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漏电保护器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8849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63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单片机漏电保护器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基于单片机漏电保护器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基于单片机漏电保护器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基于单片机漏电保护器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基于单片机漏电保护器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漏电保护器设计.docx

《基于单片机漏电保护器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漏电保护器设计.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单片机漏电保护器设计.docx

基于单片机漏电保护器设计

天津大学远程网络教育学院

专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的设计

学习中心:

福建共赢

层次:

高起专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

2010级

学号:

121211433047

学生:

李兴达

指导教师:

安玲玲

完成日期:

2014年3月24日

 

内容摘要

本篇毕业论文(设计)主要介绍了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功能、用途,以及着重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型电流漏电保护器的设计原理及应用前景。

其主要对PIC16F877型单片机在漏电保护器的应用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

漏电保护器;电流型;单片机

 

内容摘要------------------------------------------------------------------------------------------2

引言--------------------------------------------------------------------------------------4

绪言--------------------------------------------------------------------------------------5

1漏电保护器发展现状及前景---------------------------------------------------------------6

2漏电保护器简介----------------------------------------------------------------------------7

2.1漏电保护器的主要功能------------------------------------------------------------------8

2.1.1防止人身触电--------------------------------------------------------------------------8

2.1.2防止漏电引起的火灾-----------------------------------------------------------------9

2.1.3防止漏电造成的设备损坏-----------------------------------------------------------9

2.1.4降低对保护接地电阻的要求--------------------------------------------------------9

2.2漏电保护器的分类------------------------------------------------------------------------10

2.3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11

3总设计方案-------------------------------------------------------------------------------------13

4硬件电路设计-----------------------------------------------------------------------------------14

4.1零序电流互感器的选择-------------------------------------------------------------------14

4.2低通滤波器设计----------------------------------------------------------------------------14

4.3相位同步电路的设计----------------------------------------------------------------------15

4.4单片机接口电路设计----------------------------------------------------------------------16

4.4.1PIC单片机原理--------------------------------------------------------------------------16

4.4.2PIC16F877单片机I/O脚分配--------------------------------------------------------18

4.4.3单片机接口接键设计-------------------------------------------------------------------20

4.4.4单片机复位电路设计-------------------------------------------------------------------20

4.4.5单片机震荡电路设计-------------------------------------------------------------------21

4.5液晶显示部分硬件设计-------------------------------------------------------------------22

4.6控制执行部分硬件设计-------------------------------------------------------------------24

4.7电源部分设计-------------------------------------------------------------------------------25

5.软件部分的设计--------------------------------------------------------------------------------26

5.1软件设计总体思想-------------------------------------------------------------------------26

5.2主程序的设计--------------------------------------------------------------------------------27

5.3中断服务模块-------------------------------------------------------------------------------30

5.3.1INT上升沿中断-------------------------------------------------------------------------30

5.3.2TMR2定时器中断----------------------------------------------------------------------31

5.4漏电信号分模块----------------------------------------------------------------------------33

5.4.1缓变电流计算模块---------------------------------------------------------------------33

5.4.2漏电突变电流计算模块---------------------------------------------------------------34

5.5漏电动作记忆和显示模块----------------------------------------------------------------37

6结论与展望-------------------------------------------------------------------------------------38

7参考文献---------------------------------------------------------------------------------------39

 

引言

电,是现代经济的命脉,它与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国防建设,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休戚相关。

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如果没有了“电”这个基本能源;那么产生的后果和损失是急剧震撼性的。

但是,使用电也潜伏着危险,特别是低压电网和低压用电设备安装、使用或检修处理不当时,就可能引起电气事故,甚至威胁人身安全。

发生触电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由于人体直接触及带电的裸露导体,既所谓的直接接触;二是人体触及劣化、破损或浸沾导电液体而使外壳带电的设备,既所谓的间接接触。

漏电保护器,用以对低压电网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进行有效保护,也可以作为三相电动机的缺相保护。

它有单相的,也有三相的。

根据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可分为电压型、电流型和脉冲型三种。

电压型保护器接于变压器中性点和大地间,当发生触电时中性点偏移对地产生电压,以此来使保护动作切断电源,但由于它是对整个配变低压网进行保护,不能分级保护,因此停电范围大,动作频繁,所以已被淘汰。

脉冲型电流保护器是当发生触电时使三相不平衡漏电流的相位、幅值产生的突然变化,以此为动作信号,但也有死区。

目前应用广泛的是电流型漏电保护器。

 

绪言

随着单片机技术的发展,单片机在电器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使电器具有智能化功能。

漏电保护器是低压电器的一个重要系列产品,但由于漏电保护的特殊性,日前对漏电保护的智能化在理论上和技术上还需要人们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本项目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1)对漏电保护检测原理进行分析。

2)以Microchip公司的PIC单片机为硬件基础,设计出漏电保护器硬件模块。

3)对PIC16877芯片编程,实现软件控制。

 

1漏电保护器发展现状及前景

漏电保护器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1912年德国正式发明了电压型保护器,保护电机外壳漏电。

1930年欧洲国家开始采用电压型保护器。

1940年法国人发明了电流型保护器。

1956年,德国开始生产电流型保护器。

在1962年美国研制成功灵敏度为5mA的电流型保护器,标志漏电保护器开始进入发展阶段,德、日、法等国也相继研制成功灵敏度为30mA的电流型保护器。

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各国开始制定规程,强制在一些场所安装漏电保护器,标志漏电保护器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我国研究漏电保护器起步要晚于国外,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用电量逐年增加,触电事故也逐年增加,因此引起各部门的相当重视。

近年来,我国在漏电保护器方面的科研、生产、应用有了较大的发展,国家标准主管部门先后组织编制了保护器产品标准、使用标准;此外,原国家机械委还制订了相关的产品行业标准;此外,国家建设部在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和GB50096《住宅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中,对低压配电系统和住宅中漏电保护器的应用均作了规定。

国家标准要求漏电保护器在投入运行后,使用单位应建立运行记录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每月需在通电状态下,按动实验按钮,检查漏电保护器动作是否可靠。

雷雨季节应增加检查次数。

但是该试验只能用来检查漏电保护器的脱扣功能,不能用来校核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分断时间的数值。

所以国家标准还规定应定期进行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特性试验,测试漏电动作电流值、漏电不动作电流值和分断时间,而且,对上述试验中采用的检测仪表的精度等级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片机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丰富。

以单片机为主体,取代传统仪器仪表的常规测量电子线路,可以容易地将计算机技术与测量控制技术结合在一起,组成新一代的所谓“智能化测量控制系统”。

在数据采集系统中采用单片机技术,能够解决许多传统仪表不能或不易解决的问题。

这种新型的智能仪表在测量过程自动化,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以及功能多样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2漏电保护器简介

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简称漏电保护器,又叫漏电保护开关,主要是用来在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以及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进行保护。

2.1漏电保护器的主要功能

2.1.1防止人身触电

漏电保护器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提供间接接触保护;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超过0.03A的漏电保护器在其他保护措施失效时,也可作为直接接触的补充保护,但不能作为唯一的直接接触保护。

在发生触电事故时,流过身体的电流越大,人体所能承受的时间越短;而触电时间越长,所能承受的流过身体的电流越小。

为了分析触电电流和触电动作时间的规律,有人作了以下试验(用狗作为触电对象):

1)固定触电时间为0.1秒、0.2秒、0.4秒、0.5秒,改变电流大小,电流从10mA起每次增加10mA试验。

结果是:

0.1秒时,电流达到220mA时,动物仍未有死亡危险;

0.2秒时,电流达到14OmA时,动物就有心室纤颤和心跳过速;

0.4秒时,电流达到10OmA时,就能使心室纤颤;

0.5秒时,电流达到10OmA时,使动物心室纤颤,电流达到16OmA时即可使动物死亡。

2)固定触电电流为30mA、80mA、100mA、140mA,时间从0.1秒起每次按倍时增加进行试验。

结果是:

30mA时,时间达60秒;80mA时,时间达12秒;100mA时,时间达六秒,对动物均无死亡危险。

140mA时,时间达0.2秒就有心室纤颤。

从上面试验结果分析可以知道:

在发生触电事故时,流过身体的电流越大,人体所能承受的时间越短。

而触电时间越长,所能承受的流过身体的电流越小。

那么人体到底能承受多大的电流和作用时间呢?

经过反复试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明确规定:

人体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时间是30mA.s(30毫安.秒)。

图2-1心室颤动电流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德国柯宾(S.Koeppen)的研究曲线It=50mA·s,即当通电电流在50mA以下时,通电时间的长短对人的安全几乎没有影响。

在考虑了安全系数后(取安全系数为1.67)得到曲线2-3,即It=30mA·s。

在曲线的左方及左下方区域为安全区域,在发生触电事故时无感觉反应和生理效应。

因此具有30mA·s的漏电保护器可以满足触电保护的需要,具有足够的安全性

注:

漏电保护器只对相与地间的触电或漏电提供保护,而对人体的相与相间触电、相与中性线间触电不提供保护。

2.1.2防止漏电引起的火灾

低压配电系统线路的漏电、用电设备的漏电或者接地电流流过金属焊缝发热,都可能导致火灾。

一般错误的认为漏电电流不大,因而忽视了发生火灾的可能性。

实际上只要接触发热面积小,即使较小的漏电电流,热能密度也会很大,就有发生火灾的可能。

此时若遇到易燃易爆品,将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

一般来说,作为防止漏电引起火灾事故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的选择应不小于100mA。

2.1.3防止漏电造成的设备损坏

2.1.4降低对保护接地电阻的要求

用电设备的保护接地电阻值按国家标准GBJ65《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规定为4Ω和10Ω,这一要求在高土壤电阻率的地区是很难达到的。

而安装了漏电保护器之后,保护接地电阻的最大允许值变为:

保护接地电阻(Ω)≤安全电压(V)/额定漏电动作电流(A)

例如,选定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200mA,按安全电压50V计算,则接地电阻为:

50V/0.2A=250Ω。

可见,与安装漏电保护器之前的4Ω或10Ω相比,保护接地电阻的要求大大降低了。

2.2漏电保护器的分类

漏电保护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品种非常齐全、非常庞大的产品系列,下面将根据不同的方法将其进行分类。

(1)根据运行方式可分为:

不用辅助电源的漏电保护器、用辅助电源的漏电保护器;

(2)根据安装型式可分为:

固定安装和固定接线的漏电保护器、带有电缆的可移动使用的漏电保护器(通过可移动的电缆接到电源上);

(3)根据极数和电流回路数可分为:

单极两线、两极、两极三线、三级、三极四线、四极漏电保护器(其中单极两线、二极三线和三级四线漏电保护器均有一根直接穿过检测元件而不能断开的中性线);

(4)根据保护功能分为:

只有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保护器、带过载保护的漏电保护器、带短路保护的漏电保护器、带过载和短路保护的漏电保护器、带过电压保护的漏电保护器及多功能保护(例如欠电压、断相、过电流、过电压等)的漏电保护器;

(5)根据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可调性分为:

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可调的漏电保护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可调的漏电保护器;

(6)根据接线方式分为:

用螺钉或螺栓接线的漏电保护器、插入式漏电保护器;

(7)根据脉冲电压作用下防止误动作的性能分为:

在脉冲电压作用下能动作的漏电保护器、在脉冲电压作用下不动作的漏电保护器(简称脉冲电压不动作型漏电保护器);

(8)根据结构分为:

组合电器(如漏电继电器与低压断路器或低压接触器组成的组合装置)和机械开关电器(如漏电断路器)。

(9)根据故障信号的形式是漏电故障电流还是漏电故障电流在接地装置或检测元件上产生的电压降,可以将漏电保护器分为电压动作型漏电保护器和电流动作型漏电保护器。

(10)根据剩余电流是否含有直流分量可分为:

AC型漏电保护器(对突然施加或缓慢上升的交流正弦波剩余电流能可靠脱扣)、A型漏电保护器(对突然施加或缓慢上升的交流正弦波剩余电流,脉动直流剩余电流和脉动直流剩余电流迭加0.006A平滑直流电流均能可靠脱扣)。

2.3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

漏电保护器的种类繁多,形式各异,但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相同。

漏电保护器主要由三个基本环节组成,即检测元件、中间环节和执行机构,其组成方框图如图2-2所示。

图2-2智能型漏电保护器原理框图

1)检测元件采用漏电电流互感器,它由封闭的环形铁心和一次、二次绕组构成,一次绕组有被保护电路的相、线电流流过,其作用是将采集到的漏电流信号转换成中间环节可以接受的电压或功率信号。

2)中间环节采用运算放大器和单片机控制系统,对漏电信号进行处理(变换、放大和比较)和动作控制。

因此通常包括放大器、比较器和脱扣器等。

3)执行机构一般为触点系统,采用低压断路器或交流接触器,根据中间环节发出的指令,来切断保护电路的电源。

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工作原理如图2-3所示。

图2-3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工作原理图

当被保护电路无触电、漏电故障时,通过漏电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电流的向量和等于零。

这样,各相工作电流在此电流互感器中所产生的磁通向量和也为零。

因此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线圈没有感应电动势产生,漏电保护器不动作,系统正常供电。

当被保护电路中有人触电或出现漏电故障时,由于漏电电流的存在,使得通过漏电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的各相负载电流(包括中性线电流)向量和不再为零,这一向量和就是漏电电流。

此时在电流互感器的环形铁心上将有励磁磁势存在,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线圈在磁通向量和的作用下,有感应电动势产生,此信号电压经过中间环节的处理和比较,当达到预期时,使主开关的励磁线圈TL通电,驱动主动开关动作,迅速切断被保护电路的供电电源,从而达到防止触电事故发生的目的。

 

3总设计方案

图3-1智能漏电保护器硬件结构设计图

智能化漏电保护器的硬件可以划分为五大部分,即漏电检测电路、相位同步电路、漏电动作电流和时间延时设定电路、漏电数字显示电路和动作执行单元。

漏电检测电路由零序电流互感器和信号处理单元组成,这部分电路将检测出漏电信号送到单片机的A/D输入通道,转换为单片机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相位同步电路负责将电网的电压信号与漏电信号的相位进行比较,单片机根据它们的相位差来判断各相漏电电流,漏电动作电流和时间设定电路是来设定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间,根据需要也可以设定为单片机自动选择额定漏电动作电流,漏电数字显示电路是由单片机控制,显示电网的漏电电流动值和动作原因,动作执行单元直接由单片机控制,完成漏电保护功能。

智能化漏电保护器是在PIC16F877单片机的控制下完成的,其控制软件由四部分组成,即上电初始化模块、漏电信号分析模块、漏电电流显示模块、漏电动作输出模块。

上电初始化模块主要完成上电后的初始化,对PIC16F877的端口进行初始化,还包括根据外部设置状态确定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

漏电信号分析模块主要通过A/D转换后,将漏电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对于三相电网来说,还要将各相漏电电流分离出来。

漏电电流显示模块采用动态扫描输出方式,交替显示总漏电电流、A相漏电电流、B相漏电电流、C相漏电电流。

漏电动作输出模块主要是将漏电电流与漏电动作值进行比较,当漏电电流大于设定值时,单片机发出动作信号。

4硬件电路设计

4.1零序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零序电流是整个系统的原始信号,它的准确程度决定了整个系统的精度,所以零序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就颇为重要。

一般的零序电流互感器在原方电流小于2-5安培时它的变比和相角误差均较大,不能满足微机检测设备的要求。

所以选择高精度零序电流互感器采用LJWZ-3型,它的优点是即使原方电流很小(0.2A-0.5A)时也能保证足够的准确度。

其输出信号接负载电阻后送低通滤波器进一步处理。

4.2低通滤波器设计

由于电力系统中存在大量的谐波成分,特别是三次和五次谐波的存在将会给数字系统带来极大的危害,为了避免谐波影响,必须有滤波电路将各次谐波滤除。

滤波电路实际上是一种选频网络,根据阻带的不同可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电路,工频电网中的谐波绝大多数是高次奇次谐波,因而需要低通滤波器。

按照所用元件的不同,滤波器分为有源滤波器和无源论波器两大类。

滤波的效果是由输出幅值的大小来决定的,无源滤波器是用R.L.C元件构成的,电路比较简单,但由于电阻的分压,使滤波输出信号幅值变小,滤波效果不好。

使用运算放大器的滤波电路是有源滤波电路,由于运放的存在,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和一定程度的反馈,消除了因电阻分压而造成的输出信号幅值变小的缺点是一种理想的滤波电路。

本文采用有源滤波。

常用的滤波器有巴特沃斯型、切比雪夫型。

切比雪夫型滤波器在通频带输出信号幅值以某一值为中心,上下波动一个小范围,这个范围的大小用纹波系数来表示。

其通频带与带阻之间的变化曲线比较陡峭,截止特性好。

巴特沃斯型滤波器在通频带比较平坦,但截止特性缓慢。

本文的目的在于滤除工频电流中的谐波,一般谐波的次数为三次、五次、七次,设计了四阶切比雪夫模拟滤波器用以消除三次以上谐波对系统造成的影响。

其设计性能要求达到三次谐波衰减达到40dB,其电路结构和参数如图4-1。

图4-1低通滤波器电路原理图

4.3相位同步电路的设计

在三相电网中的漏电保护器能够分别显示三相漏电电流。

在三相电网中,只单纯地显示三相漏电矢量和,还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要。

分别显示出各相漏电电流,更便于用户故障分析,判断究竟是哪一相线路发生了漏电。

漏电信号分析模块中在对漏电信号进行处理时,需要将漏电信号分为三相漏电电流,以便输出显示。

我们利用A相电压作为相位参考基准,检测出漏电电流为I,其滞后相位为θ,由此将漏电信号复原为各相不平衡漏电电流。

相位同步电路设计方案如图4-2所示:

图4-2相位同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