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8103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2.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2.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2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语文科目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目的和对象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科目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提供依据的选拔性考试。

选拔性考试是高利害考试,考试结果应该具有高信度,考试结果的解释和使用应该具有高效度。

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立德树人,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

考试对象是符合2020年上海市高考报名条件的考生。

二、考试目标

依据《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结合中学教学实际,从识记、理解、运用、综合四个方面考查考生语文素养。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依据《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确定考试内容和要求,按试卷结构说明如下:

(一)积累应用

I.识记

I.1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I.2再现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II.运用

II.1在提供的新情境中使用名篇、名句等。

II.2根据语境,使用语文知识进行识别、判断、归类等。

(2)阅读

社科类现代文

I.理解

I.1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I.2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I.3理解图表,用文字解释图表,完成图文转换。

I.4筛选文中信息。

I.5整合、概括部分或整体的文章内容。

I.6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或规律。

I.7概括文章中心、作者观点。

I.8概括结构特点,梳理行文思路。

II.运用

II.1运用语文知识,依据语境、内容,进行排序、补充、判断等。

II.2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II.3分析所用材料、方法的作用。

II.4分析文章各部分间的关系。

II.5分析作者态度、写作意图。

II.6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

II.7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写作手法。

III.综合

III.1评价文章所运用的材料、方法的逻辑性。

III.2评价文章内容、观点的意义和价值。

III.3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

III.4对指定问题进行探究,形成新的见解。

文学类现代文

I.理解

I.1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I.2概括部分或整体的作品内容。

I.3概括对象特点、作品主旨、核心思想。

l.4概括结构特点,梳理行文的线索和思路。

II.运用

II.1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II.2分析选材、组材的特点和作用。

II.3分析作品各部分间的联系。

II.4分析作品中所表现的人、事、景、物与情、志、理的关系。

II.5分析作者的情感、写作的背景和意图。

III.综合

III.1赏析作品的语言特点。

III.2赏析作品的构思特点。

III.3赏析词句的表现力及其效果。

III.4赏析作品使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III.5赏析、评价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

III.6评价作品使用的手法。

III.7评价作品内容、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III.8根据作品内容,进行联想、想象、推断。

III.9探究作品内涵,形成自己的见解。

古代诗文

I.理解

I.1理解词语、句子在诗文中的含义。

I.2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I.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I.4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I.5概括部分或整体的文章内容。

I.6概括对象特点、文章主旨、思想观点。

I.7概括结构特点,梳理行文思路。

II.运用

II.1运用语文知识,依据语境、内容,进行断句、排序、判断等。

II.2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II.3分析所用材料、方法的作用。

II.4分析各部分间的关系。

II.5分析作者的情感、写作的背景和意图。

II.6分析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III.综合

III.I赏析作品的语言运用。

III.2赏析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

III.3赏析作品使用的手法及其效果。

IIl.4赏析作品的意象、意境。

IIl.5评价作品的艺术特点。

IIl.6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

IIl.7探究作品内涵,形成自己的见解。

(三)写作

I.思想内容

I.1准确把握题意。

I.2主旨明确,思想健康,感情真实。

I.3选材恰当,内容充实。

I.4有新意。

II.结构布局

II.1结构完整,布局合理。

II.2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III.语言表达

III.1语言通顺、准确、得体。

IIl.2合理运用表达方式。

III.3书写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四、试卷结构及相关说明

1.题型

试卷采用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写作题等题型。

2考试目标和内容占总分比例

考试目标中,识记约占6%,理解约占17%,运用约占17%,综合约占60%。

考试内容中,积累应用板块为10分,阅读板块为70分,其中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约各占一半,写作板块为70分。

3.考试形式

采用闭卷书面考试形式,试卷分为试题和答题纸两部分。

考生应将答案全部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

试卷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五、样卷及参考答案

样卷主要用于说明试卷结构,并为题型示例,不代表正式考试的内容和难度。

 

语文样卷

一、积累应用

(一)按要求填空。

(1)子曰:

“君子固穷,。

”(《论语·卫灵公》)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李清照《》)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震动林泉,使人心惊胆战。

(二)按要求选择。

(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老吴七十学绘画,今天开画展,朋友发来短信: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B.沈教授为人诚挚,默默奉献数十年,深受爱戴,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王老师备课总是深入而又全面,她知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D.小赵的论文缺乏独到见解,他的导师给他写评语说:

“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

,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

可是吴地的舞蹈呢?

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常识和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

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

很多人疑惑:

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

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

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

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

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常识”。

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

“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的情况培养起来的。

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

常识并非没有道理。

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

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

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

当出现反常情况时,我们会寻求将反常转化为正常。

这就是常识解释。

爹妈个子大,子女也大,这是正常情況。

爹妈个子大,孩子怎么这么矮?

小时候没吃的,营养不够,这也是正常情况。

④常识解释并不总是奏效。

出现月食是月亮被天狗咬了,就像月饼被咬一口就会却一块,这当然是常情。

但天狗是为月食特设的:

不咬月亮的时候它在干什么?

为什么每次咬了月亮还必定吐出来?

至于细致、系统观测到的现象,仪器观察和实验产生的结果,常识不知道这些事当然更谈不上由这些事形成什么道理。

理论家知道这些事情,而且特别关注这些事情,恰恰是因为常识不能为它提供良好的解释。

异常的事情特别能显示理论的解释力。

⑤理论的解释不是凭空而来。

理论靠什么提供解释?

靠讲道理。

从何处讲道理?

从常识。

除了包含在常识里的道理,还能从哪里找到道理?

还有什么我们能够理解的道理?

理论家在成为理论家之前先得是个普通人,是个常人。

爱因斯坦说的“科学整体无非是日常思考的精致化”也是在这个方向上说的。

⑥理论所依据的道理来自常识,但是理论解释不同于常识解释。

常识包含的道理并不提供对世界的整体解释。

“两小儿辩日”中,一小儿说太阳早上比中午近,因为看东西近大远小,一小儿说中午离我们更近,因为发热体近热远冷,连孔子也“不能決”。

这个故事,妙就妙在找到一个焦点,让常识在两个道理狭路相逢。

而理论专为整体解释而生。

所谓整体解释,就是同一道理既解释了正常现象,也解释了反常现象。

理论家为了提供整体解释,必须把包含在常识中的种种道理组织成系统。

他必须格外重视其中的某些道理,把它们上升为原理,通过种种延伸和变形,从中再得出更多的定理。

理论的系统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减少原理的数目,二是用推理把原理和定理联系起来。

理论家的思考并不古怪,但他会用我们都明白的思考和推理引出让我们大吃一惊的结论。

⑦可见,理论和常识无所谓谁更正确,只是理论用整体上的道理对世界做出整体解释,把我们对世界的识见带到更深或更高的层面。

3.第①段画线的词语“冤家碰头”在文中指的是。

4.对第④段画线问句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个反问句表明了理论对异常的事情很有解释力。

B.这两句话以困惑的语气表现作者对天狗食月的疑问。

C.这两个问句能引发读者对天狗食月这一解释的思考。

D.这两个问句展现了理论家们研究月食现象时的思路。

5.第⑥段提出“常识包含的道理并不提供对世界的整体解释”的观点,并用“两小儿辩日”一例加以论证,请具体分析这一例子是如何证明观点的。

6.下列对“理论”这一概念的理解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A.爱因斯坦认为理论解释比常识解释更系统。

B.在理论中,原理是比定理更为基础的道理。

C.能用来解释反常现象的一组道理就是理论。

D.理论解释优于常识解释,因为前者有推理。

7.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相思

贾平凹

①一个盒子,是原竹做成的,竹节的部分截下来,打磨,雕琢,玲珑剔透得万般可爱了,上边装一块活动的玻璃,这便是你的珍藏了。

下了班,或者吃着饭,或者要睡觉去,这盒子就放在你的手心,你屏住气凝视着,呼出的热气在玻璃上结成一层水珠。

盒子里边是一只蟋蟀样的小昆虫,长长的腿,细细的触须,浑身金黄,像是一片跃动的金砾。

于是,你不自觉地哼起评弹调来,在这漠漠的戈壁滩上,评弹调游丝一般地,铮铮飘远。

②唉,你是个粗糙的人,那额角,那鼻头,那方方的下巴额子,使人想象看是用斧子砍出来的。

除了两个眼镜片子,你身上还有闪亮的物件吗?

头发总是乱的,胡子剪得七长八短,你应该是一个不修边幅的角色,竟偏偏玩这种玩意儿?

③你说,这是黄蛉,是你从老家带来的。

④这使人多么不理解!

你的老家在苏州。

苏州,是怎样一个美妙的地方啊,你生长在那里,大学毕业后就到大西北来了。

大西北是寸草不生的玄武岩山,是有孤烟直长的大沙漠,你是学地质的,你已经在这里奔波了二十年。

二十年的帐篷,在沙山沙海里,犹如一叶小舟,冷月弯弯地照着,苏州城外寒山寺的钟声,是能“夜半到客船”吗?

妻子在望着你,相思的网撒满了脸面,她在打捞着远去的一颗爱的心。

你每年回去一次,每一次在门前植一丛慈竹,但是,你又走了,留给她的是一丛一丛竹叶的“个”字。

孩子已经六岁了,他的记忆里,你只是一个照片上的平面人,他在你植的竹园里喊着“爸爸”,你不能回答,你的竹园里却生出了无穷无尽的黄蛉,它们在鸣叫着,窸窸窣窣的,那是你的神经,是你的精灵,是你的乡思乡音。

所以,她捉住一只,装在这精巧的盒子里,在你再一次回去的时候,送给了你吗?

⑤你拥抱着你的妻儿,求他们宽恕你,但你还是又一次走了,你说:

“祖国需要金子,大西北的沙漠里是有金子的,等十个金矿找到,我就回来了!

⑥一个竹子做成的盒子,一个盒子里装着的黄蛉,便和你从苏州出发,八千里路云和月,你们一起生活在了大西北。

⑦你或许冷了不知道添衣,热了不知道减衣,但你却明明白白提醒自己:

黄蛉的生存是要有一定的温度的。

这黄蛉盒子你不装在贴身的衣兜里,担心热坏它,你又不肯装在大衣的外兜,害怕冻坏它。

你花费了三个钟去,拙手拙脚地在大衣内侧缝了一个小口袋。

夜里,一盏孤灯伴着你,画图纸,鉴定矿石,常常忘了吃饭,但你忘不了给黄蛉喂食。

它只吃苹果,这苹果却同你的仪器、书籍一样重要,你是专门让人从内地带来的。

⑧现在,北斗星已经斜了,银河里风平浪静,你要睡下了,你便将黄蛉盒子轻轻放在枕边,放在你的脖子下。

你,听见了黄蛉的窸窸窣窣声,那是世界上最微弱的声音,也是最清脆的音乐,是金石之响,是心律之韵。

你于是就入了梦里。

⑨啊,你是梦见了你的妻子吗?

梦见了你的儿子吗?

在这深夜里,月光静泻,风儿没有起,狗儿没有叫,你的妻子打着灯笼正站在竹园边上,你的儿子,蹑手蹑脚进了竹园,竹叶上的露珠滑下来,落在他的头上,他穿着一身雪白的衣服,往竹丛里走。

立即,无数的黑点溅满了他的全身,他快活地大叫,你的妻子跑来,用一只玻璃杯子,对着那白衣上的黑点一罩,黑点便弹进去,一只黄蛉就捉在土瓷罐里了。

⑩他们捉了好多好多的黄蛉,母子围着土瓷,就听着那窸窸窣窣的生命之歌。

⑪妻子说:

“这歌子是唱给你爸爸的,这歌子在召唤着你的爸爸。

⑫于是,在你的脖子下,在你的耳膜下,窸窸窣窣的声音叫得更响了,更清了,你听见了这爱情的召唤,这家庭的召唤。

⑬笫二天早上,你爬起来,背起帆布做成的地质包,你又去找金子了。

你依稀还记得夜里的梦,说:

“是的,我是要回去的,要回去就得加紧我的工作!

(有删改)

8.把帐篷比喻成“小舟”形象生动,而从第④段画线句整体来看,“小舟”这一喻体的选

择另有巧妙之处,请加以赏析。

9.“黄蛉”在文中有重要作用,请加以分析。

10.本文运用第二人称来指称主人公,请赏析其表达效果。

11.评析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情感的意义。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广陵赠别

[唐]李白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12.这首诗共有几个字押韵?

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

13.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A.含蓄委婉B.雄奇瑰丽C.高亢豪放D.明快俊逸

14.本诗是怎样抒写临别情感的?

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①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

隋末,署庞玉行军兵曹。

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死。

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

②大亮自东都归国,授土门令。

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贼感悟,相率请降。

大亮杀所乘马,以与之宴乐,徒步而归。

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

迁安州刺史,又令徇广州。

行次九江,会辅公祏反,遣兵围猷州,大亮击破之。

以功赐奴婢百人,大亮谓曰:

“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

”一皆放遣。

③寻召拜太府卿,出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

尝有台使①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

大亮密表曰:

“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

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太宗下书曰:

“有臣若此,朕复何忧!

”后拜左卫大将军,兼领太子右卫率,宿卫两宫,甚力亲信。

大亮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

太宗尝劳之曰:

“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

”太宗每有巡幸,多令居守。

房玄龄每称大亮之节,可以当大位。

④大亮虽位望通显,而居处卑陋,衣服俭率。

每怀张弼之恩,而久不能得。

弼时为将作丞②,自匿不言。

大亮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恨相得之晚。

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

(节选自《旧唐书·李大亮传》)

[注]①台使:

朝廷的使者。

②将作丞:

官职名,级别较低。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贼寇境()

(2)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大亮杀所乘马,以与之宴乐()

A.送给B.和,同C.参加D.帮助

(2)每称大亮之节,可以当大位()

A.接受B.担任C.适合D.把守

17.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

B.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

C.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

D.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

18.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大亮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恨相得之晚。

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

19.第③段画线句反映了太宗怎样的心情?

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欣慰B.自豪C.感动D.庆幸

20.第②段”劝降敌人”和”遣散奴婢“两件事分别反映了李大亮和的特点。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

进学斋记

[宋]张耒

①古之君子,无须臾而不学,故其力待无须臾而不进。

鸡鸣而兴,莫夜而休,出则莅官冶民、事师友、对宾客,入则事其亲、抚其家、教其幼贱,无须臾之间不习其事、学其理。

观天地之道,察万物之理,以究道德之微妙,未始有顷刻之休,是故其德日进而不可止。

②古之君子,饮食、游观、疾病之际,未尝不在于学。

士会①食而问肴烝,则饮食之际未尝不在学也。

曾皙风乎舞雩咏而归,则游观之际未尝不在学也。

曾子病而易大夫之箦,则疾病之际未尝不在学也。

今之所谓学者,既剽盗其皮肤,攘掇其土苴②,比于古之人大可愧矣。

冠而仕则冠而弃之,壮而仕则壮而弃之。

故后世之君子大抵从仕数年,则言语笑貌嗜欲玩习之际,比之进取之初以儒自名者,固已大异矣。

③元丰之乙丑,余宦于咸平,治其所居之西,即其旧而完之。

既洁新矣,于是取《诗》、

《书》、古史陈于其中,暑则启扉,寒则塞向,朝夕处乎其中。

余惰者也,故取古之道而名

之曰“进学”,而书其说,庶朝夕得以自警焉。

[注]①士会:

春秋时晋国卿士。

②土苴:

糟粕。

21.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之B.其C.则D.以

22.对第①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提出古人时刻学习而道德日进的观点,列举生活事实,从正反两方面来阐述。

B.提出古人时刻学习而道德日进的观点,从古人为学和道德日进两方面来阐述。

C.提出古人时刻都在完善道德的观点,以出入之际坚持“进学”的事实来阐述。

D.提出古人时刻都在完善道德的观点,以古人仰观俯察探究事理的事实来阐述。

23.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后世君子为官数年后往往言行志趣迥异于前。

B.后世君子往往留恋官场,无意追求修身进学。

C.后世君子大多数会贪求世俗享乐,忘记本心。

D.后世君子踏入仕途后往往进学之心消磨殆尽。

24.分析第②段所用论证方法的作用。

25.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三、写作

26.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

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

(1)自拟题目;

(2)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应用

1.

(1)小人穷斯滥矣

(2)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

(3)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2.

(1)D

(2)A

二、阅读

(一)

3.发生冲突

4.C

5.”两小儿辩日”中有“近大远小”“近热远冷”两条常识,它们单独来看都是正确的,但在判断太阳离地远近时,却会导出不同的结论,表明常识包含的道理只能解释相关现象的一部分,由此证明常识包含的道理并不提供对世界的整体解释。

6.B

7.文章先给出讨论对象,即常识和理论;然后明确讨论对象,将“常识”界定为”来自日常经验的正确认识”;在此基础上展开论证,得到“常识解释有局限因而需要理论”“理论的道理来自常识”“理论解释更具整体性”三个观点;最后得出结论,即常识和理论都正确,不过理论能对世界作整体解释。

(二)

8.画线句中的“小舟”,与冷月清辉下广袤的沙山沙海形成对照,苍凉辽阔的环境凸显出帐篷的微小,表现出主人公的孤独;“小舟”又让人联想到“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想象寒山寺的钟声跨越万里,慰藉主人公的相思之苦。

选择“小舟”作为喻体,能将沙漠、冷月、客船、家乡钟声巧妙勾连起来,营造出深邃悠远的意境。

9.黄蛉是全文的线索,文中人物的活动以黄蛉为中心来展开;黄蛉是相思之情的凝聚物,既寄托着主人公对妻儿的思念,也寄托着妻儿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10.本文用第二人称来指称主人公,仿佛叙述者和主人公就在同一场合,拉近了双方距离;也让读者在阅读时更容易产生代入感,易于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和情感。

11.本文表现了主人公个人情感与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的融合,在当下社会,有很好的教育和激励作用。

生活、工作中,当个人情感和社会责任有所冲突时,我们应承担社会责任,对事业不懈追求,同时心存个人情感,不忘家人。

(三)

12.C

13.评分说明:

选D给2分;选C给1分。

14.本诗前两联写饮酒送别,“数里送君还”中的“数里“,写出别情的深厚。

第三联借景写情,以壮阔的景色写出送别时的洒脱。

尾联直接抒情,表达不须因离别而醉酒,也体现了洒脱的情怀。

(四)

15.

(1)侵犯

(2)用言语暗示

16.

(1)A

(2)B

17.评分说明:

选D给2分;选B给l分。

18.大亮在路上遇见张弼,认出了他,拉着张弼掉下眼泪,为这么晚找到他而遗感。

(大亮)大量地拿出家产来送张弼,张弼拒绝了,没有接受。

19.A

20.有勇有谋宽厚仁爱

(五)

21.D

22.B

23.A

24.第②段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作者列举士会等例,论证古之君子饮食、游观、疾病之际都在进学修身的观点;再以后世君子与古之君子作对比,论证后世君子不如古之君子能坚持进学修身。

25.第③段画线句点明进学斋命名的来由,照应文章标题,表明本文的写作目的,勉励自已勤于进学。

三、写作

26.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