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道德经》中的企业管理启示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0341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6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企业管理启示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企业管理启示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企业管理启示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企业管理启示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企业管理启示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企业管理启示录.docx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企业管理启示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经《道德经》中的企业管理启示录.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企业管理启示录.docx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企业管理启示录

《道德经》中的企业管理启示录

《道德经》中的企业管理启示录

(一)

无上玄玄 撰文

【笔者的话】

《道德经》,又称《老子》,全文约五千字,或称《道德五千言》。

春秋末守藏室吏李耳(老子)所著。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其著作《道德经》开创了中国古代哲学文化之先河。

《道德经》将“道”与“德”作为其核心思想,几千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后世之道教奉老子为教祖,《道德经》亦被奉为道教祖经。

《道德经》,不仅是中国的文化名著,也是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化名著。

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统计,在被译成外文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中,除了《圣经》,就是《道德经》。

从16世纪(1861年)至今,西方人就把《道德经》翻译成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

现在,《道德经》的各种西文版本已有近300种,几乎每年都有1—2种版本问世。

那么,它究竟是本什么样的书呢?

研究道学的人说它是部道书,研究哲学的人说它是部哲学巨著,研究历史的人说它是部帝王学治世之书,研究气功的人认为它是一部修行心法……

其实笔者倒觉得,都是,亦都不全是。

《道德经》就是一部让人常看常新的书,一部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期可以看出不同意味的书,一部可以用一生来玩味的书,仅此足矣。

受《BOSS》杂志所托,嘱将《道德经》中有助于感悟企业经营方面的内容整理刊发,遂成此文,此文出自武汉长春观道教文化培训中心之课程——《老子与企业文化之道》的内容精选摘录。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①道。

名②,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③。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直译】

常:

通恒(多音字,音更),有“全遍”之意,周全、永久之意。

名:

概念、定义。

徼:

徼(jiǎo),音(教)。

终极、踪迹。

道,可以表述出来的道,不是恒久不变的道;概念,可以定义的概念,不是恒久不变的概念。

没有任何概念和定义的状态,是天地的开始;有了概念与定义的时候,便是万物的发端。

所以,无名无相的虚无状态里,可以观察到万物的微妙;有名有相的实在状态中,可以观察到事物的踪迹。

无与有这两者,都来源于一处,只是用不同的名字去命名它,这们有个共同的称谓,叫做“玄”,玄而又玄,是洞悉所有事物玄妙的法门。

【导读】

“道”,是《道德经》核心思想,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核心思想之一。

在“道”看来,万事万物虽有着形态、质地、性情等等的不同,却有着一个气质相同的本性,那就是“道”,道,是所有世间万物都必须遵循的****则,是世间法中的至高真理。

那么,究竟什么是“道”呢?

二千五百年前的老子,在《道德经》的开篇为我们给“道”做了个出人意料之外的定义:

“道,可以表述的道,就不是恒久不变的道”,即不是真正的道,进而又说,甚至定义和概念,只要是“可以定义的概念,就不是恒久不变的概念”,即根本不是真正的概念,所以说,老子认为,道是不可言说的,不可定义的,就像哲学中的“真理”,只可以永远接近,却永远达不到。

万物有道,做人有,做事有,做企业也有。

但是,真正被总结言述出来的道,却不是真正永恒不变的道。

西方的管理学和企业自己的历史经验曾经总结出很多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规律与法则,但按照老子的观念看来,那些都不是真正恒久不变的规则。

有人告诉我们,企业的生存之道在于积极变革,但也有人告诉我们稳定求存才是企业的根本;有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拥有一个强势的领导,企业才有动力核心,但也有经验告诉我们,团队化分权协作,才是最佳的领导方式;有理论说企业应当首先完备地制定战略,否则无从发展,也有理论说,企业应当首先完美地执行细节,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新规则、新定律充斥我们的感观,更让人苦恼的是,这些新东西不但更新快,而且往往自相矛盾,常使人无所适从,但在老子看来,无非都是阴阳二体的矛盾——有和无的矛盾而己。

所有事物的定义,都是出于人心对事物判断,人心有别,人事当然随之有别,这就形成了对同一事物下不同定义甚至是相反定义的情形。

一对看起来相违悖的理论,往往是事物的一体两面而已,做为企业而言,其实既需要积极改革,也需要稳定求存,既需要强权领导者,也需要这个领导者有很好的分权协作能力,既需要完备地制定战略目标,也需要完善地制定执行方法……,企业己经实行的方式方法,叫作“有”,别人的方式方法,或者自己尚未实行的方式方法,叫作“无”,而“有”和“无”都是“道”的体现,是道的一体二名而已。

“有”是用以观察事理踪迹的,“无”是用以事理微妙的,企业既要从己有的方式方法中去总结经验,也要善于从“没有”的方式方法中去感悟企业之大道。

经营企业者最可怕的错误是,“只知其有,不知其无”。

西方管理学之父、号称大师中的大师彼得 德鲁克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指出,“越是成熟的企业,问题也越多;目前快速成长的公司,就是未来问题成堆的公司,很少有例外。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可以看到,以光速成功的企业,往往其衰败速度也是超光速的,真是“其兴也勃焉,其败也忽焉,这种“成功后的衰败”现象正逐渐引起管理学家的兴趣,个中原因很多,其中之一便是“只知其有,不知其无”,也就是说,当企业在成功之后逐渐走向成熟时,很多东西被固化成教条式的法则,这些法则形成的巨大惯性思维模式,使企业习惯了将过去的成功法则当做了今后一成不变的致胜法宝,而没有看到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的不断更迭,这些过去的成功经验不仅不可能成为今后的“万灵金丹”,甚至可能成为阻碍企业再发展的巨大阻力,甚至是“杀身毒药”。

很多优秀的传统家族式企业,(这里不是说家族式企业不好,所以用传统二字以区别现代新起之先进的家族式企业)为什么只能兴盛一两代人,过于沉醉和迷信于自己的成功,“老子永远不相信儿子”,不屑于或是不敢于打破己“有”的规则,不善于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也是其深层原因之一。

所以,老子告诉我们,“有”和“无”其实都是大道的一部分,站在企业的角度言之,都是企业之道的真义,二者不可偏废。

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作“玄”。

上古文字中的“玄”字,字形是两股绳子通过拧合,扭成一股,意指变化。

有和无,是大道的一体二用,也是变化的一体二名,世间可言说之道都不是恒久的道,是可变化的道,唯有变化本身,是恒久不变的。

“玄”也是“道”的一种表现形式,道教中的“太极图”就是对这种形式的形象显示。

变化而变化着,是万物不变地、万世恒久的玄妙法门。

如何变化?

变化如何?

且听二千五百年前的智者先圣——老子,在他的《道德经》里,给我们怎样的深刻启示吧。

【启示】

1、规则是用来打破的,只有敢于和善于打破规则的人,才是未来制定新规则的人。

2、世间没有不变化的法则,如果有,那就是变化本身。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①,难易相成②,长短相形③,高下相倾④,音声相和⑤,前后相随⑥,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⑦,功成弗居。

夫唯弗⑧居,是以不去。

【直译】

1-6 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

皆为相互依存,相互协调之意。

7 恃:

持、把持、占有。

8 弗:

不。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美,所以就有了恶的认识;都认识到了善的概念,就有了不善的概念。

所以,有和无(不同的概念)相对而产生,难和易(不同的概念)相对而成立,长和短(不同的概念)相对而表现,高下(不同的概念)相对而顺应,音声(不同的概念)相对而调和,前后(不同的概念)相对而跟随,这些道理是永恒的。

所以,真正俱有大智慧的人(圣人),用“无为”的方法来处理世事,以“不言”的方式去教化天下。

让万物自已随着天性发展而不去恣意创始,生养了万物而不占有,作成了万物而不把持,成就了这些功业而不自居,正是因为不自居于功业,所以他(圣人)的功业永不磨灭。

【导读】

这一章,老子用几对矛盾概念进一步阐述前章所讲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拿美和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这些看似相反的概念来说明,概念的产生,正是由它们之间有着相对可比性而产生的。

老子指出,在这个世界上,概念、主张、观点、认知等等,都是人类为了认知这个世界,所做的相对定义,世界上任何一种概念,都不可能脱离相反与它的概念而独立存在。

比如,人为了认知自我的生存环境,从方位上确定了东西南北中、上下前后左右的概念,从感知上确定了春暖秋凉、夏暖冬寒的概念。

很难想像,如果没有中间的概念,人将如何准确地定位东西南北;没有上头、前面、左边这些的认识,人将如何清楚地解释下有头、后面、右边的概念,没有暖和暑的感受,凉和寒的感觉又从哪里产生。

这些中性的概念如此,其它例如生死、荣辱、是非、得失、善恶这些明显带有人喜恶倾向的矛盾概念也是如此,拿善恶、是非、得失、荣辱这些矛盾来说,在对待同一事物上的判别而言,在不同的人心里,会有着截然相反的认识,甚至在经历时间的冲刷和空间的转换后,即使是同一人对待同一事物的认知上,会戏剧性地出现截然相反的认识结论。

仔细地去体会一下吧,善与恶,是与非,得与失,荣与辱,谁敢说它就是一成不变、不可改变的概念呢?

唯一不可改变的,是变化本身,这些矛盾的概念,会随着人与事的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更迭而产生奇妙的变化,甚至是相互的转化。

至于生与死的这对特殊矛盾,更是一切宗教研究的终极课题之一,这里我们将这对看似无法转变的矛盾先放在一边,在《道德经》后面的章节导读里再做深层次的探讨。

世界上的一切概念与价值都是人为设定的,其间充满了主观的执着与专断,就企业用人而言尤其如此。

企业管理者在认识自己的下属时,常会以“有用与无用”、“有能力与无能力”、“有责任心与无责任心”“忠诚与叛逆”、“老实与狡猾”等等这些相对的观点将他们区别开来,甚至有些管理者,将是否合不合自己脾气来作为判别人才的标准。

殊不知,这些相对的认识,是在特定的时空、特定的事物环境中,自己所做出的特定判断,其中不乏个人的喜恶,是带有主观倾向的。

而在客观世界里,矛盾的概念俱有两面性,矛与盾都是事物的一体两面,只认识到某一个面,是对事物不全面的认识。

对人才的认识,如果只是固化在某一个面上,就不是全面地认识人才。

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每个人,做为一个个体,因为各人成长经历的不同、职业背景的不同,而有着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和处事方法,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要善于将这些有着独特个性的个人,通过方法整合到自己的团队个性中来,高明的管理者,更是善于使用人才的个性来服务与企业,使之适应企业的发展历程,简单的说,不仅要做到合适的人到合的岗位,还要做到合适的人自发地去做合适的事。

首先,这需要管理者放下自己的分别心,也就是说,不要将一时一地一事对人才的看法固化在自己的思维中,只有放下了分别心,才可能全面客观地去看待人才,进而使之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优势,规避人才的缺点,使之将个性中最优势的一面服务于企业。

其次,一个高明的管理者(那些俱有大智慧者的圣人),还要以“无为”的方式去“管理”下属,这里所说的无为,不是说管理者什么都不去做为,这里的无为是相对于有为而言的。

有为的境界,是大家都能看到管理者在作为的境界,无为的境界,是指大家平日里都感觉不到管理者的作为,是一种顺应自然的作为方式,是自然的境界,也是道家认为的最高的领导境界。

也就是说,管理者要做到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作为,而不是违背规律地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去乱做为。

打个比方来说,人们只有在停电的时候,才会想起供电局来,才会去骂供电局管理无方;只有发现电视报道里警察又破获了多少起凶案,才会抱怨社会秩序的不安定,所以,在老子看来,真正高明的管理者,是让人感觉不出他的存在,而被管理对象依然井井有条,秩序井然。

怎样才能做到这样的境界呢?

从识人和用人的角度来讲,老子认为,应当以无分别的心去看待人才,使人才适人适岗;以不言说的方式去教化人才,不要随意地按自己的主张去行事,让人才自发地去按照自己的个性去充分发展;成就了功业而不自居其功(因为功业是所有人才所创造的),正是因为管理者不自居功,不自主张,去掉了自己人为的分别心,他所创造的功业,看起来才是“无为”的,是永不磨灭的。

【启示】

1、随时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人才,你会有不同的收获。

2、企业的发展需要各式各样不同的人才,而不是千篇一律。

3、只有善于将各种个性不一的人才统一到企业发展的需要中来,才能有所成就。

4、只有功成而不自居的人,他所创造的功业才永远被大家所认同。

第三章

【原文】

不尚①贤,使民不争;不贵②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③,使心不乱。

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④无欲,使知⑤者不敢为,则无不治。

【直译】

1 尚:

崇尚、看重。

2 贵:

崇尚、重视,以为宝贵。

3 欲:

欲望,愿望。

4、5 知:

智,聪明,智巧。

不推崇才能,使民众不起争斗心;不重视希有的物品,使民众不起盗取心;不彰显可以引起贪欲的事,使民众心绪不乱。

(所以)高明的领导者是这样治理民众的:

虚静民众的心灵,填饱民众的肚子,弱化民众的志向,强化民众的身体。

常使民众在没有智巧和没有贪欲的状态,使那些有智巧的人不敢胡乱作为,这样,就没有不能治理的。

【导读】

这一章,老子提出了反贤(推崇有才能的人)、反贵(看重富贵的东西)、反欲(彰显贪欲的行为)的思想,认为推崇才能,彰显富贵和引发贪欲的行为,容易使民众的心绪混乱,不利于统治。

要想治理好民众,必须使民众的心灵虚静,没有过多的志向,只要使民众身体强壮、丰衣足食即可。

这一思想,历来被没有深刻理解老子愿意的学者们所批判,认为这是老子的愚民思想,是历史的倒退。

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来讲,这一思想也与西方管理学中的“激励机制”相悖论。

然而,如果仔细通读过《道德经》并深刻了解它的成书背景的人都知道,老子提出这一思想时,正是中国历史上群雄并起的社会混乱时代,那些所谓有能力的人通过智巧和无限膨胀的贪欲纷纷作乱,巧取豪夺,带来了社会的极度不安定。

老子所提出来的反贤、反贵、反欲,正是针对当时社会上尚贤、贵物、重欲等思想流弊开出的一剂治世良方。

在《道德经》的前二章里我们可以看到,老子的思想是相反相成的思想,认为世界上任何一种思想或行为,当它过度宣扬和实施时,必有其流弊存在,而保持平衡,不使任何的行为过度或不及,才是“无为”的治世之道。

现在有些企业,特别注重培养员工能力和激励其工作积极性,然而,忽视了员工德育培养的纯粹的劳动技能培训,忽视了员工职业愿景与企业愿景的一致性工作(特别是针对企业高管层),单纯的“激励机制”往往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弊端——培训那些企业骨干员工所带来的高成本和其频繁跳槽所带来的高风险成正比,企业往往会陷入自己挖下的“培训陷井”。

曾经有一段时间,企业相信只要给足员工足够的技能训练和发展空间,并充分地实现员工自身的各类愿景(包括物质和精神双层面的),就可以使之很好地效力于企业,然而,无情的事实告诉我们,很多的企业越是搞技能培训,越是漫无边际地激励员工,其员工往往越快地离开了企业,有的企业抱怨道:

“不培训不激励,是等着员工走,越培训越激励,就是赶着员工走”,一轮轮企业培养出来的优秀员工、要害员工的跳槽怪圈,使企业感到花费了无数的成本和心血培养出来的骨干员工(贤者),只是一些企业的“叛逆者先锋”,在老子看来,这些没有和企业愿景保持一致性的员工,是“知者”,也就是聪明人、有智巧的人,而这些所谓的“聪明”和“智巧”正是企业给“培训”出来的。

当员工掌握了足够的劳动技能和永远相对有限的发展空间后,就会憧憬着更大、更高、更强的下一目标,这是人性中本能的“贪欲”。

企业在没有有效平衡这些“贪欲”的方法以前,贸然进行无边无际的激励,只会激励出更多的“知者”,使这些“聪明的人”更早地“开悟”,更早更快地离开团队。

管理是一门学术,更是一门艺术,说它是一门艺术,就有别于机械化、公式化学术而言的。

管理是一门如何领导人的艺术,是研究人性和管理人性的艺术,而人性的复杂性则决定了管理艺术的复杂性。

一切的管理行为,既不能是毫无理性的天马行空,也不能是教条化执行的生搬硬套。

老子并不反对才能和智慧,只是反对一切过度的行为,包括过度的“尚贤、贵物、重欲”。

这里的“知者”,是指聪明,而不是指智慧,到底聪明和智慧之间有什么区别?

如何在“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基础上,使“知者”不敢乱为?

如何规避企业培养出来的“高素质”员工可能给企业带来的“高风险”?

“无为而治”到底需要什么作为支撑和基石?

在后续的章节里,我们将继续解读老子《道德经》,追寻这些玄妙问题的理想答案。

【启示】

1、一切极端的过度的激励行为,只会使管理本身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掌握,如何平衡人性中无休止的“贪欲”是激励机制本身要解决的要害问题。

2、高明的领导者要有能力及时地发现和巧妙地平衡那些“聪明”员工可能带来的风险。

第四章

【原文】

道冲①,而用之或②不盈③。

渊④兮似万物之宗。

湛⑤兮似若存。

吾不知谁之子?

象⑥帝⑦之先。

【直译】

1 冲:

古字做“盅”,意指虚空。

也有作“中”解,意指中正,不偏倚。

2 或:

常。

3 盈:

充满,填实,意指穷尽。

4 渊:

深远。

5 湛:

深沉,不可知底。

6 象:

似,好似。

7 帝:

天帝,意指生长万物之祖,即天地。

大道本是虚空无形的,而作用起来却没有穷尽。

深远啊,就好像是万物的发端,深沉而不可知啊,又好像是真实存在。

我不知道它是谁派生出来的,就好象出现在天地之前。

【导读】

这一章,老子对道作出了一些抽象性的描述,在老子“道”的哲学里,道的常态是虚无真空的,它虽然无形无相,不可捉摸,但作用起来却无穷无尽,正因为它常处于虚空,所以它包容着任何有形有相的事物,支配着世间一切万物的运行,它是真实存在的,却又深沉得让人无法窥得它的全貌。

对于管理来说,中国人常把管理分为“道、法、术”三个境界,其中术是指具体某一类、某一个事物的具体“操作经验”,当这种操作经验被上升到理论被归纳总结时,就上升到“法”的境界,也就是上升到了理论境界,它将各种经验集成为指导常规管理行为的“操作手册”,显然,无论多么先进的管理学,都只会停留在这一境界。

而“道”的境界,是在“法”的境界之上,唯心所识的境界。

中国传统的管理学理论,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其中以儒、法、墨、农、名、兵、纵横、阴阳、道九家最为完备。

除道家以外,其它的各家都侧重于某一种形式的管理方法。

儒家强调秩序,提倡以忠、信等道德规范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为维持其稳定秩序的基础;法家则不以为然,认为依赖那些空洞虚无的忠信观念很难管好具有复杂心理活动的人,他们强调以具体的、铁一般的法律手段来约束和管理人的行为;墨家认为,强权和毫无人性的法律只会使社会秩序越来越乱,主张“平等”、“兼爱”,认为管理者要和被管理者构成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管理者应该随时根据被管理者的需求调整和适应他们;农家则认为,管理不应该是理论上的事情,他们更注重具体的操作,管理者应该和被管理者一起参与具体的劳作,在一个团队里,不应该存在有依靠他人而生存的寄生虫,甚至“王公贵胄”们应该比平民更多的参与具体的劳动,只有那样,才能带动民众的劳动激情;名家们提出,管理的要诀不在于什么制度的建设,也不在靠自己拼命地陷于平常的劳作之中以树立典型榜样来带动民众,而是在于在做一件事、管理一个团队的开始,就制定好完善的计划和完成有效的沟通,只要有了好的规划的完美的沟通,则没有管理不好的事情;兵家的思想比较直接,他们主张团队的发展和富强,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或内或外的“战争”,主张利用各种奇谋巧算以制约和战胜对手,在利益最大化的趋使下,一切的“诡奇”之术的应用都是必须掌握的,只有强者,才是王者,这一思想,现在还是很多现代企业的主导管理思想,甚至有企业将兵法应用于商战中屡见成效;纵横学对兵家学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巧取豪夺”虽可成一时之利,但毕竟会造成于敌我双方都避免不了的“硬伤害”,不如以巧妙的外交沟通手段,通过有效的谈判和沟通技巧来一样可以取得利益,关键是,这种方法“费小而利大”有着事半功倍的功效;阴阳家认为,一切的事物的发展,都是两种“原力”运动的结果,这两种原力就是阴阳,他们把一切事物归纳为阴阳二气,只有阴阳平衡时,才是最佳的事物状态,由此理论推导,最好的管理方法即制衡,这种思想已经很接近于道了。

这些学派,都是管理学在某一方面的总结,是“操作手册”,是“法”的境界。

然而,在上一章的导读里提到过了,管理不同于机械化、工式化学术,他更多的是一门管理人性的艺术,人性的复杂性引发的管理问题的多端性、复杂性,决定了管理行为的复杂性。

不难发现,以上的八家学派所主张的方法,既环环相克,又互为补充,可见无论多么完美的理论,当其应用到极致时,必有其流弊产生,必会出现一个相对立学术声音。

如果我们的管理是一定可以按照这些“操作手册”按图索骥的话,现代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可以做得更好,历史上就永远不会出现“挥泪斩马骕”的故事了。

“道”的境界,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述的境界,他是唯心所识的境界,它是既以“术”和“法”为基础,又完全超越这两者的境界。

它以“道”的原点出发,因人、因事、因地、因需要的不同而向各种“术”和“法”去发挥,它既是儒、法、墨、农、名、兵、纵横、阴阳等各家理论在某一时空点的具体应用,又完全不拘泥于某种具体操作方法的束缚,无论应用什么方法,都将其优势发挥,并且将其流弊深藏。

这是一种用“心”方可感悟的境界,是一种游刃有余的、洒脱的,有着仙人般逍遥的境界。

所以说,“道”是深远的,就好像是万物的发端;“道”是深沉而不可知的,又好像是真实存在。

它就好象出现在天地未生之前。

让我们在《道德经》的后续章节里,继续发现和感悟“道”的管理意境吧。

【启示】

虚空的“道”是真实存在的,它之所以看起来空明而不可捉摸,是因为他并不具相于某一事物,管理本身的最高境界也应当如此,超越管理本身的管理,才是真正好的管理,才是管理之“道”。

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①,以万物为刍狗②;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③乎?

虚而不屈④,动而愈出。

多言速穷⑤,不如守中⑥。

【直译】

1 仁:

直解为仁爱,意指偏爱与偏私。

2 刍狗:

古代用刍草扎成的狗,用来祭祀。

3 橐龠:

风箱,中间空洞,用以鼓风冶炼。

4 屈:

通“掘”,音jue,意为竭尽。

5 穷:

穷尽,到尽头。

6 中:

意为上章的“冲”,指虚静。

天地无所偏爱,把万物当作刍草扎成的狗来看待;圣人无所偏爱,把百姓当作刍草扎成的狗来看待。

天地之间,不正像是一个风箱吗?

内在空虚却永不竭尽,鼓动起来则越出越多。

过多的语言只会马上穷尽,不如保持虚静。

【导读】

这一章里,老子承接第三章里“反贤、反贵、反欲”的主张,提出了“反仁”的思想,对第四章中提出的“道虽虚空,却有无穷能量,是万物发端”的思想作出进一步的论证。

传统的儒家思想提倡以“仁义礼信”等信条来治理天下,而在老子这里,为什么要提出“反仁”的思想呢?

老子认为,道虽虚空,却是主宰万物的永远真理,任何背道而驰的思想都不可能像道一样与天地永恒。

就天地对待万物的态度来说,其实是不存在什么仁爱的,它对待万物,就如同对待祭祀用的“刍狗”,当需要的时候,这些草扎成的狗子,会祭奉得高高在上,供人顶礼膜拜,而当祭祀结束时,“刍狗”则会被丢弃在地,任人践踏。

刍狗的命运不是因为上天厌恶或者喜好刍狗所决定的,而是祭祀本身所决定的。

同样的道理,天地对待人而言,也是这样的,他不会因为人们喜欢和风日丽而不施行狂风暴雨,也不会因为人们讨厌“灾害”而不施行人人惧怕的山崩地裂,天地的行为准则,只依据于自身应有的规律而运行,依据自然之道而运行。

圣人的行为,应该效法于天地,圣人的心胸应该像“风箱”一样虚空,绝不会有一物执着于胸,更不会格外施恩于自己喜欢的人,他决不会凭一已之私而行事。

对企业的管理者而言,应该保持着圣人一般的心胸。

如果管理者的治理行为不是企业自身发展需要为目的,而是滥施所谓的“仁政”,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