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个案追踪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干预策略.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7633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个案追踪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干预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幼儿个案追踪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干预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幼儿个案追踪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干预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幼儿个案追踪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干预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幼儿个案追踪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干预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个案追踪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干预策略.docx

《幼儿个案追踪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干预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个案追踪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干预策略.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个案追踪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干预策略.docx

幼儿个案追踪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干预策略

幼儿个案追踪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干预策略

虎门东方明珠幼儿园铁潇菡【背景】《幼儿园教育纲要》要求“教育应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成人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做到“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随时有教育”。

运用个案追踪的教育方式能满足每个儿童发展需要,是其个性潜能获得充分、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个案追踪是成人对幼儿实施差异教育,实现个别化教育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我们研究以突出幼儿弱势智能的关键能力点为切入口,通过将对幼儿的有意观察,记录与分析,实施有效的差异教育策略的研究过程,成为使孩子不断获得有差异的发展,使教师的自身专业素养,专业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促进教师师幼互动双赢共同成长的过程。

幼儿园已经进行了近十年的幼儿个案追踪教育,目前在幼儿家庭个案追踪教育方面进行探索,力争家园一体促进孩子发展。

【正文】

教育具有一定的延缓性,0-6岁的教育将决定孩子一生的发展,一个人成年后所有的问题均因幼儿早期教育存在缺陷,要发展一个完善人格的人,就要重视孩子0-6岁的教育。

多年来,在教师进行幼儿个案追踪教育指导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发现幼儿家庭教育在个案追踪辅导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众所周知,幼儿的第一任教师是家长,而不是幼儿园的老师;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当教师在利用各种手段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同时,如果家长还认为教育是教师的事情,忽略孩子在家庭中的教育,就算再聪明的孩子,也很难发展成为具有完善人格的人。

鉴于家庭教育在幼儿期教育中的重要性,我们幼儿园采取了几种“家庭教育干预策略”来帮助幼儿园的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希望家园一体化的教育方式能够真正达到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的目的。

一、巧用成功素质课程,培养个性化明星宝贝。

运用幼儿成功素质课程对幼儿每日的成长进行记录和家园一体化的监管。

良好的习惯、积极的心态、完整的人格、广泛的兴趣和探求新知的能力,这些,都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幼儿时期,是培养这些成功素质的关键时期。

运用成功素质课程能够很好的起到了幼儿家园一体化的监管作用,通过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要求、系统的评价促使幼儿各项习惯的落实。

幼儿园的成功素质课程是一项每学期、每月、每周、每日可操作的课程。

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和孩子全面发展的要求,成功素质课程从六个方面对孩子进行各项习惯养成的培养,分别是:

健康方面、情绪方面、安全方面、礼仪方面、自理能力方面和学习方面,这些方面每天又分两个部分进行评价,一部分是幼儿每天在园情况的评价,另一部分就是幼儿每天在家情况的评价。

每个项目我们称之为明星宝贝,其具体称号分别是:

健康宝贝、快乐小天使、安全小卫士、礼仪之星、自理小能手和小小智多星。

并通过日评价、周评价、月评价、学期评价对幼儿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和督促。

在孩子初入园时,幼儿园就针对成功素质课程的使用,结合家园统一的要求对家长进行了培训,教给家长如何在家中操作运用这门课程。

幼儿园要求幼儿每周每项落实一个习惯(一周可根据孩子的特点或班级需求重点落实一至两项内容),周一跟孩子们讨论该习惯的标准要求,明确后在本周内实施。

教师除了每日在园对孩子评价外,每天放学将课程册子带回家,请家长在家中也进行每日各方面的监督记录,并进行评价。

周五根据孩子的家、园表现记录进行周评价,与各项明星宝贝的评比挂钩。

结合成功素质课程,每月进行一次明星宝贝评比的升级,凡在该月内荣获三项以上相同称号的幼儿即可得一个的相应明星宝贝的大贴纸。

凡是在月升级中荣获五次相同称号的明星宝贝,学期结束即可荣获相应称号的奖状。

这项要求能够有效的促进幼儿在各个方面的提高。

根据科学的调查和实践发现,幼儿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1次的持续循环;因此,在我们的成功素质课程中,每个习惯我们会持续要求三周,每周一个重点要求,这个重点要求,到了次周就退为次重点要求,当周会有一个更新的重点要求。

这样一个习惯到第四周之前已经基本成为固定习惯,已不用重点提醒,只按照已经养成的常规习惯运行就行了。

这些项目的标准要求家长在家也能持续运用,这样我们的目标得到了切实的落实。

如下表格仅以礼仪之星为例,三周内以滚雪球的形式落实礼仪方面的习惯(相同颜色为同一个内容):

第一周

星期表现周一Monday周二Tuesday周三Wednesday周四Thursday周五Friday周六Saturday周日Sunday

在家在园在家在园在家在园在家在园在家在园在家在家

礼仪之星1.早上来园时,会主动向本班老师问好。

第二周

星期表现周一Monday周二Tuesday周三Wednesday周四Thursday周五Friday周六Saturday周日Sunday

在家在园在家在园在家在园在家在园在家在园在家在家

礼仪之星1.离园时、会主动向老师说再见。

2.早上来园时,会主动向本班老师问好。

第三周

星期表现周一Monday周二Tuesday周三Wednesday周四Thursday周五Friday周六Saturday周日Sunday

在家在园在家在园在家在园在家在园在家在园在家在家

礼仪之星1.会使用“请”“谢谢”“再见”等词。

2.离园时、会主动向老师说再见。

3.早上来园时,会主动向本班老师问好。

第四周

星期表现周一Monday周二Tuesday周三Wednesday周四Thursday周五Friday周六Saturday周日Sunday

在家在园在家在园在家在园在家在园在家在园在家在家

礼仪之星1.会主动跟父母说“再见”“下午好”等。

2.会使用“请”“谢谢”“再见”等词。

3.离园时、会主动向老师说再见。

以下附为小班上学期第三周的成功素质课程完整版内容。

通过表格能清楚的体现我们家园一致要求的操作方法。

在家在园一样棒

Wellbehaviorathomeandinthekindergarten

第三周

星期表现周一Monday周二Tuesday周三Wednesday周四Thursday周五Friday周六Saturday周日Sunday

在家在园在家在园在家在园在家在园在家在园在家在家

健康宝贝1.吃饭时、不离开自己的位置。

2.能够愉快、安静的进餐。

3.自己使用小勺子吃饭。

快乐小天使1.易接受与父母分开的情况,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2.不无理纠缠成人。

3.到幼儿园父母离开时不哭。

安全小卫士1.注意玩滑梯时的安全。

2.不做危险的动作。

3.不带危险品入园。

礼仪之星1.会使用“请”“谢谢”“再见”等词。

2.离园时、会主动向老师说再见。

3.早上来园时,会主动向本班老师问好。

自理小能手1.会正确洗手。

2.尝试自己洗脸、漱口、刷牙。

3.在成人帮助下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小小智多星1.能集中注意力独立地玩10-15分钟(如积木、拼塑等)。

2.愿意主动操作。

3.对新奇的事物有探究的欲望。

老师的话Teachers’words

家长的话Parents’words

附:

发展情况评价方法(好√、较好△、一般O)。

二、孩子的养育者才是最重要的教育者

很多家长在孩子教育的理解上还存在有误区,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老师,将孩子送到学校、幼儿园,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家长只要拼命挣钱,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物质环境(包括上贵族学校)就好了。

为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更好地开展幼儿家庭教育,开学初召开别开生面的新生家长会。

在家长会上,首先就0-6岁的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的观念进行了分享,让家长清楚良好习惯的培养、各年龄段的发展关键点(敏感期)、高情商的人格以及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大胆自信的性格的培养等方面在孩子一生发展中的重要性。

而这些重要因素的达成,绝大多数取决于孩子出生的最初6年。

这6年最重要的是取决于孩子一生接触最多的养育者。

为达成这个共识,笔者为家长算了一笔账,孩子在幼儿园的时间跟和孩子一生中接触的最多的人(父母或养育者)在一起的时间进行了比较,经比较得出以下结果;

孩子在幼儿园的时间:

(以孩子两岁半入园,六岁半幼儿园毕业为例,幼儿在园生活四年。

4年(托、小、中、大)=8个学期=8*100天(每学期约)=8*100*8小时=6400小时=6400小时/24小时(每天)=266.67天=266.67/30天=8.87月

孩子一生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

(以一个人活到80岁为例,养育者每时每刻都会挂牵着自己的孩子,家庭养育环境影响着孩子。

80-20(父母去世的时间)=60年(亲情的关系不会因为距离而缩短)=60年*12个月=720月

8.87个月对720个月,从数字表明家人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影响和重要性,做为第一任教师的家长更应该重视家庭教育。

三、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建立孩子牢固的安全感

家庭氛围的和谐度影响着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当一个孩子在非常安全的氛围中生活成长时,自然会全然放松自己,能按照自己的需求学习和发展,因此,如果要做到真正的爱孩子的话,一定要给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

安全感就像一座大厦的地基,如果没有坚实牢固的地基,成就孩子一生的大厦是不可能不断建造和坚不可摧的。

同样安全感也像我们行走的大街,你心中确认大街是安全的,没有松动和坍塌可能的,你才能有闲情逸致逛街、办事。

孩子的安全感来自于成人、养育者。

父母怎样给孩子安全感呢?

有以下几件事情要求家长做到。

1、长时间、高质量的陪伴,尤其是孩子入睡之前的陪伴。

2、不批评、责备、惩罚孩子,而是欣赏、鼓励、支持孩子。

3、不要挟、威胁孩子,不从身体和感情上抛弃孩子。

(不说“你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或者“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这样的话。

4、鼓励孩子独立,接纳孩子个性。

5、给孩子树立恰当的规则。

6、修炼自己,以身作则。

事实上,作为父母本身对家庭、对社会、对人生具备踏实的的安全感,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充足的安全感。

父母相信自己、热爱生活、关爱他人、信任世界,孩子才能获得坚实的安全感。

怎样判断一个孩子安全感强不强呢?

首先,孩子与父母形成安全依恋的关系。

安全依恋的孩子不是没有分离焦虑,不是一下子独立不需要父母。

很小的孩子不在意父母去哪里了,妈妈走掉他都没反应,这不是安全感强,而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安全依恋的孩子在父母离开时会表现出焦虑,但不是生离死别那种绝望式的哭闹,他们会逐渐平息;在父母返回时他们会很乐意看到父母,跟父母亲热一番之后再松手去做自己的事情。

安全感稳固的儿童有以下特点:

他们不随意冒险,不在马路上乱跑,每到一个陌生之处也不会一下子闯进去,而是沉稳地观察环境,慢慢地融入。

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是依恋式独立,他们很自信,不怕犯错和失败,乐于分享与合作,不以竞争获胜或物质占有定义自身的价值,不怕不同意见,不刻意逢迎。

安全感缺乏的儿童则有以下的表现:

他们要么过度怯懦,要么胆大妄为,不顾自身安全;他们要么过度黏人,要么过度独立;他们不愿意独立解决问题,而是依赖他人的帮助;他们迷恋物品,渴求物质满足,离开慰藉物就六神无主、寝食不安;他们不敢参与竞争,或者不能接受失败;他们不愿意接受不同意见,而是要求大家必须跟他意见统一。

安全感是儿童身体、情绪、认知发展的基础,没有安全感,其他的一切都好比空中楼阁,也许看上去很不错,但却缺乏根基,不堪一击。

{1}

父母的恩爱程度也是孩子快乐、安全成长中的重要环境,当孩子每天都看到父母相敬如宾时,孩子会非常的愉快。

即使当我们成人意见不一致有争议时也要做好处理,一方面告诉孩子,父母的情绪和孩子没有关系。

另一方面成人尽量避免当着孩子的面发生不愉快的争执。

如果孩子经常生活在家庭关系非常紧张的氛围中,孩子会认为是他的“不乖”导致家人关系紧张,势必会用尽一切能讨好成人的方法以求博得成人的欢心。

一旦孩子每天只考虑着如何迎合别人,他自己将不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感觉处处都有危险,处处都不安全,整天生活在戒备情况下,他的人生一定是不快乐的。

了解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后,幼儿园从孩子发展的各个敏感期跟家长们做了简要的介绍,让家长初步了解孩子成长的基本规律,成人能很好的把握孩子的各个关键期,能理解支持、陪伴孩子度过这些关键时期,我们的孩子将成为一个健康、快乐、发展完善的人。

让家长们清楚的了解,一个成人的所有问题皆因早期教育出现了问题。

当我们知道他执拗敏感期到了我们就不会为他的反抗情绪或行为感到惊讶;当我们知道他追求完美的敏感期到了,就能理解他为什么不要半块饼干;当我们知道他自我意识的敏感期到了,就不会为他特别黏人而感到困惑。

这些归根结底都源于不同年龄段孩子不同敏感期的到来。

养育好我们的孩子,让孩子身心和谐的成长就是在为社会做贡献,让将来的社会少些暴力、少些伤害、少些吸毒、赌博等恶劣行为,家庭生活更快乐,国家更进步,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和谐,这样和谐的社会难道不是我们现在打的基础、做的贡献吗?

清楚了这些,家长们就不会再把孩子的某些行为看成是问题,其实都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发展的需求,就算是问题也一定要考虑是成人做错了什么才造成孩子身上会有这样情况的发生。

清楚问题所在,家长就能妥善解决,这样家长在面对问题时就不用紧张。

我们还教会家长通过书籍丰富自己的育儿知识,提高新时代新父母的教育水平,我们共先后推荐了小巫老师的《接纳孩子》、《和孩子划清界限》、《给孩子自由》和孙瑞雪老师的《爱和自由》、《完整的成长》以及李跃儿老师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给孩子当下的幸福》......等数十本家庭教育丛书。

四、建立现代化家园互动平台,促进家园一体化教育

除了利用电访、面谈、家访等常规手段跟家长交流以外,我们还设置了专门的家长Q群,当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家园共同探讨一起解决,群中的家长非常踊跃,经常会将一些家中常见的孩子表现“好的”、“坏的”拿出来晒晒,也一起解决家庭教育问题,我们的老师在其中充当的是协调、指导、顾问等角色,幼儿园的家庭育儿沙龙天天都热闹非凡,不过大多都是晚上最热闹。

五、培养专家型的教师队伍,适时干预家庭教育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幼儿园发展的基石,只有优秀的教师队伍才能更好的落实教育理念,更好的帮助家长,更好的教育孩子。

幼儿园要求教师每日进行幼儿的个案追踪辅导,经常教研班级幼儿问题的辅导方法,并通过教师心灵成长、业务培训、课题教研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在处理幼儿家庭教育方面经常跟家长沟通,帮助家长分析孩子问题的原因,商讨出处理孩子问题的家庭及幼儿园解决策略,真正做好促进孩子正常的成长。

前面提到的Q群沙龙也是我们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下是帮助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几个案例:

案例一:

利用QQ跟家长进行沟通

伊伊妈妈:

你好!

铁园长,我的宝宝是BB班的伊伊,不知什么原因,最近几天伊伊特别排斥幼儿园,在家时时喊不上学,梦中都哭着喊不上学!

伊伊刚入园时非常听话,从没有这样过,入园时只哭了三天就没有哭了,但最近几天看她好像受到什么惊吓似的,看着孩子可怜的样子,妈妈感到非常心疼和无助!

伊伊在家时特别爱表现,但是在幼儿园显得特反常,可能是在家里我们太过于爱她了,所以希望老师们能够多用于爱的方式来帮助伊伊,做为家长的我们现在不需要她学到更多的知识,只希望她能快乐开心的生活,感谢给予意见支持!

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铁潇菡老师:

伊伊妈妈,孩子出现分离焦虑是正常的,这是他们情感和认知发育的一个里程碑,是必经阶段,是进步的表现。

刚开始只哭了三天是孩子的一个观察期,之后没有哭是因为她发现幼儿园有很多跟家里不一样的地方,非常新鲜、好玩,可是过了几天,当新鲜劲已过,就发现,这里幼儿园没有在家里自由,也不能随时看到家人,而且一呆就是一天,对家人的思念要控制一天才能实现,这对孩子来说的确是一种煎熬。

你跟老师商量一下,伊伊可以从半天、半天上学开始,暂时不在幼儿园午餐或午休,这样孩子在感情上更好过度一些,我们bb班的心声幼儿一般都是从半天上学开始的,因为伊伊是这学期的插班生,所以跟着其他小朋友全天上学,这对孩子老说是比较难熬的。

伊伊妈妈:

伊伊在家可能依赖我们习惯了,所以现在对老师也特别依赖,总觉得这样才有安全感,希望在这方面老师能给于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于新入园的伊伊给予一段时间特殊的关心和关照!

铁潇菡老师:

孩子是这样,当她发现上学已经是一个事实了之后就会尽快找到自己可以依赖和能为自己提供安全感的成人,也就是你说道的依赖翟老师。

伊伊妈妈:

还有就是与小朋友们融入一起的时间太慢了,现在她总会说只有一个好朋友就是"小开心"!

说其它小朋友都不好,是坏人,打她,我们知道不是这样的,只是伊伊还不愿意和其它小朋友玩在一起,所以这方面希望老师能够帮助一下,让她多一些小朋友玩和多一些安全感和玩的伙伴,这样可能不会这么排斥和恐惧幼儿园的环境,呵呵!

再次表示感谢!

伊伊妈妈:

伊伊给你们带来麻烦了!

是伊伊让你们费心了,真的很感谢园长和各位老师的辛苦,真的谢谢!

铁潇菡老师:

其实这时我们家长的心理状态也很重要,如果要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一定要注意家长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

当孩子有抗拒上学的反应时,如果我们家长觉得孩子很可怜,自己对不起孩子,内心充满矛盾,尤其当孩子哭闹不上学,我们又不得不跟孩子道别时,那种最令人揪心惆怅感受,我们成人都受不了。

但是,如果爸爸妈妈欢快地与孩子道别,说完再见后干脆地离去,孩子在一开始肯定会哭闹,但是日复一日的道别仪式和父母畅快的态度,以及在一定时间之后父母肯定会重现,则向孩子反复说明:

分别虽然令人一时难过,却也不是什么痛断心肠的坏事。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她能感受到我们成人为她的反应的焦虑,她会满足我们的心理需求,我已经跟张老师她们交流过了,也知道孩子最主要是因为午睡问题带来的恐惧,已经让老师循序渐进的帮助孩子了。

张老师应该会再跟你沟通。

你们也可以采取先半天入园的形式,让伊伊慢慢适应,帮助孩子过度。

也非常感谢您对我的信任,做为成人是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的。

我们成人要做到的就是“温柔的坚持”。

案例二:

教师干预幼儿家庭生活

针对有问题的家庭,教师还做起了和事佬,管起了他们的家务事。

有一个孩子跟着再婚的爸爸一起生活,新妈妈对孩子非常好,能视如己出给予孩子非常细致的照顾,也能在幼儿园的指导下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但每个周末孩子的生母都会将孩子接走两天。

这个孩子入园时已是中班年龄(之前没有上过幼儿园),孩子一直都是吃流质的食物长大的,到了幼儿园根本不会咀嚼,吞咽也有困难。

在生母抚养他时,认为牛奶、果汁有营养,就只给孩子喝流质的食物,错过了孩子口部咀嚼和吞咽的敏感期,造成孩子这么大的问题。

新妈妈和老师一起采取措施,给孩子从糊状到固体食物掺杂着慢慢过渡,从来没有因为孩子滞后的能力歧视或呵斥过孩子,孩子爱一天天在进步着。

但是,只要孩子的生母一接他去两天,孩子就又停滞不前了。

为这件事,我们老师跟家长商量,把孩子在幼儿园和现在新家的表现用拍照和录像的形式保存下来,专门约见了生母,从孩子发展的角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的跟生母沟通,终于让其由抵触到接受了老师的建议。

原来这个妈妈从小在家都没有做过一件家务事,直到现在还和她的妈妈生活在一起,生活起居都由母亲照顾,因此她根本不会照顾自己的孩子,才造成孩子这样的状况。

经过老师的工作,生母接受了孩子现在新妈妈的教养方式,并表示能跟前夫和儿子的新妈妈和平相处,每周看望孩子,在没有准备好如何照顾孩子生活的情况下,不带孩子走,也会积极主动的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教师节那天两个妈妈同时给我们老师送来了鲜花,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案例三:

帮助家长做好随机教育。

晨间,我训班时看到s2班的小宝和紧贴这一楼拐角的墙站着,小嘴嘟着,一看就知道在闹情绪了,妈妈一旁手拿着一瓶旺仔牛奶无助的看着小宝。

我走过去问道:

“怎么不开心啦?

”妈妈一脸无奈接道:

“我把他的旺仔打开了,他是要放在书包里的。

”能看得出妈妈的用心。

“噢,你破坏了他的完美感,他要的是一瓶完整的旺仔。

得给孩子道个歉。

”我对小宝说:

“小宝妈妈这次没有征得你的同意就开了你的旺仔,下次她一定会跟你商量,你同意了她才会帮你开的。

你原谅妈妈一次好吗?

”妈妈也跟着说:

“是的,对不起,下次妈妈一定问了你才开。

”妈妈试图去拥抱小宝,小宝一面拒绝一面仍然撅着小嘴。

“老师有一瓶没有开口的果汁在办公室,我跟你的牛奶交换好吗?

”仍然不出声。

妈妈说:

“爸爸在校外的车上,妈妈去给你换一瓶没有打开的好不好?

”还是没有声音。

我说:

“这样,你跟妈妈一起去拿,然后再到班上去行吗?

”依然无声,但是面部表情已经缓和了一些。

后来,我们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才算一关。

“要不我们让林老师来带你去拿怎样呢?

”妈妈说:

“对呀,小宝最喜欢林老师了,昨天还说林老师请你做小模特呢,走我们找林老师去。

”妈妈将小宝抱起,他没有反抗和妈妈一起去了班上。

策略评析:

当孩子完美敏感期、执拗敏感期到来时,你用其他的事物来代替破坏掉的完美感,他是不能接受的,表现出在自我认识智能上的执拗,这些都非常正常。

当孩子已经接受了成人通过道歉、建议、转移注意力等来缓和他前面的执拗时,他的心智发展还没有成熟到可以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已经接受的事实,因此,他不会说出来,成人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感受孩子的变化,理解孩子,这样才能逐步化解掉孩子心中的郁结。

如果当时的家长一味的跟孩子讲道理,强调妈妈只不过是帮你打开,怕你在班上打不开喝不到嘴里的话,孩子是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的。

成人不能用孩子能理解的思想去考虑孩子,只会造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焦虑和紧张,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发展。

这样的干预家庭教育的事例还有不少,通过帮助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提高了老师们的专业素养,也更好的提高了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个孩子都是聪明的,只是每个孩子的聪明点各不相同。

帮助家长理解了孩子的发展的程度需要从孩子自身发展的前后进行比较,让家长明白对孩子进行纵向比较才是正确的评价,幼儿园从专业的角度教给家长适当的评价跟踪教育措施,让家长学会分析理解孩子的行为,从而接纳孩子、陪伴孩子成长。

理解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后能做到:

关注孩子--理解孩子的行为。

引领孩子--满足孩子的需求;促进发展--把握时机,适时干预,促进幼儿个性化的成长,快乐的成长。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教育智慧,重视幼儿期的家庭教育,帮助家长更好的实施教育,这样,家园一致更好的为促进每个幼儿个性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接纳孩子》作者:

小巫

《北师大成功素质课程》

撰写完成时间:

2011年6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