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模式的反思研究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7643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模式的反思研究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模式的反思研究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模式的反思研究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模式的反思研究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模式的反思研究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模式的反思研究资料.docx

《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模式的反思研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模式的反思研究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模式的反思研究资料.docx

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模式的反思研究资料

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模式的反思研究

作者:

丁光曙文章来源:

摘自:

《岳阳教育论坛》点击数:

1946更新时间:

2007-6-7

中小学美术新课程中,“欣赏.评述”是重要的学习领域之一,对学生逐步形成审美情趣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比新旧两套教材,原来的教材设立了独立的欣赏课目,新教材相对不明显,即独立的欣赏课目少了,更多的融入到其他的学习领域中。

所以笔者下面谈的美术欣赏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更广泛的美术欣赏教学。

新课程改革几年来,在更多的学习和自我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特点,将欣赏教学分为教师引导型、师生互动型和学生自学型等。

下面从具体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

湘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9课《文具小管家》片断

教师运用动画形象和学生交流:

“你们知道文具之家是什么样的?

”(学生一下被可爱的卡通动画吸引住了,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

教师运用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文具之家”,并请学生说自己的看法,这些文具之家哪儿最美?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及时小结,将“实用美、装饰美、材质美、创意美、造型美”板书到黑板上。

这时教师拿出一个制作完成的作品,“文具之家”的实物,然后将其拆散。

对着满脸疑问的学生,亲切的问:

“你们看出来‘文具之家’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

”“我们要有心利用废弃材料。

”“老师想再做一个‘文具之家’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等学生说出自己的建议后,教师现场选择废旧的牙膏盒、肥皂盒等,几下裁剪,快速的做出了一个小狗造型的“文具之家”,学生忍不住啪啪的鼓起掌来。

教师顺势引导,谁能大胆说说,你打算怎样装饰它?

教师肯定学生的装饰点子,并请说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向全班同学演示。

(本案例引自岳阳市市直小学美术教研联组教研公开课)

本课的教学内容应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但笔者引用的这一些环节,是在学生动手制作之前的引导欣赏部分。

从这里可以看出,以教师引导为主的美术欣赏教学,有一些规律可循。

1、创设美的情境,引导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角色。

执教老师精到的动画制作在此中帮了大忙,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和老师都被有趣的动画形象吸引住了。

因而我们在欣赏教学中,应用心去寻找一个欣赏的情境切入,如一段与内容息息相关的音乐、视频,或者一首优美的童谣、诗歌,还是一组有趣的律动、游戏。

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创设美的情境能为欣赏教学铺设一个良好的开端。

2、现场精彩的示范,能令学生折服。

本课学生观赏教师的示范后,都不由自主的鼓掌,这时学生内心钦佩的外在表现。

范作的直观展示,远远胜于滔滔不绝的说明。

笔者在执教《傲雪梅花》一颗时,配上优雅的古筝曲,现场演画梅花作品,学生都入神的欣赏老师的一举一动,一笔一画,有的同学还模仿老师的动作在空中比划着,这样学生在欣赏中品位,陶冶性情,也为学生的表现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语言的引导激励,让评价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

在本课教学中,当学生说到自己的装饰方法后,执教老师点头颔首,说:

“你的方法挺好!

”“你的眼光很好,老师要将你的方法用上去。

”“好,你当小老师表演给同学看好吗?

”学生昂首挺胸得意的笑了。

学生会心的笑,多么可贵呀!

笔者将以上案例的三个环节概括为“创设情境”,“现场示范”,“评价引导”。

在以教师引导为主的美术欣赏教学中,处理好以上环节,应该比单一的教师解说教学模式具有优势。

案例二:

笔者执教的湘教版中学美术八年级下册第5课《大提琴》片断。

.走近大师

让我们一起走近美术大师,看他们眼中的乐器。

1、欣赏:

(课件出示毕加索作品《吉他》)

教师:

“这是毕加索的作品《吉他》,你从画作中找出吉他了吗?

学生:

“没有”;“有,有残破的面,还有弦”。

教师:

“《吉他》以面为主,线条穿插,加上点的装饰,再配上古朴、怀旧的色彩,你感受到了大师的什么风格?

学生:

“我觉得这幅作品很豪放,很浪漫。

教师:

“大师的吉他就是不一般,我们再看下一幅作品。

(课件出示米罗作品《午夜和晨雨中夜莺的歌声》)

教师:

“《午夜和晨雨中夜莺的歌声》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学生:

“我看到了午夜一点也不黑,漫天飞舞看气球似的雨点,还有许多快乐的精灵在嬉戏,不,还有是夜莺吧!

教师:

“你可是火眼金睛呀!

学生:

“我看到夜莺们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聚会,他们有的在引吭高歌,有的在追赶嬉戏,还有的舞动着自己漂亮的身姿。

教师:

“太美了,你真是大师的知音!

小结:

独到的慧眼,加上你们丰富的想像,美术大师的作品也如音乐一样美。

让我们一起了解抽象绘画的背景。

(课件出示抽象绘画背景材料,让学生小声读一遍。

抽象绘画兴起于20世纪的欧美国家,它包含两种类型:

1、从自然物加以简约或抽取其富有特征的因素,形成简单概括的形象。

2、主观的几何构成。

代表画家认为:

“色彩和形都有其内在的音响,色彩是能直接对心灵发生影响的手段,认为绘画和音乐一样是完全抽象的艺术。

.教师范作

老师也很喜欢抽象艺术,本大师想现场表现一番。

1、现场演画:

(1)(出示几张用色彩纸剪出外形的大提琴)这是什么?

(大、小提琴)看样子大家还认识,不是抽象艺术,我们要变成抽象作品,怎么办?

将它“碎尸万段”,当然刀法要美,手下留情,少剪几刀。

教师边讲边演示。

“一刀两断”“谁上来一起动刀”(邀请学生上讲台和老师一起将“提琴”进行分割)

(剪切后,再粘贴起来,请学生将剪切好的部分粘贴到彩色底纸上。

提示粘贴的作品要让下面的同学感受到音乐的美感。

教师:

“谁可以解读这幅师生共创的作品。

学生:

“这幅作品既有大提琴的圆润曲线,又有音符似的点,感觉象一个优雅的美男子的舞姿。

教师:

“请你给它命名。

学生:

“恰恰王子。

(2)引导对比:

(出示其他班上师生合作同样内容的作品)

教师:

这是其他班上的作品,对比我们的作品,你有什么发现?

……

从本课堂实录可以看出:

1、师生探讨启迪,促进学生认知的提升。

抽象绘画的欣赏引导,以教师引导为主,必然束缚学生的感受和思维,完全由学生自由感受,学生又无从下手,所以笔者采用师生互动探讨的方法,学生做到了有话可说,有的放矢。

2、师生合作导演,强化学生的真实体验。

教师表演,学生欣赏,处理不当会造成欣赏与作业表现的脱节,也就是学生欣赏时有感受,但作业却又畏难。

如果欣赏示范中有学生可操作的环节,不妨让学生参与。

这样可以拉近学生的心理距离,学生感受到,同学可以示范我也可以做到,甚至做得更好。

3、在对比中学会鉴赏,学会学习。

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充分预计学生的审美水平,适当安排对比欣赏,在对比中,不仅仅是辨别优势,更是提高鉴赏能力,学习他人长处。

结合以上分析,笔者概括为“探讨启迪――合作导演――对比学习”欣赏教学模式。

这些环节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可以灵活安排。

案例三:

湘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3课《绿洲》教学片断

教师引出话题,运用多媒体视频展示环境被污染的画面。

学生将课前搜集的相关素材与大家共享,谈论地球正在遭受哪些方面的破坏。

然后教师出示教材作品《绿洲》,请学生自学感受,同时导出三个问题:

这些图片与我们印象中的绿洲有什么不同?

你认为这张图片体现了什么主题?

作者用这种表现形式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接下去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再针对以上问题自由讨论,教师不加以任何干预。

几分钟后教师连续展示一组达利、马格里特的作品,加深学生对“新奇视觉形象”的感受。

至此,教师未做任何小结。

在此初步感知讨论的基础上,执教老师进一步设计了“解读新奇”环节:

学生自由探讨并总结教材中介绍的各种表现新奇视觉形象的方法。

学生在自学和讨论后总结出“改变时空、改变材质、改变比例、改变形态”等手法,教师只用一句话进行总结:

“运用积极开放,多元创新的思维可以创造出奇妙的视觉形象。

更为高明的是教师设计了以下活动:

①假如我是一棵树,一条鱼或地球上其他生物,面对环境被肆意破坏,我会怎样应对;②请同学们将所想到的用绘画、表演等形式表现出来,共同呼吁保护环境,珍惜我们唯一的家园。

(引自岳阳市市直中学美术教研联组教研公开课)

以上案例是典型的学生自主型欣赏教学。

该教师的设计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环节:

1、学生自主选择,积极收集相关素材。

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充分证明学生收集素材的重要。

学生对环保知识的介绍,环境受破坏的数据还有学生的现场表演,都是学生广泛收集,自主选择的结果,让本课真正体现了美术人文教育。

2、重视自学体验,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提高欣赏能力。

本课的欣赏教学,学生占据了主体地位,学生多次自学感受,自学体验,教师不作过多引导,尊重学生的认识,这是不可忽略的,同时,在自学体验中,不排除交流讨论,从相互学习借鉴中进一步完善自我体验,这更是自我提升的过程。

在平时欣赏教学中,不妨留一点时间给学生自学体验,不要急匆匆的让学生直接讨论。

3、引导奇思妙想,欣赏教学中提倡随机表现。

且看本案例最后教师布置两个活动后学生的表现,学生表现出很大的热情,自觉的分成若干个组,绘画基础好的同学,很快就动笔了,他们的作品是画面加文字,尤其是准备表演的同学,几个人在教室外面讨论策划得不亦乐乎。

这一环节只是欣赏教学的一个延伸,但运用得好,让欣赏得到升华。

上边三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笔者将其概括为“自主选择”“自学体验”“随机表现”。

纵观上面列举案例,反思美术欣赏教学,笔者是为以点带面,诚为点滴思考。

这是一个没有模式的美术欣赏教学模式探讨,具体应用,我们可以尝试将上边不同类型的环节自主安排,重新建构,灵活运用。

“3.2.1”教学模式解读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阜才中学教师培训

   首先,我代表莘县新华学校全体师生对河北省邯郸市磁县阜才中学各位领导和老师来我校参观考察和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

在大家到来之前,李校长和武校长两次来我校考察,而且考察了河南、山东、江苏多所初中课改学校,可以看出阜才中学领导推行课改的决心,这种精神也令我们非常感动,有领导的重视,有我们学校高水平的师资和优秀的生源,我们阜才中学推行课改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下面我就我校的“3.2.1”教学模式和推行课改的一些做法给大家做一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我们阜才中学的课改有所帮助。

一、“3.2.1”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和特征

   1、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全程积极参与课堂各环节的学习,尤其是后进生如何调动、课堂参与面要重点体现。

   2、以学生为主体。

要彻底打破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让学生自主的高效预习、积极合作、充分交流、展示答疑、反馈巩固,真正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学掌握感悟知识。

   3、以教师为主导。

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是指导预习、组织讨论展示、进行精讲点拨,针对反馈深化教学,是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

教师要精心备课,调控好课堂。

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要具体、到位,包括预习指导、讨论时的巡回指导、展示时的点拨,矫正时的补充都要要精心准备、具体到位、恰到好处。

   4、体现民主平等。

新型课堂上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要走进学生、参与关注、指导学生的学习,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学生在学习时解除心理障碍,不再惧怕、迷信教师,真正通过自己的感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5、落实开放课堂。

课堂开放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空间、学生思维和教学结果的开放,最主要的应该是让学生的学习不受禁锢和约束,提问可以不举手,课堂可以不端坐,学生思维活跃,但又不脱离学习主体,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联系已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同时生成一些新知识。

   6、使用分组教学。

根据同组异质原则和班级人数合理分组,并实行动态管理,要有对各组学习活动参与表现的评价机制,要保证各组不同层次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要让低层次学生有较多参与展示的机会,并形成组长负责制、兵教兵、兵督兵的机制,可试行生生课代表模式。

   7、高效自主学习。

预习、训练要快速充分,讨论展示要全神贯注,补充质疑要积极主动。

   8、实现有效互动。

即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合作要有效、高效、活而有序。

   9、再现知识获得过程。

尽量避免先告诉学生结果,再进行验证训练的学习方式。

   10、与实践充分接轨。

学案上问题的设计、展示问题的设计、拓展感悟和提升都要给学生搭建与实践接轨的平台,同时教给学生分析实践问题的方法,形成分析问题和实践应用的能力。

   11、体现拓展感悟。

拓展感悟是课堂知识的延伸,可以是学习体会、感悟、实践应用、课本剧、即兴写作、仿写、英语写作等。

   12、快节奏、高效率、大容量。

3.2.1课堂,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以学生学习为主,必然在进度上要放慢。

因此,只有通过构建快节奏、高效率、大容量的课堂来解决学习进程慢、任务紧的问题。

二、“3.2.1”教学模式的含义

    “3.2.1”课堂教学模式,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有关理论为依据,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源,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线,问题为主轴”的“六为主”教学原则,通过“三个教学环节,两种学习方式,一个最终目的”的模式体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

其中“三个教学环节”指的是“自主预习,交流展示,反馈巩固”,并且这三个教学环节是依次通过“预习指导,预习尝试,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小组讨论,展示提升”、“穿插巩固,反馈总结”共八个教学流程进行操作的;“两种学习方式”指的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具体地说,就是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按照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一个最终目的”指的是“以真正意义的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使学生达到真学、实学、学会、会学。

其含义可解析为: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学习;

(2)、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3)、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及展示时全班同学补充、争辩和教师点拨;(4)、整个课堂学生落实真学、实学、学会、会学;(5)、师生互学,教学相长,并在学习中生成新知识;(6)、全体师生在各种方式的各项教学活动中均以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

                                三、“3.2.1”教学模式的结构                     

                    预习指导

          自主预习   预习尝试

                     反馈交流

                     分配任务 自主探究

三个环节交流展示    小组讨论            两个活动

                     展示提升 合作学习

                     穿插巩固

        反馈巩固    测评反馈  

                    评价总结

一个目的:

真正意义的学习

四、“3.2.1”教学模式的组织形式

   分组教学是3.2.1教学模式的核心组织形式。

在分组方式上,“3.2.1”模式将每班学生按成绩、智力、特长、性别进行均衡分组,按同组异质原则划分,若每班54人,可分成9个学习小组,6个层次,每层次9人,每小组6人,每小组每层次1人,从高到低为1.2.3.4.5.6,

小组长及每小组的学生按成绩每月一调换,实行动态管理。

五、“3.2.1”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

   “3.2.1”课堂教学模式的“三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中,“自主预习”是基础,“交流展示”是核心,“反馈巩固”是保证,“自主预习”不到位,“交流展示”何谈精彩。

   所谓“自主预习”就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以“教材为主源,以思维为主攻,”独立自主地进行阅读思考,动手动脑,自主探究,明确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生成学习内容的重点和疑点。

这一环节是通过“预习指导、预习尝试、预习交流”三个教学流程进行操作的。

所谓“交流展示”就是在教师的调控指导下,学生以训练为主线,以问题为主轴,交流展示自主预习的成果和发现的疑问,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对感悟进行拓展提升。

这一环节是通过“分配任务、小组讨论、展示提升”三个教学流程进行操作的。

所谓“反馈巩固”就是对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评估。

这一环节是通过“穿插巩固、反馈总结”两个教学流程进行操作的。

   其中这“八个教学流程”的具体操作如下:

   1、预习指导: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预习的内容,确认预习目标,知道预习所需要的时间,这一教学流程用时约1~2分钟。

   2、预习尝试:

教师把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点都设计成一个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预习提纲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知识,并结合相关学习资料,进行自主探究,从而获得新知识。

在学生自主预习过程中,教师要插班式地对每个小组以点拨的方式进行指导,特别是对学困生要进行重点督导。

对于预习和展示用两节课来完成的学科,这一教学流程用时约20~25分钟;对于预习和展示用一节课来完成的学科,这一教学流程用时约10~15分钟。

   3、预习交流:

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各小组交流预习的情况。

针对自主预习过程中发现的疑问,或由组长带领进行“兵教兵”,或由师生合作探究,或由教师精讲点拨。

对于预习和展示用两节课来完成的学科,这一教学流程用时约10~15分钟;对于预习和展示用一节课来完成的学科,这一教学流程通常与上一个教学流程“预习尝试”合并在一起进行操作。

   4、分配任务:

根据预习反馈的情况,教师将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以及需要拓展提升的知识点,整合成不同的学习任务,平均分配给每个小组,一般每组一到两项学习任务。

对于预习和展示用两节课来完成的学科,这一教学流程用时约1~2分钟;对于预习和展示用一节课来完成的学科,这一教学流程通常与下一个教学流程“小组讨论”合并在一起进行操作。

   5、小组讨论:

每个小组针对各组分配的学习任务,进行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并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逐一演练,人人过关。

这一教学流程用时约5~10分钟。

   6、展示提升:

各小组根据组内交流讨论的情况,按一定的顺序,在组长的主持下,或随机抽号,或组员合作,对本组的学习任务,或讲解,或演示,同时,其他学生或补充,或矫正,或评价,而对于学生展示提升不到位或需要强化的内容,教师要适时恰当地进行精讲点拨。

对于预习和展示用两节课来完成的学科,这一教学流程用时约20~25分钟;对于预习和展示用一节课来完成的学科,这一教学流程用时约10~15分钟。

   7、穿插巩固:

教师组织各小组结合不同组别展示的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示的学习任务,组与组之间进行穿插交流,巩固补救。

这一教学流程用时约5~10分钟。

   8、反馈总结:

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各小组在穿插巩固的基础上,谈收获,说感悟,归纳知识体系,回扣教学目标。

对于预习和展示用两节课来完成的学科,这一教学流程用时约3~5分钟;对于预习和展示用一节课来完成的学科,这一教学流程通常与上一个教学流程“穿插巩固”合并在一起进行操作。

 

六、“3.2.1”课堂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1、一般情况下,语、数、外、物、化等科目一般采取预习、展示分开的方式,史、地、生、政等则采取一堂课完成的方式,根据教材情况也可灵活掌握,甚至每节课之间没有明显界限,根据实效原则,以上环节滚动进行。

   2、预习到位、课堂记忆和展示演练是展示充分、保证学习效果的关键,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并进行引导和督促。

   3、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关键是课堂节奏,所以,要让学生熟悉课堂各环节的操作,学会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提问发言、补充争论、有序抢答、表演展示、拓展运用,养成真正投入学习的良好习惯,树立节奏意识、效率意识,在初期上课时每个老师对每一个细节都要经常指导、反复训练,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课堂的紧张有序状态。

   4、落实学科特点,丰富和发展3.2.1教学模式的内涵,将3.2.1教学模式看作一种灵魂、一种理念,不能死搬硬套,形成3.2.1教学模式整体框架下的各科操作模式,每科也可再分为多种课型,如语文再分为古文、诗歌、现代文、阅读、作文等课型。

   5、课堂与生活实践接轨,将课堂上枯燥的理论知识渗透进生产、生活的血与肉,提升课堂的生命力,如生物课中植物种子的萌发就让学生培养种子,观察萌发过程,结合农业生产学习播种的注意事项,这样课堂就不再枯燥。

   6、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重点备学生,即怎样调控课堂,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要恰到好处,点在当点之处,经过老师的点拔、总结和评价,使学生茅塞顿开、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所学知识更加明晰化、系统化、科学化,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方法,又锻炼了能力。

   7、教师对教材要创造性的使用,需要整合的整合、需要打破节次界限的打破节次界限。

   8、要解决好新课改中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关系,自主探究是基础,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才能合作交流,使合作不流于形式,充分提高课堂效率;要解决好新课改中动与静的关系,实现动静结合、活而有序;真正落实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解决好新课改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的关系,提高课堂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效率;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保留和吸收传统教学的精华。

 

七、3.2.1教学模式操作的误区

   误区之一:

将3.2.1模式的操作模式化,认为各个学科每堂课都按3.2.1模式的8个环节严格操作,没有灵活、没有创新。

3.2.1模式应该是一种理念和思想。

在体现3.2.1理念和特征的前提下,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在各学科操作中应该是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只有这样,我们的3.2.1课堂才有生命力、才有激情、才是有血有肉的课堂。

   误区之二:

只看表面课堂活跃,讨论、展示流于形式,成为表演秀,学习活动层次低,没内涵,真正好的课堂应该看学生思维是否活跃以及学习的层次、深度和容量。

对不需讨论展示的问题要在预习时解决,同时提取出需要讨论展示拓展的问题。

简单的内容也要学生走讨论展示的环节,费时低效。

可以当堂演练、记忆。

   误区之三:

教材上没有、学生讨论不出的问题如活动,也要学生讨论,可以通过教师指导解决。

   误区之四:

将黑板学生板演作为3.2.1模式的唯一特征。

自主预习、交流展示、巩固反馈是课堂的基本操作流程,自主、探究、合作是课堂需贯彻的基本理念,真正意义的学习是3.2.1模式的根本目的,但贯彻的具体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时间长短可灵活掌握。

   误区之五:

将教师一言堂变为学生一言堂。

没有互动和交流,没有拓展和延伸、没有与实践的联系,教师指导、巡视、反馈、点拨不到位,致使学习效率和层次处于较低的水平上。

   误区之六:

学生预习、讨论、展示习惯不到位,平时没有注意习惯的培养和矫正。

每堂课都要注意学生学习细节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

   误区之七:

课堂与学案两张皮。

教学案编写罗列习题过多,缺乏精选,不能将教材内容问题化,不能很好体现重难点,起不到引导学生预习教材的作用,不能有效引导学生预习和讨论展示,建议学案问题化设计,将参考资料上的习题充分整合,避免重复训练。

   误区之八:

不能有效的将学科特点与3.2.1教学模式有效结合。

致使本学科课堂操作时出现迷茫,将好多已成熟的好的做法丢弃掉,要找结合点将各学科过来一切好的做法丰富到3.2.1模式中,才能形成有各学科特点的应用模式。

   误区之九:

严格按所有组分任务,造成题数不够,展示时间过长。

可以在基本题指导、自学、记忆的基础上,抽出部分难的重要的需要拓展的问题所有组同时讨论,抽部分组展示。

   误区之十:

预习完全放在课下,导致学生应付做学案,不能真正预习教材。

自主预习环节应主要放在课堂上,可与预习指导、基础知识的记忆、巩固、训练,重难点的反馈,及教师巡回指导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