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0770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docx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18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18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经济发展的韧性、活力和包容性增强,呈现结构更优、效益更好、更趋协调、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上海市生产总值(GDP)32679.87亿元,比上年增长

6.6%(见图1),继续处于合理区间。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37亿元,下降6.9%;第二产业增加值9732.54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22842.96亿元,增长8.7%。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9.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上海市人均生产总值为13.50万元。

在上海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5896.97亿元,比上年增长6.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6782.90亿元,增长6.5%。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4%。

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5461.91亿元,比上年增长8.2%。

其中,工业增加值2377.60亿元,增长4.2%;服务业增加值3084.31亿元,增长11.3%(见表1)。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全年经工商登记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39.99万户,比上年增长13.2%。

其中,内资企业(不含私营企业)7985户,增长42.4%;外商投资企业8742户,增长9.0%;私营企业31.28万户,增长12.3%;个体工商户6.99万户,增长15.2%。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08.15亿元,比上年增长7.0%;非税收入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11.6%。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51.54亿元,增长10.7%(见表2)。

全年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完成13823.77亿元(不含关税及海关代征税),增长7.7%。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5.2%。

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

17.2%;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7.0%(见表3)

以上年价格为100,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6。

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

指数为102.3,居住类价格指数为100.2,医疗保健类价格指数为102.4(见表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5.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101.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105.2。

以上年12月价格为100,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为100.4,二手住宅价格指数为97.3;以上年价格为100,全年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为99.8,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为98.2

二、农业

全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82.48亿元,比上年下降4.4%。

其中,种植业147.54亿元,下降2.1%;林业15.26亿元,下降3.6%;牧业46.34亿元,下降17.9%;渔业55.90亿元,下降4.5%;农林牧渔服务业17.44亿元,增长125.4%。

全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28.5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2%。

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2.99万公顷,减少2.5%。

粮食产量103.74万吨,比上年增长4.0%;生牛奶产量33.44万吨,下降8.1%;水产品产量30.85万吨,增长4.4%(见表5)。

至年末,全市有1701家企业、6396个产品获得“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

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证书使用企业1342家,产品5824个;绿色食品证书使用企业350家,产品536个;有机农产品生产企业9家,产品2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4个。

至年末,全市累计建成设施粮田面积8.65万公顷,市级蔬菜标准园17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78家,具有一定经营能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865家,经农业主管部门认定的家庭农场4434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694.95亿元,比上年增长1.9%。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6451.84亿元,增长1.3%。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841.84亿元,增长1.4%。

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13588.42亿元,增长1.1%。

全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659.91亿元,比上年增长3.8%,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0.6%。

全年六个重点工业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870.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8.5%(见表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8%。

全年燃料油产量195909吨,比上年增长50.8%;金属切削机床5990台,增长12.4%;智能手机产量4711.44万台,增长4.5%;3D打印设备产量578台,增长12.5%(见表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350.44亿元,比上年增长4.3%;实现税金总额1972.63亿元,下降5.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0.4%

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07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7577.35万平方米,增长15.5%;竣工面积7960.06万平方米,下降1.3%。

四、批发和零售业

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581.49亿元,比上年增长3.3%。

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1.9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6%。

其中,批发销售额10.79万亿元,增长5.3%。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68.69亿元,比上年增长7.9%(见表8)。

其中,无店铺零售额1925.99亿元,增长13.8%。

网上商店零售额1506.70亿元,增长15.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9%。

全年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2893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3%。

其中,B2B交易额18552.6亿元,增长14.1%,占电子商务交易额的64.1%;网络购物交易额(含服务类交易)10385.6亿元,增长29.7%,占35.9%。

至年末,全市已开业城市商业综合体达256家。

其中,商场商业建筑面积

10万平方米以上的有63家。

全年全市城市商业综合体实现营业额达1777.02亿元,比上年增长16.7%。

全年全市新集聚商业零售品牌首店835家,其中,国际品牌首店300余家,国际零售商集聚度升至全球城市第二位。

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销售额占全国总量的75%。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533.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107386.82万吨,比上年增长10.4%。

旅客发送量21496.62万人次,增长3.1%(见表9)。

全年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73047.94万吨,比上年下降2.7%;集装箱吞吐量

4201.02万国际标准箱,增长4.4%。

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达46.8%,其中,国际中转比例为8.8%。

上海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全年共起降航班77.16万架次,比上年增长1.5%;进出港旅客11763.43万人次,增长5.1%。

其中,国内航线进出港旅客7665.00万人次,增长3.7%;国际及地区航线进出港旅客4098.43万人次,增长8.0%。

全年上海港接待国际邮轮靠泊406艘次。

其中,以上海为母港的邮轮378艘次。

邮轮旅客吞吐量275.29万人次,比上年下降7.4%。

邮轮母港旅客吞吐量占比97.7%。

年内轨道交通5号线和13号线延伸段实现开通运行。

至年末,全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达到704.91公里,运营车站415个。

至年末,公交运营车辆1.75万辆,运营线路1543条,线网长度8813.80公里;运营出租车4.13万辆。

全年市内公共交通客运量58.56亿人次,日均16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

其中,轨道交通客运量37.10亿人次,增长4.9%;公共汽电车客运量20.65亿人次,下降4.4%。

至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民用汽车393.42万辆,比上年增长9.0%。

其中,私人汽车302.17万辆,增长10.1%。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82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3%;电信业务总量1432.00亿元,增长1.1倍。

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5.74亿件、包裹业务221.4万件、快递业务34.86亿件;快递业务收入1020.28亿元。

全年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2078.64亿元,比上年增长8.1%。

至年末,全市星级宾馆206家,旅行社1639家,A级旅游景区(点)113个,红色旅游基地34个(见表10)

全年接待国际旅游入境者893.7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见图2)。

其中,入境外国人685.9万人次,增长2.2%;港、澳、台同胞207.81万人次,增长3.0%。

在国际旅游入境者中,过夜旅游者742.04万人次,增长3.2%。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33976.87万人次,增长6.7%。

其中,外省市来沪旅游者16209.12万人次,增长4.4%。

全年入境旅游外汇收入73.71亿美元,增长8.2%;国内旅游收入4477.15亿元,增长11.2%。

六、金融和保险

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5781.63亿元,比上年增长5.7%。

金融业深化改革创新,实现平稳发展。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步伐加快,上海金融法院获批成立,原油期货成功上市,中国人寿上海总部、建信金融科技等总部型功能性机构落户,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进一步拓展。

至年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1112.33亿元,比年初增加8654.40亿元;贷款余额73272.35亿元,比年初增加5736.67亿元(见表11)。

全年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645.7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上海证券交易所总成交额264.62万亿元,比上年下降13.6%。

其中,债券成交额216.95万亿元,下降12.3%;股票成交额40.32万亿元,下降21.1%。

全年通过上海证券市场股票筹资6113.96亿元,比上年减少19.3%;发行公司债17780.87亿元,增长19.0%。

至年末,上海证券市场上市证券14069只,比上年末增加1850只。

其中,股票1494只,增加54只。

全年上海期货交易所总成交金额81.54万亿元,比上年下降9.3%。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成交金额26.12万亿元,增长6.2%。

银行间市场总成交金额1262.8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6.6%。

上海黄金交易所总成交金额10.66万亿元,增长9.2%。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405.79亿元,比上年下降11.4%。

其中,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582.10亿元,增长20.6%;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823.69亿元,下降25.4%。

全年保险赔付支出581.56亿元,增长5.9%。

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271.62亿元,增长16.2%;寿险给付207.93亿元,下降12.3%;健康险赔款给付82.20亿元,增长30.8%;意外险赔款支出19.81亿元,增长30.5%。

七、对外经济

全年上海口岸货物进出口总额85317.0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其中,进口36403.1亿元,增长8.8%;出口48913.9亿元,增长6.9%。

全年上海关区货物进出口总额64064.29亿元,比上年增长7.3%。

其中,进口26965.19亿元,增长9.2%;出口37099.10亿元,增长6.0%。

全年上海市货物进出口总额34009.93亿元,比上年增长5.5%。

其中,进口20343.08亿元,增长6.4%;出口13666.85亿元,增长4.2%(见表12)。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比重为42.0%。

按市场分,对欧盟进口4635.49亿元,增长3.3%;出口2432.99亿元,增长4.5%;对美国进口1935.18亿元,下降6.6%;出口3134.44亿元,下降0.4%;对东盟进口2525.88亿元,下降4.4%;出口1696.06亿元,增长6.3%;对日本进口2377.44亿元,增长6.8%;出口1417.74亿元,增长8.3%(见表13)。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重要节点城市建立经贸合作伙伴关系,货物贸易额占全市比重达到20.6%

表12

2018年上海市货物进出口总

指标

绝对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口总新

34009.93

■49

上5市货物进口总鞭

20343.08

6.4

咽有企业

3594一03

17.4

外商投资企业

13070.95

2.7

私营企业

3527.52

9.6

L般贸易

11308.7

7.1

加工贸易

2261.97

5.5

砌•电产口口

953076

2.9

挣高新技术产品

5820.95

1.9

口总鞭

13666.85

4.2

定国有企业

1532.84

-1.0

外商投资企业

8870.67

1.3

私苣企卄

3156.5

16.2

L般贸易

6336.06

9.7

加工贸易

5241.73

-2.2

料1电产no

9481.19

2.1

存高新技术产品

574222

0.8

表用2018年上海对主要歸哋区货物进,出口总額及其壇长速度

国家和地区

出口颔

(亿元〉

比上年増长(%)

逬口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美国

3134.44

-0.4

1935.18

-6.6

欧盟

2432.99

4.5

4635.49

3.3

东盟

1696.06

6一3

2525.88

44

日本

1417.74

83

2377.44

6.8

中国香港

1321.17

8.5

112.78

319.4

韩国

453.78

5.6

130038

40

中国台湾

509.90

8.S

1289.39

6.4

俄罗斯

187.43

15.S

151.71

10.8

帯一路'‘沿线国冢

3144.90

6.7

3848.40

5.5

全年新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5597项,比上年增长41.7%;合同金额469.37亿美元,增长16.8%;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173亿美元,增长1.7%。

全年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17.84亿美元,增长1.2倍,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比重为10.3%;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154.55亿美元,下降4.3%,占比为89.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沪投资合同金额占全市比重达10.9%。

至年末,在上海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182个,在上海落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670家。

其中,亚太区总部88家;投资性公司360家;外资研发中心441家。

年内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5家。

其中,亚太区总部18家;投资性公司15家;外资研发中心15家。

全年备案和核准对外直接投资项目792项,比上年增长30.3%;对外直接投资中方投资额168.7亿美元,增长57.0%。

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119亿美元,增长9.6%;实际完成营业额75.4亿美元,下降24.1%;派出人员8764人次,下降37.0%。

对外劳务合作派出人员9808人次,下降48.2%。

全年举办各类展览会项目1032个,总展出面积1879.5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2%。

其中,国际展览会项目300个,展出面积1415.30万平方米,增长6.5%;国内展览会项目732个,展出面积464.25万平方米,增长5.3%。

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17家境外企业参展,展览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

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

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五年来,先后推进实施了1.0版、2.0版、3.0版等三个总体方案,按照“三区一堡”的目标要求,大力推动投资、贸易、金融和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的制度创新,着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以改革促发展、促转型,区域经济发展总量规模稳步提升,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投资环境逐步优化。

市场准入管理新体制初步建立。

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经过多轮修订完善,负面清单由190条缩减到45条,90%左右的国民经济行业对外资实现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并且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已向全国其他自贸试验区和近400个国家级开发区复制推广。

服务“一带一路”的桥头堡作用逐步发挥。

目前,浦东新区企业在新加坡、捷克等3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近200个项目,中方投资额达46.8亿美元。

贸易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目前,上海自贸区保税片区进出境时间较全关水平缩短78.5%和31.7%,物流成本平均降低10%,进出口通关无纸化率达95.6%。

建成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3.0版,覆盖23个口岸和贸易监管部门,口岸货物申报和船舶申报100%通过单一窗口办理,服务企业超过27万家,企业申报数据项在船舶申报环节缩减65%,在货物申报环节缩减24%,累计为企业节省成本超过20亿元。

金融市场体系日益完备。

自由贸易账户功能不断拓展,实现本外币一体化管理,成为境外融资、结售汇便利化等许多重要金融改革的基础。

截至12月底,累计开立FT账户13.6万个,全年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25518.88亿元,比上年增长83.9%,占全市35.3%;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收支总额4826亿元,增长1.8倍。

政务服务更加高效透明。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持续深化,率先开展企业名称登记改革,推出可选用名称库,推进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80%企业名称通过网络申报,企业名称核准时间提速40%。

“六个双”政府综合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已实现全区所有21个监管部门和所有108个行业领域的全覆盖。

九、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

全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上年增长9.3%。

其中,公用事业投资增长51.8%;交通运输投资增长12.3%;电力建设投资增长11.6%(见表15)

至年末,全市公交专用道路达到363.70公里。

完成黄浦江两岸20公里岸线、4座跨江大桥景观灯光提升改造。

完成116公里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拆除有安全隐患、违法违规的广告招牌3.9万块。

全市自来水供水能力为1184万立方米/日,比上年增加32万立方米/日。

全年供水总量为31.01亿立方米,下降3.2%;售水总量为24.52亿立方米,下降2.8%。

其中,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分别为4.53亿立方米、19.99亿立方米,分别比上年下降6.1%和2.1%。

全年全市用电量1566.66亿千瓦时,增长2.6%(见表16)。

至年末,全市家庭液化气用户240万户,比上年下降14.7%;

家庭天然气用户699.6万户,增长3.6%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比上年增长4.6%。

其中,住宅投资增长3.4%;办公楼投资增长7.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8.9%。

商品房施工面积14672.37万平方米,下降4.5%;竣工面积3115.76万平方米,下降8.0%。

商品房销售面积1767.01万平方米,增长4.5%。

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