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教学实录.docx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教学实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教学实录
生物的特征课堂教案实录
1、教材分析:
生物新教材,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所以把生物和生物圈作为第一单元,又把“生物的特征”作为第一节,说明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学生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教案目标: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学生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3、教案重点和难点: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
4、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含羞草、校园图片;
(2)、学生查阅、搜集相关的生物知识。
5、教案过程
5.1 导入:
师:
同学们,新元学校是一所师资雄厚、教案设施和教案成绩一流的学校。
我们的校园也是一个整洁美丽的校园。
你想不想知道校园里有哪些生物?
生:
想!
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找找校园中有哪些生物,这些生物有哪些特征。
5.2自学引导
师:
大家看,这是我们校园的什么地方?
(出示校园各处的图片)。
生:
这是我们的操场、花坛、池塘。
师:
平时你观察到操场上有哪些生物?
生1:
草、树、人。
生2:
草中还有蚂蚱、蛐蛐、蚯蚓。
生3:
树上还有蚂蚁、天牛。
师:
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
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生物?
生4:
空气中还有细菌、病毒。
师:
非常好!
你的知识面很广。
那么非生物有哪些?
生:
跑道、栅栏、土、墙。
师:
为什么把这些叫非生物?
生:
因为它们不能动。
师:
草、树也不能动,为什么大家认为它是生物呢?
生:
因为它们没有生命。
师:
生命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好,现在请同学们4人一组讨论:
生物有哪些特征?
5分钟
(学生讨论,师巡视,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生1:
生物能由小长大,生物还能繁殖下一代。
生2:
生物要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还要排出废物。
生3:
生物还要不断呼吸。
生4:
动物需要不断呼吸;植物只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进行光合作用。
生5:
生4说得不对,植物也要进行呼吸。
我从一本杂志上看到,晚上卧室里不要放过多植物,因为植物晚上要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与人争夺氧气。
师:
生5说得很对,绿色植物白天除了进行光合作用外,还进行呼吸作用;而在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
师:
以上同学们归纳得都很好。
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4页,了解生物是如何摄取营养、排出废物和呼吸的,然后完成学案2、3、4题。
5分钟。
(5分钟后让学生回答2、3、4题答案,师校正。
)
生:
课本上说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难道还有生物不是这样呼吸的?
师:
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回答这个同学的疑问?
生:
我知道有些微生物能进行无氧呼吸,如:
酵母菌。
师:
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能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酿酒就是根据这个原理。
生:
人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排便是不是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
师:
粪便是食物消化吸收后剩余的食物残渣,不是人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所以排便不是人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
植物除了落叶排出废物,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排出?
生1: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还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生2:
植物也能通过呼吸排出废物。
师:
同学们回答的比较全面。
生物还有哪些特征呢?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5页后回答,4分钟。
生:
生物还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师:
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
好多同学没见过含羞草,现在我请这位同学碰触一下讲台上这盆含羞草的叶片,看它有什么反应。
生:
哇塞!
它的叶子都合起来了。
师:
说明了生物的什么特征?
生: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师:
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吗?
生1:
在马路上,我看到前面红灯亮了,就停下。
生2:
苍蝇发现有人拍它,赶紧飞走。
生3:
植物喜欢向有光的地方生长。
师:
说得好!
另外要注意动植物的繁殖方式是不同的。
蘑菇可以通过孢子、种子植物可以通过种子,鸟类可以产卵、哺乳动物可以产仔繁殖后代。
师:
你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生物的特征?
生:
有。
我每天要吃饭、呼吸并通过出汗、排尿、呼出气体排出废物,有危险来了我能及时躲避。
我正在由小长大,长大后还可以繁殖下一代。
构成我身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师:
非常正确!
同学们已经学会灵活得运用知识。
现在你能不能归纳出生物的特征有哪些?
一边归纳一边完成学案第5题。
5.3课堂训练
师:
我们了解了生物的这些特征,相信你们一定会利用它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了吧。
我们来看一下课本第7页,机器人、钟乳石、珊瑚、珊瑚虫哪个是生物?
为什么?
生1:
钟乳石是生物,因为它能由小长大。
生2:
不对,钟乳石不是由细胞构成,它的长大只是石灰石不断积累的结果,而且它没有呼吸、排泄等生物的特征。
生3:
钟乳石也不能繁殖,不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4:
珊瑚虫是生物,而珊瑚不是生物。
因为珊瑚虫能从外界摄取营养,并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而珊瑚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没有生物的特征。
师:
说得有道理。
珊瑚虫具有呼吸、排泄等生物的特征,所以是生物。
而机器人、钟乳石、珊瑚没有生物的特征,所以不是生物。
剩下时间请同学们完成学案2—3页的课堂训练题。
6分钟。
6分钟后反馈校正。
5.4小结(学生回答横线上内容)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
(1)生物的生活需要
(2)生物能进行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4)生物能
(5)生物能
(6)除,生物都是由构成。
5.5课后作业
我们校园的花坛和池塘里也有许多生物,请同学们课后去找一找,都有什么生物。
不过,在观察过程中要爱护它们,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才有了我们五彩缤纷的自然界。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教案实录
一、教师准备
1.教师课前先自制“大树—叶—草”活动教具和绘制的长颈鹿。
2.在题板上写出四个问题:
(1)骆驼、骆驼刺、海豹、旗形树四种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2)四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3)骆驼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环境有什么关系?
(4)旗形树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环境有什么关系?
3.准备录音机及录音带。
二、学生课前准备
(1)思考问题:
“为什么大家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长颈的?
”要求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询问家长等途径得出答案。
(2)让学生预习教材第29页的探究内容,设计好测量空气湿度的表格,并交给教师检查,选出一份较好的表格在课堂上利用。
[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两方面的知识。
根据本节内容,可采用学生游戏表演,分组探究、讨论和抢答的方式进行学习,创设一个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运用一些教具,让学生动脑、动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学习目的]
1.认知目的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尝试搜集和处理数据等多种方法。
2.能力培养。
(1)学会使用干湿温度计,学会测量方法,培养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
(2)初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教育。
(1)使学生热爱大自然,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体验探究知识的乐趣。
[学习过程]
一、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在很早以前,地球上生活着长颈的长颈鹿,同时也生活着短颈的长颈鹿。
(展示图片1)
提问:
为什么现在看不到短颈的长颈鹿呢?
下面,我请一位同学上来扮演长颈的长颈鹿,另一位同学上来扮演短颈的长颈鹿。
请全班同学注意听录音故事。
(教师展示“大树—叶—草”活动教具。
布置场境:
选一高一矮两个学生做临时“演员”,“演员”一边听录音故事,一边即兴表演)
表演过程:
(放录音,同时展示图2)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生活着很多长颈的长颈鹿和短颈的长颈鹿,它们以地上的草和一些树叶为食。
但后来,气候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长颈鹿的食物急剧减少。
一天,长颈鹿们(两学生)去寻找食物,它们看见地上的草,很快地吃了起来(两学生把教具上的草拿掉,做吃草的样子)。
草吃完以后,就吃树上矮处的树叶(两学生把矮处的树叶“吃”掉)。
矮处的树叶吃完以后,就只能吃高处的树叶,长颈的长颈鹿(高个学生)吃到了树叶,短颈的长颈鹿(矮个学生)吃不到树叶。
短颈长颈鹿因没有获取食物而饥饿、生病死去(矮个学生表演“死”的动作),从而被淘汰。
所以,现在只剩下了长颈的长颈鹿。
你看,长颈的长颈鹿(高个学生)正津津有味地“吃”着树叶呢。
师:
大家觉得这两位同学的表演怎么样?
生:
很精彩。
师:
我们一起给他们鼓掌吧。
(学生鼓掌)
师: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提示:
说明生物适应环境就能生存,不适应则被淘汰。
所以,短颈的长颈鹿被淘汰,长颈的长颈鹿生存下来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板书: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师:
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板书;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师:
请大家看教材第19页上的图片资料(展示题板),并结合题板上的问题进行思考。
思考的时候,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可以讨论。
5分钟后,进行抢答比赛,四个组中,看哪一组获胜。
问题1:
四种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
(提示:
骆驼和骆驼刺适于生活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海豹适于生活在寒冷的水域里;旗形树生活在风口处)
问题2:
四种生物的形态结构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提示:
骆驼有驼峰,眼睫毛长而密,足垫厚,腿较长等;骆驼刺的根很长,地上部分很矮小;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很厚;旗形树树冠像一面旗帜)
问题3:
骆驼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环境有什么关系?
(提示:
骆驼尿液非常少,体温升到46℃才会出汗;一次性喝水100升后,可以45天不喝水;驼峰中有脂肪,可以贮存能量,所以它适于生活在荒漠中)
问题4:
旗形树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环境有什么关系?
(提示:
旗形树生活在风口处,大风把树迎风面的枝条吹断,顺风面的枝条继续生长,所以只要风大的地方,就容易看到旗形树)
抢答过程:
(略)
(注:
教师可把三个问题分成若干个小问题,答对一题加10分,回答不完整的,本组同学补充正确后也可加10分。
教师进行提问时,应考虑到各组学生的积极性,在最后宣布获胜小组时,其他小组也应给予鼓励)
比赛结果:
(略)师: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同学们应该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
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都与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师:
大家还能举出生物适应环境的其他例子吗?
(提示: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师: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生物除了对环境适应以外,还能影响环境和改变环境。
下一堂课,同学们要做一个探究活动,要用到一种仪器──干湿温度计。
(展示自绘干湿温度计挂图,介绍使用干湿温度计的方法)
结束新课,布置作业:
各小组长领取干湿温度计以后,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组员一起根据教材第20页中的要求,制定探究性计划,做出假设,并设计一个调查表格,把测量的数据填入表中,下一堂课我们进行交流、讨论。
二、第二课时
引言:
为什么现在国家要投入巨额资金,实行退耕还林计划呢?
(提示: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师:
退耕还林计划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环保的重视。
保护森林,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家园。
希望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到这个行动中去。
师:
植物对环境有影响吗?
(提示:
有)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板书: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师:
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对裸地、草地和灌丛三个地方的湿度进行了测量。
四个小组各派一个同学来填写表格,请填上测量数据的平均值。
(教师展示小黑板上学生设计的表格)
学生活动:
(略)
师:
能说出你们的假设内容吗?
(第一、二、四小组假设灌丛湿度最大,裸地湿度最小;第三小组假设草地湿度最大,裸地湿度最小;四个小组都假设早上湿度最大,中午湿度最小)
师:
我们来分析四个小组的数据。
学生分析过程。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很活跃,大家都沉浸在讨论和分析中)
师:
根据四个小组对裸地、草地、灌丛的数据平均值,你们得出什么结论?
师:
根据四个小组早、中、晚的数据平均值,你们又得出什么结论?
师:
四个小组的假设怎样?
师:
四个小组测量都准确吗?
师:
请第三小组的同学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