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一下人教新资料第18课竹影拓展资料6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1066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初一下人教新资料第18课竹影拓展资料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语文初一下人教新资料第18课竹影拓展资料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语文初一下人教新资料第18课竹影拓展资料6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语文初一下人教新资料第18课竹影拓展资料6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语文初一下人教新资料第18课竹影拓展资料6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初一下人教新资料第18课竹影拓展资料6篇.docx

《语文初一下人教新资料第18课竹影拓展资料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初一下人教新资料第18课竹影拓展资料6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初一下人教新资料第18课竹影拓展资料6篇.docx

语文初一下人教新资料第18课竹影拓展资料6篇

语文初一下人教新资料第18课(竹影)拓展资料(6篇)

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年〕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

原名丰润,又名丰仁。

浙江崇德〔现属桐乡〕人。

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

1921年东渡日本,学西洋画。

回国后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和上海立达学园任教。

1925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漫画。

1928年任开明书店编辑。

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

以漫画闻名艺坛。

并写作了以中小学生和一般音乐爱好者为对象的音乐读物32种。

文笔浅显生动,起了普及西洋音乐知识的启蒙作用。

50年代还从事介绍苏联的音乐教育、音乐情况及翻译歌曲。

抗战爆发后,举家内迁,在任教的同时积极从事抗日文化活动。

抗战后返沪杭,居家从事创作和翻译。

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

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

要紧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

漫画有《子恺画全集》。

译著有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俄国屠格涅夫的《初恋》和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等。

出版有《丰子恺文集》〔7卷〕。

《竹影》课堂实录

——徐忠华

教学思路

本文篇幅较长,内容丰厚。

要在一课时内授予学生,难度较大。

因此我以为应该略枝叶而直取本根。

此文收入《艺术卷》而非文学卷,可见丰子恺先生写此文要紧目的是对孩童进行美育,因此我想在课堂引导学生反复探究“创造与模仿的关系”。

课前预习资料

丰子恺《儿童的画》、《学画回忆》、《图画与人生》,《素质教育在美国》节选,《倚天屠龙记》节选,朱光潜《谈美书简》文选

苏轼《於潜僧绿筠轩》、《文与可谷偃竹记》,郑板桥《题画诗》、《题竹石画》,白居易《池上竹下作》

课堂实录

师:

昨天大伙都预习了《竹影》,现在我想检查一下大伙预习得如何。

〔出示预习题〕大伙一起念。

学生齐读:

弥漫眼梢惬意汀蘸缕口头禅硕士参差不齐

师:

特别好,第二题。

谁来概括一下课文内容?

一生:

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我们在水泥地上画竹影。

师:

时间、地点、人物、情况俱全,特别不错。

只是这位同学还有补充。

一生:

我们在水泥地上画竹影,然后爸爸给我们讲画画的知识。

师:

特别好,这就十分全面了。

现在我们来看看他们画的竹影。

〔出示图片“竹影”。

师:

竹影是谁画的?

一生:

华明、丰子恺、丰子恺的弟弟、丰子恺的父亲。

师:

真的吗?

教师用一块湿抹布在黑板上写一大大的“竹”字。

然后请一学生上台用粉笔把那个字描一下。

师:

请大伙看黑板,请问那个粉笔“竹”字是谁写的?

一生:

xx同学。

另一生:

老师。

师:

理由?

一生:

版权属于老师,xx同学只是依样画葫芦。

师:

说得好,我就这么问吧,假如那个字拍卖,卖了10000元,我拿多少,他拿多少?

一生:

你最少拿9500,他最多拿500,算苦劳。

师;特别好,那么请大伙再思考一下,这竹影到底是谁画的?

一生:

是月亮画的。

师:

是月亮吗?

月亮能发光吗?

好几个学生一起叫道:

是太阳!

师:

特别好,竹影的真正作者是太阳,太阳借了月亮的手画的,现在我请大伙思考“我们四个人在那个地方起了什么作用?

我们把月亮画的画______了一份。

〔填一词〕”

一生:

描了一份。

一生:

复制。

一生:

克隆。

一生:

copy。

师:

大伙说了几个同义词,克隆=copy=复制。

现在我请大伙回忆一下昨天我给大伙的资料,在我们的资料中除描影外还有哪些复制图画或类似复制的方法?

一生:

用薄纸印。

一生:

用格子法放大。

一生:

黄全愈的儿子也是复制。

师:

黄全愈的儿子能随手画出特别美的竹啊梅啊的,他如何也是复制?

一生:

他的画不是他创作的,是别的国画大师创作的,他只是凭经历复制而已。

师:

特别好,我们来看一段文字〔出示黄全愈的文章〕,大伙一起念一下。

学生齐读:

黑板——学生的眼睛——经由学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样板“画”下来。

由于没有“心’的参与,这只能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能够说那是一个类似“复印”的过程。

师:

爸爸说我们这不是画竹,“只是好玩罢了”。

学某类西洋画的人能把自然描摹到几乎一样,这是不是绘画呢?

请大伙四人小组讨论。

意见一致了就举手。

一生:

不是。

师:

不是绘画那是什么?

出示几幅西方油画。

几个学生一起说:

像照相!

师:

不错,大伙一起来看看丰子恺先生是如何评价这类西洋画的,〔出示文字〕一起念!

学生齐读:

描得像真的东西一样,顶多也只抵得一张照相,现在照相机特别廉价,三五块钱也能够买一只。

我们又何苦费许多宝贵的钟头来把自己的头脑造成一架只值三五块钱的照相机呢?

师:

好,我们小结一下。

刚才我们一起讨论了几种画画的方法,有描、印、放大、临摹、模仿大自然,但同学们说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绘画。

那么我就有一个疑问了:

有成千上万人在做上述这些事,他们是不是基本上笨蛋?

他们做这些事有何得失?

讨论三分钟。

一生:

有得有失,得到了名利,失去了时间。

一生:

他们依旧有所得的,他们锻炼了技术,有了技术就有可能去真正的创作。

一生:

但他们会在模仿中失去自我。

师:

大伙都说得特别好,我们来看郑板桥是如何说的〔出示文字〕:

胸中竹,并不是眼中之竹。

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这句话确实是说一个人想把心中的竹画出来必须要有技术。

我们再看朱光潜的一段话。

〔出示文字〕大伙一起念。

学生齐读:

模仿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

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

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

师:

朱光潜先生用经典的文字给我们作了总结。

我想我不用再多说了。

现在让我们假设一个人,那个恩差不多完成了模仿阶段,现在他要真正的去创作,比如说他站在一丛竹前,现在要你来告诉他如何画,你会说些什么?

每人说一句话!

一生:

闭上你的眼去画。

一生:

画它的神气。

一生:

别管像不像。

一生:

你今天是什么样的心情就画什么样的竹。

一生:

画出你自己。

一生:

要有象征意义。

师:

假如是丰子恺的父亲站在他面前,他会说些什么?

用课文里的话回答。

一生:

要画出竹的美的姿态,活的神气。

一生:

要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

一生:

要注意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

师:

特别好,现在那个人听了大伙的话以后开始画了。

他画的如何样呢?

请大伙一起看。

〔出示真竹照片与郑板桥竹图〕

师:

那个人是谁呢?

他确实是郑板桥。

郑板桥确实是站在这丛竹面前画下了这幅画。

现在请大伙比较一下照片与图画,看看郑板桥对竹作了哪些改动,思考一下他为何作此改动?

讨论三分钟。

一生:

颜色变了,为的是不像,如此能够更加突出神韵。

一生:

疏密变了,照片到处一样密,画就符合黄金分割定理,像一偏文章一样:

凤头、猪肚、豹尾。

一生:

叶的方向变了,照片上方向不定,而画上竹叶差不多向下。

师:

你观看得特别认真,然而什么原因呢?

什么原因郑板桥要让它向下。

一生:

可能当时他心情不好。

一生: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我想郑板桥是用竹叶来表示俯视民间疾苦。

师:

你真是天才。

一生: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竹是中空的,能够用他来象征虚心的人,而虚心的人总是低着头的。

师:

看来大伙都特别聪明,都不比郑板桥差。

现在我要大伙跟郑板桥比一比。

竹能够表达各种各样的性格。

文雅、清高、虚心、坚韧……有许多诗人赞美它;所以,也有人爱唱反调,说:

竹似伪君子,外坚中却空,根细好钻穴,腰柔善鞠躬…假如现在站在竹丛前的人是你。

绿、红、黑、黄……眼前摆着许多颜料,你会选哪一种颜料?

你会把竹画成什么样?

一生:

我会用黑笔,画成钢铁的模样,表现“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气概。

一生:

我要用红色,画出我的热情。

……

一生:

我要选择五十种不同的颜料,让每一片叶子都有各自不同的个性。

师:

那个同学真是太伟大了,选班长的话,我投你一票。

还有特别多同学想说说自己心中之竹,惋惜时间关系,今天的课只能上到那个地方,大伙回家后以钢笔代画笔把你心中所画的竹图写出来吧。

下课!

爸爸的画(第二集)

绘画:

丰子恺

著者:

丰陈宝、丰一吟

教育亟须改革

画中的学生好悲伤!

为了得到毕业证书,有一个名叫100分的魔鬼抓住他的头发,使他不得不蹙着眉头死用功。

从前的学生是如此,现在更是如此。

因为现在竞争更厉害了,而且大基本上独生子女,家长总盼望自己唯一的孩子能成才。

有的学生,放学回到家里,就做功课,一直做到晚上10时、11时……甚至更迟。

小学生失去了天真活泼的童年,中学生失去了充满活力的青春,少女那么更失去了花季时打扮的时机,都被这100分的恶魔抓住脑袋,动弹不得。

事实上,他们所学的东西,到了工作的时候,不一定都用得上。

教育亟须改革,学生盼望解放!

〔吟〕

悲伤的小仆人

现在的独生子女特别难想像,那个正处于儿童的黄金时代、应在家受爸爸妈妈呵护的男孩,却差不多当了小仆人,在替主人家照看躺在童车里的婴儿——他的小主人。

他刚才推着童车来来回回走了好一会儿,才哄得婴儿睡着了,便趁机坐在路边柳荫下歇一歇。

他抬着头,在想什么?

一定是在想自己的爸爸妈妈。

他多么想回到自己家里,回到爸爸妈妈的周围!

悲伤的孩子!

他幼小的内心想了又想,依旧弄不懂,爸爸妈妈什么原因要把他从周围拉开,到那个陌生的地方来过辛苦、劳累的日子?

〔宝〕

看他毕竟付多少钱

父亲在《两场闹》一文中写他从旅馆楼上望下去看见四个坐人力车的人到达目的地后吵吵闹闹地克扣人力车夫的钱,而上了酒楼后,四人又吵吵闹闹地争付酒菜费。

这两场闹形成了鲜亮的对比。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5月12日。

而现在这幅《目的地》发表在同年8月24日的《申报》“自由谈”上。

这一文一画不能说没有一点联系。

人力车夫全凭两条腿跑路,辛辛苦苦地把顾客拉到了目的地,正用急切的、不特别放心的目光看着那顾客从皮夹子里拿钱,看他毕竟付多少钱。

讲好的价钱,有时会被无理的顾客强横地扣掉一些。

你看那顾客,低着头,一心专注在皮夹子上,连脸也被帽子遮住了。

他不知在动什么心计。

两人的表情都特别真切。

〔吟〕

近邻理应相亲

一把铁扇骨,好像许多又长又尖的长矛,把近在咫尺的两家邻人隔开,各不相干。

穿西装背心的某甲手撑栏杆遥望,穿中装的某乙倚着栏杆闲眺。

特别可能,他们互相不明白对方姓什么,是干什么的。

这把无情的铁扇骨,在那个五方杂处、良萎不齐的旧上海,原是屡见不鲜的。

有人说,在旧上海,打个哈欠都会被割舌头的。

谁明白隔壁住的是什么人,提防一下原也无可厚非。

但是父亲从上海回江湾,通过天通庵,看到如此一把铁扇骨时,却感到触目惊心,认为这显然是防盗贼的,是人类丑恶的证据,是羞耻的象征。

父亲所向往的,是“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那种使人悠然神往的安泰生活。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理应相亲。

〔宝〕

丰子恺《护生画集》

丰子恺〔1898-1975〕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

早年曾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妨碍。

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

早期漫画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取材儿童题材。

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

《护生画集》是丰子恺先生历时四十六年的作品,总共六集四百五十张图,以关爱生命为题材,劝养护慈悲心为宗旨。

遵弘一法师嘱,从1929年弘一法师五十岁起,每十年作一集,各为50幅,60幅,70幅,80幅,90幅和100幅与弘一法师年龄同长。

原稿几经散佚,颠沛流离。

其间,广洽法师收集散落的《护生画集》原稿并珍藏于新加坡。

直到1985年,他将六册《护生画集》原稿无偿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

其中故事可参看广洽法师所写的《护生画集》五集合刊附言。

为广结善缘,《护生画集》基本上廉价广销,故印刷,纸张都比较粗糙,却也让人对手头的画集倍加爱惜,莫非这也是护生的一种劝戒?

《护生画集》是丰子恺先生历时四十六年的作品,总共六集四百五十张图,以关爱生命为题材,劝养护慈悲心为宗旨。

遵弘一法师嘱,从1929年弘一法师五十岁起,每十年作一集,各为50幅,60幅,70幅,80幅,90幅和100幅与弘一法师年龄同长。

丰子恺《护生画集》第一集

01、众生

是亦众生,与我体同,

应起悲心,怜彼昏蒙,

普劝世人,放生戒杀,

不食其肉,乃谓爱物。

03、今日与明朝

日暖春风和,策杖游郊园,

双鸭泛清波,群鱼戏碧川,

为念世途险,欢乐何足言,

明朝落网罟,系颈陈市廛,

思彼刀砧苦,不觉悲泪潸。

05、吾儿

畜生亦有母子情,

犬知护儿牛舐犊,

鸡为守雏身不离,

鳝因爱子常惴缩,

人贪滋味美口腹,

何苦拆开他眷属,

畜生哀痛尽如人,

只差有泪不能哭。

14、诀别之音

落花辞枝,

夕阳欲沉,

裂帛一声,

凄入秋心。

15、生离欤死别欤

生离尝恻恻,

临行复回首,

此去不再还,

念儿儿知否。

丰子恺的散文艺术

《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先生的要紧散文选。

1927年,丰子恺皈依弘一法师,在江湾永义里的寓所进行了仪式。

丰子恺并请弘一法师为自己的住所取名。

尊弘一嘱,丰子恺在小方纸上写了许多他所喜爱而能够互相搭配的文字,团成许多小纸球,撒在释迦牟尼画像前的供桌上,拿两次阄,拆开来基本上“缘”字,遂名寓所为“缘缘堂”。

当即请弘一法师给写“缘缘堂”横额〔见《告缘缘堂在天之灵》〕。

后丰子恺几经迁移,于1933年在故乡石门湾老屋的后面,建筑了“缘缘堂”。

丰子恺的散文,从一开始就已显露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写散文,总是选取自己熟悉的生活题材,以其片断,以自己的所感,用最朴质的文字坦率地表达出来。

在朴素到接近白描的文字中倾注了一股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特别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而引起共鸣。

丰子恺的作品构思十分巧妙。

丰子恺二十年代的散文,大都收集在1931年出版的《缘缘堂随笔》里。

这是他第一个散文集子,由于不断地接触社会,体察民间疾苦,促使他这时期的作品内容不断充实,充分表达了他那为人生的艺术创作宗旨;他的创作的艺术风格也不断臻于完善,赢得了众多的读者和应有的声誉。

尽管某些作品中宗教,悲观,悠闲的情调仍不免存在,但比较起二十年代的创作那么明显地进步了。

丰子恺一贯厌恶欺压百姓的统治阶级。

三十年代,丰子恺的艺术成就在社会上已产生了热爱大的妨碍,赢得了特别高的声望。

尽管如此,他却仍然过着“宝贵于我如浮云”的淡泊生活,而不屑与官场上人物往来,甚至声称:

“政界人物一律不见”〔那个地方所以是指反动政界〕。

丰子恺的进步思想反映在文艺观点上要紧是主张艺术的大众化和艺术的现实化。

他认为:

艺术必须走出洋房而入工厂,下农村,方能与大众接近。

因此他呼吁中国艺术家们走出“深山”,到红尘间来高歌人生的悲欢,使艺术与人生的关系愈加紧密“〔丰子恺《谈中国画》〕。

丰子恺这些进步的文艺观是可不能不直截了当妨碍着他的散文创作的。

二十年代开始散文创作的丰子恺,到那个时期,由于通过艰难的艺术磨炼,已成为一位风格鲜亮的散文作家。

丰子恺散文的艺术魅力确是极其诱人的。

首先,丰子恺的散文表现在作者能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写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暗示现实社会较大的问题,用他自己的话说,确实是“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

丰子恺散文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别具匠心的艺术构思上。

和他一张张构思巧妙的温画一样,丰子恺写散文特别注重构思,这是他的散文因此耐人寻味的重要缘故。

读丰子恺的散文,能够得出如此一个结论:

通过质朴的语言表达率真的思想感情,是丰子恺散文最鲜亮的艺术特色。

他一向反对“做”文章,反对写诗用生僻,晦涩的词语,使别人看不懂,或看起来特别费力。

他自己的散文也一向笔墨平易,语言浅显,脍炙人口,意味深长。

表达了真率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质朴的语言形式的高度结合。

丰子恺因此能做到这一点,这与他的人品有关。

在丰子恺的胸怀里,天地化生的一切,譬如一只狗、一头羊、一条黄鳝,甚或一株草、一蓬花,都有可赞的生命,都与自然相和谐,不能够随意创伤毁坏。

他相信“众生平等,皆具佛性”。

这是他看人看世界的差不多起点。

丰子恺的人品是“率真”,确实是坦率,毫不虚假,在于生活,平易待人。

同时,这种人品又和他那为人生,为大众的艺术观一起妨碍着他的创作,使他写出来的散文让人感到亲切,为人乐于同意。

能够看到,丰子恺散文艺术确有“自己的声音的东西”〔屠格涅夫:

《文学评论》〕。

他那真朴自然,小中见大,富有绝妙的构思艺术的创作风格是对我国现代散文的宝贵贡献,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妨碍。

丰子恺解放后的散文和他一贯的人品一样,仍然保持着真率,朴质的特点,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他以新的思想境界进行创作,其作品格调更加清新,明亮,赢得了读者的赞誉。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散文史上一位颇有风格的作家。

他的创作活动历时五十年,创作作品有增无减,实为我国现代散文史上所少见。

丰子恺年谱

少年丰子恺

1898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县石门镇〕

1904年,在父亲的私塾中读书,学名丰润

1910年,在县立第三高等小学读书,改名丰仁

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改名子恺1918年,李叔同出家为僧,丰子恺自此与佛教结缘

1919年,学校毕业,组织发起“中华美育会”。

筹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任教务主任、西洋画教师

1921年初,赴日本学习艺术,十个月后回国

1922年,由夏丏尊介绍至浙江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任教,开始用毛笔作简笔画

1924年,发表《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走上画家的道路

1925年,《文学周刊》陆续发表其画,郑振铎冠以“子恺漫画”之名

1926年,丰子恺参与发起和创办开明书店

1927年11月,从弘一法师〔即李叔同〕皈依佛门,法名婴行

1933年,故乡新居“缘缘堂”落成,自此用心译著,五年间各类作品二十余种〔部〕“缘缘堂”于1938年毁于战火

1937-1945年,避难辞乡,辗转于桐庐、衢州、上饶、南昌、萍乡、湘潭、长沙、桂林、宜山、遵义、重庆等地

1946-1949年,居住杭州

1949年建国后,定居上海,用心译著

1966年后,在文革中遭受迫害,但暗中仍写作、绘画、翻译

1975年4月,回故乡探访,9月逝世

1978年,平反

1985年,重建的“缘缘堂”落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