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1172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雨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雨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雨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雨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雨果.docx

《雨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果.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雨果.docx

雨果

雨果

一、人物介绍

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省城贝桑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进入法学院学习,但是他的兴趣在于写作。

他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17岁时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时出版了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之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

之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几部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的小说。

1841年雨果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45年上任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任共和国议会代表,1851年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奋起反对而被迫流亡国外,流亡期间写下一部政治讽刺诗《惩罚集》,每章配有拿破仑三世的一则施政纲领条文,并加以讽刺,还用拿破仑一世的功绩和拿破仑三世的耻辱对比。

1870年法国不流血革命推翻拿破仑三世后,雨果返回巴黎。

雨果一生著作等身,涉及文学所有领域,评论家认为,他的创作思想和现代思想最为接近,他死后法国举国至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纪念牌的“先贤祠”。

雨果最为法国人津津乐道的浪漫事迹是:

他于30岁时邂逅26岁的女演员朱丽叶·德鲁埃,并坠入爱河,以后不管他们在一起或分开,雨果几乎每天都要给她写一封情书,直到她75岁去世,将近50年来从未间断,写了将近两万封信。

贯穿雨果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雨果(l802~1885)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

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其代表作是:

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光与影》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短篇小说:

《“诺曼底”号遇难记》等。

雨果从小崇拜法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

1827年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1827),“序言”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的文艺论著。

1830年他据序言中的理论写成第一个浪漫主义剧本《爱尔那尼》,它的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

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

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悲惨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他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的现实。

然而,作家深信唯有道德感化是医治社会灾难的良方。

小说虽不乏现实主义因素,但就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的描写,象征和对比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而言,仍然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

《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多次被拍成电影,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成为经典之作。

二、人物生平

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东部的贝尚松城。

祖父是木匠,父亲是共和国军队的军官,曾被拿破仑的哥哥西班牙王约瑟夫·波拿巴授予将军衔,是这位国王的亲信重臣。

雨果天资聪慧,9岁就开始写诗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写的《读书乐》受到法兰西学士院的奖励,17岁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以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

以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

写有大量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出小说。

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

剧本虽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却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成为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文献。

它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830年,雨果的剧本《欧那尼》在法兰西院大剧院上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确立了浪漫主义在法国文坛上的主导地位。

《欧那尼》写的是16世纪西班牙一个贵族出身的强盗欧那尼反抗国王的故事,雨果赞美了强盗的侠义和高尚,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倾向。

1830年7月,法国发生了“七月革命”,封建复辟王朝被翻了。

雨果热情赞扬革命,歌颂那些革命者,写诗哀悼那些在巷战中牺牲的英雄。

1831年发表的《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最富浪漫主义的小说。

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紧张生动,变幻莫测,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

故事发生在中世纪。

“愚人节”那天,流浪的吉卜赛艺人在广场上表演歌舞,有个叫爱斯梅拉达的吉卜赛姑娘吸引了来往的行人,她长得美丽动人舞姿也非常优美。

这时,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弗罗洛一下子对美丽的梅拉达着了迷,他内心燃烧着情欲之火,疯狂地爱上了她。

于是他命令教堂敲钟人,相貌奇丑无比的卡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抢来。

结果法国国王的弓箭队长弗比斯救下了爱斯梅拉达,抓住了卡西莫多。

他把敲钟人带到广场上鞭笞,善良的吉卜赛姑娘不计前嫌,反而送水给卡西莫多喝。

这一举动使奇丑人十分感动。

他干枯的眼睛里第一次流出了泪水。

敲钟人虽然外貌丑陋,内心却纯洁高尚,他非常感激爱斯梅拉达,也在后面的故事发展中报答了她。

天真的爱斯梅拉达对弗比斯一见钟情,两人约会时,弗罗洛悄悄在后面跟着,出于嫉妒,他用刀刺伤了弗比斯,然后逃跑了。

爱斯梅拉达却因此被仇恨已久的教会冠以“女巫”“杀人犯”的罪名,爱斯梅拉达屈打成招,被判处死刑。

卡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从绞刑架下抢了出来,藏在巴黎圣母院内。

诗人甘果瓦引诱救爱斯梅拉达的乞丐群众与卡西莫多大战,弗罗洛找到爱斯梅拉达后,实则重新向她表达自己的爱意,遭到拒绝后,把她交给了国王的军队,爱斯梅拉尔达被送上绞架。

失去爱斯梅拉尔达而绝望的卡西莫多,在无限愤怒之下,将副主教从高楼顶上推下,活活摔死。

自己拥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直到风化。

小说表现了雨果对封建政府和教会的强烈憎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其实,从全文来看,与玩弄爱斯梅拉达感情的卫队长、忘恩负义的诗人相比,一直作为最大反派出现的副主教克罗德·弗罗洛对于爱斯梅拉达的爱情反倒是真实的,只是由于他的位置不能对此有所表达,最后在痛苦中走上了极端,这也是作者对于中世纪封建礼教“禁欲”的强烈批判。

“七月革命”之后,法国建立了以金融家路易·菲力浦为首的大资产阶级统治的“七月王朝。

”七月王朝不断对雨果进行拉拢,1841年雨果被选入法兰西学士院,1845年,路易·菲力浦封他为法兰西贵族世卿,还当上了贵族院议员。

雨果创作中的斗争热情减弱了,1843年,他写了一个神秘主义剧本《卫戍官》,上演时被观众喝倒彩,遭到了失败。

雨果为此沉默了将近10年没有写作。

1848年6月,巴黎人民举行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成立了共和国。

开始雨果对革命并不理解,但当大资产阶级阴谋消灭共和国时,雨果却成了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

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雨果参加了共和党人组织的反政变起义。

路易·波拿巴上台后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

他实行恐怖政策,对反抗者无情镇压。

雨果也遭到迫害,不得不流亡国外。

流亡期间,雨果一直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的斗争,他写政治讽刺小册子和政治讽刺诗,猛烈抨击拿破仑三世的独裁统治。

这时期,他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和《笑面人》。

《悲惨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

小说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

农民出身的贫穷工人冉阿让有一次看见姐姐的几个孩子饿得直哭,于是去偷面包,不幸被人抓住,判了5年徒刑。

他几次越狱,被抓回来又加判了共14年刑期,结果为了一块面包坐了19年的牢。

出狱之后,冉阿让到处遭人白眼,没有工作,没有饭吃,他发誓一定要向社会复仇。

这时,一个叫卞福汝的主教感化了他,他决心行善积德,做一个好人。

他化名马德兰,在一个城市办了个工厂,成为富翁。

他为贫穷的人提供就业机会,给他们饭吃,给他们房子,他处处乐于助人,被市民们选为市长。

这时,市里来了一个叫芳汀的姑娘,她原是农村姑娘,到城里做工,被人诱骗生下一个女儿。

她把女儿珂赛特寄养在一个旅店老板家中,老板是个恶棍,趁机敲诈她,芳汀被迫卖掉美丽的头发、漂亮的牙齿,又卖身当了妓女,最后贫困交加,病得奄奄一息,冉阿让听说后立即去照顾她,答应在她死后抚养她女儿珂赛特。

这时,警察沙威正追捕失踪多年的苦役犯冉阿让,在马德兰市,他抓住了一个贫穷的工人,认为他就是冉阿让,准备把他送进监狱,为了救这个无辜的工人,冉阿让挺身而出,主动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他又落入警察手中,去监狱的路上,他设法逃脱了。

冉阿让马上找到珂赛特,带着她躲在一个僻偏的修道院里。

多年过去了,珂赛特已长成了一个漂亮的大姑娘,她和一个共和党人马吕斯相爱了。

1832年,巴黎爆发了共和党领导的起义,遭到七月王朝的血腥镇压,马吕斯身负重伤,冉阿让冒着生命危险通过下水道把他救了出来。

这时,沙威混进起义者队伍进行侦察,被抓住后判处死刑,由冉阿让去执行命令,枪毙沙威,但冉阿让却把沙威放了。

沙威在冉阿让的高尚人格前羞愧难容,投河自杀。

珂赛特和马吕斯结婚了,年轻人非常幸福。

冉阿让一个人过着孤独的日子,最后他死在了珂赛特的怀里。

《悲惨世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和贫富悬殊,描写了下层人民的痛苦命运,提出了当时社会的三个迫切问题:

“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猛烈抨击了资产阶级法律的虚伪。

全面反映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的社会政治生活。

所以,小说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欢迎。

到了20世纪,它又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同样吸引了无数的观众。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在色当兵败之后,普鲁士军队直逼巴黎。

在这国家危亡的紧要关头,雨果在流亡了19年之后回到了祖国。

他到处发表演讲,号召法国人民起来抗击德国侵略者,保卫祖国。

他还用他的著作和朗诵诗歌得来的报酬买了2门大炮,表现了崇高的爱国精神。

巴黎公社起义时,雨果并不理解这次革命。

但当公社失败后,反动政府疯狂镇压公社社员时,雨果又愤怒谴责反动派的兽行,他呼吁赦免全部公社社员,并在报纸上宣布将自己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住宅提供给流亡的社员作避难所。

为此,他的家遭到反动暴徒的袭击,他自己险些丧命,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

三、创作历程

早期创作

从中学时代,雨果便爱好文学创作,开始写诗。

1819年,与诗人维尼等人创办《保守文艺双周刊》,经常在刊物上发表诗作,很多是拥护波旁王朝、歌颂保王主义和天主教的。

1822年发表第一本诗集《颂歌集》,获得路易十八的年金赏赐。

后相继出版《新颂歌集》和《颂诗与长歌》,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突破。

在此期间,还发表两部中篇小说《冰岛魔王》与《布格·雅尔加》。

1824年,自由主义日趋高涨,他的政治态度也有所改变,与浪漫派文艺青年缪塞、大仲马等人组成“第二文社”,开始明确反对伪古典主义。

1827年,雨果发表的《〈克伦威尔〉序言》,是他为自己的剧本《克伦威尔》撰写的。

剧本因不符合舞台艺术要求,未能演出,而这篇序言则成为声讨古典主义的檄文、浪漫主义运动的重要宣言、浪漫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

雨果本人也因此被公认为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

序言里提出浪漫主义的美学主张,宣扬滑稽丑怪与崇高优美的对照原则,力图扩大艺术描写的范围。

从这一年起直到1840年,他以丰富的戏剧、诗歌以及小说创作显示出浪漫主义的实绩。

主要有批判专制王权的戏剧《玛丽蓉·德·路尔墨》(被禁演),歌颂希腊民族解放斗争的诗集《东方吟》,批判不合理法律制度的小说《一个死囚的末日》。

1830年,发表的《爱尔那尼》是浪漫主义戏剧代表作。

剧本叙述16世纪西班牙贵族出身的强盗为父复仇而与国王抗争的故事,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艺术上打破了古典主义关于悲喜剧的界限,显示了浪漫主义丰富多采的风格。

此剧在演出时,古典主义派与拥护浪漫主义的文艺青年在剧场内外斗争激烈,最后演出大获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的胜利,成为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1831年,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问世。

小说通过描写善良的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尔达在中世纪封建专制下受到摧残和迫害的悲剧,反映了专制社会的黑暗,反动教会的猖獗和司法制度的残酷,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题。

故事情节复杂,人物性格夸张,整部作品以色彩浓郁的笔墨写出,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小说的特点。

在《巴黎圣母院》之后,雨果又相继发表了浪漫主义戏剧《吕克莱斯·波尔吉》、《玛丽·都铎》、《昂杰罗》,诗集《秋叶集》、《黄昏之歌》、《心声集》、《光与影》,小说《穷汉克罗德》以及杂文《文学与哲学杂论》等。

这一时期的作品充满了反封建反教会的精神。

流亡期间

七月王朝金融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和巩固,使雨果逐渐在政治上采取了妥协态度。

1841年,他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此后,他在文学创作上比较沉寂。

1848年六月革命后,他逐渐走向共和的立场,在总统选举中,他投票支持路易·拿破仑,不久,又成为他的反对派。

1851年路易·拿破仑发动政变,宣布帝制,大肆进行镇压,雨果被迫流亡国外,达19年之久。

流亡期间,雨果从未停止过文学创作,并以笔作武器,对拿破仑的独裁政权进行斗争。

1852年出版辛辣嘲笑拿破仑三世的政治小册子《小拿破仑》,撰写了揭露政变过程的小册子《罪恶史》。

1853年著名的政治讽刺诗集《惩罚集》问世,它充满革命气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鼓舞爱国志士的反纳粹的斗志。

1856年出版的《静观集》概括了作者1830~1855年间的思想感情。

他的《历代传说》是法国文学史上主要的史诗作品。

全书共3卷,以圣经故事、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为题材。

雨果在流亡期间的其他文学作品有诗集《街头与林际之歌》,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文艺批评专著《论莎士比亚》。

《悲惨世界》是雨果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杰作。

小说篇幅浩大,共5部。

主人公冉阿让是贫农出身的工人,一直帮助姐姐养活7个孩子,因饥寒交迫,偷了块面包而被判苦役,多次越狱,又被加重处罚。

出狱后,在米里哀主教感化下,立志从善,改名换姓,经营工业,促进小城的繁荣,赢得当地人的推崇,当上市长。

为了解救被误认的无辜者,毅然自首,再度入狱。

为了实践自己对被遗弃而死于贫困的女工芳汀的诺言,逃离监狱,收养她的女儿珂赛特,隐居巴黎。

珂赛特长大后,与马利尤斯相爱。

马利尤斯参加1832年起义,起义失败时身负重伤,被冉阿让冒着生命危险救出。

最终长期追捕冉阿让的警长沙威面对多年舍己为人的人格力量,精神发生崩溃。

整部小说突出了贫穷人民悲惨的命运和处境的主题。

作者通过冉阿让、芳汀、珂赛特的不同经历真实地表现了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画面,而且以更加丰满有力的形象描绘把劳动人民的悲惨与不幸完全归咎于社会的压迫和资产阶级社会的“文明”。

晚期创作

1870年拿破仑三世垮台,雨果回到巴黎,受到巴黎人民的热烈欢迎。

在普法战争期间,他以激昂的爱国主义热情投入斗争。

他发表演说鼓舞人民斗志,并报名参加国民自卫军。

巴黎公社时期,他在布鲁塞尔。

开始他对公社不甚理解,公社失败后,他挺身而出,为被判罪的公社社员辩护。

还曾刊行诗集日记《凶年集》,表达了对普法战争和在巴黎公社时期的思想感情。

《九三年》是雨果最后一部重要作品。

1862年开始创作,1872年完成。

作品以1793年法兰西共和国军队镇压旺岱地区反革命叛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中惊心动魄的历史内容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斗争规律。

封建贵族的凶狠残暴、雅各宾专政时期的革命气氛、共和军的英勇善战,都得到了生动的描绘。

雨果晚年仍笔耕不辍,先后完成诗集《做祖父的艺术》、《历史传说》、《精神的四种风尚》,政论文集《教皇》、《至高的怜悯》和一部戏剧《多尔格玛达》。

四、代表作品

《悲惨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他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的现实。

然而,作家深信唯有道德感化是医治社会灾难的良方。

小说虽不乏现实主义因素,但就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的描写,象征和对比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而言,仍然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

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

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伽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笑面人》发表于1869年小说有着和巴黎圣母院一样的美丑对比。

主人公格温普兰出生贵族,但因宫廷内的勾心斗角,小时候被毁容。

后来被民间艺人"熊"(或音译"乌苏斯")收养。

所以说,格温普兰是人民的儿子。

后来小说峰回路转,格温普兰命运大起大落,可是因为爱人“女神”(音译"蒂")的病逝,彻底绝望,投河而去。

《笑面人》的创作标志着作者向现实主义迈出了一大步。

《九三年》是雨果最后一部小说。

小说的两个对立人物,革命派郭文和保皇派郎特纳克侯爵是雨果的又一善恶对比。

郭文在捕获郎特纳克侯爵之后,因念郎特纳克侯爵救了三个孩子,竟不惜把自己送上断头台,而放走了敌人头子。

这种安排,最能体现雨果对慈悲为怀,对纯洁良心的信仰。

《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多次被拍成电影,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成为经典之作。

五、作品介绍

诗歌:

雨果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一共写下了26部诗集。

在世界诗歌史上,雨果应该占有着一个突出的席位,因为他的诗歌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人类基本感情的雄辩和普通的形象”,他心中“拥有政治的和社会的神话”(埃唐·皮孔《世界文学史》)。

1.基本主题:

对自由的向往;对民族解放运动的热情支持;对暴政的揭露与反抗;对贫富分化的现实的关注;对重大历史事件的严正态度;对人生、爱情、自然景色的感叹与歌颂等。

2.艺术成就:

(1)开拓了诗歌领域,无论抒情、讽刺、写景、咏史,还是哲理沉思,写来都得心应手;

(2)富于激情,时而庄严凝重,时而气度恢宏,风格豪放阔大,洋洋洒洒;

(3)将对比原则用于诗歌创作,如意象比照、用相反词语、结句出人意料,对比强烈;

(4)善用同位语隐喻,如“心灵一牝狼”、“欧洲一巨人”,将抽象概念和具体意象相结合,产生新的含义,与象征手法一脉相通;

(5)想象力丰富,伊甸园的瑰丽、东方之夜的辉煌,都写得五光十色,连无生命的东西也具有生命形态;

(6)语言丰富多采,韵律运用自如,能以牧歌写情诗,以颂歌写哲理沉思,与象征派和巴那斯派直接相通。

3.雨果诗歌欣赏

半睡

暗影沉冷的气息充盈住房,

夜已深,万籁俱静,黑暗的形

在入睡者身旁来回游荡。

当我化为物,我感到

身边之物变为人,

我的墙是一副面孔,在探望灰暗天空,

两扇苍白的窗窥视我的梦境。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和雨果小说创作的里程碑。

1.内容梗概:

流浪艺人爱丝梅拉达是一位美丽动人、心地纯洁的吉卜赛少女。

当她在巴黎圣母院前格雷弗广场载歌载舞欢度“愚人节”时,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对她动了淫心,当即指使他的养子、圣母院畸形敲钟人伽西莫多去劫持少女。

少女被正在巡逻的国王卫队长弗比斯救下,她随即爱上了这个轻浮而又负心的军官。

伽西莫多被鞭打示众,口渴如焚,少女出于同情,将水送到他的嘴边。

当爱丝梅拉达与弗比斯幽会时,克洛德扮作妖魔刺伤了弗比斯,并嫁祸于爱丝拉达。

爱丝梅拉达因此被判绞刑。

爱丝梅拉达宁死也不愿屈从于克洛德的淫威,拒绝了克洛德的以贞操换生存的无耻要挟。

行刑之日,伽西莫多从法场上将少女抢入圣母院楼顶避难,日夜守护着她。

当法庭无视圣地避难权决定逮捕少女时,乞丐王国的流浪汉们闻讯攻打圣母院,国王下令镇压。

混战之中,克洛德将少女劫出圣母院,再次逼迫她屈从自己的淫欲。

遭到拒绝后,克洛德将少女交给了追捕的官兵,亲眼看着少女被绞死。

绝望的伽西莫多认清了克洛德的真面目,将他从楼顶上推下摔死,自己则抱着少女的遗体默默死去。

故事离奇曲折,充满悬念,感情充沛。

情节经常中断,小说中常夹杂大量非小说因素,插入大量议论。

2.人物形象:

(1)爱丝梅拉达——善与美的象征

爱丝梅拉达是雨果塑造的理想人物,是人性美的象征。

她纯洁善良,酷爱自由,热情豪爽,品格坚贞。

她从内心的善良愿望出发对待任何人。

对于误入乞丐王国的诗人甘果瓦,她挽救了他的生命;她还不计前嫌送水给受刑时的伽西莫多;她对爱情抱着至死不渝的信念,丝毫不怀疑心上人的背叛,不允许别人说一句他的坏话;面对克洛德的淫威,她宁死不屈。

她的被毁灭,是对封建专制残酷统治和教会邪恶势力的有力控诉,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2)伽西莫多

伽西莫多是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是雨果根据美丑对照原则创造的人物形象。

他外表丑陋,受尽嘲弄,但内心崇高,是一个富有正义感、富于感情的人。

他对爱丝梅拉达的爱慕是一种混合着感激、同情和尊重的柔情,一种无私的、永恒的、高贵质朴的爱,完全不同于克洛德那种邪恶的占有欲,也不同于花花公子弗比斯的逢场作戏。

雨果通过这一形象,树立起一个人类灵魂美的典型。

这一形象还体现了善战胜恶,真诚战胜虚伪的理论。

(3)克洛德

克洛德是一个双重性格的人物。

一方面,他是宗教恶势力的代表,道貌岸然,内心阴险毒辣,为满足自己的欲念不择手段:

他出于淫欲指使伽西莫多劫持爱丝梅拉达;他出于嫉妒刺伤弗比斯却嫁祸于爱丝梅拉达;他因得不到爱丝梅拉达的爱情而将她置于死地。

另一方面,他又是宗教禁欲主义的牺牲品,长久的禁欲扭曲了他的灵魂。

他越是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人间的欢乐,便越是仇恨世人,仇视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

这是小说中最有深度的人物。

3.主题(思想意蕴):

《巴黎圣母院》通过以15世纪巴黎社会生活为背景的历史陈迹的再现和三个主要人物的悲剧,暴露了邪恶的宗教势力的黑暗、封建专制司法制度的残酷,揭示了禁欲主义压抑下人性的扭曲和堕落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宣扬了博爱、仁慈的人道主义思想。

4.艺术特征:

《巴黎圣母院》是一部典型的浪漫主义小说,它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作品中在表达作者真善美的主观理想,在每个人物身上注入了强烈的感情色彩,爱憎十分鲜明。

(2)成功地运用了对比原则。

美与丑,崇高与滑稽,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善与恶,真与假等,组成了《巴黎圣母院》多层次、多序列的矛盾对照格局。

首先,场面之间的对比。

小说在情节内容的安排上,将腐朽的封建王朝和高尚纯洁的“奇迹王朝”,两个法庭,两种审判,两个绞架,两个社会等进行对照描写。

其次,人物之间的对照。

主人公爱丝梅拉达就是在与其他人物的对照中显示形象的完美的。

她与伽西莫多对照,外貌一个奇美,一个奇丑,而心灵同样高洁;她和克洛德对照,一个纯洁善良,一个虚伪卑鄙。

再次,人物自身的对比。

伽西莫多外貌的丑陋和心灵的美好的对比;弗比斯外表的潇洒和内心的丑恶的对比;克洛德外表的道貌岸然和内心的邪恶的对比。

通过这几种矛盾对照格局,小说实现了“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的浪漫主义美学原则,显示出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3)其他鲜明的浪漫主义因素

小说通篇展现为典型的浪漫主义的非凡环境和场景(中世纪的巴黎和宗教狂欢场面,耸立着绞架的刑场,阴森的巴士底狱,使人意夺神骇的圣母院激战等)、非凡的人物(传奇性的克洛德,伽西莫多,爱丝梅拉达等)、曲折离奇的情节(克洛德对爱丝梅拉达的追逐迫害,爱丝梅拉达的身世经历等)以及强烈的戏剧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