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弧线圈装置标准验收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2530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弧线圈装置标准验收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消弧线圈装置标准验收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消弧线圈装置标准验收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消弧线圈装置标准验收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消弧线圈装置标准验收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弧线圈装置标准验收卡.docx

《消弧线圈装置标准验收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弧线圈装置标准验收卡.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弧线圈装置标准验收卡.docx

消弧线圈装置标准验收卡

附件12: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输变电工程

竣工消弧线圈装置验收卡

工程名称:

设备编号

安装位置

(户外/户内)

验收性质

验收时间

 

消弧

线圈

型号:

厂家:

出厂日期:

出厂序号:

额定频率:

额定电压:

额定容量:

分接档位数:

绝缘等级:

冷却方式:

总重:

油重:

绝缘水平:

接地变

(有/无)

型号:

厂家:

出厂日期:

出厂序号:

额定频率:

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

额定容量:

联结组标号:

冷却方式:

额定中性点电流:

零序阻抗:

绝缘等级:

总重:

油重:

绝缘水平:

 

验收项目

质量标准

验收结果

设计选型

消弧线圈

1

绝缘水平

设备最高电压

(方均根值)

设备最高电压(方均根值)

额定雷电全波冲击耐受电压(峰值)

12/√3

35

75

1.消弧线圈的额定绝缘水平和耐受电压:

(kV)

2

噪音

额定负载下,一般不大于55dB。

3

内置电压互感器

准确级应不低于0.5级,二次额定电压为100V,额定输出容量一般为50VA

4

内置电流互感器

准确级应不低于0.5级,二次额定电流一般为1A或5A,额定输出容量一般为15VA。

5

调节级差电流

无级连续调节的消弧线圈装置级差电流不大于5A,手动调节消弧线圈装置不超过10A。

6

伏安特性线性范围

在0-110%额定电压的各种外施电压下应线性良好。

7

有载分接开关 

切换开关触头的电寿命不应低于20万次,机械寿命不小于80万次。

接地变压器 

8

绝缘水平 

1.接地变压器的额定绝缘水平和耐受电压:

(kV)

设备最高电压(方均根值)

额定工频耐受电压(方均根值)

额定雷电全波冲击耐受电压(峰值)

12

35

75

9

零序阻抗 

每相不大于9Ω。

阻尼电阻器(有/无) 

10

直流电阻值 

直流电阻实测值与出厂值无明显偏差。

允许误差≤±2%

11

阻尼电阻器对地绝缘电阻 

应大于100MΩ。

12

短接及打开时间 

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阻尼电阻器应在2ms内被可靠短接,接地故障解除时短接回路应在20ms内立即打开。

控制器 

13

控制器对地绝缘电阻 

应大于30MΩ。

14

控制器的交流电压、电流互感器输入端子对地工频耐压试验 

耐受电压(方均根值)为:

2kV,时间:

60s。

15

控制器的通讯功能 

控制器应具有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讯的功能。

消弧线圈装置技术要求

16

消弧线圈装置技术要求

(1)系统接地电容电流测量误差≤±2%。

(2)消弧线圈补偿范围内,接地点最大残流不超过5A。

(3)脱谐度:

5—20%。

(4)消弧线圈安装点中性点位移电压应不高于额定相电压的15%。

(5)单相接地故障时,消弧线圈装置应在不超过60ms的时间内输出稳定的补偿电流。

结构要求 

17

消弧线圈、接地变压器、阻尼电阻箱标志和接地  

应有标明基本技术参数的铭牌标志和运行编号,安装位置能安全的查看设备外表;应有明显的接地符号标志,接地端子应与设备底座焊接,共用接地螺栓直径应不小于8mm,引下线截面应满足安装地点短路电流的要求。

18

对消弧线圈装置的要求 

干式消弧线圈:

(1)应安装在户内;

(2)线圈表面及端部树脂应光滑、平整,无裂纹。

其他 

19

消弧线圈装置运行环境满足消弧线圈装置技术条件要求 

(1)安装环境无明显污秽,脏污或污染严重地区消弧线圈宜安装在室内,否则应采取防腐蚀、防污闪等措施。

(2)安装场所的温度条件满足消弧线圈、接地变压器温升限值的要求,否则应进行修正。

安装场所海拔高于1000米,温升限值应进行修正。

20

消弧线圈装置投入运行前状态整定

确定运行档位,并运行在过补偿状态。

接地变压器二次绕组所接负荷应在规定的范围内。

21

工厂试验满足合同要求 

参照国家电网公司《10kV~66kV消弧线圈装置技术标准》,项目齐全。

22

制造厂应提供的资料完整 

(1)一次设备就地安装参考布置图;

(2)接地变压器外形图;

(3)消弧线圈外形图;

(4)控制柜外形图及控制、测量、信号和保护回路图;

(5)说明书(标准、介绍资料等);

(6)同类型设备的型式试验报告、本产品的出厂试验报告;

(7)产品合格证。

23

满足招标文件的技术规范

对照招标文件的技术规范,各项指标应满足要求

出厂试验

消弧线圈

24

绕组直流电阻测量

25

整个调节范围内的线圈阻抗测量

26

绝缘试验

 

27

主绕组和辅助绕组,主绕组对二次绕组之间的电压比测量

消弧线圈有辅助绕组和二次绕组时,应进行主绕组和辅助绕组,主绕组对二次绕组之间的电压比测量,且对每个分接都应进行。

28

分接开关或铁芯气隙调节机构的操作试验

接地变压器

29

绕组直流电阻测量

30

零序阻抗测量

31

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测量

32

绝缘试验

33

电压比和接线组别测定

34

阻抗电压和负载损耗测量

阻尼电阻

35

直流电阻测量

36

绝缘电阻测量

37

阻尼电阻器短接及投入操作试验

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阻尼电阻器应尽快被可靠短接,接地故障解除时短接回路应在20毫秒内立即打开。

控制器

38

交流电压测量误差试验

39

交流电流测量误差试验

40

温度变差试验

41

绝缘电阻及工频耐压试验

42

168小时通电老化试验

设备安装

整体情况

43

外观

(1)应无明显的大面积污渍;

(2)应无锈蚀与大面积掉漆,整体油漆均匀完好。

(3)干式消弧线圈表面及端部树脂应光滑、平整、无裂纹;

(4)器顶盖上应无遗留杂物。

(5)消弧线圈小室密封良好,一、二次电缆孔洞封堵完整,小动物、雨水不会进入小室。

(6)档位切换装置的就地、远方操作应动作可靠,指示位置正确,分接头的位置应符合运行要求。

(7)接地变压器绕组的接线组别应符合要求。

(8)各侧门把手均装设五防锁。

44

一次接地

(1)接地变、消弧线圈构架与地网之间应分别通过两根接地线(接地排)可靠连接。

两根构架接地引下线必须连接于地网的不同点;

(2)接地引下线导电体截面应满足热容量要求,必要时进行导通试验。

接地螺栓直径不得小于8mm;

(3)应无锈蚀。

明敷接地线的表面应涂以15—100mm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使用多股软铜线的接地线,接头处应具备完好的防腐层;

(4)接地点应标有明显的接地符号;

(5)接地变、消弧线圈铁芯应进行接地;

45

接地变档位分接片

连接方式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46

标识与铭牌

(1)本体及附件应均具备符合运行指定要求的运行编号牌(双重编号);

(2)应有标志齐全、清晰的铭牌;

1、套管

47

外观

(1)应无明显的大面积污渍;沿海变电站,应特别注意对盐性成分的清洁工作;

(2)外绝缘表面应无破损、裂纹、掉釉现象。

若存在下列情况之一,必须更换瓷套:

a.瓷套径向有穿透性裂纹;

b.外表破损面超过单个伞裙的10%;

c.同一方向破损伞裙多于两个以上;

48

一次端子连接

(1)连接件应采用不锈钢或热镀锌材料,并在接触面涂抹电力复合脂;

(2)所有的螺栓连接必须加垫弹簧垫圈,并目测确保其收缩到位,多余的螺杆长度不宜过长;单螺栓连接还必须使用双螺母加固;

(3)铝制件和铜制件接触时应设置过渡面,不得直接搭接;

(4)引接电缆时,应明显过紧过松现象;

49

标示

应具备符合运行指定要求的相色标示;

2、有载分接开关

50

传动机构

(1)传动机构应固定牢靠,连接位置正确,磨擦部分应涂有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润滑脂;

(2)传动机构应操作灵活,无卡涩现象;

51

分接位置(档位)变换

(1)电气控制回路应接线正确、螺栓紧固、绝缘良好;

(2)由消弧线圈控制屏(远方)、分接开关柜(就地)进行升、降档,能正确变换档位;

(3)调档过程中,各接触器动作正确、接触可靠;

(4)紧急停止按钮、极限位置下的电气闭锁和机械闭锁应正确可靠动作。

(5)每一个档位下,分接开关柜档位指示、消弧线圈控制屏指示、综自监控系统上档位指示应一致;

3、控制屏、阻尼箱、中电阻箱

52

外观

(1)内外清洁无锈蚀,端子排清洁无异物;

(2)内部电器外壳、漆层应无损伤、裂纹或变形,断路器、接触器动作应灵活无卡涩,触头接触紧密、可靠,无异常声音;

(3)控制回路接线应排列整齐、清晰、美观,绝缘良好无损伤;

(4)控制屏液晶面板应能清晰显示;

(5)屏安装固定牢靠,屏底接地铜排已接入地网,屏门屏边均有接地线。

(6)屏内空开、压板标志齐全。

(7)各开关柜底部零序CT安装正确,二次接线未短接或开路。

53

导线

(1)控制柜的导线,除信号与报警回路为1.5平方毫米铜线外,其余的布线均应采用截面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铜线或500V热塑性绝缘铜绞线;

(2)控制柜的导线,应有足以承受引入电缆施加的压力的挠动;

54

端子排

(1)在不同功能的端子排之间,尤其是在交、直流不同电源和强、弱电源之间,应加装分组隔板;

(2)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不得布置于相临的端子上;

(3)端子排应预留15%左右的备用端子;

55

接线工艺

(1)接线应采用铜质或有电镀金属防锈层的螺栓紧固,且应有防松装置;

(2)接线裸露部分不得大于5mm;

(3)当需要使用多股铜芯线时,导线两端应使用着色的绝缘护套的压接式端子接线片,严禁仅缠绕后紧固;

(4)接线截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5)备用的电缆芯线应进行绝缘包扎;

56

电缆进线

(1)交直流应使用独立的电缆,回路分开;

(2)电缆进线接口宜使用专门的花瓶头;

57

接地

(1)控制箱内部元件外壳、框架的接零或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连接可靠;

(2)箱体接地应提供专用的接地端子或接地处,接地端子应是螺栓式,适合于扁钢连接,接地处应有明显的接地符号。

58

标示

(1)内部元件及转换开关各位置的命名应明确、清晰并符合设计要求;

(2)接线号头标示应清晰、齐全,且和二次接线原理图相符;

(3)端子排上每个端子应有标记片;

(4)二次电缆号牌应包含电缆编号、起、终点、规格,且起、终点不得相反;

59

参数整定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装置参数整定应符合厂家安装使用说明书与工程设计要求;

60

信号

控制装置与综自监控后台之间通讯应正常;能发出报警信号;

61

防潮

(1)端子箱各二次接线进线口应封堵完好;

(2)驱潮装置应能正常工作,并能设置温湿度启动;

4、接地选线功能(干式消弧线圈)

62

零序CT与

控制屏之间

(1)由各馈线零序CT到选线装置的接线应一一对应,且零序CT二次侧有且只有一点接地;

(2)上海思源产品中,站用变、接地变、电容器组不得参与选线;

63

控制屏与

监控后台之间

当发生接地时,选线装置所选择的接地线路与监控后台显示的接地线路应一一对应;

64

标示

(8)选线装置中线路运行编号录入完整、正确,与二次电缆及信号核对一致。

65

中电阻

(上海思源)

(1)选线装置配套的中电阻柜中,各继电器参数应已整定;

(2)中电阻能正常投切,电源回路完整。

5、其他

66

防潮

(1)加热器及排风装置已设置运行参数,能正常工作;

(2)户外箱式变的屋顶应具备防渗水功能;

67

风钩

户外箱式变的风钩应安装良好,无损坏或丢失;

68

观察窗

户外箱式变的观察窗朝向位置应便于日常巡视;

交接试验

接地变

69

绕阻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测量

绕组及铁芯绝缘电阻

与出厂测试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别

70

交流耐压

施加电压是出厂试验电压值的80%

71

绕阻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测量

1.6MVA及以下的变压器,相间差别一般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4%,线间差别一般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

72

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

73

接地变的零序阻抗测量

74

变比测量和

接线组别(接地变带站变)

消弧线圈试验项目

75

绕组直流电阻

1.6MVA及以下的变压器,相间差别一般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4%,线间差别一般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

76

绕组绝缘电阻

与出厂测试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别

77

交流耐压试验

施加电压是出厂试验电压值的80%

有载开关试验项目

78

绝缘电阻

79

测量过渡电阻值

80

测量切换时过渡电阻过渡波形

过渡平滑无间断

81

交流耐压

82

档位调节试验

所有档位的调节过程顺利,无卡涩,实际档位与指示档位一致。

83

测量中电阻和阻尼电阻值

接地变中性点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84

绝缘电阻

采用2500V及以上兆欧表,不低于1000MΩ

85

直流1mA电压U1mA及0.75U1mA下的泄漏电流

U1mA实测值与制造厂规定值比较,变化不应大于±5%;0.75U1mA下的泄漏电流不应大于50µA

86

持续电流试验

对避雷器施加持续运行电压,测量通过避雷器的全电流和阻性电流,该值应符合制造厂技术规定

其它试验项目

97

阻尼电阻值测量

与名牌数值对应,误差不超过±5%。

88

阻尼电阻的绝缘电阻测量

不小于100MΩ.

89

并联电阻值测量

与铭牌数值对应,误差不超过±5%。

90

并联电阻专用开关动作特性测量

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91

补偿电容柜电容量测量

与铭牌参数对应,符合厂家技术要求

92

补偿电容的可控硅动作特性测量

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93

有载开关切换真空泡试验

应测接触电阻;应测断口交流耐压

94

有载开关动作特性试验

电流互感器

95

绕组绝缘电阻

二次绕组之间及地的绝缘电阻>500MΩ

86

交流耐压试验

施加电压是出厂试验电压值的80%,出厂值不明的10kVCT耐压30kV

97

极性检查

与铭牌标志相符

98

各分接头的变比检查

与铭牌标志相符

电压互感器

99

绝缘电阻

一、二次绕组间绝缘电阻电阻>1000MΩ

100

交流耐压试验

施加电压是出厂试验电压值的90%,出厂值不明的10kVCT耐压30kV

101

电压比检查

与铭牌标志相符

102

极性检查

与铭牌标志相符

103

一次绕组直流电阻

与出厂值相比较,应无明显差别

104

空载电流和励磁特性试验

试验电压1.9Um/√3下,,空载电流不应大于最大允许电流且空载电流增量不应大于出厂试验值的10%

105

母线排交流耐压试验

纯瓷绝缘子耐压42kV,固体有机绝缘耐压38kV

接地变开关-接地变电缆

106

电缆主绝缘交流耐压试验

施加2U05分钟通过

107

电缆主绝缘的绝缘电阻

与出厂试验结果和同类型设备试验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别

108

电缆外护套绝缘电阻

每千米绝缘电阻值不低于0.5MΩ

109

电缆内衬层绝缘电阻

每千米绝缘电阻值不低于0.5MΩ

110

铜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

对照出厂试验数据

111

接地引下线导通测试

采用钢材时,连通电阻一般不大于20mΩ;用铜材时,连通电阻一般不大于10mΩ

二次设备检验项目

112

二次回路绝缘电阻测量

113

模拟中性点PT二次电压,当大于20V时,检查电压继电器是否动作。

同时记录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并检查主接触器是否动作、阻尼电阻是否短接;

是否有接地报警信号输出(蜂鸣器报警,打印接地开始的信息)

114

模拟母线PT开口三角电压,当大于20V时,模拟母线PT开口三角电压,检查中间继电器是否动作,

主接触器是否动作,同时记录启动电压和返回电压并检查阻尼电阻是否被短接,(模拟电压试验时注意断开输入端)。

115

模拟中性点电流输入,检查中间继电器是否动作,主接触器是否动作,

同时记录启动电流和返回电流并检查阻尼电阻是否被短接,

116

交流保护

开机,在中性点PT的输入端加电压(防止反送电)20V及以上,检查主接触器是否动作,同时测量阻值。

117

可控硅保护方式的动作特性测量

PK屏的检验项目

118

检查各紧固件是否牢固,并旋紧松动的紧固件;

119

检查接线是否松动,并旋紧松动的接线端子;

120

PK屏内继电器的灰尘进行清除。

微机调谐器检验项目

121

检查电流、电压二次回路是否正常

122

检查远动遥信回路和遥控回路及通讯是否正常

123

改变系统运行方式,检查微机调谐器是否能正确响应

124

手动改变有载开关档位,检查各档位显示是否正确。

极限的1档和最大档应能闭琐

125

模拟中性点PT二次电压,当大于20V时,中电阻的真空开关是否合分。

测量合——分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126

检查参数整定

进入参数设置菜单,检查参数设置记录值与运行值是否一致。

127

电压表、电流表和指示等校验

128

装置接地引下线

需有两条引下线分别接至地网主干线。

运行部分

129

对运行人员进行交底和培训

130

设备编号

设备应有双重编号和标示

131

五防防误装置

五防防误程序应同步完善。

消弧装置的两扇柜门都必须加装五防锁,该五防锁的开锁逻辑是:

开关及线路转检修。

备品备件

132

对备品备件的要求

1.所有备品备件应为全新产品并能与已装设的相应部件互换,且具有相同规格材质和制造工艺。

2.所有备品备件应装在箱内,采取防尘防潮,防止损坏等措施,同时标注“备品备件”以区别于本体。

交接资料

133

订货技术合同

134

设备开箱记录

135

一次设备就地安装参考布置图

136

接地变压器外形图

137

消弧线圈外形图

138

控制柜外形图及控制、测量、信号和保护回路图

139

出厂说明书

140

产品合格证

141

同类型设备的型式试验报告、本产品的出厂试验报告

型式试验报告应有效、出厂试验报告合格

142

现场交接试验报告

交接试验项目应无漏项,交接试验结果应合格

143

变更设计的技术文件。

144

备品配件和专用工具移交清单。

14

安装、试验调试记录。

146

内部三级验收资料;

147

安装竣工图纸。

148

监理报告

验收人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