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大连公共行政服务中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7264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规划大连公共行政服务中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发展规划大连公共行政服务中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发展规划大连公共行政服务中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发展规划大连公共行政服务中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发展规划大连公共行政服务中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规划大连公共行政服务中心.docx

《发展规划大连公共行政服务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规划大连公共行政服务中心.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规划大连公共行政服务中心.docx

发展规划大连公共行政服务中心

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三五”发展规划

目录

一、发展基础和背景

(一)发展现状和优势

(二)存在问题

(三)机遇与挑战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主要目标

三、重点领域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

(二)高端装备制造

(三)生物健康

(四)新能源

(五)文化创意

(六)节能环保

(七)新材料

四、示范工程

(一)集成电路

(二)工业软件

(三)半导体照明(LED)

(四)大数据和云计算

(五)互联网应用

(六)高档数控机床

(七)工业机器人和3D打印

(八)海洋工程

(九)高技术船舶和船舶电子

(十)高端轴承

(十一)北斗卫星应用

(十二)通用航空

(十三)海洋生物

(十四)健康服务

(十五)储能技术

(十六)新能源汽车

(十七)动漫游和影视

(十八)创意设计

(十九)节能环保服务

(二十)环保新材料

五、保障措施

(一)创新体制机制,打造产业制度环境

(二)集聚创新要素,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三)推动金融创新,优化产业投融资环境

(四)积极扩大应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

(五)深化对外开放,推动产业国际化发展

(六)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推进体系

 

“十三五”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是我市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攻坚阶段。

国家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引擎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到了夯实产业基础、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时期。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作用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我市“十三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相关政策措施等,加快壮大产业规模、提升发展质量,构建经济增长新动力,引领和支撑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的期限为2016—2020年。

一、发展基础和背景

(一)发展现状和优势。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精神,大连市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初步形成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大连市编制了《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基本建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体系,设立了初始规模6亿元的“大连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72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9.3%。

全市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56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123家,企业数量占全省的40%。

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产品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势头。

1.产业特色逐步形成,两大领域优势明显。

高端装备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部分领域快速发展,比较优势明显。

“十二五”期间,大连市以技术创新推动装备制造高端化发展,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车辆、风电核电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产值高速增长。

部分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装备制造取得突破,高速精密机床和智能制造生产线成功步入航空航天、核工业和军工等高精尖领域。

海洋工程装备规模居国内首位,已形成以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船为主体的海洋工程装备系列产品,在世界主流自升式钻井平台领域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获批国家高端轴承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数控机床、核电装备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成了以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半导体和集成电路、通信网络、数字视听、汽车电子等为主导的五大产业集群。

2.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新兴业态发展迅猛。

“十二五”期间,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

楼兰科技在全国车联网行业具有先发优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心医国际远程医疗市场占有率全国排名首位;瀚闻资讯在商贸大数据领域建成全球最大的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资源覆盖全球100余个国家,服务客户超6000家。

在物联网应用的细分领域涌现出海创高科、海心供热、高端科技、力软科技、现代高技术等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

现代物流业以“数据物流”(即物流全产业链的数据整合和服务)为主,聚集了泰德煤网、码头网、锦程物流、因泰集团等骨干企业。

华信、亿达名气通、达硕信息技术、泰昌科技等在云计算和大数据领域取得实质进展。

3.国际化程度提高,对外交流与合作增多。

“十二五”期间,外商投资逐步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倾斜,英特尔、IBM、戴尔、NEC等世界500强企业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不断扩大规模或增加投资。

积极搭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立了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9家,占辽宁省的75%。

先后组织高端科技服务业论坛、新能源产业发展及高端服务平台建设论坛、新领军者年会等多项国际科技交流平台。

鼓励企业并购、重组国外科技企业,引进海外研发团队,骨干企业与英、德、俄等国家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专家团队,取得实效。

2013年,高新区获批成为全国“中以高技术产业合作重点区域”。

4.科技创新资源丰富,支撑产业发展作用明显。

大连市现有市属以上自然科学类独立科研机构32家,国家级研发机构38个,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153件,每万人口拥有量达到12.2件,位列东北各城市之首,科研实力雄厚。

已建立国家、省、市创新平台200多个,组建了先进制造与智能控制、重大技术装备等十大产业技术研究院,梳理出31个技术创新链和107个创新点,凝练38个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方向,组织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为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以高校师生为主体的学术型创业者有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工计控、贝斯特电子、博涛多媒体、新源动力等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后劲十足。

(二)存在问题。

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多数领域仍处于培育阶段,产业发展的质量和体量都有待提高。

一是关键环节制约,产业发展受限。

在一些前沿技术领域,虽然个别环节有所突破,但核心技术、核心制造设备和上下游产品尚未取得整体突破,关键零部件对外依存度高,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技术和产品不多。

二是规模体量偏小,产业关联度较低。

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不强,科技型企业小而散、缺乏品牌竞争力,阻碍了产业链条的完善和产业生态体系的建立。

另外,部分行业的管理方式和体制机制已难以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

(三)机遇与挑战

1.世界科技创新催生新一轮产业革命,为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创新密集时代,一方面,全球正掀起以智能机器人为方向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如美国的再工业化、德国的工业4.0、日本的机器人战略等,信息技术革命正处于从导入期进入拓展期的转折点。

另一方面,未来5—15年,世界科技在能源与资源、信息、先进材料、农业、人口健康等领域很可能发生新的科技革命,以生物科技、3D打印、绿色能源、大数据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十三五”期间将取得重大突破,成为推动大连市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2.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十三五”时期对我国能否成功跨越中等国家收入陷阱至关重要。

面对传统经济增长势头减弱、产业结构比例失衡、经济运行风险加大等突出问题和矛盾,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以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特别强调要更多依靠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带动。

国家先后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3.大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十三五”时期,大连市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向后工业化时期转换的过渡阶段,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以科技进步为引领的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大连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方向和总抓手。

同时,新一轮东北振兴、金普新区开发建设、中韩自由贸易试验区创建和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等,为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4.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遇到极大挑战。

第一,发达国家实施工业4.0和再工业化战略,吸引高端制造不断回流。

同时,周边一些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利用劳动、土地、环境资源和汇率等优势,大力发展中低端制造业,将对大连延长产业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挑战。

第二,现阶段是大连调结构、去产能的关键时期,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政府财政压力也会继续加大,直接影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第三,大连资源环境问题约束趋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土地、水等资源要素约束日益加大,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等,不利于引进产业项目;生活成本不断提升,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减弱。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部署,抓住新一轮东北振兴、建设国家级金普新区和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利契机,坚持市场导向,实施创新驱动,深化两化融合,推进开放合作,重点发展具有基础优势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积极培育潜力巨大的生物健康、新能源和文化创意产业,跟踪推进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集聚创新资源,吸引优势项目,重视人才建设,实施示范工程,推动优势产业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大连率先全面振兴、加快建设“两先区”的主动力和新引擎。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国家战略。

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国家的统一部署和总体要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在重点产业方向和重大项目上与国家保持一致,把大连市建设成为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基地。

2.坚持市场主导。

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运用市场机制统筹创新资源,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产业化及应用。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质量,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3.坚持创新驱动。

以科技创新为着力点,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全面提升产业的竞争优势。

同时,针对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制定相应对策,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有利于各类主体创新的环境。

4.坚持开放融合。

把握新一轮国际分工的重大机遇,统筹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扩大国际合作和区域合作,推动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

聚焦创新型经济新业态,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推动科技、金融、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融合和互补。

5.坚持分类推进。

加强统筹规划,按产业基础、市场前景不同开展分类指导、分步推进。

对于支撑大连市经济发展和发展潜力大的领域,要重点扶持、整合资源,争取率先突破、形成规模。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6%以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增强。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在全国初步形成比较优势,生物健康、新能源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显著提升,成为东北地区较有影响力的行业领跑者。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大型骨干企业不断增加,在重点领域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产业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影响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新增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联盟、公共技术研发平台、检验试验平台、技术转移机构等一批重大产业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

三、重点领域

“十三五”期间,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七大领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将从三个层次分类推进:

一是产业基础良好、有望很快形成规模体量和比较优势、成为支撑大连未来经济发展的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二是已有一定基础、未来发展潜力巨大、需要提前布局和重点发展的产业,包括生物健康、新能源和文化创意产业。

三是尚未形成明显的产业优势、需要紧密跟踪前沿领域、继续培育的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积极开展集成电路高端产品研发及核心技术攻关,打造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及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

加速发展半导体光电子产业,完善从外延片生长、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到应用产品以及配套产品的LED产业链体系,扩大LED产业规模。

以“互联网+”行动为重大抓手,推进两化融合向纵深发展,重点发展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新一代智能终端产品等,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促进物联网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培育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业态,做大做强电子商务。

加快建设金州光电子产业园、瓦房店光电产业园和高新区仿真产业园。

在高新区和生态科技创新城布局高端软件、新兴信息服务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

在金普新区布局集成电路制造和新型元器件。

(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落实《中国制造2025》,在高档数控机床、智能制造装备、高端轴承、海洋工程、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优势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设计水平,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提升智能化水平和精密制造能力,改变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基础配套能力不足的现状,壮大发展并形成一批全国知名品牌,推动轨道交通、海洋工程装备走出去。

加快通用航空、北斗卫星应用、增材制造、高档机器人、网络协同制造、智能集成制造等行业的培育和发展。

加快产业链向服务环节延伸,大力发展全球性的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服务、软件服务、电子商务、检验检测、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交易服务、投融资服务、标准化制定等生产性服务业,实现高端制造业由制造力向服务力转变。

加快建设旅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大连通用航空产业园和大连精密制造产业园。

金普新区布局数控机床和智能制造装备,瓦房店布局高端轴承,旅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布局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三)生物健康产业。

抓住居民健康需求快速增长的机遇,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成果产业化为重点,着力提升生物医药研发能力,推动重大新药和疫苗创制,促进医疗器械高端化发展。

围绕海洋生物产品开发,大力发展生物育种,推进生物制造规模化发展。

加快合同研究,推动“互联网+医疗”、移动医疗、基因检测、精准医疗等新业态发展。

积极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以健康养老、疗养康复、医疗服务、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健康保险等健康养老服务为重点,推动建立以健康科技研发、健康产品生产、健康服务管理为一体的健康产业体系。

以双D港为核心区,在促进金普新区提升生物产业层级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推进花园口经济区、生态科技创新城形成新的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加快高新区的生物医药创新基地建设。

(四)新能源产业。

集中力量突破技术瓶颈,显著提升风能、太阳能和核电技术产业的研发、设计、制造和运营能力,培育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协调统筹新能源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关系,实施新能源集成利用示范重大项目工程,培育发展大连市新能源市场。

重点推进储能产业,加快融科储能装备产业化基地建设,推动储能技术相关企业集聚,力争抢占先机,形成产业集群。

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研发、应用和服务体系。

推动红沿河核电二期工程、海上风电、光伏发电等一批大项目建设。

金普新区和长兴岛经济区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电装备,保税区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电池产业,甘井子区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风电装备和核电装备,花园口经济区发展蓄能电池及薄膜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产业,庄河市发展光伏和海上风电装备,瓦房店市发展风电轴承和轮毂生产,高新区从事研发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技术。

(五)文化创意产业。

把握数字化消费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拓展文化、教育、旅游和休闲娱乐资源的数字化,大力推动动漫游和影视、创意设计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充分发挥华录集团、海昌文化旅游集团、圣亚旅游控股等文化企业的龙头作用和影响力,依托市内四区和高新区集中发展创意设计业,以大连高新区动漫产业基地为引领,集中发展动漫游戏业,依托金普新区、旅顺口区集中发展影视业。

加快大连广告创意产业园、沙河口区研发设计产业园、大连金州古城文化产业园等一批大项目建设,切实推动大连市建设成为文化强市。

(六)节能环保产业。

着力建设美丽大连,以提高能源效率和提升大连环境质量为目标,以工业锅炉改造、换热技术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水源热泵技术、建筑节能技术、新型碳纤维节能耐酸泵等研发推广应用为重点,从生产节能环保产品向资源综合利用、环保服务等领域全面拓展,实施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

全面推进能源节约,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

加快建设大连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大连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瓦房店红沿河循环经济区和大窑湾保税港LNG冷能利用示范区。

(七)新材料产业。

结合大连市科研优势,鼓励在新型催化材料、碳纤维、硼材料、钒产品、高性能膜材料、光电信息材料、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等产业寻求突破。

以花园口经济区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以旅顺北路为中心、以金普新区和高新区为两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新材料专业孵化器,加速新材料产业化进程,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支持正大能源等企业兴办设立新材料产业孵化中心和投资基金。

四、示范工程

“十三五”期间,根据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新机遇,结合大连市发展基础和优势,在全面推进的七大领域中,选择一批具有基础性、引领性、示范性的工程重点突破,培育和发展产业新优势。

表1“十三五”示范工程

序号

示范工程

所属产业领域

1

集成电路

新一代信息技术

2

工业软件

3

半导体光电子

4

大数据和云计算

5

互联网应用

6

高档数控机床

高端装备制造

7

工业机器人和3D打印

8

海洋工程装备

9

高技术船舶和船舶电子

10

高端轴承

11

通用航空

12

北斗卫星应用

13

海洋生物

生物健康

14

健康服务

15

储能技术

新能源

16

新能源汽车

17

动漫游和影视

文化创意

18

创意设计

19

节能环保服务

节能环保

20

环保新材料

新材料

(一)集成电路。

加快建设金普新区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设备与材料产业集聚区和高新区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集聚区、示范应用配套区。

围绕移动互联、信息终端、三网融合、智能交通、物联网、智能装备、轨道交通装备以及两化融合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应用领域,大力开发网络通信芯片、无线充电芯片、工业控制芯片、金融IC卡/RFID芯片、信息安全和视频监控芯片、汽车电子芯片等高性能集成电路产品,提高集成电路设计能力。

在推动大连英特尔非易失性存储器芯片项目建设基础上,引进或建设6-8英寸功率半导体生产线,壮大集成电路制造产业规模。

推进集成电路封装设备基地建设和产业化进程,支持芯片装片机、倒装机等先进封装设备以及半导体晶硅熔炼制备设备、晶圆切割设备、焊接装备等自主创新及产业化,提升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水平。

扩大高纯电子气体生产规模,支持光刻胶、衬底绝缘硅、高纯度清洗液、引线框架、封装树脂等关键材料的开发和生产,增强配套能力。

加强测试和分析平台、公共技术平台、人才培训平台等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二)工业软件。

加快建设高新区和金普新区的工业软件产业集群。

面向东北工业转型升级和工业信息化的广阔市场,注重与地区特色的生产制造流程和管理理念相结合,以装备制造业的生产过程管理和控制软件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生产管理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的产品升级和规模化,重视培育协同集成类工业软件、云计算类工业软件、工业系统安全控制软件等新兴领域,加快研发面向物联网应用的嵌入式软件和相关硬件产品,开发具有行业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工业软件。

支持工业软件的创新与应用示范,开展国家级重大软件项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工作,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安全可靠程度和综合集成应用能力。

促进软件企业与工业企业合作互动,推动以工业背景为架构的软件公司快速成长,树立行业标杆,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工业软件产品和知名企业,做出规模、做出品牌。

(三)半导体照明(LED)。

加强半导体照明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关键装备的研发,积极开展LED应用产品和驱动模块的研发和产业化。

做大做强LED产业链,坚持以芯片生产带动LED上下游产业发展,提高高端芯片生产水平和能力。

大力发展配套类和终端产品,积极扩大LED背光/显示/照明用驱动与显示主板组件生产能力,扩大显示屏、交通信号灯、景观照明、手机等LED应用产品规模。

加快包括LED衬底、外延片配套材料和LED生产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在内的产业配套平台建设。

支持德豪光电通过收购重组、相互持股等方式强强联手,打造成为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的龙头企业。

(四)大数据和云计算。

适应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发展需要,鼓励企业开发云平台服务软件和数据挖掘软件,使软件开发和应用迈向云端、走向高端。

利用高新区的软件开发和行业应用优势,大力推进综合云平台和专业云平台建设,包括公共测试云、培训云、中小企业服务云、软件和服务外包云、教育云、健康云等。

紧紧抓住国家全面实施大数据战略的契机,主动抢占大数据产业的制高点,加快推进高新区东北亚大数据谷建设,积极争取设立国家发展改革委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中心大连分中心和国家“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东北亚中心,在粮食、能源、价格、装备制造、物资、航运物流等重点领域尽快形成数据存储、加工、应用及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比较优势,使大数据产业成为大连最具特色和区域影响力的优势产业。

在生态科技创新城和金普新区发展数据存储、加工、处理等信息技术服务,打造具有大连特色的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链。

(五)互联网应用。

认真落实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以互联网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智慧城市等快速发展。

鼓励制造业融入互联网,推动工业企业将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检测、监管、追溯、营销、销售和服务等环节,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从传统的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促进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推动工业企业及其他行业向工业4.0模式发展。

鼓励建设各种类型的网络运营平台,在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网络娱乐、网络社交等诸多领域创建区域性、全国性的网络运营中心。

重点培育发展以粮食、水产品、农需物资、矿石、油品、工程设备等产品为支撑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交易平台,支持一批重点企业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基地。

突出大连口岸功能,扶持一批跨境电子商务和航运物流运营平台,建设一批电子商务产业园,培育出辐射全国的网络平台运营企业。

(六)高档数控机床。

金普新区重点发展中高档数控机床、中高档数控系统及关键功能部件,瓦房店工业园重点发展中大型数控立式车床、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数控车床,高新区重点建设智能装备技术创新中心。

做大做强数控装备等领域的基础和优势,重点研制高速立/卧式加工中心、精密立/卧式加工中心、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精密数控机床及车削中心、高速数控机床及车削中心、铣车(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等产品。

提高机床功能部件研发和配套能力,重点发展滚珠丝杠、精密主轴、轴承、数控转塔、数控刀台、加工中心刀库等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和全数字高档数控系统。

依托大连机床、光洋科技等骨干企业,针对关键核心技术、基础技术与工艺技术的关键环节,加强研发和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支持企业对接国际产业链,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并购境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和营销网络。

多措并举,促进本地制造企业的应用示范,积极扩大产品出口。

(七)工业机器人和3D打印。

鼓励企业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重点支持企业开展服务机器人以及下一代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掌握核心技术。

重点推进一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