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培训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9273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培训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培训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培训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培训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培训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培训资料.docx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培训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培训资料.docx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培训资料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培训资料

作者/来源:

高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

2006-09-11

一、总体介绍

《课标》对进入第三学段(5~6年级)的学生提出了新的目标。

教材编写者认为,理解这些目标,既要基于前两个学段的水平,又应把它们看成一个需要经过两年努力实现的学习任务。

第九册教材是给刚刚进入第三学段的学生使用的,教师只有瞻前顾后,熟悉前两个学段的教学目标,熟悉前八册教材,同时大略翻阅一下六年级的教材,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好第九册教材。

第九册教材秉承了前八册“培养兴趣、文化积累、学会学习、整体推进”的总特点,从选编课文、设计活动、安排练习等各方面拓宽并深化了学习内容。

第九册共10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

马、奇观、变化、韵味、智谋、水、危急时刻、方法、面对错误、家园的呼唤。

1.        关于单元数量

第五册到第八册(中年段)每册都有12个单元,进入五年级(小学高年段)后,

为什么单元数量减少呢?

这是因为,第一,课文内容相对加深了,要求提高了。

表现在:

①课文内容时空跨度加大,涉及的问题广泛。

例如:

时间空间

《寓言两则》战国时期《巩乃斯的马》新疆

《天马》东汉时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西藏

《古诗二首》㈠唐朝《红树林》海南岛

《浙江潮》南宋《雨港基隆》台湾

《成吉思汗和鹰》元《一个苹果》朝鲜

《草帽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管道》美国

《鸡毛信》抗日战争时期《枫叶如丹》澳大利亚

《英雄赞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生死攸关的烛光》法国

《绿色千岛湖》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的错误》坦桑尼亚

《这儿,原来是个村庄》改革开放时代《只有一个地球》宇宙

②课文文化含量增大。

比如,《中国一日》通过中国一天经济生活的几个数字,引导人们思索改革的意义和困顿等深层次的问题;还比如《‘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一篇名作,触及人性的许多问题,景物、人物、情节的描写都值得认真探究,学生阅读后会有大量想要交流的看法。

③比较前几册,文章体式的多样性更突出,而童话和儿童故事则减少了。

例如:

《中国一日》报告文学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议论文

《负荆请罪》剧本

《黄河象》科学推理故事

④要求提高了。

比如,前几册在学习现代文的基础上对照学习古文片断,从第九册开始,则以学习古文为主,对照学习现代文。

还比如,自读要学习写提纲笔记和心得笔记,比起摘录笔记和批注笔记来,也是比较难的。

2.        关于体例

九册每个单元依然由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两部分组成,以保持教材的连贯性。

但是有四点比较明显的变化。

①“语文天地”中不再安排“日积月累”,改为每篇课文后面有一栏“日积月累”,而且内容较少。

这些词句并非如前几册那样表示保底的学习内容,而只是象征性地提示要注意在阅读中积累字词句。

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呢?

这是因为,第一,前四年已经学习了读写中最常用的2500字,积累了不少词语、句子,学习了诸如多音字、同音字、多义词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在阅读和写作的大量实践中反复深入地学习它们,学会运用它们,更好地发挥它们的工具作用。

也就是说,字词句的学习重点,要逐渐从量的积累倾斜到质的提高,倾斜到应用。

更应与阅读、写作等紧密结合,不宜脱离阅读写作等实践活动单独大量训练,搞题海战术。

所以,教材把“日积月累”与课文安排在一起。

第二,随着学生的成长,每个人的心理词典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差异,假如硬性地安排统一的学习内容,某些学生就可能遗漏应该学习的内容,另一些学生又可能耗费时间学习已经掌握了的内容。

所以,教材没有划定统一的学习范围,而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日积月累”的实效性。

第三,经过前四年的学习,学生应当培养起喜爱阅读、主动阅读的习惯,又学会了摘录的方法,熟读背诵名作应该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所以教材中不再指定课文外要背诵的名作和名言警句了。

②教材不再单独列写字表,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首先,如上所说,写字应当与书面表达紧密结合,单独列表则引导师生单独训练写字,缺乏学习的动力和针对性,又增加师生的负担。

其次,在第一学段(二年级)结束时,学生已经学会了独立识字,经过第二学段两年的练习,应当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当他学会“认”一个字的时候,也应当能够知道怎么学会“写”这个字,“认写分流”的理念仅体现在会“认”的数量大于会“写”的数量,而不应当在能力方面存在差距。

故此,教材不再分列“认字表”和“写字表”,而笼统地提“生字表”。

再次,本册生字量比较少,只有143字,其中如“州”“尿”“津”等字不提写的要求大部分学生也能写出来,而如“椭”“胚”“敖”等字则不一定非得立即会写不可,完全可以在需要使用时现学,这样一来,再列出写字表单独训练必要性就不那么大了。

③前八册“语文天地”里面有一至二篇自读课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水平以及教学时间自主处理这些自读课文。

从第九册开始,“语文天地”里不再编写自读课文,阅读量应通过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得以保证。

各单元主体课文(共25篇)后面有一至二篇拓展性阅读课文(共16篇)。

拓展性阅读课文要求学生必读,字词句的学习可以放给学生自己做,教材不提要求。

这些课文后面的思考题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应组织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讨论,也可以讨论学生自己提出的有较大价值的问题。

有些拓展阅读的课文通过小“金钥匙”提出了教学要点,例如第八单元“方法”中的拓展阅读课文《管道》后面,就有一个小“金钥匙”:

“快速阅读有许多方法,‘跳跃式’阅读就是其中一种:

阅读某些文章可以忽略次要内容,如跳过引文、推理过程、图表等,直取核心内容。

”这个“金钥匙”旨在辅导学生学习浏览,需要做相应的诠释、练习,不能简单地把课文放给学生自己阅读。

另外,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水平以及教学时间,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选择某些篇目作为主体课文学习。

④有三个单元的“语文天地”是三个综合性学习活动。

第九册“语文天地”里面,分散的双基练习减少了,有三个单元(即第三单元“变化”、第六单元“水”和第十单元“家园的呼唤”)的“语文天地”只有三个综合性学习活动。

这样安排,体现了如下理念:

第一,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活动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加强综合性,学生要在活动中听、说、读、写,观察、想象、检索,合作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第三,六年级教材安排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九册、十册各安排三个,学生做尝试性学习,与六年级形成发展的梯度。

二、总体把握教材

学生是发展着的学生,五年级发展的基础是三四年级,又为六年级的学习打基础。

所以教师应当从小学发展的整体把握第九册教材,承前启后,前四年所有的学习要点应当继续滚动前进、螺旋上升,在五年级得到提高,获得新的发展。

例如,教材从一年级起就着眼于培养学生经常阅读、每天阅读的好习惯,四年级时又曾明确总结了必须养成的三条阅读好习惯(见第八册),到了五年级,教材不再提这方面的内容,并不意味着阅读的好习惯可以不抓了,教师应当经常督促检查,定期组织图书会,把它作为重要的一项学习内容评价。

再如,第九册培养学生阅读时进行发散思维。

教师备课时,应兼顾前四年的要求,启发学生愿意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继续练习如何处理所提的问题,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见七八册教材)。

如果不这样做,单纯抓发散思维,必定抓不好。

教师应经常翻翻前八册的教材,最好也能找来十册、十一、十二册教材看一看。

在做第九册的教学计划前,应当对前八册的教学要点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这里特别提请注意下面几点:

①单元文化主题的提升

[例1]动物(2册)→鸟(5册)→可爱的小生灵→(6册)→马(9册)→龙(10册)→生命(12册)

[例2]图画(3册)→音乐(7册)→韵味(9册)→美与丑(11册)

[例3]大海(1册)→风和水(3册)→清清的水(4册)→雪(7册)→春潮(8册)→水(9册)

[例4]家园→(2册)→塞北江南(5册)→特产(6册)→地名(7册)→家园的呼唤(9册)→母亲河(11册)

举这几个例子是为了说明,要在学生发展的进程中把握开掘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太窄太浅或太宽太深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②积累

学生已经学过如何摘录,如何背诵(见四年级教材)。

升入五年级后,要继续练习运用这些方法独立、主动地做语言材料的积累。

教师要把积累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督促、检查、辅导学生,并做出评价。

积累的对象,可以是生字新词,也可以是佳句、片段和篇章,也可以积累信息。

这是“积累”的一层含义。

凡是学过的字、词(包括成语俗语歇后语)、句(包括名言警句和古诗名句)、文(包括诗歌),都不等于学“会”了,更不等于完全可以当工具“用”了。

有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要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巩固学过的东西。

但是这种练习巩固,不应当脱离语文实践单独训练,而应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活动结合起来进行。

这是“积累”的另一层含义。

③学法

有些老师觉得不以传授知识点(包括各种标准答案)为主,就无所适从,好像把握不住对学生的要求了。

这是因为他们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较深,希望这些老师把教学的重头转移到引发学习的主动精神,帮助学生学会学法、培养学习的好习惯等方面来,我们的目的是使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教”。

学法应当纳入评价的范围。

识字的方法(第一学段学习)、学词的方法(三年级学习)、提问的方法(第七册)、阅读的方法(见第八册)、检索的方法(五册、七册等)、修改习作的方法(七册)、自我评价的方法……都是以前学习过的方法,升入五年级后还要学习一些新的方法,所有这些方法都应该加强实际运用,逐渐达到纯熟的水平,成为学生学习的能力。

不能丢下这些内容,由老师包办,或者简单地放给学生,任由他们随随便便做,以至无法保证学习的质量

下面分项提出教学建议。

三、关于识字、学词和练句

教材非常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但是怎么抓基础知识的学习,思路却与以往不同。

①主要靠学生自主学习完成

对于识字学词练句,学生已经学会该做什么、怎么做了。

学了就要运用,在运用中继续体会,“用进废退”,学生自己不练习独立学习,由教师拖着学生跑,不但加重师生的负担,而且会把原来学过的东西也忘掉了。

所以,务须要求学生带字典或辞书进课堂,每课书、每个单元都要像对待以往的作业那样检查学生的摘录笔记。

还要组织学生交流,通过交流查漏补缺。

教材的相关指导可以查二年级下第11单元,三年级上有关的金钥匙。

②密切联系实际

错别字、病句的问题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

课堂上无论交流什么,都要挤出时间可能让学生写出来,哪怕写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也比光说不写强。

写完及时在全班范围内清查错字病句,再写。

每次习作(包括自读的笔记、日记),都要组织学生首先检查错字病句,自己认为没有错误了,请别人检查,然后再交给老师批阅。

那些带普遍性的错字病句,要发动学生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刚开始这样做可能会感到麻烦些,但是坚持做下去,就能养成习惯。

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基本知识的教学才能更有针对性,效果才能更好,师生也才有可能从繁复的题海中解放出来。

③教师有所作为

学生自主学习,并非否定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在学习字词句方面还是需要老师指导的:

●        提出目标。

例如,61页“金钥匙”提出了错别字率要小于1%的要求。

这个比例数,应当成为每个学生要求自己实现的目标,想方设法一定要达到。

老师要从激发兴趣、教会方法、培养习惯等方面帮助学生实现这个目标,把他们的努力过程记录下来,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七册第12单元最后有一个丁丁的个人总结,总结了预防错别字的常用方法,请老师们带领学生复习,不断实践。

●四年级学习摘录笔记的时候,学生知道了要摘录生字、新词、重要的句子、优美的句子,但是“知道”还不等于“会”,更不等于摘录得恰当。

教师应安排一定的教学时间,组织学生交流、评议,使学生逐渐体会到应当画出哪些字词句。

以往这个工作是由教师做的:

老师画出生字新词,自上而下地指令学生学习,学生被动地画词、抄写、做题,效果不好。

只要辅导到位,这件事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做。

●        加强检查。

以往这件事也是单向进行的:

老师出题学生做,老师判,学生处于被动受审的地位。

我们提议由学生出题、学生判,老师可以印发一些题型供学生参考,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创题型。

为了保证学生自检的可信度,可以背靠背评阅,可以封卷两人一组评阅。

检查的方式应当多种多样、生动活泼,例如举行类似知识竞猜那样的抢答、打擂台、百词大赛等,使检查评价的过程,也变成学习的过程。

总起来看,教材在基础知识学习方面,二、三、四年级有三个大的飞跃,九册应提新的要求。

希望教师们抽时间把前面的教材熟悉一下。

以上谈的是教材抓基础知识的思路。

除了这些,五年级还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①书法欣赏

汉字是一门艺术样式,这是它与世界上其他文字区别的显著特点之一。

欣赏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具有重要作用。

教材在这方面有比较系统的安排。

一年级写字重在掌握字的结构、笔画和笔顺。

二年级着力培养学生培养揣摩汉字的习惯,练习写好字的间架结构。

三年级开始引导学生注意写字的章法,即把横行的字写好。

随着运笔逐渐熟练,教材还通过丁丁冬冬的对话提出了书写速度的要求。

三年级开始,又加入了毛笔字的练习。

五年级设计了书法欣赏的活动,还特别安排在“韵味”单元,意在通过欣赏书法韵味,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六年级“岁寒三友”单元还设计了举办书画展览的综合性活动……编写者追求的,是让学生把字写对、写好、写快。

五年级仍然应继续抓培养揣摩、模仿的好习惯。

建议教学时,多组织生动有趣的书法欣赏活动,比如发动学生搜集名家字帖,在自己生活范围内拍照、拓写匾额、题字,定期在班级内轮换展品,举行展览;还可以在课前两分钟发言的时间里,指定专人讲大书法家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组织书法评议时,有意识地多用“韵味”一词。

教师不要过多地讲解书法规则(汉字书法原本没有系统的规则,主要是感受体会),也不要简单地让学生临摹。

教材展示的是古代书法家的作品,毛笔字。

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欣赏硬笔书法,但一定要书法好,而不能只是名气大。

书法欣赏的活动可以一直做下去,每次不必占用太多时间。

②常用偏旁连笔

随着学生对“写”字需要越来越多,一般学生都希望学些连笔字,以加快书写速度,而且自我觉得连笔字更靠近中国书法艺术。

但是教材不教,课堂不讲,造成许多学生虽然硬笔楷书基础不错,但连笔字横七竖八,自造现象严重,影响了交流表达。

比如转着圈写“口”,或者合并为一竖折、二横折两笔。

为了纠正写字方面产生的这个问题,同时也为了使书写教学更适应实际需要,九册教材42页右下角呈现了9个常用偏旁的连笔写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描红、仿写,并允许学生实际运用。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其他常用偏旁或独体字的写法,但应以学生自愿为前提,不应增加学生负担。

这项练习超标,可不做。

即使做,也应适度,小学生首先应打好楷书的基础。

③对对子

节奏性强、讲究对称美是汉语的特点,对对子可以使学生体会汉语的音律美。

对对子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体会词性,理解句法,等,比起单纯地搞语法教学要生动有趣得多,所以对对子自古以来是汉语文教学的常用方法。

这里使用“对子”而不用“对联”“对偶”等概念,一方面是因为避免各种复杂概念影响学生接受和练习,一方面是说明学生对对子只是做练习,并不像对偶句那样要求严整,也不像对联那样要求平仄韵脚,只要字数、词性大体对应就行,上句下句也可以重复使用一两个字。

建议教学时:

第一,加强对对子的欣赏。

比如从学过的古诗中撷取精彩的联句,指出成语、俗语中的对子,从文物景点、在节日时寻找对联。

组织学生交流,反复诵读。

第二,二字对、三字对是保底要求,四字对、五字对、六字对、七字对任意做,注意不要太难。

第三,开始时不必全班铺开,把先开始做的拿来,大家讨论做修改,使对子尽量有意境、有韵味,然后诵读、抄写,在激发起兴趣之后再鼓励每个学生尝试做一做。

这个练习活动可以细水长流地做,作为学词、练句的一种方式。

四、关于阅读

在阅读方面,教材一贯重视积累,而不过多地费劲“深挖洞”;重视学生阅读的体验和感受,而不追求记忆标准答案;重视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而不是围绕阅读的结论下功夫。

在这些方面,前四年已经学习了很多内容,主要是:

①愿意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②会分类处理所提的问题;有办法解决所提的问题。

③学会独立阅读的步骤和方法。

④学会写摘录笔记、批注笔记,并用来自读。

⑤学会查找目录的三种方法,检索资料,帮助阅读或开展综合性活动。

⑥培养每天阅读、读书动笔、阅读时翻查工具书等好习惯。

因为具有了独立阅读的基础,进入高年级后,阅读课上更多的应是学生自读写笔记、交流讨论、评价、自己复习,从总趋势看,教师的讲解应逐步减少,尤其是不应像原来那样设计问题、安排阅读步骤、统一标准答案,一味地牵着学生走。

另一方面,学生虽然已经学过上述几条,但还不能综合起来、全面掌握、灵活运用,也就是说,还不能完全实现独立阅读。

五年级的老师们应熟悉四年级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熟练掌握独立阅读的技能,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的质量。

第九册在课文后面的小金钥匙中,还提出了新的学习要点,主要是:

1.        发散思维的练习

第八册指导学生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提问,体会并理解课文的内容及

表现形式。

本册28页则是引导学生符合逻辑地发散思维:

“是什么”可以发散为“不是什么”“属于什么”等。

“怎么样”可以发散为“可能是怎么样”“如果条件变了会怎么样”“不可能是怎样的”等。

“为什么”可以发散为“为什么不”。

小金钥匙的内容,只起启发引导的作用,教学时不要为了提问而提问,限制学生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是否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反映了学生在阅读时是否积极地进行思考。

学生可以针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问,可以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提问,可以针对层次线索提问,可以针对写法提问,甚至可以针对词语提问……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也应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提得好,逐渐使学生能够抓住主要问题合乎逻辑地思考问题。

问题提出后,一定要组织学生继续深入阅读,把主要问题弄明白,至少要比较明白。

有的教师仅满足于学生积极提问,把其余的教学时间用来推进自己备课的教案上,致使学生的问题得不到重视,不但影响阅读质量,而且挫伤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2.        写好自读笔记

教材特别重视自读笔记,其地位应高于以往的答题作业,不但需要讲解指导,而且应该检查督促,自读笔记应当是评价学生阅读的重要参数。

这是因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第一,写自读笔记,确保阅读教学以学生的自读为基础。

自读笔记写下的,是学生自己阅读的感受体会和理解,这是有效阅读高质量阅读起码的要求。

第二,“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学生写自读笔记,可以防止忽略感受理解的过程而死记标准答案的倾向。

第三,写自读笔记时,学生要分析判断整理自己的思想认识,要遣词造句有理有据地说话,这也是练习表达的机会。

四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写摘录笔记、批注笔记,升入五年级后还要坚持记这两种笔记,养成习惯,终身受用,并以此为基础学习写提纲笔记和心得笔记。

A提纲笔记

·写提纲笔记有利于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获得对文章的总体认识。

为说明性的文章作提纲笔记对学习各门学科知识都有比较大的意义。

第九册教材第二单元、第六单元对如何写提纲笔记做了指导。

第二单元指导写简单的提纲笔记——只到段不到层。

第六单元指导写比较详细的提纲,但只涉及第二层的内容,即把课文分几个大的部分,每一部分再分几个要点去整理。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细分自然段内的层次,或者只自己示范,不要求学生这样细分。

三单元至第五单元应加强写简单提纲笔记的练习,为过渡到写较复杂的提纲做准备。

阅读写事的记叙文也可以写提纲笔记,但画情节曲线可能更直观。

如果教师感到有困难,也可以用文字表述,写段落提纲。

不应要求学生掌握“发生”“发展”“高潮”“结尾”等概念,只练习画曲线。

·好文章总是文气连贯的,段落间过渡自然,常常不能生硬地划分出段落来。

学生练习写提纲笔记,只是为了帮助自己阅读,并不是为了追求考试的标准答案,所以教学时,教师应掌握“合理”的原则,不必限制学生必须如何如何写,也不必要求全班都写得一样,但应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各自所写的提纲,在比较分析中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以往也有教师曾要求学生写提纲笔记,但是限制太多,比如不能画表格,话必须说完整,不能用比喻句,等。

其实,提纲是自读笔记,用什么形式写,用什么样的语言单位写,只要有利于自己掌握课文的内容,就不应提过多的要求,以至使学生感到写提纲很难,很费时间,还不如直接看自己的批注笔记来得简便。

所以,不必统一要求提纲笔记的形式,文字陈述、画表格、大括弧都可以;语言表述也不必做统一要求,例如“水是高超的化学师”是个比喻句,也可以说“(生命体内的)水能溶解和加工食物的营养”;不必要求写全篇课文的提纲,例如可以只写《水就是生命》第一部分的提纲。

·写完提纲笔记,一定要组织学生照着笔记陈述课文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起借助写提纲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

·把提纲写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每个阅读者终生都在做,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件事。

开始时只给课文某一个部分或几个部分写提纲;教师应做示范,并讲解自己所写的提纲;引导学生照着教师的提纲复述课文内容。

然后过渡到师生合作写提纲,或者少数学生先做,大家评议。

评价提纲笔记,应当只评是否练习写了,而不提水平要求。

如果写得好,可以做为“上不封顶”的内容评成绩。

B心得笔记

·心得笔记的体裁属于“笔记”,一般不是要发表的作文,以往对心得笔记存在着要求过头、写“过头”的问题。

心得笔记的核心内容是“心得”,可以写最感动的,也可以写自己的认识、联想、反思、质疑甚至批判等,重要的是发自内“心”,否则写了没有意义。

请老师调整自己的教学要求。

·心得笔记随阅读走,不要在规定的写作时间写。

比如本单元教学前可以先提出写心得笔记的要求,某个学生在阅读哪一篇时被打动了,就写哪篇的心得笔记。

·心得笔记并非越长越好,重要的是有所感,有所得,空泛的话、程序式的套路都影响心得笔记的质量;而心得笔记也不同于批注笔记,心得笔记的内容结构要更完整,语言也要求更规范、连贯一些。

教学时不要限制字数,只在篇数上提最低要求(一单元一篇);可以通过交流和互评,辅导学生如何把自读笔记写好。

3.        快速阅读

在信息时代,每个现代人都应该具有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快速搜寻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

《课标》(5~6年级):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搜集信息、检索需要快速阅读。

教材从低年级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的检索能力,前八册指导的要点大体是:

①培养查找资料的兴趣和习惯。

②图书分类的几种方法。

③使用目录。

④借助搜集的信息资料帮助阅读课文。

⑤略读。

⑥整理个人资料。

这些学习要点应该长抓不懈,以期形成良好的习惯及搜索信息的能力

·在快速阅读方面,第九册教材对学法的指导主要有:

①线式、面式阅读;(第一单元第2页)

②跳跃式阅读;(第二单元第16页)

③浏览和精读的配合。

(第八单元第86页)

④使用目录和搜索引擎查找资料。

(第三单元第34页)

·一提“快速阅读”“浏览”,学生常常只图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