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复习册答案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8940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学复习册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政治学复习册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政治学复习册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政治学复习册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政治学复习册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学复习册答案1.docx

《政治学复习册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学复习册答案1.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学复习册答案1.docx

政治学复习册答案1

一,填空题

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述,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4.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6.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之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9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0西方现代政治学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做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1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宫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12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1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1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

16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

17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18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19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20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21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22公共权力具有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23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24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述,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25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人民主权学说。

26在我国制度化的政治接触渠道是信访。

27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公共利益的诉求。

28.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

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

29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公共利益。

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主要场所。

31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32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国家划分为传统型权威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和法理型权威国家。

33封建地主阶级在进行政治统治时,在统治形式上采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34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

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3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36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

37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38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议行合一原则。

39政府的权威制是国家的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和集中体现。

40分权制衡原则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41政治学所研究的问题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就是个人、社会、国家三者的关系问题。

42从我国的历史演变来看,国家与社会的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权力至高无上是中国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

43我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44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45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民主党和共和党所把持。

46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竟取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47政党的产生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

48政治社团提供信息的功能在我国共青团、妇联、工会的作用中发挥最为突出。

49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50在权威主义和极权主义国家,政府官僚集团和军人集团往往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

51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52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政治合法性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

53宽容而理性地妥协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

54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断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55宪政制度将选举制代议制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政治正义观念。

56宪政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57政治合法性危机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58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

59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

60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61现代意义的政治参与思想是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有关人民权利的思想。

62一般说来,专制制度下的人民只能通过政治斗争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利。

63与古代社会选举活动相比,近代选举制度在形式上采用普选制。

64制约权力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

65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66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67在我国,参与政治的社团一般称作人民团体,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

68我们把人民运用其民主权利直接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监督机制称为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监督。

69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70根据分权制衡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71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72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政治社会化得以传播和沿袭。

73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74现代社会科学把意识形态当作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75作为政治理论,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永远的目的、国家权威始终是手段。

76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他倡导法律的自由。

77现代保守主义倡导最大可能的经济自由和最小可能的政府管制。

78顺从性政治文化往往与独裁政治相伴随。

79第三条道路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80根据马克思的理解意识形态指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

81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

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

82.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福利化三个阶段。

83.政治正义观是政治合法性的最根本的基础,它是人们评价政治体系的标准。

84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

85.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政治管理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

86宪政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87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88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而宪政就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基本路径。

89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90选举权和罢免权是民主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91作为一种制度,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公民的意志作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决策以公民的为最终依据。

92民主的基础与前提是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

93代议制民主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94宪法和个人权利被看成是民主宪政体制下约束政府权力的根本机制。

95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利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96民主化意味着两个方面的进展:

建立现代民主制度,明确公民自由权利,并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多角度,为之设立保护屏障。

97哲学家苏格拉底被以危害国家安全罪而判处死刑,这一惯被看成是暴民统治的典型。

9819世纪,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从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实现了从理论向制度的转化。

99现代民主宪政包含的统治和对人民的保护两个方面的内容。

100具有现代化和民主意识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二选择题1(道德)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2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德治礼治。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

4孙中山先生是(管理)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5美国政治学家(B戴维·伊斯顿)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6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A亚里士多德)

7 1880年美国(D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8根据(D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9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A柏拉图)

10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经济的集中体现B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1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于(A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B官本位C“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D权力本位)。

1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A经济秩序)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13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A法B势C术),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14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B权力研究途径)。

15马克思主义创立的(C历史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也为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16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D治国之道)而展开。

1949年—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D民众主义)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

18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C精英主义)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19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D国家)。

20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D社会伦理)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21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可以概括(B伦理政治学)。

22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B儒家)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23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A政治哲学研究B政治科学研究)。

24政治研究科学化进程遇到的难题是(A隐性价值问题B价值中立问题D数据问题)。

25(C现实主义)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26(A理想主义)途径可以把我们引向“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其实质就是“公民自治”的结论。

27行为主义政治学要求用研究(D自然科学)的态度、手段和方法来研究政治现象,由此出发,主张以政治行为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28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他所撰写的(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B《新民主主义论》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联合政府》)等著作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主要代表作。

29在众多政治设计思路中,具有明显对比性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方案,二者具有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根源于人们对(A公共权力D人性)的认识和评价的截然不同。

30行为主义政治学着重研究(A政府B政党C利益集团D选民)的活动,以期发现政治过程中个人和团体实际行为一致性的范围和性质。

31(B利益)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32政治权力具有(A权威性B扩张性C排他性D强制性E支配性)的特性。

33(D理论与策略)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34(B规范方式)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35(B孟德斯鸠)精辟地论述道: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36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西方历史上曾经盛行(A君权神授论)

37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主要包括(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申诉和控告权C监督权D批评和建议权

38就当今世界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主要包括(A民主权C生存权C生存权)

39公民权利首先表现为(A政治权利)。

40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D参政权)上。

41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C村民自治),是确保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最基本的途径。

42马克思主义认为(D利益)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43八大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着(A肝胆相照B荣辱与共C互相监督D长期共存)的方针,实行参政议政,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44从历史的角度看,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A自由权C公民权)。

45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A复决权B罢免权C创制权D选举权

4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A政府C市)是最为基本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

47综合现代国家宪法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看,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如下原则要求(A权力制约原则B法治原则D人民主权原则)。

48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原则中(D人民主权原则)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起点。

49议行合一原则是(A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

50(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51下列组织属于邦联制的是(A欧洲共同体B独联体D东南亚国家联盟)。

52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A限任B监督D选举)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方法。

53纵观各国的宪法,以下的(A司法独立B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体现了法治原则。

54马克思主义认为(A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55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政体形式主要有(A苏维埃政权形式C巴黎公社政权形式D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

56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A私有制D分工)的产物。

57(C阶级性)是政府的灵魂。

58(D人民主权原则)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59作为1787年美国宪法主要起草人的(A汉密尔顿)指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不是天使而是人,因而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

60(B潘恩)指出:

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成为国王。

61市民社会是在国家权力体系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以其(A制度化D独立性)为特点。

62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D议会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

63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D共产主义者同盟)。

64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C单位化)政党的典型。

6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的民主党派属于(D参政党)。

66(A法国)是多党制的典型。

67作为社会(或市民社会)构成的主要角色,(C社团D政党)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政治现象,是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68西方国家政治社团发挥功能和作用的途径主要有(A大众传媒B立法机关C超国家机构D政党和议会党团)。

69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A多党制)。

70在西方发达国家。

社团发挥其作用的非常规方式有(A示威抗议B政变C恐怖活动D司法诉讼)。

71英国政府一直在(A保守党D工党)的轮流执掌之下。

72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A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B组织政府的手段C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D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73两党制以(C英国D美国)最为典型。

74西方传统政党最早出现于(B英国)。

75美国政治学家(D达尔)认为,没有自治组织的存在,就不可能实现国家层面上的民主。

76社会主义将(D议行合一)确定为其宪政规则。

77针对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有可能出现的政治行动主要是(D政治改革)。

78(A罗尔斯)认为,处于当代这种深刻的理性多元主义的现实中,指望人们都持某一种综合性教义是不可能的,除非用国家力量来压迫民众。

79政治合法性的核心观念是人们对(C政治合作)的理解。

80(C契约)观念意味着政府在治理过程中不是一个权威的身份参与治理,而是与其他团体、公民平等的身份去参与,与它们协商合作,共同治理。

81(A布坎南)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82最先提出政治合法性概念的是(C马克斯·韦伯)。

83治理方法的单一从根本上说是古代治理中缺乏(D平等协商)精神的结果。

84契约观念的首要条件就是(B自愿),它是人们缔约的起点。

85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A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B合作C伙伴关系D协商)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86善治提倡有效率的治理,具体而言包括(B制度效C回应性D管理效率)。

87从总体上而言,善治在精神上仍有相统一之处,这种精神就是(A效率精神C契约观念)。

88善治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对(C公共利益D市场原则)认同之上的合作。

89当代政治共识的建立途径更多地是通过(D重叠共识)的形式来实现的。

90宪政制度于17世纪在(D英国)确立以来,到今天已经发展形成了稳定和完备的制度体系。

91(A选举)是使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92(A法国D阿根廷)的总统是由直接选举产生的。

93在现代社会中,(B选举)制度已成为调整国家权力活动的基本途径。

94马克思主义对于(D政治参与)问题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之后实现民主的重要标志。

95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A义务B责任D权利)关系。

96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B选举)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

97政治参与实际上乃是公民行使以(D普选权)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过程。

98政治参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B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C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发展D有助于经济发展)。

99公民委托出去的只是国家的治权,而始终掌握着国家的主权。

因为公民可以利用(A撤销决定B制止行为C否决议案D选举权利)制约手段监督和影响政府的行为。

100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A平等选举原则B直接选举原则C间接选举原则D普遍选举原则)。

101在现代法治社会,(D新闻舆论)监督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监督的最重要的形式,也是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

102一般来讲,(A社会监督)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103(B公民监督)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

104一般来说,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要求(C有效的利益整合机制D政治参与渠道的通畅)。

105舆论监督以其(A评价性B广泛性C及时性D公开性)而对政治权力主体具有强大的威慑力,曾经被马克思形象地称为“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

106(A《公民文化》)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因此被认为是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

107“第三条道路”,指的是一种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想。

它与所谓的(A新社会民主主义D后社会主义)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108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D葛兰西)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出,国家统治=暴力+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109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A代议制B民主制)。

110在分类研究中,社会成员如何看待政治生活中不同党派、团体和个人之间的(A冲突C竞争)是区分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111(A自由主义)被认为是工业化国家的意识形态,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

它是封建主义走向衰亡、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产物。

112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社会主义和(B自由主义)看成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

113(A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114现代自由主义以认同和支持(C国家干预)为特点。

115 20世纪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是(A福利改革B经济干预)。

116基于个人才能和工作愿望各不相同这样的事实,自由主义并不同意(C社会平等D收入平等)这样的观念。

117下列关于改良社会主义的观点,表述正确的是(A按照道德原则分配财富C反对暴力革命)。

118怀疑人类的理性能力,使保守主义信奉(D实用主义),反对任何宏大的社会设计和改造方案。

119保守思想和观念大体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

它的产生是对以(D法国革命)为标志的经济和政治急剧变迁的反动。

120、1970年代以后,(C新右派)的产生,使英美保守主义思想受到冲击。

121新右派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它的理论具体表述就是(A自由经济D强国家)。

122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A现代化)过程。

123抽象地看,实现政治稳定的途径包括(A政治制度化D减少政治参与)。

124全球化对国家政治产生的深刻影响是(A使国家主权受到一定的制约B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C对后发展国家的政治文化造成了双重影响D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5(D政治制度化)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126从广义上看,政治文明主要是指公共领域里的(C政治秩序),它意味着人们之间的普遍合作。

127(A宽容D理性)精神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实质。

128(D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129宪政的核心是(D民主政治)。

130现代政治文明并不要求宗教、思想和的统一,而要求(D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得到承认,能够在公民中取得统一。

131政治文明意味着人类合作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它的根本原则就是(D秩序)。

132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来看,推动着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有(A技术革命B各国的制度变革命D跨国公司)。

133现代政治文明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平等原则B宽容和理性精神C自由原则D秩序原则)。

134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A完善人大的选举制度B完善人大的罢免制度C完善人大的质询制度D厘清宪法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

135宪政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它的(D程序)正义。

136现代化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