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开展家访形成教育合力.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9046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扎实开展家访形成教育合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扎实开展家访形成教育合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扎实开展家访形成教育合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扎实开展家访形成教育合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扎实开展家访形成教育合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扎实开展家访形成教育合力.docx

《扎实开展家访形成教育合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扎实开展家访形成教育合力.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扎实开展家访形成教育合力.docx

扎实开展家访形成教育合力

扎实开展家访,形成教育合力

太乙一小

2011年暑假期间,我校按照上级相关要求,继续深入开展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参与的家访活动。

本次活动共有35位教师参加,共走访学生近600名,占学生总数的50%。

本次家访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的交流沟通,完善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家访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

一、开展暑期家访活动的主要做法

1、提高认识、精心组织。

学校对家访工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做好了家访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在确定家访工作后,召开专门会议,成立了以校长胥恋为组长的家访工作领导小组,由教导处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家访活动实施方案,发放了家访情况反馈记录表,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让每一位教师充分认识到家访是教师了解学生、联系家长、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和自觉行为,避免了走过场现象的发生。

2、制定计划,提高效率和效果。

我校以年级为单位将全体教师分成了六个家访小组,明确规定班主任家访总数不少于本班学生的三分之一,其他任课教师家访不少于5人次。

采取以班主任为主,其他任课教师为辅的家访方法,要求全体教师事先确定家访对象,要求对留守学生必须全部家访,对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要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提高家访工作的针对性,重点放在特殊家庭学生和行为偏差生。

3、明确要求、认真落实。

学校在家访活动开始前,确定了以登门走访为主,家长会、电话、互联网和书信等为辅的家访形式,由教导处统一发放了“家访登记表”,详细部署了家访的内容和注意事项及要求。

要求每位家访教师携带登记表进入学生家庭,在家访后认真填写反馈表,在对每位家访对象做好记录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家访经验;对家访中发现的问题要分门别类的加以梳理,形成典型案例。

学校将及时根据甲方情况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开展暑期家访活动取得的成效

1、建立起学校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

家访教师发扬主人翁精神,以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克服种种困难,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家访工作任务。

在7月16日—8月25日这段炎热的日子里,他们冒着酷暑,顶着烈日,向学生送去关心,解答家长疑惑,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对家长提出的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解释说明。

同时家访中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及时向学校反馈,并将家访结果与其他任课老师进行交流,共同制定促进学生发展的具体措施,切实提高了家访的实效性。

2、形成了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合力。

通过活动拉近了班主任、任课老师与学生、老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距离。

教师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使双方更全面的、更深入的了解学生。

家长掌握了学生在学校的一些情况,老师也了解了学生的家庭状况,为因人施教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教师与学生心贴心的交流更是鼓励了学生,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学校的吴华老师暑期家访的第一站是她班的留守学生,这是一个单亲家庭。

学期初,孩子学习一直不算好,作业也经常不完成。

吴老师在得知了她的家境后,给予了她热情的鼓励和帮助,并安排她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

后来这个孩子有了可喜的转变,作业认真对待,成绩也有了提高,脸上有了自信的笑容。

吴老师一行来到她家时,她们母女俩非常高兴,热情地接待了老师。

在老师表扬了孩子的进步,家长也介绍了孩子在家的表现,孩子在家很懂事,主动帮妈妈干家务,知道关心体贴妈妈了,还介绍了孩子假期的安排。

吴老师提出了建议,希望孩子在复习功课之余多参加体育活动,适当发展特长,也可外出旅游,开阔眼界。

最后,吴老师还把为她精心挑选购买的一套课外书送给了他,孩子和妈妈连连道谢,妈妈的眼里还有泪花在闪。

孩子动情地说:

“老师,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我……”孩子哽咽了。

她捧出了她精心绣成的一幅十字绣送给了老师。

这情景把我吴老师也感动了,一股暖流在老师的心中涌动。

以真诚的爱,去温暖学生的心,家访让老师走进了学生心里,沟通了师生感情,为班主任工作扬起了风帆。

3、家长和社会高度赞誉,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本次家访,我们及时掌握到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与建议,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全面听取了社会各层面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并将之反馈给学校相关部门或个人,发现并弥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推动教师自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从而扩大了学校的影响,树立了学校的良好形象。

三、开展家访活动的经验

1、要增强教师的家访艺术。

老师上门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

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

有利于教师、家长、学生之间迅速达成共识,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唠叨之苦。

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给班主任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

吴老师家访的另一对象是一名后进生,家长恨铁不成钢,总是指责孩子。

吴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寻找他的优点,比如,他擅长表演,我就让他在课本剧表演中担任主角,他表演很出色,就给他发奖状,并在家访时亲自送到他家。

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他,家长也很高兴。

学生也非常感激,脸上有了笑容。

时机成熟,吴老师和家长一起谈了督促孩子复习功课的方法。

家长很受感动,并多次电话邀请老师再去他家交流。

每次,吴老师都是多讲学生的长处与进步,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这样有利于达到教育目标。

由此可见赞美的艺术和力量,不但给了家长信心,也给了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成为后进生转化的良药。

可见,家访谈话要有方向、有目的,讲究艺术,切不可漫无边际地闲聊。

否则,既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耗费了家长析热情,使家长对老师的谈话失去兴趣。

在反映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行为表现情况时,不要一味地告状、批评学生的种种不良行为或只提优点,说好的方方面面。

却要以表扬为主,从赞扬的角度切入话题,对学生的缺点却用借桃喻李委婉地指出,通过表扬别的学生在某个方面的优点来提醒家长,让步家长明白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的不足,知道今后该朝那个方向努力。

这样,不仅在家长面前给学生留了脸面,拉近了师生距离,也使谈话气氛活跃,场面融洽和谐。

但也有部分教师对家访的意义认识不够深,忽视了其作用。

还有部分班主任、教师没有充分的利用时间、抽出时间来进行家访。

在家访中的技巧和艺术等方面需要提升,今后还需多提供一些渠道、学习等加强教师家访的经验,促进教师的成长。

真正的让每一位教师把“关爱”送上门,真正的让每一位老师把家访的实效性体现出来,而不流于形式。

2、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处处为人师表,家访过程中,老师的衣着、言谈举止都要体现一个老师的身份。

有的家长出于感激之情,送些礼物给去家访的教师,对此要婉言谢绝,不要接受家长馈赠的任何礼物;家访时选择恰当的时间,切不可在饭时上门,并且不要在学生家中用餐。

3、家访后的延续工作应及时跟进。

此次家访都是在老师们的休息时间进行,虽然辛苦却很有价值。

一方面,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去家访,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加深了他们对老师的敬意和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另一方面为今后的相互沟通和相互合作奠定了牢固的感情基础,有助于为学生创造一个学校与家庭默契合作的,和谐的教育环境。

家访后各小组都总结了经验,对各位受访学生的情况也作了一定的文字说明,这些宝贵的资料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四、开展暑期家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有些家长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从而使孩子形成了骄纵的心理。

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吃挑穿、爱耍脾气、爱哭闹、懒散等不良的行为习惯,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

2、有些家长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

还有的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

这使学校教育孤掌难鸣,有些工作开展不开。

3、有些学生家长只顾做生意,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孩子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

他们变得越来越野,使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

而学校与家长联络也往往是徒劳而返。

4、在优、中、学困生中均存在有在校表现与在家表现不一的现象,与父母亲相处不听话。

5、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

6、家长普遍存在对学校和老师期望和要求过高的现象。

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孩子有什么不良行为或成绩下降等现象发生时,一并怪罪到学校和老师身上。

7、家庭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以与学校教育融合。

有的家庭成员缺乏对教育下一代的正确认识和协调意见。

往往出现“爸爸动手打孩子,妈妈忙着护孩子,奶奶出来拉孩子”的局面。

家庭成员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彼此埋怨、指责、争吵,弄得孩子无所适从,分不清是非曲直,更不知自己错在哪里,如何改正,从而养成了说谎、见风使舵、投机取巧等不良品质,给学校教育增添了许多难处。

8、有些老师家访前的准备工作不够细致,后续工作有些滞后,没有及时根据家访记录把家访后的与学生谈话交流等延续工作做好,没有让家访真正落到实效。

家访的技巧和艺术等方面也需要提升,今后还需多提供一些渠道、学习等加强教师家访的经验,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1、要进一步加大学校的宣传力度。

此次家访,家长对我校教师的上门非常重视,很多家庭很早就在等我们的老师,甚至有些家庭的邻里,因为有孩子要入学,也来问一些学校的问题。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大都赞许我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教育管理,但也暴露出他们对学校有些情况的不了解,有些家长仅仅从学生的片言片语中知道学校的发展。

今后要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学校的宣传。

2、多渠道沟通家庭和学校。

尽管我校一直采取多种办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但在沟通深度和广度仍存在不足,我们认为还可通过多层面召开家长会,扩大沟通面。

从前年开始,我校新生入学前提前召开学生家长开会,提前将学校的办学方针和管理制度以及管理要求告诉家长,指导家长更好的配合学校教育孩子。

这种做法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这比在社会上粗泛宣传更有效。

今后,在这些渠道的基础上要结合登门拜访、电话、书信、互联网等形式多渠道的增进家庭和学校的沟通,联手教育好孩子。

3、家访活动要长期化、制度化。

教师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便于双方更全面的、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师生在和谐的气氛中会解决诸多问题。

教师与学生心贴心的家访更能鼓励学生,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家访活动无疑是成功的,但这项活动不应该象“学雷锋”活动那样给人们“三月来,四月走”的印象。

应该长期化、制度化,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形成家校教育的良性循环,以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

我校今年的家访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今后的家访活动中,我们要更加细致的做好准备工作,家访结束后要继续跟踪了解家访后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并及时给以相应教育,并结合实际,采取座谈会、家长经验交流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扎扎实实搞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

(注:

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