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1328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1.docx

《《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1.docx

《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1

《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1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

2、体会并学习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场面描写方法。

3、指认并体会文中恰当的议论抒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导学路径]

(一)教学设想

1、安排一课时完成学习任务。

2、激趣。

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照片和录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朗读。

本文充满民族自豪感,描写、议论、抒情中洋溢豪情。

学习时应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表达。

可以借助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

5、活动。

学生收集并交流航天资料,办手抄报,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热情。

(二)导学流程

设计

(一)

1、导入:

展示杨利伟出征时的一幅照片,从而导入。

 

欢送航天员  2003年10月15日5时30分摄. 人民网记者 廖文根

2、读课文,了解内容,积累词语。

(1)快速默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和重点语句。

(2)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以下问题,随后师生交流。

(1)理清课文结构。

(2)第一、二段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3)第二部分重点写的是什么?

4、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课文是怎样描写送行的场面的?

(点面结合)

(2)送行场面是什么气氛?

(热烈而庄重)

(4)用了哪些方法描写杨利伟?

突出了他的什么性格?

(勇敢、自信)

(5)杨利伟行军礼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请用第一人称描述出来。

5、朗读课文

(1)有感情地自读课文,并找出议论抒情的语句。

(2)师生共同讨论议论抒情句的含义作用。

(3)指导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6、布置作业:

描写一个场面,要写出场面的特点,注意点面结合。

设计

(二)

1、导入: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

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 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

为了这一天,多少航天人付出了心血!

这一天,多少炎黄子孙翘首以盼!

做为中国第一位飞天宇航员,杨利伟倍感光荣和自豪;肩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杨利伟深感责任重大。

杨利伟的出征意义非常,记录下他飞天前的出征经过,也就具有了特别的意义。

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2、放人们欢送杨利伟的录象,学生欣赏。

3、学生根据所看内容,口头描述送行的场面。

4、阅读课文,讨论问题:

a)课文是怎样描写送行的场面的?

(点面结合)

b)找出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理解含义及作用。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展示杨利伟胜利返回地面的照片,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片说明,说出杨利伟此时的心理活动。

 

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相差4.8公里。

返回舱完好无损。

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这是杨利伟出舱。

7、作业:

各同学收集航天资料,自办一份以航天为主题的手抄报;有条件的同学制作相关的多媒体。

科技课展览。

 

 [背景链接]

杨利伟:

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

(新华网2003-10-15 13:

42:

58)

新华网酒泉10月15日电(记者 贾永、曹智、奚启新)随着“长征”二号F型火箭把“神舟”五号飞船推向200公里之外的空间,38岁的杨利伟成了第一位叩访太空的中国航天员。

 

  北京时间15日9时,杨利伟乘坐乳白色的飞船从位于戈壁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开始了这次预定环绕地球14圈的太空之旅。

按.计划,他将于16日6时许在内蒙古中部一处草原着陆。

在这次约60万公里的旅行完成后,他将成为中国日行最远的人。

 

  飞船准确入轨后,地面指挥中心收到了杨利伟从太空传来的“一切正常”的消息…… 

  笼罩在中国航天员身上的那层神秘面纱是杨利伟出征前才揭开的。

此时的他与另外两位航天员一起,在高清洁度的玻璃房中微笑着向大家挥手致意。

 

  闪光灯不时打在他们的脸上,杨利伟神情平静。

此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他表示有信心完成中国载人航天的首飞任务。

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宿双宁介绍说,杨利伟头脑冷静,有着过人的心理素质。

 

  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之前,杨利伟是一位拥有1350小时飞行经验的强击机和歼击机飞行员。

在长达两年的严格选拔中,他幸运地同其他13人一起从参与选拔的1500名现役飞行员中脱颖而出。

他在空军的战友对他的评价是:

身体好、爱钻研、肯奉献、协同意识强。

在他的家乡辽宁绥中县,早年的伙伴还清楚地记得他儿时的梦想就是飞行。

 

  1983年9月,杨利伟考入空军第八飞行学院,毕业后成为空军某部飞行员。

直至1998年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

杨利伟身高1.68米,大学文化,中校军衔。

他有一个8岁的男孩,爱人张玉梅是位于北京郊区的中国航天城的一名工作人员。

 

  “通过5年的学习和身体、心理、技术训练,这些航天员均已具备太空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宿双宁介绍说,“杨利伟的学习和训练都是最好的之一。

” 

  在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航天员们掌握了飞行动力学、空气动力学、地球物理学、气象学、天文学、宇宙航行学,火箭与飞船的设计原理、结构、导航控制、通信、设备检测以及航天医学方面的知识,并在与真实飞船相同的训练模拟器上按照航天飞行程序进行无数次从发射升空、轨道运行到返回、着陆的模拟飞行。

 

  “学习远比大学时严得多,而训练强度也比当飞行员时高得多。

”杨利伟回忆。

 

  如果飞船返回舱由于意外原因没有落在预定的着陆区,在地面搜救队一时不能赶到现场提供救援时,航天员必须积极自救。

救生技能训练成了航天员训练中的最重要一环。

宿双宁介绍说,中国已掌握了航天员海上、沙漠、丛林等各种地形和气象条件下的救生技能。

 

  25天前,中国航天员大队开赴发射现场进行船、箭、人合练。

第一次登上飞船,杨利伟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

他说,从那时起就做好了首飞的准备。

正因如此,他在今天的出征仪式上显得轻松而又自信。

 

  朝阳映照着耸入云天的发射架,全长58.3米的运载火箭紧紧依偎着发射架。

1999年11月至2002年的最后一天,先后有4次飞船在这里发射成功。

 

  6时15分,进入飞船返回舱的杨利伟坐在了用合成材料特制的座椅上。

返回舱内的一切,此刻都清楚地显示在发射中心的屏幕上。

 

  9时整,倒计时数达到零位。

火箭腾空而起,载着杨利伟开始了预计21个小时的太空之行。

 

中国航天大事记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发射成功。

  1980年5月18日—21日,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

  1981年9月20日,中国成功用“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物理探测卫星。

  1982年10月7日—16日,中国第一次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

  1984年4月8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1986年2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了一颗实用通讯卫星。

  1988年9月7日,中国第一颗太阳同步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发射成功。

  1988年9月14日—27日,我国导弹核潜艇在东海海域发射运载火箭成功。

  1990年4月7日,中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卫星。

  1990年7月16日,中国“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总载荷7.4吨的模拟卫星和巴基斯坦卫星。

  1991年2月22日,“长空一号”无人机系列研制成功。

  1997年8月2日,我“长征三号乙”成功将美国为菲律宾制造的马部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997年9月2日,我国“长二丙”改进型火箭首发成功。

  1997年10月17日,我“长征三号乙”将“亚太二号R”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1997年12月8日,我“长二丙”改进型火箭首发铱星成功。

  1998年3月26日,长征火箭将两颗美国铱星送入预定轨道。

  1998年5月30日,“长征三号乙”火箭成功发射“中卫-1号”卫星。

  1998年7月18日,长征火箭首发欧洲国家制造的通信卫星成功。

  1999年5月10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实践五号科学试验卫星。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实验飞船发射升空。

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飞船发射,神舟二号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无人飞船发射,神舟三号的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

2002年12月30日,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宇航员”。

《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学设计1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

弗罗斯特的路

柳宗宣

  1912年,弗罗斯特38岁,这一年他在生活中作出了重要的选择:

夫妇俩商量后,决定到异地去闯一条路,找一个生活程度比较低、有利于写诗的环境。

他们卖掉了祖父给他的农场,加上几年教书所得的一点积蓄,就这样来到了茫茫大海彼岸的英国。

  这正如他在一首诗中写的:

“黄色的树林里有两条岔开的路/可惜我不能在同一时间走两条路/我选择了少人行走的那条/这就造成了一切的差异。

”诗人选择了诗歌,放下了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以及那可能平坦,安稳的生活。

他对自己说:

写诗吧,穷就穷吧,于是他们就来了英国,在离伦敦不远的一个村子里找到了一座木板茅屋作为新家。

不久他的第一本诗集《孩子的意愿》出版了,以它特有的朴素坦率和真淳赢得了诗人们的好评。

庞德特撰文说它是美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最好的一本诗集。

  但在许多年后,他听到许多批评的声音。

有些评论家说弗罗斯特算不了一个诗人:

渊博、深奥、玄妙等现代派的特色在他的诗中找不到;有的说他一味地写田园,没有重大社会题材进入他的创作视野,说他是一个逃避主义者。

但弗罗斯特没有因为那些非议改变自己,他在自己认定的艺术道路上往前走,用他的话说:

赶时髦和诗创作是两回事,诗歌女神不能被错当作展览时装的模特儿;诗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人格的一部分,信念的一部分,是自己生活经历中最宝贵的一部分。

诗创作必须走自己的道路。

  他坚持在平淡的日常生活领域开拓诗歌的境界;他说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

他认为现实主义有两种:

一种是把大量带有脏土的土豆出示在人们面前,以表明那是真实的土豆;另一种则满足于刷洗干净的土豆。

他说他倾向于第二种,在他看来,艺术的作用就在于净化生活。

弗罗斯特用他的诗歌净化的自己和他人的生活。

读他的诗,你会感到他那被净化的了的像水晶一样的生命。

他那与众不同的体验找到了他与众不同的表达。

从他那许多好诗中,你会听到源自生命的富于伸缩性的语调,那是弗罗斯特自己特有的朴素自然的语调,是从他的心里流淌出来的。

他在生活和.写作中不事夸张,不装腔作势,他认为诗人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不是的披头散发的,口中念念有词仿佛神灵附体的先知。

不,他是一个普通的既有热情而又有冷静头脑的人。

弗罗斯特用日常聊天的语调建立起自己的诗行,我们读他的诗,就如同听他在跟我们说话,娓娓动听,自然亲切又意味深长。

他的第三者的叙述,第一人称的独白,加上他的第二人称的口气,构成了他对话体诗的亲切而难忘的风格。

  弗罗斯特说过:

“一首诗始于喜悦,而终于智慧。

”我总是想见诗人在自己的生活中为一个人,一件事,一种情境所感动,产生了喜悦,才开始.写作。

但仅仅这样写出的诗在他认为是不会成功的,用他的话说:

一首合格的诗不可能不是一个或大或小的象征;也就是说它必须终于智慧。

弗罗斯特的诗歌给人的一种强烈感觉是在平实描写之后出现的无穷无尽的难以阐释的意韵,你分明感觉到“此中有真意”,但是“欲辩已忘言。

”弗罗斯特是在他生命中体悟出了“真意”然后才开始.写作的,但他不把那“真意”点破,他十分推崇含而不露;他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暗喻,你每次读它们,都会发掘出更深的意蕴,发现出许多盘曲的小路,许多不同的感觉。

他给我们的是一个个暗喻,你最初以为它是一个简单的直截了当的陈述,可是然后你会忽然发现这是一个暗喻。

这样,你就强烈地感触到他的诗中的多种经验,多种结构,相互交织在一起,时隐时现,给人一种现实与梦幻交替出现的恍惚感觉。

你能在他诗中听到现实之外的另一个声音;你感觉到他诗中出现的意象都是经过诗人精心处理,如他所说的是经过他清洗了的“土豆”。

弗罗斯特富有立体感的充满智慧的诗歌,正好暗合了法国画家塞桑所说的:

“艺术就是一些真实又具体,并且经过艺术造作的某些东西。

”  

  多年来我情不自禁地跟随他开创的路往前走,看见他那坚实的脚印;我们的脚印混淆在一起,我回头时无法看清自己的;后来我听到他这样对我说:

“我们每一个诗人天生就是要表现某种自己特有的东西的,他的首要义务是否定他的先辈,否定先辈们的修辞,你必须创造自己的语言。

”是的,你要找到自己的道路。

现在,我看到自己面前,一条条路上绿草茸茸,没有人走过,它在等待着我去开拓它们……

弗罗斯特的路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理想》.教案

一.导语:

第一课学的是《在山的那边》,诗中说“在山的那边,是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就是理想,有了理想,有了追求,一个人就会不畏劳苦地向着一个目标前进。

二.作者:

流沙河,原名余勋坦。

四川金堂人。

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

中国作协理事、四川作协副主席。

作品出版20种。

三.整体感知:

这首诗多的是“是字句”,多的是“使字句”,一连串的“理想是……”,一连串“理想使……”,大赞理想的意义。

最后一节说“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希望人们树立远大理想,为理想而努力奋斗。

总而言之,这首诗是说,人生一定要有理想。

诗人从多种角度赞美理想,一连串形象的比喻,蕴含丰富的意义。

四.教学步骤:

1.  第1节四个比喻,喻意是什么?

不必孤立地体会每个比喻的喻意,从石到火,从火到灯,从灯到路,四个比喻是连环的,这在修辞手法上又叫“顶针”。

前两个比喻为第三个比喻作铺垫,诗意主要在后两个比喻上。

“黎明”指理想境界。

漫漫黑夜里,理想指示了光明的方向,所以说“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可见,这一节的意思主要是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联系实际,就很好懂。

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中国的先进分子树立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这个理想像灯一样,照亮了夜行的路。

这个理想像路一样,引中国人民走到光明的新中国,引中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前两个比喻,从星星之火,到点燃熄灭的灯,说的是理想传播的过程,例如李大钊等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共产主义理想在中国是星星之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传播,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就有如一盏明灯了。

2.  第2节诗是说,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理想,理想有时代性,对吗?

除此之外,还包含什么意思?

说得对。

理想有时代性,理想有层次性。

社会不断进步,理想也不断提高。

社会是逐步发展的,理想也是逐步提高的。

一种需要满足了,就会产生新的需要,新的理想。

反过来说,理想逐步提高,也使社会不断进步。

这一节的标点值得注意,第一行,第三行,句末用分号,句号只有两个,两个句子是从两个角度来说的。

饥寒、温饱、文明,是从生活状况来说的。

离乱、安定,是从社会秩序来说的。

3..第3节的意思怎样理解?

跟第2节有什么联系?

第2节讲,人类的理想步步提高,从温饱到文明,从安定到繁荣,具有历史性;第3节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理想,把理想比作珍珠,人类理想有如珍珠链。

为什么它又是历史的脊梁骨呢?

因为正是一代一代的理想,使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理想是人类不断奋斗的精神动力。

“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这个“照”字,既承接“莹莹光”,又照应第1节诗里“照亮”的“照”,先辈的理想照亮了子孙前进的道路。

概括地说,这节诗的意思是,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4.第4节诗意的重点是什么?

重点在后两句。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与第1节第三句“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都说理想使人明确方向。

第1节第四句说“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黎明是必然到来的,这种理想是必然能实现的。

第4节说了另一种情况:

“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这里说的是,理想的实现,往往要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或者不像预期那样切近,起初对长期性估计不足,越到后来越是认识其艰巨性、长期性。

5.第5节的大意怎样概括为好?

先要理解每一句诗。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这是说,理想使人乐观。

例如,饥寒年头,有了温饱的理想,相信靠勤劳的双手一定能赢得丰衣足食,满怀希望,情绪就乐观了。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这是说,理想使人充满斗志,顽强不屈地奋斗。

例如,面对不幸,面对厄运,有了理想,相信厄运是可以战胜的,前途是光明的,就会不屈不挠地奋斗。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就是说,理想使老年人的心理年龄非常年轻,他壮心不已,奋斗不息,是理想使他充满活力。

一是乐观,二是斗志,三是活力,概括起来,是力量,包括精神力量在内。

这节诗的大意,可以概括为,理想给人力量。

6.第6节怎样理解?

这里所说的“牺牲”是不是指黄金梦被敲碎,自私心被洗濯?

不错。

显然,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决不是什么黄金梦。

一个人想发财,想有几万、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的资产,不是诗人所说的理想,即使通过正当手段发财致富也不是诗人所说的理想,更不必说,用非法手段去攫取钱财了。

为崇高的社会理想而奋斗,就顾不得个人发财,也顾不得种种个人利益,他所获得的是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理想实现后的喜悦,牺牲的是其他个人利益。

7.为什么说“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

为什么“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

寂寥里怎么有欢笑?

欢笑里怎么又有酸辛?

制造某种物品时附带产生的物品叫做副产品。

理想所追求的是社会的温饱、文明、安定、繁荣等等,而不是个人荣誉。

理想实现了,社会给你荣誉,这种荣誉只不过是理想的副产品。

寂寥,就是寂静、空旷。

怀有崇高理想的人却被误解,好像是不可理解的,历史上往往有这种情况。

理想,就是要改变现状。

而尚未觉悟的人,总认为现状是天经地义的,要改变现状,在他们看来就是大逆不道,是疯子,是狂人,躲避他,反对他,奋斗者的处境就陷于寂寥。

胸怀理想、为理想而奋斗的志士,处境尽管寂寥,但是他享受着斗争的欢乐,所以有“寂寥里的欢笑”。

但是,他毕竟遭人误解,被当成异类,所以欢笑里又有酸辛。

8.第8节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第8节分两个大句,每个大句上下两个小句之间都用分号。

第一大句的第一小句是承接上一节说的,“不幸”就是指“被误解的寂寥”和“酸辛”。

上下两句意思是转折的,写成散文,就是“理想固然使忠厚者常遭不幸,但是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可见意思侧重在后一句。

这一节说的是理想对人生的意义,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使平凡的人变得伟大。

所谓“大写的人”,就是真正的人,崇高的人,伟大的人。

9.第9节是什么意思?

跟上一节有什么关系?

第9节是说,任何人都可以树立理想,即使是罪人,一旦树

执教人:

王 微   点评人:

于慧琦

师:

上课!

同学好!

生:

老师好!

(全体起立)

师:

请坐!

(全体同学端正坐好)

师: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文化韵味很浓的文章,在没学习新课文之前,让我们先掌声有请主持“文化快餐”的同学。

(同学鼓掌,一名女同学走上讲台)

生:

各位同学,我今天主持文化快餐的主题是“爱”。

(这位女同学先自我介绍,告诉大家她叫小玉,她演讲的内容大意是——爱需要勇气,爱是人类一种美好的情感,在爱的面前每个人都不应该退缩)

   {点评:

课前的“文化快餐”活动,将一定的时间交于学生,由学生自行支配,或演讲或朗诵或其他,创设出一种文化情境,是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一项好举措。

}

师:

好!

谢谢这位同学的精彩演讲。

的确,爱是世界上最美好最纯洁的感情,亲情、友情、爱情都是爱的不同形式。

同学们,也许我们暂时还无法领会爱的真谛,但老师相信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性格的成熟,你们将最终体会出什么是真正的爱。

老师有一段话要与大家分享(稍做停顿):

人生,就像一条路,在这条路上,每一个不同的地方都有一处美丽的景物。

而我们就是那些去欣赏景物的人。

也许你会因为某一处景物的美丽而惊叹,但同学们要记住——千万不能留恋眼前一时的美景而驻足不前,前面的风景会更迷人。

如果你停了下来,那么,即使你想再前进去继续欣赏美景,你也已经迟到了,不是在你该做的时候准时的去做。

我们这个年龄就应该欣赏属于我们的景物,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同学们,明白吗?

生:

明白!

(声音响亮,流露出赞许的表情)

   {点评:

学生活动结束,教师做适当的点评,一是对学生积极参与以及课题设计的赞许,另外这是教师素质的随机表现。

教师流畅的语言、诚挚的语调、生动的神态,尤其就题展开所表述出的哲理,相信对学生会有很大的教益。

润物细如声——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在这点滴如春雨般的言谈中进行。

}

师:

好!

我们言归正传,同学们,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也是我国政治、文化、交通的中心,如果我让大家说出北京有名的建筑和名胜古迹,大家会想到什么呢?

生:

万里长城!

    天安门!

    故宫!

圆明园!

颐和园!

(同学们脱口而出,热烈积极地响应)

   

    {点评:

教学引言,自然朴实,看似不经意,其实这正是执教者的刻意;首先点出北京的建筑,一石激起千重浪,问题不难,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重视实际,讲求艺术,教学起始,一展教与学的情态}

师:

对!

雄伟的长城,威严的天安门,古老的故宫,美丽的圆明园,这些都是北京的名胜。

在今天,北京的高楼大厦平地而起,鳞次栉比,它们体现了新北京的繁荣和商品经济大潮下的新文化。

有没有人想到老北京的胡同呢?

这些老胡同是旧北京市民文化的载体,正是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胡同酝酿出北京的大碗茶、京韵大鼓以及老北京人独特的性格。

今天,我们就随着汪曾祺先生的笔触来体会一下老北京特有的胡同文化。

(采用多媒体教学,大屏幕出现文章题目、作者,背景是老北京胡同的建筑雕刻)

{点评:

激得活,还要收得拢。

怎么收?

这要看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以及课前的科学设计。

教者语言典雅时尚,注重修辞;提出问题,直奔主题,过度自然,收得利落。

另外,教师娴熟地运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再现老北京胡同,将学生很好地引入教学情境中。

}

师: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胡同文化”。

一提到“文化” ,也许有的同学就觉得深奥很难把握。

其实文化可以体现的很具体,可以在很小很细微的方面表现出来。

比如,喝茶是种文化,饮酒是种文化,穿着是种文化,同样,老北京的胡同里也存在着文化。

(同学们看着大屏幕,若有所思)

    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汪曾祺

    (多媒体出现作者的照片和文字介绍)

    同学们请看,汪曾祺,现代著名小说家,师从沈从文,大家知不知道沈从文是谁啊?

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生:

《边城》!

(仅有一个女同学回答)

师:

非常好!

请大家记住《边城》这部作品,沈从文的创造风格恬淡自然,而作为沈从文学生的汪曾祺也是这样,他的文字质朴、自然,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

本文即体现了他的这一语言特点,这篇文章又比较口语化,也就是京味很浓重。

同学们,你们所知道的作家中,还有谁是“京味”的代表呢?

生:

老舍!

(异口同声)

师:

很好!

老舍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