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9889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doc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doc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

非常开心能和大家一起上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再次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过了,大家还记得吗?

生:

(异口同声)记得。

师:

好。

我们还记得什么?

生1:

我记得百草园的景色很美,那里是“我的乐园”。

生2:

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很有趣,我印象比较深刻。

师:

大家对春夏两季的百草园印象比较深刻。

百草园里的冬天如何?

生3:

可以捕鸟,闰土的父亲捕鸟很厉害。

我们老师上课的时候还演示了。

师:

你们的语文老师很会上课。

还有吗?

生4:

鲁迅写百草园的春天的时候,写得很精彩。

调动了各种感官,而且还用了“不必说……不必说……更不必说…”这一特殊句式,而且还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的,对动植物的特点也概括得非常准确。

师:

你学得非常扎实。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篇文章之所以能成为经典,这个自然段是其中的决定因素之一。

还有吗?

生5:

三味书屋非常无味,读书没有意思,老师也凶。

生6:

三味书屋其实也有三味书屋的乐趣,例如寻蝉蜕,而且学到了知识,老师也只是假装凶。

师:

看来大家对三味书屋部分的理解还不一致。

还有其他疑问吗?

(学生摇头)

二、从存疑处切入,读出文学作品的意蕴

(幻灯片出示:

上九潜龙勿用)

师:

文章中的这句话还记得吗?

有没有同学质疑过这句话?

(学生齐摇头)

师:

它在文章的21自然段,这句话其实是错的,正确的是怎样的呢?

(幻灯片出示:

初九潜龙勿用)

师:

这句话出自《易经》。

问题来了:

大家如何理解这处错误?

生7:

就是因为老师那时候教了,小朋友们根木不理解,后面读的时候也不清楚到底读的什么东西。

师:

这个孩子往后想了,我问的是“鲁迅先生知不知道自己把这句话写错了”。

他的回答很有意思,刚刚很多同学都意识到了鲁迅先生是故意把它写错的,原因就是这位同学说的可能当时的小朋友们根本就不理解这句话,于是,他就回忆了一个错误的答案。

师:

通过这个小小的错误,实际上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鲁迅先生在写文章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有非常深的用意。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就是:

通过读鲁迅先生文章中的一些“细微之处”,来“读出经典作品独特的文学意蕴”

(板书“读出经典作品独特的文学意蕴”)

师:

好,请看第21自然段。

鲁迅先生在引用这句话的时候还引用了其他三句话,同学们看屏幕,齐读一下。

生:

(齐读)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上九潜龙勿用。

师:

这些句子非常难读,但是咱班的同学竟然能读得非常整齐,这是很了不起的。

能不能通过这四句话观察出鲁迅先生的别具匠心呢?

看谁最先发现。

好,这位同学,你发现了什么?

生8:

我发现这三句话全都没有标点符号。

师:

你们发现了吗?

为什么没有?

生9:

因为这样可以表现出那些孩子对这些句子全都不理解,而是直接读下去的。

师:

说得非常好。

大家理解了吗?

(学生摇头)

师:

是不是别具匠心?

继续往后看你们就明白了。

这句是谁读的?

幻灯片出示: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生:

(异口同声)老师。

师:

对,这是老师读的。

老师读的话就有标点符号了,咱们齐读一下。

生:

(齐读)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师:

把声音提高一些读,好吗

(学生齐读)

师:

这是老师读的话,不同于学生读的那四句,有了标点符号,说明老师是理解这些句子的。

实际上鲁迅先生写这些话的时候是进行了修改的,你们想不想看下鲁迅先生在写这句话以前是怎么写的?

生:

(异口同声)想看

师:

好。

这是鲁迅先生以前写的,咱们也来大声读一下。

幻灯片出示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呢,千杯未醉嗳嗳……

(学生齐读)

师:

仔细看一看这两句话哪些地方做了改动,看谁最先发现。

生10:

标点做了改动,然后最后一个字上面的是“嗬”,下面的是“嗳”

师:

标点符号发生了变化,能不能具体说一下?

生10:

就是“一坐皆惊呢”后面改后是有一个—这是啥标点?

师:

这个符号大家没学过,我告诉大家,这叫象声号,表达什么意思呢?

读书的时候,就像它的形状一样,抑扬顿挫。

鲁迅先生在修改的时候,为什么要加上这个标点符号?

生11:

我觉得这个标点符号表示先生读得抑扬顿挫,体现他的知识很渊博,把很死板的文章都读得抑扬顿挫。

师:

把本来很死板的东西读得抑扬顿挫,说明他非常喜欢,知识也特别渊博,理解也十分透彻。

这位男生理解得非常深刻。

谁来补充?

生12:

和学生读的进行一下对比,学生读时根本不理解,突出学生的不理解。

师:

这个地方是作者有意地将寿镜吾先生和学生的读书进行鲜明的对比。

学生读的什么标点符号都没有,老师读的不仅有一般的标点符号,还有特殊的标点符号。

可以看出学生根本没读懂,老师读得却是那么透彻。

非常好!

还有没有其他的不一样?

请再仔细阅读。

生13:

修改前的语气词是“嗳”,修改后是“嗬”。

师:

也就是说,修改之后的语气词没有一个重复的,修改之前的语气词有重复的。

想一想:

语气词的变化,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有什么用意?

生13:

写出了老师沉浸在诗词中的陶醉状。

师:

能不能说得具体一些?

生13:

就是读着读着就沉醉在诗词里了。

越读越上瘾,表现了对这个词的喜爱,还有对所读诗词的赞美。

师:

我特别喜欢这位同学用的一个词—“沉醉”。

情之所至,所以语气也变了。

情感到了这个状态,语气自然就出来了。

这些非常微小的地方往往可以彰显一个作家特殊的思维方式。

一些细微的地方我们一定要有察觉。

还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14:

“一坐皆惊呢”后面修改前是逗号,修改后是分号师:

这是很少有人能觉察到的。

逗号和分号形态上很像,就多了个圆点,但是表达的意思完全不一样。

可以给大家解释一下吗?

生14:

分号的意思就是前面的句子和后面的句子是并列的,而逗号没有这样的作用,逗号就是一整个句子连起来。

师:

所以说分号更能体现老师已经把这个文章读得非常透彻了。

他已经把这个意思分成两层了。

原来读的时候,就是一口气读下去。

因此啊,咱们读书的时候,能够读得这么细腻的话,你会发现文章中有很多细微的奇妙的东西。

孩子们,其实先生读得这句话也是错的,没想到吧!

那么正确的句子是怎样的呢?

幻灯片出示:

玉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

生:

(齐读)“玉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

师:

学生读错嘛,那是因为他们不理解。

但是先生,我们刚才说了,不仅能理解他所读的内容,而且还非常透彻。

他为什么要读错呢?

好难的一个问题。

生15:

我觉得是先生理解得非常透彻,那个“指挥”可以和铁、兵器等联系到起,读着读着,自己就读成铁的读音了。

师:

也就是说作者把自己的理解和情感渗透到文本里去了,然后对文本做了适当改变。

有一定的见地,还有不同的理解吗?

生16:

我猜一下:

会不会是鲁迅先生小时候淘气,记错了老师说的话?

生17:

就是老师读得太尽兴,口误了。

生18:

我觉得是老师理解非常透彻,还有些自己的见解,觉得自己的更好。

师: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先生,他叫寿镜吾。

在私塾里面专门教《四书》《五经》,他一定要将《四书》《五经》教得非常准确。

他自己如果带头把书读错的话,有没有想过鲁迅先生怎么想?

刚才我们几位同学进行了各种猜测,有没有想到鲁迅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写?

生19: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鲁迅要表达先生没有那么拘泥于《四书》《五经》原本的东西,可能要表达出对他的敬意吧。

师:

不拘泥于《四书》《五经》,你的想法很有价值。

这位同学再来补充一下。

生20:

我觉得鲁迅小时候因为淘气,先生又很严厉,如果他们有什么过节的话,可能鲁迅先生故意把它改错了。

师:

这位同学的意思是,鲁迅先生小时候有点记仇,可能先生曾经惩罚过他这个问题后面你就知道了,答案我先不说。

刚才那位女同学说的理由,蛮有意思的,我个人也倾向于这种理解。

老师给同学们补充一则材料(幻灯片出示):

出自清末刘翰作《李克用置酒三垂岗赋》,并非八股。

此赋出处,许多研究者多年遍查不得,直到1979年12月出版的《朝花夕拾》新注释本,才正式刊明出处。

这则材料是这一句话的出处。

这句话来自清末江阴南菁书院刘翰作写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岗赋》。

这篇文章有两大特点:

第一,它不是八股文,因为私塾里教书都是教八股文的,教《四书》《五经》的。

第二,很多研究者多年查不到这篇文章,直到1979年出版的《朝花夕拾》才把它注标进去。

这条注释给了我们两个信息:

一、很难找到;二、它不是我们私塾里学的八股文。

为什么寿镜吾老先生教了那么多书却偏偏选了这句话放进文章?

鲁迅先生到底有何用意呢?

有点难度,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生21:

因为鲁迅先生是反对封建教育的,所以他可能是故意写这句话。

师:

其实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应该没有关于“封建教育”相关的讨论与批判,更多的是对自己童年时期人和事的一些比较纯净的回忆。

生22:

鲁迅先生把这句话放进去的原因,是因为这句话非常难找,突出了先生的知识渊博。

师:

有道理。

这表明先生不仅读《四书》《五经》,还读名不见经传的杂书,可见他非常渊博。

文章前面写到,这位先生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一位先生。

他知识渊博,杂书都看。

我觉得这位同学说得蛮有道理,实际上这也代表了自己的一种态度,是对封建教育里要求学生一定读什么的一种批判,然后借先生之口,把它说出来。

大家来回忆一下:

从开始上课,我们就发现先生故意把句子引用错误,接着慢慢发现先生在使用标点符号的时候很有讲究,再后来发现鲁迅先生在引用一些相应的语句时也别具匠心。

可见,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如果简简单单地只读文字表面的内容,我们是读不出经典作品的味道来的。

在这篇文章里面,写寿镜吾先生说的话,一共有四处。

刚才重点研读了其中一处,还有三句,请看屏幕,齐读一下。

不知道!

”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人都到那儿去了?

“读书!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师:

大家一读到后面那句话,隐隐约约有了想摇头晃脑的感觉。

读前面的时候发现你们的语气完全不一样。

同学们,仔细对照先生读书前和读书时的相关语句想一想有什么不一样。

生23:

我觉得先生读书前是比较凶的,他每句话都会有感叹号。

师:

他说感叹号可以看出先生非常凶,准确点说就是“严格、严肃”。

你能再现一下先生当时严肃的语气吗?

尝试一下好吧?

生23:

“不知道!

”“人都到那儿去了?

”“读书!

师:

读得非常好。

感叹号可以看出先生非常严肃,但注意我的问题:

鲁迅为什么要写一个严肃的先生?

他为什么要用感叹号?

生24:

写先生严肃,突出先生是一个特别重视文学的人,而且先生知识非常渊博,不会去过多理会那些小事,而且还有一点厌烦的感觉。

师:

这个同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思路,我们不能简简单单把这三句话连一起,我们一定要把这三句话放到具体的语境里去。

这里的每一个感叹号,都是在什么样的内容情况下出现的。

他为什么说“不知道!

”“读书!

”“人都到那儿去了?

”这三句话呢?

大家赶快把文章读一下。

(学生默读文章,大部分同时在圈点勾画)

师:

已经有同学发现了。

我们边听同学说边思考。

生25:

寿镜吾老先生说完这几句话,他的学生们都不和他顶嘴,都很乖,都放开喉咙读,说明学生对老师心怀敬畏。

师:

你看出了学生对老师的敬畏

生26:

从第19自然段,有罚跪的规则但是不常用,也可以看出寿镜吾老先生是反对封建教育的。

师:

“不知道”是在什么语境下说的?

生27:

“我”问先生“怪哉”是什么,先生肯定是不知道的,因为他立马避开了“我”的问题,就是说先生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知道。

师:

他认为先生确实是不知道,你们有不同意见吗?

生28:

我觉得先生应该是知道的,只不过是先生觉得,作为鲁迅那个年纪的学生读书是重要的,这些东西是不重要的,也是不需要回答的。

师:

也就是说先生回答问题是有选择性的,他觉得有用的就回答,他觉得没有意义的,就尽量回避,大家分析得很有道理。

继续。

生29:

“我”的问题是“怪哉”,是这种神话故事,是疑神疑鬼的这种,先生是想让“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读书上,因为当时只有通过科举才能当官。

我觉得这体现了先生作为教师的责任感。

师:

纠正一下,疑神疑鬼不等同于神话。

请继续。

生30:

因为以前老师都是受封建思想统治的,学生不能够问问题,问了的话他们也不能做回答。

师:

同学们的意见都集中体现在先生是在维护教育的权威,但前面的学习告诉我们,先生自己在读书的时候不是这样的,他是反对封建成规的啊!

这个先生很特别,你们以前在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一点?

(学生摇头)

三、从细微修改处切入,读出文学作品意蕴

师:

刚才那位同学发现的第19自然段非常有意思,很值得我们研究。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下文中的第16自然段和第19自然段。

前面是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找这篇文章中作者“别具匠心”的地方,例如标点符号、特殊出处、引用故意出错。

接下来我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默读这两段话,边读边琢磨。

如果觉得有哪些细微的地方也潜伏着作者的“别具匠心”,大家可以圈画下来,然后把你要表达意思的关键词写下来。

开始。

(学生默读、圈画、思考)

师:

好,5分钟的时间到了。

同学们,读书就应该这样,仔细读、用心想、认真记,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语文真的好有意思。

不信听大家的发言。

生31:

第16自然段的“我就只读书”的“只”,因为之前“我”问先生“怪哉”是什么东西,先生说不知道,让“我”觉得学生不能想其他东西,一定要一心读书,所以“我”就只读书。

应该是鲁迅先生对封建时代老师的批判,是觉得老师禁锢了学生的思想。

师:

“只”读出了鲁迅先生对封建教育的一种批判,厉害吧!

我追问一下:

他是在什么情绪下写下这个字的?

生31:

有种无奈和被动。

师:

为什么这样说?

生31:

因为从“只”这个字中可以看出他是被强迫的,有种不得不的感觉。

师:

强迫,不得不。

有不同意见吗?

生32:

我觉得这个“只”可能有一些讽刺的感觉;因为先生不让他问这些事,不让他想那些学习以外的事,先生很闭塞。

生32:

我觉得“只”表达了“我”有疑惑得不到老师解答时的那种郁闷、气愤。

师:

一个“只”字,引发了大家的深度思考。

还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33:

第19自然段两个“不常用”。

“不常用”也是对那种严格的封建教育的讽刺,以前教书都是很严格的,说明寿镜吾老先生和蔼。

师:

寿镜吾老先生虽然对学生非常严厉,但是他是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的。

这里我再给大家补充一个材料。

你们一看就知道,这位先生真的了不起。

幻灯片出示:

7-12岁:

私塾名不详。

塾师为周玉田、周子京、其他。

特点:

“把学生的耳朵放在门缝里夹”(周子京),“曾把蟋蟀解释为就是‘虱子’”(周子京)……

师:

这则材料告诉我们,在私塾惩罚学生和不学无术的老师是存在的,但寿镜吾老先生却是例外,这对鲁迅先生来说是一种幸运。

因此,寿镜吾老先生是受鲁迅先生爱戴和敬重的。

师:

除了“只”和“不常用”,还有没有其他新的发现?

生34:

我发现的是第16自然段两个“渐渐”的意思。

“渐渐”就是一层层慢慢加上去的意思,写出了寿镜吾老先生对学生的循循善诱。

师:

很注重教学生的方法,这个很难得啊!

在清朝那个时候就知道怎么教育学生,我们现在很多老师都不会,这个发现很有价值。

继续。

生35:

我还想补充一下第9自然段的“见识”和“罚跪”,我觉得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的封建教育体制下每个老师都有自己体罚学生的规则,但寿镜吾老先生思想开明,他一直在关爱着学生。

师:

也就是说他的思想和行为没有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了不起。

还有吗?

生36:

第16自然段的“终于”。

“终于到了七言”体现了“我”的厌烦。

师:

“终于”体现了厌烦,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37:

我觉得“终于”体现了鲁迅对寿镜吾老先生上课的喜爱。

师:

为什么你和他的意见完全不一样?

说说理由。

生37:

我觉得“终于”是一种期待。

师:

你看这样读文章就很有意思啊!

“终于”表达了一种期待,前面的“我只读书”的“只”和“终于”是有一点对应的关系的。

有没有这种感觉?

作者刚开始的时候,情绪是无奈,甚至反感、愤怒。

到这个时候情绪是不是有变化呢?

“终于到了七言”,刚才有的同学说,鲁迅先生在这么严苛的条件下,慢慢进步,学有所得,而且达到了比较高的境界。

这里主要表达的是愉悦的心情。

不管怎么样,只要我们这样仔细去读就会发现很多精彩的地方。

依此来看,寿镜吾老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38:

有封建礼教的残毒,但还是比较开放的。

生39:

渊博,对学生很仁慈。

生40:

会教书,知道循循善诱、循序渐进,不会硬压学生,也不会强迫学生。

生41:

喜欢读书,也很会读书。

读书很杂,读书时的状态很能吸引学生。

师:

结合这些同学的讨论,我们不难发现:

其实寿镜吾老先生是一个立体的人,性格和观念里有着积极的一面,也有着保守的一面,但在那个时期,有这些智慧和勇气,是难能可贵的。

我们再来一起把寿镜吾老先生的几句话读一读,感受这位老先生的矛盾心理。

(生齐读)

四、从语言平实处读出不平常,读出文学作品意蕴

师:

读这篇文章的时候,特别是读“三味书屋”这个部分的时候,大家有没有想过,结尾段有什么特点?

生42:

我觉得最后一段关于锡箔店的文字可以删掉。

师:

是不是这段话?

幻灯片出示:

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

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

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学生点头)

师:

是不是感觉这段话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没有关系呢?

实际上这是鲁迅先生很有用意的一处地方,是作者的别具匠心。

它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教育观念——“任何教育的成果最终都要落实到生存技能上,不能生存,一切都谈不上。

”在这个方面,鲁迅先生写了两件事情:

一是雪地捕鸟,一个是临摹绣像。

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里面主要写了四个人:

寿镜吾老先生、长妈妈、闰土的父亲和闰土。

他们传递给鲁迅先生的是三种不同的知识:

寿镜吾老先生传递给鲁迅的是传统经典的文化;长妈妈给鲁迅的是美女蛇的故事、地方文化、民间文化;闰土的父亲传递的是生存技能。

他们告诉我们人一辈子一定要学习,这三项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这几个人经常出现在他的散文里面,为什么?

因为对他的影响非常深远。

师:

最后,也就是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很多人有不同的见解,也有不同的想法。

你们是怎么理解这篇文章的主题的?

生43:

对封建教育的一种深刻批判,对寿镜吾老先生的赞美和怀念。

生44:

可能主要还是通过对比,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进行对比,揭示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读书生活的无趣吧。

生45:

应该都是赞美吧。

其实不管是百草园还是三味书屋,对鲁迅先生来说其实都是快乐的,只是快乐的原因不一样。

师:

看来这节课的学习让大家已经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篇文章,大家的理解都很有意义。

鲁迅先生为何要写这篇文章?

他究竟想告诉大家什么呢?

请看材料:

幻灯片出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的9月,此时的鲁迅刚到厦门大学教书一个月,这是鲁迅人生充满变数的时期。

1926年到1927年,鲁迅先由政府官员转为大学教授,又转为一个没有固定职业的自由写稿人,这是鲁迅由一个官僚士绅淡出的过程,也是鲁迅由社会的主流走向民间的过程。

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鲁迅早已年过不惑,经历了无数的思想交锋,已离开生活多年的北京,来到辽远的厦门海边。

在回溯反观儿童时代的生活时,他以一种温馨的养念之情,慰藉了自己那颗苦闷痛苦的心。

鲁迅曾说过: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心里是这么芜杂。

一个人做到只剩下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这些文章)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后五篇(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师:

从某个角度来讲,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追忆过去、抚慰当下,所以我个人认同第三位同学的意见。

这节课就学到这里,下课。

教后反思

从细微之处读出文学意蕴

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秋玲教授认为:

“语文学科的本质特质是基于言语思维,透过文字符号,借助语法规则及意义去寻找与确证作者附着于语法意义之上的心理意义,是运用言语提取思想,表达情感语言一言语智能’,这也是学科更名为‘语文’的初衷。

”那么,什么是“言语思维”呢?

维果茨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

人的言语与思维不是同一事物,也不同步在一条重合线上发展,它们是在思想与词语发展的进程中发生、改变和发展的。

维果茨基把思维与言语的关系形象地描述成两个相交的圆,相交的部分表明思维与言语在发展过程中有一部分是重合的,这个重合的部分就是“言语思维”。

纵观我们的很多语文教学,真正关注到指导学生体察作者“言语思维”的课是不常见的,更多的是关注“言语内容”、“言语形式”和“言语学用”。

我们暂且把与这类仅仅关注“言语内容——言语形式——言语学用”的备课称之为“浅度备课”。

与之相对的“深度备课”,则是把“言语思维”作为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把训练学生的言语思维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

下面,笔者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三味书屋”部分的备课为例,谈谈如何训练学生的“言语思维”,深度理解“深度备课”。

一、在文本前后修改处体悟作者的深刻用意

例如,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私塾学生读书场景的文字:

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

其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其一,“上九潜龙勿用”有误,正确的是“初九潜龙勿用”。

此句出自《易经》,即“乾乾为天,乾下乾上。

初九:

潜龙,勿用。

”另外,帛书《周易》的爻辞为“初九,潜龙勿用”。

从“言语思维”来看,这里的“上九”就是作者用词时的心理主语,其目的是告诉读者,在此引用出错,是作者的有意为之,是在说明私塾教师教授的知识对于学生比较难理解,所以学生囫囵吞枣。

其二,是背诵的内容都没有标点。

同样的道理,作者在此没有加标点是为了说明学生在读的时候没有句读。

文言文本来没有标点,但后文“铁如意,指挥倜傥……”却又是有标点的,前后一对比说明学生对这些内容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

我们再来看到老师读的这句: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下称“修改稿”)

其实作者对这句话进行过一些修改,修改前是这样的: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呢,千杯未醉嗳嗳……(下称“原稿”)

前后对照,从言语内容上看,变化不大;从言语形式上看,修改稿最为明显的变化是标点符号。

首先是“象声号”的植入;其次是分号“;”的间隔,其他均未发生变化。

由此可见,附着作者心理主语的就是象声号和分号了。

从言语思维来看,这里象声号和分号兼具了作者用词(言语)和思想(思维)的双重属性,用象声号取代逗号的单调,让语言表达更具有画面感,老先生读书时的拿腔拿调、抑扬顿挫的感觉直接浮现出来。

而用分号取代逗号,远比逗号有表现力。

如果老先生没有深入透彻地加以理解,何能至此?

同理可知,语气词的变换也是作者言语思维使然。

原稿是一“呢”到底,修改稿却有了“噫”和“嗬”的变动。

“噫”,韵母是“i”,齐齿呼韵母,在这里抒发的是先生的陶醉感,沉迷微醺;“嗬”呢,开口呼韵母,嘴形打开,呈欢乐状,是读有所获的满足感,而“嗳嗳”表达的是语义的结束,情感的收束,效果会差很远。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深思的是,作者为何修改?

意图是什么?

笔者认为先生当年读的时候是无法呈现标点符号的,语气词之所以改来改去是因为作者主观心理使然,故意而为之。

之所以这样改,主要是作者为了把自己一位知识渊博、自得其乐、爱好读书的老先生形象还原给大家,这才是其真实用意。

读文就是为了读人,人的形象从哪里来?

应该从潜藏在这些独特的语言文字中去发现。

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教学不触及作者的言语思维,不触及学生的“以言逮意”思维,不引导学生思维走向纵深,是无法体会到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