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苏联的建立及经济建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7887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六 苏联的建立及经济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专题六 苏联的建立及经济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专题六 苏联的建立及经济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专题六 苏联的建立及经济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专题六 苏联的建立及经济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六 苏联的建立及经济建设.docx

《专题六 苏联的建立及经济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六 苏联的建立及经济建设.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六 苏联的建立及经济建设.docx

专题六苏联的建立及经济建设

专题六苏联的建立及经济建设

考点一:

俄国十月革命

01.(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7)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

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答案】C

【解析】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指出当前俄国革命应该由资产及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度,“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说明革命斗争的方式,故C项正确。

A项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之前;B项材料中无法体现出该信息;7月的讲话以及流血事件说明和平夺权已经不可能,故D项错误。

02.(苏州市2017届高三调研模拟测试历史试题)李可夫在1917年讲道:

“社会主义变革太阳将从何处升起?

我想,根据现有条件,根据居民的生活水平,开始社会主义变革不是我们的事情,我们没有力量和客观条件来做到这一点……我们面临着伟大的革命任务,但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的利益的范围来完成这项任务。

”该讲话时的俄国:

A.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B.四月提纲提出用暴力夺取政权

C.一战失利引发七月流血D.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

【答案】A

【解析】据材料“1917年……开始社会主义变革不是我们的事情……不能超出资产阶级的利益的范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二月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故A选项正确;四月提纲提出用暴力夺取政权,该主张属于无产阶级革命,不符合题意,故B选项错误;七月流血也属于十月革命的背景,故C选项错误;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属于无产阶级革命,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03.(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17年高考考前冲刺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有学者指出,与其说是历史选择了列宁、选择了布尔什维克,不如说在1917年这个关键时刻,是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

据此可知,该学者

A.否定了列宁革命策略的灵活性B.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

C.认为十月革命不符合俄国国情D.夸大了一战对俄国革命的影响

【答案】B

【解析】依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学者认为1917年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民众生活困难,社会矛盾尖锐,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十月革命顺应民心民意,得到民众大力支持,故B项正确。

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04.(2017届山东省枣庄实验中学高三历史4月份阶段性自测题)在十月革命前两周,列宁指示布尔什维克控制的军队要给士兵放假,以便组织他们回乡进行“关于立宪会议的鼓动工作”,争取农民选票以便“在立宪会议中获得多数”。

在十月革命前夜,布尔什维克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

“把唯一彻底的和坚忍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选进立宪会议!

”文中的“号召”

A.体现了和平过渡的设想

B.主张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C.实践《和平法令》的精神

D.希望与临时政府分享权力

【答案】A

考点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01.(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8)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

这一时期是

A.二月革命时期B.国内战争时期

C.农业集体化时期D.德军入侵时期

【答案】B

02.(江苏省徐州、连云港、宿迁苏北三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1918年3月,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列宁提出了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计算和监督,建立合作社等具体设想,作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大生产的中间环节。

这说明以列宁为首的苏俄领导人

A.主张全面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已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C.设想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D.决定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C

【解析】据材料“1918年”、“提出了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以列宁为首的苏俄领导人设想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故C选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国家资本主义,故A选项错误;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不是1918年,故B选项错误;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属于斯大林模式,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03.(四川省雅安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1921〜1929年10月,苏联(俄)共收到2670份承租申请。

其中1921〜1927年苏联(俄)与外国公司签订了172份租让合同,到1928年,共有68家租让企业在苏联从事经营活动。

1927〜1930年租让企业的产值占苏联工业总产值的0.6%。

这表明

A.租让制取得显著成效B.外国公司对租让制仍心存疑虑

C.苏联积极推行租让制D.租让制促进苏联社会制度变革

【答案】A

【解析】由“其中1921〜1927年苏联(俄)与外国公司签订了172份租让合同,到1928年,共有68家租让企业在苏联从事经营活动。

1927〜1930年租让企业的产值占苏联工业总产值的0.6%。

”可以分析出1921年后租让制是取得一定成效的,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外国公司的态度;C项不选,因为受到“1921〜1929年10月,苏联(俄)共收到2670份承租申请”但是签订合同却远远少于这个数字,不能分析出苏联积极推行租让制;D项不选,题干材料没有体现苏联社会制度的变化。

04.(山西省2017届高三3月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一模)文综-历史试题)1921年12月,苏俄政府做出决定:

凡雇佣工人20名以下的小企业,不论是否已被国家接管,一律归还业主或者出租。

到了1922年底,私营企业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88.5%。

据此可知苏俄

A.修正了十月革命的奋斗目标B.彻底否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资本家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D.致力于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

【答案】D

05.(河北省张家口市2017届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1920年末至1921年初,农民暴动席卷西西伯利亚、坦波夫省和沃罗涅日省、伏尔加河中游地区、顿河流域、库班、乌克兰和中亚等地。

到1921年有50多起大规模农民起义发生,几乎没有一个省份不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所谓的“盗匪”。

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是

A.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B.苏俄国内战争加剧了社会矛盾

C.不明真相的群众受到反动派蛊惑D.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俄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暴动,反映了农民的不满;农民不满的原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实行余粮收集制对农民的剥夺,损害了农民的利益,D项正确。

材料强调农民暴动,而不是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排除A。

不是国内战争加剧了社会矛盾,而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社会矛盾,排除B。

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社会矛盾,发生农民暴动,排除C。

所以选D

06.(江西省新余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斯大林认为,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

托洛茨基认为:

“我们实行新经济政策,目的是在其基础上战胜它。

”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的农民的自发势力妥协,小资产阶级是大资产阶级的萌芽。

这些观点

A.淡化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B.直接推动了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C.与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衷一致D.实质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

【答案】D

【解析】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从而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斯大林等人的观点没有认清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目的,认为承认市场经济就是承认资本主义,其实质上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理解,故D项正确,A项错误;废除新经济政策是斯大林体制确立的一步,故B项错误;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衷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不是发展资本主义,故C项错误。

考点三:

“斯大林模式”

01.(2017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34)

图4

图4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

该漫画表明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斯大林格勒是俄罗斯城市名,1925年前叫察里津,斯大林上台后1925年改名为斯大林格勒,而十月革命后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是在1920年,排除A;举世瞩目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期间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根据“又是斯大林格勒”,可见这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是在二战之前,排除B;二战中苏联经济建设受到严重的破坏,第三个五年计划被迫中断,排除C;遏制政策应该是指二战后西方国家在冷战中遏制苏联,但是图片中“水力发电站开始建设”说明战后苏联经济逐渐恢复发展,故D项正确。

02.(广东省揭阳一中、潮州金中2017届高三两校三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下表是苏联1929—1932年经济发展统计表(部分),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

年份

机器设备的进口在进口总额中占比(%)

招聘外国专家(人数)

钢产量(万吨)

1929年

30.1

456

430

1932年

55.7

1919

590

A.苏联利用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工业化的推进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C.引进先进技术是推动苏联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D.苏联30年代初的工业化依赖西方大国的支持

【答案】C

【解析】从题干和图表所提供的信息不难判断出,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苏联在1929~1933年期间,主要通过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专家来发展国内工业,C正确。

A与题意不符,题干和图表并没有涉及到市场经济的内容,排除;B不符合史实,新经济政策被斯大林公开宣布停止,错误;图表中只涉及到从国外引进设备和专家,并没有标明是西方国家,再加上只是涉及引进机器设备在进口总额的比重,并不能说明进口机器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也就无法证明是对外国的依赖,D排除。

故答案选C。

03.(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考前模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下图为苏联“一五”和“二五”计划时期工农业产值增长情况。

据此可知

A.苏联在“二五”计划时调整了产业结构比例

B.斯大林模式不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

C.计划经济会导致农业发展缓慢

D.重工业的增长是以牺牲农业和轻工业为代价的

【答案】A

04.(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最后一卷(十调)文综历史试题)20世纪30至40年代,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开始研究苏联……“我相信思想界、学术界对于苏联模式的推崇可能是‘主流’。

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甚至认为苏联的经济体制可能会取代市场而做得更好”。

这表明

A.学习苏联成为当时世界潮流

B.苏联“五年计划”成就得到一定肯定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苏联的敌视态度

D.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已被摒弃

【答案】B

【解析】A项错误,部分经济学家对苏联模式的研究不能代表世界的潮流;由“我相信思想界、学术界对于苏联模式的推崇可能是‘主流’……苏联的经济体制可能会取代市场而做得更好”可以看出西方对苏联模式认可,结合所学之所以有这种认可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使苏联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故本题答案选B项;C项中“放弃对苏联的敌视态度”太绝对;D项不选,题干没有提及自由主义,推断不出摒弃自由主义。

05.(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5月押题考试文综历史试题)1939年,清华大学某学者考察了苏联的莫斯科、伏尔加河流域、顿河区、南北高加索、黑海、乌克兰等地,他回国后写的《苏联纪行》在大后方引起巨大反响。

书中说,“要在建国的题目上求一个榜样,当以苏联为比较最相近了”。

当时中国得出这一结论的出发点是

A.推进国防现代化以抵抗日本侵华B.认为工业化建设有助于改善民生

C.十月革命为落后国家指明了方向D.苏联在反法西斯联盟中地位重要

【答案】A

考点四: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01.(2017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

这一措施旨在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的“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

”可知这种做法是解决了部分农民的生活问题,所以是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苏联的改革中除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触及了体制的实质外,其他的改革都没有涉及到计划经济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后期,所以B项错误。

材料中并未涉及到城乡的比较问题,所以C项为无关项。

D项是1928年的做法,是实现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所以在时间上与内容上都不符合题意要求。

02.(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考前热身考历史试卷)1957年6月,苏联100多人的中央委员会第一次战胜11人的主席团,推进了干部的知识化和专业化,实行了干部的任期制和轮换制。

这反映的实质是

A.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B.局部调整斯大林模式

C.扩大企业生产的自主权D.精简机构和权力下放

【答案】B

【解析】从“推进了干部的知识化和专业化,实行了干部的任期制和轮换制”可以看出这是对原有的体制的一种改变,所以体现出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调整,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错误,体现不出社会主义民主的“开始”;C选项与此无关;D选项与材料说法无关。

03.(山东省青州市2017年高考热身训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933年,苏联开始推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规定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户按固定价格给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农产品。

赫鲁晓夫上台后取消了义务交售制,代之以国家采购制,即利用商业系统对农户剩余农产品实行统一采购。

这一制度的转变

A.为工业化提供更多资金B.完全突破斯大林体制

C.注重了调整工农业比例D.部分承认市场的作用

【答案】D

04.(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二文综历史试题)1962年9月,利别尔曼在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上发表了《计划·利润·奖金》,文章建议利用利润、奖金等经济手段推动企业的生产发展;国家下达企业的生产计划只限于产品数量和交货期限两个指标,其余完全由企业自定。

这一文章的发表

A.表明苏联经济体制开始被打破

B.表明扩大企业自主权已为苏共中央所认可

C.推动了苏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推动了赫鲁晓夫在全国推广玉米种植

【答案】B

【解析】“在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上发表了《计划·利润·奖金》”“建议利用利润、奖金等经济手段推动企业的生产发展”“其余完全由企业自定”表明苏共中央所认可扩大企业自主权,故B正确;1962年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没有打破苏联经济体制,A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主张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C时间不符合题意;D是农业方面的改革措施,与材料企业生产无关,排除。

05.(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考前得分训练(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现在,我国已经建成了强大的技术完善的重工业,并且集体农庄已经大大巩固,因此我们有一切条件在这个基础上使农业急剧发展起来,在今后两三年内迅速增加对我国全体居民的食品供应,同时保证全体集体农民群众有较高的物质福利水平。

”该决议的通过

A.体现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B.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C.揭开了苏联社会改革的序幕

D.引起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答案】C

考点五: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01.(江苏省东台市2017届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越南战争更使美国的财政赤字直线上升……法国总统戴高乐不愿再为美国承担战争的费用,于是从1965年开始将法国的美元兑换成黄金,并在月黑风高之夜用潜艇将黄金运回巴黎。

”戴高乐的做法

A.不利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维系B.加剧了美国的财政赤字

C.导致了法国与美国的贸易争端D.有利于欧洲一体化发展

【答案】A

【解析】材料中法国将美元兑换成黄金,即逐渐放弃以美元作为国家的储备货币,预示美元地位的降低,进而动摇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不利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维系。

故答案为A项。

材料展示的是法国对待美元的一种做法,不能说明加剧了美国的财政赤字,排除B项;C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点睛:

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核心,各国货币同美元挂钩。

材料中法国的做法动摇了各国对美元的信心,据此作出选择。

02.(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5月押题考试文综历史试题)1955年,世界贸易额增长至新的记录,但不发达国家的贸易量却徘徊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水平上,它们与发达国家的贸易甚至下跌了。

1956年8月,苏联提出在联合国框架下召开世界经济会议,以商讨成立面向所有国家开放的贸易组织。

这些现象说明当时

A.贸易机制存在明显不足B.金融体系缺乏制度基础

C.战后世界整体发展加快D.自由贸易秩序亟待重建

【答案】A

【解析】从“世界贸易额增长至新的记录,但不发达国家的贸易量却徘徊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水平上,它们与发达国家的贸易甚至下跌了”这体现出贸易机制存在明显不足,故本题选择A选项。

B选项错误,当时的制度已经相当完备;C选项没有明确材料的关键;D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

03.(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关贸总协定1947年生效后共推动了八轮多边贸易谈判。

经过前七轮谈判大幅度降低了世界关税水平,1986年开始的乌拉圭回合谈判把“非关税措施”列入议题,并对非关税壁垒加以约朿。

这表明

A.世界贸易自由化目标达成B.冷战对峙阻碍经济全球化

C.贸易保护制约国际经贸合作D.国际经济新秩序逐渐形成

【答案】C

04.(四川省凉山州2017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美国和英国等国在二战中通过谈判协调,建立国际组织来确定了多方在战后世界金融关系中的地位。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这样评价: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来看,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超出从中的收益。

”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A.有利于国际合作和稳定经济秩序B.是美国单方面强加于世界的

C.是美苏意识形态斗争和冷战的产物D.实现了美国独霸世界的意图

【答案】A

【解析】根据“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来看,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超出从中的收益。

”可知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同时也说明了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稳定了世界金融,为世界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也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恢复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A正确。

BC不是题干的中心意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说明美国没有实现独霸世界的意图,排除D。

考点六: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01.(2017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35)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

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

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答案】A

02.(广西桂林市桂林中学2017届高三5月全程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提出,要想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

材料说明

A.欧盟扩大主要源自文化认同B.文化认同逐步取代经济认同

C.文化认同有助于欧盟的扩大D.欧盟已走向更深层次的联合

【答案】C

0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考前得分训练(六)文综历史试题)据报道,欧洲委员会原本计划欧盟——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只需得到欧盟理事会的批准就能通过,但是,欧洲法院的法律意见书却指出,该协定部分内容属国家管理范围,因此必须由欧盟和其他成员国一起核准落实。

据此可知欧盟

A.各实施机构存在严重分歧B.存在歧视第三世界的不良倾向

C.各成员国主权的让渡有限D.矛盾重重不可能取得实质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盟成员都是主权国家,必须由欧盟和其他成员国一起核准落实意在强调各成员国主权的让渡是非常有限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欧盟是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各实施机构不会存在严重分歧,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不是歧视第三世界而是欧盟成员都是主权国家而必须这样去做,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欧盟是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不可能矛盾重重,是可能取得实质发展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04.(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上只有数十个区域经济集团,而且主要集中在欧洲。

90年代以来,世界上新增加了近百个区域经济集团,它们广泛分布于所有的大洲。

这反映了

A.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增多B.区域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C.世界各国经济模式的趋同D.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建立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建立极大的推动了区域经济集团的建立和发展,而区域经济集团也就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建立,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是反映域经济集团的增多而非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增多,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贸易自由主义而非保护主义,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世界各国经济模式是多样性而非趋同,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考点七: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01.(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9).当前,人们提到或使用“全球化”一词时,往往没有将“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进行明确区分,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

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

A.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

B.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

C.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

D.全球化的经济意义被刻意彰显

【答案】B

02.(2017届安徽省宣城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截止2015年6月30日,WTO已受理了496起贸易争端案件,平均毎年受理25起,这远远多于GATT存续47年间的受案量。

这从一个方面表明

A.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得到认可B.经济全球化道路艰难曲折

C.国际贸易体系已走上法制化正轨D.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答案】A

【解析】从WTO与GATT受理贸易争端数量的比较可以看出,WTO比较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B选项没有体现出对比的内容;C选项说法过于绝对;D选项错误,材料与贸易保护无关。

03.(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观察漫画,你认为作者想要表达的合理主题是

“全球化”,Karikaterv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