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小书包市教研课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9091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小书包市教研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小书包市教研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小书包市教研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小书包市教研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小书包市教研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小书包市教研课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小书包市教研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小书包市教研课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小书包市教研课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小书包市教研课教案

《小书包》教学设计

  教科书分析:

  1.课文由一组词串和一首儿歌组成,词串说的是学生的学习用具;儿歌则不但展示了小书包里的学习用具,还告诉学生它们是好伙伴。

词串和儿歌的内容反映的是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儿歌押ɑo韵,语言浅白,节奏明快,琅琅上口,有利于激发学生朗读、识字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兴趣。

  2.课文配有插图,插图色彩鲜明,形象展示了小书包和词串、儿歌提到的学习用具,有利于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3.本课继续让学生认识偏旁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根据教师用书对“要求认识的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认识偏旁的目的,是知道合体字这个概念;到认识积累了一定量的字后,再了解其表意的功能,以帮助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识记汉字,现阶段的教学注意不要拔高目标要求。

  学情分析:

  1.有部分学生汉语拼音拼读、认读能力还是比较薄弱,要充分利用课文全注音的有利条件,复习巩固提高学生的拼读、认读能力,让学习慢的学生也能通过课文的学习达到汉语拼音学习的目标要求。

  2.虽然学生已经逐步适应课堂的学习,但是由于一上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

(注:

这类激励、激趣活动应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习惯不同而选择设置,并成为常态,故本教学设计不呈现这类活动的设计。

  3.一年级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外部言语能力为主,内部言语能力开始发展,因此,借助读物插图阅读,既是教学目标,又是很重要的教学策略。

应充分运用这个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了解词句意思,了解课文内容,并以此作为评价标准评价学生是否了解。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中的词串和儿歌《我的小书包》。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读懂课文,能说说自己书包里有些什么文具。

  3.认识偏旁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能正确认读“书”等11个生字新词。

  4.能正确读写“早”等5个生字,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5.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两个收拾整理书包的句子,然后按照句子提示收拾整理自己的书包,激发爱护文具的情感,和培养收拾整理书包习惯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中的词串和韵文《我的小书包》。

  2.能正确认读“书”等11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早”等5个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读懂课文,能说说自己书包里有些什么文具。

教学准备:

  教师:

“书”等11个生字字卡,“早”等5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橡皮”等7个词语的词卡(注音);课文图画PPT。

  学生:

每人一套“书”等11个生字字卡。

(不注音)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注:

1.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

2.学生答案,注意指导用完整的句子说话;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设计中不再说明。

  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一)复习有关的音节、声母、韵母。

  1.PPT出示下面的音节、声母、韵母:

  ch__c__qsh__s__xzh__z__jɑo__ou__uoxiāoyé

  出示任务:

自.由读读这些音节、声母、韵母,注意读准音。

  2.反馈指导。

  指名读或拼读,相机指导。

齐读。

  小结:

读准舌面音、舌尖前音和翘舌音,正确认读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和拼读三拼音,有助于读准字音,帮助我们纠正地方音。

  

(二)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1.导语: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课文《画》和《大小多少》,认识了走之底等一些偏旁,认识了20多个字,会写了“水”等9个字,还认识了数量词。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新的识字课文,这篇课文又让我们学习到什么呢?

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

⑧小书包(“书”“包”注音)

  2.出示任务:

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

指名拼读“书”“包”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4.导语:

同学们,你们来到学校学习,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好朋友——小书包。

今天,我们通过对识字课文《小书包》的学习,不但要像前两篇识字课文学习那样,朗读课文,学习一些偏旁,学习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还要学习什么呢?

我们将课文读好了,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就能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一)看图说话,学习朗读词串。

  1.导语:

我们的好朋友——小书包,他的肚子里面装着我们学习的好伙伴,大家能与这些小伙伴打个招呼吗?

  出示任务:

(PPT出示课文插图)仔细观察图画,看看上面有哪些你的好伙伴,然后用句子“你好,我的小伙伴……!

”分别与他们打招呼。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1)指名指着某一文具打招呼。

  

(2)评议文具名称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打招呼的语气。

  (3)当与词串中的文具打招呼,贴出该文具的词语。

  (4)指名读该文具的词语,正音、带读,齐读。

  (4)最后在黑板上形成教科书里的词串部分。

  3.出示任务:

借助拼音,把词串部分读准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个体操作。

  4.反馈指导:

  指名朗读。

师生评议,标准:

读准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5.导语:

由一个个词语组成的课文,我们也给它一个名称,叫做词串(带读“词串”)。

朗读词串也可以像朗读儿歌、古诗那样,击掌有节奏来朗读的。

  出示任务:

请同学们尝试一边击掌,一边有节奏朗读词串。

  个体练习,同桌交流。

  6.反馈指导。

  指名击掌朗读词串,相机指导。

指导后齐击掌朗读。

  

(二)借助汉语拼音,尝试朗读课文。

  1.导语:

我们把词串朗读好了,也能把课文中的儿歌读好吗?

  出示任务:

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中的儿歌,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反馈指导:

  指名每人朗读两行,正音;正音后学生自.由朗读或齐读该两行。

  3.出示任务:

朗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读音,做到读准字音;还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个体练习,同桌互读互纠。

  4.反馈指导:

  指名朗读,师生按要求评议。

齐读。

  5.导语:

朗读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是最基本的要求。

那么你能像朗读词串那样,击掌朗读这首儿歌吗?

  出示任务:

请同学们尝试一边击掌,一边有节奏朗读这首儿歌。

  个体练习。

  6.反馈指导。

  指名击掌朗读儿歌,相机指导。

指导后齐击掌朗读。

  (三)学习会认的字。

  1.导语:

同学们把课文读准了,读通顺流利了,现在把会认读的字单独拿出来,你还会认读吗?

请同学们像上一篇课文学习那样,按照课后双横线列出会认的字的顺序,在课文里把会认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读准。

  出示任务:

把会认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

  个体操作练习。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2—3人,关注学习较慢的学生。

)相机指导。

  (3)自.由拼读、全班齐拼读。

  3.会认读的字音难字学习。

  

(1)导语:

通过刚才会认的字的读音学习,你觉得哪个字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的?

  出示任务:

读读这些会认读的字,你觉得哪个字容易读错需要提醒大家的?

  

(2)反馈指导。

  预设:

(归类进行指导。

  翘舌音:

书、尺;平舌音:

作、早。

  正音后,单字开火车检查、巩固。

  4.导语:

读准了会认读的字,你能给这些字宝宝在课文中找朋友吗?

  出示任务:

在课文中给会认读的字宝宝找出它们的朋友,用横线画出来。

(提示:

连在一起读的就是它们的好朋友,用横线在它们的下面画出来)。

(注:

有些字在课文中是单音节词,这些单音节词不要硬找朋友,可留待口头组词找朋友。

  5.反馈指导。

  

(1)反馈订正画词情况,相机强调“连在一起读的才是好朋友”。

  

(2)PPT示课文词语,会认读的字注音,直呼读字读词,方式如:

“书、书、书,书包的书”。

齐读,自.由读。

  6.“书、包、作、业、本、笔、刀、课、早、校”口头组词。

  

(1)(贴出会认读的字的字卡后)出示任务: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

同桌说一说。

  7.反馈指导。

  

(1)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2)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

(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3)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4)小结:

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四)认识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

  1.导语:

同学们,我们在前几课的学习中,知道了构成合体字的部件有一个名称,叫“偏旁”,学习不少偏旁。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偏旁,请你们在这一课的会认读的字里找一找,看看有哪些合体字的偏旁要学习的?

  2.反馈指导:

  预设:

包(“勹”“巳”)

  作(“亻”“乍”)

  笔(“”“毛”)

  3.小结:

同学们找得真准确!

“包”“作”“弊”是合体字,它们分别由不同的偏旁构成,这些偏旁也有自己的名称,“包”字右上的偏旁“勹”叫“包字头”,从包字头取义的字一般与人身、包裹有关;“作”字左边的偏旁“亻”叫“单人旁”,从单人旁取义的字多与人有关;“笔”字上面的偏旁“”叫“竹字头”,从竹字头取义的字多与竹子有关。

  4.PPT出示,齐读一遍:

  字偏旁偏旁名称

  包勹包字头

  作亻单人旁

  笔竹字头

  5.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的知识,交了三个新朋友:

包字头、单人旁和竹字头。

这些偏旁朋友作用可大了,他们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字宝宝,可以帮助我们牢记字宝宝。

  (五)朗读课文。

  1.导语:

读准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学习了新的偏旁,你们能把课文朗读得更好吗?

  出示任务:

击掌,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个体练习,同桌互读互纠。

  2.反馈指导。

  指名检查后,齐击掌朗读。

  三、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

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四、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激发爱护文具的情感,和培养收拾整理书包习惯的愿望。

  导语:

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就要结合课文的图画,学习课文了。

  

(一)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主题。

  1.出示任务:

(PPT出示课文图画)看图朗读课文,想一想,儿歌里的“宝贝”说的是什么东西?

在课文里分别找出来,在它们的下面点上实心圆点。

然后用“儿歌里的‘宝贝’说的是……”说一说。

  个体操作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儿歌里的“宝贝”说的是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尺子、笔袋、橡皮。

  3.导语:

同学们真会读书,说话也说的很清楚明白。

那么,你的书包里有哪些文具呢?

把它们摆到桌子上面来,同桌互相说说自己书包里有些什么文具。

  出示任务:

把自己书包里的文具摆到桌子上来,然后用句子“我的书包里的文具有……”与同桌说一说。

  个体操作,同桌互说互纠。

  4.反馈指导:

  指名说,说到哪一种文具就呈示哪一种文具。

师生评议。

  5.导语:

同学们的文具真多真丰富呀。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这些“宝贝”呢?

我们先来看看儿歌告诉我们,文具“宝贝”是怎么做的。

  出示任务:

朗读儿歌,想一想,哪些句子告诉我们文具“宝贝”是怎样做的?

用波浪线画出来。

  个体操作。

  6.反馈指导。

  预设:

  句子:

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

天天起得早,陪我去学校。

  7.出示任务:

想一想,你怎样做文具“宝贝”才能“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

天天起得早,陪我去学校。

”?

想好了与同桌说一说。

  个体思考,同桌交流。

  8.反馈指导。

  预设:

  上课静悄悄:

上课不要玩文具,文具才能静悄悄待着。

  下课不乱跑:

下课前要收拾整理,放好文具,文具才能不乱跑。

  天天起得早,陪我去学校:

在家里用完文具要及时收拾整理,放到书包里,文具才能起得早,陪我去学校。

  9.小结:

是啊,文具“宝贝”天天陪同我们上学校,帮助我们学知识,学本领,是我们的好伙伴,我们要爱惜它们,学会收拾整理文具。

  (三)读一读,做一做,激发培养收拾整理书包习惯的愿望。

  1.导语:

同学们,刚才介绍自己的文具,我们把书包里的文具都摆到了桌子上了,你会收拾整理吗?

  出示任务:

(PPT出示“读一读,做一做”)。

请同学们看图,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两个句子。

  个体操作。

  2.反馈指导。

  指名读句子。

正音。

自.由或齐读句子。

  3.出示任务:

学着图上的学习小伙伴在桌面上把文具摆放整齐。

  个体操作,同桌互检。

  4.反馈指导。

  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在桌面上把文具摆放整齐的。

  5.出示任务:

想一想应该怎样整理书包,然后学着学习小伙伴自己整理书包。

  6.反馈指导。

  

(1)指名说说应该怎样整理书包:

先收拾好笔袋(笔盒),然后把课本、作业本分类放进书包里,最后放进笔袋(笔盒)。

  

(2)同桌互检,不是分类收拾整理的,重新收拾整理。

  7.小结:

文具“宝贝”是我们的好伙伴,我们要爱惜它们,要注意养成收拾整理文具的好习惯。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

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

  六、写字指导

  

(一)指导书写“早”。

  1.观察并说说“早”的笔画和笔顺,然后边说边书空。

  2.范写“早”,要求留心观察老师范写;边范写边提示:

日字头略小、扁,竖中线两边均等;横在横中线下方起笔,稍斜运笔经田字格中心至横中线上方收笔;竖压竖中线。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两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强调各笔画的位置,然后改错。

(学生动笔写字前,先提醒执笔和写字姿势,做好后才让动笔写。

以下相同,不再说明。

  

(二)指导书写“书”。

  1.观察并说说“书”的笔画和笔顺,然后边说边书空。

  2.范写“书”,要求留心观察老师范写;边范写边提示:

第一笔横折,折稍向左斜碰横中线收笔;第二笔横折钩,横在横中线下方起笔,稍斜向上压横中线转折,折稍向左斜运笔成钩;点不要碰横折。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两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强调各笔画的位置,然后改错。

  (三)指导书写“刀”。

  1.观察并说说“刀”的笔画和笔顺,然后边说边书空。

  2.范写“刀”,要求留心观察老师范写;边范写边提示:

以横中线为界上下要均等;第一笔横折钩,折稍左斜,钩碰竖中线收笔;捺压竖中线起笔,收笔与横折钩的钩齐平。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两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强调各笔画的位置,然后改错。

  (四)指导书写“尺”。

  1.观察并说说“尺”的笔画和笔顺,然后边说边书空。

  2.范写“尺”,要求留心观察老师范写;边范写边提示:

第一笔横折和第二笔横均写在横中线上面,都是稍出竖中线左边起笔;竖撇的竖过横中线转撇,舒展;最后一笔捺在横与竖撇连接处起笔,经田字格中心向右舒展,与撇收笔处齐平收笔。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两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强调各笔画的位置,然后改错。

  (五)指导书写“本”。

  1.观察并说说“本”的笔画和笔顺,然后边说边书空。

  2.范写“本”,要求留心观察老师范写;边范写边提示:

以竖中线为界左右要均等;竖压竖中线;撇、捺舒展,收笔齐平;最后一笔短横稍收进撇、捺里,不碰。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两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强调各笔画的位置,然后改错。

  七、总结。

(学习状况、知识能力点和爱惜文具,养成收拾整理文具的好习惯。

  作业设计:

  朗读和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⑧小书包

  口头组词板书(略)

  橡皮尺子作业本

  笔袋铅笔转笔刀

  摆放整齐整理书包

8.小书包

【教学内容】

教科书P70~71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

【教学难点】

识记字形;养成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身边的事物——小书包。

2.小书包里有什么东西?

(课件出示)

3.这些东西你们都认识吗?

二、学习生字词

1.认读词语。

师:

我们小书包里的东西真多。

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

练习用“这是什么”说话。

2.识记生字。

(1)识记“笔”,认识“竹字头”。

师:

你们看,“笔”字是“竹字头”。

“笔”为什么是“竹字头”呢?

小朋友们请看这支笔,这是一支毛笔,古代的人写字都用这种笔,这种笔上面是竹子做的,下面是毛做的。

所以,“笔”字上面是“竹”字,下面是“毛”字。

师:

除了毛笔,你们还认识哪些笔呢?

(学生说)

(2)识记“包”,认识“包字头”。

师:

认识了“竹字头”,还有一个新偏旁,它藏在哪里呢?

(出示“包”)你们还知道哪些字是“包字头”的?

(学生说到哪个字就板书哪个字)

(3)识记“作”,认识“单立人”。

师:

同学们,请看,“作”的偏旁是什么?

)你们还知道哪些字也是“

”旁?

(学生说)

(4)识记其他的生字。

师:

我们刚才认识了“包、作、笔”,能说说我们是怎样认识它们的?

(学生说)

师:

我们用学过的方法识记其他的生字。

学生自.由识记。

3.巩固字词。

课中游戏:

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贴商标”。

请小朋友们把老师发给你们的信封拿出来,信封里面有词卡、图片,请同桌合作把词卡摆在和它相应的图片下面。

(同时指两名学生上台合作摆)

4.课外延伸,积累词汇。

(1)书包里除了这些东西,还有哪些东西?

现在就请小朋友们把你们书包里有的东西拿出来,向大家展示一下。

(2)你们还认识哪些学习用品呢?

三、指导写字

1.刚才我们认识了很多学习用品,并认识了11个生字,现在我们再来学习要写的生字。

课件出示“早、书、刀、尺、本”,让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占格情况,然后观察笔顺,同桌交流说说笔顺。

2.汇报各自的发现。

3.教师在田字格里板书范写,边写边说笔顺。

4.学生临写。

四、学习儿歌

1.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儿歌。

2.讨论:

儿歌里说了什么?

五、课后小游戏

课后和家长玩抽卡片游戏或拼字游戏。

【板书设计】

小书包

橡皮尺子作业本

笔袋铅笔转笔刀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以问题导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记字,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增添了乐趣。

以多种形式的阅读及扩词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