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doc 32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6157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doc 32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doc 32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doc 32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doc 32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doc 32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doc 32页.docx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doc 3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doc 32页.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doc 32页.docx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doc32页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doc32页)

 

定西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

(讨论稿)

2010——2015

 

定西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二○一二年六月

 

为促进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甘肃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定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定西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等,制定本规划。

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年-2015年,规划涉及领域包括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现代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五大行业类别,涉及部分新兴服务领域。

第一章发展现状与面临环境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时期,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和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快速、高效发展的主导行业,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一)总量规模不断扩张

“十一五”时期,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呈现出速度不断加快、领域不断拓宽、投资不断加大的态势。

2010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与2005年的8亿元相比增加了22亿元,年平均增长30.3%。

随着生产性服务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服务供给能力的逐步提高,不但满足了全市工业生产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为企业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有效服务,而且生产性服务业自身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10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0亿元,与2005年的12亿元相比翻了一番,年平均增长11%。

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对全市工业经

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甘肃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甘肃省关于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意见》等文件都把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明确了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再提高4个百分点的发展目标。

大力提倡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被视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性产业。

所以,我国已经进入服务业加快发展和升级的时期,特别是其中的生产性服务业更是进入黄金发展期。

(三)定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出台的《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和省政府为我市量身定做的《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定西加快扶贫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甘政发[2012]20号),为定西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和难得发展机遇。

从产业发展看,我市乃至全省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加速时期,专业化服务分工不断加深,产业链不断拓展,面向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商贸、物流、金融、装备制造外包,电子商务、检验检测、专业维修、专业中介、培训教育等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巨大,且已具备一定雏形,特别是商贸、物流、金融、中介服务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优势。

从集聚发展规模看,我市各类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的相继建立,为同类企业、相关产业向成片集聚发展提供了基础,也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创造了条件,以新能源、工业生产、物流园区为导向的功能区已经初步形成。

从政府引导层面看,近年来,国家和省上相关职能部门已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做了大量研究,就相关行业给予了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取得了一定成效,并总结出一些经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将产生有益作用。

(四)定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许多问题。

1、总量规模小。

2010年,整个服务业增加值为69亿元,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为30亿元。

从纵向比,现代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在全省位居10位,仅占全省服务业总量的4.5%;人均服务业增加值仅为2450元,位局全省倒数第一。

2、整体实力弱。

定西生产性服务业整体规模小,产业化、聚集化水平低,产业链条短,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不高。

3、市场化程度低。

从我市“十一五”期间和2011年的统计数据来分析。

一是人均GDP在8000——4000元之间。

二是工业化率普遍在40%以下。

三是城市化率都底于37%。

所以,定西经济正处于由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工业化从初期向中期推进的阶段过程中。

全市生产性服务市场化程度较低。

4、结构不合理。

2010年,定西非盈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4.71%。

整个服务业的发展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财政支撑,而占居该产业链重要位置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服务企业发展就更加缓慢,2010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全市为4.67%,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7个百分点,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第二章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和市委、市政府“兴农强工、做大城镇、扩充总量、提升水平”总体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

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各种比较优势,通过加强领导、政策扶持,加快推进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融入兰白核心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生态融合,推动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末,生产性服务业经济规模与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对外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形成与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格局。

(一)产业规模实现翻番。

力争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到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0亿元以上,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9%以上,对定西经济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

(二)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以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为重点,着力抓好生产性服务业升级工程。

使生产性服务领域产业高端化、集约化、集群化效应显著提升,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吸纳高端人才就业比重提高。

满足多样化需求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增强。

服务业标准化程度大幅提高。

到“十二五”末,建设10个高端的产业集聚区,培育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三)品牌效应不断彰显。

以品牌服务促进机制不断完善,创建一批著名的生产性服务业品牌,形成一批具有省内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和品牌区域,打造一批具有定西特色和标志的品牌活动,力争到“十二五”末,把“定西服务”品牌推向全省。

(四)服务功能显著提升。

对内大幅缩小市内制造业成本采购半径,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对外不断延伸服务区域半径,深度参与兰白经济圈及国内重点城市、重点经济区生产性服务服务市场。

不断拓宽经营领域,使生产性服务龙头企业参与外埠市场的范围扩大、能力增强,生产性服务业服务规模年均增长14%左右。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充分发挥市场在生产性服务领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加强政府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完善管理体制,促进区域、行业协调发展,调动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积极性。

(二)坚持重点突破和协调发展相结合。

既要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效应,进行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突出重点发展区域,又要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联动效应,突出重点发展行业,以重点区域和行业为突破,带动服务业全面发展,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经济联动发展。

(三)坚持存量调整和增量投入相结合。

要在整合优化现有生产性服务业,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加大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加强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提高对各类资金的利用效率,逐步建立较完善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四)坚持城市化与产业发展互动相结合。

本着城市化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互动的原则,在城区空间布局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定位,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

在培育和引进生产性服务业过程中,要有利于集聚生产性服务园区的人气,与各生产性服务园区功能定位相协调。

(五)坚持促进发展与培育新长点相结合。

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和新型经营模式,结合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积极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领域,大力发展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其市场潜在需求及时转化为现实供给能力,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章发展战略与发展重点

一、增加供给总量、提升供给质量

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黄金时机,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以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商务服务业等为重点,深化信息通信技术的革新与运用,加快城镇化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着力构建现代服务体系,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增强服务供给能力、改善服务供给水平、提升服务供给效率。

坚持产业高端化、区域集群化发展导向,着力增强生产性服务业优势领域核心竞争力,推动特色区域生产性服务要素集聚与功能升级,提升行业发展效益与区域品牌效应。

(一)增强优势行业竞争力,壮大新兴行业发展力

1、做强做大现代物流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

坚持以调整结构、整合资源、强化基础为手段,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目的。

努力营造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大力推进物流业的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信息化、规模化、国际化,建设布局合理、配套完善、服务高效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形成区域分工合理、重点突出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促成物流业与支柱产业和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奋斗目标。

到“十二五”末,力争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物流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10%以上,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到15%以下,引进和培育2户以上国内一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新增年配送额超5000万元的物流配送中心6个。

基础建设。

充分发挥我市交通区位优势,认真抓好交通通道畅通工程的实施,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力争形成兰州1小时经济圈和市县乡村间1小时全覆盖。

着力抓好现代物流聚集区示范工程,努力消除瓶颈制约,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项目建设。

按照“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要求,加大“上争”、“外引”、“自融”力度,千方百计扩大投资强度,推动各类物流企业积极向采购、流通加工、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物流金融等领域拓展,推动物流中心、分拨中心、配送终端的设施共享和功能互补。

围绕打造物流公共信息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物流政策三大平台,规划建设“兰白定物流聚集区”国家级商贸物流中心,陇西县省级物流枢纽等区域性物流中心。

综合性物流园区建设以县域经济为基本单元,加快传统物流业转型,整合物流资源,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支持建设电子口岸、综合运输信息平台、物流资源交易平台。

支持运用货物跟踪定位、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软件、物流信息服务等技术,促进物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和联动发展。

发展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城市配送物流,发挥现有流通企业的配送优势,加强分工协作,内部形成市、县区、乡镇、村社四级物流配送网络体系,外部与国家和省级物流配送网络体系对接。

建立以工业产品和农产品仓储购销、农业生产资料分装分销、消费品连锁经营等为依托的兰州公路运输主枢纽东部物流园区等7个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

专业物流园区以马铃薯、中药材、有机蔬菜为依托,建设3个具有一定区域影响的特色农产品专业物流园及安定和陇西中邮物流仓储基地专业物流园区。

专栏1:

现代物流集聚区示范工程

建设7个综合型物流园区:

(1)安定区物流园。

建设兰州公路运输主枢纽东部物流园区、甘肃农资中部物流化肥配送中心建设二期、定西国际精品家居会展中心、西部汽车商贸城、定西市汽车维修中心、甘肃巨鹏工贸有限公司特色农产品保鲜加工冷链物流扩建等项目。

(2)通渭县物流园。

建设农资及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以及建设日用百货及各类商品集仓储、配送、交易、加工于一体的城市配送型综合性百货商品物流园区。

(3)陇西县物流园。

建设甘肃宇臻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宇臻物流中心,包括新增铁路专用线3股道,卸货站台3个,新建货物仓储库4座及其他附属工程。

(4)渭源县物流园。

建设包括仓储、办公、水电路、铁路、货场等基础设施。

(5)临洮县物流园。

建设临洮县王家大庄物流中心和临洮县中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仓储物流园。

(6)漳县物流园。

建设漳县光辉物流园,包括仓储、办公、水电路和大型货车停车场等。

(7)岷县物流园。

建设岷县火车站南川物流园区和岷县当归城物流配送中心。

建设3个专业物流园区:

陇西县中医药物流园,安定区马铃薯物流园、临洮县蔬菜物流园。

 

专栏2:

综合交通枢纽工程

(1)公路:

重点建设2条高速公路和18条二级公路。

高速公路:

渭源至岷县段高速公路,里程106公里;临洮至渭源高速公路,里程62.61公里。

二级公路:

G212线临洮至岷县、G316线陇西至会川段、省道311线内管至临洮段、省道306线岷县县城至卓尼段、省道306线礼县至岷县县城段、省道309线榆中甘草店至临洮大河家公路临洮段、省道210线岷县巴仁口至迭部代古寺公路岷县段、陇西文峰至漳县殪虎桥公路、通渭马营至陇西公路、定西至渭源公路、通渭至甘谷公路通渭段、武山至漳县公路漳县段、通渭至静宁公路通渭段、郭城至安定公路、漳县高家沟至岷县砖塔寨公路、巉柳高速巉口出口至天定高速定西南出口公路、通渭县城至榜罗红色旅游公路、临洮经渭源至岷县沿洮河旅游专线公路等18条。

(2)铁路:

重点建设兰州至重庆、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定西至庆阳至黄陵铁路。

(3)机场:

新建漳县通用机场,改建临洮军民两用机场。

2.高端发展信息服务业。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信息技术咨询、系统集成运行和信息安全能力。

依托移动、联通、电信等营运商的实力和技术,加快实施电信宽带、城市和农村光纤接入、数字电视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数据库建设网等工程,新建光缆4100公里、宽带接入端口10万个、CDMA基站300个,积极推进“三网”融合,推广应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实施移动信息化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16项,实现TD—SCDMA网络需求区域100%覆盖。

发展邮电通讯信息服务,新改扩建邮政所162个、邮政“三农”服务点1450个;开辟建设定西云计算服务体系,构建完整、互动的信息服务产业链,发展计算机应用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鼓励开发增值信息服务和专项信息服务,加快培育第三方信息服务,发展面向消费者的新兴电子商务,为用户提供丰富、便利的业务应用;推进电子政务,加强公益性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服务,依法开放政府信息资源,培育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提高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保、人口计生和宣传领域的信息服务水平;实施政府专网工程,有效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完善政府公共信息网络,建设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推进电子政务内网运用水平,健全涵盖市、县(区)、乡(街道办)多层次政务网络,不断拓展电子政务应用领域;加强安全防御体系建设,保证电子政务高效网络的安全、畅通、高效运转;加强政府工作人员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的普及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政务部门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积极推进政务外网建设,实现与国家政务外网主干网的互联互通,整合政务服务网络信息资源,推动城市交通治安、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和企业信息化服务系统建设,不断提高社会服务和管理水平。

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加强企业和个人综合征信系统建设。

到“十二五末”,宽带骨干网线县区级以上覆盖率达到100%,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内部计算机网,中小企业普遍建立网络门户站,重点行业的骨干企业生产装备自动化和半自动化达到90%,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普及率达到90%以上,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生产、管理、创新活动的比例超过50%,利用电子商务开展采购、销售等业务的比例超过40%。

3.壮大发展商务服务业。

加快高效、规范、配套齐全的商务服务业体系建设,拓宽服务领域。

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应用,以网络平台为基础,加强网络资源整合,搭建集聚各种商务信息资源的定西商务综合网络平台,推进网站由产品宣传和信息交流功能向实时在线交易功能升级。

建设好企业网站、行业网站和市场网站,培育一批集信息发布、价格指导、网上交易、资源配置等功能于一体,技术含量较高、影响力较大的网站。

积极推动拍卖业、租赁业、旧货业有序发展。

大力推广“公开、公平、公正”的新型流通交易方式,逐年扩大拍卖规模。

规范发展旧货市场,组建7处面积50-100亩的综合旧货交易市场;鼓励发展建筑机械、大型设备、运输机械等生产资料租赁业,以及汽车和耐用日常生活资料租赁业务,降低生产、生活成本;加快发展设计、咨询、法律、会计、广告等商务服务业,培育发展咨询论证、形象设计、战略策划、资产评估、投资顾问、公证等商务服务业态。

发挥行业协会在服务企业诚信自律、标准制定、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作用。

整体推进商务服务业健康发展。

4.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

新建或改造提升100个农贸市场,引导连锁超市向社区和村庄延伸,发展1000个便利店和农家店。

通过网络整合、超市改造、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方式,逐步形成以城区物流园区和商流骨干企业为龙头、以乡镇市场为骨干、社区“便民店”和村级“农家店”为基础的流通服务网络,形成“上联城市,组织农产品进城,下接农村,组织工业消费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格局。

到2015年,连锁超市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70%;农村“万村千乡”农家店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60%,农资连锁经营企业商品配送率达到80%以上;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运输率分别提高到20%、30%、36%;立体仓库的总面积占仓库总面积的40%;物流企业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商品库存周转速度明显加快,流通环节物流费用占商品流通费用的比率显著下降。

5.优化提升金融服务业。

金融业。

大力做好“引行入定”工作,在没有金融网点的乡镇设点,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的“盲区”。

支持工、农、中、建四家大型商业银行加强网点建设,组织制定“引行入定”优惠政策,鼓励把引进金融机构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吸引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不断壮大金融业实力。

积极争取设立农业发展银行临洮县支行、漳县支行,争取兰州银行在陇西、岷县设立支行,浙江民泰银行在定西市挂牌经营,加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培育,进一步鼓励组建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全面消除金融服务空白乡镇。

7县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全部改制组建成农村商业银行,7县区各设立1家村镇银行和1家小额贷款公司;保险业。

大力推进保险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企业经营机制创新,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健康保险、责任保险,着力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重点扶持农村保险市场建设,加强保险网点布局,拓展服务领域,扩大覆盖面。

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保费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十二五”末达到10亿元,承担保险责任达到410亿元,各项赔款支出达到2.53亿元。

加大监管力度,严格市场准入,加强保险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保险业改革发展,增强保险业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扩大保险业融资规模,更好地发挥其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融资建设。

尽快组建投资集团,积极帮助市城投公司及早发行城投债券,加快融资建设。

力争每年帮助一两个公司上市,组织制定、实施企业上市规划,做好企业上市前的各项准备服务工作。

已进入省金融办储备上市的陇原中天、武阳盐化、临洮铝业、扶正药业、岷海制药、惠森药业、薯界淀粉等7家企业,制定上市框架,尽快进入上市程序。

按照“动态管理、有进有出”的原则,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上市发展规划,筛选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管理规范、效益良好的企业,进入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库。

6、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

全面提升特色优势产业技术服务。

围绕我市铝冶炼及加工、中医药、矿产建材、马铃薯精深加工、盐化工、电能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七大主导产业,建立健全公共技术服务和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技术转移、科技咨询、专利代理等中介机构,构建服务网络,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技术服务创新,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实验室、研发中心、技术联盟等创新组织,建立一批产学研联合研发机构和产业服务机构。

在依托政府产业服务体系、加大公共服务体系投入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力量建设产业服务平台,整合、集聚区域内外的创新资源。

依托扶正制药和岷海制药两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推动中医药加工产业的技术服务和产品创新。

以圣大方舟工程技术中心为依托,建立马铃薯行业技术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

依托农副产品、矿产建材、有色金属加工和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发展和全国马铃薯贸工农一体化示范区、甘肃省省级生物产业试验示范区和全省重要的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的建设,组建相应行业技术服务中心。

引导和支持骨干企业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对现有专利技术的利用和产业化。

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产业技术服务。

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构建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纽带、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围绕中药材、马铃薯、畜草等优势产业,加快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科技创新技术平台建设,提升企业和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支持社会化科技中介机构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农业科技园区、市、县(区)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等科技中介服务平台,面向社会开展创业孵化、信息咨询、融资担保、成果转化等专业化服务。

完善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提升面向农村的科技公共服务能力。

到“十二五”末,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

在已成立的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2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新组建成立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以上;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5户以上;专利申请量、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均增长15%以上。

 

专栏3:

优势特色产业技术服务工程

(1)生物产业。

大力发展以马铃薯、中医药和畜产品加工为主的生物制造、生物医药、生物环保、生物服务业和生物农业等特色农副产品服务。

(2)铝产业。

围绕铝冶炼及铝产品链条延伸服务工程。

(3)盐化工。

围绕盐化工及产品精深加工服务工程。

(4)装备制造业。

围绕关键技术和装备,重点开展石油钻机和石油钻探用特种车辆、机车用钢拉铆钉系列产品、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铜合金配件及材料、高中压断路器合金触头和农业机械系列产品的服务工程。

(5)新型能源开发。

重点开展工业产品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服务,开发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专栏4:

科技创新技术平台建设

(1)定西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2)国家马铃薯变性淀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4)定西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

(5)甘肃陇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

(6)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7)马铃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7、重点发展农村服务业。

加快定西市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扶持供销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专业大户等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事业,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完善“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基地”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植物保护等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成以市旱农中心和市县区农技推广部门为依托,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以试验示范基地为基础的农业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普及运行机制;发展农村商务服务业,拓宽农村商务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建立市、县、乡、村四级上下贯通、纵横相连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推进农业服务现代化;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二五”末,机耕、机播、机收率分别达到58.4%、13.2%、10.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0%。

加强乡镇一级的水土保持预防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