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0560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最新】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铁钉生锈C.燃料燃烧D.食物腐烂

2.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氯化钠B.金属铁C.金刚石D.氨气

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B.氧化铁C.氢氧化钡D.硫酸钾

4.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稀释浓硫酸

D.过滤

5.下列关于碳酸钾(K2CO3)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属于盐类B.能做复合肥C.能与氢氧化钙反应D.能使石蕊溶液变蓝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无色的、均一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检验电解水的产物,可判断水的组成元素

C.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将pH试纸用水润湿后,再测定柠檬汁的pH

7.下列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Cl-、K+、OH-B.NH4+、OH-、NO3-

C.CO3-、K+、Ba2+D.SO42-、Fe2+、Na+

8.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

植物

花生

苹果

西瓜

沙枣

适宜的pH范围

5.0~6.0

5.0~6.5

6.0~7.0

8.0~8.7

A.花生B.苹果C.西瓜D.沙枣

9.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则含碳的化合物就一定是有机物

C.镁、锌、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则它们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D.CO2、SO2均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CO也一定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0.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

目的

操作

A

制备金属铜

将硫酸铜溶液与过量铁粉混合,过滤、洗涤、干燥

B

鉴别稀盐酸和NaCl溶液

取样,分别滴入酚酞溶液

C

除去炭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D

分离NaC1和Na2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

A.AB.BC.CD.D

二、填空题

11.回答下列问题。

(1)磷元素的符号是________;

(2)2个铁离子可表示为________。

12.下图中A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B、C、D是原子结构示意图。

(1)由A可知,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

(2)分析可知:

①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B与____;

②B、C、D属于不同种元素的根本原因是它们的_____不同。

13.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蔗糖溶液中的溶剂是________;

(2)生活中通过________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3)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性去除水中的异味。

14.能源和环境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1)乙醇和天然气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

(2)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排放的________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3)煤通常含有硫元素,直接燃烧会产生SO2,下列措施能减少SO2排放的是________。

A将煤块粉碎B对燃煤进行脱硫

C推广煤改气、煤改电D循环利用工业尾气中的SO2

15.下表是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信息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Cl

27.6

34.0

40.0

45.5

51.1

56.7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2)40℃时,KCl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是________;

(3)混有少量KCl的KNO3固体,加水配成80℃的KNO3饱和溶液,再冷却至20℃,析出晶体并得到溶液。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析出的晶体中不一定含有KNO3

B所得溶液一定是KNO3饱和溶液

C上述方法可以将两种物质完全分离

16.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将纯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划,该实验的目的是比较它们的_____大小;

(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3)已知Cr+FeSO4=Fe+CrSO4,则Fe、Cr、H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

(4)向硝酸银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

17.课外实验小组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

(1)用托盘天平称量________g氢氧化钠固体;

(2)溶解氢氧化钠固体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

(3)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在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将准确称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C将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18.酸、碱、盐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合物。

(1)碱溶液化学性质相似,因为阴离子都是___;

(2)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若要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一定不能用的是A酚酞溶液B硝酸钡C碳酸钠中的___;

(3)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钠、氯化钠、氯化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②白色沉淀C的化学式是_____;

③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

三、实验题

19.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2)实验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时,停止加热;

(3)实验三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

20.以下是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时常用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从上述仪器中选择A、C、E、F、H、K、M、N、O和___组装制取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从上述仪器中选择合适的组装也可以制取二氧化碳,若用73g10%稀盐酸与足量的大理石充分反应,能产生二氧化碳____g,检验二氧化碳需要的溶液是____;

(3)在实验室里,用块状碳化钙和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难溶于水的乙炔气体,组装的发生装置可以与上述制取____(选填“氧气”或“二氧化碳”)的一致。

21.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1)发生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

(2)40s时,溶液中溶质有________种;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

C从20s到40s,溶液的温度升高、pH增大

四、流程题

22.常温下,氯酸钾的溶解度较小,在工业上可通过如下转化制得。

(1)Na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

(2)步骤II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该转化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A、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燃料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

A。

【点睛】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D

【详解】

A、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氨气是由氨气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睛】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

3.B

【分析】

根据氧化物的概念:

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O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B、氧化铁是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C、氢氧化钡是由钡元素、氢元素、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硫酸钾是由钾元素、硫元素、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4.C

【详解】

A、倾倒液体试管口要紧靠试剂瓶口,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故A错误;

B、点燃酒精灯需要用火柴,不能用酒精灯引燃,故B不正确。

C、稀释浓硫酸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防止水浮在浓硫酸的上面因溶解放热造成液滴飞溅,因为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要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及时散失,故C正确。

D、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故D错误。

故选C。

5.B

【详解】

A、碳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说法正确。

B、碳酸钾中只含有营养元素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碳酸钾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碳酸钾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溶液变蓝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

6.B

【详解】

A、无色的、均一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检验电解水的产物,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判断水的组成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柠檬汁的酸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7.A

【详解】

A、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B、NH4+、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CO32-、Ba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Fe2+的水溶液显浅绿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点睛】

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8.D

【解析】

A选项花生适宜酸性土壤中生长;B选项苹果适宜与酸性土壤中生长;C选项西瓜适宜于酸性土壤中生长;D选项沙枣适宜的pH范围为碱性,不适宜在微酸性的土壤中种植。

故答案选择D

9.C

【详解】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B、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故选项推理错误。

C、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镁、锌、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则它们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选项推理正确。

D、CO2、SO2均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CO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

C。

10.C

【详解】

A、将硫酸铜溶液与过量铁粉混合,过滤、洗涤、干燥,由于铁粉过量,会使的制备的铜中含有铁,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稀盐酸显酸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都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因此利用无色酚酞试液不能区分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碳粉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氧化铜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可以除去碳粉中混有的CuO,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加入适量稀盐酸时,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蒸发得到氯化钠固体,但目的是分离,该选项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

C。

11.P2 Fe3+

【详解】

(1)磷元素的符号是P,故填:

P;

(2)2个铁离子就是在铁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

2 Fe3+。

12.22.99D核内质子数

【详解】

(1)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故填:

22.99;

(2)①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B与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故填:

D;

②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所以B、C、D属于不同种元素的根本原因是它们核内质子数不同;故填:

核内质子数。

13.水煮沸吸附

【详解】

(1)蔗糖溶液中的溶剂是水;

(2)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3)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去除水中的异味;

故答案为:

(1)水;

(2)煮沸;(3)吸附。

14.天然气二氧化碳BCD

【详解】

(1)天然气在短时间不能形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故填:

天然气;

(2)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故填:

二氧化碳;

(3)A.煤块粉碎并不能改变煤的含硫量,最终生成的二氧化硫质量不变,错误;

B.对燃煤进行脱硫显然可以降低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正确;

C.文章最后一段有原话,煤改气或改电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正确;

D.合理的循环使用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可以减少SO2的排放,正确。

故填:

BCD。

15.31.62:

7B

【详解】

(1)由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

(2)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0g,则KCl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是40.0g:

(100g+40.0g)=2:

7。

(3)混有少量KCl的KNO3固体,加水配成80℃的KNO3饱和溶液,再冷却至20℃,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析出晶体并得到溶液,析出的晶体中一定含有KNO3;由于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所得溶液一定是KNO3饱和溶液;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钾的溶解度小,上述方法不能将两种物质完全分离。

故答案为:

(1)31.6;

(2)2:

7;

(3)B。

16.硬度水和氧气Cr>Fe>HgZn2+、Al3+

【详解】

(1)将纯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划,可以比较二者的硬度,故填:

硬度;

(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共同反应的结果,故填:

水和氧气;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的活动性强于汞,根据Cr+FeSO4=Fe+CrSO4,可以知道铬的活动性强于铁,故填:

Cr>Fe>Hg;

(4)向硝酸银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金属含有铁(或铁锌都有),银全部被置换出来,故滤液中一定有的金属离子是Zn2+、Al3+,故填:

Zn2+、Al3+。

17.5加速溶解C

【详解】

(1)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50g×10%=5g;故填:

5;

(2)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故填:

加速溶解;

(3)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且易潮解,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故错误;

B.将准确称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量筒不能做溶解容器,故错误;

C.将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故填:

C。

18.OH-ACaCO3+2HCl=CaCl2+CO2↑+H2OBaSO4CuSO4、BaCl2

【详解】

(l)碱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填:

OH-;

(2)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可能含有碳酸钠或是氢氧化钙,由于这三种物质都是碱性的,因此不能用酚酞试液检验,故填:

A;

(3)白色沉淀A加盐酸全部溶解并且产生气体,故A是碳酸钙(一定不含有硫酸钡),由于是无色滤液,一定不含有硫酸铜,故硫酸钠和氯化钡不会同时存在,B中加入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还含有硫酸钠,故一定不会含有氯化钡;

①反应Ⅰ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填:

CaCO3+2HCl=CaCl2+CO2↑+H2O;

②白色沉淀C是硫酸钡,故填:

BaSO4;

③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和氯化钡,故填:

CuSO4、BaCl2。

19.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较多量固体防止盐酸过量

【详解】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对比所处环境相同,但红磷的着火点高,故不燃烧,所以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故填: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蒸发结晶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故填:

较多量固体;

(3)酸碱中和反应时逐滴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防止盐酸过量;故填:

防止盐酸过量。

20.B2KMnO4

K2MnO4+MnO2+O2↑4.4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

【详解】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应从上述仪器中选择A、C、E、F、H、K、M、N、O和B组装制取装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

(2)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4.4g

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需要的溶液是澄清石灰水;

(3)实验室用块状碳化钙和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难溶于水的乙炔气体,所以组装的发生装置可以与上述制取二氧化碳的一致。

故答案为

(1)B,2KMnO4

K2MnO4+MnO2+O2↑;

(2)4.4,澄清石灰水;

(3)二氧化碳。

21.NaOH+HCl═NaCl+H2O两B

【详解】

(1)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

(2)40s时放出的热量还没有达到最高,还没有完全反应,稀盐酸有剩余,40s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氢和氯化钠。

(3)A.由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图,反应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有热量放出,故选项说法正确。

B.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该实验是将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C.从20s到40s,溶液的温度升高,酸性逐渐减弱,pH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NaOH+HCl═NaCl+H2O;

(2)两;

(3)B。

22.+5NaClO3+KCl=KClO3↓+NaClNaCl

【详解】

(1)氯酸钠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

(+1)+x+(-2)×3=0,x=+5,故填:

+5;

(2)步骤Ⅱ中氯酸钠与氯化钾交换成分生成氯酸钾和氯化钠,故填:

NaClO3+KCl=KClO3↓+NaCl;

(3)根据图示可以看出,氯化钠是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故填:

NaCl。

【点睛】

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扑捉的有效性。

解答的问题实际上与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供的是情境,考查基本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