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细则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7719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细则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细则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细则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细则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细则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细则doc.docx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细则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细则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细则doc.docx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细则doc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细则

  

实践环节是开放教育试点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所规定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目标的重要保证。

实践环节既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综合全面检验的必要途径。

为保证实践环节教学工作质量,制定本实施细则。

本细则包括:

“课程实践”、“教育实践”、“毕业论文”三部分。

第一部分课程实践

一、目的

课程实践是根据课程实际而进行的综合性训练,旨在加强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毕业论文及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二、要求

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及课程教学实施细则,本专业选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设计、教育心理专题四门课程设置课程实践环节(其余课程是否进行课程实践按照各门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实施细则执行)。

各分校要根据各门课程教学大纲和中央电大课程实施方案制定每门课程《课程实践教学工作实践方案》,明确实践目标、要求、和质量标准,落实实践场所、条件和环境,并根据课程教学要求聘请相应的指导教师。

《课程教学工作实践方案》要符合教学要求和社会实际,体现综合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实践内容应使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综合性训练。

实践的难度和任务量,控制在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经过努力后,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课程实践原则上应随该课程教学进度安排,保证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实践效果。

三、指导教师

由该课程任课教师或与该专业相近的教师和技术、管理人员担任。

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指导学生完成课程实践的全过程。

四、组织实施

省电大根据中央电大课程实践教学要求,制定课程实践实施细则,各分校、教学点在此基础上制订《课程实践教学工作实践方案》,并严格、认真地按照相关要求,组织学生完成全部实践活动。

五、成绩评定与验收

学生在完成课程实践后,由指导教师以百分制评定成绩并进行汇总,分校对校本部及教学点的学生成绩进行审定,省校抽查。

凡课程实践成绩未达60分或要求重做者,在该门课程期末终结性考试前允许重做一次.未取得课程实践成绩的学生,不得参加该门课程期未终结性考试。

六、具体课程的实践教学说明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

本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很强,为保证学习效果,强调教学的实践性环节是十分必要的。

各教学单位可根据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在下列实验安排中选择适当的实验内容。

1.微型计算机组成和键盘操作练习(2学时)

实验内容

(1)结合实验机型,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2)微型计算机的启动。

(3)键盘和指法练习。

实验要求

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启动和键盘使用方法。

2.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方法(8学时)

实验内容

(1)Windows基本操作。

(2)使用“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3)记事本的使用(含中文输入练习)。

(4)Windows附件的使用(画图、写字板、计算器等)。

实验要求

了解Windows的桌面结构,掌握鼠标器、窗口、图标、菜单、对话框、剪贴板、快捷方式的操作及使用帮助,掌握使用“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进行文件和文件夹操作的方法,掌握记事本的使用方法和至少1种汉字输入方法。

3.网络使用基础(8学时)

实验内容

(1)观察微机联网的硬件设备和连接、网络属性配置。

(2)进入Internet网进行浏览、使用搜索引擎和IE菜单项。

(3)申请免费电子邮箱、配置邮箱、收发电子邮件。

实验要求

理解微机联网的方式和所需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掌握Internet网的入网方法、使用浏览器和搜索引擎进行浏览及查找、在BBS上发帖、申请免费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件。

4.Word文字处理系统使用方法(12学时)

实验内容

(1)Word的启动和退出。

(2)文档的建立、编辑、保存、输出预览和文件格式的转换。

(3)文档版面设计。

(4)图形操作。

(5)表格操作。

(6)样式的建立和使用。

(7)模板的建立和使用。

实验要求

了解Word界面结构;掌握Word的进入和退出方法,文档的建立、编辑、文档版面设计、图形操作、表格的建立和编辑、样式的建立和使用、模板的建立和使用方法。

5.Excel电子表格系统使用方法(12学时)

实验内容

(1)Excel的启动和退出。

(2)Excel表的建立、数据输入、编辑和修饰。

(3)Excel表中的数据处理。

(4)图表的建立、编辑和利用图表的数据分析。

(5)表格数据的筛选和排序。

(6)表格数据的统计分析。

实验要求

了解Excel的界面结构;掌握Excel的进入和退出,Excel表的建立、数据输入、编辑和修饰,Excel表中的数据处理,图表的建立、编辑和利用图表的数据分析,表格数据的筛选和排序,表格数据的统计分析,建议演示表格保护和共享。

6.PowerPoint演示文稿系统使用方法(10学时)

实验内容

(1)初步了解PowerPoint。

(2)演示文稿的建立、编辑、修饰和保存。

(3)专业化演示文稿的创建(含编辑纲目结构、制作图表幻灯片、制作组织结构图、幻灯片添加备注、演示文稿定位保存)。

(4)为幻灯片增添动画效果。

(5)使用设计模版和幻灯片母版统一幻灯片的风格。

(6)为幻灯片增加其他效果(含艺术字、剪贴画、相册的创建/编辑和使用、背景音乐及设置动画效果)。

(7)演播控制手段与技巧。

实验要求

掌握启动PowerPoint的方法,PowerPoint的工作界面,演示文稿的建立、编辑、修饰和保存,专业化演示文稿的创建,为幻灯片增添动画效果,使用设计模版和幻灯片母版统一幻灯片的风格,为幻灯片增加其他效果,演播控制手段与技巧。

(二)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实践的总体要求是贯彻理论联系实践的学风,将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工作中的具体情况与本课程的学习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

基本内容是:

第一,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

运用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法解决教学实际中的问题,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和水平,如运用调查研究法,调查教师参与新课程过程中出现的哪些问题,原因有哪些,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教师自身、学校资源等方面对新课程推行的影响;如观察研究法,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二,熟练掌握并运用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设置,结合学科教学,把握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如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际教学中作好三个目标的协调,尤其是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个目标的实现。

尝试撰写一份新课程的教案。

第三,了解课程内容、课程类型与结构的基本理论,关注课程设计的取向及模式。

结合新课程的推行,为课程实施提供可参考的策略。

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作好本校的校本课程开发。

第四,在教学中借鉴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如国内的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等;国外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等。

具体要求是:

1.针对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相关学习内容,结合实际工作或者经过必要的参观考察等学习活动,独立撰写一篇带有本校或本地教学工作特色的真实的学习体会。

2.尝试编写一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案例资料。

以上两项学员选做一项。

(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既是教育技术学的主要领域之一,又是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该课程旨在提高教师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设计、开发及评价恰当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学习经验和“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的能力,掌握提高教学素养和形成个人风格的具体形式方法,运用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模式,设计学习目标、多种媒体组合教学活动的能力,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的能力和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

各分校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结合教学进度和本地实际,依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与课程紧密联系的实习内容、如开展教学设计大赛、组织学生听课评课等。

活动之后,学员须撰写一份教学设计方案或教学心得。

(四)教育心理专题

实践教学是本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学生在进行本课程理论学习的同时必须开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1.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

实践教学是一个综合教学体系,需要理论指导和实际操作相配合。

为此,实践教学将围绕以下两个层面展开:

A.理论指导及案例解析: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提高他们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更好地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

本课程以心理理论为中心,又为大家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与学习理论,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这一切使学生对教学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既有广博的相关心理学理论背景,又对极具探讨性的新问题的解决需要更进一步的理论支持,这也是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的意义所在。

而这一阶段很重要的做法是案例解析。

教师可以选择已提供案例或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分析研究方法和方式,教会学生分析案例的思路。

本课程提供的此类分析题主要是课后案例分析题和形考册中的联系实际分析题以及网上的部分案例分析题,这些分析题有些是提供主要理论依据的,有些是要求教师帮助学生解读的,有些是要求学生自行解决的,如何选择主要是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而定。

B.行为训练与行动学习

教育心理专题课程突出从应用的层面来诠释教育教学,强调研究对象的最新发展动态、与教育实践的密切关系以及对同一问题的多种解决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前沿性和探讨性,因此,本课程强调某种教学理念或行为的应用和养成,即行为训练与行动学习。

本课程采用课题研讨的方式,也鼓励学生把自己所亲历的教学心理难题提出来,供大家讨论,并最终把讨论的方案付诸实践,进行行动学习。

本课程主要提供的是课后应用题(可由学生自主进行)和形考册中的小组研讨活动。

教师可以随着教学进度让学生学习、理解和应用。

2.实践教学的要求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所有的参加《教育心理专题》课程学习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实践教学活动;所有的现任该课指导教师和辅导教师都有义务参与实践教学工作。

无论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遵循实践教学的要求,按照每一个阶段的程序完成教学活动。

在教学活动开展的同时,实践教学即可安排进行。

  A.对教师的要求

 

(1)根据教学进度,认真分析本课程每章的教学建议,选择适合学生和学习内容的方式方法,利用相关教育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和案例教学;

  

(2)参与实践教学的具体环节,指导学生对文字教材每章课后的应用题和案例分析题进行行为学习,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具体指导;

  (3)针对小组研讨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行为训练和行动学习,指导学生选择或制定出合适的研究课题和符合规范的实用的实施方案;

  (4)对学生研讨前期的调查、研究活动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

  (5)监督检查每个小组的研讨活动,参与学生选题报告的讨论、评议,提出明确的意见和建议,评定每位参加研讨活动的学生成绩。

  B.对学生的要求

  

(1)认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做好参与实践教学的知识储备;

  

(2)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3)按照指导教师及选题的要求,按质按量完成每一阶段的任务;

  (4)做好实证研究中的访员控制和项目督导工作,做好调查记录和研讨活动记录表;

  3.实践教学的实施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采取小组研讨的方式进行课题研究,前期工作即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的,旨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实际应用的能力,通过研讨,相互沟通,积累好的实践经验。

集中的小组研讨共安排两次。

  A.选题意向

  

(1)根据本课程形考册提供的课题进行问题研究;

  

(2)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关注方向,提出自己认为值得研究的与本课程相关的问题;

  (3)在查阅和收集各种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提炼出具有研究意义的选题;

  (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把自己亲历的教育教学问题提出来,付诸实践研究。

  注意课题不宜选择过大,在时间、精力和财力方面都不许可。

  B.制定研究细节,做好研讨前期工作

  研究细节主要包括选题背景、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理论建构和假设、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等等,思虑完善后开始具体实施。

  C.撰写研究报告或提纲,开展研讨活动

  研讨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在开展小组研讨活动之前,每位成员要完成研讨前期工作,即选定课题,进行课题研究并写出研究报告或讨论提纲,成员不仅要主动积极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还要认真听取其他成员的看法。

辅导教师或研讨小组长要依据每位成员所选课题内容确保其讨论时间。

  D.填写讨论记录表,教师评议总结

  参加研讨的学生都要认真详细、规范撰写小组研讨情况记录表,教师根据每位成员研讨情况和小组讨论情况记录表,进行评议总结,给出研讨成绩,计入其形成性考核总成绩中。

  4.实践教学的考核      

  考核是为了检验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的认识程度,评价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活动中所做的工作及其效果。

本课程实践教学的考核是融合在教学活动考核之中的,主要体现在形成性考核中,终结性考核中也渗透一定的实践教学因素。

  形成性考核册包括三部份,其中平时作业和小组研讨和实践教学有关,尤其是小组研讨的单项分值最高,反映实践教学的主体内容。

  终结性考核侧重于基本知识的理解、现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认识以及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开卷笔试。

考试题型分为五种,其中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各占26分和18分,重点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理论及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实践教学存在一定的关联。

在实践教学考核工作完成后,教师应该调查学生的满意度,了解实践教学的整体状况和达到的水平,并要确知暴露的问题,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部分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是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对学生已学学科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培训,旨在加强学生对教育教学的深入了解,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观察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并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投入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一)教育实践形式和内容

  1.形式

∙社会调查

∙学校实践

∙教育机构实习

  2.内容

  

(1)小学教学实践操作及要求

  

(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3)小学课堂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4)小学各科教学实践

  (5)班主任工作实践:

∙学生个案调查及研究

∙学生成长跟踪调查

  (6)其他实践

∙小学德育工作实践

∙课外活动组织实践

∙教学行政管理工作实践

∙小学教育教学诊断实践

  

(二)教育实践的安排和要求

  凡修完全部专业主干课程,已修课程学分达到全部课程学分60%以上的学生,均可参加教育实践(毕业实习)。

  1.具体安排

∙学习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明确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

∙在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文字教材和录像教材,集中辅导并复习科学研究方法,了解小学教学改革情况;

∙通过学习掌握教育实践的要求和毕业论文的撰写,确定实践目标、内容,并制定选题研究范围;

∙深入教学一线,开展教育实践,完成教育行动研究报告。

  2.相关要求

∙理解和掌握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能将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运用到小学教育实际情况中去,解决小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教育实践,能对小学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与评价,掌握教育行动研究报告的撰写;

∙学生在教育实践的学期内完成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由学生独立完成,行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

  (三)指导教师

  1.担任资格

  指导教师应由具有相应专业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教师承担。

鉴于本专业的实际,在部分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可以由少量初级职称教师担任,但必须达到本科和本科以上学历或者从事两年以上高等教育教学。

  2.职责

∙根据本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和安排,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确定选题,指导学生解决毕业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指导学生制订反映实践成果的文字材料写作计划,检查写作提纲,审阅学生写作初稿,提出具体修改意见。

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推荐参考书目和资料并指导阅读;

∙指导学生完成教育实践报告;

∙针对学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写出具体准确的评语,给出教育实践评定成绩。

  (四)成绩评定与验收

  评定是对学生教育实践状况的全面考察,也是对学生专业能力的一种考核方式。

  1.教育实践成绩由指导教师给出,由教学点初审,电大分校复审,省级电大验收,中央电大抽查、终审。

  2.成绩评定依据:

学生参加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效果,撰写文字材料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水平,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

  3.教育实践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

  4.凡字数不足、内容不全、没有参加教育实践活动、未能达到必需的教育实践活动课时、未提交反映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书面材料或成绩不合格者、抄袭造假者等,按不及格处理。

  5.凡社会实践成绩未达到60分或要求重做者,可根据所在电大分校和教学点教育实践教学安排计划,在学籍有效期间内进行。

6.教育实践不得免修。

第三部分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对学生所学知识和理论进行综合运用的培训,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素质得到提升,创造性得以发挥。

 

(一)论文写作要求

  1.凡修完本专业全部必修课程,已修课程学分达到全部课程总学分80%以上的学生,经申请可参加毕业论文实践教学。

中等水平的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周期(自确定选题、安排指导教师始,到论文答辩止)不得少于6个月。

  2.课题选择的原则、范围与类型

  选题是进行毕业论文撰写的首要工作,与毕业论文的质量关系密切。

恰当的选题可以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得到必要的本专业实践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集中、全面的训练。

  1)选题的原则

  课题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

∙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总目标和毕业论文教学目的要求。

∙选题应注重科学性和前沿性。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选择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

∙鼓励学生选择具有一定探索性和创新性的课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指导教师应考虑学生选题在时间、方法、经费和实际条件等方面的可行性,确保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按要求完成毕业论文。

∙一人一题,不允许数人共同完成一个题目。

  2)选题的范围

  围绕本专业和自己教育教学的实践所进行的思考和创新。

  例如:

∙小学教师必备的学科基础——谈心理学教学

∙现代化教学的技术支撑——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整合

∙探索人类的起源,认识社会的发展——小学生成长过程探微

∙如何使小学教师初步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探索

小学教育专业各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

  例如:

∙文学与科学:

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小学美育与教师素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较研究

∙计算器用于数学教学的研究

∙教育数学中的模式研究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

  例如:

∙小学生素质教育之我见

∙浅论教师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小学班主任工作刍议

∙论小学教育的社会实践

∙谈小学生的爱心教育

  3)课题类型

 思辨型课题:

  这种课题主要是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对自己提出的学术观点进行内在逻辑关系的分析,并说服读者,典型的是调查研究型课题。

  调查研究型课题主要是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获取所需要完整资料和数据,经过数据处理与分析,进行必要的讨论并得出研究结论。

  说明型课题:

主要是从某种研究对象、现象的结构、层次、要素、尺度的质和量的角度进行分析,使人们对这个事物、研究对象、现象的本身构成有所了解。

这类课题是利用已有资料或工作中积累的大量可用资料(没有充分分析的或前人调查收集的资料),经过认真审核与整理,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进行必要的讨论。

此类课题研究应注意资料的可信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必要时应进行补充调查。

  论证型课题:

  论证型课题是在对大量有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该领域中具有实际意义的论点,提出充分的和有说服力的论据,得出结论。

  3.学员在撰写毕业论文前期,应按要求撰写开题报告(含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研究计划、论文提纲、参考文献等),指导教师要指导学员撰写开题报告,要指导学员对论文结构进行修改,以便达到写作标准。

  4.学员撰写的毕业论文字数在5000—10000之间。

毕业论文应该包括:

论文题目、中文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

  

(二)论文写作格式规范

  见《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教学规范》中有关规定。

  (三)指导教师

  1.指导教师条件

  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业务水平,熟悉电大教学情况;具有相应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3年以上相应专业教学经历。

  2.指导教师职责

  指导学员正确选题,收集文献并撰写开题报告,审阅学生写作初稿和修改稿,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终稿。

  对每位学员的毕业论文进行分阶段指导,每人不少于4次指导,每次指导需进行较详细记录。

检查学员独立完成写作工作的情况,鉴别并制止抄袭、剽窃等造假行为。

  对学生毕业论文全过程表现写出具体准确的评语,并给出初评成绩。

  3.指导教师工作量

  每名专职教师指导的同一届各类各层次学生总数不多于15人,兼职教师的指导人数不多于10人。

专职教师同时指导的各类学生数一般每人不超过30人;兼职教师一般每人不超过20人。

  (四)答辩安排

  1.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本科学生均应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者方能毕业。

  2.毕业论文的答辩过程主要由学生介绍论文、答辩组提出问题、学生准备、学生回答问题及答辩组评议并评定成绩几项程序构成。

3.每个答辩小组由3名及以上单数专业教师和1名秘书组成。

其中,答辩主持教师(组长)应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并持有中央电大颁发的答辩主持人资格证书,答辩教师应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秘书应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答辩主持教师原则上由省电大教师担任,其他答辩教师可由分校专职教师或者外聘专业教师担任。

4.省电大各专业答辩小组主持教师(组长)由省电大教学部门确定,分校答辩教师(含县级电大工作站教师)由分校初审后,填报答辩申报表,报省电大教学部门确定。

5.指导教师在其本人指导的学生进行答辩时,不得担任该答辩组成员。

(五)答辩程序

1.答辩教师应提前审阅参加答辩的学生毕业论文,并准备好答辩中要向答辩人提出的问题。

2.答辩主持教师宣布答辩程序和要求。

3.答辩人用10~15分钟介绍毕业论文选题理由、研究思路及毕业论文主要成果(或结论)。

4.答辩教师审查判断毕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