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古诗三首赠汪伦人教版教学文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9449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古诗三首赠汪伦人教版教学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古诗三首赠汪伦人教版教学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古诗三首赠汪伦人教版教学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古诗三首赠汪伦人教版教学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古诗三首赠汪伦人教版教学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古诗三首赠汪伦人教版教学文档.docx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古诗三首赠汪伦人教版教学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古诗三首赠汪伦人教版教学文档.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古诗三首赠汪伦人教版教学文档.docx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古诗三首赠汪伦人教版教学文档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古诗三首赠汪伦人教版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

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一、导入、释题。

识记生字“赠、伦”,书写生字“汪”。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师:

(故事导入)同学们喜欢听故事么?

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注意认真听,听完后想一想这个故事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什么事?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古代有个人叫汪伦,很有才学,唐开元间任泾县令,卸任后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

汪伦非常敬佩大诗人李白的才华,想邀请李白前来作客,但又怕李白不肯来。

李白这个人一生最喜欢游山玩水,喝酒写诗。

汪伦根据李白的个性特点,写了一封请帖送到李白手中,上面写着:

“太白先生:

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请您光临,饮酒赏花。

”李白一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八个字,眼睛都瞪大了。

心想:

世上竟有这样的地方?

便应邀来到汪伦家。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到了汪伦家后,每天,汪伦只是陪李白喝酒,向李白请教作诗的学问,带着李白在村子周围看看,连“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提都不提。

李白急了,反复要求去赏“十里桃花”,去“万家酒店。

”汪伦被逼得没办法,只好对李白说:

“这些地方你都去过了。

”李白有些摸不着头脑。

汪伦说:

“十里桃花就是离我家十里外山坡上的一棵桃树,万家酒店就是我们天天去喝酒的那个姓万的人开的酒店。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李白听后哈哈大笑,并没有责怪汪伦,反而被他的风趣和智慧所打动。

汪伦留李白连住数日,每日以美酒相待,两人饮酒作诗,脾气相投,成了好朋友。

转眼李白要离开桃花潭了,继续他的行程,当船缓缓开动的时候,汪伦来到岸边,依依不舍地给大诗人李白送行。

李白深受感动,觉得这才是最真挚的人生友情。

情动之下,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赠汪伦》。

师:

这个故事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

生:

这个故事讲了汪伦请李白到他家做客,告诉李白他家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可是去了却没有,李白没有恼怒,反而跟汪伦成了好朋友,李白要走了,汪伦特地踏歌给李白送行。

李白就写了一首诗送给王伦。

师:

故事只听了一遍你就能够说出它的意思来,听得仔细,说得详细。

好!

谁还能再用一两句话简单说一说?

生:

汪伦请李白来桃花潭做客,李白来了之后虽然没有看到“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但是他们俩仍然成了好朋友,李白要告辞了,汪伦特地踏歌送行,李白很感动,就写下了《赠汪伦》这首古诗。

师:

告辞、踏歌送行这两个词用得好!

师:

同学们了解李白和汪伦么?

生:

李白是著名的诗人,和杜甫共同称为“李杜”。

生:

李白是唐朝诗人,喜欢喝酒和游山玩水。

师:

看来你很了解李白,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的?

生:

上网查资料。

师:

这是学习的好办法。

生:

李白字太白,是浪漫什么……

师:

浪漫主义诗人。

(课件出示,认识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称,存世诗文千余篇。

师:

了解汪伦吗?

生:

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

生:

汪伦是泾县县令,卸任后隐居在桃花潭边。

师:

你怎么知道的?

生:

刚才老师讲的古诗里面说到了。

师:

你非常善于听讲。

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李白送给汪伦的古诗《赠汪伦》。

齐读课题。

师:

赠可以怎么记?

生:

我在超市里看见奶袋子上面写着“买一赠一”就是这个赠字。

师:

善于在生活中识记生字,你是个有心人。

生:

我买玩具的时候还赠给我一个小礼物,上面写着“赠品”。

生:

赠左边是个宝贝的贝,右边是曾经的曾。

师:

说得好,我们赠给别人东西的时候一般都把什么样的东西送给他?

生:

自己的宝贝。

师:

所以要记住它是个贝字旁。

师:

看这个“汪”字怎么记?

生:

熟字加偏旁。

王加上三点水。

师:

能组词么?

生:

泪汪汪。

师:

跟水有关系所以是三点水旁。

生:

水汪汪,汪汪叫。

师:

老师在黑板上写,大家跟我一起书空。

请大家打开本子在本上写两个。

师:

伦怎么记呢?

生:

熟字换偏旁。

轮子的轮车子旁换成单人旁就是汪伦的伦了。

生:

老师,这个字师语无伦次的伦。

师:

你积累的词真多,好!

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师:

上课之前听有的同学说这首诗大家很熟悉了,好,先读一遍我听听吧,注意把自此读准了。

生:

齐读。

师:

同学们能把古诗读通,但是古诗要读出韵味。

怎么才能读出韵味呢?

你得了解这首古诗写得是什么,作者写得时候包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那么同学们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了吗?

好,考考大家。

师:

(课件出示问题,生填空。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生:

时间是李白乘舟的时候。

师:

李白乘舟要怎样的时候?

生:

李白乘舟将要走的时候

师:

用诗中原句来说就是~

生:

李白乘舟将欲行时。

师:

非常正确。

生:

地点是桃花潭边。

生:

人物是李白和汪伦。

师:

事件呢?

生:

李白坐船要走,汪伦来送。

师:

汪伦是以什么方式来送他的呢?

生:

踏歌。

师:

好,把这句话连起来完整地说说。

生:

事件是李白坐船要走,汪伦踏歌送行。

师:

(板书:

踏歌送行。

)对,这样说话才完整。

师:

了解了古诗的大概意思,让我们再读全诗,体会李白的千古不衰的名作。

生:

齐读全诗。

三、进入情境,体会感情。

师:

古诗大概描述的意思我们明白了,想写好一首诗,还要写出意境。

这首诗里要注意几个意境。

师:

(课件出示意境一:

“舟”),舟是指什么?

生:

小船。

师:

回答问题要完整。

生:

舟指的是小船。

师:

古代的交通工具有什么?

生:

古代用的最多的交通工具是马车、小船或者是步行。

师:

对。

舟字在古诗里出现很多,一方面,古代交通工具还不够发达,没有飞机、公交车、地铁、动车等,人们一般靠马车、步行来活动,舟相对来说算是比较快捷的交通工具了;另一方面,它轻快敏捷,常常用于表现诗人洒脱的胸怀,想象一下,古人穿着长袍,手持一卷书或者背一把古剑,那多么英姿飒爽。

师:

下面我们看看古人是怎样把舟用在诗句中的。

(课件出示句子)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李白;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宿建德江》孟浩然;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柳宗元。

(删除了其它三句难度较大的诗句。

生:

读。

师:

给“舟”组词。

生:

小舟。

生:

乘舟。

师:

乘怎么记?

在哪里见过它?

这个字这么深刻的含义,我们定要写会它。

拿出本子跟老师写乘舟二字。

师示范。

生:

在练习本上练写。

师:

(课件出示第一句),怎么理解这句?

生:

李白坐着船就要走的时候。

师:

将欲行,是什么意思?

生:

就要走。

师:

那就把时候去掉。

生:

李白乘舟就要走。

师:

说得好,理解诗句的时候,就可以这样,用组词连句的方法。

我们再读一读这一句。

生:

读。

师:

(课件出示踏歌)踏歌。

认读踏字,跟什么有关?

生:

足字旁跟脚有关。

师:

看几幅图片,结合课文谈谈你所理解的“踏歌”。

(课件出示图片)南宋画家马远的《踏歌图》即表现了村民的踏歌活动。

同时此图也是中国绘画史中的一件名作,具有重要的地位。

生:

踏歌就是用脚踩地打拍子唱歌。

师:

还有补充么?

生:

踏歌就是用脚踩地打拍子然后手也摇摆唱歌。

师:

摇摆可以换成什么词?

生:

摇摆可以换成舞动。

师:

舞动是手的动作,手脚都用的话哪个词更恰当?

生:

手舞足蹈。

师:

是啊,踏歌手脚都要用,那我们用这一个词就能概括了。

谁能再说一说踏歌如何理解?

生:

踏歌就是手舞足蹈唱歌。

师:

是的,踏歌是古代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人们口唱欢歌、手舞足蹈动作自由、活泼。

《武进旧事·元夕》中有李笃房吟描写踏歌场面的诗句(课件出示诗句)

生:

读“人影渐稀花露冷,踏歌声度晓云边。

师:

是啊,人渐稀少,到了深夜,踏歌声还穿透云霄。

再读这句。

师:

忽闻在这里怎么理解?

生:

忽然听到。

师:

你太厉害了,知道闻就是听到的意思。

生:

以前学过《春晓》里面有句处处闻啼鸟,老师就说闻是听到的意思。

师:

能够把以前学的知识用到学习中去,这是一样重要的能力。

你是个善于总结和思考的孩子。

师:

李白忽然听到什么了?

生:

李白忽然听到李白踏歌送行的声音。

师:

为什么要在李白离开汪伦的家,上路之后,来到桃花潭坐到船上,要走的时候,汪伦才来送呢?

他为什么早不送,迟不送,迟不送,偏偏要等到人家坐到船上的时候才来送呢?

你们这时候就做做汪伦,猜想猜想,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有哪几种可能呢?

为什么到这个时候才来送呢,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师:

请同学们开汇报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

有可能汪伦因为有事耽误了所以来晚了。

师:

想一想汪伦有可能有什么事能够耽误来送李白呢?

生:

有可能他回家去给李白拿自己酿的酒去了。

师:

你如何知道他会酿酒?

生:

老师开始讲的小故事里说了汪伦用自己酿的酒招待李白。

师:

故事听得认真,想象合理。

生:

有可能汪伦故意来迟了想让李白先失望后惊喜。

师:

对呀,有这个可能。

汪伦有可能事先设计好,故意这个时候出现给李白一个惊喜。

生:

有可能李白怕汪伦伤心,就没告诉他,后来汪伦知道了才急忙赶来送他。

师:

有道理。

他们俩一起饮酒作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可是李白要走了,舍不得汪伦也怕汪伦伤心就没有告诉他。

汪伦听别人说的,才匆匆赶来送李白。

生:

有可能汪伦叫朋友们一起来送李白所以晚来一会。

师:

有这个可能。

汪伦自己踏歌怕李白听不到,叫朋友们一起来踏歌送李白。

生:

老师,汪伦有没有可能想让李白永远记住他,所以想了一个特别的方式来送他?

师:

是呀,汪伦是李白邀请来的,请李白的时候还以“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引诱李白,送行的时候方式也一定很特别了。

生:

老师,可能汪伦在家里已经请李白喝酒吃饭了,李白说不要送了汪伦就答应了,但是汪伦还是没忍住,又来送了。

师:

同学们,你们能够想到这么多可能,简直就是一个个的汪伦和李白呀。

我没有想到你们送别的方式这么特别,洋溢着热情。

多么感人!

多么意外!

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带着一种意外和感激的心情来读,谁来读这两句?

生:

读。

师:

我听出惊喜来了。

生:

读。

师:

把这两句连起来读读。

师:

李白与汪伦在桃花潭边喝酒吟诗,对酒当歌,汪伦尽地主之谊,热情款待李白,他们在一起相处了一段美好时光,转眼间,到了分别的日子了,李白登上小船,汪伦前来送行,他们依依不舍地分别。

李白对汪伦说_____

生: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

“不及”什么意思?

师:

这两句诗怎么理解?

(大屏出示)

生:

读。

1米=3尺,千尺相当于333.3米。

如果一层楼高4米,比83层楼还高。

师:

是呀,桃花潭水有这么深,汪伦对李白的情谊深还是桃花潭水深?

生:

情深。

师:

板书:

情比水深。

师:

(大屏出示此两句)给这两句诗选择一个正确的关联词。

体会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与汪伦的友谊之深。

生:

读。

(课件出示句子:

选择哪句最合适。

因为桃花潭有千尺深,所以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之深。

如果桃花潭有千尺深,就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之深。

即使桃花潭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之深。

师:

哪一句解释合理?

生:

即使桃花潭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之深。

师:

那我们读一读,体会汪伦对李白的情谊之深。

生:

读。

师:

我们在读这两句的时候,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谁能用一个词概括?

生:

有感情。

师:

有感情还不够深。

生:

深情。

师:

对,“饱含深情”,这就是抒情。

想不想再读读这两句?

生:

练读。

师:

整首诗我们读过了,理解了诗人诗中包含的感情。

整首诗的意思会解释吗?

生:

李白乘舟将要走的时候,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踏歌声,及时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

师:

看来你们是真正理解这首诗和作者表达的感情了。

那我们再来读一读吧?

生:

听录音,跟读。

师: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

如果一个人没有朋友,那么他就像井底之蛙,永远不能享受阳光。

如果你周围有好朋友,那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你也会感到温暖。

同学们,让我们紧紧握住手中这根友谊的绳索,带着诗人李白那份深深的情谊,随着音乐一齐来诵读《赠汪伦》。

生:

(课件出示整首诗配乐),摇头晃脑地读。

师:

周星冉同学读得非常好,好在哪里呢?

他边读边加上自己的手势、动作,摇头晃脑,古人就是这样读诗的。

我们也像他一样动起来。

生:

读。

指名读。

师:

古人读诗用的方法是吟唱。

下面听一听这首诗的吟诵。

大家可以一起跟着吟。

(课件出示整首诗的吟唱)

生:

吟唱。

师:

看,古人能用28个字就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还能吟诵、吟唱,方式多种多样,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搜集古诗吟诵吟唱的视频和音频,学着诵一诵、吟一吟、唱一唱。

四、读李白《将进酒》,感受吟唱,进一步了解李白。

师:

李白的这首诗表达了友情之深,李白一生留下的千余首诗中,有六分之一是送别诗,可见李白朋友遍天下,重感情,下面看到大家意犹未尽,再给大家放一首著名吟唱家徐健顺老师吟唱的《将进酒》,我们再领略一下经典吟唱,并且感受李白的另一面,这首诗既表达了李白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是李白的代表作。

生:

听,唱。

五、拓展。

师:

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之外,老师还找了几首感人肺腑的送别诗,我们来读一读。

第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生:

读题目。

师:

这么长的题目同学们读得这么流畅,很好。

从题目里你知道了什么?

生:

我知道了李白是送孟浩然。

师:

你知道了这首诗的人物是李白和孟浩然。

生:

我知道了李白送孟浩然是在黄鹤楼送的。

师:

这是送别的~

生:

地点。

师:

人物、地点都有了,那时间呢?

我们去读读诗句,找一找时间。

生:

读。

生:

找到了。

时间是烟花三月。

师:

善于思考。

烟花三月,李白约孟浩然来到黄鹤楼,两个人久别重逢各诉思念之情,之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送他到江边。

船开走了,李白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惆怅之情油然而生,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烟花三月,多美的季节!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我们一起到充满诗意的黄鹤楼,读一读李白留下的这首诗吧。

生:

读。

师:

(课件出示第二首《别董大》高适)这首送别诗作于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当时高适在睢阳,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

董庭兰也在困顿不达的处境之中,所以这首诗前两句非常悲戚。

一起读。

生:

读前两句。

师:

但是后两句去不一样了,诗人以什么来赠别好友?

生:

安慰的话。

师:

看来你非常喜欢古诗,是不是经常读古诗?

生:

是的,我背了70多首了呢。

师:

真厉害!

你能读出诗人以安慰的话来赠别好友非常了不得。

希望你继续努力,争取让大家看到你写的诗,周大诗人,如何?

生:

好。

师:

是的,最后两句是高适鼓励董庭兰,告诉他——

生: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师:

把整首诗读一读。

生:

读。

师:

我们再看一首非常有名的送别诗(课件出示《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师:

元二是诗人王维的好朋友。

他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王维为他送别。

我们读一读,思考王维以什么送元二?

生:

读。

生:

王维以酒送别元二。

生:

王维担心元二。

师:

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

是呀,王维握着元二的手,说:

“元二啊,你这一别万里,前途茫茫,不知何时才能到达,不知何时我们才能再相见?

读。

生:

读。

六、再读古诗,感情升华。

师:

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诗句,心底流淌着的却是同一份美好的情感。

同学们,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回到李白汪伦送别的时刻,一起将这美好的友情连同这美妙的诗句永远地留在我们的心中……

生:

(配乐齐背诵古诗《赠汪伦》)

师:

下课了,老师被古人之间深深的友情所打动着,也吟诗一首向大家道别。

(课件出示老师自创的诗:

老师课罢将欲行,忽闻学生道别声。

黄河之水深千尺,不及师生惜别情。

)喜欢古诗的同学,可以回去试着写一首。

下面布置作业。

作业:

(选做一题)

1、把这首古诗用自己的话讲给爸爸妈妈听。

2、自选背诵一首送别诗。

3、尝试把古诗改写成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25、赠汪伦

踏歌送行

情比水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