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0139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教案教学设计.docx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教案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教案教学设计.docx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教案教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

请你思考:

1、这首诗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

你能找出一些典型的语句来做个解析吗?

2、这首诗中历史感与时代感相结合,你能找出一些典型的语句来做个解析吗?

3、诗人对祖国充满了深情,可她为何又用那么多的词句来描写祖国的苦难呢?

合作探究想一想:

1、舒婷是我们当代最著名的朦胧诗人之一,你们小组成员都找到哪些关于她的材料?

交流、整理,为学习本诗作好准备。

(提示:

除了图书馆查找外,可上网利用搜索引擎,键入“舒婷”即可。

)2、本单元的诗都是以第一人称写的,本诗也是,但本诗中的“我”又有些特殊,怎样理解诗中的“我”呢?

(提示:

本诗将“我”与“你(即祖国)”两者紧紧联系在一起。

“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我”的形象是和祖国的大形象熔铸在一起的。

“我”代表了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承担起重任的一代人,他们和祖国一起从苦难中走过,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担起了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做一做:

我们已经学了两课三首诗,也已经掌握了一些读诗的基本方法,来个比赛如何,在老师和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诗之前,小组内或小组之间来比一比,谁读得好!

尝试练习一、给下列加点注音疲惫()隧()调驳()船胚()芽簇()新喷薄()迷惘()富饶()二、用“/”给下面的诗节划分朗读停顿。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

三、背诵全诗,填出下列横线上的语句1、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

2、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

四、研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诗人在诗中反复运用“我是……”的句式,在传达情感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2、本诗的第一、二节都写祖国的历史,从内容上来说,它们有何区别?

3、“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么,“我”用什么来报答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呢?

请用诗歌的原文回答。

自主检测一、根据拼音用正楷书写出相应的汉字疲bai()干bie()稻sui()xun()黑迷wang()沸teng()二、阅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回答问题。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

我是贫困,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979年4月20日1、关于这首诗的体裁,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自由体新诗②现代格律诗③叙事诗④抒情诗⑤哲理诗⑥近体诗a、①④b、①③⑥c、①④⑥d、②④⑥2、下列对于第2节诗划横线句子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希望宛若“海市蜃楼”,渺茫得如虚无的“飞天”的花朵。

b、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花朵”代指人民的幸福希望。

c、“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遗憾,蕴含了诗人对祖国的贫困感到深深的失望之情。

d、“飞天”蓝图仍是一束飘在空中的“花朵”,人民并未放弃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3、对诗的第3节中意象的运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形象地象征了祖国再次获得新生,重新站在振兴的起跑线上。

b、委婉地表明祖国从神话的蛛网挣脱后,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c、细腻地抒发了人民对第二次解放后难以抑制的欢乐的喜悦之情。

d、“物我”交融,使全诗的抒情达到高潮,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奉献精神。

4.对这首诗中的意象,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节选取了一些富于象征意味的意象,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等表现祖国的贫困与落后。

b.第二节中“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一句,紧承上句“痛苦的希望”,表现希望从未降临中国。

c.第三节中以“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喻思想解放的艰难,以“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喻希望就在现在。

d.第四节中“我是你的十万万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两句,既是写自己,又是写一代充满希望的青年。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一、二两节是写过去,“我”应当是指旧中国。

b.诗的第三节是写未来,这一节的内容实际上是对祖国新面貌的展望。

c.这首诗全诗都用现在式,给读者浑然一新的感觉,又给人以强烈的现实感。

d。

诗的前两节是铺垫,至第三节进入高潮,第四节全诗在高潮声中结束。

6、在这首诗中,诗人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

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

7、诗中所描写的对象,有的有下句承接(如“老水车”在“纺着疲惫的歌”),有些则没有下句承接(如“干瘪的稻穗”)。

仿照诗歌,在下面这些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

(1)我是干瘪的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失修的路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视野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闻一多自己十分满意《忆菊》。

他说:

“这是我的一篇得意之作。

朋友们懂诗与否的莫不同声赞赏,”(《致闻家驷》)《忆菊》体现了闻一多《红烛》时代的艺术理想。

它表达了“爱国思乡”的“至性至情”,同时,又具有他所崇尚的李商隐和济慈式的“最浓绣的作风”。

这是闻一多长期追求的典雅的美与现代文明生活情调的契合。

闻一多不喜欢那种纯粹欧化的新诗,他以为新诗应当具有中国式的美。

插在长颈的虾青瓷的瓶里,六方的水晶瓶里的菊花,攒在紫藤仙姑篮里的菊花;守着酒壶的菊花,陪着螯盏的菊花;未放,将放,半放,盛放的菊花。

《忆菊》的开头几句,便是纯粹的中国风的。

________________不难想象,远隔重洋的闻一多会如何地被自己所创造的美感所倾倒。

闻一多没有忘记给他所心爱的“四千年华胄的名花”以多采多姿的风情:

“檐前,阶下,篱畔,圊心的菊花;霭霭的淡烟笼着的菊花,丝丝的疏雨洗着的菊花,----金的黄,玉的白,春酿的绿,秋山的紫……”《忆菊》是一首忆国思乡的抒情诗,诗人选择了这种“有风俗”、“有历史”,能够概括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文化,又能够引发人一系列美好联想的菊花来寄托他的情思。

他抓住了抒情诗构思的关键,他把自己对于祖国的挚情,溶解在习习秋风,疏疏秋雨里,在淡烟轻笼的菊花形象上,构成了一种清远恬淡中蕴含着浓郁乡情的韵味。

这是《忆菊》的成功。

我要赞美我祖国的花!

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

这是《忆菊》点题的名句。

单是这两句,便可判断作者是一位爱国诗人,它体现了诗人情感的深沉,但又流露了他的单纯和天真。

他的爱国激情,是从古老的传统来的。

他并不了解中国的今日: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现实,并不是“如花的”美好。

“我们庄严灿烂的祖国,我的希望之花又开得同你一样。

”闻一多当时怀有孩子般的天真,他并不知道,他所日思夜想的祖国带给他的,并不是“希望之花”,而是失望。

他也不知道,有一天,当他投向祖国怀抱时,他会哭着喊: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

不对!

”闻一多的梦有醒来的一天。

当他从五彩缤纷的花雨之中醒来时,他面对的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时,也就是“死水”时代开始之时,他终于从幻想的空中落了下来,双脚踩在泪与血浸过的中国坚实的土地上。

1928年1月,《死水》出版(新月书店),本集收诗二十八首,大部分是1925年7月归国至诗集出版前的二年多内写成的。

《死水》出版前后,闻一多先后与徐志摩等人办过北京《晨报副刊·诗镌》和《新月》。

朱自清认为《诗镌》中闻一多的“影响最大”,而且他也最有兴味探讨诗的理论和艺术。

有感于“五四”以来新诗的过于散漫自由,闻一多提倡“带着镣铐跳舞”的新格律诗。

他主张诗要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他是一个不仅有理论,而且肯实践的身体力行的新格律诗的倡导者。

《死水》便是仓的诗歌主张的产儿。

它不仅是闻一多诗创作的纪念碑式的作品,也是中国新诗史册上的纪念碑式的作品。

在中国新诗的创业期,闻一多的《死水》和胡适的《尝试集》、郭沫若的《女神》分别代表不同的劳绩与价值,而并立在最初十年的诗坛上。

闻一多写《红烛》时,带有更多的青年人的冲动与热狂。

相隔数年,写《死水》时,闻一多便以沈从文称之为“一个‘老成懂事’的风度”出现在我们面前,《死水》的确少了《红烛》那样的浮想和热狂,现实感增多了。

我们看到的不再是那个初夏之夜的朦胧的罪恶,而是相当具体的悲剧性的现实。

在这个血淋淋的现实面前,他显得善于思索而深沉。

《死水》作于1926年。

这首诗,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说,都是闻一多的杰作,也是中国新诗六十年中的杰作。

在艺术上,《死水》是闻一多试验新体格律的典型。

这首诗格律极严,每一行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构成,节奏相同,字数也相同,是从内在节奏到外在形式都十分严整的一首诗。

闻一多说,“我觉得这首诗是我第一次在音节上最满意的试验”(《诗的格律》),沈从文也认为“《死水》一集,在文字和组织上所达到的纯粹处,那摆脱《草莽集》(朱湘著----笔者注)为词所支配的气息,而另外为中国建立一种新诗完整风格的成就外,实较之国内任何诗人皆多”(《论闻一多的〈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这是一首激愤之诗。

所谓“死水”,当然是指那时的中国现实。

“死水”再加上“绝望”,这是诗人对现实的坚决的否定,这表现了闻一多的鲜明的批判精神。

闻一多已经觉醒,他已经“大彻大悟”,一方面,对死水,也就是对黑暗,他不存幻想:

它是丑恶,断然产生不了美;另一方面,他没有真的绝望,他不是心如死灰,是要让死水死亡。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并不是真的撒手,真的“让”,而只是一种愤激之语。

朱自清对这首诗的看法是:

“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

”(《闻一多全集·序》)表面上“绝望”,实际上是绝望里写着希望,为了希望,他才让丑恶去开垦,他是要让丑恶彻底地暴露。

绝望的死水的死亡,是新的诞生;否定之否定,结论是肯定。

这就是死水的希望,以及诗人的进取精神的体现。

为证明这一点,可引《红烛》集中的一首《烂果》为证:

“我的肉早被黑虫于咬烂了。

我睡在冷辣的青苔上,索性让烂的越加烂了,只等烂穿了我的核甲,烂破了我的监牢,我的幽闭的灵魂便穿着豆绿的背心,笑迷迷地要跳出来了!

”烂透了,便从绝望处生出希望来,这就是“烂果”的哲学。

死水何尝不是如此?

尽管死水无法像烂果那样,有个可以烂穿的核甲,从中可以诞生出新的生命,但死水的彻底否定,就一定是活水。

“死水”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死水最终要为活水所代替。

死水中孕含闻一多特有的火。

他的心,不是一沟死水,他的心,是为这一沟死水而悲哀、而愤慨。

这些,无论如何,最终是说明了他的爱,他的希望,他的不灭的火种。

关于《死水》,闻一多有过一段自白:

“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却始终没有能力(就是技巧)炸开那禁锢我的地壳,放射出光和热来。

只有少数跟我很久的朋友(如梦家)才知道我有火,并且就在《死水》里感觉出我的火来。

”(1943年11月25日致臧克家函)这是对的,就在死水的下面,埋藏着一座火山。

时间还没有到来,火山只是在那里默默地积聚着力量,但火山绝不是睡着的。

当然,闻一多诗中的火和郭沫若诗中的火,其表现是不同的。

郭沫若喷火的时候,带着天真的狂热,他不拘形迹,自由自在地随意地爆喷;而闻一多,尽管他否认自己的技巧专家,但他看重技巧,死水就是带着镣铐跳舞,在限制中迸射。

死水是可以发出涛声的,但却不能像女神那样向天阙升腾。

总有一天,火山要爆发。

闻一多是座还没有爆发的火山,他无时无刻不在创造着爆发的条件。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昆明作了最后的讲演。

闻一多说: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公朴)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果然没有再回来。

当日下午,闻一多在昆明遇害。

这座死水下面的火山,终于选择在人民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冲开了禁锢光和热的地壳,爆发了。

一首壮烈的“史的诗”于是完成。

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他。

1979年,闻一多先生诞生八十周年之岁暮,于北京大学——节选自谢冕《死水下面的火山——论闻一多》1.下列与文中内容相关的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闻一多非常热爱唐代诗人李商隐,他的诗集《红烛》名字的含义就取自“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

b.“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

不对!

”是闻一多写于“五四”时期的作品《发现》中的名句。

c.“新月派”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影响力的新诗流派,代表人物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梁实秋、穆旦等。

d.朱自清评《死水》时提到“恶之花”,意在表明闻一多的诗歌创作深受美国现代派诗人波德莱尔《恶之花》的影响。

2.根据文意指出下列说法中不符合闻一多诗歌主张的一项是:

()a.新诗要新,但是不能一味地欧化。

b.新诗要求民族特点,可在新诗中用旧典。

c.新诗要创造以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意象为中心的东方式意境。

d.新诗在艺术形式上要讲求节奏、对称,做到均齐、和谐。

3.在文中画________处填写将“中国风”具体化的语句,3----5句即可。

4.本文作者为什么说《死水》“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纪念碑式的作品”?

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尝试练习:

一、beisuibopeicubowang二、二、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

三、1、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2、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四、1、在向祖国的深情诉说里,融个体的“我”于祖国的大形象里,表达了“我”与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情感。

2、第一节重写实,这一节重精神。

在精神上,人民在贫穷的境遇里始终保持着“痛苦的希望”,千百年来盼望着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能“落到地面”,变成现实。

3、诗人庄严地向祖国宣告,“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自主检测一、惫、瘪、穗、熏、惘、腾二、1、a2、d3、d4.c5.d6、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在诗中,“我”的形象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

诗人通过了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7、范例

(1)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弯的身躯

(2)我是失修的路基,承载你坎坷蜿蜒地前行拓展视野1.a2.c3.他不是孤零零地写菊花,而是把优雅的中国的花,映衬在同样优雅的中国情调中,构成无可替代的东方式的意境,自然地沟起人们对于古国文明的遐思。

  4.中国新诗创业期(前十年)诗歌成就(价值)的代表。

  

[基础与积累]1、如不联系创作背景,《祖国》这首诗中诗人对“鲜血换来的光荣”“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远古时代的神圣的语言”的否定是极难理解的。

那么请你查找一下莱蒙托夫写作这首诗的有关背景。

2、你认得下面的例字吗?

请你给例字注音,并指出与所给的例字读音相同是…()例字:

邃()a、邃b、隋c、随d、髓3、对加点字在语境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是………………………………………()a.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虔信:

恭敬而相信)。

b.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慰藉:

安慰)。

c.晨曦中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沐浴:

洗澡)。

d.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深邃:

深奥)[探究与体验]1、《祖国》一诗第一部分和二、三部分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

2、第二节诗和第三节诗作者分别提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情调有怎样的区别?

3、《祖国》一诗充分显示了诗人在描摹自然景物上的卓越才能,请你结合对二、三两节诗的理解,举例说明。

4、《黑人谈河流》这首诗中,休斯把黑人的形象与的形象联系起来,而使诗具有了更深远的意义,更能震动人心;诗中“河流”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我认识河流”的深层含义是。

5、如何理解诗中的“我”?

6、第三节诗的主体四个句子具有怎样的逻辑关系?

7、根据下列提示找出相应句子:

(1)表现黑人种族历史悠久:

(2)写河流中有黑人的劳绩:

(3)写河流中有黑人的希望:

8、朗读《黑人谈河流》可以体会到诗人哪些的思想情感?

9、说说下面诗句的含义。

(1)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制胜。

(2)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我的回应][拓展与欣赏]

(一)明天,天一亮……〔法〕雨果  

明天,天一亮,原野露曙色,我就动身。

我知道你在跂望。

我行经森林,我行经山泽,我再不能长此天各一方。

我注视着思念踽踽地走,什么也不闻,什么也不见,怀着忧心,倚着背,交*着手,白昼,我觉得如同黑夜一般。

我不看直下江流的远帆,也不看落日散成的彩霞,几时我到了,就在你的墓前,放下一束青枝和一束花。

  

注解:

诗中“你”指诗人已死去的女儿,诗人正赶往女儿墓地1.第一节诗中“我知道你在跂望”这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我注视着思念踽踽地走”,这一句写得好在哪儿?

3.为什么诗人认为“白昼,我觉得如同黑夜一般?

”4.诗人在这首诗中是如何来表达他对女儿的深切思念的?

试找出诗句加以分析。

(二)西风颂(节录)雪莱(英国)  

把我当做你的琴,当做那树丛纵使我的叶子凋落又何妨?

你怒吼咆哮的雄浑交响乐中,将有树林和我深沉的歌唱,我们将唱出秋声,婉转而忧愁。

精灵呀,让我变成你,猛烈刚强!

把我僵死的思想驱散在宇宙,像一片片的枯叶,以鼓舞新生;请听从我这个诗篇中的符咒,把我的话传播给全世界的人,就像从不灭的炉中吹出火花!

请向未醒的大地,借我的嘴唇,像号角般吹出一声声预言吧!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5、“东风”、“西风”在文学作品中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如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东风”就是指“春风”,那么这里的“西风”又象征什么?

6、本诗中西风具有怎样的性格?

请你用诗中的语句来说明。

7、画线的两行诗句有什么含义?

8、诗的结束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已成耳熟能详的名句,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名句的?

[综合与创新]  9、比较赏析《祖国》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把得到的启发写成300~400字的短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