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九一美苏争锋教学案人民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2343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九一美苏争锋教学案人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专题九一美苏争锋教学案人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专题九一美苏争锋教学案人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专题九一美苏争锋教学案人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专题九一美苏争锋教学案人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九一美苏争锋教学案人民版.docx

《高中历史专题九一美苏争锋教学案人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九一美苏争锋教学案人民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专题九一美苏争锋教学案人民版.docx

高中历史专题九一美苏争锋教学案人民版

2021-2022年高中历史专题九一美苏争锋教学案人民版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背景

(1)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制。

(2)随着战争的结束,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3)二战后初期,美国力图“领导世界”,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序幕:

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铁幕”演说,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

3.表现

美国的冷战政策

苏联的对策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1947年9月,苏联、波兰等9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

1947年6月,美国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等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个国家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缔结《友好互助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二、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1.整体形势:

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的局面。

2.具体表现

(1)全面冷战:

①德国分裂:

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②朝鲜分裂:

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③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苏联在古巴修建导弹基地,引发美苏两国关系高度紧张,最终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

(2)局部“热战”:

①朝鲜战争:

1950~1953年,美国组织“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内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②越南战争:

1961~1973年,美国在越南先后发动“特种战争”和“局部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3.影响

(1)积极方面:

①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相互借鉴经验,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

(2)消极方面:

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

[轻巧识记]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概念阐释]冷战政策

冷战政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阵营之间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以外,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

美国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在局部地区实行“热战”,如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局部地区爆发的“热战”同样是冷战局势的体现。

[名师点拨]

1.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及冷战之间的关系

(1)雅尔塔体制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2)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制。

(3)雅尔塔体制下两极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4)两极格局的瓦解,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和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2.两极格局、两大集团与两大阵营的关系

两极指的是美、苏两极;以美、苏为核心,形成北约、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同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分别加入两大阵营。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亚非拉国家及社会主义的南斯拉夫不属于两大阵营。

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90年代初,东欧剧变、华约解散、苏联解体,两大集团、两大阵营、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冷战结束。

1.雅尔塔体制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

3.马歇尔计划通过经济援助来扶植和控制西欧,进而对抗苏联;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4.美苏冷战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虽然也有局部的热战,但由于美苏两国势均力敌,因而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材料一]杜鲁门1947年3月在国会的讲话:

我们愿意帮助各自由国家的人民维持他们的自由体制和国家完整,抵制谋求把极权主义政权强加于他们的侵略活动……就危及世界和平——而且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

(1)杜鲁门讲话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为什么说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

[教你读史]

在理解帮助“自由国家”、抵制“极权主义”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杜鲁门讲话的主要观点。

[提示]观点:

抵制苏联与社会主义。

原因:

杜鲁门主义既是美国对苏冷战开始的标志,也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宣言书。

[材料二]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为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

(2)材料二中的这项“战略措施”是什么?

对美国有何影响?

[教你读史]

从该战略既是“经济手段”,又是对付苏联的“武器”分析其影响。

[提示]措施:

马歇尔计划。

影响:

有利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遏制苏联;有利于美国对西欧的资本输出和经济控制。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关系

(1)联系: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它既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具体表现,又以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

(2)实质:

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3)区别:

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两极格局的特点与影响

[材料一]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13日凌晨上演。

西柏林人一觉醒来,发觉自己等于成为牢中囚徒。

东德……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

——亨利·基辛格《大外交》

(1)材料一提到的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对国际形势产生什么影响?

[教你读史]

关键词“划分欧洲势力范围”“柏林”“围墙”等反映了美苏冷战对峙。

[提示]原因:

美苏冷战对峙。

影响:

加剧了冷战局面,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材料二]本国的政策是把从古巴对西半球任何国家发射的任何核导弹看成是苏联对美国的进攻,需要对苏联作出充分的报复性的反应。

——肯尼迪关于封锁古巴的演说

(2)美国对苏联在古巴建设导弹基地有何反应?

双方为什么没有爆发战争?

说明了什么?

[教你读史]

根据材料出处判断历史事件,由“报复性的反应”可知美国的态度。

[提示]反应:

坚决反对,甚至发出战争威胁。

原因:

双方势均力敌,都不敢冒然发动战争;核武器威力巨大,担心给自己带来毁灭性打击。

说明:

美苏势均力敌,客观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两极格局的特点与影响

1.特点

(1)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与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2)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美苏冷战是主要斗争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2.影响

(1)积极影响:

①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为世界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②面对两极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努力发展壮大自己,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2)消极影响:

①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愈演愈烈。

②分裂国家的做法,埋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

③战后两大阵营逐渐演变成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工具,为谋求霸权,两强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的紧张动荡。

④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一、两极格局形成的条件及形成过程

1.形成条件

(1)二战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西欧各国普遍衰落,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世界格局被冲垮,为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

(2)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实力增强,成为二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美苏势均力敌,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3)二战后,由于意识形态领域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加剧,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美苏矛盾成为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最终导致两极格局的形成。

2.形成过程

(1)初步形成:

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制确立。

(2)最终形成:

1947年美国开始实施全面冷战政策,美苏同盟关系彻底结束,转变为敌对关系。

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出现,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二、冷战下国际关系的特点

1.阵线分明:

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2.主导力量: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斗争方式:

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4.体现矛盾:

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5.对峙地区:

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

题组一两极格局的形成

1.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其主要原因是()

A.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B.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

C.雅尔塔会议没有协调美苏关系

D.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

解析:

选A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是导致两国关系破裂的根源。

2.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解析:

选B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此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美苏冷战从此开始。

3.针对二战后欧洲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困难,美国提出()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

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D.成立欧共体

解析:

选B针对二战后欧洲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困难,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援助欧洲的“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故B项正确。

4.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

“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

”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B.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解析:

选C杜鲁门主义提出于1947年,马歇尔计划出台于1947年;1961年,美国发动由美国顾问指挥西贡军队进行的“特种战争”,排除A、B、D三项。

1955年华约组织建立,正式与1949年建立的北约对峙,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故C项正确。

题组二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5.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主要原因是()

A.在冷战背景下发生的“热战”

B.在该战争中,美苏并没有直接对抗

C.美国参战是为了遏制社会主义

D.朝鲜战争并不激烈,类似于冷战

解析:

选A美苏两极格局下,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朝鲜战争是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6.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S.麦克纳马拉曾这样评说古巴导弹危机:

“导弹危机充满了错误信息、错误判断、错误计算的例子……这必定会导致这样的结论:

我们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寻求回到无核的世界。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危机客观上缓解了冷战紧张局势

B.美苏核力量保持均势

C.美国在危机中的决策是错误的

D.美国应严防苏联扩散核武器

解析:

选A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束说明核威胁是相互的,这使得双方都不敢轻易动武,客观上有利于缓解冷战紧张局势。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冷战既不是苏联决策者也不是美国决策者制造的……这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

”该观点认为冷战的起源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雅尔塔体系的形成D.经互会的成立

解析:

选C从“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可以看出其认为冷战源于雅尔塔体系的形成,故C项正确。

2.下面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的拉网人说:

“来吧,小鱼!

”后来被拉进网的“小鱼”不包括()

A.英国B.法国

C.联邦德国D.苏联

解析:

选D马歇尔计划原本也想把苏联拉拢过来,但是苏联不同意,所以马歇尔计划不包括苏联。

3.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6~1948年国际局势的专稿,需要一组能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

请根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铁幕演说、关贸总协定、华沙条约组织

C.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

D.雅尔塔体系、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

解析:

选C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古巴导弹危机均不属于1946~1948年的历史事件,所以集中反映1946~1948年国际局势的专稿最准确的一组只能是C项。

4.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就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

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

A.表明了美国公开与苏联对抗,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B.表明了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

C.实质是马歇尔计划

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解析:

选A杜鲁门主义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核心,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因而引起苏联的极力反对。

5.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

“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

……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该条约的签订()

A.促使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

B.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C.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解析:

选C1955年为了应对美国的扩张和威胁,苏联被迫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苏联和东欧7国在华沙缔结《友好互助条约》,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故选C项。

A项应指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建立;B项是雅尔塔体制的影响;D项是杜鲁门主义的影响。

6.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演说,这篇演说发出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

下面关于冷战中“冷”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直接诉诸战争并不符合美苏双方的根本利益

B.刚刚饱尝二战之苦的各国人民反对战争

C.双方均拥有核武器,一旦核战争爆发,双方两败俱伤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矛盾冲突加剧

解析:

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B、D三项都是冷战格局形成的原因,C项是冷战格局的影响,所以选C项。

7.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

该报告认为()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

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

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解析:

选D冷战即“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这份报告指出了冷战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故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选D项。

8.1962年10月16日下午4点,苏联广播员开始宣读一份声明:

“关键在第三段:

为了尽快消除危害和平事业的冲突……苏联政府……已发出一道新的命令,撤除你们所谓进攻性的武器,把它们装箱运回苏联。

”这份声明()

A.表明美国在两极格局中居优势地位

B.是古巴导弹危机结束的标志

C.美国在美洲的冷战政策继续

D.苏联对古巴导弹事件阳奉阴违

解析:

选A由苏联制造的危机最终自己撤出,说明在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下风。

本题易错选B项,注意材料的设问是“这份声明”而不是撤去武器。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说

材料二我相信美国之政策旨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三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四本公约各缔约国……协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指的有哪些?

根据材料二、三、四归纳杜鲁门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10分)

(2)这四段材料反映了战后初期美国的政策是什么?

它说明了什么?

(8分)

解析:

(1)问第一小问,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指的是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中“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和材料四的出处总结答案。

(2)问,要正确理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间的关系,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目的中去总结答案。

答案:

(1)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提出杜鲁门主义;推行“欧洲复兴计划”;组织北约军事组织。

(2)反映了战后初期的冷战政策。

说明:

美国企图控制欧洲,称霸世界。

312547A16稖20622508E傎405469E62鹢3044576ED盭29999752F甯25980657C敼s3429585F7藷"380369494钔m330408110脐366968F58轘2910671B2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