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单元测试题 第79章测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2262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2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单元测试题 第79章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单元测试题 第79章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单元测试题 第79章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单元测试题 第79章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单元测试题 第79章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单元测试题 第79章测试题.docx

《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单元测试题 第79章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单元测试题 第79章测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单元测试题 第79章测试题.docx

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单元测试题第79章测试题

第7-9章测试题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0分)

1.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只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甲的速度是7m/s,乙的速度是4m/s,它们所受阻力F甲、F乙之比是(  )

A.3:

4B.4:

7C.7:

4D.1:

1

2.如图,一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和拉力F沿水平方向的分力

B.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的拉力F与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只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拉力F沿竖直方向的分力

D.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3N的力F。

从物体经过M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

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在(  )

A.OQ段做匀速直线运动B.MN段的速度大于OP段的

C.MN段受到的摩擦力为3ND.OQ段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

4.将两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重力之比是1∶3,两个物体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是2∶1,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强之比是(  )

A.1∶3B.1∶2C.1∶6D.6∶1

5.下列实验中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6.用力推课桌的中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用同样大小的力同一方向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倾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以上说法都不对

7.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B.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运动状态

C.两个物体只有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D.只要物体发生了形变就会产生弹力

8.如图是小明在玩过山车的情景。

下列对此过程中小明的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质量不断改变B.运动方向不变

C.受到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D.在运动中始终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第8题图

     

第9题图

9.如图,吊在天花板下边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有一天,吊线突然间断开的同时,所有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  )

A.竖直向下匀速运动B.竖直向上加速运动

C.竖直向上匀速运动D.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10.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1.运动员用力拉开弓,弓被拉弯,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松手后,拉弯的弓能将箭射出,说明力还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

12.如图所示,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第12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3.某日报上有一报道:

今天清晨6:

50,本市21路公共汽车在行驶途中遇险情,司机紧急刹车,有三名坐在后排的乘客由于突然失去惯性向前冲出而受伤。

这则报道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所示,某同学用50N的力F将重30N的长方体物块紧压在标有刻度的竖直墙壁上静止,则该长方体的长为________cm,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15.有些跑车在车尾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如图所示。

由于“气流偏导器”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呈弧形凸起,当跑车高速行驶时,流过它上方的空气速度比下方的空气速度________(选填“大”或“小”)。

此时,上方空气压强比下方空气压强______(选填“大”或“小”)。

这样,“气流偏导器”受到一个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的压力差,从而使车轮抓紧地面。

16.饮茶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如图所示是一把装有水的茶壶,壶嘴与壶身构成一个__________,茶壶的底部受到水产生的压强为__________Pa。

若茶壶内部底面积为18cm2,则茶壶内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____N。

(g=10N/kg)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7.如图所示是静止在足球场上的足球,请画出足球受力的示意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如图所示,车正在减速前进,A是悬挂在车厢内的物体,悬挂A的细线没有画出。

请画出悬挂A物体的细线,并画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9.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1)小于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A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运动,如图甲。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6N,则木块A与水平桌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是________N。

(2)小芳同学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一起,再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它们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运动,如图乙。

比较图乙与图甲,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有关。

(3)实验过程中,小金同学突发奇想,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固定在一起,再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它们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运动,如图丙。

比较图丙和图乙,发现它们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相等,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的大小无关。

则图丙的弹簧测力计示数是________N。

20.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张和小黄同学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如图1)设计了如图2(a)、(b)、(c)所示的三个实验。

(1)小张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小桌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2)小张选做__________(填序号)两次实验得出: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小黄选做(a)和(c)两次实验得出: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

请你分析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

(2)由丙、丁两图实验进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的关系,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___两图进行对比。

(5)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各个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__。

五、计算题(第22题10分,第23题12分,共22分)

22.如图所示,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高37.94m,其正面(北面)碑心是一整块石材,高14.7m、宽2.9m、厚1.0m、质量103t,求:

(g=10N/kg)

(1)碑心石体积;

(2)碑心石密度;

(3)若碑心石单独静止竖立于水平地面上,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3.如图,容器重4.2N,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上部是边长5cm的立方体,下边是边长10cm的立方体,若向容器内注入1.1kg水。

求:

(取g=10N/kg)

(1)这个装着水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2)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

(3)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

答案

DACCBCBCDC

11.形状 运动状态 12.水 相互

13.失去惯性14.2.00 30 15.小 大 下

16.连通器 1.5×103 2.7 

17.如图所示。

    18.如图所示。

 

   

19.

(1)0.6 

(2)压力大小 (3)受力面积 1.2

20.

(1)海绵凹陷程度大小 

(2)(a)、(b)

(3)受力面的材料不同

21.

(1)U形压强计 

(2)无关

(3)深度 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乙、丙 (5)相等

22.

(1)碑心石体积V=14.7m×2.9m×1.0m=42.63m3;

(2)碑心石密度ρ=

≈2.4×103kg/m3;

(3)碑心石静止竖立于水平地面上,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g=103×103kg×10N/kg=1.03×106N,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3.55×105Pa。

23.

(1)∵放在水平桌面上,∴F=G容+G水=4.2N+1.1kg×10N/kg=15.2N;

∴p=

=1.52×103Pa。

(2)∵容器容积V容=10cm×10cm×10cm+5cm×5cm×5cm=1125cm3,水的体积V=

=1.1×10-3m3,∴注入水1.1kg,水未灌满容器。

V=V下+s小h小=10cm×10cm×10cm+5cm×5cm·h小=1100cm3,h小=4cm,∴h=10cm+4cm=0.14m,p′=ρgh=1×103kg/m3×10N/kg×0.14m=1.4×103Pa。

(3)F=p′S=1.4×103Pa×(0.1×0.1)m2=14N。

第一部分物理复习方法与策略

高三物理复习应当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认识和提升原有知识,实现对知识的重新整合与类化。

而不只是简单的重复和回顾。

在复习的过程中更是要讲究科学性、规范性,不能将复习等同于大量做题,否则就会淹没在茫茫题海中。

一、要善于归纳总结,掌握物理方法,形成物理思维

在复习中,除了认真复习基础知识之外,建议同学们务必重视对各种物理方法和物理思维的进一步掌握和深化。

这才是一种更高层次、更有效率的复习方法。

1.善于运用联系的观点。

运用联系的观点,对物理方法进行对比归纳,形成处理物理问题独有的思想和方法是物理复习的关键。

例如,利用类比的方法复习机械振动与电磁振荡、机械波与电磁波、电源与用电器、万有引力与库仑力、电场与重力场等,在比较中寻找共性与特性;而密度、电阻、场强、电势差、磁感应强度等物理概念都应用了比值定义法,并要注意定义式与决定式的区别;质点、自由落体运动、理想气体、点电荷、理想变压器等都应用了忽略次要因素的理想化方法;平均速度、交流电有效值,合成与分解用等效替代的方法等等。

这些处理方法也同样运用在我们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使物理问题简化并顺利解决。

再如实验中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偶然误差,几乎在每个实验测量中都会用到;累积测量再求平均值的思想方法,其实从我们用刻度尺测量金属丝直径(紧密缠绕在圆柱形铅笔上)和一页纸厚度(测100张纸的厚度)一直就用这种思想和方法。

2.把握建立物理模型的思想。

建立物理模型,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是解决和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无不体现对物理模型应用的考查。

力学常见物理模型有:

质点、单摆、轻绳、轻杆、轻弹簧、弹簧振子等;过程模型有:

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物理实验模型有: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模型等。

这种将实物或过程抽象为模型的研究方法,更容易抓住物理问题的实质,突破物理的难点。

3.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是学好物理的重要途径。

例如选取研究对象时常用隔离法和整体法;处理抛体运动时常用的运动合成与分解法;实验数据的处理采用形象直观的图像法;力的合成与分解、等效电路、半偏法测电阻等都是用以易代难的等效替代法等,均为中学物理学习中基本的思维方法。

在平时练习中增强对这些方法的体会与掌握,在听课中,要格外注意老师怎样随着审题而描绘物理情景;怎样分析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怎样寻找临界状态及与其相应的条件;如何挖掘隐含条件等。

这些,都是远比列出物理方程完成解题任务更有意义。

一旦领悟了技巧、掌握了方法,便可如虎添翼,发挥出更强、更敏捷的思维能力。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搞好物理复习的关键。

1.高三复习要学会独立思考。

有些同学平时练习还可以,一到考试时成绩就上不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

边看答案边做题,甚至还没看明白题就急着去翻答案,做题的作用类似于校对,答案想通了就认为自己会了,盲目追求做题数量等等,这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改掉。

有时题不会做,别人的一句提示,一个图形就可使题目迎刃而解,这在平时的学习中是经常遇到的事情。

但要知道考试时是单兵作战,没有任何外来的提示,常常是考完试就对自己的错误恍然大悟,于是归结于自己粗心,其实这正是平时自己对一些问题过快的去找答案或提示而缺乏独立思考造成的。

虽然高三阶段时间紧,内容多,但必要的独立思考是一定要有的,一定要注意做题后总结、反思。

注意对题目归类分析,进行一题多变的训练,达到做一题会一类题的效果,提高复习效率。

2.物理虽是理科,该记忆的也要记忆。

对物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尤其是热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中的物理史实、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些一级基础知识必须要记牢。

还有一些常用的结论、方法或常识性知识等属于二级基础,也必须记牢。

例如:

从光滑斜面上由静止下滑的物体加速度为a=gsinθ;若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该摩擦因数μ与θ的关系满足μ=tanθ;提到秒摆应知道是周期为2s的单摆;月球绕地球的周期是27天;中等身材中学生的质量约50-60kg等等。

但只背结论,死记公式,是绝对学不好物理的,也不可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要明白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例如加速度、电场强度),这条物理定理怎样得出的,内容和表达式是什么,它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它反映了谁的性质,由哪些因素决定,它能解决什么问题,怎么用它解决问题等。

3.及时归纳和总结。

当每章复习结束,可借助课堂笔记和一些参考书搞一次单元小结,理一理本章知识线索和知识网络,理清前后知识联系;归纳总结不单是照着课本或参考书把公式定理抄下来,而是要把平时老师讲的,对自己有用的结论、方法、典型题目都结合自己的理解和领悟总结下来,加以记忆。

对本章复习过程中做过的练习和试卷中的错误、疏漏进行仔细认真地分析和整理,在错题本上分析每一个题目错误原因,并总结此类题的解题规律,感悟解题思路。

从知识掌握和应试心理两方面分析,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和能力缺陷及时补救。

并在每次考试前翻阅,给自己提个醒。

这样才会在考试时做到心中有数,缓解紧张情绪,增加取胜的信心。

对自己已经做过的题目进行总结与整理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哪些题是一看就会的,哪些题是经过深度思考才做对的,哪些题是经过深度思考后一点思路都没有的,这些题必须做好不同的标识。

(2)对那些一点思路也没有的习题,必须通过同学或老师的帮助使之变成有思路的习题,这些题目涉及的知识点就是我们备考路上的“拦路虎”,一定要把他们都“消灭”了。

(3)要定期回头复习那些经过深度思考才做出的习题,保证思路上的畅通。

(4)要把自己不会的习题、做错的习题进行归类,看看哪些题是方法上的错误,哪些题是计算上的失误,哪些题是概念理解不透造成的,最好设计一个表格记录下来。

掌握自己犯错的类型,就为防范错误做好了准备,整理一个错题本是复习的一个好办法,便于集中查阅自己犯过的错误。

当看到曾经出现过的问题,应该随时翻看课本里面相应的内容,这样边记边看边悟效果会更显著,不会的知识点就会越来越少了。

每次考试后,均要进行分析和总结,可将问题分成三类:

①会而错,②盲而错,③疑而错。

会而错,疏忽、粗心所致,理在戒之;盲而错,由于各种原因,在知识和运用上存在许多盲点,因盲而茫,错是必然的,因而扫除知识的盲点、弥补知识的缺陷是高考复习的最基本的要求;疑而错,一半清醒一半“醉”,因对知识的理解不到位、有疑惑、不透彻而错,多数当属此类,复习的目的就是要无疑无惑。

即重点把火候不到的“夹生饭”再加工,使之变熟;把有基础但掌握不到位的知识领悟得透彻明白。

会而错,与前面的“盲而错”、“疑而错”虽有本质的区别,但最终的效果是相同的,就是都不能得分。

引起的原因主要是粗心大意,读题一目十行,分析缺一漏万,解答有头无尾,常言道“大意失荆州”、“细节决定成败”就是指这类情况。

4.注意变式训练

高考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就必须对知识点考查的能力要求上不断翻新变化。

很多试题对同一知识点的考查,有时是考查理解能力,有时却考查推理能力或分析综合能力,或以新颖的情景或新的设问角度考查同一知识点,这就要求我们应站在科学、有效的高度上,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提高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

用翻新题、变式题进行训练,以求真懂,克服思维定势。

而复习过程中做的基础题,就是以基础题训练解题的思维和方法,培养正确的解题习惯。

且要养成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提高从原始题目中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建立起与题目相对应的物理模型的能力。

三、加强限时训练,提高做题速度。

有的同学平时很用功,做题一丝不苟,过程一步不落,题目也没少做,可到考试时连做过的题目都拿不了分,原因何在?

就是平时做题不考虑时间,没有时间限制,精力很放松,可以翻参考书,可以看参考答案,今天想不通明天接着想。

但在考试时,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前面摆个钟表时刻提醒你,精神一下子紧张起来,就会忘了公式,写错了结论,甚至条件没看全,就急着去推导计算,那怎么能做对呢?

建议平时做作业时也要在眼前摆个钟表,加强限时训练。

一道大计算题从读题到解出,一般只能用十分钟。

高三复习阶段这种训练很有必要,也是训练做题速度的很有效的方法。

四、重视解题的规范化

1.注意审题能力的训练,养成良好审题习惯。

提高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应把重点放在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上。

有的同学为了加快答题速度,题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就着急去做,做到一半才发现不对,原来题目没有审清楚,结果是想快反而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审题环节很重要。

具体来讲,良好的审题习惯就是在求解物理问题时,应具备良好的思维习惯。

如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及受力分析,在对状态、过程分析时画出状态、过程的示意图,将抽象的文字条件形象化、具体化。

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也包括严谨、认真、耐心、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

因此,提高审题能力不仅是考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审题能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关键词句的理解;

(2)对隐含条件的挖掘;(3)对干扰因素的排除。

审题尽量做到不加不减、不枝不蔓;在审题时,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弄懂每一句话的原意,不能一目十行;在审题时,不要急于得到答案,要明白不经过认真的思考分析,凭猜测是很难得到正确答案的。

在训练审题规范性时,我提倡三审题目:

即题前审、题中审、题后审。

一般我们说的审题,就是题前审。

当拿到一个物理问题时,通过初步审题,了解题目提供的信息,通过画示意图或想象物理情景,将抽象的表述具体化、形象化,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选择可以应用的物理规律。

在题目求解的过程中,有时我们可能得到了一个感觉明显不合适的结果,或者所列关系式不够用,或者求解进行不下去,这时我们都要反过来重新审题,检查我们建立的物理模型是否正确、完善,是否有我们没有注意的或者还没有利用的已知条件,或者还有我们没有挖掘的隐含条件等,这就是题中审题。

在解完题目后要对求解的结果进行审查,这就是题后审题。

要检查求解结果与所问是否一致,结果是否合理,求解是否全面(如矢量的方向、是否需要用牛顿第三定律进行说明、有效数字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还有其他情况需要讨论等)。

在平时练习中,还可以进行拓展性思考或训练。

题后审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整理解题思路。

在新课学习时,是逐个知识点进行学习和积累的,当时的解题方法比较单一。

但高三复习,往往是多个知识点综合在一起,同学们就会觉得题目不知从何处着手,也就是解题思路不清晰。

复习的质量和效果不在于做题的多少,而是要充分利用好每一道题,在做每一道题时都必须要整理解题思路,归纳一下解这类问题共有几种方法,而每一种方法又各有什么适用条件。

对某个具体问题,是只能用某种方法呢,还是各种方法都能用,那种方法较简便那种方法较繁琐,最好能总结分析一下。

有时会碰到某个习题形式和以前做过的某个题很相似,但解题方法却大不相同,这时就应把原来那个题找出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看看两道题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有哪些地方又是不同的,因而解题方法上就会有天壤之别。

有时又会碰到一些习题形式上各不相同,但是解题方法又是极其相似,这时也应把这些题都找出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

在物理复习过程中,真正的功夫不是在做多少题,而是在如何正确探寻切入点、掌握方法、深入求索的反思上;对审题的反思,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对解题方法多样化的反思;对解题规律的反思、对试题变形、变化的反思;在反思过程中落实基本概念、摸索总结基本规律。

总之,反思过程就强化过程,升值过程。

通过反思达到“做对一道题,掌握一套题”;“解决一种题型,掌握几个规律”。

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这样也就增加了题目的附加值。

为了尽可能少出错误,解题时要遵循以下的思路:

(1)仔细审题,抓住关键。

通过审题,获取准确的题目信息。

如:

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情景、物理状态、物理过程等,弄清题给信息的诸因素中什么是主要因素。

(2)想象情景,画出草图,建立模型。

寻找与已有信息(某种知识、方法、模型)的相似、相近或联系,通过类比联想或抽象概括建立起新的物理模型,将新情景问题转化为常规情景问题,便于解决。

(3)分析过程,找到特征和关键量,选择相关的物理规律,列出方程求解。

(4)推理判断结果,讨论物理意义,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2.重视解题程序的训练,提高解题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对于物理学科而言,一般的解题程序是:

文字→情景→模型→过程特征→规律→方程→数学解答→物理判断。

以上程序简要地讲就是审题和解答两个环节。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而解题的落点是书写的规范性,表达的完整性和思维的连续性,这其实也是高考对学生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的一种要求。

近几年高考主观题分值的增加,就说明高考对思维的科学性,解题的规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高三复习中不要为了节省时间,忽视题目的分析、解题的中间过程,在解题时只剩下光秃秃的几个公式和结果,这样的状况在高考中无疑是要吃大亏的。

(1)经常看一看近年高考试题提供的参考答案的解题过程。

体会图示、文字、公式在解题过程中的有机穿插和衔接,学习和模仿参考答案中解题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2)自己在解题时严格要求。

要设定题目中未给的物理量;应用物理定理、定律列方程时要用文字说明列式的依据。

要把重要关系式写在突出位置,并把各行文字或公式写成“诗歌”的格式。

对于多过程、多状态的物理问题,尽量用图示或文字加以说明,使阅卷人一目了然。

一定要杜绝罗列公式或方程套方程的不良习惯。

(3)一定要将题目做完整。

一些学生做练习“浮而不实”,列出几个物理方程便丢手不做。

平时练习都不能规范地将题目解答完整,在考试的紧张环境下更不可能快速、准确规范地进行解答。

在历年的高考阅卷过程中,都会出现很多由于书写或解题不规范而造成的误判或丢分现象,这就好比足球比赛时临门一脚却没踢好而无法得分一样,而且这是一个习惯问题,一旦养成了就很难改正。

所以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务必要注意培养规范解题的习惯。

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范:

     

①对非题设的字母和符号的说明。

对于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非题设的字母和符号的意义一定要做简要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