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0728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太原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上午7:

30-9:

30)

说明: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下方答题栏内。

1.“士”在西周地位较低,仅担任地方基层官员,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开始选用士人充当要职,到了战国时期,人才选拔无不从士人中产生。

这些原本没有世袭特权的“士”进入高级统治层

A、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B、促进了官僚制度的形成

C、导致百家争鸣局面出现D、表明贵族政治全面崩溃

【答案】B

2.墨子《非儒》篇中说:

鲁哀公迎孔子回国,席子摆的不对孔子不坐,肉类割得不正他不吃。

孔子这一行为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

A、礼B、仁C、中庸D、德治

【答案】A

3.到2016年为止,在全届范围内发现的汉代牛耕图像共15处。

其中,陕西有7处,山东4处,江苏2处,内蒙古1处,山西1处。

这一定程度上说明汉代

A、牛耕技术已经普及B、北方农业相对发达

C、农具取得重大突破D、政府重视精耕细作

【答案】B

4.右图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简牍(局部),上有“海昏侯臣贺昧死再拜皇帝陛下”等文字。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简牍中的文字是秦朝的标准字体B、海昏侯刘贺在书法上有很髙成就

C、当时可能还未普遍使用书写用纸D、汉武帝的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势力

【答案】C

5.宋之前,“刘向传列女,取行事可为鉴戒,不存一操。

范氏宗之,亦釆才行髙秀養,非独贵节烈也”。

宋之后所旌表者,则大多为节妇烈女们守节殉夫的惨烈了。

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A、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潮B、男尊女卑观念开始形成

C、君主专制统治日益加强D、战乱与社会动荡的加剧

【答案】A

6.明洪武十三年九月(1380年),在朱元璋宣布永远废除宰相制度半年以后,一度设置过所谓“四辅官”,以四季为名,选一些耆儒之臣,分季协助皇帝复核人事、司法及文书处理等事务。

“四辅官”的设置

A、牵制了日益权重的内阁B、建立起了新的辅政制度

C、协调了政府各部门关系D、减轻了皇帝的行政负担

【答案】D

7.朱元璋认为商贾“以通有无”,所以采取过一些利商措施,比如,“凡商税,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论”。

明成祖时,“凡嫁娶丧祭时节礼物、自织布帛、农器、食品、及买既税之物、车船运己货物、鱼蔬杂果非市贩者,倶免税”。

这反映了明朝初期

A、废弃重农抑商政策B、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C、政府重视民生经济D、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答案】C

8.我国历代都有朝会议政、廷议、集议、会议等制度,对内政、外交、军事、司法等事务进行议论,参加议论的人选视事情大小而定,或宰相会议,或九卿会议,或群臣集议,或有关部门商议。

这种集体议政

A、有利于决策时集思广益B、明确职责提高行政效率

C、方便了官员间相互监督D、强化了官僚集团的权力

【答案】A

9.右面图片出自我国古代同一部科技著作,这部著作是

A、《齐民要术》B、《梦溪笔谈》

C、《农书》D、《天工开物》

【答案】D

10.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

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

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

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

这说明

A、洋务派重视与洋人商战B、中国近代海防意识觉醒

C、中国轮船制造技术成熟D、中国成为近代海军强国

【答案】B

11.1907年8月创办的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刚成立就获得了清政府农工商部的饬令关内外、京张、京汉、正太、汴洛、道清、沪宁各铁路局查照购用”,并与启新公司订立专用合同,同时规定其他同类公司不能够援以为例。

这说明

A、实业救国运动开始迅速兴起B、民族工业足以抵制外来竞争

C、民族工业发展深受官府影响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答案】C

12.在清末立宪活动中,以度支大臣载泽为代表的皇室想学日本明治维新,搞日式立宪来强化皇权;地方督抚希望搞“英式立宪”,将自己手里的财权、人事权和兵权合法化。

这一分歧

A、表明地方势力与朝廷矛盾尖锐B、反映英国日本扶植不同代理人

C、导致了近代民主革命的爆发D、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答案】D

13.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批准开设经济特科,以外交为六科之一,“凡考求各国政治、条约公法、律例章程诸学隶之。

”同时诏令改八股为策论;清末新政期间,西学正式纳入科举考试范围。

这表明

A、传播西学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

B、清政府开始关注国际法方面的问题

C、中西文化冲撞下传统价值体系被打破

D、清政府的人才选拔制度发生根本变革

【答案】C

14.1905年,孙中山在同盟会军政府宣言中提出民主建国必须经过三个程序:

第一期为军法之治(军政府扫除军阀统治)、第二期为约法之治(军政府授地方自治权于人民)、第三期为宪法之治(军政府解除政权,以宪法规定的国家机关分掌国事)。

孙中山提出“革命程序论”主张的原因是

A、民众民主意识淡薄B、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D、列强侵略日益加剧

【答案】A

15.蔡元培、胡适理想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新文化运动批评、扬弃了传统文化的正统东西,同时又选择了古典小说、戏曲,研究先秦诸子,发掘墨子的思想价值等。

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

A、中西文化融合日益加强B、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C、从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D、对传统文化有选择的继承

【答案】D

16.1937年,国民政府在军事委员会下面,设立贸易调整委员会统制外销物资,总揽一切对外贸易的行政管理大权。

统购统销的范围,包括一些重要农产品、矿产品类的外销物品,以及粮食和棉花纱布等的国内日用必需品。

这一做法旨在

A、扩充官僚资本打压私营企业B、应对迅速变化的国内外局势

C、摆脱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D、缓解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答案】B

17.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军副参谋总长兼军事训练部长白崇禧提出了“游击战与正规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的策略。

这一军事战略方针的提出

A、导致了正面战场上丧城失地B、削弱了中国人民的抗日力量

C、适应了敌强我弱的现实状况D、阻止了侵华日军的进攻势头

【答案】C

18.1955年10-12月中国商品展览会在日本东京和大阪举行。

1958年2月,日本工商界访华代表团同中方签了钢铁领域的长期(1958年至1962年5月)易货贸易协议,引起了各方的重视。

这说明

A、中日关系取得实质性进展B、日本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

C、经济交流突破意识形态束缚D、中国外交方针实行重大调整

【答案】C

19.1961年3月,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向毛泽东汇报安徽省实行“责任田”的情况,并在会上介绍“包产到户”的做法。

毛泽东表示可以试验。

据估计,到1962年上半年,全国20%农村地区,安徽80%农村,贵州40%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

这反映了

A、农村中“左倾”思想得到纠正B、严峻形势下对政策的局部调整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D、农民获得了农业生产的自主权

【答案】B

20.两河流域《汉穆拉比法典》称法律的条文是太阳神的意志,印度的《摩奴法典》取名以摩奴神之意,而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则是十人组成的“立法委员会”制定的,以世俗的名义发表。

这表明

A、罗马的立法技术先进B、罗马人崇尚人文精神

C、罗马人宗教热情淡薄D、罗马的商品经济发达

【答案】B

21.马丁·路德把圣经从希伯来文本和希腊文本译成德文。

他在翻译时追溯到完全未经后人篡改过的圣经原本,并把它译成一种由他确定下来并通用的“标准”德语版本,这种德语来自人民的语言。

马丁·路德的“统一德语”意义在于

A、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认同B、完成了德国语言的统一

C、消除了天主教会的影响D、促进了平民文学的形成

【答案】A

22.1660年英格兰消费了来自西印度的蔗糖近1000大桶(一桶为52.5加仑),1700年英格兰进口50000大桶,到1753年英格兰蔗糖进口量猛增为11万大桶。

这反映了英国

A、工业生产迅猛发展B、民众收入水平提升

C、对外贸易大幅增长D、将西印度变为殖民地

【答案】C

23.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工厂法方面的第一个条例,内容包括:

车间的墙壁和天花板应该每年用石灰刷白两次;每个学徒都应该得到两套整齐的衣服;工厂必须为男女两性儿童分别安排宿舍,并有足够数量的床铺;工作时间不允许超过十二小时等。

这从侧面反映出

A、工业化进程中社会问题突出B、工人政治经济权利得到保障

C、英国开始建设福利国家D、工人反抗运动不断高涨

【答案】A

24.威廉•福斯特曾对空想社会主义试验在美国开展的情故作了一个说明:

“这些乌托邦计划(19世纪)虽然是在欧洲创始的,却在美国获得了最广泛的发展。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美国政府支持社会主义运动B、美国接纳欧洲的社会主义者

C、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髙D、美国人民受封建限制比较少

【答案】D

25.斯宾塞主张应该通过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来淘汰本国的弱者和较弱的民族,从而使本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种族得到进化。

对上述主张产生了重要影响的理论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B、达尔文的进化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答案】B

26.19世纪初的法国作家夏托布里昂的作品《勒内》成功地塑造出一个性格复杂、情感丰富、有血有肉的“世纪病”患者的形象。

由于主人公勒内身上不时表现出的强烈的失落感是当时许多法国青年共同的心理状态,这一形象在青年读者中引起了异常强烈的共鸣。

这一作品属于

A、古典主义流派B、浪漫主义流派

C、现实主义流派D、现代主义流派

【答案】B

27.1930年6月9胡佛签署“斯姆特——霍利关税法”。

该法律修改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

这项法律的出台

A、部分阻止了危机蔓延B、促进了美国经济发展

C、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D、导致了国际关系紧张.

【答案】D

28.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把大量的集体农庄改组为国营农场,到1961年为止改组了18441个,同时不断扩大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经营规模,全苏农场平均农户从1953年的352户增加到1965年663户,同期农庄的农户从平均220户增加到420户,园地从4211公顷扩大到6100公顷。

这一时期苏联的农业改革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答案】A

29.美国的“和平队”成立于1961年,其主要使命就是以志愿者的方式,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教师、医生、护士、各种技术人员等人力资源,帮助第三世界国家的社会发展。

美国成立“和平队”的丰要目的是

A、.推动多极化趋势的发展B、同苏联争取中间地带

C、促进第三世界社会进步D、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答案】B

30.2016年6月,英国卡梅伦政府发起“脱欧”公投;2018年3月,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

这些事件反映出

A、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发达国家B、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C、发达国家出现反全球化现象D、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答案】C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5分)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共75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条。

(18分)

材料一万历九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后颁布“一条鞭法”。

具体政策是把原来按照户、丁派役的办法改为按照丁粮派役,然后把夏秋两税和杂税也合编为一条,无论粮税、差役一律改为征银,差役由官府雇人充当,从此劳役从赋税领域消失。

取消里甲征收的环节,统一由官府收解,因此叫一条鞭。

“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的名目和征收手续,同时又扩大了赋税负担面……从此,历代平行征收的赋役,趋于合一。

……“一条鞭法”上承“两税法”,下启清代“地丁合一制”,开启了租税制和货币征收制的赋税时代。

——蔡昌《元明清时期赋役》

材料二咸丰以前,清政府税收来源主要是田赋、盐课、关税三项。

其中来自于农业的田赋收入所占比重为70-80%,而来自于工商的盐、关两税仅占30-20%。

咸丰以后,特别到了光绪年间,田赋收入比重大为下降,即由1849年的77%逐渐下降到1911年的27%,而其他三项收入,即盐课、关税、厘金,因都来源于工商领域可合并计算,由1849年的23%逐渐上升到1911年的73%。

——邓绍辉《晚清赋税结构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在赋税制度演变中的作用。

(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赋税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8分)

【答案】

(1)内容:

赋役合并(简化了赋税征收手续);以银代役(官员用取代力役的丁银雇人服役);赋役征银;官府统一直接征收。

(4分,任答2点即可)

作用:

客观上起到了均平服役的作用;放松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保障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清初“摊丁入亩”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6分,任答3点即可)

(2)变化:

税收总量迅速增长;农业税比重下降,工商类税比重上升(税收主体由农业税转向工商税)。

(4分)

原因:

近代工商业有了较大发展;西方入侵,清政府被迫对外开放;内忧外患,清政府被迫允许各省自辟财源;战争赔款增加税源的需要。

(4分,任答2点即可)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材料一光荣革命是一次和平变革,它用不革命的手段克服了专制王权,使议会成为最高的主权。

英国用和平变革的手段建立起一个新制度,这种变化又规范了以后英国的发展道路:

此后三百多年,英国始终没有发生动乱。

法国用革命的方法解决冲突。

双方(旧势力与平民)都不妥协的结果是革命不断深化,彼此都调动出了最大的潜力。

最后双方最坚定的力量斗争都在革命中消失了,革命的目标却没有达到。

经过拿破仑一段时间的统治,专制的王朝复辟了。

以后,法国再次用革命的手段推翻专制王朝,继续用革命的手段建立共和国……100年中,法国经历了许多革命,每次革命又包含着许多暴烈的冲突。

——钱乘旦《英法德的现代化之路》

材料二从1840年到1949年,近代中国在外力的挑激下,被强行卷入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轨道上,自此打破了原有社会系统的自足性,开启了社会结构的形变过程。

但这百余年现代化进程是曲折和缓慢的。

从甲午战败、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创立民国、再到国民政府时期的建设、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虽然中国社会内部的现代化因子和集团也在凝聚,且社会改革也推进到制度和文化层面上,但其所联系的经济、政洽、文化、社会、外部坏境等方面的要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导致现代化的启动具有不连续性、曲折性和反复性。

——徐子棉《近代中国现代化的艰难启动及其根源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在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呈现出的各自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曲折缓慢的原因。

(6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现代化进程的看法。

(2分)

【答案】

(1)英国:

通过妥协和渐进改革的方式,过程相对缓和;君主立宪制确立并日趋完善。

(3分)

法国:

过程激烈,政局动荡(革命、暴力、跳跃);共和制和君主制反复较量,最终确立了共和制。

(3分)

(2)列强的加紧侵略,民族危机加深,国家主权不独立;专制势力强大;(现代化)领导集团的软弱;二元经济格局(自然经济占主体,商品经济发展缓慢);中西文明交流下的文化与价值观的冲突(思想危机)。

(6分,任答3点即可)

(3)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现代化进程具有复杂性和曲折性;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分,任答1点即可)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材料一洛克主张对绅士的教育应遵循“理性原则”。

洛克要培养的绅士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善于经营自己的事业,使个人得到“幸福”;二是具有“德行”和“才干”以及“勇敢的精神”;三是讲究礼仪,具有“文雅风度”。

卢梭则主张培养“自然人”,一要保持人的天性,不受传统束缚;二要具有农民的身手和哲学家的头脑,身体健康,理性发达,良心畅旺,还具备一技之长;三要完全是为自己而生活。

——方敏《洛克与卢梭教育思想的异同》

材料二严复教育思想的精髓体现在他的“三民”、“三育”教育思想上。

严复身处时代洪流之中,深刻体验与感受了时代屈辱。

他认为,国家的强盛与否在于国民。

民力、民智、民德不强,国家民族的生存就会有危险。

“今日要政,统于三端:

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

三者又以民智为最急也”。

鼓民力主要是为了提高国民体力,具体包含禁食鸦片和禁止妇女裹足等。

开民智的要义是废除八股取士等科举制度,主张兴办新式学堂,讲授新知、培养新式人才等。

新民德旨在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弘扬新的社会风气,养成“利群利己”社会道德,树立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等。

——赵靓《严复教育思想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洛克与卢梭教育思想的共同之处并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9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学知识,指出与洛克、卢梭相比严复教育思想的突出特点。

(6分)

【答案】

(1)共同之处:

尊重人性,提倡理性(主张培养实用人才,提倡实用的教学内容,重视身心的和谐发展)。

(3分)

时代背景:

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拜托专制统治的教会压迫的强烈愿望;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人文主义的发展(提倡理性,主张自由平等);自然科学取得巨大进步。

(6分,任答3点即可)

(2)宣传维新变法;挽救民族危亡;深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向西方学习);主张通过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6分,任答3点即可)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材料一西欧和美国的领导人一致认为,未来的发展将有赖于一种“混合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私人企业和公共行动要联合起来,确保普遍的和均衡的繁荣。

这种“混合制度”规定,民主政府要管制企业,以避免你死我活的残酷竞争、极端形式的劳动剥削和无止境的利润追求。

而一支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心满意足的和稳定的劳动力队伍将会增加利润以保证有充足的资金可以调用。

慷慨大方的社会开支将会提升经济增长。

政府在教育、医疗保健、公共交通、住房、养老金和家庭资助等方面的开支将会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公司利润。

——(美)艾丽斯·凯斯勒·哈里斯《超越社会契约:

西欧和美国福利国家的重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混合制度”的内涵并分析其目的。

(8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里根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及原因。

(8分)

【答案】

(1)内涵:

国家干预经济与自由市场经济相结合。

(2分)

目的:

调节社会生产,确保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防范经济危机),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社会再生产;巩固统治,提升国际竞争力。

(6分,任答3点即可)

(2)变化:

由重视政府积极有效干预(调控)到减少政府干预,注重发挥市场作用。

(2分)

原因: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胀”,实力下降;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福利政策使)民众工作积极性下降;受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说的影响。

(6分,任答3点即可)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马二先生问道:

“先生名门,又这般大才,久已该高发了,因甚困守在此?

”公孙道:

“小弟因先君见背的早,在先祖膝下料理些家务,所以不曾致力于举业。

”马二先生道:

“你这就差了。

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

就如孔子生在春秋时候,那时用‘言扬行举’做官,故孔子只讲得个‘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这便是孔子的举业。

讲到战国时,以游说做官,所以孟子历说齐梁,这便是孟子的举业。

到汉朝用‘贤良方正’开科,所以公孙弘、董仲舒举贤良方正,这便是汉人的举业。

到唐朝用诗赋取士,他们若讲孔孟的话,就没有官做了,所以唐人都会做几句诗,这便是唐人的举业。

到宋朝又好了,都用的是些理学的人做官,所以程、朱就讲理学,这便是宋人的举业。

到本朝用文章取士,这是极好的法则,就是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做举业,断不讲那‘言寡尤,行寡悔’的话。

何也?

就日日讲究‘言寡尤,行寡悔’那个给你官做?

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

”一席话说得蓬公孙如梦方醒。

又留他吃了晚饭,结为性命之交,相别而去。

——节选自吴敬梓《儒林外史》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一个片段,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

简要写出所提取片段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

评分标准:

围绕材料主题,任选一个片段(1分),写出相关历史现象(3分),进行概述(4分)、评价(4分)。

答案示例:

片段:

讲到战国时,以游说做官,所以孟子历说齐梁,这便是孟子的举业。

历史现象:

战国时代,士人群体崛起,四处游说、讲学,以求实现政治理想。

概述:

战国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兼并战争频繁,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代表各阶层的学者或思想家,针对社会政治的急剧变化,纷纷作出解释并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各学派通过著书立说、讲学,热烈争辩;同时也希望得到各国的重视从而实现个人的政治理想与社会价值。

评价:

推动了政治变革;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对后世学术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