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改进控制程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38828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doc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持续改进控制程序.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doc

程序文件

文件名称: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版号:

A/0

受控号:

页码:

生效日期:

拟制:

范丽萍日期:

2017.06.02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拟制/更改申请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版号

生效日期

更改单号

1 目的:

 

  为确保本公司的产品质量、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不断地满足顾客的要求,必须切实做到持续改进。

本程序对持续改进的各项活动实施规范化管理。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产品所涉及持续改进的各个方面,如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实施,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管理评审、纠正和预防措施及质量改进攻关等活动的管理,以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3  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在全公司范围内营造持续改进的氛围,对重大改进项目进行决策。

 

3.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制订和实施突破性持续改进计划。

3.3持续改进小组组长 验证持续改进计划的执行效果。

 

3.4 各相关部门和基层单位负责执行和实施持续改进的具体行动计划。

 3.5各部门主管负责制订渐进的持续改进计划并组织实施。

4  措施和方法

 4.1总则 

改进应着眼于改善产品特性以及提高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改进的基础在于过程。

为此,可采取的措施有:

 

1)测量和分析现状,找出薄弱环节和制约产品特性、过程效益发挥的关键。

 2)确立改进目标,即改进的预期效果。

 3)研究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4)评价和选择方案。

 

5)实施所选定的方案。

 

6)测量、验证和分析实施的结果。

 

7)使成功的措施规范化,即纳入文件的永久更改。

 

   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评审,以确定进一步改进的机会。

改进应是持续的活动,以确保产品、过程、体系的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4.2 持续改进的策划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策划和管理由品管部实施。

 

4.2.1 策划的依据 

公司质量方针、目标、管理评审和内部审核结果,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其他信息反馈和数据分析结果,是策划持续改进的基本依据。

 4.2.2持续改进的机会 

(1) 计划外的停机时机; 

(2) 设备安装、模具更换及机器调整时间(可否减少); 

(3) 过长的生产周期; 

(4) 报废、返工或返修(减少和降低返工、返修及报废比例,以降低成本); 

(5) 非增值使用场地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 

(6) 过大的变差; 

(7) 低于100%的初次运转能力; 

(8) 人力和材料的浪费; 

(9) 过剩的搬运和贮存;

(10)顾客满意度;

 (11)节约和爱护资源等。

 4.2.3 策划的内容 

改进策划除遵循质量策划的一般原则外,应侧重主攻目标、活动过程及其职责。

现就体系、产品、过程改进分别规定如下:

 

(1)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涉及的主要内容有:

质量方针、目标及其管理,组织结构,资源配备及其管理,测量及评价活动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其他过程活动。

 

(2)产品的改进 

产品改进策划涉及的主要内容有:

各阶段产品质量特性改进目标、针对产品的主要缺陷状况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提高产品可靠性的措施,以及相应的资源保障。

 

(3)过程的改进 

产品实现过程的改进,涉及质量管理体系并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改进一并考虑、在其技术和业务方面主要涉及的内容有:

生产过程控制的改进,过程实现手段的改进,人员素质的提高,作业方法的完善,工作环境的改善等,以及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从而实现更多的增值。

 

4.2.4 纠正措施和要求 

   对发现不合格、缺陷的责任部门必须分析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的经济、有效的纠正措施,明确期限及责任者,并对实施结果进行验证。

 4.2.5 纠正措施信息来源可包括:

 

a. 顾客投诉或意见反馈的产品不合格、产品交付或售后服务中的不符合问题; 

b. 内审不合格报告; 

c. 管理评审输出,报告中由管理者决策需采取的纠正或改进措施; 

d. 内部审核报告中提出的纠正措施要求; 

e. 数据分析的输出中有关过程和产品的特性趋势反映的不合格问题;限制可按规定时间提出,如内审应在结束前提出;重大不合格、缺陷,应在专题研讨后提出;解决时间较长、较难的不合格、缺陷可在有关会议上提出或书面形式提出。

 

4.2.6 纠正措施的评审、确认、实施、验证、形成标准文件同《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 例外处理 

5.1 顾客投诉时,责任部门或人员可立即采取纠正措施,首先解决顾客投诉的问题,而后按本程序第4章规定执行。

 

5.2需要当场实施的纠正措施,责任部门负责人可先组织实施后再按本程序第4章规定执行。

 

6 预防措施和要求 

对发现潜在不合格、缺陷的责任部门必须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明确期限及责任者,并对实施结果进行验证。

 6.1预防措施信息来源可包括:

 

a. 顾客需求和期望; b. 市场分析; c. 管理评审输出; d. 数据分析的输出; e. 顾客满意度的测量; f. 顾客信息的汇总系统; 

6.2 预防措施提出的方式 

 6.2.1 口头方式:

有关人员可以以口头方式向有关领导提出预防措施建议;管理人员在其职权范围内可以以口头方式向下属提出预防措施命令。

口头提出的,一般限于轻微的、容易消除的、或急需解决的不合格、缺陷。

 

6.2.2 书面形式:

当不合格、缺陷较严重,或在内审中发现的问题或专题调研的结果时,一般采用书面方式,由技术部出具《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单》,相关责任单位填写原因分析、纠正措施及完成日期、预防措施及完成日期。

技术

部负责对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技术验证。

 

6.3 预防措施的评审、确认、实施、验证、形成标准文件同《纠正与预防控制程序》

7 相关引用文件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文件管理与控制程序》 

《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单》

第5页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