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山东大联考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2169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山东大联考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语文山东大联考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语文山东大联考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语文山东大联考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语文山东大联考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山东大联考七.docx

《语文山东大联考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山东大联考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山东大联考七.docx

语文山东大联考七

全国大联考

2015届高三第七次联考·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请将试卷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4.交卷时,可根据需要在加注“

”标志的夹缝处进行裁剪。

5.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高考全部内容。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股肱/躬行造诣/粗糙薄饼/厚古薄今

B.箴言/缄默真谛/不啻禁止/情不自禁

C.泥淖/卓越绽放/湛蓝累赘/罪行累累

D.咫尺/炽热腼腆/典型勒令/悬崖勒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洽谈坐落雷厉风行出奇不意

B.扫瞄陷阱谈笑风生别出心裁

C.通缉疏浚纷至沓来彪炳千古

D.流弊杜撰张灯结彩彬彬有理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报告称,全球经济前景面临的风险增加,主要因素有两个:

一是全球贸易持续疲软;二是由于主要经济体的利率在不同时段上调可能引发的金融市场波动。

B.声明指出,中国奉行“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其内涵核心为“四个并重”——即“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

C.“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会址内,这样声情并茂的讲解每天都在进行,游客认真听,举起相机,留下珍贵记忆。

D.自《诗经》开始,沿楚辞、唐诗、宋词、元曲一路走来,天地万象、人间百态被插上一行行韵脚,或铿锵豪迈、或深情委婉,被一波又一波思潮吟咏成诵。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记者从“美丽中国·第二届全国特色生态旅游城市发展论坛”上获悉,浙江庆元从全国两百多个候选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膺“中国避暑胜地”称号。

B.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中村修二,从履历和研究经历看,这个日本科学家只是一个科学界的小人物,这说明科学研究不必一味追求不知所云的领域。

C.“国学热”兴起时间不长,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师资培养都显不足,不少学校缺乏沉下心来钻研的耐心,只好模仿形式,于是便出现了流泪就算教育的情况。

D.用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揭示中国道路的内涵,剖析中国道路的特色,诠释中国道路与历史传统、基本国情的关系,让国际社会理解、认同中国道路。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黄海冷水团是我国东部陆架海最为突出的一个现象,对渔业影响巨大,但我国尚未形成对这一现象的多学科长期连续观测系统。

B.中国高铁不仅运营规模大,而且还具有系统技术全面、造价低、建设速度快,成为“中国速度”“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C.随着改革的有序推进,社会保险双轨制下“待遇差”的矛盾将逐步得到化解,社会保险更好地将体现制度公平、规则公平。

D.覆盖城乡的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建成,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不符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人在自身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教育目的的价值追求应该是把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

教育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中介转化地位决定了教育只能着眼于人的发展。

然而,教育培养的不是抽象的人,不是无价值内涵的人,而应该是作为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人。

实践的人是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和能动的存在物,这表现在以“主体性意识”为核心的自为、自觉、自主、自由、自创等诸多方面。

主体虽然特指人,但人并不因此就能自然而然地成为真正的主体。

即使在某种意义上人都能成为某种意义上的主体,也有一个主体性强与弱的差异。

真正作为主体的人或主体性强的人,必须具有相应的主体价值、主体能力、主体权利、主体义务、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

这就要求人在实践活动中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主体力量,并正确地使用和发挥这种力量。

为此,人就必须客观地认识外界客体和正确地认识主体自身,这是人获得主体力量和主体地位的重要条件。

教育要把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关键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要引导人去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二是要引导人去充分认识和把握自身的价值。

作为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人,他越能科学地认识把握客观规律,越了解客体,越具备实践活动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他的主体力量就越强,就越能适应和超越客观现实。

因此,认识和把握客体,是人确立自己主体地位的必要条件。

但是,认识和把握客体,具备与客体交往的实践活动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只是客观地赋予了人以主体力量和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力量和主体地位能否得以发挥和确证,还取决于人的主体性和主体意识的强弱。

要提高人的主体性和增强人的主体意识,教育就必须引导人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即充分认识人在客观规律和客观环境面前的潜在的巨大能动性。

据此,在教育活动中必须把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来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超越意识。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引导人认识外部世界的规律和人自身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主体化,增强主体适应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自由度和自觉度。

教育只有把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来培养,才能更有效地解决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同时也才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必须把人作为主体来看待和培养,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趋势和现代教育目的的核心。

坚持从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的角度来理解教育目的的价值追求,并依据教育在多大程度上尊重、发挥和发展了人的主体性来审度教育,这为评判教育的现代性提供了一个根本性的价值标准,也为教育实施的全过程提供了一个根本性的指导思想。

(选自扈中平《教育目的论》)

6.下列对“教育”和“教育目的”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着眼于人的发展,能把抽象的人培养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也能把无价值内涵的人培养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

B.教育引导人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并引导人充分认识自己在客观规律和客观环境面前的潜在的巨大能动性,有助于提高人的主体性。

C.引导人认识外部世界的规律和自身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使人更好地适应和改造外部世界,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此。

D.教育要有效地解决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把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来培养。

7.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在社会历史发展和自身发展中都处于主体地位,这决定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处于中介转化地位。

B.参与社会历史实践活动的人具有能动性,他们表现出以自为、自觉、自主、自由、自创等为核心的主体性意识。

C.人们在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后,才能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充实自己的主体力量,并正确地使用和发挥这种力量。

D.不同的人,主体性强弱不同,在主体价值、主体能力、主体权利、主体义务、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方面会存在差异。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人在获得主体力量和主体地位后,才能客观认识外界客体和正确认识主体自身,所以人应尽早成为实践的主体。

B.主体力量较强的人,能科学地认识、把握客观规律,具备实践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适应和超越客观现实。

C.现代教育呈现出把人作为主体来看待和培养的趋势,现代教育目的的核心也在于把人作为主体来看待和培养。

D.评价教育的现代性,最根本是看教育的目的是否是把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其是否注重人的主体性。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与顾丈禄柏述太孺人①节孝书

[清]汪缙

缙慕足下久矣。

逮去岁始一再识面,见足下通怀乐易,与物为春,缙已不言心醉矣。

日者,为家慈乞言,进求旌表状,即蒙备省首尾,且有意收而录之邑志中,缙益感戴无量!

归报家慈,家慈命缙曰:

“吾德薄,恐不足以尘邑志。

虽然,顾先生盛意不可却,汝为吾称述,须尚质直,勿增饰文辞!

”缙唯唯而退。

即拟撰次实迹,归诚左右。

适家慈六十悦辰,且牵率试事,匆匆不克就。

缙敢尽其底里,为长者诵之。

太孺人二十二岁,嫔先考。

阅七年,二十八岁,称未亡人。

于时,大父通议公年老矣,太孺人不欲以昼哭触丧明痛,适舅姑所,多方为好语相劝慰。

太孺人哭于室,泪成河矣,犹戒侍婢勿闻之舅姑,恐伤其心也。

通议公之卒也,子孙环床箦间,谆谆垂训。

至缙兄弟,曰:

“汝兄弟造化,克为贤母子,不复烦我老人也!

”又指缙兄弟谓太孺人曰:

“孙辈长,大必有以报汝,但我老人不及见矣。

太孺人育三子一女,恩勤备至,家事自丝粟以上皆身亲之,不以经缙兄弟心,使缙弟得以一意于学。

比长,二弟名大鏊者稍佐家事,分太孺人劳。

久之,太孺人命以赀为州佐,缙则攻举业;于举业外颇喜著述,太孺人不禁也。

逮缙屡踬②场屋,太孺人亦不因是咎缙。

三弟缑,有子云,有沉博绝丽之嗜,故下笔能为徐庾家言,弃举业不事,太孺人亦不强也。

太孺人于缙从游之人,察之尤密。

见缙兄弟与善士游,则大喜。

然患缙之负气,不能下人也。

每戒曰:

“儿其痛自折节,勿以气凌人,失此佳客也。

”缙与客语,时有争气,入侍太孺人,太孺人即得之眉睫间,因曰:

“好友难得也,儿当思我此言。

”缙兄弟与常儿处,太孺人即不乐。

且曰:

“儿当下帷发愤,顾安得碌碌与此曹相混?

计田舍,逐酒食,徒隋人志气,无为也!

”以是缙兄弟虽愚无知识,要不敢自菲薄,恒思奋发,以文誉流通乡邑,博太孺人欢。

然则太孺人端操植节,雅宜丽金雘③而名缥囊④矣。

今托大手笔载于不刊之书。

(有删改)

  [注]①太孺人:

作者母亲。

②踬(zhì):

遇事不顺利。

③金雘(wò):

指丹黄。

④缥囊:

用淡青色的丝绸制成的书囊。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蒙备省首尾          备:

仔细

B.适舅姑所           适:

恰逢

C.太孺人亦不因是咎缙      咎:

责备

D.每戒曰            每:

常常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作者的母亲贤惠的一项是

  ①阅七年,二十八岁,称未亡人 ②犹戒侍婢勿闻之舅姑,恐伤其心也 ③汝兄弟造化,克为贤母子,不复烦我老人也 ④弃举业不事,太孺人亦不强也 ⑤勿以气凌人,失此佳客也 ⑥今托大手笔载于不刊之书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请托文章。

虽然作者与顾先生见面不多,但作者早就生发了对顾先生的敬仰之情,感激顾先生的好意,并向其表达诚心。

B.作者的母亲二十二岁时嫁给作者的父亲,作者的父亲去世后,作者的母亲异常悲痛,但为了不让公婆伤心,她还用好话安慰公婆。

C.作者的母亲不让几个儿子为家事分心,让几个儿子都专心放在学习上,但作者在仕途上的发展却不顺利,作者几次科举考试失利。

D.作者的母亲渴望儿子们上进,对作者所交往的人观察得很仔细。

看见作者兄弟和善良的人交往,就很高兴;和不善良的人交往,就发话告诫。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吾德薄,恐不足以尘邑志。

虽然,顾先生盛意不可却。

(5分)

(2)孙辈长,大必有以报汝,但我老人不及见矣。

(5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8分)

题长蘅次醉阁①

[明]程嘉燧

为爱檀园开北阁,两回三宿小房栊②。

坐深曲洞香灯焰,睡美疏棂③晓日烘。

白拂花飞方丈雨,素屏滩响一床风。

但名次醉犹嫌俗,合作禅栖住远公④。

  [注]①长蘅:

李流芳字。

李为万历丙午(1606)举人,与程嘉燧、唐时升、娄坚等均有诗名,时称嘉定四先生。

次醉阁:

檀园中的阁名。

②栊:

窗户。

③棂:

窗格。

④合:

应当。

远公:

慧远,东晋高僧。

全句意为,唯有像慧远这样的高僧才最适宜住在这间阁子中。

(1)诗人“爱”檀园,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请简要分析。

(4分)

(2)本诗末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请指出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高余冠之岌岌兮,    ▲    。

(屈原《离骚》) 

(2)乌鸟私情,    ▲    。

(李密《陈情表》)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

(王羲之《兰亭集序) 

(4)    ▲    ,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几处早莺争暖树,    ▲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念去去千里烟波,    ▲    。

(柳永《雨霖铃》) 

五、(12分)

16.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0字。

(4分)

据媒体报道,科学家在摩洛哥发现了一块陨石,该陨石将太阳系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万年。

美国科学家在摩洛哥的一处沙漠地带发现一块1.49公斤重的地外陨石,这块陨石被认为含有一种最古老的固态矿物质元素,而这种矿物质元素是随着太阳的诞生而产生的。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一种技术,对该矿物质元素展开铅同位素测定后发现,这种矿物质元素形成于45.682亿年前,因此这块陨石成了人类迄今发现的最古老陨石。

17.下图是花样滑冰女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画面。

请仔细观察,对画面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

要求:

使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4分)

18.有媒体对今年某地自然景区和人文景区的客流量做了调查,发现传统自然景区接待游客总量有所下降,同比减少了24.4个百分点;人文景区游客数量猛增,今年同比增长了83.33个百分点。

人文景区的游客数量超过了自然景区的游客数量。

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请简要点评。

要求:

①观点明确;②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③不超过35字。

(4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渡  船

林斤澜

我离开温州三十多年,有时候会忽然梦见渡船。

有几年我住在蝉街外婆家里,蝉街不一定因蝉多得名,整个小城都在蝉声中过三伏天。

蝉成日喧叫,但它悠悠的单调的声音,却浸透了寂静。

春天时节,绵绵的春雨空档里,漏下黄黄的阳光,我会忽然心慌起来,这种心慌,土话叫作“摇翼”,很形象。

我一“摇翼”就赶紧跑出去,跑出悠悠的寂静去。

跑出了三角门,跑过“存厂”,穿过田野,来到城外淡绿的河边,河面上横着一条粗绳,绳下一只红漆渡船,方方的平底的渡船。

挑担的赶牛的都好稳稳当当上船,自家拉着绳子过河。

船常常闲着,我独自慢慢地过来过去。

离开温州前几天,特别去坐渡船。

离开是有目的地,但是千里迢迢,战火漫漫,没有一点把握。

实际还是个小孩子的心,觉得渡船渡到河中央,就好比到了生身之地的怀抱中间,心就静定下来,暗暗朝拜音乐女神,誓不变心。

去年我回到温州,住在松台山下的华侨饭店,当然是新楼,有水电,有沙发,有卫生间,有厅有堂有花圃。

松台山脚还有个居高临下的剧院,晚上要仰起头来看电光灯。

蝉街的河没有了,和闹市五马街连接起来。

城墙和三角门早就扒平了,我顺着马路走到城外,城外还是马路,“存厂”变成了工厂。

马路的背后,寻着了田野,寻着了河,但河上没有绳,没有渡船,没有平底的方方的红漆渡船。

有回过一条江,渡船是只老式两头翘大木船,安装了个马达。

拎菜篮的,背书包的,拿着伞的老人家,一会儿站满了船舱船头。

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裤脚卷到腿肚那里,肩上背枪一样一条空扁担,扁担头上缠着空口袋。

大家好像都认识,有人笑着说:

“钞票赚着了。

”女孩格格一笑,把头一扭,眼睛里的得意闪电一样。

满船是多年思念的乡音,满船是思念里没有的说话:

“钞票,钞票”,“赚着,赚不着”……四面的人声里,忽然有一个低音撞到我耳朵里,碰着我不晓得哪一条筋,一个名字跳了出来,我冒叫一声,两声……一个白发苍苍,瘦脸黑黑的人站在我面前。

一分钟以后,两人都认出来是三十多年前的老同学。

他的低音浑厚,当年他的本事是从上衣衣兜里抓出一支笔,有时甚至是一把牙刷,就指挥我们唱起响亮的“枪口对外,齐步向前!

我们真真肩并肩走向战场。

“我是海岸的哨兵”,“拿起鸟枪、铁锤、剪刀、石头、火炮……”想象中,我们和日本鬼子巷战,肉搏,白刃相见。

我问他这些年在干什么呢?

他说修理单车摩托直到拖拉机。

他说他过了青年时期,才明白自己秉性不爱活动,根本也不是音乐材料。

他转过头去看江水,好像在问,当年的路是自己选择的吗?

那时候自己会选择吗?

同学朋友一个个不像浪连着浪吗?

一个个叫浪推着走,叫浪卷进去了……路,大半是时代决定的。

不过我还是想我那条小河上的渡船,拉着河面上的粗绳到了河中央,祈求养育我的大自然,给我启发,帮我下决心。

我打听哪里还有平底的方方的渡船。

他惊讶起来,用眼角睃着我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渡船,也没听说过,怎么会有四方的船呢?

刹那间,他疑心我做梦,我疑心他健忘。

我常常从松台山下,走过蝉街五马街。

一路人撞人,从人缝里插过去,耳朵边嗡嗡地全是乡音,不过一个人也不认识。

乡音满街满城,好比潮水,带泥带沙带泡沫带残渣的浑沌沌的潮水,我不熟识。

立刻从大街转进小巷,走石板路,推开油漆剥落的双扇前门,或是单扇白木变黑了的后门,走进潮湿的院子,走上苔藓镶边的石阶,走进幽暗的厢房,或是楼板晃晃的楼房,坐下来喝新鲜的绿茶,吸红牡丹香烟,和老朋友悠悠闲谈。

但方方的平底的红漆渡船呢,没有人爽爽快快肯定有过,多半是怀疑,是稀奇,是搜索记忆。

我也糊涂起来了,莫非把庄子的方舟,或者圣经的方舟,掺杂到多年的乡思里去了。

我多住了些日子,认识了一些青年,我听见三四苯并芘、信仰危机、意识流、蒙太奇……这都在小巷里的斗室里,好比水潭,这里有寂静,有清澈,有深沉,有“摇翼”的心慌,有明天的梦。

我又离开温州时,更加相信过去有过方舟,挑担的赶牛的都能够稳当站着过河,也站过心慌的少年。

我相信现在也会有,只不过一时说不清在哪里。

方方的平底的红漆渡船呀,我还要寻你,也许明天就会心慌起来,千里迢迢回去寻你。

(摘自《林斤澜散文选集》,1984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19.“渡船”有着怎样的含义?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分)

20.本文写了“我”哪几件与渡船有关的事?

请简要概括。

(4分)

21.文中写了“我”偶遇三十年前的老同学,有什么作用?

(4分)

22.“我”找不到渡船,有人说这渡船不存在,有人说渡船被人们遗忘了,你对此有何看法?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眼镜熊是南美洲的特产。

因为眼镜熊的眼睛里能分泌出一种昂贵的香腺,所以经常遭到人类的捕杀。

眼镜熊极难对付,人类就利用它的恻隐之心,来对它进行捕获。

人类派出一个人跟踪眼镜熊,一旦被眼镜熊发现,那人就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还得伤心地流眼泪。

此时,眼镜熊的怒气就会立即消失,并且它也会跟着流泪。

待它决定放弃对人的攻击时,潜伏在一边的其他人就将眼镜熊制伏。

就这样,眼镜熊的数量日益减少了。

慢慢地,这一古老的、用流泪的方式来激起眼镜熊恻隐之心的捕熊方法,终于失传了。

现在,眼镜熊不但都成了“瞎子”,而且眼睛里的香腺也没有了。

要求:

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015届高三第七次联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1.B(Bzhēn/jiān,dì/chì,jìn/jīn;Agōng,zào/cāo,báo/bó;Cnào/zhuó,zhàn,léi/lěi;Dzhǐ/chì,tiǎn/diǎn,lè)

2.C(A奇—其;B瞄—描;D理—礼)

3.C(A分号改为逗号。

B破折号改为逗号。

D“或铿锵豪迈”后面的顿号改为逗号)

4.D(D诠释:

说明;解释。

A脱颖而出:

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

适用对象错误。

B不知所云:

指语言紊乱或空洞。

不合语境。

C不管:

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后面往往有并列的词语或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下文多用“都、总”等副词跟它呼应。

应该改为“无论”)

5.A(B成分残缺,可以在“建设速度快”后面加“的优势”。

C语序不当,把“社会保险更好地将体现制度公平、规则公平”改为“社会保险将更好地体现制度公平、规则公平”。

D结构混乱,把“不符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改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或“不符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

6.C(A“能把抽象的人培养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也能把无价值内涵的人培养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理解错误。

原文只是说“教育培养的不是抽象的人,不是无价值内涵的人,而应该是作为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人”,并不涉及转化的问题。

B“充分认识自己在客观规律和客观环境面前的潜在的巨大能动性”就是“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选项将二者表述为递进关系,故而错误。

D表意与原文不符。

原文“有效”前有“更”字修饰)

7.D(A“这决定了”强加关系。

B“表现出以自为、自觉、自主、自由、自创等为核心的主体性意识”理解错误。

根据文意,自为、自觉、自主、自由、自创等是“主体性意识”这一核心的具体表现。

C“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后,才能……”理解错误。

根据文意,人们在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前就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主体力量,并正确地使用和发挥这种力量)

8.A(“……,才能……”颠倒了条件关系。

且选项中的因果关系不成立)

9.B(适:

到……去)

10.A(A均为介词,替。

B连词,并且/副词,将要。

C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助词,的。

D介词,因为/介词,用)

11.C(①叙述作者母亲七年后失去丈夫;⑥请托顾先生把自己的母亲载入县志)

12.D(“和不善良的人交往”错,应是和普通的人交往)

13.

(1)我德行浅薄,恐怕不值得污染县志。

虽然这样,顾先生的美意不可推辞。

(得分点:

尘、虽然、盛意、却)

(2)孙辈们长大了,一定有什么来报答你,但我来不及看见了。

(得分点:

长、必、有以、不及)

  参考译文:

我仰慕您好久了。

直到去年才见一两次面,见到您怀抱旷达,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我嘴里不说,心里敬仰极了。

前次替家母请求(写)文章,求您写旌表状,就承蒙您详细地问到始末,并且有意收录文章在县志中,我更加无尽地感激!

回去报告家母,家母命令我说:

“我德行浅薄,恐怕不值得污染县志。

虽然这样,顾先生的美意不可推辞,你替我叙述,要崇尚朴质平实,不要增加修饰的文句!

”我答应了退下来。

就打算写出实际情况,向您表达诚心。

恰逢家母六十岁生日,并且连带了考试的事,匆匆不能完成。

我冒昧尽力把其中的情况给您写出来。

我母亲二十二岁嫁给我父亲。

过了七年,(我母亲)二十八岁,我父亲去世。

在这时,我祖父通议公年纪已老,我母亲不想因为白天哭泣触动祖父失去儿子的悲痛,到公婆的住处,想尽办法用好话劝慰他们。

我母亲在室里哭泣,泪流成河,还告诫婢女不要让公婆听到,怕伤了他们的心。

我祖父通议公去世时,子孙环绕床席边,谆谆垂示告诫。

到了我们兄弟,说:

“你们兄弟幸运,能做贤母的儿子,不再麻烦我了!

”又指我们兄弟对我的母亲说:

“孙辈们长大了,一定有什么来报答你,但我来不及看见了。

我母亲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非常慈爱辛劳,家事从衣服、粮食以上都是亲身去做,不来使我们弟经心,使我们兄弟全心放在学习上。

等长大了,二弟大鏊逐渐帮助做家事,分担我母亲的辛劳。

过了很久,母亲让二弟捐州佐的官,我就专攻科举考试;在科举考试外很喜欢写作,我母亲不禁止。

等到我屡次考不取,我母亲也不因此责备我。

三弟缑,有个儿子叫云,有“沉博绝丽”的爱好,所以下笔能做(像)徐陵、庾信的文章,放弃科举考试,我母亲也不勉强。

我母亲对我交往的人,观察得尤其细密。

看见我们兄弟和善良的人交往,便很高兴。

但是担心我负气不肯居人之下。

常常告诫(我)说:

“你应该自己降低身份,不要用气势来压别人,失去这个好的朋友。

”我和客人说话,时常有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