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复习教学一体案含测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9626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复习教学一体案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复习教学一体案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复习教学一体案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复习教学一体案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复习教学一体案含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复习教学一体案含测试题及答案.docx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复习教学一体案含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复习教学一体案含测试题及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复习教学一体案含测试题及答案.docx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复习教学一体案含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学一体案

第七单元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学习主题说明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曾为世界的文明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紧闭的国门被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开始陷入了长达百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百多年来,为挽救民族于危难之中,许多的仁人志士为之进行了不屈的斗争。

鸦片战争的失利,使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抛弃传统的夜郎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关心时局。

清王朝的失败给国家、民族带来的屈辱,使他们去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

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林则徐,将自己派人搜集编订的《四洲志》提供给了“中国的盗火者”魏源,使之完成了一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海国图志》。

他们认识到了西方思想和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并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也为后来的洋务运动起了导航的作用。

随着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维新运动时期,严复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主张,为挽救“瓜分豆剖”的中国再次发出了强有力地呼喊。

维新变法失败了,但是在这场变法中,中国的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作为仅存的硕果被保存了下来。

由此可见,连腐朽至极的清政府也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并在1905年下令废除了早已无实际用途的科举制度,开始兴办新式学堂,讲授西学,并派出留学生到国外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在清末的留学生中我们看到了詹天佑、侯德榜、茅以升等人的身影,他们在国外的生活经历、中国在外国人眼中的地位,激发了他们努力求学的意志,促进民族科技事业的发展成为了他们的奋斗目标。

于是,当他们回国后,中国第一条完全由自己设计和主持建造的第一条铁路诞生了,帝国主义对纯碱技术的垄断被打破了,后来,中国人自己也能在钱塘江上建造自己的大桥了。

民国时期的中国,仍然处于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之下,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文艺的宗旨就是服务于社会,弘扬科学精神,讴歌光明成为进步文学家、艺术家的神圣使命。

鲁迅深感救人灵魂远比救人身体更为重要,于是弃医从文,用手中的笔唤醒了无数国人投身于中国革命。

徐悲鸿画中的马,正昂首奋蹄,似乎正向光明飞跃而去。

聂耳与冼星海则用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谱写了一曲曲中华民族的不朽乐章。

*内容标准1

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

★学习导引

近代中国,随着列强侵略的加深,许多有识之士感受到了“落后就要挨打”这句古训,开始积极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为近代中国的科技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詹天佑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爱国科学家,也是一位才华非凡的铁路工程师,他为发展中国的铁路事业,维护国家主权,弘扬民族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亲自设计和主持建造的完全由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所用时间短、投资少,质量却在当时世界首屈一指,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志气。

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早年留学美国。

回国后从事制碱工业,他负责研制生产的纯碱,1926年在费城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1941年研制成功联合制碱技术,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为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名闻世界的制碱大王。

★理解探究

一.选一选:

1.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主持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其设计者是

(  )

A詹天佑B冯如C茅以升D侯德榜

2.侯德榜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科学家,他的主要成就是(  )

A制成我国第一架飞机B自行设计和建造了我国第一条铁路

C探索出一种新的制碱方法D建成钱塘江大桥

3.旧中国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对纯碱生产的垄断,使我国民族工业纷纷破产,改变这一局面的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

A侯德榜B钱学森C茅以升D詹天佑

二.填一填

4.为表彰侯德榜的贡献,中国化学家协会把他发明的制碱方法命名为“”。

5.在京张铁路的修建过程中,为确保行车安全,詹天佑设计出一条“”形路轨。

6.二十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研制出了纯碱技术,为

打破列强对中国的垄断,他写了《》一书,将制碱奥秘公诸于世。

7.在京张铁路的修建过程中,詹天佑克服种种困难,打通了“”和“”两处隧道。

三.想一想

8.材料一:

1911年,中国共建成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建的占百分之四十六,贷款给中国修的占百分之四十,完全由中国人自建的仅1200公里,只占总率的百分之十四。

材料二:

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阅读后思考:

①列强为何要在中国修筑铁路?

从长远看,你怎样看待列强在中国修筑铁路这件事。

 

②在中国人自行修建的铁路中,最早的一条是由谁修建?

是什么铁路?

 

四.试一试

9.某地要举办一个中国近代科技名人成就展览,由你负责其中的一个展室,你将如何对之进行布置,谈谈你的思路。

 

★相关链接:

  刚刚建成又炸毁的大桥

你可曾听说,刚刚建成的大桥又马上被炸毁,而炸桥者竟是建桥者本人?

这样的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

建桥者与炸桥者就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这座桥就是钱塘江大桥。

旧时杭州有一句古话“钱塘江造桥”,用来比喻不可能的事。

钱塘江江面宽阔,地质结构复杂。

且上游经常有山洪暴发,下游又有异常汹涌的钱塘潮,施工难度极大。

这座桥于是1935年4月6日正式开工,1937年9月完工。

全长1453米,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单层铁路桥,共有16个桥孔。

在建桥过程中,茅以升采用了将底座、桥墩、机梁三项工程同时并进,一气呵成的办法,极大地缩减了建桥的时间和降低了成本。

大桥建成才2个月,1937年11月16日下午,南京政府密令茅以升:

由于日军逼近杭州,为防敌人过江,须及早将桥炸毁。

实际上,茅以升早就在造桥之初就预料了战争的来临,也预留了安置炸药的地方。

当晚,在茅所指定的关键部位——大桥的第五个桥孔布好了炸药,将一百多条引线集中到南岸的一间房子里,只须接通雷管,大桥就可炸毁。

事有凑巧,第二天,大桥公路桥开放通车,兴奋的人们将大桥挤得水泄不通,以“两脚跨过钱塘江”为自豪,谁也没有想到:

人、汽车、火车都是踩着炸药而过。

而在设计时就留下了放炸药点,开通第一天安置炸药,在世界桥梁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一个月以后,战局吃紧,12月23日下午5时,,已隐约见有敌骑奔向桥头,于是一声轰响,钱塘江这座刚刚才峻工三个月的大桥从江面上消失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茅以升又负责重修钱塘江大桥。

1947年3月1日,全桥铁路与公路恢复通车。

侯氏联合制碱法的发明

1937年,日军战火逼近上海、南京,侯德榜所在的永利公司年产一万吨硝酸的能力让日本人垂涎三尺,他们派人企图收买永利公司,在遭到义正辞严的“宁肯给工厂开追悼会,也决不与侵略者合作”拒绝后,对碱厂进行了狂轰乱炸。

危急时刻,侯德榜决定将工厂西迁。

地址选在了四川岷江边。

开工时却遇到了难题。

制碱的主要原料是食盐,但川西只有浓度很低的盐卤,食盐成本高,再采用以往的制碱方法,生产必定难以维持。

侯德榜决定开创制碱新路,创造性地发明了联合制碱新工艺,即把氨厂和碱厂建立在一起,联合生产。

经过了500多次循环试验,分析了2000多个样品,最终将食盐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6%,也使原来无用的氯化钙转换成化肥氯化铵,解决了氯化钙占地毁田、污染环境的难题,将世界制碱技术水平推向一个新高度,赢得了国际化工界的极高评价。

1943年,中国化学工程师学会一致同意将它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内容标准2

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学习导引

近代中国,由于列强的入侵,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正视社会现实,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魏源和严复是其中两位杰出代表。

魏源在鸦片战争期间,亲自参加了抗英斗争,受林则徐的嘱托,在林编订的《四洲志》的基础上,写成《海国图志》一书。

这是一本介绍南洋、欧美各国历史、地理的书,是近代初期中国人编撰的最详细的一部世界史地巨著;也是介绍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特别是关于战舰和火器生产技术的著作;同时又是研究鸦片战争经验教训,探索学习西方富国强兵之路的启蒙著作。

在书中,他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严复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对他触动很大,他开始着译著赫胥黎的《天演论》。

以科学的事实佐证、慎密的逻辑和崭新的内容,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为维新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当时的中国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理解探究

一.选一选:

1.下列关于严复的史实,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曾参加过抗击英军的斗争

B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

C他翻译了大量外国思想家的著作

D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

2.魏源的代表著作是                (  )

A《海国图志》B《瀛环志略》

C《天演论》D《四洲志》

3.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编写的书是        (  )

A《四洲志》B《海国图志》

C《天演论》D《三国志》

二.填一填:

4.近代以来,随着列强的入侵,一些爱国知识分子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和。

5.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进步观点的思想家是。

三.试一试:

6.以鸦片战争为开端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

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人民的苦难,激发了中国的仁人志士,使他们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于是出现了“借西方文明以改良东方之现状”的“西学东渐”。

1请结合所学历史,谈谈什么是“西学”?

 

2请列举近代中国在西学的传播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人物,并简要介绍其著作。

 

7.材料:

既款之后,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

夷之长技三: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

1魏源的这段话出自他的什么著作?

 

2魏源在著作中表达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3魏源在书中列举了哪些具体作法?

 

4对于魏源提出的这些主张,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相关链接

洋人的膝盖和女子的马桶

清朝中期以来的闭关政策,使十九世纪的中国对外国的认识非常有限,也由此闹出了不少辛酸的笑话。

自乾隆年间英国使臣晋见皇帝时拒绝行跪拜之礼后便有种种说法:

一说英国使臣见到皇帝后慑于天威,双膝不由自己控制所以没有下跪;另一种说法是英国人的膝盖与中国人不同,根本就不能弯曲,所以才没有下跪。

鸦片战争爆发后,有人想起这第二种说法,信以为真,提出“红毛番”虽长于海战,但由于膝盖不能弯曲,所以中国军队只要多备些长竹竿,当两军相遇时,将他们捅倒,他们便很难爬起来。

鸦片战争中,杨芳跟随奕山到广州防守炮台,看到英国军舰在海上发炮,威力极大,认为是妖人作祟,便想起民间用秽物以辟邪的方法,于是准备了大量黑狗血和女子用过的马桶,绑在竹排上,用以抵挡英舰的进攻,当然炮台没能守住。

后来,广州城里留下了“粪桶尚言施妙计,秽声传遍粤城中。

”的笑语。

严复与《天演论》

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是中国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哲学及自然科学知识介绍到中国,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启发了人们的思维。

他最著名的译著是《天演论》。

其实,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天演论》只是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的导言及第一部分内容。

是赫胥黎应牛津大学邀请所作的演讲内容。

严复取赫书的前半部为自己的译本命名:

“天演”即进化之意。

翻译时,严复以意译的形式表达原意,并加以大量的按语后重新编排,以更贴切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主张。

译著的出版轰动了当时的知识界。

“天演竞争,优胜劣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成为时新之论。

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前半部介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后半部则主张用伦理的办法解决社会问题,提倡道德约束。

严复在吸收西学的基础上,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原理视为万物变化发展的共同规律,“天演”的法则不仅适于自然界,也适于人类社会,他说:

“物竞者,物争自存也;天择者,存其宜种也。

”当时的欧洲社会,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鼓吹这一说法,此时的中国,积弱积贫,危机四伏,西方列强,瓜分益迫,严复介绍“天演论”,强调“物竞天择”,主旨在告诫国人一味恪守祖训、顽固守旧,在进化竞争的社会里,难免会遭淘汰,亡国灭种;相反,如能适应“天演”,因时而变,图强自新,那么定能实现救亡图存。

*内容标准3

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学习导引:

科举考试是中国封建社会自隋唐以来选拔官吏的主要形式,在它诞生之初,自有打破世袭、广选人材的积极的一面。

但是随着明清封建集权的加强,八股文盛行于世,文字狱此起彼伏,科考彻底沦为禁锢知识分子思想的重要工具。

鸦片战争失败后,改革科举制度,加强实用学科,成为当时有识之士的强烈要求。

洋务派兴办了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等,培养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诏准建立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座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也是变法失败后新政中仅存的硕果,但此时学堂内仍以讲授经学为主。

二十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巨变,清政府被迫于1905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宣布废除科举制度,这一举动为新的教育体制的推行扫除了最大障碍。

辛亥革命后,蔡元培任国民政府教育总监,提出教育应包括体育、智育、美育、德育四方面并举,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白话文、提倡男女平等、成立教育团体……这一切都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对推动当时的教育改革,提倡新式教育也起了重要作用。

 

★理解探究

一.选一选

1.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

A北京大学B清华大学C京师大学堂D天津大学

2.科举制度被废除的原因不包括:

          (  )

A维新变法的失败,使科举考试又恢复了八股文

B国家无法得到实用人才

C严复译著了《天演论》

D科举制度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早已无实际用途

3.在京师大学堂的成立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人是  (  )

A梁启超B慈禧太后C张之洞D严复

二.填一填:

4.清朝末年,洋务派大臣等人奏请停止制度,普遍兴办学校。

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并于1905年废除了沿用了1300多年的。

5.戊戌变法时期,由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决定兴办。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

三.想一想:

修身读经中国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图画体操讲史文学

一年级

1948324212

二年级

1948234212

6.上面是《奏定学堂章程》里的中学堂一、二年级的课程与课时,请对照今天你们的课时,看看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相关链接

一粒米能盖六个字的作弊书

一套五本清光绪甲午年印制的科举考试作弊书珍本——《经艺五美》在苏州被发现。

该书长9厘米,宽6。

5厘米,全套共有9万余字,内容以五经中的句子作注解精选,均著有作者的姓名,字体极小,一粒米即可盖住6个字。

据专家介绍,向这类微型作弊书,国内仅发现数本,其中一本藏在南京江南贡院,该书长7。

5厘米,宽5厘米,每页540个字,全书共1。

9万余字。

堪称作弊书之珍品。

北大差点被解散

辛亥革命胜利后,严复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5月,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教育部以经费困难,程度不高和输未善为由,提出停办北大,引起师生强烈反对,严复为此向教育部上书,据理力争,最后,教育部只得以“解散之事,全属子虚”打消了这个念头。

学在北大

百余年来,这里成长着中国数代最优秀的学者。

丰博的知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的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耿直不阿的人格操守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精神魅力。

科学与民主,已成为这圣地不朽的灵魂。

北大的讲座是首屈一指的,北大继承了中国数千年的太学传统,这种渊源塑造了北大独有的风气。

讲座之风在北大早已有之。

蔡元培先生任校长期间,北大的讲坛空前活跃,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引得无数文化名流竞相前往,由此开创了北大百年来追求自由、探索真知的优秀传统。

在北大,书不可不读,讲座不可不听。

于浮华之日的今天,对所有“为国求学、努力自爱”的人们来说,北大讲座中传来的思想是真正值得认真品味和用心领会的。

从京师大学堂到西南联大再到新北大,北大是中国“学统”之所在。

它更以其独特的精神魅力,聚会了最优秀的人才,风华正茂的北大人,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正秉承着报国的百年志向,北大的精神气质,必将影响深远。

鲁迅曾说:

“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运动的先河”。

北大自有其永恒的魅力。

这魅力将与世长存。

*内容标准4

知道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

★学习导引

民国时期,一批卓有成就的文学家、艺术家用他们各自不同的文艺作品,向黑暗势力展开了坚决地斗争,开辟了文艺这个中国革命的又一个战场。

他们之中的杰出代表有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郭沫若等人。

鲁迅原名周树人,原学医,后因痛感激发民众觉悟更为重要,遂弃医从文。

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

新文化运动中,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聂耳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留下了不朽的艺术遗产,他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在抗战年代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新中国成立后被定为国歌。

冼星海创作了《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两岸人民抗日救国的英勇斗争为题材,以歌颂祖国的伟大和人民的勤劳勇敢为主题,集中反映了时代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一部不朽的音乐史诗。

徐悲鸿继承了中国古代绘画的优良传统。

作画提倡“尽精微、致广大”,融合中西方画法于一体。

擅长油画、中国画、素描。

油画《田横五百壮士》,中国画《九方皋》等作品,构思精奇,气势恢宏,他尤长于画马,他笔下的马,造型精确、神采飞扬,极富时代感。

 

★理解探究

一.选一选:

1.在反对国民党文化“围剿”的斗争中,起了“匕首”作用的是:

(  )

A鲁迅的杂文B郭沫若的历史剧

C茅盾的小说D徐悲鸿的绘画

2.在绘画艺术上融合中西、贯通古今,并有独到成就的杰出画家是

  (  )

A张大千B齐白石C徐悲鸿D巴金

3.美术大师徐悲鸿学贯中西,他尤其擅长画  (  )

A牛B马C虾D驴

4.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 (  )

A赵树理--《小二黑结婚》B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C郭沫若--《孔乙己》D鲁迅--《狂人日记》

5.“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首慷慨激昂的乐曲的曲作者是 (  )

A聂耳B冼星海C光未然D田汉

6.“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句话是谁说的 (  )

A徐悲鸿B鲁迅C郭沫若D丁玲

二.填一填:

7.无产阶级音乐的先驱聂耳的杰出代表作是《》;另一位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发出了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怒吼。

8.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民国时期的创作了大型历史剧《屈原》,借他之口说出了对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的怨愤,也表达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望。

三.试一试:

9.“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写出上述歌曲的名称及曲作者的姓名。

 

②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反映的是中国的哪一段历史?

 

③学完中国近代史后,你对“中华民族应该居安思危”这一观点有何感想,请简单谈谈。

 

★相关链接

徐悲鸿出题考学生

黄纯尧是徐悲鸿的得意门生,师生感情融洽,至今仍有许多轶闻趣事。

一次徐悲鸿给黄纯尧出了一道题:

“一个扛着猎枪的猎人,带着一只猎犬进山去打猎,只能用三笔将它画出来。

”黄思索半天,也没能画出。

只见徐悲鸿拿起画笔,第一笔画的是一条有起伏的曲线,表示一座大山,第二笔画了一条既粗又短的直线,表示猎人进山时露出的枪管,第三笔画的是一段浸墨的粗线,表示“进山猎犬”的尾巴。

黄不禁对大师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概括表示由衷地敬佩。

壶口瀑布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源源万里,浩浩荡荡,流经晋陕峡谷,在陕西宜川一带,骤然归束一槽,它的急流勇进,跌谷成瀑而不可挡大有“天下黄河一壶收”的气势,而这也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威武不屈精神的写照。

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成长,壶口瀑布又感动了古往今来无数英雄豪杰,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的斗志!

抗战初期,诗人光未然带着抗敌话剧来到壶口,如海啸、似雷鸣的黄河水激荡着诗人的心弦。

母亲河这种奔腾汹涌、咆哮怒吼的伟大力量,正是激起中华儿女奋起抗敌、保卫祖国的精神力量,于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的组诗《黄河大合唱》诞生了。

光未然的诗作让作曲家冼星海激动不已,他把对敌人的恨和对民族的爱变成了激昂的旋律,唤起了所有炎黄子孙万众一心,保家卫国的战斗热情。

每一位置身壶口瀑布的人,无不为它的伟大力量所慑服,它威严、壮美,一往直前,是祖国的骄傲,是民族自信自强的象征和精神源泉。

国歌的诞生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中国的大好河山,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1935年,上海电通影业公司准备开拍由田汉编剧的电影《风云儿女》,以提示30年代风云变幻的中国青年应走的道路,宣传抗日,警示后人。

电影开拍后不久,田汉被捕入狱,他在狱中,仍然惦着电影的拍摄,为增强电影的震撼力,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

他将歌词写在一张烟盒纸上,托人捎给剧组并请聂耳为电影作曲。

当聂耳拿到歌词后,把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对敌人的的愤恨,都倾注到每一个音符中,使歌曲铿锵有力。

这年7月,聂耳在日本不幸遇难,这首歌曲也就成了聂耳的绝笔。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在讨论国歌的时候,徐悲鸿提议《义勇军进行曲》,他认为这首歌唱出了民族自信心和为理想不怕牺牲,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但也有人认为:

新中国已经成立,这首歌中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否已经过时。

周恩来指出:

这首歌在中国历史上曾起过重大作用,尽管现在新中国已经成立,但今后可能还会有战争,要居安思危,最后,大家一致通过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代国歌,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将其定为国歌。

 

单元检测题(七)

一.选择题(每一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6分)

1、中国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主持修建的铁路是由谁完成的?

(  )           

A侯德榜  B魏源  C茅以升 D詹天佑

2、体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著作是          (  )

A《海国图志》B《三国志》C《天演论》D《四洲志》

3、中国近代的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

A北京大学B清华大学C京师大学堂D天津大学

4、有人正在阅读《鲁迅全集》,那么,他肯定不会读到     (  )

A《孔乙己》B《狂人日记》

C《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D《屈原》

5、中国历史上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主持建造的铁路是   (  )

A京同铁路B京张铁路C京九铁路D京蒲铁路

6、科举制度的废除是在                   (  )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1905年  D辛亥革命后推翻帝制

7、下面哪一项内容与徐悲鸿无关               (  )

A在绘画艺术上学贯中西,有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