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结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2407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困生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困生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困生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困生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困生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困生结题.docx

《学困生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困生结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困生结题.docx

学困生结题

学困生结题

《“学困生”问题的研究》结题报告

发布时间:

2013/2/711:

50:

38  信息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295  【大中小】

《“学困生”问题的研究 》

结 题 报 告

——让爱的阳光洒遍每一个角落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学困生的转化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代的呼唤。

学习困难学生共同特点是不能很好地掌握初中阶段应学的知识,但造成困难的原因各有不同。

他们由于年龄还在14~16岁,自控能力差,正确的人生观还未形成,智力未完全开发。

但如果不去开发,不去转化,对学生本人的前途,以至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对国民的文化思想素质提高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由此可见,学校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培养,使全体学生成为合格的中学生,理所当然肩负着转化学困生的重任,这是作此研究的依据。

促进“学困生”有效发展研究是21世纪新基础教育的重要课题,有利于建立基础教育新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对象观(学生观)。

通过此项研究,重构师生关系(特别是教师与学困生之间的关系),使教师整体素质得以提高,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的根本转变。

让学困生体验成功、找回自尊、重塑自信,有利于形成学校和谐且富有生命力的文化氛围,彰显学校特色。

培养和锻炼一批有责任心、有能力、能胜任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

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进学校整体发展,推进教育的全面提升。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相结合,转变观念,改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努力让学校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园地,让学校成为充满幸福的精神家园,让学校中的每一个生命都精彩;培养学困生健康积极的心理,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努力探索出一些在理论指导下具有实践意义的促进学困生有效发展的主要对策、途径与措施;建立初中学困生发展性的多元评价方案,构建符合教育规律的转化学困生模式,从而促进素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研究的主要内容:

(1)对“学困生”成因的研究。

了解他们的家庭教育、心理需求、知能偏颇,以及个性特征。

围绕着“如何帮助他们抚平心灵的创伤,鼓起勇气,直面现实,做一个自信、自强、自立的好学生”,展开切合实际的研究和探索。

(2)对“学困生”辅导方法的研究。

首先从情感、态度、意志、方法、基础和家境等方面分析造成“学困”的原因,诊断病根。

然后,因人而异,实行“一人一处方”的矫治。

辅导方法注重简洁、实用、长效,能让学生的成绩得到一定的提高,有利于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3)对“学困生”辅导途径的研究。

为了给“学困生”创造一个个成功的机会,我们应该把他们从枯燥乏味、毫无生趣的程式化学习活动中解放出来,并用颇具心灵感悟、情感体验的多元、立体、丰富的教学路径来激活他们“乐学”的情趣。

我们本着激励、引趣、合作的原则,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乐事,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我们把研究的重点放在:

在课堂中“辅”、在情景中“辅”、在实践中“辅”、在合作中“辅”、在分层中“辅”。

(4)对“学困生”评价的研究。

“一把尺子”、“老师评价”、“以分论质”,这是以往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体系。

这就使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因得不到正确的评价,而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在这种评价体系的支配下,一再失败的学生无法发现自己、激励自己、丧失了进取的欲望。

建立和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发挥“学困生”的某些长处,能促进“辅困”工作深入、持久和扎实地开展。

在实施评价中要坚持赏识性、鼓励性和发展性原则。

重点:

探索学困生的成因及教育策略。

难点:

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研究的对象:

奉新二中七、八、九年级学困生。

三、课题研究方式和步骤

1、课题研究方式:

促进学困生有效发展的研究是一个需要教师参与、学习、实践、反思的研究过程。

本课题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 从专著中汲取营养,以理论指导实践。

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同行研究成果,明确学习困难生的界定、了解学习困难生形成的一般原因和教育策略。

②教育调查法 以问卷谈话等多种方式更多地了解学生。

主要用于对“学困生”成因、类别、特点、知能缺陷的调查。

设表统计、综合分析、归档立案,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辅困”方案。

③教育观察法 注意观察学生平时的一言一行,客观的多角度地分析学生,主要用于“学困生”的个案研究。

按照预定计划,有目的地对自然状态下的研究对象进行直接观察,收集资料,得出研究结论。

④教育实验法 对学生进行沟通教育并总结分析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设法解决和改进,再实践再改进,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转化学困生方法,提高研究水平。

⑤个案分析法 对具有代表性的个案透彻分析找出一般规律。

主要用于对典型、有指导意义的“学困生”的“辅困”研究。

首先是对研究对象的跟踪调查,然后是实施方法的假设,再则是案例分析。

⑥经验总结法 综合以上所得和其他教师的经验,对普遍的高效的方法进行总结。

在运用以上研究方法时,教师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情感性原则。

要树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观念。

 教师要以平等、亲切、宽容、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学困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关注他们的细小变化,使其拥有一种“温暖感”。

②激励性原则。

对学困生要树立“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观念,综合运用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成就激励,诱发学困生内因的活动,形成积极、持久的学习动机,促进其不断走向成功。

③循序渐进原则。

对学困生教育过程中要有耐心、信心和恒心。

既然是“累计”形成“学困生”,也只有靠“累积”才能促进其有效发展。

④知行统一原则。

在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困生动脑、动手、动口,注重其学习和生活实践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勤于学习和善于学习。

2、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为使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进行,在课题研究实验的全过程中,主要按以下几个步骤:

⑴学习研讨。

组织课题组成员阅读相关课题要求,围绕承担的课题项目做好学习笔记,定期召开实验研究会并做好记录。

⑵课题调研。

通过听课、参与活动、问卷调查、座谈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指导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并以此作为阶段性评估的依据。

⑶协作交流。

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大力倡导协作的风气,做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形成科研合力,并达到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为此课题组成员定期交流信息,研究实验动态。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

课题研究实施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09年9月——2009年11月)研究准备阶段。

主要研究任务:

1、提出研究课题,组建研究机构,明确研究方向。

2、深入论证课题方案,召开课题开题会。

3、收集有关资料、进行系统学习;制定研究计划,形成实施方案;通过调查问卷,对“学困生”的内涵及特征作出界定,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制定出促进其有效发展的具体措施。

4、组织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收集和课题有关的资料。

第二阶段:

(2009年12月——2010年10月)研究实施与深化阶段。

主要研究任务:

1、实施研究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调整方案。

2、设计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3、对学困生的成因进行个案访谈与教育;

4、从家庭和学校教育方面及社会背景入手,研究学困生的成因及教育对策;

5、利用课堂观察技术对学困生的成因和教育对策进行研究;

6、访问各科任老师,了解研究对象的发展情况。

7、召开两次教师及学困生的座谈会,对促进其有效发展的具体措施进行科学、客观的验证。

8、形成阶段研究报告、总结阶段研究成果,召开中期评估会。

第三阶段:

(2010年11月——2011年2月)总结、结题阶段。

1、检测研究成效,作出定性、定量分析。

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专家鉴定,召开课题研究成果现场会,上报研究成果。

五、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本课题以教研室为指导,以奉新二中为研究基地,在二中校长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下,我组的课题研究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主要体现在:

(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逐步使教师统一了认识,转变了观念,创新了工作方法,提高了实验教师帮困能力。

在转化学困生教育中,摸索出以下五条转化策略,简而言之为:

⑴找原因,寻突破,消除厌学思想。

⑵相信你,你能行,激发学习兴趣。

⑶低起点,小目标,获得成功体验。

⑷一对一,请帮手,增加成功体验。

⑸反复抓,抓反复,养成良好习惯。

由此学校的班风、学风、教风有了很大提高,实验班级更加明显,学校成为了充满生命活力的园地,让学校中的每一个生命都精彩成为了教师的职责。

参加实验的10个班级,实验前有3个班级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实验后有8个班级被评为先进班集体。

(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逐步使教师达到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以及教育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更新,实验班级中学困生对学习的兴趣有了显著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大大增强,实验班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奉新二中共有64个班级,本课题确定10个班级为实验班级,在此我们以初二(4)班和初二(5)班为例,看看实验前后的变化。

∙实验前:

2009年9月27日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表1 对当前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单位:

%)

 

班级

很有兴趣

有些兴趣

一般

没有兴趣

初二(4)班

17.23

38.67

34.12

9.98

初二(5)班

17.56

38.79

34.10

9.55

 

表2  对当前教学状况满意情况的调查(单位:

%)

 

班级

很满意

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初二(4)班

6.12

20.33

43.21

30.34

初二(5)班

6.43

20.76

42.56

30.25

 

 

 

 

 

 

 

 

表3对利用互联网查阅知识情况的调查(单位:

%)

 

班级

经常

一般

有时

从不

初二(4)班

10.78

15.76

33.25

41.21

初二(5)班

10.65

15.43

33.87

40.05

 

 

B.实验结束:

2011年1月7日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表1 对当前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单位:

%)

 

班级

很有兴趣

有些兴趣

一般

没有兴趣

原初二(4)班

36.78

48.43

14.79

0

原初二(5)班

38.00

48.75

12.10

1.15

 

表2  对当前教学状况满意情况的调查(单位:

%)

 

班级

很满意

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原初二(4)班

65.76

24.27

7.65

2.32

原初二(5)班

54.56

37.76

6.65

1.03

表3对利用互联网查阅知识情况的调查(单位:

%)

 

班级

经常

一般

有时

从不

原初二(4)班

32.55

21.76

41.37

4.32

原初二(5)班

49.19

14.43

36.38

0

C.2009年上学期和2010年下学期期末成绩对比分析

2009--2010年上学期

 

班级

优秀率/校优秀率

及格率/校及格率

平均分/校平均分

科目

初二(4)班

3.5/2.33

77.5/76.6

71.3/70.2

语文

初二(5)班

1.33/2.33

75.3/76.6

69.5/70.2

语文

 

2010--2011年下学期

 

班级

优秀率/校优秀率

及格率/校及格率

平均分/校平均分

科目

原初二(4)班

8.6/2.43

100/88.45

74.4/70.2

语文

原初二(5)班

7.6/2.43

96/88.45

73.2/70.2

语文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通过一年的努力,班级的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都大大提高了,班级学困生的数量减少了,学困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了,教师改变了课堂的教学模式,班级学习成绩也得到了较大幅度提高。

(三)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教师的教研水平大幅度提升了,写了许多有自己见解的论文,上了很多有研究价值的课。

教师业余时间总会去阅览室借阅专业书籍,以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实验教师的付出,得到学校和上级认可,获得很多的荣誉。

总之,学困生问题研究大大推动了奉新二中的教研、教学的发展,我教研室将实验经验向全县推广,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

 

课题研究的具体成果如下:

论文

邓井英:

撰写的《古诗漫谈》教学设计发表在《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10期;

撰写的《语文教学中“小组讨论法”的探究》发表在《学问》2009年第12期;

撰写的《由浅入深 积累感悟》发表在《语文报》初中版初一年级2009年42期;

编写的《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综合自测训练》发表在《语文报》初中版初一年级2010年第10期;

撰写的《如何写好景物描写》发表在《语文报》初中版初一年级2010年第40期

撰写的《写作新视点15侧重运用议论表达方式》发表在《语文报》初中版初一年级2011年第1-8期

熊水忠:

撰写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发表在《学习周报》2010-2011学年第92期

       撰写的《浅谈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发表在《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刊》2010年第47期

       撰写的《谈中学思品课的自主学习》发表在《今日教师》2010年第10期

       撰写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发表在《中小学教育》2010年第1期

       在内蒙古出版集团出版的《江西名师点拨·语文》中担任主编

熊 霞:

撰写的《传统文化教学中必须主体价值与现代转换并重》发表在《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9期

马 洁:

撰写的《论现在教育对语文老师的新要求》发表在《语文周报·初中教师版》2009年第46期;

高永红:

撰写的《在语文教学中传承祖国传统文化》发表在《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10期

徐厚丽:

撰写的《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与收尾艺术》发表在《江西教育》第707期

赖家春:

撰写的《浅谈培养学生参加化学竞赛的能力》发表在《江西商报》第?

 期

吴祥波:

撰写的《时代呼唤传统美德教育》发表在《江西商报》第?

 期

邓井英:

撰写的《我家车的变化》获得江西省中小学“学习报杯”征文比赛一等奖

邓井英:

撰写的《学困生的转化》获得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比三等奖

 

熊 霞:

撰写的《如何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更好的融合》获得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撰写的《课堂“辅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获得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比三等奖

马 洁:

撰写的《浅谈如何做好一名新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获得全市教师教育工作论文评比一等奖

撰写的《论中学语文教学中说话教学的重要性》获得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

帅 玲:

撰写的《在实践中探索班级学生的均衡发展》获得江西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学术征文评比二等奖

赖家春:

撰写的《初中化学困生转变的探索》获得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比二等奖

 

优质课

 

熊 霞:

执教的优质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获县级示范课

邓 品:

执教的优质课《羚羊木雕》一课获县级示范课

徐厚丽:

执教的《Unit5Doyouhaveasoccerball?

》一课在“课堂教学中转化学困生”,得到实验教师的一致认可。

高永红:

执教的优质课《古诗欣赏》一课获校级示范课

熊 霞:

制作的课件《说不尽的桥》获市三等奖

帅 玲:

制作的课件《三角形的内角》获省三等奖

赖家春:

制作的课件《植树的问题》获市三等奖

指导奖

 

马 洁:

指导学生作文比赛获省级一等奖和三等奖

高永红:

指导学生作文比赛获市级三等奖

邓 品:

指导学生作文比赛获市级一等奖

毛雪花:

指导学生英语听力竞赛获市一等奖

赖家春:

指导学生作文比赛获市级三等奖

综合荣誉

熊水忠:

2010年9月被奉新县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2009年9月被宜春市人民政府授予“宜春市名校长”称号

       2011年2月荣获县优秀政协委员

熊 霞:

2010年3月被宜春市妇女“巾帼建功”活动协调小组评为“巾帼建功标兵”

2009年9月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马 洁:

09、10、11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

高永红:

09、1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

       09年被评为校优秀教师

邓 品:

09年荣获全县“青年教学能手”称号,09年被评为校优秀教研员

赖家春:

2010年被县教育局评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毛雪花:

2010年被县教育局评为优秀阅卷员

由熊水忠负责,邓井英为主持,熊霞、高永红、甘树林、邓品、舒菁、杨春蓉、涂小清参与的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管理处2009年评定为一等并已结题。

其它

    奉新二中每一位实验教师都在全校上了公开课,得到全校教师的一致好评。

每一位实验教师的教学成绩在学校都名列前茅,其中熊水忠校长任教的初二(4)政治成绩从初一至今一直是全校第一。

2010年中考成绩奉新二中取得历史最佳成绩,全县前十名中有8人,大部分学科取得优异成绩,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大多位列全县第一,素质教育综合评估全县第一。

2010年奉新二中被江西省教育厅评为“素质教育示范学校”,2010年奉新县教研室被江西省教育厅评为“先进教研室”(奉新县教研室已连续三届被评为“先进教研室”)。

六、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展望

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研究时间不长,实验方法边学习边摸索,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实验。

具体表现在:

1、学困生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工作。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

通过努力,我们可以形成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合力,但我们无法左右社会对学困生的影响。

从目前来看,社会对学困生的负面影响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如何让社会发挥其应有的正面教育作用,这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

2、学困生队伍中的一部分特殊人群——先天性智力低下的学生的转化成效不明显,如何转化这部分特殊学生是一个艰难的课题。

3、做一时容易,做一世难。

真正要改变学困生的学习状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久的坚持,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和我们这个社会的合力坚持。

4、学困生问题研究我们还要在奉新二中继续深入,并将已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向全县推广。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中的共性要求和个性创造相结合,纠正教育实践中的不良育人观,构建符合本县特点,符合教育规律的转化学困生模式,从而促进我县的素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尽管学困生的转化历程是一条布满荆棘的羊肠小道,但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这条曲折的道路上全心全意为学困生开辟展示自身潜能的舞台,为更好的挖掘学困生的潜能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把爱心献给社会,以诚相待,以爱相对,我们坚信学困生决不是荒原上的一株杂草,而是花园中未竞之蓓蕾。

实践证明通过对“学困生”有针对性的、耐心的教育,大部分“学困生”能够摆脱“学困”的状态,取得较好的成绩或重新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春华秋实,我们期待着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浇灌下,那校园中迟开的花朵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来!

让爱的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