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医学院教案首页.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8811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阳医学院教案首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贵阳医学院教案首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贵阳医学院教案首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贵阳医学院教案首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贵阳医学院教案首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阳医学院教案首页.docx

《贵阳医学院教案首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阳医学院教案首页.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阳医学院教案首页.docx

贵阳医学院教案首页

贵阳医学院教案首页

教学内容:

教材名称(版次)《基础化学》第六版____

起止章节页码第九章168—194_______

讲授题目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计划用学时4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氢原子的Bohr模型量子数和原子轨道

多电子原子的电子组态元素周期表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熟悉内容氢原子的光谱原子轨道的径向分布

了解内容元素和人体健康

教学要点:

重点四个量子数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

难点多电子原子的电子组态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教学进程:

第一节氢原子的结构60min

(步骤)第二节量子数和原子轨道

量子数25min原子轨道25min

第三节电子组态和元素周期律                   

电子组态25min元素周期律25min

第四节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60min    

教学方法讲解  对比  举例多媒体板书习题

参考资料  《基础化学》 

《结构化学》

作业

 

教案续页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板书

 

详细讲解

 

基本内容

第一节  氢原子的结构

一、氢光谱和氢原子的Bohr模型  

1.氢原子的线状光谱

氢光谱是所有元素的光谱中最简单的光谱。

在可见光区,

它的光谱只由几根分立的线状谱线组成,其波长和代号如下

谱线 HαHβHγHδH…

编号(n)12345…

 

波长/nm656.279486.133434.048410.175397.009

 

不难发现,从红到紫,谱线的波长间隔越来越小。

n>5

的谱线密得用肉眼几乎难以区分。

1883年,瑞士的巴尔麦

发现,谱线波长(λ)与编号(n)之间存在如下经验方程:

式中:

λ是波长,RH/hc=1.097*107,n为正整数且n2大于n1。

2.氢原子的Bohr模型 

①能级假说定态能级基态激发态

主量子数当n=1时能量最低,此时能量为2.179×10-18J,

 

②能级间的跃迁当电子的能量由一个能级改变到另一

个能级,称为跃迁。

玻尔理论的成功之处和其局限性。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基本内容

二、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物理学家们把光的粒子说和光的波动说统一起来,提

 

出光的波粒二象性,认为光兼具粒子性和波动性两重性。

1923年,法国物理学家deBroglieL在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启

发下提出,微观粒子如电子、原子等,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他类比光的波粒二象性关系式,导出微观粒子具有波动

性的deBroglie关系式:

式中p为粒子的动量,m为质量,v为速度,λ为粒子波波长。

这意味着动量是粒子的特性,波长是波的特性,因而上式

就是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的数学表达式,这表明,粒子既是

连续的波又是不连续的粒子流。

按德布罗意关系式计算的各种实物粒子的质量、速度和波

长λ。

 

察觉,因此我们对宏观物体不必考察其波动性,而对高速

计算表明,宏观物体的波长太短,根本无法测量,也无法

察觉,因此我们对宏观物体不必考察其波动性,而对高速

察觉,因此我们对宏观物体不必考察其波动性,而对高速

波动性。

这一关系式被戴维森和革尔麦的电子衍射实验所证实。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基本内容

三、测不准原理

量子力学论证了,不能用描述宏观物体运动的“轨迹”概念

来描述微观物体的运动。

所谓“轨迹”,就意味着运动中的

物体在每一确定的时刻就有一确定的位置。

微观粒子不同

于宏观物体,它们的运动是无轨迹的,即在一确定的时间没

有一确定的位置。

这一点可以用海森堡不确定原理来说明:

对于一个物体的动量(mv)的测量的偏差(mv)和对该物体的 

位置(x)的测量偏差(x)的乘积处于普朗克常数的数量级,

即:

ΔχΔpχ≥h/4π

测不准原理是粒子波动性的必然结果,微观粒子的运

动规律可以用量子力学来描述,即表达它在空间出现的概

率及其它全部特征。

宏观物体也遵守测不准原理,不过其

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大,位置和动量的误差可以忽略,仍适

用于经典力学处理。

四、氢原子的波函数

192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SchrodingerE推导出在力场作

用下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动方程,称为SchrodingerE方程。

SchrodingerE方程的解是一个函数,用希腊字母ψ来描述

电子的运动状态。

波函数本身的物理意义并不明确,但是

波函数绝对值的平方却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ψ|2表示在原

子核外空间某点P(r,θ,Φ)处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即在该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基本内容

 

处单位体积中电子出现的概率。

电子的概率密度|ψ|2经常用它的几何图形来直观的表

现,俗称电子云,是电子出现概率密度的形象表现。

电子

 

出现几率密度大的地方,电子云浓密一些,电子出现几率

密度小的地方,电子云稀薄一些。

因此,电子云的正确意

义并不是电子真的象云那样分散,不再是一个粒子,而只

是电子行为统计结果的一种形象表示。

电子云图象中每一

个小黑点表示电子出现在核外空间中的一次几率,几率密

度越大,电子云图象中的小黑点越密。

描述原子中单个电子运动状态的波函数又常被称为原

子轨道。

严格地说原子轨道在空间是无限扩张的,但一般

把电子出现概率在99%的空间区域的界面作为原子轨道

的大小。

波函数给出了电子运动的全部信息:

1.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电子的波动性与其运动的统计规律

相联系,电子波是概率波。

2.电子不能同时确定它的位置和动量,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

态体现为在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

3.电子的运动状态可用波函数ψ描述。

波函数ψ是薛定谔

方程的合理解,|ψ|2表示电子的概率密度。

4.每一波函数ψ对应一确定的能量值,称为定态。

电子的

能量具有量子化的特征,是不连续的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基本内容

第二节量子数和原子轨道

一、量子数

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它的SchrodingerE方程可

以精确解得波函数。

原子轨道是空间坐标的函数,表示成

波函数合理的解必须满足一些整数条件,这些整数是n、l、

m,称为量子数。

n、l和m这三个量子数的取值一定时,就确定了一个波函

数ψn,l,m(r,θ,)。

1.主量子数n取任意正整数值,是决定电子能量的主要

因素,还决定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也称为电子层数。

电子层用下列符号表示:

电子层符号KLMN···

n0123···

2.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取小于n的正整数和零,即0、1、

2、3···(n-1),共可取n个值,它决定原子轨道的形状,也

决定电子能量高低。

当n给定时,即在同一电子层中,l越

大,原子轨道能量越高。

所以l又称为能级或电子亚层。

电子亚层符号spdfg···

l01234···

3.磁量子数m取-l到+l的2l+1个值,即0、±1、±2,

···,±l,他决定原子轨道的空间取向。

.磁量子数与电子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基本内容

能量无关,能级相同,能量相同的轨道称为简并轨道或等

价轨道。

4.自旋角动量量子数s取+1/2或–1/2,表示电子自

旋的两个相反方向,也可以用箭头符号↑和↓表示。

电子的运动状态由n、l、m和s四个量子数确定。

二、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

波函数ψn,l,m(r,θ,)可以写成函数Rn,l(r)和Yl,m(θ,)

的积:

式中Rn,l(r)称为径向波函数,是电子与核的距离r的函数,

称为角度波函数,表达电子在核外空间的取向。

氢原子的某些波函数、径向波函数和角度波函数见表9-2

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是角度波函数的图形。

1.s轨道角度分布图

s轨道的角度波函数是一个常数,s轨道为球形对称,无

方向性,在空间只有一种取向。

2.p轨道角度分布图

p轨道的角度波函数的值随方位角θ和φ的改变而改变。

p轨道的图形是双波瓣形,每一波瓣形成一个球体,两波

瓣的波函数的值相反,中间有一节面。

p轨道在空间有三种不同取向:

px、py、pz

3.d轨道角度分布图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基本内容

d轨道角度分布图有两个节面,在空间有五种不同取向,

分别为dxy、dxz、dyz、dx²–y²、dz²,波瓣呈橄榄形。

 

dz²的图形负波瓣呈环状,但和其它d轨道是等价的。

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与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二者形状

相似,但有两点区别:

(1)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比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要瘦些,

这是因为Y值小于1,平方后Y2值更小。

(2)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有正负号之分,而电子云的角度

分布图均为正值,因为Y值平方后无正负的区别。

三、原子轨道的径向分布

1.径向分布函数原子轨道的径向分布是径向波函数

的图形。

用D(r)表示,它表示电子在一个以原子核为中心,

半径为r、微单位厚度为dr的同心圆薄球壳夹层内出现的概

率,反映的是原子核外电子出现的概率与距离的关系。

D(r)=Rn,l2(r)4πr2

概率=概率密度*体积

薄球壳夹层的表面积为4πr2,薄球壳夹层的体积为

dv=4πr2dr

所以,概率=Rn,l2(r)4πr2dr=D(r)dr

以D(r)为纵坐标,以r为横坐标作图,则得到径向分布

函数图。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基本内容

2.从径向分布函数图可以看出:

⑴在基态氢原子中,电子出现概率的极大值在r=a0(玻尔半

径,a0=52.9pm)的球面上,玻尔半径就是电子出现概率最

大的球壳离核的距离。

⑵径向分布函数图中的峰函数有(n-1)个,例如,1s有

1个峰,4s有4个峰,2p有1个峰,3p有2个峰….

⑶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相同,主量子数n不相同时,主峰距

核距离不同,n越小,距核越近,n越大,距核越远,好象

电子处于某一电子层

⑷主量子数n相同,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不同时,ns比np

多一个离核较近的峰,np又比nd一个离核较近的峰,第一

个峰与核的距离是ns〈np〈nd〈nf,说明不同l的电

子“钻穿”到核附近的能力不同,外层电子也可以在内层出

现。

钻穿能力的顺序是ns〉np〉nd〉nf。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E

RH

基本内容

第三节电子组态和元素周期律

多电子原子的精确波函数迄今未解出,只能近似处理,

氢原子结构的结论仍然可近似的用到多电子原子中:

1.在多电子原子中,每个电子都各有其波函数,其具体形式

也取决于一组量子数。

各电子层中的轨道数,与氢原子中

各电子层轨道数相等。

2.多电子原子的波函数的角度部分和氢原子的相似,所以

多电子原子各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与氢原子各原子轨道的

角度分布图相似。

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也相似。

3.多电子原子的能量等于处于各能级的电子能量的总和。

一、多电子原子的能级

1.有效核电荷Ζˊ

多电子原子的能级是一种近似处理。

设想原子中某电子i

即受到原子核的吸引,又受到其它电子的屏蔽作用,这样,

能吸引电子i的有效核电荷Ζˊ为Ζˊ=Ζ-σ

式中σ称为屏蔽常数,Ζ为核电荷,电子i的能量为

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与n、Ζ、σ有关。

2.影响σ的因素

①外层电子对内层电子的屏蔽作用可以不考虑,σ=0。

②内层电子对外层电子有屏蔽。

次外层(n-1层)电子对外

层(n层)电子屏蔽作用较强,σ=0.85;更内层的电子几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基本内容

乎完全屏蔽了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σ=1.00。

③同层电子间也有屏蔽作用,但比内层电子的屏蔽作用弱,

σ=0.35,1s电子之间σ=0.30。

综上所述,屏蔽作用主要来自内层电子。

3.多电子原子的能级

①当l相同,n不同时,n越大,电子层数越多,外层

电子受到的屏蔽作用越强,轨道能级越高:

E1s

E2p

②当n相同,l不同时,电子的钻穿能力越强,离核愈近,

受到其它电子的屏蔽就越弱,能量就愈低,能级顺序为:

Ens

③当l、n都不同时,一般越大,轨道能级越高。

但有时会

出现反常现象,比如3d和4s,E4s

美国化学家Pauling根据光谱实验的结果,总结出多

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的近似能级高低顺序:

E1s

我国化学家徐光宪从光谱实验中总结出(n+0.7l)规

则,依此规则来计算多电子原子的能级高低,

根据徐光宪

能级分组规则得到的能级组划分次序,与Pauling近似能

级图是一致的。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基本内容

二、原子的电子组态

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又称为电子组态,就是根据多电

子原子的能级给出所有电子的运动状态。

基态原子的电子

排布遵守下面三条规律。

(一)Pauli不相容原理

在一个原子中,不可能存在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两

个电子,即每个原子轨道中最多只能容纳自旋相反的两个

电子,称为Pauli不相容原理。

根据Pauli不相容原理可以

知道,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电子。

(二)能量最低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认为:

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在不

违背Pauli不相容原理的前提下电子将尽可能先地进入能

量最低的轨道,然后再按原子轨道近似能级的次序,依次

向能量较高的能级填充,使整个体系能量最低,最稳定。

(三)Hund规则

Hund规则指出:

在能量相同的轨道(等价轨道、简

并轨道)上分布的电子,将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并且自

旋方向相同。

在书写20号元素以后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时要注意,

虽然电子填充按近似能级顺序进行,但电子组态必须按电

子层排列。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基本内容

有些副族元素虽然按原子轨道能级顺序排列了电子,但

并没有达到使整个原子能量最低。

光谱实验结果指出,简

并轨道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是能量较低的稳定状态。

全充满p6d10f14

 

半充满p3d5f7

全空p0d0f0

为了简化电子组态的书写,把内层已达稀有气体电子

层结构的部分,用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加方括号表示,称

为原子芯。

原子芯写法的另一优点是指明了元素的价电子

结构。

价电子所处的电子层称为价电子层或价层。

例如:

Fe的原子序数为26,其电子组态为:

 

1s22s22p63s23p63d64s2

[Ar]3d64s2

48号元素Cd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2

[Kr]4d105s2

Cd原子的价层电子组态为:

4d105s2

Cr(24):

[Ar]3d54s1而不是3d44s2

即1s22s22p63s23p63d54s1

Cu(29):

[Ar]3d104s1而不是3d94s2

即1s22s22p63s23p63d104s1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基本内容

三、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性质的表现形式,原子的电子

组态是构成元素周期表的基础。

1.能级组与元素周期

按能级高低,把原子轨道划分为若干个能级组。

不同

能级组的原子轨道之间能量差别大,同一能级组内的原子

轨道之间能量差别小。

每一个能级组对应元素周期表的一个周期。

周期中元

素其原子的外层电子结构从开始到结束,元素的数目与能

级组能容纳的电子数目一致。

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横行,每一横行为一个周期,共

有七个周期。

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周期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的电子层

数,也等于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的主量子数。

周期数=电子层数=最外电子层的主量子数n

例如19号元素钾,K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四个电子层:

[Ar]4s1,最外电子层n=4,所以钾元素属于第四周期。

周期中元素的数目按2、8、8、18、18、32、32的顺

序递增,一般将第一、二、三周期称为短周期,第四、五、

六周期称为长周期,第七周期未满,只有23个元素,故称

为不完全周期。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基本内容

2.价层电子组态与族

在周期表中,把性质相似的元素归为一个纵列,称为族。

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除第八,九,十3个纵行为

第Ⅷ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为一个族。

元素周

期表共有16个族,其中八个主(A)族,八个副(B)族。

主族由长周期元素和短周期元素组成;副族只由长周期元

素组成。

⑴主族

按电子填充顺序,凡最后一个电子填入ns或np轨道的元

素称为主族元素,共有八个主族,我们常用罗马数字加A来

表示主族元素。

ⅠA—ⅦA族元素,内层电子处于全满状

态:

族数=最外层电子数

=价层电子数=最高氧化值

⑵副族凡最后一个电子填入次外层(n-1)d轨道或倒

数第三层(n-2)f轨道的元素称为副族元素,共有八个副

族,我们常用罗马数字加B来表示副族元素。

副族元素的

价电子层包括了ns、np、(n-1)d和(n-2)f轨道,最外

层一般只有1~2个电子,显然,副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与它们所在的族数不相等。

副族元素的族数与价层电子数的关系可分三种情况:

 

①ⅠB和ⅡB族:

(n-1)d轨道全满,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基本内容

价层电子组态为(n-1)d10ns1-2

族数=ns电子数

②ⅢB~ⅦB族:

次外层(n-1)d轨道电子数少于或等于5,

价层电子组态为(n-1)d1-5ns1-2

族数=(n-1)d+ns电子总数

③ⅧB族:

包括了三个纵列、9种元素,(n-1)d电子数大

于5,性质相似,故合并为一个副族,

价层电子组态为(n-1)d6-9ns1-2。

特殊:

Ⅷ族钯Pd:

[Kr]4d105s0

3.元素分区

周期表中的元素

可以根据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特征划分为五

个区:

s.p.d.ds和f区

⑴s区元素:

指最后一个电子填充到s轨道上的元素,

其价层电子组态为:

ns1~2,位于周期表的左侧,包括ⅠA

族碱金属和ⅡA族碱土金属,这些元素的原子易失去1个

或2个电子,形成+1价或+2价金属离子,是活泼金属。

⑵p区元素:

最后一个电子填充到p轨道上的元素,其价

层电子组态为:

ns2np1~6,位于周期表的右侧,包括ⅢA

~零族元素。

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几乎都集中于p区,

p区元素多有可变的氧化值。

⑶d区元素:

最后一个电子填充到d轨道上的元素,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基本内容

其价层电子组态为:

(n-1)d1~9ns1~2,位于周期表的中部,

包括ⅢB~ⅦB和Ⅷ族元素,它们都是过渡元素,每个元素

都有多种氧化值。

⑷ds区元素:

最后一个电子填充到d轨道并且达到d10

状态的元素,其价层电子组态为(n-1)d10ns1~2,包括

ⅠB和ⅡB族元素,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已填满,最外层

电子数与s区元素相似,故称为ds区元素,也属于过渡

元素,有多种氧化值。

⑸f区元素:

最后一个电子填充到f轨道上的元素,价

层电子组态一般为:

(n-2)f1~14ns2,包括镧系和锕系

元素,这些元素最外层和次外层几乎相同,只是倒数第三

层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极为相似。

例题:

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试写出该原子的

电子排布式,并指出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周期、族和区。

解: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根据电子的填充顺序,其电

 

子组态为:

1s22s22p63s23p63d24s2

或[Ar]3d24s2

最外层电子的主量子数n=4,所以,该元素属于第四周期。

最后一个电子填入到3d轨道,且3d电子数等于2,

(n-1)d+ns电子总数为2+2=4,所以它属于ⅣB族,d轨

道未满,属d区元素,是金属钛Ti。

 

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基本内容

4.过渡元素概念

副族元素介于典型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因

此称为过渡元素,其中镧系和锕系元素称为内过渡元素。

过渡元素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除个别外,都只有1~2个电

子,所以它们仍为金属元素,由于它们的(n-1)d轨道未

满或刚充满,或(n-2)f轨道也未充满,因此在化合物中

常有多种氧化值,它们的性质与主族元素有较大的差别。

第四节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一、有效核电荷

吸引最外层电子的有效核电荷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呈

现周期性的变化。

当每增加一个周期,就增加一个电子层。

对最外层电子而言,也就增加了一层屏蔽作用大的内层电

子,所以有效核电荷增加缓慢。

同一个周期中,随着原子

序数的增加,外层电子受到的有效核电荷增加较迅速。

二、原子半径

1.原子半径单个原子并不存在明确的界面,通常所说、

的原子半径,实际上是指用不同方法测定出来的共价半径

金属半径或vanderWaals半径。

共价半径:

同种元素的两个原子以共价单键结合时,两原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基本内容

子核间距离的一半称为该原子的共价半径。

金属半径:

在金属单质的晶体中,相邻两原子核间距离的

一半称为该原子的金属半径。

vanderWaals半径:

两个原子间没有形成化学键,只

是靠分子间的作用力(vanderWaals力)结合在一起,两

原子核间距离的一半称为该原子的vanderWaals半径。

2.原子半径在周期表中的变化规律:

(1)同一周期主族元素:

从左到右,电子层数不变,有效

 

核电荷数逐渐增加,因此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最后稀有气

体元素的原子半径突然增大是因为它们是范德华半径。

同一周期副族元素:

从左到右,有效核电荷增加不明

显,所以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但减小的幅度比主族元素小。

当ⅠB、ⅡB族元素时,(n-1)d轨道全满,d电子在空间分

配均匀、合理,屏蔽效应显著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