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1273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分析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案例分析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案例分析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案例分析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案例分析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案例分析题.docx

《案例分析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分析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案例分析题.docx

案例分析题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案例分析题

 

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沫沫今年三岁了,她最喜欢吃冰激凌。

有一次因为天冷,妈妈没有给沫沫买冰激凌,她就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爸爸给了她一块巧克力糖,沫沫立刻又笑了起来。

又有一次,她看见隔壁家的小朋友哭了,也跟着哭了起来。

根据材料,试分析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及培养学前儿童良好情绪的基本策略。

【参考答案】

趋势:

(1)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3)情绪不断社会化。

策略:

(1)合理的生活制度、丰富的生活内容,能让幼儿处于愉快的情绪之中;

(2)和谐的家庭生活、良好的情绪示范和教养态度对幼儿良好情绪的发展作用极大;(3)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幼儿高级情感;(4)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

2.学期过了一半,晨晨的新鲜感少了,他不再和以前一样兴奋。

回到家,妈妈问他上小学好不好,他的回答是上学没意思,不能像幼儿园那样自由,不能经常画画,还要做作业,中午不能午睡。

晨晨觉得还是上幼儿园好……

结合案例,谈谈应如何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

【参考答案】

(1)明确并解决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主要矛盾①幼儿园入学准备的教育目标;②幼儿园入学准备的教育对策。

(2)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联系,减缓两者之间的教育坡度①调整观念;②体制方面保持沟通与衔接关系;③让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工作保持衔接关系,相互靠拢。

3.某省建设厅出台的《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规定:

幼儿园中班和大班的男、女厕位宜合理分隔,以后普通幼儿园新建、迁建都应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设计规划。

人们对此看法不一,幼儿园小朋友“嘘嘘”该不该分开呢?

请结合材料分析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阶段。

【参考答案】

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1)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

(2)自我中心的认识性别角色(3~4岁);(3)刻板的认识性别角色(5~7岁)。

4.小强在幼儿园里经常为了抢夺玩具与小朋友发生冲突,有时甚至出现对小朋友拳打脚踢等攻击性行为,幼儿园里的小朋友都躲着他。

结合案例,试分析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父母的惩罚;

(2)大众传播媒介;(3)强化;(4)挫折。

5.“独生子女”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普遍现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围着一个孩子转,不免让这些孩子产生“娇”“骄”二气。

幼儿园教师应注意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结合案例,试分析应如何做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工作。

【参考答案】

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是影响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中,应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鼓励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给孩子发展的空间,培养其独立性;2.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并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创造性;3.让孩子懂得行为界限,了解行为规范,要让孩子知道行为的限度,养成规则意识;

1.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其中,幼儿学外语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上英语兴趣班已经成为一些幼儿家长的首选,书店里的幼儿英语教材也越摆越多。

有些“双语幼儿园”半年收费近万元。

部分家长质疑:

幼儿学英语的作用的究竟有多大?

幼儿应该怎样学英语?

【参考答案】

(1)保教结合的原则;

(2)活动中主动学习的原则;(3)环境育人的原则;(4)整体综合教育的原则;(5)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

2.最近,娜娜的妈妈非常着急,4岁的娜娜出现了口吃现象,经过多方矫正,都无济于事。

请分析可能造成娜娜口吃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口吃表现为说话中不正确的停顿和单音重复,这是一种言语的节律性障碍。

幼儿的口吃现象常常出现在2~4岁。

2~3岁,一般是口吃开始发生的年龄;3~4岁是口吃的常见期。

导致幼儿口吃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生理原因;

(2)心理原因;(3)模仿。

3.某市坚持把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推动了基层农村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他们在建设新型社区的同时,配套同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规划设有“一园一校一场”,即幼儿园、居民学校和文化健身广场。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幼儿园和社区合作的方式有哪些。

【参考答案】

(1)请进来的方式,即幼儿园根据自身教育的需要利用社区资源①请社区里的人员为孩子开展活动;②利用社区的物、景和设施教育孩子;③利用社区开展的活动和日常发生的事情教育幼儿。

(2)走出去的方式,即幼儿园与社区携手,共同为社区提供便民教育和服务①建立儿童活动机构;②开展流动幼儿教育服务;③建立家庭教育辅导站,开展指导家庭教育的活动;④与社区联手,优化社区环境的活动。

4.小凡今年4岁了,可是对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适应很慢,入园时哭闹得非常厉害,不肯到其他班参加课内兴趣班活动,也不能与同伴合作分享玩具,出现明显的不合群现象。

结合案例,分析影响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

【参考答案】

(1)家庭因素①家长的教养方式;②家庭居住环境。

(2)托幼机构因素①教师对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②游戏活动对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

(3)儿童自身的因素①社会性行为;②社会技能。

(4)其他因素

5.淘淘是个有思想、有个性的小朋友,老师刚与他接触时几乎无从下手,觉得很难沟通。

但是经过几天的观察,老师发现淘淘其实很聪明,一遇到新鲜事就会发问,他的好奇心特别强,而且与其他小朋友相处的挺好,可就是不愿意上课。

上第一节课的时候,他的兴趣不大,只坐了几分钟。

上第二节课的时候,老师课前与小朋友做了3个游戏,这吸引了淘淘的注意力,也过来加入到游戏队伍当中。

此时老师表扬了他,还给他贴上了五角星,淘淘非常高兴,老师又告诉他:

“你以后好好上课,我每节课都给你贴小星星。

”那天放学以后,老师在班上表扬了淘淘,他的兴趣马上高涨起来。

后来,老师与淘淘成为了“好朋友”,下课的时候他会与老师玩、聊天,也愿意上课了,而且有时候还提出好多问题。

小朋友和老师都夸淘淘进步大,也都越来越喜欢他了。

结合案例,试分析教师与幼儿沟通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1)注意倾听。

教师要用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表示关注、接受和鼓励幼儿的谈话,在倾听时,教师要有耐心,还要细心揣摩和理解幼儿言语中潜在的意义。

(2)注意身体姿势。

一个具有良好沟通技巧的教师在与孩子谈话时,会注意自己的声音、姿态以及运用和强调的词语。

(3)语言的表达要简明,易于理解。

(4)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教师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使幼儿了解教师的想法。

选择题和填空题

1.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C)

A.促进教师教的过程B.促进学生学的过程

C.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D.形成技能技巧的过程

2.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D)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

3.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A)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A)

A.基础知识,基本技能B.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C.基础知识,基本理论D.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5.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是(C)

A.发现教学B.情境教学C.个别化教学D.愉快教学

6.余文森教授的一篇文章《有价值的教学情景什么样》中指出有价值的教学情景具备以下几个特性:

①生活性、②形象性、③学科性、④问题性、⑤情感性。

7.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撰写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文中谈到“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从教师教的层面来讲,优质教学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①深刻、②独到、③广博、④启发、⑤机智、⑥绝招。

8.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各科教学渗透德育。

9.教学手段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10.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情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像的倾向性,即教师要有创造性思维。

单选

1.中国创办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是()

A.湖南幼稚园

B.河北幼稚园

C.湖北省立幼稚园

D.鼓楼幼稚园

【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湖北省立幼稚园是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于1903年在武昌创立。

2.“要求幼儿认识国旗、国徽”,这属于幼儿园教育目标层次中的()

A.远期目标

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活动目标

【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远期目标是指导幼儿园开展教育工作的纲领性目标,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3.1996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的领导体制为()

A.园长负责制

B.园长责任制

C.园长职级制

D.园长级别制

【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领导体制为园长负责制。

4.以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A.粘液质

B.多血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答案】D

【中公教育解析】抑郁质的人以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

5.“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身心发展的()提出来的。

A.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D

【中公教育解析】个体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在不同层次上都存在,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工作中发现并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

6.第一次以国家学制的形式将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下来的是()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新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癸卯学制第一次以国家学制的形式,将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了下来。

7.学前儿童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A.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观

B.提高儿童感受美的能力

C.形成儿童创造美的能力

D.培养儿童鉴赏美的能力

【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形成儿童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

8.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

A.感觉

B.知觉

C.刺激

D.表象

【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9.没有预定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属于()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的想象。

10.“培养小班幼儿愉快地进餐,正确地使用小勺,饭后擦嘴”,这属于幼儿园教育目标层次中的()

A.远期目标

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活动目标

【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中期目标即幼儿园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

11.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捏住,这是新生儿的()

A.怀抱反射

B.抓握反射

C.觅食反射

D.吸吮反射

【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捏住,这是新生儿的抓握反射。

12.幼儿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一些简单的、较低级的经验和感性知识,这说明幼儿的学习具有()

A.直观性

B.具体性

C.初浅性

D.细致性

【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具有初浅性的特点

13.一位新入园的儿童问老师:

“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

”老师最好的回答应是()

A.“老师不知道。

B.“你现在很想念妈妈,是吗?

妈妈4点半就来接你。

C.“妈妈4点半就来接你。

D.“妈妈马上就来接你。

【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幼儿教师的主要责任在于使幼儿经常处于快乐的情绪之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发挥成长的潜力。

14.在幼儿的交往关系类型中,被拒绝型的幼儿主要表现出的特点是()

A.社会交往的积极性很差

B.既漂亮又聪明,总是得到教师的特殊关照,鹤立鸡群

C.长相难看衣着陈旧,不爱干净

D.精力充沛,社会交往积极性很高,常有攻击行为

【答案】D

【中公教育解析】在幼儿的交往关系类型中,被拒绝型的幼儿经常精力充沛,社会交往积极性很高,常有攻击行为。

15.幼儿认为物体会浮是因为它想洗澡,球会从椅子上滚下去,是因为它不愿意呆在椅子上。

这种判断是按()进行的。

A.直接的逻辑

B.生活的逻辑

C.客观的逻辑

D.类比的逻辑

【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生活的逻辑没有一般性原则,不符合客观规律,而是从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出发,属于“前逻辑思维”。

16.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是()

A.强化物

B.正强化

C.负强化

D.惩罚

【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17.下列不属于按照制定教育政策的主体划分的是()

A.党的教育政策

B.国家的教育政策

C.社会团体的教育政策

D.基本政策

【答案】D

【中公教育解析】根据制定政策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政党的教育政策、国家的教育政策、社会团体的教育政策。

18.教师在向小班幼儿描述常规时应避免使用否定性的语句,这是由于()

A.按规定不能用

B.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

C.可以用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

D.容易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

【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教师避免使用否定性语句,是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

19.对儿童身心影响最大的家庭因素是()

A.家庭生活方式

B.家庭经济状况

C.家庭结构

D.家庭主要成员的文化程度

【答案】D

【中公教育解析】家庭主要成员的文化程度是对儿童身心发展影响最大的家庭因素。

20.3岁以后,儿童()

A.个性萌芽

B.个性尚未发生

C.出现较稳定的个性特征

D.个性的独特性迅速发展,而稳定性发展缓慢

【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个性不是生来就有的,3岁以后,儿童的个性开始形成,出现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

(2)

1.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学前教育中的现象和问题

B.幼儿学习中的现象和问题

C.幼儿教师的教学行为和问题

D.幼儿发展中的行为和问题

【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教育中的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2.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幼儿园比较合适的师生比是()

A.1∶15~20

B.1∶20~25

C.1∶25~30

D.1∶30~35

【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幼儿园比较合适的师生比是1∶15~20。

3.以下几种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

A.智力游戏

B.体育游戏

C.音乐游戏

D.角色游戏

【答案】D

【中公教育解析】角色游戏是幼儿在做游戏的过程中通过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属于创造性游戏。

4.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是()

A.演示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示范法

【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观察法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

5.福禄贝尔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创制的活动玩具被称为()

A.思物

B.积木

C.恩物

D.念物

【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福禄贝尔创制了恩物。

6.下列符合儿童动作发展规律的是()

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

B.从边缘部分到中央部分

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

D.从下部动作发展到上部动作

【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从整体动作发展到局部动作;从上部动作发展到下部动作;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从中央部分动作发展到边远部分动作;从无意动作发展到有意动作。

7.《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属于()

A.鼓励性政策

B.限制性政策

C.全局性政策

D.区域性政策

【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国务院颁布的《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属于鼓励性政策。

8.在刺激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不明显的情况下进行的学习是()

A.外显学习

B.内隐学习

C.无意义学习

D.有意义学习

【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内隐学习是在刺激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不明显的情况下,即在无意识状态下,无目的、自动化的加工活动,具有随意性。

9.下列不属于幼儿园建筑设计原则的是()

A.安全原则

B.经济原则

C.卫生原则

D.豪华原则

【答案】D

【中公教育解析】幼儿园的建筑设计必须遵循安全、卫生、实用、经济、美观、舒适的原则。

10.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被称为()

A.依恋

B.合作

C.移情

D.社会化

【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

11.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研究发现,儿童入学后学业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儿童的遗传素质

B.家长的文化素养

C.儿童的早期经验

D.学校的教育方式

【答案】D

【中公教育解析】儿童学业成败与诸多因素都有关系,其中学校教育方式占有重要地位。

1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A.个别的心理特征

B.所有的心理特征

C.典型的心理特征

D.笼统的心理特征

【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13.教幼儿掌握词,最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是()

A.利用卡片等教学工具

B.反复细心地说明和解释

C.与练习相结合

D.结合日常生活活动

【答案】D

【中公教育解析】教幼儿掌握词,最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是结合日常生活举动。

14.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特征进行概括,这是()

A.直观的概括

B.言语的概括

C.动作的概括

D.知觉的概括

【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言语的概括作用使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

15.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从而提出了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16.幼儿时期的言语学习主要是()

A.阅读训练

B.书面言语

C.口头言语

D.识字教学

【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幼儿期的言语学习主要是指口头语的学习。

17.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

A.专门职业

B.非独立的社会职业

C.独立的社会职业

D.非专门职业

【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

18.向家长系统宣传和指导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的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形式是()

A.咨询活动

B.家长委员会

C.家长学校

D.电话联系

【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家长学校主要是面向家长开放,其主要宗旨在于向家长系统地宣传和指导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19.“寓教于乐”实际上就是幼儿教育()的体现。

A.游戏化方法

B.生活化方法

C.移情法

D.直接法

【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幼儿园教育要遵循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的原则,也就是游戏化的方法。

20.社区教育起源于()

A.二战后的丹麦

B.十九世纪的丹麦

C.二战后的美国

D.十九世纪的美国

【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1844年丹麦教育学家科维隆在乡村创建国民高等教育学校,是成人教育形

(6)

1.儿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是()

A.家庭

B.托儿所

C.幼儿园

D.学前班

【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家庭是儿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

2.3岁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

A.具体形象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觉思维

D.直观行动思维

【答案】D

【中公教育解析】三岁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直观行动思维。

3.1990~1994年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合作进行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结果表明:

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

A.主体的适应性问题

B.师生关系的变化问题

C.幼儿园与小学的环境差异问题

D.课程的问题

【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是主体适应性问题,幼小衔接的目的是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

4.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

A.避免损害

B.避免纠纷

C.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D.获得赔偿

【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教育法律救济的目的就在于补救相对人受损害的合法权益,为其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护。

5.婴儿最早的学习方式是()

A.经典条件作用

B.操作条件作用

C.习惯化

D.模仿

【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婴儿最早的学习方式是经典条件作用。

6.作为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是()

A.《教育心理学》

B.《普通教育学》

C.《教育心理大纲》

D.《实用教育心理学》

【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教育心理大纲》标志着作为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的产生。

7.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

A.情境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B.逻辑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C.对话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D.连贯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情境言语的比重不断下降,连贯言语比重不断上升,逻辑言语与对话言语的比重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8.婴儿看见物体时,先是移动肩肘,用整只手臂去接触物体,然后才会用腕和手指去接触并抓取物体。

这是儿童动作发展中的()所致。

A.近远规律

B.大小规律

C.首尾规律

D.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儿童动作发展的近远规律是指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肩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9.班杜拉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B.认知建构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认知结构理论

【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

10.幼儿教师在幼儿面前的角色首先是()

A.监护人

B.追随者

C.旁观者

D.教育者

【答案】D

【中公教育解析】幼儿教师认为自身对于儿童所处的角色地位依次是教育者、组织者、保育者、学习者。

11.人生头两三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是()

A.手眼协调动作

B.独立性的出现

C.坚持性的出现

D.分离焦虑的出现

【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独立性是人生头两三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

12.对客观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应是()

A.感觉

B.时间知觉

C.运动知觉

D.知觉

【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时间知觉是对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13.大脑左半球对()和积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