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氢氧化钠变质.docx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氢氧化钠变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氢氧化钠变质.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氢氧化钠变质
《专题复习氢氧化钠变质》微课教学案例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中学陈秀靖
教学对象:
九年级化学学科中考专题复习《氢氧化钠变质》
微课资源:
《专题复习氢氧化钠变质》
微课介绍:
《氢氧化钠变质》变质问题是中考复习过程中的重点,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考查到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这三种物质是九年级化学中最重要的酸、碱、盐类物质,这一问题考查也是中考中的重点内容,在中考中各个题型中都有所考查,但是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在怎样检验氢氧化钠变质、氢氧化钠变质程度以及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的除杂方法的选择上很容易混淆,所以本课专门就这几方面进行剖析,让学生系统的理解并掌握氢氧化钠变质的问题。
环节一:
通过怎样保存氢氧化钠这一问题,引出氢氧化钠变质这一专题。
环节二:
总体提出关于氢氧化钠变质经常考查的三个方面。
环节三:
通过对碳酸钠的三点化学性质来分析检验氢氧化钠变质的三种方法,并且要求学生会设计实验方案。
环节四:
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用酸、碱、盐溶液都以出现明显的实验现象,需要注意的是当是氢氧化钠固体变质时,需要先加水溶解才能加入相应的碱溶液、盐溶液进行检验。
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氢氧化钠的变质成度呢?
环节五:
除杂问题是综合考查学生酸碱盐掌握情况的一类题目,怎样解决氢氧化钠的除杂问题呢?
将杂质除去,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同时不能对氢氧化钠产生影响。
应用方式:
☐学生课前学习
☐辅助课堂教学
☐学习课后巩固
综合应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并且练习过相关的氢氧化钠变质的题目,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选择方法的错误,并且不能够完美的设计实验方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氢氧化钠在实验室密封保存的原因,掌握变质的方程式
2、通过对氢氧化钠变质问题中三方面的分析,学会利用
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
教学重点:
氢氧化钠变质问题中怎样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合适实验方案
教学难点:
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学过程:
专题复习氢氧化钠变质
【引题】氢氧化钠是初中化学最常见的一种碱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碱,对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考查是中考中的一个热点。
我们今天就对氢氧化钠的变质进行专题复习。
氢氧化钠为什么会变质呢?
在实验室应该怎样保存氢氧化钠呢?
【课件展示】氢氧化钠在实验室应该怎样保存呢?
氢氧化钠在实验室应该密封保存,如果敞口放置,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并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设疑】那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什么呢?
【课件展示】CO2+2NaOH=Na2CO3+H2O
【讲述】氢氧化钠变质后会生成碳酸钠,在中考中对于氢氧化钠变质的考查主要以下面三个方面进行考查。
【课件展示】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考查
1.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2.氢氧化钠变质程度的分析
3.怎样除去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
【引语】我们首先来看第一方面
【课件展示】
(1)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讲述】根据刚才所看到的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的方程式可以看出,要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就是要证明碳酸钠是否存在,那就要根据碳酸钠的化学性质,碳酸钠有那些化学性质呢?
【课件展示】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Ca(OH)2=CaCO3↓+2NaOH
Na2CO3+CaCl2=CaCO3↓+2NaCl
【分析】碳酸钠溶液可以和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和氯化钙溶液反应也有白色沉淀产生,所以我们就可以使用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或氯化钙溶液来证明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实验方法。
【课件展示】方法一:
取样品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有无气泡冒出
方法二:
取样品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Ca(OH)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方法三:
取样品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讲述】大家需要注意,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我们可以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或氯化钙溶液,来观察是否有相应的实验现象;但是如果是氢氧化钠固体时,要将样品少量加水溶解再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或氯化钙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引语】我们接着来看第二方面
【课件展示】
(2)氢氧化钠变质程度的分析
【分析】氢氧化钠变质后会生成碳酸钠,如果完全变质样品中只含有碳酸钠,如果部分变质既含有碳酸钠还含有没有变质的氢氧化钠。
【课件展示】部分变质:
NaOH和Na2CO3全部变质:
Na2CO3
【分析】到底是不部分变质还是完全变质,我们对比它们的成分,都含有碳酸钠,就要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存在,我们知道氢氧化溶液显碱性,滴加无色的酚酞溶液,可以看到溶液变红色,但是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也能使无色溶液变红色,那我们就要采用一定的实验方法,将碳酸钠给反应掉,转化成中性的物质。
那我们还是要依据碳酸钠的化学性质了。
【课件展示】Na2CO3+2HCl=2NaCl+H2O+CO2↑
【分析】稀盐酸可以和碳酸钠发生反应,但也可以把氢氧化钠反应掉,所以这种实验方法不可行。
【课件展示】Na2CO3+Ca(OH)2=CaCO3↓+2NaOH
【分析】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完,但是又生成了氢氧化钠,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到底是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还是样品中原来含有的氢氧化钠呢?
所以这种实验方法也是不可行的。
那我们再看滴加氯化钙溶液呢?
【课件展示】Na2CO3+CaCl2=CaCO3↓+2NaCl
【分析】氯化钙溶液将碳酸钠溶液反应完,生成了氯化钠是中性的,所以这就是我们所要寻找的试剂氯化钙溶液。
我们就可以采用这样的实验方案。
【课件展示】取样品,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静置,取上清液,滴加无色的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含有氢氧化钠,部分变质;若不变色,则完全变质。
【引语】在设计方案的时候,我们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课件展示】注意点:
①不能用Ca(OH)2溶液代替CaCl2溶液
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OH,无法判断原样品中是否含有NaOH
②要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
将溶液中的Na2CO3完全反应
【引语】这是我们所介绍的第二方面:
怎样证明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我们再来看第三方面
【课件展示】除杂:
NaOH(Na2CO3)
【讲述】我们知道除杂时要把握这样的原则,我要把杂质给除去,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并且不能对氢氧化钠造成影响。
要除碳酸钠,还要依据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课件展示】Na2CO3+2HCl=2NaCl+H2O+CO2↑
【分析】稀盐酸可以和碳酸钠发生反应,但也可以把氢氧化钠反应掉,所以这种实验方法不可行。
【课件展示】Na2CO3+CaCl2=CaCO3↓+2NaCl
分析:
氯化钙溶液将碳酸钠溶液反应完,生成了氯化钠,引入了新的杂质,也是不可行的。
【课件展示】Na2CO3+Ca(OH)2=CaCO3↓+2NaOH
分析:
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完,生成了氢氧化钠,这种试验方法,不仅将碳酸钠反应完,又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氢氧化钙溶液就是我们所要的最佳的除杂试剂。
它的除杂原理,是将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转化为碳酸钙白色沉淀而除去,钡离子也可以和碳酸根离子结合成白色沉淀,所以我们的除杂试剂可以是氢氧化钙溶液也可以是氢氧化钡溶液,我们的试验方法是这样的
【课件展示】方法:
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过滤
【总结】本专题我们共同学习了以下内容
1、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2、氢氧化钠变质程度的分析
3、怎样除去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
●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分为学习者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三种形式:
1.自我评价:
学生观看微课后,通过完成学习任务单进行自我评价。
2.小组评价:
课中小组合作,组内讨论实验方案设计,谈论评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教师评价:
通过各组组长的反馈,以及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价。
教学实施与反思
应用效果分析
本节课利用国家课题开发的“微课”资源进行了翻转课堂的尝试,是对现有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它有效拓展了课堂的时空,使课堂不在仅限于教室。
从这节课的实施效果来看,这是一节高效的翻转课堂。
教学反思
从课堂的实际操作看,有一下几点深刻的体会:
1.让学生通过微课自行学习新事物,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课堂观看微课,训练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实现了化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3.课堂任务与纸质的练习相结合,让学生手、脑并用,提高教学效果。
4.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5.自主学习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日常课堂教学如何更好地结合起来,怎样更有效地使用微课,将是我们今后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