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重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8416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原理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美学原理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美学原理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美学原理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美学原理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学原理重点.docx

《美学原理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原理重点.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学原理重点.docx

美学原理重点

二、老子的美学

孔子:

礼乐、道德。

老子:

“反者道之动”。

《老子》成书于战国初期。

《史记老子列传》:

西周的职官,掌管文献典籍。

哲学家和史家的前辈。

孔子向老子请教:

什么是礼。

周晚期的腐败荒淫甚于商代。

险恶的政治与社会环境,养成的韬光养晦、退隐自保的人生哲学。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局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从形而上之道出发提出“大音希声”的审美意境

“有无相生”

(一)礼乐文明的反思

周代文明的弊端的了解。

礼乐文明:

典章制度、审美风尚。

重天道轻礼乐。

从天道自然的观念出发对中华民族自身所创造的文明的反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

”《老子》

儒家所谓的文明象征,其实是纯朴民风衰败的结果。

真正的美和善是天道。

恢复远古时代的美好风尚,杜绝贪欲,废弃儒家的礼义。

“绝圣弃智,而民利百倍,绝仁弃义,而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老子》

所有的政教法令只会刺激人们的贪欲。

人性的素朴无为。

王弼:

“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以蔽之,噫!

崇本息末而已矣。

观其所由,寻其所归,言不远宗,事不失主。

”《老子指略》

人类社会的异化现象

贪欲和礼乐的结合。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

春秋战国来,物质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

审美和文艺离开了健康的轨道。

文艺与身心将康,质朴。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

文艺应以人生为目的

文艺不是为了简单的刺激,而是为了健康的人生。

“大音希声”

(二)有无相生与文艺批评

老子:

天地生生不息。

自然之道的法则。

人应效法自然。

老子的道比儒家的道范围更广(自然界、社会生活,人类世界)

老子的道比儒家的道层次更深。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不仅是现象更是一种本体,强调道的抽象性。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

寥兮!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日逝,逝曰远,远日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老子》

想象的理念的美。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萧统《陶渊明传》

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

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社会风尚:

重有轻无。

感官美。

《道德经》: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美和丑,难和易都是相对的。

表面的美未必就是美。

美——世俗——矫揉造作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老子》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表面的有——深层意义上的无

鼓励人们超越世俗,追逐大音,大象。

陶渊明最高的审美典范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苏东坡

逸品。

当时的时代是一个躁动和喧嚣的时代,引起人们心态的浮躁

“静胜燥,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成长与成熟

东方文化以柔克刚。

明代李贽“童心说”。

(三)美言不信的批评方法

“反者道之动”——逆向思维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文心雕龙情采》文学的悖论

作品文本与作者内心的不同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文人的心口不一。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儒家强调“诗言志”。

道家的批判,如潘岳。

(四)庄子与文学批评

更具有文艺特征的批评形式。

形象性。

忧患意识和激愤。

宗白华:

中国艺术精神既得利于屈原的文学精神,又得利于庄子的文艺精神。

庄子,名周,生卒年不详,战国时代宋蒙人。

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和杂篇后学和学生所作。

1.以自然天真为美

有泛神论的倾向。

认为“道”在万物中。

道的世俗人情化。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庄子《知北游》

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

《庄子刻意》

美的圈套——世俗的美

大自然的美,童真的美。

“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

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庄子秋水》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庄子骈拇》

反对儒家的礼乐,违背人类的天性。

给人类的心灵套上礼义的枷锁。

艺术上的求真。

2.逍遥游与人格境界

“无待”绝对的自由。

鲲鹏:

大鸟

斥鹌:

小鸟

小虫,人,灵龟,大树。

大小的不同,眼界的不同。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庄子逍遥游》

赋予逍遥游的人格精神以美的形象。

所谓逍遥是一种超越。

“游乎四海,胜物而不伤,物物而不物于物。

庖丁解牛。

游刃有余。

《庄子养生主》

“精鹜八极,心游万仞。

”陆机《文赋》

3.虚静、物化的审美境界

虚静:

无欲。

《庄子田子方》

“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舔笔和墨,在外者半。

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

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裸。

君曰:

可矣,是真画者矣。

虚静:

去智

《庄子达生》

梓庆削木为锯,锯成,见者惊犹鬼神。

鲁侯见而问焉,曰:

“子何术以为焉?

”对曰:

“臣工人,何术之有!

虽然,有一焉。

臣将为锯,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

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

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锯,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

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

物化境界

《庄子齐物论》

庄周梦蝶。

消除自我与对象的差别。

一种人生境界,审美境界。

虚静是物化的前提,物化境界是最高的艺术境界。

叔本华《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欲望的苦痛与解脱。

审美活动的自由。

儒家的规范与思无邪。

4.言意之辨与文艺关系

人的存在与人类思维的关系问题。

人的思维的表现能否表现人的存在?

“子曰: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故意,其不可见乎?

’子曰:

‘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周易系辞》

《庄子系辞上》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致者,不期精粗焉。

《庄子外物篇》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重视经典与语言,实际却是一种障碍。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

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

黄帝曰:

“异哉!

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庄子》

轮扁与齐桓公的对话。

“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

在审美的过程中,文本只是一种工具。

陶渊明《饮酒》

“此种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王弼:

“得意忘言”。

艺术意境论。

一切艺术的境界。

可以说不外是写实、传神、造境,从自然的抚摸,生命的表达,到意境的创作。

——宗白华

以孔子和庄子为例,儒道两家相同之处有三:

二家都以人为本,以人和人的价值为中心议题,高扬个体人格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两家都主张爱人,富有强烈的人道主义意识。

两家都重美,以美为各自的人格追求和审美崇尚。

其差异性也是多方面的,如:

儒家是史官文化,起源于齐鲁文化;道家是巫官文化的嫡裔,起源于荆楚文化。

儒家学说以政治伦理哲学为基础,表现出伦理化倾向;道家思想以生命哲学为基础表现出自然化倾向。

儒家主善,重美善统一;道家主真,重美与真的统一。

儒家重功利,道家超功利。

儒家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奋斗目标;道家以清静无为为人生目标。

(四)道家的阴阳与西方的因果

从比较文化的角度来看,如果说,中国古代的思维结构是“阴阳”,那么,西方传统的思维结构则是“因果”。

在强调“因果”关系的西方人看来,“因”与“果”是两种彼此外在、相对独立的元素,“因”不依赖于“果”而存在,“果”一旦由“因”产生出来,也同样具有了独立自存的属性,前者对后者的制约和影响是外在的、历时的、单向的。

而在注重“阴阳”关系的中国人看来,“阴”与“阳”构成并服从于统一的矛盾结构,“阴”不能离开“阳”而单独存在,“阳”离开了“阴”也同样失去了其自身的意义,二者之间的制约和影响是内在的、共时的,双向的。

因此,他们有着重元素与重结构的差别。

从“因果”关系的角度来看,元素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本身是一种实体属性。

可是从“阴阳”关系的角度来看,元素的属性并非是实体性质的,而只是功能性质的。

它的功能性质不是由其本身决定的,而是由它所在的结构赋予的。

这种重实体与重功能的差别,使得西方人容易产生“原子论”、“单子论”之类的思维成果,而中国人则容易形成“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之类的理论框架。

由上述特征所决定,西方人习惯于从元素的角度来探察结构,强调研究不同实体之间的机械联系,有着天然的“机械论”倾向。

而中国人则习惯于从结构的角度来分析元素,注重研究整体构架中的功能联系,有着素朴的“系统论”倾向。

中国:

重结构,轻元素;重功能,轻实体。

科学领域:

中医。

社会领域:

兵法。

艺术领域:

绘画。

西方以“因果”为核心的单向的、历时的思维结构容易指向超验的彼岸世界的话,

那么中国以“阴阳”为核心的双向的、共时的思维结构则容易指向经验的现实生活。

施昌东《先秦诸子美学思想述评》

张国庆《中和之美》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个文化巨人孔子,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第一部编年体史纲《春秋》,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论语》,等等。

 

文学和文学批评尚未形成专门学科,文史哲合一,文学批评具有浓郁的学术文化色彩。

先秦文学批评以《三百篇》为开端,诸子百家皆主“诗言志”之说。

先秦文学批评处于草创时期,无理论批评专著问世,批评形式多为语录条目,片言只语,吉光片羽,散见于散见于经、史、子、集著述中。

先秦对“文学”观念的认识

《论语·先进》:

“德行:

额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

宰我、子员;政事:

冉有、季路;文学:

于游、子夏。

文学——文献典籍

文学约等于儒学。

《尚书尧典》

《尚书》也称《书经》,是战国以前流传下来的关于上古历史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是我国最早的历史载籍之一,也是我国散文的一个源头。

古今文之争

相传有百篇。

西汉初存28篇。

相传是由伏生口授,晁错用汉时通行的隶书书写的,是为《今文尚书》。

《尧典》是其中之一。

后来,鲁共王从孔氏旧宅壁中得《尚书》等数种书。

用先秦篆文书写,《尚书》比伏生所献多16篇,是为《古文尚书》。

东晋时,今古文尚书俱已不全。

梅赜(zé)又献上一种本子,凡58篇,即今传世者,或称为《伪古文尚书》。

现传《十三经注疏》即收此本,共有58篇正文及一篇孔安国的序,计59篇。

 

帝(舜)曰:

“夔,命汝典乐,教胄子。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

“於!

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诗歌(文艺)的教育作用。

“诗言志”。

诗乐舞三位一体。

诗歌(文艺)的教育作用。

舜所指之乐,是正统之声,是王室之声,其内容必须符合礼教规范。

 

“诗言志”。

朱自清先生称之为历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诗言志辨序》)

赋诗言志,是借“诗三百”中的篇章,表达自己的想法。

如子大叔赋《野有蔓草》,即借该诗中“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之句表达自己与赵文子相见的愉快心情。

断章取义

重志:

要求诗歌从思想感情上影响人,对人进行道德规范。

志,指规范性的情,要合乎礼义道德。

孔子提出“思无邪”,《诗大序》要求“发乎情,止乎礼义”,要“温柔敦厚”等等;唐韩愈、柳宗元、元白等人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宋代朱熹等理学家的相关理论等。

重情:

强调诗歌对于抒发个体情感的作用。

陆机《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中提出“以情纬文”,萧刚《答张赞谢示集书》曰:

“寓目写心,因事而作”等等。

情志并重。

从批评史的角度来看,“诗言志”理论的主流是情志并重。

近人闻一多先生曾从分析字形入手,指出,“志有三个意义,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并进一步阐述说“志与诗原来是一个字。

唐代孔颖达在前人有关论述的基础上,指出:

“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诗乐舞三位一体

原始歌谣是诗歌的鼻祖,应该也是最早产生的文学样式。

在开始乃至其后相当长的时期里,它是与乐、舞结合在一起的。

《尚书·尧典》及《吕氏春秋·古乐篇》: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这是原始歌谣此一特点的文献佐证。

舞蹈纹彩陶盆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

孔子的文学观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生于公元前五五一年死于公元前四七九年。

他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54岁时周游宋、卫、陈、蔡、齐等国,自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但终不见用。

68岁归鲁,晚年致力于教育和整编古籍。

其思想学术主要保存在《论语》中。

在忧道意识统摄下的仁学和礼乐的结合。

从教育学角度出发,贯穿着仁学的精神。

鲁国保存了周代的礼乐精神。

孔子:

鼓琴、击罄。

礼乐射御书术。

音乐是其精神的寄托。

一忧道意识与人格精神

对周礼乐精神的忧患。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时代。

西周宗法制度的腐败。

旧礼乐文明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

孔子:

改造重建

法家:

全盘否定

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天道。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继承夏、商发展而来。

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之所。

礼乐文明的肯定。

以孝悌为核心的仁爱精神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

【翻译:

孔子说:

不培养品德,不讲习学问,听到义而不能亲赴,不好的不能改正,这是我所忧虑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理想主义者

唤醒人们的孝悌之心。

“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论语学而》

有子说:

一个人有孝悌这样深厚的感情,就很少会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作乱的,是根本不可能的。

一个君子要把握学问的根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就是培养孝悌这种感情,就是要建立内在的修养,换句话说就是要培养人性的光辉,找到人生中的至爱至情、真爱真情、大爱大情,这就是“仁”的根本,“仁”就是孔子做学问的最高目的。

上面讲了孔子一生致力于学问的实践,盼望着“有朋自远方来”,即便暂时没有人接受,也不气馁,直到晚年仍专注教化,特别是教化青年一代,为了不使自己学问的命脉、根本失传,有子就是青年学生的代表之一。

 

修齐治平由此而来。

人格精神是对道的弘扬和传承。

道不远人。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然:

……的样子。

在这里表“……的时候”

是赞扬松柏的不畏艰寒的优秀品质。

比喻中仍经过严酷考验,才能识别一俱的品质。

孔子直接将人格精神与审美,文论结合。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论语雍也》

意思是“(对于学问、道德)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一般认为“之”指的是学问、道德,这是孔子一生所追求的。

我个人认为也可以指自己的某项爱好。

赞扬颜回。

“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

精神的动力在于自身的自我满足,是一种宗教的体验和献身与审美体验相通。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孔子说:

“(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兴于诗:

兴,起义。

诗本性情,其言易知,吟咏之间,抑扬反复,感人易入。

故学者之能起发其心志而不能自已者,每于诗得之。

立于礼:

礼以恭敬辞让为本,而有节文度数之详。

学者之能卓然自立,不为事物所摇夺者,每于礼得之。

成于乐:

乐者,更唱迭和以为歌舞,学其俯仰疾徐周旋进退起迄之节,可以劳其筋骨,使不至怠惰废弛。

重视《诗经》教育。

通过个体的愉悦熏陶道德的修养。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

“根据大道而立志(这样人生的格局才够大)、依据道之德而执守(这样就有了人生的底线)、指归于仁道而不违背(这样人生才称得上是君子)、优游于六艺而适情(这样人生才丰富多彩)。

人之生命,自有追求,追求在于弘道于心。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追寻自己之梦。

立志于道,“道”为人生之追求,人能弘道、求道、寻道、证道,人生数十载,皆为道来,亦为道去。

所有人生之事皆有道中真理可寻,商道、兵道、学道、政道、一切与人相关切之道,为人所立,为人所志于。

道之真意甚多甚广,包容乃大乃全,但其中之真谛却是与人生之追求相关切。

无论人的性格如何、身份怎样、地位贵贱与否,都是为自己之心中之道而追求之。

固然,不同的人追求道的方式、途径不同,但最终却归于人生之道,不管什么样的人生经历,都是对人生之道追求般的诠释。

凡积极进取者心中有常道恒道,行为固然随环境等不确定因素而异,经历皆有不同,但道却趋之如一,殊途同归。

人生之路各相异,但人生之道却是不同选择后的回归中之统一。

道者,人生之追求。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

“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异乎三子者之撰。

”  子曰:

“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曰: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论语先进》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

夫子矢之曰:

予所否者,天厌之!

天厌之!

 

柏杨先生《君子和小人》

孔丘先生见了她,不知道搞了名堂没有,归来后身轻如燕,神色有异,被仲由先生看出苗头,问了一句。

做贼的人,心情都虚,孔子先生当时面红耳赤,赌起咒来曰:

“天厌之,天厌之。

”天厌之者,译成白话,便是:

“教他不得好死。

 

孔子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将人生的境界放到审美自由的境界中。

尽管要忧道,但最终是要有一种审美自由的解放。

二论“兴观群怨”

子曰∶小子!

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

诗经的归宿在于立身行事。

南宋朱熹《诗集传》感发志意,情感的陶冶

西汉孔安国:

引譬连类

子贡曰:

“贫而无陷,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

“《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与之谓与?

”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阳货》

郑玄:

“观风俗之盛衰”

时代风俗、变化,时代人情。

诗经的认识作用。

《诗经》社会学的内容和价值。

审音知政。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毛诗序》

观风俗,知厚薄。

 

“兴”与“观”的关系

“于所兴而可观,其兴也深,于所观而可兴,其观也审。

”王夫之《姜斋诗话》

 

孔安国:

“群居相切磋。

朱熹:

“和而不流。

文明的要素,贵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季氏》

[译文]不学《诗经》,在社会交往中就不会说话;不学礼,在社会上做人做事,就不能立足。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

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论语阳货》

周地周文王的熏陶。

社会功用,交流纽带。

 

孔安国:

“怨刺上政”,讽刺统治者。

批判性权力

屈原、杜甫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意思是:

(孔子说):

“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君子比而不周,小人周而不比。

所谓君子是做事的的时候,一心去做事,而不去照顾周围人的感受,这样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打击!

而小人做事很周到,但心思没有用到做事上,重关系,而不重成绩。

“勿欺也,而犯之。

”《论语宪问》

孔子说:

别欺骗他,但是有意见或者建议可以直接提出来。

切忌在私下乱讲。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司马迁“发愤著书”,欧阳修“诗穷而后工”,韩愈“不平则鸣”。

文学批评、批判功能。

兴、观、群、怨

审美、认识、教育功能

艺术美给人的美感的综合功能

中和为美的批评标准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文言字义:

质胜文则野:

质:

朴实、自然,无修饰的。

文:

文采,经过修饰的。

野:

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彩。

质朴多于文采,就像没有文化人,流于粗俗。

文胜质则史:

文:

文饰。

质:

质朴。

史:

言词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

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彬彬:

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君子:

既要有知识学问,也要有礼貌谦逊高尚的品格。

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原诗意:

孔子说:

性情过于直率就显得粗鲁,礼仪过于恭敬就显得虚浮,恰当的性情与礼仪,才是成熟的人该有的样子。

文:

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

质:

指内在的仁德。

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

文与质的关系,即:

礼与仁的关系。

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反映了一贯的中庸思想。

不偏不倚,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也不主张偏胜于质。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

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像个书呆子。

所以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要有懂得礼仪,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