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发展心理学
第二章
对皮亚杰理论的评价:
贡献:
关于认知发展本质的认识充满辩证性;超越当时研究的知识范畴,以全新思路研究,推动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
局限:
低估了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能力;对影响动作认知的因素很少涉及;没有解释清各发展阶段如何过渡和转变的;轻视教育的作用。
新皮亚杰理论简述
(一)修订皮亚杰的研究方法和结果
1.修订皮亚杰的年龄阶段论(阶段论事实依据不足,且实验困难,不适宜儿童去做,所以表现不出儿童的能力。
)
2.提出成人思维发展模式(佩里将大学生思维概括为以下三个水平:
二元论水平,相对论水平,约定性水平。
)
(二)信息加工的新皮亚杰学派
1.继承皮亚杰认识研究传统,强调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年龄阶段的关系。
2.以认知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概念解释儿童认知的发展,更倾向于使用信息加工、神经心理学和社会文化理论的模型。
3.研究的是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策略、信息分类和阅读理解能力。
凯斯的信息加工理论:
a.把儿童看作问题解决者,认知发展比作一系列功能强大的问题解决程序的更新,由此导致儿童理性认识的功能日益强大。
b.儿童信息处理能力增长,由神经系统髓鞘化和与任务相关的运算练习引起。
c.儿童逐渐建构新策略或运用原有策略(为达到最初或最终目标时)。
(三)日内瓦新皮亚杰学派
此学派的主要特点:
1 恢复了日内瓦大学重视教育研究的传统。
2 不仅仅追求心理学理论研究的科学价值,更重要的是重视应用研究。
3 不赞成只研究认知的发展,而要求把儿童心理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
4 试图创设几个变量相互作用的情境,给儿童进行分析、抽取、鉴别客体属性的机会,从而强调被试在实验过程中的作用。
5 把个体认知和社会认识相结合,重视社会因素在个体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生态系统理论(U.布朗芬布伦纳)D=f(P*E)
a.每一个系统都对儿童的发展有着复杂的生态学意义;各个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变化都会波及到另外一个系统。
b.儿童的发展过程是不断地扩展对生态环境的认识的过程;是在日益复杂的水平上连续不断地认识与建构的过程。
c.儿童的生态过渡对其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d.一个人不仅是发展的结果,也是发展的塑造者。
现代生物学的心理发展观
1、习性学(劳伦兹和廷贝亨,约翰·鲍尔比)
1 物种的先天行为、进化论的观点,学习的预先安排倾向。
2 依恋理论和同伴相互作用。
2、社会生物学(威尔逊,道金斯)
a.动物及人类一切社会行为的基础是生物遗传基因,一切社会进化和生物进化都以基因为单位,都是受基因控制的;
b.个体的适应性行为是那些保证个体基因生存的行为。
凡用于人生存的基因不但被保留且逐渐增加。
(利他行为)
3、行为遗传学
A.以解释人类复杂的行为的遗传机制为根本目标;探讨行为的起源、基因对人类行为发展的影响;及在行为形成过程中,遗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B.把个体发展的物质差异归结为遗传力、共享环境和非共享环境的差异。
非常强调非共享环境的作用。
1)遗传力——某一特征/某类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2)共享环境——指生活在同一家庭的子女在平均水平上所享有的相同环境。
家庭背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职业、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等)、学校、同伴、邻里情况、民族等
3)非共享环境——指子女在家庭内外获得的独特经验。
各学派在发展心理学基本命题上的立场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1 年龄是一个特殊的自变量(不可以进行人为操作或环境改变的变量)。
2 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大。
3.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特殊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4)生态化原则
第2节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
一、横断研究(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
)
优点:
可同时研究较大样本,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大量的资料,使研究工作降低成本,减少费用,节省时间和人力
局限性:
难以得出个体心理的连续变化过程,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各事件的因果关系,所呈现的组间差异结果中可能会有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同辈效应)
二、纵向研究(追踪研究)(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人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研究)
优点:
可系统地了解一些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的连续变化,便于揭示量变质变现象,了解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比较稳定和比较迅速的变化时期,容易发现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局限性:
样本少且易丢失样本。
练习效应。
时代变迁效应
3、聚合交叉研究的设计
克服两者各自的不足之处,吸取各自的长处;可获得心理结构、属性、规律发展的较全面的资料;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缩短了长期追踪的研究时间;充分了解教育和心理发展上的关系。
4、微观发生学设计(在短时间内重复给被试呈现一个诱发变化的刺激或提供学习的机会,观测个体发生变化的过程。
)
特征:
变化的个体是分析的基本单位;在变化发生的前、中、后观测;在变化期内密集的观测;反复试验分析,目的是获得变化的精细过程。
变化的精细过程:
a变化的路线。
是否经历本质上不同的阶段b变化的速率。
是快还是慢?
是突变还是渐变?
c变化的广度。
当儿童掌握一种策略,究竟会对它进行多大程度的推广呢?
d变化模式的多样性。
个体差异e变化的来源。
知识经验、提供知识经验的教育或环境特点?
优势:
能提示变化如何发生、变化的数量和性质;能追踪个体发展轨迹,确定发展的转折点;能观察到个体差异;能确定变化最有可能发生的条件。
局限:
被试数量有限,耗时费力;只适用于动机强的被试;有些情况下仍难分清原有能力和变化后的能力。
第3节收集研究资料的常用方法
一、观察法
分类:
自然观察、实验观察
设计步骤:
确定观察内容和对象;选择观察策略;制订观察记录表.
突出优点:
可以在行为发生的当时,现场进行观察、记录,能够收集到比口头报告或问卷调查更客观、全面、准确的资料。
局限性:
观察资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观察者本人的能力水平、心理因素的影响;
研究者所希望观察到的行为的发生有时是难以预测的;
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较多的时间。
二、访谈法(是有特定目的和一定规则的研究性交谈.)
设计:
a制定访谈计划:
确定访谈的目的、内容方式、进程表、记录方法、备用方案…b选取访谈对象c充分熟悉访谈内容、了解访谈对象d准备适合对象的心理特点的访谈工具e实施(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访谈者的技能:
倾听、回应、提问)
优点:
能有针对性地收集研究数据;适用于一切具有口头表达能力的不同文化程度的访谈对象;具有较问卷法更高的回收率和有效率。
局限性:
访谈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受访谈者自身的素质影响较大;与其它研究方法相比,费时费力;访谈所得资料不易量化;访谈效果也受环境、时间和访谈对象特点的限制。
三、问卷法与测验法
四、心理生理学方法
电生理测量方法:
ERP、生理多导仪
脑功能成像方法:
fMRI、PET
经颅磁刺激TMS
第4节研究结果的分析
一、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是建立在描述基础上的逻辑分析或推断;定性分析侧重揭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现象或行为的意义;定性分析不仅注重对研究结果的归纳分析,更重视对过程和相互关系的分析。
2、定量分析
第五节研究方法的新趋势
a多层面研究的相互整合;b跨学科和跨文化研究的广泛开展;c多变量统计方法的大量使用;d新的数据收集方法的使用;e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
第5章婴儿的心理发展
第1节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
婴儿期是个体0~3岁的时期。
新生儿指出生后28天之内。
1、婴儿的生理发展
(1)大脑的形态的发展
1、脑重与脑围发育和成熟
2、大脑皮质的特点(结构)
神经元密度下降,功能分化;突触发生迅速;髓鞘化。
(2)婴儿大脑的机能发展
1、脑电图:
0—5个月:
重要发展阶段,5周/秒;5—12个月:
构形复杂化,潜伏期缩短
1—3岁:
安静觉醒状态下:
7—8周/秒;高振幅缓慢波,β波明显增加。
2、皮质中枢:
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兴奋过程比抑制过程占优势
3、大脑单侧化
(三)后天环境影响与婴儿脑的发展:
婴儿脑的可塑性;婴儿脑的修复性。
二、婴儿的动作发展
(一)动作发展的基本原则
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
a所有的婴儿的动作发展都具有相似的模式;b由普遍到特殊,从弥散性到精确化,从无意到有意;c生长发育的速率有个体差异;d受成熟、学习和环境的影响。
(二)婴儿的动作发展的意义
1 在个体思维、智力的发生过程中,动作起决定性的作用
2 在心理内化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
是内化的基础,为内化的心理活动提供素材
3 动作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中起建构作用,表现为:
A促进大脑的发育;B使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刺激和变化更加警觉,使感知觉精确化;C使婴儿的认知结构不断改组和重建;D使个体主动获取经验,促进个体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影响其社会交往特点;
第二节婴儿认知的发展
一、婴儿感知觉的发生发展
(一)视觉的发展
1、发生:
胎儿中晚期2、视敏度:
6个月左右和成人相似3、视觉追踪运动:
2个月,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3个月,圆周运动的物体;4.5个月时,准确度75%;4、立体觉的发展
5、颜色视觉:
3-4个月基本趋近成熟;颜色偏好:
红
(二)听觉的发生发展(5~6月胎儿已经开始建立听觉系统)
听觉的发生听敏度的发展视听协调能力的发展
(3)味觉、嗅觉和触觉的发生发展
味觉的发生发展嗅觉的发生发展触觉的发生发展
(4)空间知觉的发生发展
距离知觉(深度知觉)的发生发展:
吉布森和沃克,视觉悬崖6个月左右才会出现;
婴儿深度知觉的能力随着年龄递增在不断发展;9个月以前婴儿的深度知觉阈限为26cm
●对深度的恐惧:
凯波斯,早期运动经验(爬)导致
(五)物体知觉的发生发展
形状知觉和大小知觉2个月:
具有了大小的恒常性和形状恒常性←→7个月:
知觉的整体性
二、注意的发生发展
(一)注意的发生
无意注意的最初形态:
先天的定向反射
注意的选择性,扫视能力
(二)注意的发展(选择性)
●3—6个月:
偏爱复杂和有意义的视觉对象
●6—12个月:
越来越受知识和经验的支配
●共同注意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提高,9个月是重要时期(共同注意指个体在交往中参考他人提供的各种信息,确认其注视点并调整自己注意的指向,与对方同时关注二者之外的第三方事件、事物的认知能力。
)
●12个月后,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制约、影响其注意活动
三、记忆和学习的发生发展
(一)记忆的发生发展
1、发生于妊娠末期,此时就已有了听觉记忆。
2、发展(0—1岁)
v1岁以内的婴儿已有短时记忆;经反复训练可形成长时记忆
v1—3岁婴儿的记忆发展特点:
1岁左右产生最早的符号表征能力:
苹果
1—3岁再现或回忆能力有很大发展:
捉迷藏
延缓模仿能力的出现是记忆能力渐成熟的标志
(二)学习的发生发展
始于胎儿末期,婴儿的学习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1 习惯化(由于刺激的反复出现,有机体逐渐减少了对它反应的强度。
)
2 经典/工具性条件反射(母亲一抱婴儿就张嘴吸奶,婴儿一哭母亲就抱)
3 语言的掌握、概念的学习等
△二、婴儿思维的发生发展
(一)皮亚杰的感知运动阶段理论
1、原始感觉动作图式(反射活动)(0—1个月)
先天性反射的重复练习:
吮吸、抓握……
2、初级循环反应(动作重复)(1—4个月)
图式间协调,产生了较大的行为单元
看—听、吸吮—抓握和看—抓握:
抓东西、吃手指
对动作本身感兴趣
3、第二级循环反应(4—8个月左右)
偶然的目的活动,对动作的结果感兴趣:
扔物
开始认识到客体图式的永久性(或物体恒存性):
藏物任务
4、第二级图式的协调(目的—手段协调)(8—11、12个月)
有意图的、有目标指向的行为
藏物任务中,成人用手阻挡,婴儿会用手推开,把玩具抓到手手段
目的物
客体永久性的继续发展:
藏物任务,AB式错误
5、第三级循环反应(11、12—18个月)
尝试—错误反应:
把表链从盒子的窄口中取出
6、通过心理组合发明新的手段(18个月—2岁)
心理表象操作(思维的开端):
把表链从盒子的窄口中取出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
婴儿并不是只具备简单的感知运动反射,其知觉整合、表征及其关于客观事物的关系等方面的内隐知识迅速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
第三节婴儿语言的发展
一、婴儿言语发展理论
v强化说:
斯金纳等
v转换生成说:
乔姆斯基
v模仿说:
奥尔波特、班杜拉、怀特赫斯特
即时的、完全的临摹
即时的、不完全的临摹
“这不是船,是汽车。
”“不是船。
”
“这不是船,是汽车。
”“是汽车。
”
延迟模仿
选择性模仿
“这是红的,不是黄的。
”“这是阿姨,不是妈妈。
”
“这是给你明天玩的,今天不可以玩。
”“明天吃,吃今天不可以吃。
”
v认知说:
皮亚杰
儿童的语言能力只是其认知能力的一个方面,是许多符号功能的一种
语言源于智力并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
在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由于动作的发展与协调产生了逻辑,由此产生了语言
v相互作用说:
内部经验和环境输入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前语言的发展(0—1岁)
(一)言语知觉的前言语发展
妊娠中后期(5—8个月)
新生儿期(0—1个月)
发音游戏期(2—3、4个月)
语音修正期(5—8、9个月)
学话萌芽期(9—12个月)
(二)语音的前言语发展(吴天敏、许政援)
简单发音阶段(0—3个月)
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
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各国婴儿最初的语音发展具有普遍的规律性
(三)前言语交流的特征
1、目的性
原始祈使----某物体是目标,成人是手段,在原始祈使行为产生的过程中,婴儿为获得某一物体而发生以下变化:
交错注视;更正交流失败信息;工具性姿态的仪式化:
9个月。
原始陈述----交流是目的,某物体是手段。
包括呈示和给予两种行为。
2、指代性
3、约定性
三、言语的发生
(一)第一批词的产生及其生态学分析
发生时间:
10—14个月间
很强的场合约定性:
只能指代很有限的某个特定情景下发生/出现的某一特定事物。
灯灯
(二)词语的获得与运用
继续掌握一些场合限制性较强的词
已掌握的词开始去场合限制性,有初步的概括性
开始直接掌握一些具有概括性、指代性的词语
(外延缩小:
鸭子;外延扩大;匹配错误:
抓住)
四、言语的发展
(一)双语句的生成及其机制
单词句→双词句/电报句:
中轴开放式联结:
要糖,爸爸好。
范畴对应式联结:
妈妈班班。
爸爸买。
(二)语法的获得
20—30个月是基本掌握语法的关键期
3岁时,基本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
过度规则化/规则扩大化:
Hegoed\comed
第四节婴儿的气质
一、类型及其特点
(一)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
1、容易型(40%):
安静的,友好的,易适应环境,生活习惯规律,情绪愉快,喜欢探索,主动交往,易获得成人的最大关怀和喜爱。
2、困难型(10%):
生活无规律性,睡眠和进食都较少,会突然发脾气,细微的环境变化也能引起较强的反应,在接触陌生人或面临新事物时常表现出退缩,易使亲子关系疏远。
3、迟缓型(15%):
温和的,不很喜欢新的情境,但能以自己的速度产生兴趣并进入新的情境,面临新事物时,也有退缩行为,但其退缩反应并不强烈。
随着爱抚和耐心教育而转化。
平均型(35%)
(二)布雷泽尔顿的三类型说
活泼型:
好哭闹;安静型;一般型。
△(三)巴斯的活动特性说
情绪性:
悲伤、恐惧、愤怒的反应;活动性:
探索行为、运动;社交性;冲动性。
△(四)卡根的抑制—非抑制说
抑制型:
拘束克制、谨慎小心、温和谦让
非抑制型:
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精力旺盛、自发冲动
二、气质对早期教养和发展的意义
有效的预测:
认知发展、情绪控制、行为调节
影响:
容易型:
各种教养方式都易适应,也会导致一些行为问题的发生
困难型:
要特别热情耐心、有爱心
迟缓型:
“顺其自然”
拟合优度模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气质特点相符
第五节婴儿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一、婴儿的情绪发展
(一)情绪发展的特点
0—4周:
反射性的微笑
5、6周起:
社会性的微笑
3—4个月:
出现愤怒、悲伤
6—8个月:
依恋、陌生人焦虑、分离焦虑(恐惧)
1.5岁左右:
羞愧、自豪、内疚、同情等社会性情感
△恐惧的发展:
本能的恐惧:
0—6个月,高分贝的噪音、突然而来的声响、身体陡然失去支撑
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与人际关系、想像等联系的:
陌生人焦虑、独处、黑暗、想像中的怪兽、绑架者及抢劫者等。
4-6岁高峰期
(二)社会性微笑的发展
自发性的微笑(0—5周):
内源性的、诱发性的
社会性的微笑:
5周—4个月,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4个月后,有选择,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三)陌生人焦虑
发生发展过程
0—4个月:
无
4个月左右:
对陌生人的微笑减少。
5、6个月:
对陌生人警惕、严肃。
6、7个月:
见到陌生人感到害怕。
8个月:
表现显著,明显怕生。
2、影响因素
母亲表象是否形成
情境因素:
父母是否在场;婴儿与父母的距离;环境的熟悉度;陌生人的特点;陌生人与婴儿的距离;婴儿应对情境的能力;
(四)分离性焦虑(抗拒特定个体的离开,拒绝他人的替代)
6、7个月时产生,随着母婴依恋的建立而同时发生
影响因素:
婴儿的认知能力;提取记忆的能力、比较能力、预测能力;婴儿应付情境的能力;母婴分离的情景。
(二)情绪的社会性参照
在不确定的情境中,主动地从最信任的人那里寻求情绪信息来解释该情境的现象。
对他人的表情和情绪状态的识别
1、婴儿的情绪社会性参照能力包括四个相互连接、逐步递进发展的水平:
无面部知觉(0—2个月)
不具备情绪理解的面部知觉(2—5个月)
对表情意义的情绪反应(5—7个月)
在因果关系参照中运用表情信号(7一10个月)
2、作用:
提高婴儿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提供自我肯定的经验,促进亲子联系;把对情绪的识别作为参照物,理解情境,确定自己的反应。
陌生人情境;促进婴儿探索新异情境和事物,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发展智慧能力。
二、婴儿的依恋
(一)定义
广义的依恋:
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或群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
狭义的依恋:
特指儿童(特别是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者)之间所形成的持久的情感联结。
行为表现:
寻求身体接触,视觉跟踪,接近成人,追随、叫喊、啼哭等。
(二)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鲍尔贝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出生到3个月,哭泣、微笑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3—6个月,辨认并偏爱所熟悉的人,微笑、发声
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
6个月—2岁,陌生人焦虑、分离焦虑
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
2岁以后
(三)婴儿依恋的类型
安全型依恋:
约70%。
母在,积极地探索环境;离开,明显地产生不安;返回,寻母。
对陌生人反应积极。
积极依恋
回避型依恋:
约20%。
母在对探索不感兴趣,分离也不忧伤;返回,常避免与母接触。
对陌生人没有特别的警惕,但常回避和忽视。
消极的不安全型依恋。
对抗型依恋:
约10%。
母在,非常的焦虑,不愿探索;离开,非常忧伤;返回,矛盾。
消极的不安全型依恋
△(四)影响因素
(1)父母与婴儿的交往方式及其质量
安全依恋儿的母亲:
敏感的、合作的、接受的、易接近的
矛盾依恋儿的母亲:
抗拒的、干涉的、冷漠的
躲避依恋儿的母亲:
拒绝的、不敏感的
(2)母亲提供的刺激量是否适度
过度的刺激会导致躲避的依恋
刺激过少则会导致矛盾的依恋
最适宜的刺激量才会产生安全的依恋
(3)有无依恋的机会:
设施儿童
(4)婴儿自身的气质、身体健康状况
(5)文化背景的差异
四、婴儿的社会交往发展
6个月开始出现真正的同伴社交行为:
微笑、发音、打手势
(一)同伴交往发展阶段
1、以客体为中心阶段:
玩具、物品
2、简单交往阶段:
社交指向行为:
笑、说话、身体接触、给/拿玩具、较大的运动、玩类似玩具
目的:
引起同伴注意,建立联系
3、互补性交往阶段:
持续时间更长;内容、形式更复杂:
游戏、互惠行为
△
(二)同伴交往阶段(社会技能)
简单社交行为;社会性互相影响;同伴游戏;早期友谊;
五、婴儿自我的发展
自我觉知:
婴儿的镜像反应
1、迪克逊的研究(将婴儿的自我认知分为四个阶段)
“妈妈”阶段:
4个月左右,妈妈的镜像
“同伴”阶段:
4—6个月,把自己的镜像当作同伴
“伴随行动”阶段:
随自己的镜像做出相同动作
“主体我”阶段:
对自已的镜像感兴趣
2、“点红实验”阿姆斯特丹
游戏伙伴阶段;退缩阶段;自我意识/自我觉知的出现:
2岁;
刘易斯(Lewis,1979):
15个月是客体我发展的转折点。
3、婴儿自我认知发展阶段,哈特(Hatter,1997)
5—8个月:
无自我认知,对镜像感兴趣。
9—12个月:
初步的主体我。
12—15个月:
主体我明确发展。
15—18个月:
初步的客体我(客体我水平上的自我认知的发展)。
18—24个月:
能从客体中认识自己,能用语言标示自己,具有明确的客体我。
第六章学龄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幼儿期指儿童从3岁到6、7岁这一时期。
△第一节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一、大脑结构的发展
1、脑重量继续增加2、大脑皮质结构日趋复杂化3、脑电波的变化
二、皮质机能的发展
4岁起,由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内抑制开始蓬勃发展起来,皮质对皮下的控制和调节作用逐渐增强。
兴奋过程增强
睡眠时间减少,清醒时间延长。
3岁为14小时,5--7岁,11-12小时
抑制机能:
4岁起逐渐加强;可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行为,减少冲动性
第二节在游戏的王国里
一、游戏的理论
性质、作用、内容、结构、形式、发展过程
(一)经典的传统理论(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30年代)
霍尔的“复演说”
席勒-斯宾塞的“精力过剩说”
拉扎鲁斯的“娱乐放松说”:
彪勒的“机能快乐说”:
愽伊千介克的成熟说
(二)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弗洛伊德:
补偿论
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
儿童的自我获得是在游戏中实现的。
艾里克森:
掌握论
游戏可以帮助自我对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进行协调和整合;
游戏是一种自我的机能;
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
(三)皮亚杰的游戏理论
游戏是智力的范围,是同化的表现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决定游戏方式
感知运动阶段:
练习游戏
前运算阶段:
象征性游戏
具体运算阶段:
规则游戏
主要功能—通过同化来改变现实,以满足自我在情感方面的需要
(四)学习理论(桑代克)
游戏是一种学习行为,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
二、游戏的种类及其发展
(一)依目的分类
1、创造性游戏(有儿童独自想出来的游戏,目的是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角色游戏
建筑性游戏
表演游戏
2、教学游戏(结合一定教学目的而编制的游戏)
3、活动性游戏(发展儿童体力的一种游戏)
△
(二)按皮亚杰认知发展水平分类
1、练习性游戏:
简单的重复运动,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2、象征性游戏(2—7岁)(3—5岁是高峰期)
情景迁移:
假想的情景,用真梳子假装梳头
物的替代(以物代物):
把积木当馒头
角色扮演(以人代人):
过家家,看病
3、规则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