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巢问题一评课稿.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37813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鸽巢问题一评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鸽巢问题一评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鸽巢问题一评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鸽巢问题一评课稿.doc

《鸽巢问题一评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鸽巢问题一评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鸽巢问题一评课稿.doc

《鸽巢问题一》评课稿

《鸽巢问题》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与前后知识点没有联系,比较孤立。

数学广角主要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升思维水平。

虽然小学阶段的鸽巢原理的内容比较简单,但是学生建立鸽巢原理的一般化模型比较困难。

谢老师《鸽巢问题》一课,给我整体的感觉是教师教得扎实,学生学得有效。

她能够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放手学生又有效调控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谢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亮点: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课前谢老师通过玩扑克牌游戏导入,非常贴切新课,吸引了同学们的眼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当谢老师说“我不用看就知道你们当中肯定有2张同花色的牌”,谢老师为什么能做出如此准确的判断?

道理是什么?

这其中是不是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引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为学生学习鸽巢原理作了很好的铺垫。

2、用具体的操作,将抽象变为直观。

本节课陈老师组织的教学结构紧凑,实施过程层层推进上的扎实有效,教师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4根牙签放进3个纸杯里,探究例1:

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先让学生用枚举法,把所有情况摆出来,运用直观的方式,发现并描述:

理解简单的“鸽巢原理”,举例后学生感知理解“铅笔比笔筒多1时,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再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即“平均分”的方法,在这节课中,由于谢老师提拱的数据较小,为学生自主探索和理解“鸽巢原理”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初步的数学证明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注意渗透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并在游戏中深化知识。

 学了“鸽巢原理”有什么用?

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教学中教师注重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课前老师设计了一组简单、真实的生活情境:

“让一名学生在一副去掉了大小王的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五张,老师猜:

总有一种花色的牌至少有两张。

”课的结尾又通过摸球游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鸽巢原理的应用。

学完鸽巢原理后,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有效的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的理念。

4、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课堂教学更直观形象。

本节课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知识形成的过程更形象直观的展现给学生,把抽象的枯燥的数学原理用生动形象的动画呈现在学生眼前。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用视觉获取知识的优势。

虽然谢老师在课堂上的“精彩”深深憾动了我,但我觉得她在一些微小的细节中语言略显不够精炼,板书也需要再提高,如能再在细微处更上一层楼那就更完美了。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提供了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空间,还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交流氛围,学生在思考、操作、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概念、数学方法,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