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历史上民族和外交关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9976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历史上民族和外交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七历史上民族和外交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七历史上民族和外交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七历史上民族和外交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七历史上民族和外交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历史上民族和外交关系.docx

《七历史上民族和外交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历史上民族和外交关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历史上民族和外交关系.docx

七历史上民族和外交关系

08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七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外交关系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柳桥中学 卞法莲

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我国民族关系史的主要内容。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注重与他国的友好往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依据国情,也实行过不同的对外政策,我们在此紧扣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望对同学们备战中考有所帮助!

一、知识链接

(一)民族关系

1、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主要措施:

迁都洛阳,以利对中原的控制,客观上有利于吸收先进的中原文明。

改汉姓、穿汉服、讲汉语、用汉制、习汉礼等,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2、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⑴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⑵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

⑶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后,多次派使者向唐朝求婚,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他。

夫妇二人为促进吐蕃的经济进步和文化发展、为密切唐朝和吐蕃的交流、增强汉藏人民的友好做出了贡献。

3、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后改为辽。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后辽军大举攻宋,辽宋议和,史称澶渊之盟。

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建立西夏。

连年与宋交战,后来,双方议和。

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金先灭辽,又于1127年灭亡北宋。

宋高宗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金军继续南下,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抗,抗金名将岳飞是这一时期杰出的英雄人物。

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界线。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4、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元朝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蒙古、汉族、契丹、女真等各族人民交错杂居,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5、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⑴驻藏大臣的设置

①清统治者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清初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

②1727年,清雍正时设驻藏大臣。

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事务。

③驻藏大臣享有行政、军事、财政、外交等大权。

通过“金奔巴瓶”制度确定达赖、班禅继承人时,也由驻藏大臣督办。

驻藏大臣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有利于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⑵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①18世纪中期,清平定新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

设伊犁将军。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了重大作用。

6、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提出:

在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实行:

建立了五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

(补充: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二)外交关系

1、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张骞通西域:

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了汉朝和西域的联系,为后来使今天的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通过丝绸之路而进行的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国和中亚、西亚各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2、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遣唐使:

日本政府派到中国交流的使节团。

来华目的在于向中国学习,吸取唐朝文化,对日本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广泛的影响。

玄奘:

唐朝著名僧人,到天竺求法,后整理的《大唐西域记》是今天人们研究7世纪中亚、印度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鉴真:

唐玄宗时应日本僧人邀请,历尽艰辛,到日本讲授佛经。

同时还向介绍中国医药、建筑、书法等知识。

3、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⑴目的:

明朝前期,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出使西洋。

⑵概况:

1405年-1433年,郑和前后航海其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⑶评价:

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里上上的伟大航海家。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4、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戚继光抗倭:

元末明初,我国的倭患严重。

明朝海防松弛,百姓身受其害。

在台州,九战九捷,后来荡平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业绩,永载史册。

郑成功收复台湾: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殖民者奉行血腥的海外殖民掠夺政策,在1553年葡萄牙攫取了我国澳门的居住权,1624年荷兰又入侵台湾。

经过激烈战斗荷兰殖民者投降。

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雅克萨之战:

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侵占雅克萨和尼布楚。

康熙帝两次命令清军发动雅克萨之战,沙俄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5、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闭关政策的含义:

是指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

清朝前期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

一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二是清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会“滋扰生事”,推翻它的统治。

闭关政策的主要表现:

限定通商口岸;对进出口货物的限制;提高关税,抑制进口;实行行商制度,垄断对外贸易,监视外国商人。

清代闭关锁国的影响:

虽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抵抗作用,但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中西文化的交流;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6、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外交也是屈辱的外交,具体内容在中国近代侵略与反抗专题中详叙,在此不再赘述。

7、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提出: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万隆会议:

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8、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中美建交: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

9、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

会议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APEC政策框架等问题,通过了《上海共识》。

会议结束时,江泽民宣读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

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二、测试平台

单项选择题

1.右图反映了北魏经过改革后出现的“胡人”汉服的社会时期。

这次改革的领导者是(  )

A.商鞅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孝文帝

2.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B.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C.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3.“民族团结,民族融合。

”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在唐朝历史上被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的是                                       (  )

A.唐高祖   B.武则天  C.唐太宗  D.唐玄宗

4.唐代诗人陈陶的《陇西行》中写道: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说明了                                   (  )

A.少数民族的势力强大

B.汉族被少数民族所同化

C.民族交流对社会生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D.少数民族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5.唐代,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他们为当地的开发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面有关民族关系的史实属于唐朝的有             (  )

①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②灭东突厥,设都督府 ③“金瓶掣签” ④文成公主人藏 ⑤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④⑤

6.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

A.秦兵马俑遗址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

7.某班排演历史课本剧《澶渊之盟》,允许出现的角色有                      (  )

①阿骨打 ②寇准 ③岳飞 ④宋真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在今天的俄罗斯语种,仍用契丹的音译“其大夷”来表示中国,这充分说明了 (  )

A.契丹曾经统一过全国

B.契丹对世界影响大,对中国的历史也做出了很大贡献

C.契丹与汉族常年战争

D.契丹的文明程度高

9.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在一座英雄的墓前有两尊铸铁的跪像(右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曾经触景生情写下了两句诗“自从贼后不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你知道这位读书人为了何事发出这种感慨    (  )

A.文天祥宁死不屈 B.王严抗金

C.秦桧谋杀岳飞   D.葛尔丹叛乱

10.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其中位于北方与北宋并立的民族政权是                                       (  )

A.西夏   B.金   C.辽   D.蒙古

11.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中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属于                (  )

A.契丹族     B.党项族    C.蒙古族   D.女真族

12.清朝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当时代表中央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是                                                   (  )

A.伊犁将军 B.黑龙江将军 C.驻藏大臣 D.乌里雅苏台将军

13.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皇帝是                      (  )

A.顺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14.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区域的行政管理坚持的重要原则是         (  )

A.区域自治  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D.共同繁荣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引导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进行三大改造 C.实行赎买政策   D.进行民主改革

16.我国历史上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是                             (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唐太宗

17.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由于它                (  )

A.使中国与欧洲直接交流

B.使天山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连成一体

C.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D.沟通了东西外交之间的联系

18.在活动探究课中,同学们畅谈从玄奘、鉴真事迹中所获得的启示不包括(  )

A.不畏艰险 B.勇于开拓 C.和平使者 D.追求名利

19.现在,世界上好多国家都把华人称为“唐人”,把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原因(  )

A.那些华人是在唐朝时迁居到国外的    B.唐朝时才开始与这些国家交往

C.唐朝时才开始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D.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20.如果你想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和佛学,可以选择的书籍是(  )

A.《西游记》   B.《资治通鉴》   C.《大唐西域记》   D.《马可·波罗行记》

21.右图航海家下西洋最远到达(  )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印度南端

C.好望角

D.澳洲海岸

22.“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这段话中的“我之云帆高张”是指(  )

A.戚继光抗倭    B.郑和下西洋    C.文天祥抗元斗    D.郑成功收复台湾

2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民族英雄郑成功在给殖民者的信中说:

“台湾者,中国之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信中所说的“贵国”是                           (  )

A.葡萄牙   B.俄国     C.英国      D.荷兰

24.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帝率领的两次雅克萨之战三者的共同点是(  )

A.反侵略性质 B.抗清性质  C.反殖民斗争 D.内部战争

25.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其含义是                              (  )

A.封闭关口,固守疆域       B.不许外国人来华贸易

C.增设关税,加强管理       D.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6.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客观上起的积极作用是                          (  )

A.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

B.不能及时学习世界先进的知识和技术

C.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

D.使中国经济落后于世界

27.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原因之一是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D.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28.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

“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十年后”中美之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C.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尼克松访华

29.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会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B.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的大力支持

C.台湾当局政权遭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不满和反对

D.美国也有意让台湾退出联合国

30.以“新世纪、新挑战:

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为主题的会议是         (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APEC会议

读图简答题

31.阅读下列漫画,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观察图一,其中心人物是谁?

他率领船队曾几次出海远航?

最远到达哪里?

 

(2)你认为图一船队下西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如何评价这次远航?

 

(4)观察图二,可以看出此幅图揭示的是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5)这一政策的实行有什么影响?

 

(6)通过读图和回答上述问题,请用概括性的语言归纳明清对外政策的不同,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2.仔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

亚非会议              图二: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请回答:

(1)1955年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改变了会议的航向”的著名方针及作用是什么?

 

(2)APEC的全称及2001年APEC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3)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始终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4)联系所给信息,谈谈你的感受。

 

材料分析题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

“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

宜改姓元氏。

诸功臣旧族自代(按:

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引自元末诗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

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

 

(3)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的哪几种形式?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日本的唐招提寺内,有一座鉴真和尚坐像,被日本人民视为国宝。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⑵“鉴真和尚坐像,被日本人民视为国宝”的原因是什么?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合同为一家。

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吐蕃赞普尺带朱丹给唐朝皇帝的书信

⑴唐太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⑵尺带朱丹自称是唐朝皇帝的“外甥”,这种亲戚关系确立所依据的相关史实是什么?

 

⑶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参考答案

1.D2.D3.C4.D5.C6.B7.C8.B9.C10.C11.C12.C13.D14.A15.D16.B17.C18.D19.D20.C21.A22.B23.D24.A25.D26.C27.C28.A29.A30.D

31.

(1)中心人物是郑和,他率领的船队曾7次出海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①国家:

政治稳定、经济富强;个人:

具备相当的地理和航海知识、坚强的毅力、团结合作的精神及组织能力等。

(3)评价:

①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②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③但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不计经济效益,且耗资巨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给明朝带来了不良影响。

(4)闭关政策。

(5)对清政府来说,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加分辨的关闭国门,却导致中国与世界的日益隔离。

(6)明初国力强势,积极地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清朝初年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启示:

我们今天应该吸取历史的教训,实行对外开放,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这样才能让中华崛起,屹立与世界强国之林。

32.

(1)求同存异,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亚太经合组织,新世纪、新挑战:

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国政府积极促进世界和平;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成就;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等角度答题均可。

(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33.

(1)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内迁。

(2)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

(3)民族迁徙、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及通婚等。

34.⑴鉴真东渡。

⑵他在日本传播唐文化;日本人民纪念他。

(意思相近即可)

35.⑴唐太宗这句话意思是:

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这种一视同仁的政策,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⑵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⑶正因为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才有了“合同为一家”的局面,所以两则材料是存在着因果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