟悉观察设备和记录方法

实施观察计划,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全面而系统的观察,并做好记录

整理和分析记录,得出结论

调查法:

是指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和研究方法。

步骤

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目的、任务,确定调查的对象、调查的地点,选择适当的调查类型和调查方式。

拟定调查计划

做好调查人员培训和调查资料、器材等准备工作

进行试探性调查,并根据需要修改调查提纲和方案

编制调查表格、问卷和访谈提纲,编制测验题目

实施调查,运用各种方式了解情况,占有资料

整理调查资料,分析调查结果,得出调查结论

历史法:

是指研究者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步骤:

分析研究课题的性质、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有关的资料条件

搜集和鉴别史料

对史料进行分析研究,形成结论

实验法:

是指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的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三个阶段:

实验的准备阶段

实验的实施阶段

实验结果的总结评价阶段

行动研究法:

亦称“教育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实现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讨,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步骤:

确定研究课题:

发现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选定研究主题

拟定研究计划:

明确课题研究的总目标,并围绕总目标设计研究的方法、程序、监控手段

实施行动研究:

收集资料、拟定并实施有效地教育措施

进行总结评价:

搜集资料、做好观察记录根据反馈认真修正活动计划,再实施新一轮行动研究,直至实现研究总目标

27、开展教育科学的意义

教育科学研究有利于阐明教育的基本规律,有利于教育理论的发展

教育科学研究有助于提高科学育人、科学管理的水平,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教育科学研究有助于教育改革和发展

教育科学研究有助于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第二章中学课程

1、课程:

是指课业及进程。

广义的课程:

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

是指特指某一门学科

2、我们研究的是广义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进程的总和。

具体来说:

课程是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美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

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

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设置的程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3、课程内容是达到课程目标的手段,课程构成通常包括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练习册等

(一)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是由国家或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规定学校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对各学科教学作纲要性规定的指导性文件。

包括:

总纲与分科课程标准

(1)总纲是关于一定学校课程的总体设计,是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包括总体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规模、课程设置、学时分配、课程模式、考试制度、课程实施的要求和课程评价的部署。

(2)分科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组织教学、进行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的主要依据。

包括

说明部分

本文部分:

课程标准的中心部分或是基本部分

实施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教材

(1)教材,又称课本和教科书,它是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编写的系统反应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教程和学程的依据。

(2)教材编写的要求

形式要求

内容要求

文字要求

(3)教材编写的改革

教材编写的内容呈现时代特征

教材编写形式发生较大改变

教材编写正在由“教程”式向“学程”式发展

4、课程类型

根据课程任务: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根据课程固有的属性划分: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根据课程的显隐程度划分:

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划分:

综合课程、分科课程

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划分: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根据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不同划分:

选修课程、必修课程

学科课程:

是以文化遗产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课程形态的总称。

最早起源于中国的“六艺”和希腊的“七艺”。

(优缺点P48)

活动课程:

又称经验课程、生活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为了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特征及优缺点P48)

显性课程:

一个教育系统内部或教育机构中用正式文件颁发而提供给学生学习,学生考核后可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者资格证书的课程。

隐形课程:

又称潜在课程或隐蔽课程。

综合课程:

将具有内在逻辑或者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内容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综合起来而形成的以一种课程形态,它包括:

学科本位综合课程、儿童本位综合课程。

社会本位综合课程

5、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可接受性

6、课程理论流派

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

是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最传统的课程形态的总称,是指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阶段的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并按照各自所具有的逻辑和系统独立的、并列的安排其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起源于“六艺”和“七艺”

(1)代表人物: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赛、博比特、查特斯、布鲁纳

(2)该流派主要观点:

知识是课程的核心

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其重要作用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

又称儿童中心课或经验课程,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随意性和狭隘性。

代表人物:

杜威

(三)社会中心课程论:

(1)代表人物:

克伯屈、康茨,布拉梅尔德

(2)该流派的主要观点:

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社会

超越科学技术对课程的主宰

构建社会问题中心的“核心课程”

(四)人本注意课程理论

(1)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

(2)代表人物:

马斯洛、罗杰斯

(3)该流派的主要观点:

教育的根本价值是实现人的潜能和满足人的需要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完人”

主张平行与并行课程

组织意义学习

7、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改造旧教育(1949-1952)

学习苏联经验(1953-1957)

全面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教育(1958-1965)

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1966-1976)

恢复正常教育秩序和初步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1977-1985)

实施义务教育(1986-1991)

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时期(1992-1999)

8、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科学技术、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以及终身教育理念的实现

(二)国内背景:

新课程改革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9、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新课程改革要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

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变革学生学习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