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第一章练习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7322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第一章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马克思第一章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马克思第一章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马克思第一章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马克思第一章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第一章练习题.docx

《马克思第一章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第一章练习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第一章练习题.docx

马克思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据是()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

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5.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

6.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

“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8.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9.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

10.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1.有一则箴言:

“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

”“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有其因必有其果

12.“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13.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

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

A.客观性B.有限性C.相对性D.一维性

14.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

“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是为什么我们的差别会这么大?

”这位企业家回答说:

“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有效性B.客观规律性C.主体能动性D.直接现实性

15.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

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实践活动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

16.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

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

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

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

这说明()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17.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意思是()

A.世界都是过程,所以什么也不存在

B.一切都在变化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世界只是过程,所以是无方向的运动

D.否认事物存在的相对稳定性

18.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变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19.唐代诗人顾况写道:

“冬青树上挂凌霄,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有()

(1)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内因 

(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3)事物变化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4)特殊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A.

(1)

(2)(3)B.

(1)

(2)(4)C.

(1)(3)(4)D.

(2)(3)(4)

20.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

“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一评论所蕴含的哲理是()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21.蚕蛹蜕茧时,要经过艰苦的挣扎,才能生出强有力的翅膀,变成蛾。

如果人们将茧剪开,它虽然可以毫不费力的爬出来,但身体十分臃肿,并很快死去。

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B.生命运动的过程是同化和异化的统一

C.外因对事物的发展也起决定作用

D.促进事物的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22.构建和谐社会的直接的辩证法依据是()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B.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D.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23.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

“心不在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A.客观性B.能动性C.对象性D.任意性

24.宋朝有个画家叫文与可,在他住处周围有很多竹子。

他一年四季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枝、竹叶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形状、姿态有透彻了解,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受到大家赞扬。

有诗云:

“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流传至今。

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的反映

D.物质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

25.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

静止是()

A.运动的普遍状态B.运动的内在原因

C.运动的衡量尺度D.运动的存在方式

26.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

A.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B.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

C.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D.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

27.《百喻经》中有一则谚语,有一个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盐之后,味道好极了。

愚人就想:

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更好吃?

回家之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谚语给我们的启示是

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去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

D.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

2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为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

”橘逾淮为枳说明了()

A.事物的发展变化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B.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C.任何实体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

D.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过程

29."马者所以命形也:

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白马非马"这一命题的错误在于

A.颠倒了事物形态的功能之间的关系

B.割裂了事物共性和个性之间的联系

C.混淆了事物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区别

D.模糊了事物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联系

30.某地区进入供暖季后常常出现雾霾,而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或等到春暖花开后,雾霾就会散去或减少,从该地区较长时间的数据变化看,经过人们努力治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持续走低;但在某些时段,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会迅速攀升,甚至“爆表”。

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凸显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一大特点:

天帮忙很重要,但人努力才是根本。

“人努力”与“天帮忙”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辩证关系的启示是( )

A.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B.人类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根本前提

C.认识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

D.尚未认识的外在自然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1.有人认为,既然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反映,那么人脑里的“鬼”、“神”意识就是对外在世界上鬼、神真实存在的反映。

这种观念的错误在于( )

A.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B.把意识看成是物质的产物

C.认为意识是对存在的直观反映

D.混淆了人类意识自然演化的阶段

32.有一种观点认为:

"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史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及是随心所欲"。

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

A.前者是唯物辩证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

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动、静,皆动也。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2.马克思说: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3.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

A.因祸得福,祸福相依

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

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

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4.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5.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6.下列工作方法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A.“抓典型”B.“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C.“一切经过实验”D.“欲擒故纵”

7.下列格言中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8.古语说: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这句话是说,奢靡逐步发展会导致灭亡。

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9.辩证的否定是()

A.事物的自我否定B.事物发展的环节

C.事物联系的环节D.扬弃

10.做任何事情都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客观实际是认识的对象

C.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D.实际经验是唯一可靠的

11.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

金秋时节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

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

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

A.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C.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D.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12.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

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

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B.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C.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D.事不避难,知难不难

13.下列属于矛盾斗争性的表现形式的是()

A.人民内部不同意见的争论B.敌对阶级的阶级斗争

C.生物之间的生存竞争D.生物体内同化与异化的区别

14.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为了培植该山北坡的松树,砍光了南坡上的森林,结果无意中摧毁了当地的畜牧业的基础,并使山泉枯竭、水土流失。

从哲学上分析,主要是()

A.忽视了因果联系的复杂性

B.割裂了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

C.忽视了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种种可能性 

D.在变可能为现实的过程中,未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5.长江的年龄到底有多大?

这里说的长江“年龄”,是指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注入东海的“贯通东流”水系的形成年代。

如果说上游的沉积物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顺延而下到达下游,这就表明明长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示踪。

我国科学家采用这一方法以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长江上游的物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

他们经过10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约2300多万年。

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  )

A.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B.时间和空间是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C.时间和空间是标示物质运动的观念形式

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16.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两句诗蕴含着时间一维性的哲理,下列诗句中蕴含着相同哲理的是:

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B.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C.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D.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17.17.虚拟现实投术是一种运用计算机仿真系统创建多源信思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实景以及动作仿真的技术,可以给使用者提供沉浸性,多感知性,交互性的互动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所构造的虚拟环境说明()

A.物质世界不再具有客观实在性

B.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

C.信息是独立于物质和意识的第三种存在状态

D.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现实状态

18.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时,“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在全世界多地同时召开发布会,公布了人类首次拍到的黑洞照片。

这是继2015年人类通过引力波探测“听到”两个“黑洞”合体之后,证明黑洞存在的直接“视界”证据。

有科学家认为,这张看起来有点模糊的照片意义非凡,它再次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是对的,并将进一步帮助科学家解答星系演化等一系列宇宙本质问题。

人类首次“看到”黑洞正面照表明〔)

A.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与人的实践和认识水平有关

B.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

C.空间的性质依赖于物质的分布及其运动状态

D.空间的观念随人的认识发展而拓展

19.2017年6月,我国科学家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实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量子纠缠"就是两个(或多个)粒子·制造成的量子状态,无论粒子之间相隔多远,测量其中一个粒子必然会影响其他粒子,"量子纠缠"现象虽然未被完全认知,但它仍然能够说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事物联系的主观性和偶然性

C.事物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D.物质世界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三、判断题

1.世界统一于存在。

2.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4.意识作为思想观念,是纯粹主观的东西。

5.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

6.和谐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

7.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8.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9.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0.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11.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都是作为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

1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

回眸中美建交30多年,两国关系发展可谓沐雨经风、曲折迂回、恩怨交加。

既饱含相互斗争、坎坷蜿蜒的一面,也有相互借重、相对平稳的一面。

中美两国关系发展深受世界总体形势、各自国内政治文化因素以及台湾、人权、经贸等问题的牵制和影响。

中美之间也存在许多共同的利益,只要中美双方共同努力、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中美是可以找到智慧和途径,推动双方关系平稳向前发展的。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辩证关系理论,论述发展中美关系过程中应坚持的正确做法。

2.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在抓粮食生产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由于种种原因,成效大为不同。

材料一:

由于气候变迁,甲县的耕地沙化严重,为防止土地退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当地利用泡桐树适应性强、扎根较深、生长迅速等特性,探索出农作物与泡桐树间作的耕种模式,既防风固沙绿化环境,营造了良好的农田小气候,又促进了农作物增产,经过多年的努力,甲县已经将46万亩沙化土改造为良田,森林覆盖率也由上世纪80年代的8%提高到现在的20.16%,主产作物小麦亩产增收15%至20%,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激发了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材料二:

乙县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粮,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国家首批商品粮基地,该县为实施森林增长工程,计划五年内植树50万亩。

为此,县政府制定了《实现“森林增长”的实施意见》,由于适宜造林的土地并不多,为了完成任务,一些乡镇以每亩一年600元左右的价格将已种植小麦和油菜的耕地流转出来植树。

有的是农作物与树苗间种,有的是直接将地里的油菜、小麦全部刨掉栽上树苗。

这种做法既改变了土地用途,影响了粮食生产,也损害了农民利益,受到许多基层干部和农民的质疑。

甲县和乙县在植树造林活动中都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成效殊异。

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分析其成效殊异的原因。

3.材料:

近年来,一些地方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发掘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市场运作成功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

如山西打造的晋商文化品牌名噪一时,浙江海宁创办的“开游节”巧用徐霞客游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徒步旅行者,呼和浩特举办的“昭君文化节”因高扬民族团结文化而倍受游人青睐。

随着文化市场的不断发展,历史名人、“名人故里”之争日益激烈,一些地方无视历史事实凭空臆造“历史人物”搞旅游开发,把文化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作为“文化名人”来开发,甚至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负面人物形象举办主题文化活动。

但是,这些盲目搞文化旅游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

材料表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

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相结合的观点对此加以说明。

4.材料:

荷兰曾以“围海造田”而闻名于世。

经过800多年的努力,荷兰国土的1/5是“造”出来的。

荷兰人用珍贵的土地发展蔬菜、花卉种植业和畜牧业,从而成为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之一。

如今,荷兰人因造地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大面积的滩涂和沼泽被抽干水,形成了陆地,使该地区和附近地区的地下水位明显下降,过去35年中地下水位下降了0.07m;一些水利工程改变了河道,部分河流入海口出现泥沙淤积现象,因而不得不频繁地进行疏导;在人造土地上过量施用化肥,污染了田野和含水层,使许多植物锐减,有的甚至已经绝种;本来多雨的荷兰,近年来屡屡出现干旱,饮用水源受到威胁。

有关专家已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指出必须对传统的以人类为中心的做法进行纠正。

为此,在20世纪90年代初,荷兰政府通过了一项大规模的“回归大自然”计划,要把大约24万公顷良田“毁掉”,使之重新变成森林、沼泽和湖泊。

显然,这一工程会使部分农民的利益受损,但政府决心很大,声称要为子孙后代负责,计划要坚决地执行下去。

这一环保举措已初见成效:

地下水位明显上升,泥沙淤塞减少,出现了一些天然水库,等等。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和认识论有关原理分析荷兰人为什么要由精心造地到忍痛毁地。

5.材料:

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

山东某地区采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将秸秆“吃干榨尽”,对秸秆利用进行了有益探索。

秸秆种蘑菇。

该地小麦种植面积为60万亩,按亩产500公斤计算,每年产生30万吨秸秆。

虽然粉碎还田,压块做燃料,青储养殖等消化了大量秸秆,但一些农户为图方便,仍然偷偷焚烧秸秆,当地禁烧压力很大。

2009年,该地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家蘑菇种植企业,该企业以小麦秸秆加鸡粪为原料培育双孢菇,从当地收到的小麦秸秆不够用,还在周边100公里范围的县市区收集,鸡粪则由当地一家大型养鸡场提供。

自蘑菇厂建起来后,对秸秆的大量需要,让原本难以处理而成为”包袱”的秸秆摇身一变,成为香饽饽,成为农民增收的渠道。

延长产业链。

然而,蘑菇厂每年产生约6万吨菌渣臭气难闻,引来周边群众的投诉,蘑菇厂于是寻找下游菌渣处理企业,延长产业链条。

山东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得知消息后主动前来,把厂子建在该蘑菇厂旁边。

他们将买来的菌渣加上猪粪,经过发酵制成了很好的有机复合肥,不仅解决了菌渣问题,而且也解决了让周边养殖产业头疼的猪粪问题。

该公司将生产出来的复合肥,直接卖给周边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种植户以及果农等,由于减少了销售中间环节,价格合理,很受欢迎,该公司也因之获利颇丰。

“链接”到山林。

秸秆经过种植蘑菇,变成了有机复合肥,最后拿到市场上销售,算是完成了一个标准的循环利用过程,然而,如果将有机复合肥集中用于生态修复工程,再次推动一个新的生态产业发展,岂不是更好?

该地又动起了脑筋,将秸秆利用与退耕还林工程对接。

该地的山区丘陵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3,其中宜林荒山有6万多亩。

这些山地土壤贫瘠,含沙量大,农作物产量低,经济效益差。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该地从2011年开始,由市财政投入数亿元,实施为期5年的“自主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打算将这些山地改造成高产的大枣、大樱桃等经济果林,大力推进农林业转型。

而要发展高产高效的有机林果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有机肥从何而来?

这时,秸秆等有机肥料又成了人们惦记的宝贝。

为了种植出优质林果,当地农民在山地种植果林时,都使用秸秆、菌渣有机复合肥等。

大片经济果林的种植,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实现了秸秆利用的循环,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

结合材料,请回答:

(1)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中“巧”在何处?

(2)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和矛盾时,上述事例对你有何启示?

6

(1)分析自然界中的“一物降一物”平衡法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原理。

(2)为什么说“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创新之路会越走越宽”?

【参考答案】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