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学本真课堂教学模式解读和操作说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1921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学本真课堂教学模式解读和操作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学本真课堂教学模式解读和操作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学本真课堂教学模式解读和操作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学本真课堂教学模式解读和操作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学本真课堂教学模式解读和操作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学本真课堂教学模式解读和操作说明.docx

《四学本真课堂教学模式解读和操作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学本真课堂教学模式解读和操作说明.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学本真课堂教学模式解读和操作说明.docx

四学本真课堂教学模式解读和操作说明

“四学”本真课堂教学模式解读及操作说明

“四学”即自学、互学、展学、查学。

在真教育理念下.“四学”本真课堂的基本含义就是学中心、生为本、求真知。

课堂建构要求回归生态.尊重学生求知规律.重视教学自然生成.践行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

一、理念解读

“四学”本真课堂的核心理念是相信学生、解放老师、发展师生.学生是多元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师生共长的学堂。

积极倡导“三观”.即人本教育观、学本教学观、生本学生观。

“四学”本真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实现“三个变化”:

在学生认知上.从学会变会学;在情感态度上.从厌学变乐学;在课堂质效上.从平淡低效变优质高效。

“四学”本真课堂的价值追求是实现“幸福教育梦”.即学生体验成长幸福、教师收获成就幸福、家庭享受成功幸福。

二、理论支撑

1.建构主义认知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建构的.而不是接受传输而来的.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过程就是对事物求真的认知过程。

而学习者是否拥有问题意识是产生意义建构的关键。

知识建构的动力来源于“知”与“不知”之间的矛盾.意义的建构活动是由问题所激发的。

而“四学”课堂就是对问题本质揭示的求真过程.自学部分设疑寻真、互学部分析疑探真、展学部分质疑辨真、查学部分释疑明真。

2.金字塔学习理论。

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学习金字塔表明.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与学习方式有关.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

自学、互学、展学、查学与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对应.是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四种学习形态。

自学具有自主性、独立性;互学具有交往性、互助性;展学具有开放性、探究性;查学具有诊断性、发展性。

3.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倡导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生本教育也认为教育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教学要强调学生主动发展.激昂学生生命.挖掘学生潜能。

课堂要求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进而不教而教。

而“四学”课堂流程充分体现了学中心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四学”本真课堂是学案导学、学生自学、同伴互学、教师助学的和谐统一。

三、流程操作

“四学”本真课堂环节由“自学、互学、展学、查学”四个模块组成。

自学:

导入、独学;互学:

对学、群学;展学:

全班大展示;查学:

学案整理、反馈检测。

模块一:

自学.包括新课导入和学生独学。

在教师简单导入.明确课堂学习内容和目标之后进行独学.完成学生个体自主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个体解决不了和解决不好的问题。

(一)新课导入:

指的是新课开始前教师的导入.这是“四学”模式的首要环节.重在明确学习内容和需达成的学习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教师作好激励和唤酲.为学生进入独学环节作好准备。

这在整个教学中是一个重要步骤.但时间宜短不宜长。

(二)独学:

指的是学生个体的独立学习.这是“四学”模式的基础环节。

独学时.学生以导学案为抓手.以问题为主线.并运用双色笔就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标注.为后续互学和展学提供物质保障.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四学”课堂都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

要明确所有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也主要指学生的自学能力。

操作原则与要求:

1、学生在自学阶段.要全神贯注.积极投入.做到静、专、思.要实事求是.不抄袭、不弄虚作假.要有自己的独学成果.有自我见解和困惑标记。

2、教师在自学阶段.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做到适时点拨指导.完成第一次学情调查.为学生进入互学提供选择性参考.并对各组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即时性点评。

3.根据教学情况和学段实际.独学部分也可安排在家中或课前完成.但要确保独学效果.需通过有效课堂评价和小组建设来引导学生养成高度自觉的习惯。

模块二:

互学.包括对学和群学。

在独学基础上.对个体和对子互学时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通过小组群学达成共识.整理学习成果.标记出小组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

(一)对学:

指学习小组内同质学生的合作学习。

对学是同层次学生根据独学相关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主要包括独学成果的分享.解决独学未能解决的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不断提升.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群学:

指学习小组内部学生间的相互学习.是小组同学对有关问题的讨论、交流.包括小组学习成果的分享、小组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疑难问题的探讨.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任务的合作完成等。

同时.群学还要形成组内共同意见.群学在课堂上一般安排在独学或对学之后。

操作原则与要求:

1、学生在互学阶段.要实现三步提升:

收获分享—质疑求证—探究提升。

互学阶段.要求每位学生都是有备而来.踊跃发言.通过对子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2、教师在互学阶段.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要参与到小组同学生一起探究.适时点拨指导.既了解问题的生成情况.也带动小组的研讨氛围。

3、群学要发挥学科小老师的作用.小老师要通过集中讲解、黑板演绎、有效分析、个别指导等方式帮助各对子最大限度解决彼此的困惑和问题。

同时.小老师还要收集群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将学习收获和疑问板书在展示区.并对即将开始的展学进行组内分工和预演。

4、教师在组内群学时.要进行第二次学情调查.调查的方式可以是教师巡视指导或学习组长的反馈。

教师就群学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小组备展情况.灵活调整预设的展示安排.以确定大展示的内容、时间和方式。

模块三:

展学.即全班大展示。

在充分自学和互学后.大部分学生掌握了70%—80%的知识内容.剩下的共性问题将通过展学来解决。

展学也是知识生成和能力提升的过程.全班学生通过交流与质疑、合作与探究.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

全班大展示:

大展示是“四学”本真课堂的关键环节。

通过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来展示组内形成的成果.以达到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目的。

教师要有全员学生参与的意识.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无拘无束的“动”.随心所欲的“说”。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阐述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

展示过程是解决共性问题和引领提升的过程。

解决问题就是要做到共性错误有纠正.共性疑难有突破.课堂生成有收获。

引领提升就是要在展示过程中体现方法思路、规律总结、思维情感的有机统一。

展示形式:

主要有书面展示、口头展示、行为展示等。

书面展示.要求学生能将展示的内容条理化.反映问题的要点和逻辑关系.便于其他同学阅读和理解题意及解题过程;口头展示.要求学生在讲解、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用简洁、流利和通俗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能选择较好的切入点阐述自己的观点;行为展示.要求通过适当形式的表演.形象说明一些道理.让其他同学在快乐中领悟问题的实质。

操作原则与要求:

1.展示不是对导学案上所有问题答案的重复讲解.而是对互学和群学中没有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全班大展示是一个再学习和提升的过程.因而.展示要突出“四性”.即问题性、层次性、互动性、创生性。

2.学生在展示阶段.要动作迅速、声音适中.分享群学学习收获.充分暴露问题.主要展示学习的重难点、疑惑点、易错点和生成点等。

3.展示开始前.教师要分别对展示和听展学生从站位、姿式、声音、板书、展示形式.以及展示内容分工等提出具体要求。

4.展示过程中.教师的评价要有即时性和激励性.做到评价小组与评价个人相结合;要设计科学的记录方法.做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达到人人参与评价.以评价促管理的目的。

5.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课堂教学智慧将在展示环节受到严峻考验.这是考量教师综合素质的最关键环节。

大展示过程中.当学生的思考停留在浅层次、甚至偏离主题时.教师要适时追问、点拨、启发、引导;教师要及时评价各小组的展示情况.激励学生始终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6.教师的主导还体现在对重难点问题和深度生成性问题相对系统讲解策略的把握。

依据学习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等不同要求.教师要在备课时有针对性对有关问题做好充分预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无法或无力达到的目标要求教师要主动干预.特别是思路、方法和规律性问题老师还要进行相对系统讲解.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思维拓展能力。

模块四:

查学.包括学案整理和反馈检测

通过大展示.学生要整理学案.教师要组织反馈检测。

反馈检测有很多方式.如对子测评、小组长检查、教师抽查、达标测试、开放性研究小课题等.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

(一)学案整理:

整理学案.主要包括对疑难问题、个性化重难点、生成性知识的整理和知识系统梳理.将这些内容书写在纠错本或导学案的设定位置.并就重点内容用双色笔做好标记。

整理学案.一方面是落实课堂上学习内容.获得生成性知识;另一方面是为学生以后的复习提供有针对性的资料。

(二)反馈检测:

达标检测主要是让学生在检测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及时纠正.教师既要重视检测题的设计.又要重视对学生检测过程的检查和反思.以便检测出真实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课堂高效。

操作原则与要求:

1.反馈检测一要做到“精选”.能体现本节课的重点.重视基础的夯实;二要做到“分层”.训练题一般按由易到难5:

3:

2的结构来设计.以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三要“限时”.确保5—6分钟完成.真正做到“堂堂清”。

2.通过反馈检测.教师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第三次调查。

分析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作为下节课课前反馈和单元检测的依据。

标注本节课导学案预设之外有价值的生成性知识.作为二次备课的有效补充。

查学除了有学案整理和反馈检测两个环节外.它的重要功能在于贯穿“四学”课堂始终的学情调查。

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自学过程.特别要及时掌握学生自学时导学案的完成情况.互学时问题暴露和生成情况.反馈时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等.能依据学情及时改进课前预设.调整教学方案.以达到有的放矢.提高课效。

“四学”本真课堂流程用模块形式呈现.旨在阐释打造优质课堂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形态.学校可根据学段、学科、课型的不同进行有机整合。

在确保教学完整性的前提下.模块的时间可以灵活安排.模块内的基本环节可以融合。

四、技术说明

小组建立和建设

学习小组是“四学”课堂最基本的组织单元.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活动.都是通过学习小组来完成的。

无论是预习中的自学、对学、群学.还是展示中的倾听、质疑、辩论.学习小组和学习主体都形影相随。

(一)小组的建立

1、分组原则

小组划分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同质结对.异质帮扶”的原则.每班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若干学习小组。

组内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个性化和互补性.组与组之间以同质为宜.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还要考虑男女比例分配适中、学生性格搭配合理、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适度结合等。

小组座位安排一般是特优生居中.优秀生和待优生在两边.这样便于同质学生之间以及不同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各小组成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评比.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小组之间的实力等出现较大问题.就应该及时调整和重建。

2、分组方法

学习小组的人数因学段高低不同而不同。

根据学生年龄大小和自主性强弱等因素适度增减。

每班分6—8个小组为宜.每组以6—8人(最大可能保证组员数为偶数)为佳;按学习习惯和成绩分为A、B、C三类.6人形成AA、BB、CC的组内成员结构。

A类学生称做特优生.B类学生称做优秀生.C类学生称做待优生.A、B、C类学生既有个性发展的类似性.又有学习程度上的差异性.有利于实现A对A、B对B、C对C的分类合作交流.以及A教B、B教C的目的.使每个人都能实现“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

这样利用学生间的差异资源.进一步优化了班内、组内学生的学习环境.有利于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3、基本机构

角色

职责要求

角色要求

组长

管理小组全面工作

安排组内成员分工.明确组员职责

协调组内成员各项工作

学习成绩优秀.

组织能力强.

有一定的协调能力

副组长

协助组长工作.组长不在时主持组内工作

安排对学、掌控群学进程和时间

学习成绩优秀.有责任心.有管理能力

纪律委员

负责监督管理本组学习纪律.

监督本组成员维护班级公约.遵守班规

有正义感.有责任心.能坚持原则.自律性强

卫生委员

负责本组的卫生工作.包括擦黑板.课桌的整理.课前课后的桌椅的摆放

有责任心.讲究卫生.有一定的号召能力

记录员

负责抄写本组要展示的内容.检查小组成员学习笔记.记录本组每天的得分失分情况

学习态度认真.有服务意识.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学科代表

负责某一学科的学习指导与作业检查

对某一学科感兴趣.或某一学科的成绩优秀

……

……

……

做到每一个组员在小组内都承担一定的工作.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4、小组培训

小组培训的内容包括小组管理的方式方法、课堂流程的把控、课堂活动的组织安排、导学案的检查批改等。

小组培训要做到班主任培训和科任教师培训相结合.全班定期培训和课前临时培训相结合。

在开学和班级组建之初.班主任每天都要关注小组长的管理工作.抽时间与小组长座谈.了解他们在小组管理中的困惑.帮助他们增强小组的荣辱感.教给他们指导管理小组的方式方法.特别是帮扶组内特殊同学的方法.为他们排除管理中的困难。

创设交流平台.让小组长及时交流各自的经验和困惑.增长小组长的管理智慧。

小组长也要定期召开小组成员会议.总结小组工作.表扬优秀组员.帮助待优组员。

每周班主任应结合任课教师的意见、学生的评价以及日常工作评选出优秀小组.让小组成员因努力而有所收获.获得奖励.从而对工作保持高度的热情。

(二)小组的建设

1、文化建设

小组文化分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两种形态。

有形文化一般指值日本、组牌、组训、教鞭、粉笔盒、粉笔擦等;无形文化主要指小组目标、组规、小组集体荣誉感、组内风气、组内人际关系、组长威信等。

有形文化是表象.可临时建设、强制强定;无形文化是本质.需长期积累.有感染作用。

有形文化是无形文化的反映.无形文化通过有形文化表现出来.两种小组文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小组内每一个角色一定要通过自主申报与大会竞选相结合的方式产生。

小组组建之初.组长首先要带领组员确定组名、组号、组歌、组牌、组誓词等.组名要体现学校的主流文化.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

其次.组长要带领组员依据教师的指导.制定详细的组规公约.其内容涉及常规的到校、卫生、午休、纪律.以及课堂的参与、学习状态、作业等。

第三.小组要召开每日反思会.由组长每天反思小组成员表现.有表扬、有批评、有鼓励、有鞭策。

小组还要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开组会、座谈、游戏等.和谐组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小组凝聚力.促进组内同学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协作.形成团结向上、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组风。

2、评价考核

评价要坚持“四性”。

坚持及时性:

当堂的评价当堂公布.当天的评比当天公布.不能让组员等待一周排名出来之后才知道自己加了哪些分.扣了哪些分;坚持客观性:

加分、扣分应坚持标准统一.对个别重大贡献者可以事先通过组规约定额外加分.如发表了文章、获得了大奖、参加了大型活动等;坚持公正性:

安排值日组长进行值日.组长和所有的组员要加强督查.确保加分、扣分都按要求进行.确保没有徇私舞弊.如遇加分、扣分纠纷.一般由组长裁决;坚持激励性:

评价对事不对人.坚持以激励为主.弘扬正气.鞭策后进。

评价内容包括协作过程和协作结果两方面。

协作过程主要体现在小组是否有较强的凝聚力.协作结果主要体现在是否达到了既定的学习目标。

评价考核要做到五看:

一看小组成员关系。

组员与其他成员是否协作愉快、是否愿意帮助别人、是否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二看与他人的信息交流。

看信息沟通的频率和数量、信息沟通是否准确.理解他人是否有困难、是否相信他人对自己观点的评价、是否强烈希望自己与他人形成情感共鸣;三看学习的投入。

是否有强烈的愿望表达自己.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时是否充分.倾听他人的讲解是否认真.是否坚持不懈完成任务;四看问题解决质量。

问题本身是否有价值.个人对问题解决的贡献是否突出;五看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是否深刻熟练.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基本技能是否掌握。

评价考核要注意个人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如设立学习小组全体组员共享的最佳小组合作奖.设立个人享有的最佳表现奖、优秀个人奖等。

对学习小组的评价应着眼于过程.对组员的评价可侧重于结果.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习小组和个体成员的学习积极性。

小组每节课一次评分.每天一次小记.每周一次小结.每月一次评比。

分数和小组间的测评是评先评优的依据。

可以设定各种荣誉称号(优秀组长、优秀课代表、展示高手、点评专家等等).全班每周评选一次.设立专栏.贴照片进行公示激励。

评价方式主要包含两个层次。

一是科任教师对小组的评价.一是其它小组对本组的评价。

教师评价和组间互评都应坚持“四评四看”:

评预习检查.看导学案完成情况;评对学群学.看小组成员参与度;评课堂展示.看主动展示人数与质量;评对其它小组的质疑.看质疑数量和质量。

评价还要坚持做好总结.小组长要坚持在每节课、每天、每周对每位组员的分数进行总结。

科任教师要在每个环节、每节课结束时进行小结。

班主任总结公示每周评选出的上周最佳展示组员.最优小组及其成员.并在班会课上进行表扬。

每月评选出上月的最佳展示组员.最优小组及其成员.并贴照片公示激励。

同时要算出每位组员的课堂综合表现得分.并将电子文档上交教务处.参与学生本月明星评比。

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

导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学习.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编写的供学生在学习中使用的学习方案.是对教材的细化、补充和延伸.是教、学合一的载体.是学生进行自学、互学、展学、查学和教师组织课堂活动的抓手。

“导”是指导、引导.对学生各个学习环节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引领。

“学”是自学、互学、展学和查学过程的体验和提升。

(一)导学案的基本要素

1、学习目标:

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为课时目标.制定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

学习目标要具体、明确.能达成.可检测.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是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载体.要依据教学计划安排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要以问题的形式呈现.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3、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要具体、实用.要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

既要有学习方法的指导.也要有研究方法的指导。

4、学习过程:

包括独学、互学、展学、查学四个模块.各模块要有层次.形成梯度。

独学、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全班大展示、整理学案等环节的操作指导、启发点拨均应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构成.在导学案中有体现.以强化基础知识落实、基本技能培养、基本经验积累以及情感个性张扬。

5、反馈检测:

检测题的设计.要与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相一致.体现针对性和层次性。

对完成作业与练习的数量、质量、时间.要有明确具体的要求。

6、总结反思:

要指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构建知识体系.掌握学习方法。

同时还要反思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矫正和弥补。

(二)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1、课时性原则:

按课时编写导学案.科学把握课时学习量.增强学习针对性和计划性.促进课时学习目标达成和课堂学习效益的提升。

2、主体性原则:

导学案要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导学案中的导引性问题.自主走进教材.入情入境.在“做”中学。

3、导学性原则:

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设计导学案.从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研究学情入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学法指导.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问题性原则:

学习内容要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问题设计要精到.形式要多样.问题要有利于学生自主走进课文或情境;要防止把导学案弄成“习题集”或“练习册”。

5、层次性原则:

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学习内容.要体现知识的生成过程.要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螺旋式上升.同时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三)导学案的编写流程

导学案的编写应该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要在教师个人独立钻研、设计的基础上.开展集体备课.最终形成实用的导学案。

一份好的导学案要经历主备——试做——集体讨论修改才能最后定稿。

后续教学还要根据课堂使用情况不断修改完善.特别要注意采纳学生在使用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1、确定主备教师和审核人:

根据备课组长的分工.确定各部分主备教师和审核人。

2、主备教师备课:

主备教师根据本学科导学案的设计要求.按分配的任务精心编制.完成导学案初稿。

3、集体审稿:

主备人将导学案初稿发给本学科教师.由备课组长召集全组教师集体审稿.提出修改完善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对导学案初稿进行修改完善.完成二稿。

4、审核人定稿:

主备教师将导学案二稿交审核人审查、勘误、进一步完善.然后定稿。

5、领导审批:

定稿的导学案.须经分管领导审批签字后方能付印。

评价的要求和策略

评价是引领.是课堂优质高效的法宝。

做好课堂评价工作.能激发学生自主高效学习.使学生在课堂上能长期保持“善于交流.勇于展示.敢于质疑”的积极状态.能充分挖掘学生个体潜力.发挥学习小组的最大动能.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形成个体之间、团队之间良性竞争。

(一)评价的要求和形式

本真课堂评价的基本原则要在“发展、转变、维度”上落实要求.促进“两个发展”.就是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落实“两个转变”.就是要由原来关注教师的“教”转变到关注学生的“学”.从关注“具体的教材教法的研究”转变到“关注有效的学法指导的研究”;体现“六个维度”.即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拓展的宽度、互动的温度、生成的高度。

1.教师评价:

指用激励性语言或描述性语言对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知识掌握的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表述.侧重于评价学生发展性领域的表现。

2.自我评价:

本真课堂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定好自评标准或明确自评项目、内容。

一般高年级学生可以结合学习目标进行自我评价.或者小组独立开展自我评价。

不过这需要经过一定训练之后才能达到。

3.生生评价: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小组合作学习是他们交流想法的最好时机。

特别是对子检查或“对学”者互查最为重要。

检查时.对子间互换导学案.通过检查对方导学案上有关双色笔标注的问题.看是否已经过关.并将结果反馈给对方。

(一)评价的策略和方法

1.课堂流程评价:

自学依据学科要求.按照导学案自学步骤进行独立自学.学习投入认真.能够独立、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自学任务;互学不说与课堂无关的话.对子互动.轻声细语.小组讨论.积极踊跃.有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尊重他人.互帮互学.主动帮助别人、请教别人;展学依据展者和听者的参与状态。

板书字迹工整.内容准确.能用彩笔突出重点。

评价学生大方得体、声音洪亮、语言精练。

质疑学生见解独特.提出问题思维性强。

展示和质疑态度诚恳.微笑宽容.能虚心倾听。

查学可以是教师全查或抽查学生导学案.看其完成的质量。

也可以是对子之间的互查。

2.导学案的使用评价:

对导学案使用可以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进行评价。

课前.教师通过批阅部分或者全部导学案对小组或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做好新课前的学情调查;课中.教师主要通过即时性、激励性评价方式来促进小组或学生有效使用导学案;课后.教师通过批阅导学案或者通过各组学习组长反馈导学案的遗留问题.进一步评价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3.小组综合性评价:

这是本真课堂上学生评价的主体性内容。

从评价时间上.可以体现堂堂评、日日评、周周评、月月评;从评价对象上.可以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