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市场营销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98.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9209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市场营销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9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市场营销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9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市场营销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9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市场营销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9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市场营销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9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市场营销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98.docx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市场营销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9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市场营销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98.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市场营销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98.docx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市场营销学试题课程代码00098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市场营销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09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生产与交换市场的国际化,集中反应在商品国际化、技术国际化、劳务国际化和(   )

A.信息国际化B.资源国际化

C.资本国际化D.物流国际化

2.信息与一般物质不同,它不会磨损,但却容易过时,因而具有(   )

A.创新性B.时效性

C.继承性D.发展性

3.企业的订货、销售量、生产量、价格等记录报告,属于国际市场信息系统的(   )

A.内部记录系统B.市场情报系统

C.国际市场研究系统D.市场运筹学系统

4.在跨国市场信息系统中,各国有一个国别级市场信息系统,该系统一般是用于(   )

A.战略性决策B.经营性决策

C.管理性决策D.战术性决策

5.为了对问题进行初步探索或征询意见和评议而进行调查时,适宜采用(   )

A.非概率抽样B.分层抽样

C.分群抽样D.简单随机抽样

6.企业采用许可证贸易、技术转让、劳务合作等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属于(   )

A.出口打入模式B.合同打入模式

C.投资打入模式D.贸易打入模式

7.产品品质、品牌和商标属于产品概念的(   )

A.产品核心层B.产品的有形特征层

C.产品期望层D.产品的附加利益层

8.国际间的科学技术交流活动、技术考察活动等属于(   )

A.无偿技术转移B.有偿技术转移

C.技术咨询服务D.补偿贸易

9.在技术贸易中,技术商品的使用(   )

A.没有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B.有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

C.没有物质磨损,只有精神磨损D.有物质磨损,没有精神磨损

10.技术贸易最主要的形式是(   )

A.许可贸易B.技术咨询服务

C.补偿贸易D.交钥匙工程承包

11.技术商品在价值决定上具有(   )

A.直接性B.间接性

C.多元性D.单一性

12.在国际进出口服务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

A.贫穷国家B.发展中国家

C.欠发达国家D.发达国家

13.GATT中的最惠国待遇规定只给予其他缔约方产品,而不给予(   )

A.生产者B.代理商

C.批发商D.零售商

14.GATS的透明度原则规定,若缔约国的法律有所变化或立新法,应通知所有缔约国,并要求该通知至少(   )

A.每月一次B.每季一次

C.每半年一次D.每年一次

15.GATS的承认原则规定,允许各国承认其他国家制定的有关专业人员的标准、许可和(   )

A.服务标准的规定B.服务方式的规定

C.资格认定的规定D.资格设立的规定

16.跨国公司以占领和扩大投资所在国的商品市场为目标的国外投资属于(   )

A.资源寻求型投资B.市场寻求型投资

C.成本寻求型投资D.机会寻求型投资

17.为了扩大销售量、增加总收入而采取降价策略的产品需求价格弹性ED应满足(   )

A.ED>1B.ED=1

C.0

18.促销信息的核心内容是(   )

A.产品信息B.形象信息

C.信息语种D.信息主题

19.工业广告的职能主要是支持人员推销工作和(   )

A.提醒用户B.销售产品

C.树立形象D.加强服务

20.国际市场销售渠道的纵向联合销售系统的类型有公司系统、管理系统和(   )

A.融资系统B.物流系统

C.契约系统D.服务系统

21.以下属于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基本分析模块的是(   )

A.营销计划模块B.营销组织模块

C.营销控制模块D.营销研究模块

22.一般而言,在市场容量不大的情况下,为了避免竞争,通常采用的许可协议是(   )

A.独立许可协议B.排他许可协议

C.可转让许可协议D.交叉许可协议

23.开放国内服务市场与拓展国际服务市场相结合的战略的实质是(   )

A.开拓市场B.提供服务

C.以市场换服务D.以服务换市场

24.产品处于导入期和成长初期时,企业应采用(   )

A.告知性广告策略B.说服性广告策略

C.提醒性广告策略D.促销性广告策略

25.对制造商来说,选择中间商的总体要求是(   )

A.具有销售条件和经济实力

B.具有销售能力和社会信誉

C.能以合作的方式和强大的实力销售产品

D.能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和最低的费用销售产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西方国际市场营销学认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可分为(     )

A.自给自足经济B.原料出口经济

C.工业化过程中经济D.工业化经济国家

E.新经济国家

27.技术的生命周期包括(     )

A.创新阶段B.引入阶段

C.成长阶段D.成熟阶段

E.衰退阶段

28.技术商品计价方法与支付方式主要有(     )

A.统包价格B.分包价格

C.提成价格D.固定价格

E.固定与提成相结合的价格

29.市场后起者战略的主要特征有(     )

A.避实就虚B.空缺定位

C.长期周旋D.超低成本

E.渐进式发展

30.为了稳定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政府间的贸易协定往往通过分割原料市场或制成品市场来(     )

A.规定进出口限额B.规定缓冲存货

C.制定最低限价D.制定平均价

E.制定最高限价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述跨国公司信息系统与一般市场信息系统的不同。

32.简述服务商品的特点。

33.简述国际市场销售渠道的特点。

34.简述在国际营销中将宗教作为重要影响因素的理由。

35.简述按国际化程度进行区分的国际营销战略类型。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36.某企业出口一批电子产品,年固定成本为500,000元,每件电子产品变动成本为65元,若预测国际市场定货量为50,000件,投资收益率为20%,其每件电子产品保本点的出厂价应为多少?

如果按目标利润定价法,其每件电子产品出厂价应为多少?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试联系实际论述市场营销交换职能的地位及其意义。

38.试述波士顿矩阵分析法及其应用。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39.当美国百年家电企业美泰传出出售的消息时,竞购者名单中赫然出现海尔的名字,一下子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的目光。

海尔的国际化路线是特立独行的。

1999年,海尔在美国的南卡罗来纳州开办了一家家电组装工厂,尽管在美国办厂成本很高,风险很大,盈利预期也不明朗,但海尔还是毅然这样做了。

海尔在美国市场的努力得到了部分回报,海尔的小冰箱在美国市场很畅销,其大尺寸的冰箱、窗式空调及便携式风扇在市场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分别达到2%、16%和8%的市场占有率。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虽然海尔品牌在美国打出了一定的知名度,并且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其美国业务至今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国内诸多企业非但没有采取海尔的国际化模式,相反却探索出自己的另一条国际化之路——跨国并购。

TCL作为吃螃蟹者,去年成功合并了法国老牌家电厂商汤姆逊的彩电业务,组建了全球最大的彩电帝国。

整合汤姆逊的彩电业务,TCL总裁李东生喊出了18个月内合资公司盈利的目标。

而联想也在今年出资17.5亿美元成功收购了IBM的PC业务。

这种国际化运作模式比海尔原来的国际化路线来得更有声势,连海尔自己也向这种趋势靠拢。

美国时间6月21日,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考虑后海尔终于亮出了自己的初步收购计划。

海尔美国公司联手两家美国知名私募基金——贝恩资本(BainCapital)以及黑石集团(BlackstoneGroup)以每股16美元的收购价向美国电器业的百年老店美泰公司抛出价值12.8亿美元的“绣球”。

请根据以上案例材料分析:

(1)海尔在收购美泰之前对外直接投资采取的是什么方式?

(3分)

(2)国内其他企业没有仿效这种方式而纷纷采用收购方式的原因是什么?

(7分)

目录

内容提要

写作提纲

正文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概述………………………………………………4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概念……………………………………………4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方法……………………………………………5

(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意义……………………………………………5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5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模式不固定………………………………5

(二)公允价值的获取………………………………………………………6

(三)固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量…………………………………7

(四)利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8

三、解决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10

(一)确定积累时间统一计提模式…………………………………………10

(二)统一的度量标准………………………………………………………11

(三)提高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确定方式的操作性………………………11

(四)加强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认识………………………………12

(五)完善会计监督体系……………………………………………………12

参考文献………………………………………………………………………15

 

内容提要

在六大会计要素中,资产是最重要的会计要素之一,与资产相关的会计信息是财务报表使用者关注的重要信息。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普遍存在资产不实、利润虚增的情况,从而使资产减值问题一度成为我国会计规范的热点问题。

人们也期望通过会计上的法律法规减少信息的不对称,让企业向广大投资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产减值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新旧会计准则的对比,针对会计实务中对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处理,分析资产减值准备在会计实务操作中的存在的问题,并对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阐述了资产减值准备提取在实务操作中面临的境况。

从资产减值准备入手,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分析,提出了计提标准不恰当,计提时间未作统一规定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分析方法等对策。

 

写作提纲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概述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概念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方法

(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意义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模式不固定

(二)公允价值的获取

(三)固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量

(四)利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

三、解决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一)确定积累时间统一计提模式

(二)统一的度量标准

(三)提高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确定方式的操作性

(四)加强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认识

(五)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问题的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日益完善,大众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要求也逐步提高。

而市场经济的完善,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其交易方会计信息要求也提高,国家为了宏观调控的需要,也需要企业提供大量真实的会计信息。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是不可逆性的规定。

按照财务会计的谨慎性原则,预期不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就不应列入资产,预期不会带来原预计额的经济利益的资源要折扣后列入资产,即减除预计减值后的部分才是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

本文通过对我国会计准则中的资产减值准备会计问题的研究,理论上提高企业对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的认识,促进企业完善企业相关会计核算,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对于完善我国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准则提出建议,促进我国资产减值准备准则完善。

实践中,这一研究旨在加强企业对与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准则的认识,完善企业会计核算,提示相关部门就准则中不完善的地方加强对企业的监督。

以下就是我的论文。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概述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概念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回收金额,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是指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

其中,处置费用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应依据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损的某些迹象,如果存在任何一种迹象,企业应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正式估计。

企业的固定资产可按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

对于可收回金额须以相关技术、管理等部门的专业人员提供的内部或外部独立鉴定报告,作为判断依据。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方法

大部分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主要包括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范围包括市场价格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固定资产。

计提方法是按单项资产计提。

1、计提公式:

减值准备=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

2、全额计提情况:

①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

②虽然固定资产尚可使用,但使用后产生大量不合格的固定资产;

③已遭损毁,以至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

④其它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

需要注意的是,已经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

(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意义

固定资产减值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存在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以及其他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

当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时,确认固定资产发生了减值,这是就要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从而调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使账面价值真实客观地反映实际价值。

计提减值准备使得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制定的财务政策更加稳健。

而从信息的使用者角度出发,适时考虑无形损耗,更精确计量了期末资产的价值,同时也剔除了虚增的利润,降低了财务风险,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计提减值准备是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有益补充,它的实施也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财务政策更加稳健。

现在,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利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及时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减值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确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模式不固定

固定资产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发现,企业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的时间“年度终了”较好掌握,但是“定期”会计制度没有说明,这就给企业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使企业在操作的时候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财务人员可以随意制定计提时间,造成虚假信息泛滥,误导投资,也使企业之间提供的相关信息缺乏了可比性。

企业的会计行为受会计准则等制度规定的约束,但是会计准则在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指导作用的同时还兼有一定的灵活性,给会计人员区别不同情况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和判断余地,如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存在多种备选的会计方法或可由会计人员做出不同的判断。

准则的灵活性是为了让更多的企业从实际出发,多种会计处理方法并存,为企业进行会计操纵提供了可乘之机,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选择会计方法,操纵会计报表。

(二)公允价值的获取

对于固定资产减值而言,公允价值的获取有难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在公平交易,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的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可见,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反映的是现值,其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公平交易的市场而不是其它主体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会提高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尽管我国市场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非市场化的因素依然很多,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依赖的“成熟市场经济”相距甚远。

部分市场仍然处于垄断状态,竞争不充分,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不能反映市场的公允性,我国目前的资产信息、价格市场不健全,不能定期、及时地公开各种资产的最新市价,因此公允价值难以得到合理的确定,不同市场上所反映出来的市场信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价格难以真正反映价值,准则对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规定过于笼统,没有明确划分不同性质的资产所使用的计量属性,企业资产按照其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待出售和处置或者持有的目的就是为了出售并且有公平市场价值的资产,如可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及投资性房地产等;另一类是基于持续经营的假设,通过持续使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资产,这类资产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如企业的生产设备和产房等固定资产,这类资产即使有公平的市场价格,但由于这类资产在正常经营条件下是不会被出售或处置的,因此,其相应的市场价格与其特定主体价值的计量是无关的,其价值取决于其未来所能实现的经济利益的折现值。

即同一生产设备在不同企业的不同经营管理水平下其特定主体价值是不一样的。

因此,如果笼统的运用公允价值和现值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并取其高者,不仅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也会降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在单个企业的经营环境恶化和经营管理水平下降的条件下,企业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可能会大于账面价值,账面价值可能大于现值,此时,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要求来看,企业应该以现值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来计提资产减值,这正是投资者决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但是,按照准则规定,企业完全可以已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大于资产的账面价值为由不计提减值,而不对现值进行估计。

而此时,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的资产价值不仅没有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也损害了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所获得的信息本身可能就是不完整的,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的难度,造成了投资者的决策失误。

(三)固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量

固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量难度较大,新准则规定: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来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

”可见,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准确性取决于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确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但是,对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确定很难把握。

主要表现在:

1、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具有很大不确定性。

新准则规定:

“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的取得是需要企业管理层在合理和有依据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整个经济状况进行最佳估计,其中预计的固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包括:

固定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预计产生的现金流入如销售量,以及售价的预测;为实现固定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入所必需的预计现金流出(包括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发生的现金流出)如设备购置、厂房构建的预测;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固定资产收到或者支付的净现金流量如处置收入、处置费用公允价值的预测。

而这些预测,一方面需要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和估计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需要企业的管理当局具有较高的现金流量管理水平,对于我国而言中小企业占据着市场经营的主体,而中小企业的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但凡是中小企业,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户自主经营,使资本追求利润的动力完全体现在经营者的积极性上。

由于经营者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反应灵敏,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治理权合一,既可以节约所有者的监督成本,又有利于企业快速作出决策。

其次,中小企业员工人数较少,组织结构简单不会单设部门去管理现金流量,这样一来,对于企业的财务信息就会造成不确定,带来数据失真的后果。

2、合理折现率的计量难度大。

新准则规定:

“折现率是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该折现率是企业在购置或者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因此合理的折现率必须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的风险价值。

要求合理折现率的确定必须以能够反映该项资产特定风险的市场利率为依据,如果该项市场利率难以取得,也可以采用替代利率估计折现率。

替代利率可以是调整后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增量借款利率或者其他相关借款利率。

调整时需要考虑该项资产的特定风险,以及其他有关货币风险和价格风险。

这样一来折现率成了一个十分不稳定的因素,对于企业而言,客观估计某项固定资产的特定风险有相当大的难度,不同的会计人员对于固定资产价值的会计估计显然会有差异,这样也容易导致利润操纵,因而计提是否真实合理不易确定。

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要将计提的减值准备考虑进去。

这样做企业将导致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一部分进入了产品成本,一部分进入了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做不是强行将本来属于一体的事物拆成了两部分,而对计提减值准备金额估计的大小将使营业费用与非营业费用之间的界限变模糊,进而影响到营业利润与非营业利润的计算结果。

由于折旧率和尚可使用年限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转回的各期均要做相应的改变,固定资产均要重新计提折旧,不但计算烦琐,而且容易出错。

(四)利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

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公允价值等是企业确认和计量资产减值准备的很重要的基础。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等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其结果会因人而异。

尽管新准则对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使用进行了细化和规范,但是要企业真实地计提固定资产减值,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利润操纵是公司的管理层为了实现自身的效用少交所得税或实现公司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目标,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调节公司盈余的行为固定资产减值的计提能够平抑各年度间的利润波动,为踌年度利润调节留出空间,有的企业甚至将视为操纵盈亏的“蓄水池”。

企业利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表现形式通常有两种形式:

1、少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增加企业利润。

企业自身的动机,有些企业为了上市或向银行贷款,少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来增加企业利润,不能真实的反映资产价值,反映资产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从而来粉饰财务报表,误导了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从而来得到想要的结果。

2、多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减少企业利润。

盈利的公司加速计提,一些企业往往趁着当前生产经营态势较佳、利润大幅增长的经营背景,大额加速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这样既能集中清算、释放一些历史问题遗留下来的各种潜在风险,又能利用“会计估计”而低估固定资产形成秘密准备金,为以后的会计期间留下足够的“业绩储备”。

固定资产减值的计提直接影响企业利润的增减。

有些企业人为地多提或少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达到调节企业利润的目的,这种行为严重的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主观随意性较大,留给企业很大的选择空间,计提标准以及比例的确定都可由企业自行根据情况确定,这在客观上也为企业利用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提供了方便企业既可以“少提”来掩盖风险,虚增利润,也可以“多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