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8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认识几种化学反应.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9709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42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18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认识几种化学反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考点18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认识几种化学反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考点18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认识几种化学反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考点18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认识几种化学反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考点18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认识几种化学反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点18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认识几种化学反应.docx

《考点18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认识几种化学反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18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认识几种化学反应.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点18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认识几种化学反应.docx

考点18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考点18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一、选择题

10.(2015·河北)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水通电分解B物体热胀冷缩C手机电池充电D植物光合作用

【答案】B

【解析】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发生化学变化,A错误;物体的热胀冷缩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隔发生变化的结果,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正确;手机电池充电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是电池内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C错误;植物光合作用是在光的作用下,叶绿素将水和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

18.(2分)(2015•广西南宁)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氢气燃烧生成水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将少量硫酸铜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浅绿色溶液

 

D.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少

【答案】D

【解析】氢气燃烧生成水是实验结论而非现象,A错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非烟雾,B错误;硫酸铜溶于水得到的硫酸铜溶液为蓝色而非绿色,C错误;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小,二者体积之比约为1:

2,D正确。

15.(2分)(2015•广西南宁)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

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

 

B.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

食醋用于除热水瓶中的水垢

 

D.

酒精用于给发烧病人擦拭以降低体温

【答案】D

【解析】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利用其与酸反应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A错误;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利用其碱性,属于其化学性质,B错误;食醋用于除热水瓶中的水垢利用其酸性,也属于其化学性质,C错误;酒精用于给发热病人擦拭降温利用酒精蒸发时吸热的性质,属于其物理性质,D正确。

1.(2分)(2015•广西南宁)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胆矾研碎

B.

木炭燃烧

C.

石蜡熔化

D.

衣服晾干

【答案】B

【解析】胆矾研碎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石蜡熔化、衣服晾干是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过程中都无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木炭燃烧是碳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2015·四川雅安)物质世界充满

了变化。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B.煤气中毒C.冰山融化D.酸雨侵蚀

【答案】C

【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水和二氧化碳在光的作用下合成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新的物质,从而阻止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而造成人体缺氧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冰山融化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正确;酸雨侵蚀是酸性的雨水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

1.(3分)(2015•湖南岳阳)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B.河水结冰C.玻璃破碎D.蔗糖溶解

【答案】A

【解析】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故选A。

(2015·广东茂名)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试管破碎B汽油挥发C水结成冰D木条燃烧

【答案】D

【解析】试管破裂、汽油挥发、水结成冰都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木条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19.(2015·甘肃兰州)对下列有水生成的四个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类型,判断不正确的是()

①2H2+O2点燃2H2O②H2CO3===H2O+CO2↑

③H2+CuO加热Cu+H2O④SO2+2NaOH====Na2SO3+H2O

A.

是化合反应B.

是分解反应

C.

是置换反应D.

是复分解反应

【答案】D

【解析】“多变一”是化合反应,“一变多”是分解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A、B、C均正确;而D选项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二氧化硫,并不符合复分解反应中,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的要求。

5.(2015·甘肃兰州)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纳米铜的性质B.C60的组成

C.单晶硅的结构D.无人机的研发

【答案】D

【解析】无人机的开发属于科研方向,与物质本身无关。

2.(2015·甘肃兰州)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挥发性B.溶解性C.稳定性D.导电性

【答案】C

【解析】常见的物理性质有色、味、态、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等,而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

1.(2015·甘肃兰州)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白磷燃烧B.冰雪融化C.花生变霉D.消毒杀菌

【答案】B

【解析】燃烧、变质腐烂、杀菌消毒都是常见的化学变化,只有融化是物理变化。

9.(2015·福建厦门)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甲+乙→丙+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不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B.丙为盐、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C.甲、乙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D.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碱或盐

【答案】D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甲、乙中含有的元素种类与丙、丁中含有的元素种类相同,A错误;

B.若丙为盐、丁为水,即该反应为“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碱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也生成盐和水,但不属于复分解反应,B错误;

C.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但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生成物不一定是两种化合物,如2CO+2NO一定条件2CO2+N2;也不一定是“相互交换成分”,如CO2+2NaOH=Na2CO3+H2O。

C错误;

D.若丙为硝酸铜,则甲可能是铜:

Cu+2AgNO3=2Ag+Cu(NO3)2;也可能是氧化物:

CuO+2HNO3=Cu(NO3)2+H2O;也可能是碱:

Cu(OH)2+2HNO3=Cu(NO3)2+2H2O;还有可能是盐:

CuSO4+Ba(NO3)2=BaSO4↓+Cu(NO3)2。

3.(2015·福建厦门)下列过程仅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白磷自燃B.蜡烛燃烧C.干冰升华D.呼吸作用

【答案】C

【解析】自燃、燃烧都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呼吸作用属于缓慢氧化反应,是化学变化。

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7.(2015•福建漳州)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氢气可作燃料

C.金属铜可制导线D.石墨用来裁玻璃

【答案】D

【解析】石墨质地比较软,不能用来切割玻璃,由碳元素组成的另一种物质---金刚石可以,答案为D;干冰气化时可以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常用作人工降雨剂。

2.(2015•福建漳州)下列过程属于化学交化的是

A.切水果B.铁生锈C.冰融化D.磨豆浆

【答案】B

【解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的物质生成,切水果、铁生锈、冰融化、磨豆浆都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

3.(2015·江苏无锡)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胆矾研碎B.海水晒盐C.蜡烛燃烧D.干冰升华

【答案】C

【解析】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化学变化,因此选C。

5.(2015•黑龙江大庆)下列关于反应的描述,反应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完全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Δ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点燃2Fe2O3化合反应

C.高炉炼铁原理Fe2O3+3CO高温2Fe+3CO2复分解反应

D.将铁片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2Fe+6HCl=2FeCl3+3H2↑置换反应

【答案】A

【解析】铁丝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而不是三氧化二铁,选项B是错误的;高炉炼铁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而不是复分解反应,选项C错误;铁和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应该是氯化亚铁,而不是氯化铁,选项D错误,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2.(2015•黑龙江大庆)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化学反应的是()

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B.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C.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变黑D.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

【答案】A

【解析】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性结构,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够除去冰箱中的异味,但吸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所以发生的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

1.(2015·贵州毕节)下列成语或典故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春风得意B.如鱼得水C.百炼成钢D.草木皆兵

【答案】B

【解析】春风得意原指和暖的春风很适合人的心意,后形容人处境顺利,做事如意,事业有成,其意与化学变化无关。

如鱼得水是说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其意与化学变化无关;百炼成钢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从化学角度分析,生铁中含碳量较钢高,百炼成钢就是将生铁中过多的碳氧化除去,涉及化学变化;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其意与化学变化无关。

4.(2015·浙江台州)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氢气燃烧B.菜刀生锈C.冰雪熔化D.电解水

【答案】C

【解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生成了新物质。

A.氢气燃烧生成了水,属于化学变化;

B.菜刀的主要成分是铁,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所以菜刀生锈属于化学变化;

C.冰雪熔化是固态的水变成液态的水,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所以属于化学变化。

1、(2015·四川眉山)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甲烷燃烧B、干冰升华C、西瓜榨汁D、汽油挥发

【答案】A

【解析】A、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干冰升华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西瓜榨汁是将其汁液提取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汽油挥发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1.(2015·贵州黔东南)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融化成水B.钢锭拉成钢丝C.铁钉生锈D.酒精挥发

【答案】C

【解析】化学变化是指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A.冰融化成水,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从固态变成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故属于物理变化;

B.钢锭拉成钢丝,物质的形状发生变化,从块状变成丝状,没有新物质生成,故属于物理变化;

C.铁钉生锈的实质是铁钉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生成新物质铁锈的过程,故属于化学变化;

D.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酒精的状态从液态变成气态,物质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故属于物理变化。

所以本题的选项为C。

4.(2015·广东揭阳)如右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A、置换反应B、化合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反应前的分子是同种物质的分子,故反应物是一种,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分子,故反应物是两种,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因而属于分解反应。

1.(2015·广东揭阳)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轮胎爆炸B、纸张剪成三角形C、蜡烛燃烧D、海水晒盐

【答案】C

【解析】轮胎爆炸、纸张剪成三角形、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故属物理变化;蜡烛燃烧能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这一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8、(2015·湖北荆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放热B.只有产生燃烧的化学反应才会放热

C.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D.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答案】C

【解析】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变化,但不一定都放热,有的化学反应需吸热,如碳酸钙的高温分解等,A错误、C正确;燃烧会放热,但不是所有放热反应都是燃烧,如生石灰遇水生成熟石灰的过程不是燃烧,但反应放热,B错误;能量的产生不一定都是化学反应的结果,如氢氧化钠、浓硫酸溶解时的放热都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

1、(2015·湖北荆州)以下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蒸气凝结B.钢铁生锈C.酒精挥发D.干冰升华

【答案】B

【解析】水蒸气凝结、酒精挥发、干冰升华都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都属于物理变化;钢铁生锈是铁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生成的铁锈是不同于铁的一种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13.(2015·湖北恩施)下列课外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点燃蜡烛的方法制炭黑B.用食醋除水壶中水垢

C.用活性炭除冰箱中的异味D.用柠檬酸、小苏打、白糖、凉开水自制汽水

【答案】C

【解析】蜡烛燃烧、食醋除水垢、柠檬酸与小苏打混合后都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因而是化学变化;活性炭除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没有生成新物质,因而是物理变化,故选C。

1.(2015•湖南郴州)物质世界在不断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晾干衣服B.食物腐败C.灯泡发光D.压榨果汁

【答案】B

【解析】A.晾干衣服的变化过程中水的状态发生改变,从液态变成气态,没有新物质产生,故属于物理变化;

B.食物腐败的变化过程中有有害的新物质产生,故属于化学变化;

C.灯泡发光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但没有新物质产生,故属于物理变化;

D.压榨果汁的过程中,汁液与果肉分离,但是没有新物质产生,故属于物理变化。

所以,本题的选项为:

B.

7.(2015·黑龙江哈尔滨)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Al(OH)3+3HCl=AlCl3+3H2O   复分解反应

 B.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                 2Hg0

2Hg+02           分解反应

 C.用天然气作燃料                     CH4+O2

CO2+2H2O       氧化反应

 D.验证铜和铝的活动性                 3Cu+A12(S04)3=3CuS04+2Al    置换反应

【答案】A

【解析】A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加热氧化汞分解的反应为2HgO

2Hg+O2↑;C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

CO2+2H2O; D验证铜和铝的活动性,应用铝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反应为 3CuS04+2Al=3Cu+A12(S04)3。

5.(2015·黑龙江哈尔滨)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    B.聚氯乙烯用于食物包装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答案】B

【解析】聚氯乙烯塑料有毒不能用于包装食物。

2.(2015·黑龙江哈尔滨)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答案】D

【解析】A氨气分子不断运动从B烧杯中运动到A烧杯中,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酚酞变红,属于化学变化;B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化学变化;D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及过滤的原理,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8.(2015·山东烟台)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错误的是()

物质

用途

性质

A

二氧化碳

作气体肥料

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

熟石灰

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C

氮气

用于食品防腐

氮气的化学性质较稳定

D

洗洁精

洗涤油污

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答案】A

【解析】二氧化碳作为气体肥料是因为促进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不是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1.(2015·湖北鄂州)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生锈B.石蜡熔化C.水变成水蒸气D.酒精挥发

【答案】A

【解析】铁生锈由铁变成了铁锈,生成了锌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10.(2015•广东佛山)已知:

2Al+Fe2O3

2Fe+Al2O3;2Na+2H2O——2NaOH+H2↑。

下表各选项中不能里用置换反应通过X得到Y的一组物质是()

选项

A

B

C

D

X

Fe

Fe2O3

Na

Zn

Y

FeCl3

Al2O3

NaOH

ZnCl2

【答案】A

【解析】金属铁发生置换反应,只能生成亚铁离子,不能得到铁离子,所以不能通过置换反应由铁生成三氯化铁;选项A错误,可以通过铝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得到氧化铝,选项B正确;金属钠可以和水发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氧化钠;金属锌与盐酸反应可生成氯化锌,所以本题选择A。

9.(2015•广东佛山)下列叙述Ⅰ和叙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Ⅰ

叙述Ⅱ

A

Na2CO3溶液呈碱性

Na2CO3属于碱

B

铁可以和稀H2SO4反应放出H2

Fe属于金属

C

金属Al是热的良导体

金属Al可以用来制作生活炊具

D

洗涤剂增大了油污在水中的溶解性

洗涤剂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答案】C

【解析】碳酸钠溶液虽呈碱性,但它不是碱,而是盐,选项A错误;铁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与铁是金属之间没有因果关系;金属铝是热的良导体,所以在生活中金属铝被用来制作炊具;洗涤剂不能增大油污在水中的溶解性,而是使油污乳化,减小其附着力。

所以本题的选项为C。

8.(2015•广东佛山)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用途等说法正确的是()

①干冰用于人工降雨②石墨可作电极③氧气可用作燃料④氢氧化钙能改良酸性土壤⑤KNO3属于复合化肥⑥生活中可用氢氧化钠来除去炉具上的油污,也可治疗胃酸过多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⑥

【答案】C

【解析】干冰易升华吸热,可作为致冷剂,石墨有导电性,可作为电极,氧气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但不能燃烧,所以不可作为燃料使用;氢氧化钙是一种碱,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硝酸钾同时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所以属于复合肥料;氢氧化钠可用于除去炉具上的油污,但不能治疗胃酸过多。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6.(2015•广东佛山)2015年5月16日,山西省阳城县某化工有限公司发生一起二硫化碳(CS2)泄漏事故。

二硫化碳是一种易挥发、易燃、有毒、难溶于水的液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硫化碳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它属于氧化物

B.二硫化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发生化学反应

C.二硫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应该密封保存

D.二硫化碳泄露后,可用水稀释溶解除去

【答案】C

【解析】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一种元素必须是氧元素,二硫化碳中不含有氧元素,不是氧化物,选项A错误;二硫化碳易燃,说明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选项B错误;二硫化碳易挥发,所以必须密封保存,选项C正确;二硫化碳难溶于水,不可以用水稀释而除去,选项D错误。

3.(2015•广东佛山)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浊液过滤B.冷却结晶C.雕石成像D.铁锅生锈

【答案】D

【解析】化学变化的本质是要有新物质生成,四个选项中,过滤、结晶和雕刻属于物质的状态、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都是典型的物理变化,而铁锅生锈生成了铁锈,属于化学变化。

1.(2015·山东滨州)海洋是重要的资源,利用海水可以得到许多产品。

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

其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A.全部B.①②④C.只有②D.只有②④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化学与社会知识。

海水晒盐是蒸发结晶,其是物理变化,①不是;海水制碱,碱是氢氧化钠,其是化学变化;②是;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是蒸馏,其是物理变化,③不是;海水中含有氯化镁,其制取金属镁是化学变化;④是;选D。

1.(2015·海南)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淘米B.洗菜C.柠檬榨汁D.葡萄酿酒 

【答案】D

【解析】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葡萄酿酒的过程是缓慢氧化的过程,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7、(2015·湖北十堰)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物均是氧化物

B.反应物中有单质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该反应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从图示信息可以看出,生成物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都是其中一种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A对;反应物中氧气是单质,B对;该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对;对比反应前后的微观模型图可知,参加反应的氧分子是3个(虽然有4个但生成物中还有1个没有参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分子是2个故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是3:

2,D错。

8、(2015·湖北十堰)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融化B.酒精挥发C.胆矾研碎D.粮食粱酒

【答案】D

有新物质生成

无新物质生成

是否生成新物质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质的变化

【解析】

形状的变化

状态的变化

5.(2015•江苏连云港)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碘酒作消毒剂B.稀盐酸作除锈剂

C.活性炭作吸附剂D.碳酸钙作补钙剂

【答案】C

【解析】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

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杂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所以活性炭作吸附剂是利用了物理性质。

2.(2015•江苏连云港)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棉花纺成线B.棉线织成布C.棉布制成衣D.棉衣着了火

【答案】D

【解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

A、B、C选项中只是形态发生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所以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1.(2015·湖北孝感)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器生锈B.葡萄酿酒C.剩饭变馊D.苹果榨汁

1、D【解析】铁器生锈、葡萄酿酒、剩饭变馊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苹果榨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

1.(2015·湖北随州)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氧气液化B.动植物呼吸C.蒸馏净水D.石蜡熔化

【答案】B

【解析】判断化学变化主要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C、D中都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1.(2015•广东)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A.水力发电B.煤燃烧发电C.炸药爆炸开山修路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答案】A

【解析】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煤燃烧发电、炸药爆炸开山修路、汽油燃烧都生成了新物质,都是化学变化。

故选A。

17.(2015•四川乐山)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B.纸张燃烧C.瓷碗破碎D.湿衣晒干

【答案】B

【解析】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常表现为形状或状态的改变。

1、(2015·贵州安顺)化学改变世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