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0458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6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株洲市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湖南省株洲市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湖南省株洲市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湖南省株洲市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湖南省株洲市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株洲市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湖南省株洲市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株洲市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株洲市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湖南省株洲市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造地球卫星上使用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

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

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负极,被氧化B.正极,被还原C.负极,被还原D.正极,被氧化

2.某温度下,将2molA和3molB充入一密闭的容器中发生反应:

aA(g)+B(g)

C(g)+D(g),5min后达平衡。

已知该反应在此温度下平衡常数K=1,若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B的转化率为()

A.60%B.40%C.24%D.4%

3.下列物质有固定溶、沸点的是

A.煤油B.花生油C.已酸D.聚乙烯

4.下列冶炼金属的原理不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金属钠B.加热分解Ag2O制备金属银

C.Fe2O3与CO高温下反应制备金属铁D.Cu2S与O2高温下反应制备金属铜

5.在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B.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

C.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均很高D.稀有气体的原子能形成分子晶体

6.工业上,合成氨反应N2+3H2

2NH3的微观历程如下图所示。

分别表示N2、H2、N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催化剂在吸附N2、H2时,形成新的化学键

B.②→③形成N原子和H原子是放热过程

C.①→⑤N2和H2全部化合成氨气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能提高合成氨反应的效率

7.在不同情况下测得A(g)+3B(g)⇌2C(g)+2D(g)的下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v(D)=0.4mol•L-1•s-1B.v(C)=0.5mol•L-1•s-1

C.v(B)=0.6mol•L-1•s-1D.v(A)=2mol•L-1•min-1

8.满足分子式为C5H11Cl的有机物共有

A.6种B.7种C.8种D.9种

9.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区分乙酸、乙醇、苯的是()

A.金属钠B.溴水C.碳酸钠溶液D.紫色石蕊溶液

10.下列关于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他充电是使放电时的氧化还原反应的逆向进行

B.较长时间不使用电器时,最好从电器中取出电池,并妥善存放

C.氢氧燃料电池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

D.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达100%

11.下列现象或事实能够用相同的原理解释的是

A.NaOH、FeSO4在空气中放置变质

B.氯水、AgI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C.乙烯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常温下浓硝酸不能溶解Al和Au(金)

12.下列有关物质分离或提纯方法正确的是

A.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乙醇和乙酸的混合物

B.为除去乙烯中混有的甲烷,将混合气体通入溴水

C.为除去苯中的苯酚,加入浓溴水过滤

D.为分离出蛋白质,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过滤

13.如下图为阿司匹林(用T代表)的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可以发生酯化反应B.T属于芳香烃化合物

C.T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D.T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

14.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总共有16个纵行,16个族

B.第IA族的元素又称为碱金属元素,第VIIA族的元素又称为卤族元素

C.每个短周期都既包含金属元素也包含非金属元素

D.在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作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15.100mL0.1mol/L醋酸与50mL0.2mol/L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在所得溶液中()

A.c(Na+)>c(CH3COO-)>c(OH-)>c(H+)

B.c(Na+)>c(CH3COO-)>c(H+)>c(OH-)

C.c(Na+)>c(CH3COO-)>c(OH-)=c(H+)

D.c(Na+)=c(CH3COO-)>c(OH-)>c(H+)

16.葡萄糖作为营养剂供给人体能量,在体内发生主要的反应是( )

A.氧化反应B.取代反应C.加成反应D.聚合反应

1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B.

中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99

C.在空气中加热金属锂:

 4Li+O2

2Li2O

D.(CH3)2CHC2H5和CH3CH2CH(CH3)2属于同种物质

18.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

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NO2(g)+SO2(g)

SO3(g)+NO(g),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反应限度的是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每消耗1molSO3的同时生成1molNO2

19.(6分)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有SO42―

B

将某气体通入紫色石蕊中

溶液变红

该气体一定是CO2

C

将某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

固体由白色变蓝色

该气体一定含有水

D

将某气体点燃

产生淡蓝色火焰

该气体一定是H2S

A.AB.BC.CD.D

20.(6分)下列各项因素中能够对化学反应速度起决定作用的是()

A.温度B.浓度C.催化剂D.物质性质

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6分)有机物A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常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测得8.4g该有机物经燃烧生成22.0gCO2和7.2g水,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中含有-OH和位于分子端的-C≡C-,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3种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

1:

1。

试通过计算求A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8分)金属铝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

(1)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2)19Al是铝的一种核素,其中子数是_______。

(3)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下图为铝热反应的实验装置图。

①该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该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此现象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生成物的总能量(填“﹤”“﹥”“=”)。

②反应结束后,从沙中取出生成的固体物质,有同学推测该固体是铁铝合金,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证明此固体中含有金属铝: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当观察到_______现象时,证明固体中含有金属铝。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8分)A、B、C、D、E、F、G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E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F与G位置相邻,G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与E按原子个数比1:

1形成化合物甲,其电子式为_________,所含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向甲中滴加足量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F、G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

(4)用BA4、D2和EDA的水溶液组成燃料电池,电极材料为多孔惰性金属电极。

在a极通入BA4气体,b极通入D2气体,则a极是该电池的________极,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4.(10分)研究CO2在海洋中的转移和归宿,是当今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1)溶于海水的CO2主要以4种无机碳形式存在,其中HCO3-占95%,写出CO2溶于水产生HCO3-的方程式:

_______。

(2)在海洋循环中,通过下图所示的途径固碳。

①写出钙化作用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②同位素示踪法证实光合作用释放出的O2只来自于H2O,用18O标记物质的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将其补充完整:

____+______=(CH2O)x+x18O2+xH2O

(3)海水中溶解无机碳占海水总碳的95%以上,其准确测量是研究海洋碳循环的基础,测量溶解无机碳,可采用如下方法:

①气提、吸收CO2,用N2从酸化后的海水中吹出CO2并用碱液吸收(装置示意图如下),将虚线框中的装置补充完整并标出所用试剂______。

②滴定。

将吸收后的无机碳转化为NaHCO3,再用xmol/LHCl溶液滴定,消耗ymlHCl溶液,海水中溶解无机碳的浓度=_______mol/L。

(4)利用下图所示装置从海水中提取CO2,有利于减少环境温室气体含量。

①结合方程式简述提取CO2的原理:

_________。

②用该装置产生的物质处理b室排出的海水,合格后排回大海。

处理至合格的方法是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析】

【分析】

原电池中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负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详解】

根据Ag2O+H2O+2e-=2Ag+2OH-,氧化银中银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氧化银是正极,被还原,故选B。

2.A

【解析】

试题分析:

若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说明压强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所以a+1=1+1,故a=1,设转化的B为xmol,则:

A(g)+B(g)

C(g)+D(g)

起始量(mol):

2300

变化量(mol):

xxxx

平衡量(mol):

2-x3-xxx

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可以用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代替该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化学平衡常数,则K="[c(C)×c(D)]÷[c(A)×c(B)]"=(x×x)÷[(2−x)×(3−x)]=1,解得x=1.2,故B的转化率为(1.2mol÷3mol)×100%=40%,故选项B正确。

考点:

考查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及物质平衡转化率的计算的知识。

3.C

【解析】

【分析】

纯净物具有固定的沸点,混合物因含多种成分没有固定的沸点。

【详解】

A项、煤油是石油分馏的产品,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溶、沸点,故A错误;

B项、花生油属于油脂,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溶、沸点,故B错误;

C项、已酸属于羧酸,为纯净物,有固定溶、沸点,故C正确;

D项、聚乙烯为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溶、沸点,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性质,根据物质有固定的沸点判断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是解题关键。

4.A

【解析】

试题分析:

K~Al用电解法冶炼,Zn~Cu用热还原法冶炼,Cu以后用热分解法冶炼,A、应是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钠得到金属钠,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是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故说法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故说法正确;C、根据上述分析,故说法正确;D、冶炼铜还可以用火法炼铜和湿法炼铜,此反应属于火法炼铜,故说法正确。

考点:

考查金属的冶炼等知识。

5.C

【解析】

【详解】

A、离子间通过离子键形成的晶体是离子晶体,A正确;

B、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是原子晶体,B正确;

C、例如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不正确;

D、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D正确。

所以答案选C。

6.D

【解析】

【详解】

A.由图中可以知道,①→②催化剂在吸附N2、H2时,没有形成新的化学键,故A错误;

B.由图中可以知道,每3个氢分子和1个氮气分子断键得到N原子和H原子,断裂旧的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故B错误;

C.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有一定放热限度,反应物不可能转化为生成物,所以①→⑤N2和H2不可能全部化合成氨气,故C错误;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催化剂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能提高合成氨反应的效率,故D正确。

故选D。

7.B

【解析】

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A.

=0.2,B.

=0.25,C.

=0.2,D.

=0.033,显然B中比值最大,反应速率最快,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比较,明确比值法可快速解答,也可转化为同种物质的反应速率比较快慢,利用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注意选项D中的单位。

8.C

【解析】分析:

分子式为C5H11Cl是C5H12的一氯代物,根据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三种:

CH3CH2CH2CH2CH3,(CH3)2CHCH2CH3,C(CH3)4,每种同分异构体中的H原子有几种,则其一溴代物就有几种,据此分析。

详解:

分子式为C5H11Cl是C5H12的一氯代物,而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三种:

CH3CH2CH2CH2CH3,(CH3)2CHCH2CH3,C(CH3)4。

CH3CH2CH2CH2CH3中的H原子有3种,故其一氯代物有3种;

(CH3)2CHCH2CH3中的H原子有4种,则其一氯代物有4种;

C(CH3)4的H原子只有一种,则其一氯代物有1种。

 

故C5H12的一氯代物即C5H11Cl的结构有8种,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9.B

【解析】A.乙酸和乙醇都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但乙酸反应更剧烈,苯与钠不反应,故A错误;B.乙酸和乙醇与水混溶,加入溴水不能区别乙酸和乙醇,故B正确;C.乙酸具有酸性,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溶液中有气体产生,乙醇与水溶液混溶,苯不溶于水溶液,三者现象各不相同,可鉴别,故C错误;D.乙酸具有酸性,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乙醇与水混溶,无现象,苯不溶于水,萃取石蕊,紫色层在上层,可鉴别,故D错误;故答案为B。

点睛:

明确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是解题关键,从水溶性来区分,乙酸和乙醇与水混溶,苯不溶于水,在化学性质上乙酸具有酸性,乙酸和乙醇都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但乙酸反应更剧烈,据此分析解题。

10.D

【解析】A.充电时,阴极、阳极反应式是放电时负极、正极反应式的逆反应,所以充电是使放电时的氧化还原反应逆向进行,故A正确;B.用电器较长时期内不再使用,最好将电池取出并放于低温,干燥的地方,如果不这样,即使用电器被关掉,系统仍会使电池有一个低电流输出,这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故B正确;C、氢氧燃料电池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且能量转化率高,故C正确;D、氢氧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还会伴有热能等能量的释放,能量转化率不会达100%,故D错误;故选D。

11.B

【解析】NaOH吸收二氧化碳变质、FeSO4被氧气氧化变质,故A错误;氯水中的次氯酸、AgI见光分解,所以需要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B正确;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乙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反应而褪色,故C错误;常温下浓硝酸不能溶解Al是因为铝钝化,常温下浓硝酸不能溶解Au,是因为Au是极不活泼金属,故D错误。

12.D

【解析】

【详解】

A选项,乙醇和乙酸是互溶的,不能用分液法分离,故A错误;

B选项,为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将混合气体通入溴水,除乙烯中的甲烷不能用溴水,故B错误;

C选项,为除去苯中的苯酚,加入浓溴水,生成的2,4,6-三溴苯酚与苯互溶,无法过滤,故C错误;

D选项,为分离出蛋白质,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蛋白质盐析,沉降后过滤,将过滤后的蛋白质放入清水中,盐析的蛋白质又舒展开,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点睛】

蛋白质盐析一般是加轻金属盐或者铵盐,盐析是可逆过程;

蛋白质变性可能是加热、加重金属盐、加有机物、X射线照射等等,变性是不可逆的;

苯和苯酚是互溶的,苯和2,4,6-三溴苯酚也是互溶的,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13.B

【解析】A.含有羧基,可发生酯化反应,故A正确;B.分子中含有O原子,属于烃的衍生物,故B错误;C.羧基可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酯基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故C正确;D.分子结构中有羧基,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故D正确;故选B。

14.D

【解析】

【详解】

A.元素周期表中,总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故A错误;

B.第IA族的元素除氢元素外称为碱金属元素,第VIIA族的元素又称为卤族元素,故B错误;

C.第一周期是短周期没有金属元素,故C错误;

D.在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作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如硅,锗,故D正确;

故选D。

15.A

【解析】

【分析】

100mL0.1mol/L醋酸与50mL0.2mol/L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发生反应得到的是醋酸钠溶液,根据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来回答。

【详解】

100mL0.1mol/L醋酸与50mL0.2mol/L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发生反应得到的是醋酸钠溶液,醋酸根离子会发生水解,溶液显碱性,c(OH-)>c(H+),溶液呈现电中性,有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OH-),c(OH-)>c(H+),c(Na+)>c(CH3COO-),弱酸阴离子水解是微弱的,水解产生的OH-很少,有c(CH3COO-)>c(OH-)则综合有所以c(Na+)>c(CH3COO-)>c(OH-)>c(H+);

故选:

A。

16.A

【解析】

【分析】

【详解】

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缓慢氧化放出热量,供给人体所需能量,这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

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在体内经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每克葡萄糖放出热量为15.6kJ,所以在体内发生的是氧化反应,A正确;故选A。

17.B

【解析】分析:

A.HCl是共价化合物;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C.Li的金属性较弱,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锂;

D.结构与性质完全相同的是同一种物质。

详解:

A.HCl是共价化合物,H原子和Cl原子通过电子对的共用形成共价键,故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为

,A正确;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67,质量数为166,则中子数为166-67=99,因此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99-67=32,B错误;

C.Li的金属性较弱,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锂,反应为4Li+O2

2Li2O,C正确;

D.(CH3)2CHC2H5和CH3CH2CH(CH3)2的结构与性质完全相同,属于同种物质,D正确;

答案选B。

18.B

【解析】

【详解】

A.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恒温恒容下,压强始终不变,因此体系压强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反应限度,故A错误;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说明二氧化氮的浓度不变,能够说明反应达到反应限度,故B正确;

C.根据方程式,SO3和NO的体积比始终为1∶1保持不变,因此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反应限度,故C错误;

D.每消耗1molSO3的同时生成1molNO2,均表示逆反应速率,反应始终按该比例关系进行,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反应限度,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D,消耗SO3和生成NO2,均表示逆反应速率,每消耗1molSO3的同时消耗1molNO2时才能说明反应达到反应限度。

19.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溶液中也可能存在Ag+,不一定是SO42˗,A项错误;

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气体是酸性气体,但该酸性气体不一定是CO2,其他酸性气体如SO2也可以,B项错误;

C.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生成蓝色的五水硫酸铜,可用于检验水的存在,C项正确;

D.气体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可能是H2、CO、CH4、H2S等,不一定确定是H2S,D项错误;

答案选C。

20.D

【解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中,反应物的结构与性质是决定性的因素,即最主要因素,而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外界因素为次要因素,故选D。

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C5H8O、

【解析】

【分析】

根据n=

计算有机物A、二氧化碳、水的物质的量,根据原子守恒计算烃分子中C、H原子数目,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分子中氧原子数目,据此书写烃的分子式;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分子中含有O-H键和位于分子端的C≡C键,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峰面积为6:

1:

1,分子中有3种不同的H原子,原子数目之比为6:

1:

1,据此判断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

【详解】

有机物A只含有C、H、O三种元素,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16.8g有机物A的物质的量=

=0.1mol,经燃烧生成22.0g CO2,物质的量为

=0.5mol,生成7.2g H2O,物质的量为

=0.4mol,故有机物A分子中N(C)=

=5,N(H)=

=8,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84,则N(O)=

=1,故A的分子式为C5H8O;C5H8O不饱和度为:

=2,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分子中含有O-H键和位于分子端的C≡C键,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峰面积为6:

1:

1,故分子中含有2个CH3、1个-OH连接在同一C原子上,所以A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C5H8O;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三ⅢA6Fe2O3+2Al

2Fe+Al2O3,镁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白光,火星四射,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红热的液珠落入蒸发皿内的细沙上,液珠冷却变为黑色固体﹥NaOH溶液有气泡生成。

【解析】

(1)铝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3,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ⅢA族。

(2)19Al是铝的一种核素,其中子数是19-13=6。

(3)①该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2Al

2Fe+Al2O3,该反应的现象是镁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白光,火星四射,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红热的液珠落入蒸发皿内的细沙上,液珠冷却变为黑色固体;该反应放热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②铝、铁均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但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铝可以,所以证明此固体中含有金属铝的实验方案: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当观察到有气泡生成现象时,证明固体中含有金属铝。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第二周期第ⅤA族

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2Na2O2+2H2O=4NaOH+O2↑S2->Cl->Na+负O2+2H2O+4e-=4OH-

【解析】

【分析】

A、B、C、D、E、F、G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则A为氢元素;B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B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则B为碳元素;D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D为氧元素;C原子序数介于碳、氧之间,故C为氮元素;E元素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E为Na;F与G的位置相邻,G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可推知F为S元素、G为Cl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

(1)C是氮元素,原子有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